第一篇:《中国的气候》教学用过那些经典的生活实例?
《中国的气候》教学用过那些经典的生活实例?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针对最近《中国的气候》的授课情况,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大家探讨: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引导提纲:
气候复杂多样——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气温:
读2—14 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读2—15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
温度带的划分:
读2—16 中国温度带图
降水:
读2—17 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干湿地区的划分:读2—19 中国干湿地区图
第二步:解决自主学习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下列几种方法):
一是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解决有困难的问题;
二是提出小组遗留的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交流解决疑难;
三是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可讲解解决疑难的方法和规律;
四是针对学生未及时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设疑。
第三步: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和分析问题应注意的事项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分析0℃等温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地形图入手,这样可以找出这条等温线经过的准确位置。
第四步:问题反馈。以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教师心中有数。
通过这堂课的反馈,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如增强学生利用学过的地里知识来达到温故知新的能力利用等高线的概念得出等温线的概念;利用前面学习的关于温度带的划分来掌握我国根据各地积温的不同而划分的温度带。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读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读2—15《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规律时,我试着设计了“找出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我国1月份南北温差约为多少?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我国7月份南北温差约为多少?”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便能归纳出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三,在当堂检测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并注重用学生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不仅体现了地理知识新理念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且也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所提倡让地理走近学生的生活的要求。如看录像后判断哪些水果是热带的,哪些是温带的问题设计;再如知识拓展中“小诊所:七月份,北京正在下雨,小明的爸爸要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开会,妈妈特意在爸爸的旅行包中装了雨伞;过一段时间,妈妈要到海南出差,爸爸又把雨伞装在妈妈的旅行包中,你认为爸爸、妈妈谁的做法合理?说说你的理由。”的设计都是本着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利的知识来设计的。
在这节课中,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应着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结合,把分析方法、记忆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让学生掌握。如分析和记忆气温和降水的规律。
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因果关系处理不到位。如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在本节课中没有涉及到,难免学生心中会产生很多的疑惑。
三、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有些地方费的时间较多,而有些地方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结束学生兴趣正浓的问题。如:知识拓展的最后一个问题“小小旅行家:有个哈尔滨人冬季坐火车到广州旅行,想象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学生正兴致勃勃地探讨时教师不得不宣布下课。
第二篇:《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针对最近《中国的气候》的授课情况,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大家探讨: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引导提纲: 气候复杂多样——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气温:
读2—14 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读2—15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
温度带的划分: 读2—16 中国温度带图 降水:
读2—17 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干湿地区的划分:读2—19 中国干湿地区图
第二步:解决自主学习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下列几种方法): 一是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解决有困难的问题;
二是提出小组遗留的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交流解决疑难;
三是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可讲解解决疑难的方法和规律; 四是针对学生未及时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设疑。第三步: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和分析问题应注意的事项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分析0℃等温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地形图入手,这样可以找出这条等温线经过的准确位置。
第四步:问题反馈。以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教师心中有数。通过这堂课的反馈,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如增强学生利用学过的地里知识来达到温故知新的能力利用等高线的概念得出等温线的概念;利用前面学习的关于温度带的划分来掌握我国根据各地积温的不同而划分的温度带。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读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读2—15《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规律时,我试着设计了“找出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我国1月份南北温差约为多少?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我国7月份南北温差约为多少?”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便能归纳出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三,在当堂检测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并注重用学生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不仅体现了地理知识新理念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且也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所提倡让地理走近学生的生活的要求。如看录像后判断哪些水果是热带的,哪些是温带的问题设计;再如知识拓展中“小诊所:七月份,北京正在下雨,小明的爸爸要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开会,妈妈特意在爸爸的旅行包中装了雨伞;过一段时间,妈妈要到海南出差,爸爸又把雨伞装在妈妈的旅行包中,你认为爸爸、妈妈谁的做法合理?说说你的理由。”的设计都是本着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利的知识来设计的。在这节课中,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应着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结合,把分析方法、记忆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让学生掌握。如分析和记忆气温和降水的规律。
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因果关系处理不到位。如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在本节课中没有涉及到,难免学生心中会产生很多的疑惑。
三、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有些地方费的时间较多,而有些地方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结束学生兴趣正浓的问题。如:知识拓展的最后一个问题“小小旅行家:有个哈尔滨人冬季坐火车到广州旅行,想象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学生正兴致勃勃地探讨时教师不得不宣布下课。
第三篇:《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课 题:《中国的气候》 课 型:新授课
执 教 人:黔西县长堰中学 卢军 授课班级:八(1)班 授课时间:2017年10月6日
一、教材分析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本来,气候的知识就比较抽象,所以这部分教材是中国地理的难点所在。而且季风气候又与后面学习的资源、区域等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部分教材同时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所在。笔者认为,要攻克难点,关键是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利用图片、视频和Flash动画演示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而要讲清重点,则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深入浅出,把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和实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学习过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到了初二,他们的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在一些问题上有着个人独特的看法。因此,笔者设计的“互问互答”和“招募南充旅游文化节义务导游”环节,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善于思考,乐于“发现”,在学以致用中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二)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对比学习”、“以图忆文”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
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季风的知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2、难点: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学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时我们就了解到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省已经春耕大忙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而形成的自然人文景观。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中国的气候》,首先我们学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探讨我国的温度带。
2.新授(1)、看第28页图2-14“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观察:
①、找出0℃等温线。说出它大体通过的山脉与河流名称。②、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温差为多少? ③、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④、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
①1月平均气温图中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②最低—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镇附近)1月平均气温在-32°C以下;最高—南海诸岛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南北温差约50°C。
③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2)、思考: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阅读第29页“阅读”中的内容。
【讨论】
①冬季,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3)、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观察:
①、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④、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夏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总结】
①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②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③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④完成教科书第30页的“活动” 题。
3、探究学习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热条件,在我国,习惯上分成五个温度带。阅读第30页的《我国的温度带》及图2-16。思考:
(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国的温度带①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②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③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④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⑤热带: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及台湾南部。⑥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讲述】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引导学生阅读《各温度带和农作物熟制》表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以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了解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条件合理发展生产。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3、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亚热带 ⑤热带⑥高原气候区:
第四篇:《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复杂多样;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四、多旱涝灾害。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2
今年10月份,我承担了一节校内的公开课,根据课程安排,我选定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显著的季风气候,并要求能阅读和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众多图表,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掌握这些知识,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个透彻才能讲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师就把本课上成了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水平较低,仍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还是应与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特别在目前城市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关注的情况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所以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问题式教学,依托构建主义理论,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参与度高,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展现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本课的优点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问题有层次。
为了实现提高教材内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化繁为简,把问题设置为“风”和“降水”两个部分,突出了季风气候的两大特点,力求深入浅出把主干知识揭示出来,并且在风和降水两部分内容间还特意设置了关联性问题,引起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我还注意使问题间有逐层递进的关系,并在最后设计了“今年夏天发生的干旱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置,特别要求注意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级思维能了。另外问题间按照“观察现象-发现相互关系-推理应用”的关系设计,体现问题间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设计融合了支架式教学未来教育的理念,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目前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怎样的知识学生才有兴趣?这个问题在一次上课中我有深刻的体会。那是中国气候的引入内容,课上我提问一个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气候?”,该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来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又没有用!”,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于是在课堂上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寻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与本地气候的关系,比如“什么时候墙壁会流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把棉被收起来?海口大概什么时候天气真正转冷?今年的'天气表现正常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学习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越要生活化、实用化,课上问题来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进行学习和探讨,然后才能积极的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本课我设置了观察海口冷热不同时期风从哪边窗户吹进来,以及海口降水变化的问题,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三、实行合作学习,注意学生学情跟踪,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本课采取“师徒结对”、学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学两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上来。另外,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给予学习支架,特别给每个同学印制了学案。有了这份表,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开始主动根据表上问题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课前有学生问“如何辨别现在上课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关于风”部分的小表的填写说明等。
在课中,每提出问题后,都注意在每个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问题讨论及答题情况。对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见的回答,及时热烈的给予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个别较薄弱组给予适当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个小组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笼统,希望能更有针对性些,要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来回答”,这样既提出要求,又不打击学生,这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现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其对知识进行迁移。
四、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或是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进本科目学业的提高,特别在回答问题或考试答题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会特别注意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读3月份—6月份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时,学生对雨带范围的变化用了“向外扩张”的描述,我会及时询问学生“向往是指往哪个方向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6月份中国降水分布范围向北方扩大”。在讲雨季的时候,会提醒学生超过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进入雨季等等。
五、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特别在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上,表现特别突出,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和课本内容,对我国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显示出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教师更形象生动的把内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对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本课中也应用了这一手段,特别是在学习雨带移动这一难点内容时,中国3-9月的降水量分布图的展示,就对这部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自然,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问题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方面仍显不足,真正的好问题应该能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但本课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问题设计上,特别是“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由于课本有现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深度思考,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另外的设计,应该能带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不太自然:
三、时间分配:
最后一个拓展性问题,应该是本课的点睛之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使得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引导不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其他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一、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四、多旱涝灾害。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4
一.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展示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资料,如东北黑土地上的滚滚麦浪、长江三角洲的河网水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悠悠驼队、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差别,探讨原因:这些景观的差别除了由于地形因素造就之外,还与什么原因有密切关系?————气候。教师启示: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由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决定,因此气候的差异也就体现在气温与降水的差别上。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我国气温的分布有何差异性。
二.讲授新课:
一.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1.阅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观察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方向。(1月份气温分布代表我国的冬季分布)。
⑴.观察图例,图中按我国气温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几种类型的地区?——8种。
⑵.这种区域的划分界线是依据什么划分的?——等温线。
⑶.图中画出了几条等温线?——7条。
⑷.每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漠河地区除外)——8℃。
⑸.我们观察每一条等温线的分布(利用课件逐一演示每一条等温线的延伸方向),要求学生按气温的高低在图上依次找到7条等温线,其分布特点如何?——等温线按数值由低到高、由北向南排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⑹.由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越往南去,气温越高,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按同样思路阅读我国7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观察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方向。(7月份气温分布代表我国的夏季分布)。
⑴.观察图例,图中按我国气温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几种类型的地区?——5种。
⑵.这种区域的划分界线是依据什么划分的`?——等温线。
⑶.包括实线和虚线绘出的两种等温线,图中共画出了几条等温线?——5条。
⑷.每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4℃;
每两条相邻实线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8℃
⑸.如果按冬季气温分布图上的温差,每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保持8℃的温差,那图中可能绘出几条等温线?——3条。
⑹.对比冬夏气温分布图,同样的国土范围,按同样的温差大小绘出等温线时,冬季有7条,夏季只有三条,这说明什么?——我国各地冬季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⑺.观察等温线的分布(利用课件演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在图上依次找到5条等温线,其分布特点如何?——等温线按数值由低到高、由北向南排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⑻.由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看出我国夏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越往南去,气温越高,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⑼.结合我国冬季、夏季等温线及气温分布特点总结——无论冬夏,我国等温线的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向延伸,南北向递变,南方总比北方气温高。
⑽.南方总比北方热,说明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3.教师引导观察:
⑴.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上找出一条特殊等温线并描绘出来——0℃等温线(加粗表示)。
⑵.0℃等温线分布的位置如何?——0℃等温线的东段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延伸分布。
⑶.0℃等温线的东段的延伸分布体现了什么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纬度位置(东西向延伸);
0℃等温线西段的延伸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北向西南延伸),原因何在?——地形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
⑷.地形因素对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影响吗?——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多数地方的7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惟独青藏高原地区及天山成为我国夏季的低温地区,局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在8℃以下。
⑸.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其南北有何差异?——河流水文特征、天然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品种等;
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气候条件。
4.阅读32页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及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30.6℃,最暖热的地方是海南省——16℃以上;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33℃,低温地区是青藏高原——8℃以下。
承转: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造就了南北热量差异,因而也对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为了有利于农业生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5.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引导观察划分界线:
⑴.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活动积温反映热量条件,是温度带的划分指标。
⑵.什么是活动积温?——见课本介绍。
⑶.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全国划分了多少个温度带?——五带一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面积广大、情况复杂,不属于任何一个温度带)。
⑷.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如何分布?——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分布,与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的0℃等温线基本一致。
⑸.宁夏处在什么温度带?——中北部属中温带,南部属暖温带。
⑹.观察各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和行政区的对应关系,填写表格:
地形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
所属温度带
行政区山东省陕西省海南省宁夏
所属温度带
三.课堂小结:
1.引导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同时地形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夏季表现尤为突出。
2.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5—16页内容。
四.教后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联系常州、上海市的生活环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经历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方法,联系世界地理部分中的案例,自主剖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征及成因,从而进一步培养其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忌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第五篇: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第一课时)》教案
坪地民族中学
王立富
21号
一、情景导入(略)
二、创设新课
(一)、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 ① 气温有南至北递减。
②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并且日照时间也比南方长,因而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方少;北方接近冬季(西北季)风的源地,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南方因有重重山岭阻隔,受其影响小。
③ 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技能归纳】等温线的判读及其影响因素
1、分析等温线的方法
2、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一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在它的影响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且由南向北递减。
(2)海陆位置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七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同一纬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 同一纬度,夏季大陆上升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高;冬季大陆上降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低。
3、特殊等温线——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北方(四大区)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度带)分界线。③水田与旱地(耕地类型)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一线。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干湿区)分界线
4、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描述方法:
①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a.形状(弯曲、闭合、平直);b.疏密程度;c.数值变化(取值范围)
② 影响因素分析: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等 【能力迁移】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答: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小,但其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从而弥补了因太阳高度差异而导致的热量差异。
2、中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会位于这些地方呢?
答: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原因是此处地势低洼,深居内陆,大陆性强,增温快。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
3、中国夏季东部与西部等温线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怎样?分别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较稀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我国西部地区的等温线较为密集,且多呈闭合状分布,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1、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温 度 带分布
A 热带: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B 亚热带: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中部和北部
C 暖温带:华北平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D 中温带: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格尔盆地、东北平原
E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
F 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北部
2、我国各温度带农业生产的差异 积温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温度带 中温带 年一熟 暖温带 :1600~3400℃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亚麻、一:3400~4500℃ 冬小麦、棉花、玉米、温带水果(如 : 苹果等)两年三熟 亚热带 :4500~8000℃ 水稻、甘蔗、油菜、茶叶、亚热带水果(如柑橘等)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热带>8000℃ 热带经济作物(如香蕉、橡胶、咖啡、椰子等)年三熟
青藏高原区<2000℃ 青稞一年一熟
注:农业生产上把日平均气温≥10℃的日子称为农作物的生长期,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就叫做积温。
三、课堂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