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崧舟好 课 三 味(小编推荐)
好 课 三 味
栏目:名师主张 作者:王崧舟 单位: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浏览:1955 评论:2 发表于:2008-12-26 15:58:35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第二篇:王崧舟:好课三味
王崧舟: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课。
第三篇:读王崧舟《好课的境界》有感
读王崧舟老师《好课的境界》有感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读书有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同样,王崧舟老师在他的《好课的境界》一文中,也提出了三种境界说,只不过是关于上课的境界。王崧舟老师说,‘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可见这三种境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且境界越高,人与课的关系就越紧密。
“人在课中、课在人中”指的是,上课不仅是指人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上的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属于自己的课。是啊,上课不仅仅是把教案上的内容照搬照抄的讲给学生听,也不是机械地模仿他人的课去上,而是所讲之课得让学生能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多花点时间去考虑教案上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抛开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假思索地将教案上的东西呈现出来,学生有时会接受不了,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所以,上课一定是要上经过自己思考的课,这样才能进入佳境。我想,对于我们教师来讲,这是首先要确立的教学理念。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所侧重的是教师依照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案的话,那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则是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对于我们刚踏入教师行业的人来说,由于经验欠缺,很有可能不自觉地陷入“模仿”他人的境地,这种模仿对于新老师的成长是有利的,模仿的过程会逐渐使教师找到教学自信,会使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熟手。但教师在熟悉教学后,不能就安于现状,以为模仿的方法已经很适合自己就不再需要改变了,殊不知一味模仿他人会埋没自己个性,而且也会限制自己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看其是否有新意,是否有自己的个性,是否有改善的空间,当有了这些意识后就会促使自己去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中含有自己的个性,从而达到第二重佳境。
至于第三重“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境界,指的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完全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我喜怒哀乐时,我的课就是喜怒哀乐的,课堂将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情感的交流。师生在课堂中犹如是在诗情画意中,画中只有人没有课,既是在上课,学生又感觉不到是在上课,而实际上学生已经学到了要学的知识。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上课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还需要教师对于课堂的热爱,对于孩子们的热爱。教师只有愿意为教育为孩子付出感情,才能使课堂富有人情味,才能学生使觉得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快乐的成长。读王崧舟老师《好课的境界》,让我对如何上好语文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很多平时模模糊糊的想法就从书中找到了理论的支撑,可以说这篇文章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开拓了我教学中无法触及的视野。
第四篇:王崧舟语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第五篇:王崧舟观后感
观特级教师王崧舟《桃花心木》有感
王崧舟老师一直都在教育的最前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
这次教研活动,安排全天语文教师观看了他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直奔主题:作者林清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快速地找出: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然后让学生提炼不确定的好处有: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最后反复朗读,熟记心间。但这远远不够,接着让学生看着板书,学会思考、提问:不确定指什么?为什么说在不确定中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故事。接着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哪些语句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此时,精彩的朗读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王老师紧扣“不确定”,与学生合作一遍一遍朗读着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全理解了不确定的含义。“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
学到这儿,王老师话锋一转,林清玄先生一直不理解,种树人为何这样浇水?接着,层层设置悬念,他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再次理解不确定的深层含义。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昨晚,我家的门坏了,全家都进不去;昨天,我考试失败了……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欲罢不能。普通的课到这儿应该戛然而止。但大师高瞻远瞩,领悟深刻,想常人想不到的。王老师在让学生列举完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情后,又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引出林清玄一生中最佩服的三个人陆羽、慧能和玄奘一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最终悟出:心美,一切皆美!我想,那个环节感染的一定不是我一个,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同学都会有此感受,这大概就是上课的至高境界。接下来的拓展堪称一绝,居然与佛禅联系起来,遥想自己对佛教虔诚无比,但终归所读书籍胜少,只是表面上的信仰,真正对佛教思想还是个门外汉。更何况自己也教过《桃花心木》,但从未考虑过在这儿也能渗入佛教的智慧。
课文的结尾感动着每一位老师,震撼着每一位老师,因为他将本课提升到文化的境界,传递了佛家的一个知见:无常!不确定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要醒来!播放的佛家唱经的歌曲《醒来》,清新别致,意蕴悠长,耐人寻味。王崧舟老师的课从文学到文化的转折、提升,踏雪无痕,浮萍渐开!
这次“大餐”,让我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更激发了我去思考他的文风和课风背后的精彩。相信,随着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对这次“大餐”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一年级组: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