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敬老院的老人们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14级
班级:1班 姓名:李玥 学号:14010138
实践单位: 金山居委会
实践时间: 2016年7月20日 至 2016年8月3日 共 15天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暑假,为了进一步了解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2016年7月20日—8月3日我对我所住的地方进行了调查,并且深入体验了老人们晚年的生活,本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次社会实践,现将此次实践运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实践目标: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些社会的附加问题也日益凸出。据调查,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如何安置老年群体健康度过晚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老龄化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仔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状况,与老年人和谐相处,此次“关爱弱势群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重点将关爱孤寡老人作为此次社会实践的重点调查主题。为此我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主要想通过深入孤寡老人群体,去了解老人们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困难,从而探讨一些解决的思路,同时也希望将“安置孤寡老人”的问题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顶着炎炎烈日,进入敬老院里,深入体验了老人们的生活情况,现将调查情况和实践总结如下:
二、实践内容: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养老对于社会来说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这句诗词也不仅仅只是诗人“无病呻吟”的感慨,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许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到那些已近暮年的孤独与悲凉。老人们,在人生的晚年,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年轻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尤其是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更是匆匆忙忙,所以便有不少的人选择将年迈的父母托付给敬老院照料,很多人都觉得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应该会是开心的,有相仿年纪的人相互陪伴,聊天,下棋,打牌,会比跟儿女们一起生活更加的开心快乐。然而通过几天的敬老院的观察和生活,我认识了一位叫王平的老人,他现在已经65岁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过军人,年纪大了之后由于家里子女忙碌没时间照顾他所以被送到敬老院里。他告诉我说他小时候的生活相当贫困,家中子女又多,父母根本就顾不过来,很多事都是自己学会的,自己从小就懂得很多,后来父母不在了就自己慢慢一路走来,直到现在,如今生活好了,自己在这里却没有人照顾,子女也不关心,他感到很失望。这里还住着很多家中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还有没有了亲人的一些退伍的军人。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孤独,每天的时间,自己睡睡觉,或是找几个人聊聊天,打打麻将,过得很不充实。像这样的孤寡老人又有很多,他们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没有儿女照顾,普遍存在独孤、悲观的心理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我们的到来原本寂静的养老院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我们先给老人的住所清除灰尘,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并为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完后,我们便和老人们坐在了一起并同老人聊起了家常。话题从日常生活的照料到健康心态的调整再到新旧社会的变化,我们与老人都聊的十分开心,其中,还聊到《红灯记》、《天仙配》等经典戏剧,老人们乐在其中。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老人似乎特别的沉默寡言,也不爱笑,面对关于儿女的情况,他们只是摇头,摆手。似乎我们甚至能清楚地看见他们皱纹里的失望甚至于绝望,我们的到来虽然给老人们增添了欢乐,让老人们拥有了倾诉、聊天的对象。但目前养老院的老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年事已高,独居生活难免会孤独。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老人们这些相对于我们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更多的照顾,他们曾经都为社会做出过贡献,都有年轻辉煌的时候,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却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排挤,也应该有自己的地位,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此次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家的慈祥、质朴及平易近人更是令我难忘。我觉得自己和老人之间虽没有进一步更详细的了解,但彼此之间却多了一份牵挂。
三、实践成果:
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我们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建议:
1.希望敬老院可以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给老人们配备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老人可以到活动室里和别的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活动室里还最好有健身器材,或者象棋,扑克,麻将等娱乐用品。活动中心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老年人活动,如老年人畅谈会,象棋比赛,太极拳比赛等等。
2.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美化敬老院的公共场所,使得老人们除了在空闲时间可以去活动中心活动之外,每天早晨还可以在敬老院的院子里里大家一起扭秧歌,唱歌,跳舞,散步,这些都会让他们的身心舒畅。
3.对于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鼓励老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希望政府部门能定期给这些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和置办生活用品,解决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贫困老人的生活补助,为老人安置娱乐设施,即使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也会使老人们身心愉悦,喜笑颜开的。
5.希望医疗机构组织能够定期上门给老人看病,提倡自愿服务,保障老人们得身体健康。
6.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学生走进老人,帮助老人,进行“送温暖,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
四、实践总结:
7月20日至8月3日的短短15天的暑期实践活动,从开始筹备到实践总结让我体会到了爱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在这次为期15天的实践活动中获益颇丰。
在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年群体的辛酸与无奈,我亲耳聆听了老年人的心声。或许有人认为,敬老院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快乐天堂,但这次的敬老院之行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没有亲人的嘘寒问暖,没有朋友间的谈天说地,那些老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孤独寂寞,其实,每个人都会老的,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虽然他们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决不能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生活在老人院里的老人们,如果我们一味的认同有了相同年纪的同伴们的陪伴他们是快乐或许有些牵强,老人老人,年老之人。他们进入了生命的末期,本该安享晚年,可他们不奢求那些浮华的享受。羁鸟恋旧林,他们只求个落叶归根都不得吗? 其实作父母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 乎什么金山银山,他们只希望儿女生活美满,能常伴在他们左右,一家人有说有笑,和和睦睦的,这样他们就满足了。
社会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深入了解老人们的生活,与老人们对话。我们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的交流。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老人们其实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晚辈对他们的孝敬,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老人,特别是敬老院的老人和无依无靠的空巢老人们,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社会应该有责任承当孝敬那些老人的义务,使他们有一个温馨祥和的晚年。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 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李玥 2016.8.15
第二篇: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敬老院的老人们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年们的快节奏生活,匆匆忙忙,工作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更是心力交瘁,所以便有不少的人选择将年迈的父母托付给老人院照料,很多人都觉得老人院里的老人们,应该会是开心的,有相仿年纪的人相互陪伴,聊天,下棋,打牌,会比跟儿女们一起生活更加的开心快乐。
在年轻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离退休干部、军人,也有的曾经是文艺工作者。而在这里,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到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
借着这次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为了更好的了解敬老院的老人们,我和朋友们一起走访了市区里的几家老人院和老年公寓,一迈进敬老院的大门,就迎来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张张慈祥和善的脸庞。觉着自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未涉足过的世界。
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积极向上,什么叫乐观。虽然有的老人失去了所有亲人,孤身于世;虽然有的老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虽然┉但他们都选择快乐的生活。我们陪着他们打牌,唱歌跳舞,其中有一个蒙古族的老奶奶七十五岁了,激动地给我们唱了一首蒙语歌还拉着我们一起跳舞,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高兴,这里的老人们心态很好,他们爱说,爱笑,还爱唱。从他们身上,我无法找到痛苦过去的隐藏地。还有一个老人家,拉着我们到他的卧室看他自己研究的专利产品,推拿棒,一打开爷爷的房门,我们就被贴得满墙的人体穴位图吸引住了眼球,爷爷告诉我们说,他以前是个工人,退休以后没事做还闲不住,就在家里面研究中医,自行学习推拿和针灸,最后自行研发了推拿棒,获得了国家级的专利,还上了新华日报呢,爷爷说可惜拿出去买,不被认可,后来就自己拿来用了,不过老爷子的身体真的很硬朗,都奔九十的人了,说话中气十足的。临走的时候老人家还非要送我们每人一根,说让我们带回家给家里人用。在这家老人院里的老人不禁让我想起《飞越老人院》里那群爱唱爱跳不服老的乐观积极的老人们,祝福老人院里的所有老人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然而,在一个同样名为“敬老院”的地方,我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那儿的老人也会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但他们总是沉默寡言,也不爱笑。面对关于儿女的情况,他们只是摇头,摆手。似乎,他们把痛苦埋得很深,但我们清楚地看见他们皱纹里的失望甚至于绝望。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八十几岁的爷爷,脖子上挂着一个写着他儿女孙子孙女电话号码的卡片,爷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跟我们讲了些他的家事,说他的孙子孙女都很优秀,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工作也很好,儿子也很孝顺,只是因为家里要换房,暂时没办法照顾他才把他先安排在老年公寓的,脖子上挂的牌子是怕他走失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让他可以联系上家人的,老人家说他很不喜欢在敬老院生活,说没有家里自在,家里人又都很忙,没时间来看他,所以很难得看到儿孙们一面.他说想儿子快点把他接回家里面住.房子怎么样都好,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爷爷说这话的时候还悄悄抹了抹眼睛,我想应该是哭了吧。
离开老人院的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同样是敬老院,同样是遭遇不幸的老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趋于相反的生活方式呢?经济条件,我不否认这是一个原因。前者的生活条件的确比后者好的多。但我想,一个人对生活的心态才是决定因素。试想一下,如果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条件很好,但他始终摆脱不了黯淡的过去,那他还可以每天微笑着面对生活吗?答案不言而喻。不能敞开胸怀,放松心情的人,其将来注定是苍白无色的。
在讨论如何宽慰老人之前,是否应该寻找导致老人喜与悲的原因呢?或许他们的儿女确实很忙,或许他们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但仅凭这些借口就可以弃老人于不顾?也许有些老人会主动要求住进敬老院,说哪里会热闹些。可那正是无私与自私鲜明的对比啊!假设你老得干不得活,走不了路,甚至下不了床,你会希望你的儿女把你送进敬老院?是的,他们是你的负担,但更是你的责任。老人老人,年老之人。他们进入了生命的末期,本该安享晚年,可他们不奢求那些浮华的享受。羁鸟恋旧林,胡马依北风,他们只求个落叶归根都不得吗?
对于生活在老人院里的老人们,如果我们一味的认同有了相同年纪的同伴们的陪伴他们是快乐或许有些牵强,老人们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中年时奔波劳累,一心为了儿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着,也许在那个时候的辛劳就落下了年老时的疾病缠身的病根,父母亲是整个世界间对我们最无私的人,当他们老去的时候,我们怎能因为他们年纪大了,糊涂了,身体不好了,跟我们意见不统一了,便将他们寄托在老人院,忙碌的时候便一个星期或是十几天不去看望?
这些经过了岁月沧桑的老人们,毫无疑问,面临着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了弱势群体。从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的空间,提供维护。如何对待老人也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体现之一,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有着一系列的隐形矛盾,老龄化便是其中之一,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更是无暇估计家中的老人,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变成空巢老人,老人院不失为一个好去处,的确,老人院的存在,为忙碌的中年人们减轻了照顾老人的负担,但是仅凭这些也不够保障老人们晚年的安稳,人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国家政策的帮助。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没有他们过去的峥嵘岁月,怎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这次实践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注.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是所有老人的子女!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这是个社会问题,关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有法律的保障。但这是仅凭几条冷冰冰的文字就能解决得了的?它要的是人情,人心。所以老人需要我们,需要我们以言辞和温暖带他们走出寒冬。社会需要我们,需要我们以行动融化人心的冰冻。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2级市场营销二班
闫思宇 161124228
第三篇: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活动,它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为了积极响应十八大的号召,学校开展了“鼎力中原梦
青春勇担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其中的志愿者,我们光荣的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
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福利保障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了。同时对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于是,我们小分队,也决定亲自去体验,调查,感悟一下弱势群体的相关生活。所以,我们的调研主题就是关爱弱势群体,我们选择的实践地点就是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和许昌阳光敬老院。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的视角去解析一下有关弱势群体的问题,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想法,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一、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生活状况
我们去了许昌社会福利院看脑瘫儿童,那里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还算是不错的,首先许昌社会福利院,坐落在相对偏僻的地方,没有喧闹的环境,对于那些儿童的恢复是不错的,内部的布局,卫生看上去也蛮不错的样子。我们志愿者陪孩子玩的时候,心里还算踏实一点。后来我们又去了阳光敬老院,一进走廊,我就闻到了刺鼻的味道,是的,我承认,老人年纪大了,可能会有味道,可是不是与洗的不勤也有关系呢。其次,我看到了,做饭的地方,当然厨房是不能进的,外边的洗菜池看上去真的不干净。由于暑假天气酷热,敬老院的人员也为他们准备了绿豆汤,看上很欣慰,但是,满满一大锅,放到室外,我看到了苍蝇。总之,敬老院的环境说不上脏乱差,至少不敢恭维。这是我们调研的两个地方,那么,我们能不能以此去猜测一下其他的相关机构呢。是不是和它们有相似问题,或者更严重呢。为此,我还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就有相关报道说敬老院是饲养场,虐待老人,虐待儿童等问题。目前来看,敬老院老人们和福利院孩子们生活状况确实值得担忧。
二、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一些问题
关于福利院
封闭式管理。我看到那些脑瘫儿童,衣食住行都在院内完成的,连他们学知识也在院内,除非有工作人员的带领,他们都不能去院子里,更不能说院外玩耍了。如此一来,他们的社交范围都在福利院内,几乎失去外界的接触。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孩子们的人格培养,或许会孤僻,更容易出现自闭吧。
2长期探望者少,儿童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沟通能力差,社会适应力差。问及工作人员只有14%的人会长期探望,43.7%的是随着单位来的一次性活动。
3缺少正规的亲子交流,无法提供持续性的照顾,真正愿意领养的少之又少。仅有18.9%的表示愿意真正领养。
4工作人员性别比例失调,专业程度差。我看到福利院清一色的都是女性。是的,女生更细心,但是这个问题正如幼儿园老师大部分是女生是一样的,孩子身上缺少阳刚之气。只有女性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好的。
5所接触的传媒比较少,知识面狭窄。他们大部分时间看动画片。图书也少。
关于敬老院、敬老院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
资料显示民政部1997年出台过《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至今已有16个年头,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急需上级部门尽快出台新的敬老院管理办法。虽然近期出台了新的《老人权益保障法》,从管理机构方面是健全了。但敬老院管理模式还没有列人规范化、法制化。
比如:敬老院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还没有具体化、法制化、有条件地方办起来了,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办起来了。只不过是条件标准有差异。这只能是因地制宜而罢。住宿生活条件存在着区别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章程和模式。
2、地方财力有限,集中供养难以保障。敬老院五保对象生活费、医疗费、医药费等支出大多依靠民政局管理,财力难以承受。所以对大量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敬老院只能是心有余力不足
3、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老化、待遇低,安全措施、硬件服务跟不上。我看到阳光敬老院都是老人服务老人。据调查了解,有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具体表现在供养服务队伍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业务不熟练,服务工作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够衔接。
三、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一些建议
对福利院的建议
.福利院尽量多组织活动,让儿童有给你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增加其社会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2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家庭寄养,使其充分的感受家庭的温暖
3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招募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使其福利院儿童得到很好的照顾。
4政府加大对福利院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岗位报酬和政策的支持,这样既可以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人才服务福利院,顺便还可以当前一些人就业难的问题。
5我看到有些很小的孩子就被抛弃,他们有不同的疾病。我看到的就是脑瘫儿童。那么,能不能减少脑瘫儿童的出生率呢。杀死一条生命看上去好邪恶的样子。但是对于结婚的人们,是不是可以做好婚前体检,定期去检查宝宝,宝宝有病果断听医生的,该打掉的就打掉,是不是太邪恶了,可是减少这些儿童的出生率,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有利。有时候,妈妈一个不忍心,结果造成了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所以,生个健康宝宝很重要的。
6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提倡一下,少生优生。
对敬老院的建议、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尽早出台现行《敬老院管理办法》,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渠道、管理途径、管理办法上,使其能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强化政府职责。多部门多渠道投入资金,鉴于目前各敬老院供养标准偏低,日常开支有困难,有缺口问题,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人,让五保老人享受到社会温暖,在这片福地安享幸福晚年。
3、树立服务工作新理念。从调查了解情况来看,我认为是否让五保对象都能到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首先取决于五保对象的自主选择和意愿。对身体条件差、生活不能自理且无人照料的老人即使他们不愿人住,仍应全力动员,确保对象入住。同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注意提高集中供养的管理水平并予以稳定的财力保障。
4、动员全社会上下增强慈善意识。扶老帮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们的慈善意识,提高慈善事业的广大公众认可度。并树立慈善典型,激发人们参与慈善的热情,培育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感。
在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资金上应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新格局。因此,一方面应该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另一方面,调动各界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为农村五保供养事业进行积极募捐,鼓励企业,公共机构等群体组织,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踊跃捐赠钱、物品。
5.不断提高和完善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实行院长负责制。采取竞聘和任命相结全,管理人员采用聘用制,首先选配好一位好院长。院长必须具备热爱敬老事业心,乐于吃苦、勇于奉献。具备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基本条件,做到文明办院,民主办院的理念。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让的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管理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使老人们心情舒畅,安度晚年,应在院内增加一些老年健身器材以及娱乐设施,并经常组织参加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6.政府支持号召年轻力量进入敬老院,特别是护理专业,更好的让大学生走基层,服务大众。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意识,老人们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人们也接受了新的思想。
资料显示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同时,据1991年统计,全国共有儿童福利院62所,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6000多名,其中自费入院的残疾儿童800多名。所以敬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我们应该好好的去思考和解决了。
当前的中国有很多问题,除了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有反腐,道德滑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经济发展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承认中国的不完美,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未来。因为我们不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国外,所以不应该盲目的去喜欢和崇拜外国资本主义的政策,生活等。相信,每一种体制的发展在历史的潮流中都会遇到问题和挑战,如今,我们政府换届,新的血液的存在,我们应该客观的看中国,理智的看社会,剖析社会热点,分析社会问题。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多看相关新闻,好好学习,学好技能,毕业的时候找个工作,踏实工作,在某个角落,安静的建设我们的祖国。拒绝做无所事事的愤青,只有满腔热血,却在大学里荒芜,自己不努力去抨击体制和社会。成熟的标志就是接受社会的磨砺,在成长中学会忍耐奋斗,但要保持赤子之心。
第四篇: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敬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活动,它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为了积极响应十八大的号召,学校开展了“鼎力中原梦 青春勇担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其中的志愿者,我们光荣的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
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福利保障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了。同时对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于是,我们小分队,也决定亲自去体验,调查,感悟一下弱势群体的相关生活。所以,我们的调研主题就是关爱弱势群体,我们选择的实践地点就是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和许昌阳光敬老院。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的视角去解析一下有关弱势群体的问题,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想法,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一、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生活状况
我们去了许昌社会福利院看脑瘫儿童,那里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还算是不错的,首先许昌社会福利院,坐落在相对偏僻的地方,没有喧闹的环境,对于那些儿童的恢复是不错的,内部的布局,卫生看上去也蛮不错的样子。我们志愿者陪孩子玩的时候,心里还算踏实一点。后来我们又去了阳光敬老院,一进走廊,我就闻到了刺鼻的味道,是的,我承认,老人年纪大了,可能会有味道,可是不是与洗的不勤也有关系呢。其次,我看到了,做饭的地方,当然厨房是不能进的,外边的洗菜池看上去真的不干净。由于暑假天气酷热,敬老院的人员也为他们准备了绿豆汤,看上很欣慰,但是,满满一大锅,放到室外,我看到了苍蝇。总之,敬老院的环境说不上脏乱差,至少不敢恭维。这是我们调研的两个地方,那么,我们能不能以此去猜测一下其他的相关机构呢。是不是和它们有相似问题,或者更严重呢。为此,我还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就有相关报道说敬老院是饲养场,虐待老人,虐待儿童等问题。目前来看,敬老院老人们和福利院孩子们生活状况确实值得担忧。
二、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一些问题
关于福利院
1封闭式管理。我看到那些脑瘫儿童,衣食住行都在院内完成的,连他们学知识也在院内,除非有工作人员的带领,他们都不能去院子里,更不能说院外玩耍了。如此一来,他们的社交范围都在福利院内,几乎失去外界的接触。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孩子们的人格培养,或许会孤僻,更容易出现自闭吧。
2长期探望者少,儿童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沟通能力差,社会适应力差。问及工作人员只有14%的人会长期探望,43.7%的是随着单位来的一次性活动。
3缺少正规的亲子交流,无法提供持续性的照顾,真正愿意领养的少之又少。仅有18.9%的表示愿意真正领养。
4工作人员性别比例失调,专业程度差。我看到福利院清一色的都是女性。是的,女生更细心,但是这个问题正如幼儿园老师大部分是女生是一样的,孩子身上缺少阳刚之气。只有女性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好的。
5所接触的传媒比较少,知识面狭窄。他们大部分时间看动画片。图书也少。
关于敬老院
1、敬老院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
资料显示民政部1997年出台过《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至今已有16个年头,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急需上级部门尽快出台新的敬老院管理办法。虽然近期出台了新的《老人权益保障法》,从管理机构方面是健全了。但敬老院管理模式还没有列人规范化、法制化。
比如:敬老院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还没有具体化、法制化、有条件地方办起来了,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办起来了。只不过是条件标准有差异。这只能是因地制宜而罢。住宿生活条件存在着区别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章程和模式。
2、地方财力有限,集中供养难以保障。敬老院五保对象生活费、医疗费、医药费等支出大多依靠民政局管理,财力难以承受。所以对大量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敬老院只能是心有余力不足
3、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老化、待遇低,安全措施、硬件服务跟不上。我看到阳光敬老院都是老人服务老人。据调查了解,有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具体表现在供养服务队伍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业务不熟练,服务工作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够衔接。
三、当前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一些建议
对福利院的建议
1.福利院尽量多组织活动,让儿童有给你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增加其社会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2.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家庭寄养,使其充分的感受家庭的温暖
3.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招募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使其福利院儿童得到很好的照顾。
4.政府加大对福利院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岗位报酬和政策的支持,这样既可以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人才服务福利院,顺便还可以当前一些人就业难的问题。
5.我看到有些很小的孩子就被抛弃,他们有不同的疾病。我看到的就是脑瘫儿童。那么,能不能减少脑瘫儿童的出生率呢。杀死一条生命看上去好邪恶的样子。但是对于结婚的人们,是不是可以做好婚前体检,定期去检查宝宝,宝宝有病果断听医生的,该打掉的就打掉,是不是太邪恶了,可是减少这些儿童的出生率,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有利。有时候,妈妈一个不忍心,结果造成了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所以,生个健康宝宝很重要的。
6.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提倡一下,少生优生。
对敬老院的建议
1、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尽早出台现行《敬老院管理办法》,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渠道、管理途径、管理办法上,使其能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强化政府职责。多部门多渠道投入资金,鉴于目前各敬老院供养标准偏低,日常开支有困难,有缺口问题,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人,让五保老人享受到社会温暖,在这片福地安享幸福晚年。
3、树立服务工作新理念。从调查了解情况来看,我认为是否让五保对象都能到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首先取决于五保对象的自主选择和意愿。对身体条件差、生活不能自理且无人照料的老人即使他们不愿人住,仍应全力动员,确保对象入住。同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注意提高集中供养的管理水平并予以稳定的财力保障。
4、动员全社会上下增强慈善意识。扶老帮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们的慈善意识,提高慈善事业的广大公众认可度。并树立慈善典型,激发人们参与慈善的热情,培育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感。
在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资金上应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新格局。因此,一方面应该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另一方面,调动各界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为农村五保供养事业进行积极募捐,鼓励企业,公共机构等群体组织,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踊跃捐赠钱、物品。
5.不断提高和完善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实行院长负责制。采取竞聘和任命相结全,管理人员采用聘用制,首先选配好一位好院长。院长必须具备热爱敬老事业心,乐于吃苦、勇于奉献。具备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基本条件,做到文明办院,民主办院的理念。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让的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管理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使老人们心情舒畅,安度晚年,应在院内增加一些老年健身器材以及娱乐设施,并经常组织参加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6.政府支持号召年轻力量进入敬老院,特别是护理专业,更好的让大学生走基层,服务大众。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意识,老人们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人们也接受了新的思想。
资料显示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同时,据1991年统计,全国共有儿童福利院62所,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6000多名,其中自费入院的残疾儿童800多名。所以敬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我们应该好好的去思考和解决了。
当前的中国有很多问题,除了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有反腐,道德滑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经济发展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承认中国的不完美,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未来。因为我们不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国外,所以不应该盲目的去喜欢和崇拜外国资本主义的政策,生活等。相信,每一种体制的发展在历史的潮流中都会遇到问题和挑战,如今,我们政府换届,新的血液的存在,我们应该客观的看中国,理智的看社会,剖析社会热点,分析社会问题。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多看相关新闻,好好学习,学好技能,毕业的时候找个工作,踏实工作,在某个角落,安静的建设我们的祖国。拒绝做无所事事的愤青,只有满腔热血,却在大学里荒芜,自己不努力去抨击体制和社会。成熟的标志就是接受社会的磨砺,在成长中学会忍耐奋斗,但要保持赤子之心。
第五篇: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总结
火热的七月,我们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小分队来到了杭州从7月10号至14号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在杭州的每一天,我们都被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但是这完全没有削减我们关爱弱势群体的心。这5天我们努力地突破自己,同时大家团结在一起,为弱势群体送去一份关爱,一份问候,每个人的心头都是满满的知足,这也是我们人生美妙的回忆。
实践第一天,热情高涨的我们顶着烈日来到莫干山路、文晖路等三个路口,协助协警管理城区三大路口的交通秩序。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给幸苦的协警们分发了矿泉水。然后,大家按照分好的组别来到各自的站岗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来越辣,大家一个个头重脚轻,腰酸乏力。经过半天的时间,队员们都站得汗流浃背,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协警的辛苦,但是我们都很努力地坚持了下来。其实跟这些天天坚守在自己岗位的协警们相比我们今天所体验到的辛苦实在是小儿科。因为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这炎炎夏日,他们始终都一丝不苟,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只为维持城市的交通秩序,尽管他们拿着的是微薄的工资,但他们奉献的却是自己宝贵的青春。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岗位,这无贵贱之分,都是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人的存在。
实践第二天,我们早上八点准时出发步行前往大关街道南苑区进行第二天的社会实践。社区阿姨们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是在大关街道宣传预防h1n1的相关知识,给街道里经营食品行业的餐馆和小卖部发放灭蚊灭蝇的通知。我们分成若干组分别走上街头告知大家这些知识。虽然活不重。但是当遇到一些对我们不予理会的人时心中还是会不快,但是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所以我们不气馁收拾心情继续上路。对于每一个配合的餐厅老板我们都耐心告知其具体情况。于是今天的任务也非常圆满的完成。
实践第三天,我们依旧来到大关街道南苑社区。这是个一直致力于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社区。墙上贴满的荣誉锦旗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天我们来到社区是为了出一份宣传预防h1n1的黑板报。这块大大的黑板足足花了我们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完成。为了让各位居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到h1n1的危险性,同时让他们更好的做好预防工作,我们精益求精,将黑板报改了多次。
实践第四天,小分队的队员们由于前两天的过度劳累都带着点点睡意来到福利中心。今天是我们的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杭州社会福利中心。到达后,我们就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因为这里到处充斥着一种安宁的感觉,真的很适合老人朋友们享受晚年。来这里的第一天的任务就是与老人们共唱红歌,庆祝中华人民公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时与老人们分享中国的古韵——书法。所以我们分成两组,一组与老人们共唱红歌,歌颂祖国;一组与老人挥毫泼墨,绘画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老人们的活力,体会到生活是自己的,只要用心去过,就能享受其中的点点滴滴。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对生活的热情却未曾减少。
实践第五天,也是我们此次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依旧如昨天一样来到了杭州市福利中心。昨天与老人的接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教老年朋友们唱英文歌以及教些最简单的英语对话。我们准备了英语歌中最简单的abc之歌。还有一些最基本的日常英语对话。原本以为老人们学起来会很吃力,但是最后老人们都一个个的完成了我们的计划,让我们倍感吃惊。一天的行程接近尾声时我们大家合影留念,老人们也对我们依依不舍,让我们有空常去坐坐。我们也希望关爱老年朋友的心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至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借此次机会,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入了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信念。在这短短的5天里,我们在工作岗位上留下的是汗水,带走的是知识;在工作期间留下的是快乐,带走的是深厚的友谊。我们每个人都用最真诚的心面对难题,我们每个人都用最简单的心面对每一个需要我们的人…我们在这次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暑期社会实践中,把自己的爱心带到了许多地方,带进了许多人的心里。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尽力而为。因为我们心中满满的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