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时间:2019-05-13 03:4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第一篇: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中心小学 耿秀萍

于永正 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推出的首位名师。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一种极高的境界。说于永正是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言过其实。

于永正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39年,不论是在本省的市、县,还是在上海、浙江、福建、湖北等地,随机安排一个班立马就上课,他都能以既轻松、幽默,又极具功力的教学艺术和实绩征服学生、教师,赢得发自内心的赞誉。仅此,绝非一般教师所能达到;更何况,于永正还集绘画、音乐、京剧等能力于一身,令人叹为观止!

让我们看一看他上的小学二年级说写训练课的实况吧。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打电话、写通知。课前于永正就了解到学生最关心的是明天的天气情况,因为他们明天要举行爬山活动。上课了,于永正打开收录机,让学生听事先录制好的市电台的天气预报:明天有风雨。于永正先请学生复述天气预报全文。明天的活动要改期了,可正在外面开会的周老师还不知道。怎样通知她呢?学生想到了打电话。于永正告诉大家打电话应把话说清楚、全面,还要突出重点。接着,每个学生用小拳头当听筒练习起打电话。于永正请学生推荐一个人到办公室给周老师打电话。这时,于永正又提出:其他三个班的同学还不知道改变日期的事怎么办?大家说,写个通知。于是一份份“紧急通知”写出来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短短的一节课,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如此高质量的课屡屡出现在于永正的教学实践中。350多页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就是他经验的真实记录。多年来,在许多人的语文教学一直津津乐道于烦琐分析的时候,于永正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风格,并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们的认可。

于永正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的同时,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学生同唱、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他尊重、信任、善待每一位学生,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教《动物王国运动会》一课时,为达到“说准确”的目的,于永正让学生充当解说员。课堂上,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当宋世雄、葛兰、夏青……为了鼓励学生,说得好的男生可以得到一张写有“盖世雄”、“盖夏青”的卡片,说得好的女生可以得到写着“盖葛兰”的卡片。有人说,于永正从不吝啬自己的“大拇指”。是的,在他改过的作业本上,多是打上红五星、画上红浪线,不是写个 “好”,就是写个“棒”,有时真的画上个翘起的“大拇指”。于永正多次讲过这样的例子: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句话:“月亮长胖了。”他在这句话下面画了圈,旁边批一个“好”字,后面还加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惊叹号。几年过去了,于永正收到那位学生的来信:“当时,我是多么高兴啊!望着那长长的惊叹号,我想,它一定是您从高山顶上垂下的一条绳索,好让我抓住它向上攀登。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作文了……”学生们都说,我们喜欢上于老师的课,轻松、有趣,不知不觉地在活动、游戏中就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把握精髓,出神入化,生动风趣,教书育人。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庖丁”于永正。

第二篇: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乐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首先要钻研好教材。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我的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重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态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悟什么?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内容是不难理解的。)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基本要求。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重积累

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怎样做到三个积累呢?先说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括情感)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教不好语文。

第三篇:名师于永正

名师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课堂实录

欣赏一片习作

(一)(描写景物片断)

“细雨刷刷的飘着,雨丝笼罩着柳树,笼罩着房屋,远处的山已经和天空中的云融为一体了,燕子似乎特别喜欢毛毛雨,在微风中斜飞着,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

师:谁喜欢朗读?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带头鼓掌)这段话中作家都写了哪些事物?

生:雨、房屋、山、树、燕子……

师:那同学们又听到了什么?

生:刷刷、唧唧

师:“刷刷”模拟什么声音?

生:雨声。

师:“唧唧”模拟什么声音?

生:小鸟的声音。

师:学习象声词。(板书:象声词)所谓象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语。

再出示短文

(二)(小英雄雨来片断)

“雨来刚来到弄堂,见十几把雪亮的。。。嗖溲的飞来”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是象声词?

生1:嗖嗖、咔啦

师:“咔啦”是模拟枪上膛的声音,那么“嗖嗖”是模拟什么声音呢?

生:子弹飞过的声音。

师:这四个词都是象声词。有了象声词的运用,就会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所以习作中不仅要写我们看到的,还要适当的写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这样作文才会有声有色。(板书—有声有色)

师:大自然里有很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听听看都有哪些声音。

生踊跃回答。

师总结: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中,大自然有风“呼呼”的吹着的声音。有小溪“哗哗”流淌的声音;工厂里有机器“轰隆”的声音;大街上有汽车“嘀嘀”的声音;课堂上,老师布置好作业,同学们安安静静做作业时还有写作的“沙沙“声;晚上当夜深人静时还可以听到打鼾声。

谁来学一学。(几位学生学得惟妙惟肖,大家都乐了!)

师:所以我们写作文,不仅写看到的,还要写听到的,当然写声音要恰当要适可而止。

师领大家去游公园

出示录像(无声的公园美景片断)

师:你们看到什么?

生:游人、花、树、草、蝴蝶、小鸟、泉水……

师:老师刚才让大家带着眼睛和耳朵去游公园,可是只有画面却没有声音,我们现在再去看看。(放映配上声音后的同一片断)师: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公园,哪一次逛公园更有意思?第一次去有意思还是第二次去有意思?为什么?

生:第二次有意思,我听到了泉水、小鸟、蝉的声音。

师,谁来学一学鸟叫声。蜜蜂飞的声音。

师:是呀,第二次逛公园多么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啊。若能把第二次逛公园的感受写下来,那真是如临其境。老师就会给你“有声有色”的批语。想得到这样的评语吗?那就把你的感受有选择地写下来,写一个片段即可。或者自己发挥写一个童话、写一个场景。若有困难,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词语:

出示三组象声词,师读。

(1)轰隆隆呼呼哗啦哗啦

(2)咯咯嘿嘿嘻嘻

(3)啪呜呜啪噗哧

师:当老师读了这些词语后,大家脑海里一定会产生一种画面,因为我们会“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板书:想象)

师:大家先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给自己的作文起一个题目,一定要选一个好题目。“好题文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就是文章成功了一半。(板书:好题文一半)

师:所以你一定要起一个好的题目。如果想不好那就先起草作文,起草要一气呵成,不要打断思路。

(强调写字姿势)

师:如果你写好了,要反复念。改作文就要:再念,再念,再念,念是改作文的最好方法。(板书: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

作文讲评

1、师:写公园的有哪几个?(约5、6个学生举手)

先报题目我们再决定听谁的。

生1:公园的美景、人间天堂公园、人间仙境……

师:想听谁的?

生:……

师:那就听《人间天堂公园》

生:(高兴地上台展示并朗读)

师:教师对于学生朗读优秀,字写得好,想象丰富,象声词用的恰当,题目好等方面都予以加分。每位学生都得到100多分的奖励高高兴兴的跑了下去。

总结师:我们刚上课时大家都希望和于老师一起走进快乐的课堂,现在你们觉得这节课学得快乐吗?生:快乐!

课堂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

第四篇:于永正的教学风格谈(范文)

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汶罗小学:余小玲

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

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大象为裁判。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

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

案例二:

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

(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告诉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说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二、重随机批改

听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读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于老师堂堂使用随机面批的方式评点学生的说话和习作。

学生说得好,用词用得准,于老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学生用词不当,于老师就随时指出学生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学生选用准

确的词语。更让人佩服的是:“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话怎么说才得体,词怎么用才准确,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于老师对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语言现象都能准确无误地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我想: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时改,收益面大,见效益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认真推敲用词的良好习惯。

常常感叹于老师捕捉学生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强,暗暗佩服于老师扎扎实实的语言基本功。每每听到此,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师:还有人这样写字。(老师的眼睛离本子很近很近。)生:这位小朋友离本子太近了。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离本子很近。师:近到什么程度?谁来形容一下?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师:“碰”字用得好,很形象。生:眼睛都快跟本子亲嘴了。师:你说得真有意思。

三、重生活应用

有人说:目前作文教学最大的毛病就是交际没有对象,表达不问交际者双方的实际需要。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写好后给谁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这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一个特点就是写文章有特定的目的,写了以后有用处。

于永正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一切都从交际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向生活回归,全力体现说写训练的工具价值,造成作文教学“实用”的气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学了以后要派用场,是生活必需,工作必需,甚至是“非写不可,非问不可”。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写的时候,就会出现少见的认真和起劲,这就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需要和兴趣,自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四、重多方训练

“交际性”是言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采用的交际手段也应该不同。于老师深谙此道,每一节言语交际训练课都不是单纯的某一项训练,而是采用多种交际手段。如:打电话、转述通知、口述消息,当导游、解说员,写说明书、保证书、广播稿、表扬稿,甚至写倡议书、备课等等。形式各样的交际手段应用其中,孩子们喜闻乐用,大大激发了孩子的交际兴趣。

交际作文创设的课堂情景,做到“一景多用”“一题多练”可以提高训练效率。而于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无一不是“一题多做”“一材多用”,他常常针对某一交际训练活动,从多角度、多侧面设计丰富多彩的系列教学活动,组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体系,体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这是于老师的拿手好戏,也是于老师的聪明之处。

五、重全体参与

在不少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不少老师对“课堂明星”的关注,认为只有他们才能“配合”好老师,而其他的同学只能做“陪听”的人。

于老师不这样。在言语交际课上,他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他常采取的方式有:一是越不爱发言的学生,越是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秀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们,还常常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课堂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让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允许其他同学随时补充,补他人未说,补他人未想,从而出现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

第五篇:于永正老师的教学风格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风格

08脚本四班 50号 郑小叶

第一次接触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是在不久前,看着他的教学视频,我感觉在看一部教育电影,不论是设计还是随即性的教学过程都有美的感受,只是教育技能技巧知识还是停留在匮乏片面阶段的我无从对这样的课程进行思考,只是感到自然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脑海里不知不觉跳出最真实的赞叹:语文老师就应该这样!

说到于老师的教学特点,我想最明显的就是他的幽默的表演,(他创设与课堂有关的情景,让学生能够进入到其中)。也就是这种幽默让人好像置身与课堂之外,比如在他的《练写对话》教学视频中带着一副墨镜,与其中一位学生演哑剧让同学们来猜他们之间的对话,其中的语言与动作总是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好奇和想象,这个环节于老师一定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但是却又不做作浮华,反而是很自然质朴的感觉,艺术的峰巅不是这样吗?我想这也源自于于老师能放开自己,这点很多老师还未能做到,因为我们总是局限在一个角落里,给自己划上很多圈。

于老师不仅能放开自己,而且也能勇敢地放开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是主体,在新课标改革中,老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在《第一次拥抱母亲》这堂课中,就《第一次抱母亲》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看到这个题目的想法,学生的回答很多种:抱母亲的感觉、时间、地点等等。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论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于老师都会尊重,相信他们。

于老师的教学一个突出的点是当堂评价(作文课),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作文之后,于老师会挑几个学生的作文出来评,作文由学生自己来读,学生写到好的地方(词句的应用),他会加于肯定和赞扬并会指出好在哪里,用词贴切,贴切在哪里;不好的地方他也会指出来,并引导改正,有时候学生用词不当,对他有点冒犯之意(学生不是故意)他并没有生气,而是使用正当的方法引导他们改正或保留,我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自由大胆的发挥,对于作文课是必须的,很多老师都是构建一个似乎是完美的框架让学生来套,内容也有很大的限制,健康是内容的要求之一,只是这样健康有谁来确定,而很多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学生能获得高分,但是同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偿失。

作文课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而且想要去表达出来,于永正老师这点做得很好,他的课堂每个学生都很踊跃,很善于表达,我想是于老师引导得好,就像是《对话》那堂作文课,他用哑剧来引导学生,不说是小学生或是中学生,哪怕是我们也想去参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这样。

如果每位老师都像于老师,那我们的教育一定会乐观得多。

下载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永正(本站推荐)

    于永正: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在报刊上,经常见有人引用爱因斯坦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不知这句话出自何处,也不知......

    《新型玻璃》名师于永正教学实录

    《新型玻璃》于永正教学实录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

    于永正简单语文

    1、简单语文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

    于永正名言

    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 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

    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老师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备课观点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

    于永正经验

    教育的两个名字 2011-08-26 2011年08月26日 作者:于永正来源:人民教育 教育的两个名字 ●于永正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强国先生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没做过教师,但他任局长......

    于永正语录

    于永正语录 1、 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能缺少这样一份清醒: 不要亵渎那纯洁的崇拜。教师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2、 如果把老教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