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选课走班课程设置
山东省青岛明天中学2009级(高二)课程设置及选课走班工作情况
应时代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入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山东省青岛明天中学在2008级高二学年实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现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青岛明天中学2008级选课走班教学以教育“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明天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省内外选修走班的有益做法,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选修走班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新的选修走班学习模式,既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积累知识,并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以利于他们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此学校以“构建适合每个学生科学务实的选修走班模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创造性发展”为理念,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推展选修走班。
1、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原则。选修走班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从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个体发展的高度认识选修走班,立足我校实际,认真分析,加强研究,扎实选修走班工作。
2、理念先导、通力合作原则。选修走班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必须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强化素质教育观念,科学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选修走班顺利实施。
3、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管理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选修走班运行机制;结合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分类指导工作。
4、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原则。从实际出发,按照省、市普通高中选修走班的总体要求,广泛征求师生建议,稳妥起动,分步推进,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和新型框架间的衔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选修走班的执行能力。
5、以校为本,开拓创新原则。在选修走班实施中既要吸收、借鉴省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更要发挥我校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做到“以校为本、开拓创新”。积极创设条件,探索实施选修走班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方式,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主权,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基本情况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学校制定了详尽的选修走班课程设置及课程说明,使教师和学生明晰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按省厅要求,各学科的周课时数: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各4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各2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班务活动每周各1节;艺术(音乐、美术间周上课)每周1节;体育、自习每周各2节;研究性学习每周3节(包括1节班务活动)。合计每周共35节课。
现在在高二学年正在实施的选修科目为:物理(选修 1-
1、选修 3-1)、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音乐(歌唱、音乐与舞蹈、演奏)、美术(书法、绘画、设计)、体育(健美操、排球、篮球、足球)、信息技术(网络与技术应用、多媒体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学校还将开设语文(唐诗宋词、语言运用)、数学(选修1-
1、选修 2-1)两个学科的选修走班,高二学年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地理(环境与保护、海洋地理)两个学科的选修走班。整个高二学年的选修走班完全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全、开足选修课,满足了学生的选修要求。
四、高中选修走班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2010年4月,学校给相关人员印发选修走班有关政策文件,高一各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选修走班方面的讨论,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各学科初步制定选修方案。2010年5月,学校派出由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考察小组,前往省内外选修走班学校实地考察、学习。2010年5月12—13号,学校组织人员参加由省教育厅、省教研室组织选修走班实施培训班学习。2010年5月,学校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以专题讲座、备课组学习、讨论、座谈等多种培训形式进行选修走班的校本培训。
2、教学制度(2010年5月—2010年6月)
为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管理,保障学校选课与走班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规划和制定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督促学生选课,执行对教师的评价等。并成立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的的选课指导执行组,负责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指导和课程设置。成立由教导主任为组长的课程执行小组,具体负责学科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小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讨论本学科所能开设的模块课程数、能接纳的学生数及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等,并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以及课程说明,报送选课领导小线、课程委员会对各学科上我的方案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形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清单。
学校制定了《青岛明天中学选修走班实施方案》、《2009级学生的选修走班开设计划》、《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学生、教师、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编订了《青岛明天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3、教学条件(2010年5月—2010年6月)
为保证2009级选修走班的顺利进行,学校设置23口教室作为选修走班的教学班教室,并完善各种多媒体教具;学校开辟阶梯教室、学术交流中心、计算机教室、音美室等多功能室,为学生选修提供物质基础。学校还统一对各教室、各功能教室的网络终端、电视等多媒体教具进行系统升级,来满足在选修走班过程中在教学上的应用。并且针对选修走班,学校在各行政班外为全体学生定做金属书橱,保证学生选修走班的便利。
(二)选修走班具体实施(2010年5月—2010年9月)一)选修走班实施准备
1、广泛征求各学科意见,整合各种材料,编印《选修课指导手册》,下发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手中学习,让老师们对如何选修课程有所了解,便于下一步指导学生选课,同时,将此指导手册上报学校进行修正完善。
2、将《选修课指导手册》下发给学生,并组织相关讲座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组织一次家长会,和家长交流相关学生们如何选修课程问题,并下发给全体学生每人一张“选课志愿表”。
3、利用大休期间,家长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愿,填写好志愿表,返校时收缴。
4、级部组织人员对学生的志愿表按班级进行分类汇总,分别统计出各班和级部:文科倾向、理科倾向的人数,选修课本的数目。
5将统计的结果上报学校,并将级部确定的选修的课本数目上报教研室。级部召开班主任、备课组长会,商议具体的选修课开设走班的实施方案。
6、课程委员会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最终审核确认,并公示《选课通知单》,根据学生选课数据,报送图书室征订选修课教材。
二)组建教学班
根据学生选课情况,以3个行政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开始组建教学班。并公示各教学班学生名单,允许部分调整。三)开课准备
1、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组织学生依据高中课程管理系统进行选课并上传省教育厅,并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2、制定教学班的学生座次表、制作教学班教室标牌、编制教学班课程表。结合行政班的合作共进小组,规范教学班的合作共进小组学习,原则上同一行政班的学生编入同一学习小组,小组在教学班的表现纳入行政班的量化考核。
3、召开级部全体教师会,进行走班前的培训和工作安排,发放选修走班《场所安排表》、《课程表》、《学生座次表》,开始选修走班教学。
4、确定好教学班后,新学期开始,级部组织学生在第二周进行模拟选修走班,顺利建立起了选修走班的正常秩序。
四)正式实施
在模拟走班顺利实施一段时间后,正式进行走班,在走班期间注意督促班主任进行巡视、上课教师进行考勤,确保选修走班的正常秩序。
五、管理及评价机制
(一)管理机制
为确保选修走班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的管理体制,根据《青岛明天中学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细则》,由教学班和行政班班主任共同进行管理,并制定《教学管理之教师职责》增强教师管理意识,全面负责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教学班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及时记载学生的出勤、纪律学习情况及其他具体表现,并向行政班班主任如实反馈。在征求有关行政班班主任意见基础上组建教学班班委,并指导其开展工作。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督促学生及时关好门窗、电灯、风扇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督促学生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教室的整洁。保管好教室和多媒体设备钥匙,及时开关。并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给学生认定学分和评价。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制定《教学班学生守则》,引导学生 增强主人翁意识,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教学期间的班级管理工作。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积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班班委要积极主动协助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日常工作,搞好教学班纪律、卫生、学习等项工作。课代表协助任课老师布置作业,按时做好作业的收发工作。各班负责学生及时记载本班学生的出勤、纪委学习情况及其他具体表现,并向自己的班主任如实反馈。
根据学生选课最终结果,按照《青岛明天中学合作共进学习小组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四级管理。以同一行政班选择同一模块的同学为单元,每小组人数不超过7人为限制,级部协调班主任将学生分组,选定组长。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评价,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与提高。
(二)评价机制
学校实行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实施基础性、发展性、多元性、选修课实施水平、走班后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评价。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1.学习模块评价
(1)学习课时:学校完全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原则上必须全程参加课时学习,学生学习课时由授课教师登记。学生参加课程学习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80%方为合格。
(2)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完成作业及各项学习任务情况、从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等。结合科任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确定是否合格。
(3)模块考试成绩:每个模块学习到中间时段由科任教师组织阶段测试一次。模块学习结束,由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制试题组织终结性测试。测试除书面笔试外,根据学科的特点举行必要的非书面笔试,如英语的听力、口语表达,自然科学的实验操作,体育、艺术学科的表演等。阶段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均采取百分制,阶段测试按30%、终结测试按70%计入模块考试成绩,模块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以上三方面均为合格,才能给予相应模块学分。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1)研究性学习评价
研究性学习以课题形式认定。由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综合评定。重点抓好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评价。学生学习课题组提供开题报告表。第二阶段,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课题组及学生本人提供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记录,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学习课题小组和学生本人提供具体反映本人参与研究学习的感受、体会小结,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评价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评价由学校组织评定。学生在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内的社区服务,共获得2个学分。参加的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不给学分。学生完成社区服务的必须向学校提供相关的经服务单位认可的社区服务材料,得以评定学分。
每位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校外实践活动或36学时的校内实践活动。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向学校提供经社会有关部门认可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和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记录和体会材料,方可评定学分。校内实践活动(包括军训、学校社团等)修满36学时并达到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的学分认定要求,方可获得学分。
3.选修Ⅱ模块评价
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教学研究,创造性的实施课程,现学校已正式出版校本课程8本。对选修Ⅱ模块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考勤评价。
(2)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评比、汇报等形式展示。
六、选修走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1、上课场所、硬件设施方面:(1)、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课程表编排部分由于系统原因无法使用。(2)、音乐科:音乐舞蹈模块:舞蹈房空间太小,无法容纳很多的学生,应对的办法:只能适当减少该模块的人数和在场外组织教学。乐器模块:学校缺乏应有的乐器设施,现有的乐器品种少、数量少,应对的办法:鼓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乐器购买(主要是易学、价廉的乐器)。(3)、美术科:书法模块和设计两个模块:目前学校没有功能室,应对的办法:临时在教室内走班上课。绘画模块:学校的画室空间偏小,无法容纳下很多的学生,应对的办法:临时在阶梯教室(空间较大的功能教室)走班上课。
2、走班时学生到达上课教室或功能室的时间方面:学生普遍存在行动迟缓、速度慢,到达上课地点的时间偏长等现象。应对的办法:一是要求所有老师按时下课,不能拖堂;二是引领学生时间意识,不能拖沓;三是各班级不同学科、不同模块走班上课时负责的班干部、小组长加强督促。
3、走班上课前的秩序方面:普遍存在走班交换教室及上课前教室内大声说话秩序乱的现象。应对的办法:一是要求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2——3分钟到达教室或功能室,维持秩序,组织教学,以便使学生养成习惯;二是班主任不断地做好学生的纪律意识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三是班主任一定要在上课前多到自己的教室走走看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各班走班上课指定的班干部、小组长切实发挥模范带动和监督作用。
4、对学生的上课缺勤、考勤方面:只有在上体育课、信息技术课、音乐科、美术科这四科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科的上课地点主要在操场、功能教室等教学楼以外的区域;应对的办法:一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模块的学生名单任课老师人人都有,上课的考勤表任课老师和各班的班干部各有一份,严格考勤,及时上报,任课老师上报级部,班干部上报班主任;二是班主任强化对学生的纪律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对合作互助小组捆绑式评价的作用。
5、教学班学生作业的布置、收缴、发放等方面:主要存在2—4个行政班部分学生在一起走班上课,人员比较分散,上课和自习的教室又不在一起,出现收缴、下发的困难。应对的办法:一是每个行政班都要配备一个选修走班的学科多个课代表,职责分工又相互合作;二是任课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明确完成和收缴的时间;三是老师批阅作业时一定要对上交作业的数量督查,以防学生不交作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出现。
6、教学班上课时课堂的综合表现方面:(1)、一开始由于担心走班上课秩序混乱,教学班的学生座次主要是同班级的学生按学习小组成员就座,班与班之间不交叉,这样不便于教学班全体学生的相互交流。应对的办法:随着教学的正常进行,好的教学秩序建立起来以后,我们会逐渐将不同班级学生重新划分学习小组,相互融合在一起。
当然,在选修走班的过程中,有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惑,相信在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下,在市教育局和学校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顺利的走好选修走班,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青岛明天中学 2009年11月
第二篇:选课走班
高2009级——数学选课走班管理要求
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任选制(选课制)、选科制(分科制)、定向选修制和全选修制四种。它们各有利弊,适合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选课制完全依照学生的意愿,但若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从现实的角度来讲,选科制比较符合学生明显分化的客观情况,教学组织简单易行,但它几乎是文理分科的“换汤不换药”版,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定向选修制则结合了“选科”与“选课”,既保持了分科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纯分科的缺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同一科目下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较为理想,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中选择的模式;全选修制可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比如语文这门学科,有诗歌鉴赏、写作指导、体味阅读等不同的语文课,再比如数学这门学科,有数学概论、函数专题、三角应用、统计概率、算法初步等不同的数学课。但该模块忽视学生发展必须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一般在大学里应用较多。
2009级的选课走班是从高一下学期就开始了动员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给予选课的指导,然后填涂选课志愿表格,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学校做出统一安排和教师的调整等。我们实行的选课走班是按照“自主选科(——文理倾向),切块组合——(便于管理),模块走班(——保持稳定)”的模式,从学校发展、学生稳定等层面来说,我们的选课是成功的。
一、针对选课和走班,可能会出现的学生混乱等情况,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首先,确定组班模式。学校经过反复考虑,最终确定了“分割划片、切块重组”的“单元组班模式”。所谓单元组班就是将几个行政班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走班单位,以选择人数较多的行政班为母班,将其他选择人数较少的班级学生编入母班。这种单元组班模式一是有利于解决教室数量不足的问题,即使没有空余教室也照样能够走班;二是有利于缓解师资的紧缺问题,同一位教师可以分别承担多个走课单元的课程;三是有利于按不同学科的走课时段编排课程表。
其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编制各种课表。根据学生选课最终结果和组班单元的划分,完成“四确定,四安排”,保障走班运行。确定教学班班级数量,安排走班教室;确定模块教师数量,安排任课教师;确定模块课时数量,安排走班课程表;确定各班学生名单,安排座次表。最后利用“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编制输出所有任课教师和走班学生的个性课程表。
二、面对流动的课堂、多变的学生,传统的教与学方式遇到了较大的挑战。要想使选课与走班的推行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满意,必须加强选课走班背景下教与学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方式。我们采取的措施有:
首先,加强备课指导,统一每节的内容和作业的布置。这样的举措是为了保证同一行政班内的学生不同的班级走班接受的内容是相同的,不样让学生在课后多了对老师的非议。作业的收交我们在每个行政班配备小课代表,以行政班为单位收交作业,这样的好处是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收交情况更为清晰了解,也减轻了课代表的负担。
其次,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解决走班背景下教学班学生组合的频繁变化、学生听课不停流动等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合作小组的划分遵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学班合作小组的划分以来自同一个行政班为主,行政班合作小组的划分尽量不拆解教学班小组。通过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讨论交流、日常作业的收发、自主时间的合作解疑等。
再次,构建解难答疑渠道。随着规范办学的推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没有教师辅导,教师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在减少,学生逐渐增加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已经大大制约了选课走班的顺利推行,必须探索一些新的渠道。课题组探索的具体做法是:在每间教室装配“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将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学科放入盒内,课代表收集后交给各备课组。在学生自主自习时,各备课组安排教师轮流到“答疑室”值班,解决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另一种做法就是每天提供一节自习,通过学生谈论交流,解答疑难。
三、面对选课走班下的管理难度加大,我们以年级部管理为核心向下和向上两方面探索学校管理的新形式。向下主要探索了“教学单元工作组”负责制,向上主要探索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都不是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多种层面的管理通力配合。同时,我们提倡学生管理自主化。制订《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细则》,加强自主管理制度建设。对参与走班教学的师生进行详细分工,明确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除确定各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辅导员,负责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日常管理外,重点确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教学班日常事务的督促检查。各班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自习管理委员会,各班设有值日班长,负责本班自习秩序;每层楼设有值日楼长,负责检查本层楼各班自习秩序。各班卫生委员组成卫生管理委员会,轮流检查和督促教学楼卫生、环境卫生和宿舍卫生工作。各班体育委员组成体育运动管理委员会,负责级部学生的早操和课间操检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生最了解学生,学校成立各种学生管理委员会,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
选课走班的教学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选课走班下的师生归属感问题,个别学生利用流动性“钻空子”逃课问题等。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才能让我们的学课走班更完善、更和谐。
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不仅是一项行政指令,更是教育远离功利主义、靠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选课走班教学改变的不仅是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被动地位,以源于学生自主的多样化课程保障其全面化、个性化发展,从而为高中教育、为学生生命打开一扇可以自由呼吸的窗户。一句话,选课走班教学选的不仅是课程,更是学生一生的幸福;拷问的不仅是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更是我们的教育良知!
第三篇: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概念简述
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我国正在实验的高中选修课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学分制等特点。选修课的实施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与教学问题。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设置意义
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智力多种多样,个体智力是一种多种能力的结合。在他看来,至少存在着九种智力元素: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交际、内省、自然、生存,不同个体智力元素的组合方式导致了个体智力类型的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的身心差异诸如兴趣爱好、性向特长越来越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始分化,到高中更加明显。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之下,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选修课才可能既在科目设置上有一很大的灵活性,又在科目的组合与内容拓展上有很大的自由度。选修课尤其是学校根据所在社区和学校的条件、资源、师资状况开设的选修课,有助于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最终又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因此,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是形成学校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总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我们必须彻底打破中学课程结构封闭、僵化、萎缩的状态,重构高中课程结构,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课程模式
高中选修课的类型与比例 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和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包括高深型、拓宽型、趣味型学术性选修课。这类选修课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的学术走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后者包括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选修课,目的在于使中学生了解一些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作一定的准备。从开设方式上,选修课可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即按照学生发展的不同方向,将有关选修课分组设置,组成定向选修学科群,让学生进行选修(实际上是选组)。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侧向。任意选修课即不进行固定分组,开设数量足够的、既适于升学又兼顾就业的选修学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它能避免过早专业分化所导致的发展的狭隘性。
怎样确定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呢?尽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虽不是主次关系或主从关系,但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不同。选修课太少,导致教育僵化、封闭,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当然,选修课太多,又会影响学生基本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选修课膨胀,中学的选修课程曾多达一二百种,一些州的选修课比例甚至超过50%,课程变成“自助餐”,学生“误把糕点当正餐”,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随着年级的提高,高
一、高
二、高三应逐年递增选修课比例,三年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定为3:7较为合理。至于选修课内部的关系,由于限定选修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定向,因此,限定选修课应成为高中选修课的主体部分,可占70%左右。而任意选修课对于学生兴趣、特长与个性的发展十分必要,可控制在30%以内,这样,才能既避免选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基本模式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任选制(选课制)
选修课均以任选课的形式出现,学生选什么课以及选多选少,均依学生志愿确定。选修课所占比重在各国各地各校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大体占30%—50%。
选科制(分科制)
选修课分科或分组设置,学生只有选科(或选组)的权利,而无选择某一具体科目的自由。即不是选修一门一门的具体课程,而是从总体上选修一大类课程。有的分文、理两科,有的分文、理、职业(或称实科)三科,名称不尽相同。
定向选修制
它将“选科”与“选课”结合起来,分科后的每一科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限定选修保证了选修的方向性,任意选修又确保了选修的灵活性,较为理想。
全选修制
所有课程均具有选修的性质。如美国高中一般只规定必修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社会、科学等,而在每一门必修的学科中都开设有多种不同水平、不同名目的课程。比如英语这一学科,有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等几种不同水平的英语课,同时还有多种文学和写作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趣进行选择。这样,必修课也具有选修的性质。
上述课程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适合一定的情况和条件。选课模式较灵活,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各种学生的情况和要求,但对于一些新课程,需要培训教师;如果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条件较差,则困难较多。选科模式大体上适应了学生明显分化的客观情况,在教学组织上简便易行,“一个班、一个教室、一张课表”,便于管理。但它从产生以来,就遭到人们的批评与指责,如它只把学生分为文、理科或几科,有些机械和简单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偏科”现象,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定向选修模式既保持了分科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纯分科的缺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同一科目下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上也易于操作。全选修模式可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自选课程可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该模式可能忽视学生发展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因此较适合高年级学生。
现行模式设计
面对多种选修课模式,我们应做何抉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充分吸收国外选修课模式的优点与总结我国选修课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也包括必修课)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模块化
所谓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与以往选修科目相比,作为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模块具有下述优点: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开放灵活,相对稳定的模块可根据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当更新和调整,在有限模块内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既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像美国那样选修科目过多、内容过滥的弊端,避免科目膨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内容整合,模块是按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有机整合相关领域与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内在融合。因此,模块课程能较好地吸收多种选修课模式的优点,就目前而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多样化
首先,从课程结构看,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既有递进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I有六个模块,依顺序开设),又有并列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n的模块相对独立,可自由选择),还有交叉关系。其次,从课程功能看,模块功能多种多样,不像以往那样笼统,要么服务于升学,要么服务于就业,而是更加具体,已深入到学科甚至专题上,学生可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方向上进行发展。再次,从课程类型看,模块类型增多了,既有学科内选修模块,也有学科外选修模块,学科内选修范围大大拓展,除增加艺术、技术课程外,每门课程的选修新增了很多与当代科技、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学校设置的选修模块更加灵活多样,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得到拓展,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层次化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选修课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模块。前者主要着眼于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大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术性和均衡性,以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道德素养,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后者与个性发展、职业技术联系密切,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长特长,有利于各校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走有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弹性化
其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位有一定的弹性,并非径渭分明。如艺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实际上是在4个系列中的16个选修模块中选择6个模块加以确定的。其二,学生选课的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志向进行选择,对于必修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只规定基本的学分要求,而对“学有余力”和“兴趣志向”的学生倡导多多益善。就一些科目而言,学生可选可不选,可多选也可少选,“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其三,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弹性。尽管高中课程计划规定学生三年里,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达到22个学分,在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中达到6个模块(选修模块学分共计占总学分的19%),但这只是最低要求,而对上线不做规定,这样,学生实际的选修模块可能不止28个学分,体现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比例的弹性。学分制
为了保证选修课的实施,本次高中选修课(包括必修课)采取学分制的做法,即学生必须在选修系列I(即科目选修)中达到22个学分,选修系列11(学校自主设置选修)中至少获得6个学分,加上必修课11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否则,不能毕业。这样的规定表面上看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证,避免选修课流于形式,实施乏力的问题。
第四篇: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冯卯镇中心小学 “七彩课堂”(“选课走班”)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构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活动模式。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学生打破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依 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建立新的班集体 后统一管理。活动模式坚持“以兴趣为主,以兴趣为纽带,以 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为终点,以兴趣为标准”的原则,充分挖 掘教师的专项特长,设置各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 选择。到目前为止学校共设置了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书法课、国际象棋课、舞蹈课以及心理咨询七科教育科目。
三、领导小组 组
长:骈西存 副组长:相启清
王士敏 成员: 李雪迎
李明霞
张冬梅
孙中杰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教务处,相启清负责日常工作
四、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一律由专业教师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具体分工如下:孙璇璇任音乐课辅导教师,孙中杰、陈琦任体育课辅导教师,于霞任美术课辅导教师,相启清、孙中杰任书法课辅导教师,刘荣、相启清任国际象棋辅导教师,姚亭亭任舞蹈课辅导老师,刘荣担任心理咨询辅导老师。
五、班级的组建
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课程,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允许选两个科目,选择后原则上不可轻易变动。各课辅导老师同时兼任选课班的班主任,做好本班学员的统计、班委会建设以及班级管理各项工作。对热门学科,学员数量较多的,根据授课教室的容纳量,一科可以组建多个班级,实行分组轮换上课。这样及大地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施展,特长得到培养和发展,让学生课外活动真正动起来,不在空洞。努力拓宽素质教育的渠道,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六、实施过程
1、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向全体教师讲清活动的目的要求,号召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确定所欲开设的课程,报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2、领导小组确定兴趣超市菜单,制作成海报,向全体学生公示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做好讲解。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名,领导小组汇总分班,形成新的班集体。
3、指导教师搜集资料,形成校本教材报领导小组审阅,批准后书教案,于周一至周五的课外活动时间实施教学。
4、每到学期中、学期末均要对学生进行活动评价(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三部分)。
5、不失时机地安排实践性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做,捕捉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七、工作纪律:
1、凡一经确定参加各组活动的学生,不得随意缺旷和改变组别,学生出勤由辅导教师每天作好记载,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和反馈情况,按时组织学生辅导和放学,确保学生安全。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走班选课活动,配合各辅导教师开展工作,敦促报名学生按时参加选修活动。
2、辅导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辅导教师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辅导工作,有事不能开展当日选修工作的,必须提前向领导小组报告,作好调课安排,通知好学生,否则将按旷课计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将承担主要责任。
3、领导小组按每天课程时间到指定地点检查。此项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辅导教师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八、本方案从2015年3月起执行。
冯卯镇中心小学 2015年3月9日
第五篇: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选课走班”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选课走班”课程实施方案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学生打破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建立新的班集体后统一管理。本学期校级共设置了数棋、足球、摄影、魔方、音乐、美术、羽毛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二十来各个校级社团,进行拔尖型的教学;年级层面按照班级数设置了书画、棋类、动手做等社团,进行兴趣培养式的教学。
三、时间设置
每周利用周二到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实施:根据学生的已有层次选课,全校实施年级和校级层面的兴趣活动走班。周三下午第三课和周四下午三节课,分别实施阅读、思维、美文和主题活动社团,这些社团均能做到年级内同时(或部分同时),将在该学科的范畴内,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实施走班教学。
四、实施过程
(一)全员参与走班课程的研发
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我就是课程”意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积极主动地辅导社团、研发课程。每位教师要无限相信卓越课程成就卓越教师,卓越教师研发卓越课程,积极倡导“学科+特色+人生导师”的创新思维,拥有属于自己、影响学生生命成长课程。
一是开发学科课程。加强和完善原有项目工作室,组建新的项目攻坚团队,发挥团队效能,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有阵地、有保障、有成果。继续完善弟子规、科技制作、摄影、魔方、科幻画课程,开始创编“五彩”石画、十二生肖、戏曲、橡皮筋、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器乐、声乐等特色课程。二是开发传统课程。深度研发“补天文化”,开发升旗、入学、成长、毕业、集会等仪式课程,开发戏曲(艺术)、科技、体育、阅读等节日课程。用丰富多样的课程为“选课走班”奠定实施的基础。
(二)高度重视走班教学的过程 1.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号召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确定所欲开设的课程,报少年宫审核确定。
2.少年宫采用自主申报和学校派发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走班的具体项目,向相关年级的学生公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形成新的教学班级。
3.指导教师根据确定的项目研发课程,形成校本特色教材,组织教学。4.学期末结合“学生庆典活动”开展走班教学的成果展示活动,评选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
五、基本规则
1.凡一经确定参加各组活动的学生,不得随意缺旷和改变组别,学生出勤由辅导教师每天作好记载,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和反馈情况。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走班选课活动,配合各辅导教师开展工作,敦促报名学生按时参加选修活动。
2.辅导时间为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辅导教师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辅导工作,有事不能开展当日选修工作的,必须提前向领导小组报告,作好调课安排,通知好学生,否则将按旷课计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将承担主要责任。
3.领导小组按每天课程时间到指定地点检查。此项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纳入学校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