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丰乐小学 卓小英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岁月如梭,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工作已经22年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让我感慨万分,然从事教育教学多年,但 3 我每次精心备好课后,充满信心进教室,却总是有遗憾地走出教室,难得有几堂课自己觉得是挺满意的,包括同学的每次作业、每次考试都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不知大家有没有我这样的感受。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内心,我是一个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为了教好学生,可以倾己所有,包括时间、精力、感情、知识等。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我明白这种“不满意”就是教育中存在的一种 “恐惧”,因为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检测成效的工作,因而“恐惧”自己教学失败,“恐惧”自己落下“误人子弟”的恶名。有时上课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总是疑惑自己设计的问题是否太难了,还是学生因惧怕而不回答?觉得自己教学了这么多年连这点把握都没有,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课堂气氛不浓烈时,不明白是我或我的课不受欢迎呢?还是学生习惯于“只听不讲”了?对教学目标能否真正达成心中无底,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后,我也明白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化教学,但在目前形势下如何真正有效开展问题颇多,心存疑惑。我理解《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这是产生“恐惧”的根源之一。我认为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鼓起教学勇气,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衷于某个学科、乐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由于常年遭受“恐惧”,使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教学 热情受到挫。我认为,要战胜“恐惧”,唯有与学生、与同事真诚沟通,才能释放心灵,因为心灵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教育的实质就是一个心灵引导的过程,而心灵引导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仅仅学生要遇上合适的教师,教师也要遇到合适的学生。在这种心灵相遇的过程中,不仅显示出教师的素质,也引发出学生的素质。但现实是学生很难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的机会,而教师也没有选择自己学生的余地。但我相信,教师与学生能够彼此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只要在这既定的师生范围内做到真诚沟通,彼此调适,互相适应,一定能战胜彼此的“恐惧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作为教师负有更多的责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开放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此时进行心灵引导,才能产生优秀的教学,才能使教学富有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素质全面的人才。
第二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况为民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继续的勇气。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以震撼,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117)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153)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在那开放的空间里,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款款掸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第三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相遇·分离·回归
——读《教学勇气》有感
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陈祝君
与《教学勇气》一书邂逅是在大学的课堂上,那节课至今记忆犹新。执教者是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也是早我们十年毕业的校友。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梦境和一本书。他说他总是梦到自己进入教室后发现忘了备课,这样的梦境在我从教一年多来也袭扰过我数次。他还给我们介绍了从国外译介进来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学勇气》,他与该书在书店相遇,便对其一见钟情,他向我们强力推荐了这本装桢看似普通的书,对于当时未曾真正接触教学的我来说并无多大感触,但我还是出于对他的崇敬义无返顾的买了该书。
与《教学勇气》一书相知是在站立到中学的讲台之后,教学中的挫败感让我几度陷入矛盾的旋涡中,也想起了被闲置一旁的《教学勇气》。教学实践中屡屡挫败引发的无助感让我向书中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翻开导言“源自心灵的教学”便有一种宾至如归、似曾相识的感觉,分外亲切。作者帕尔默以独特的视角“教师的恐惧”切入,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一陈述教师的恐惧文化,以及因恐惧而导致的教师自我的“分离”,最后寻获回归的途径。帕尔默就如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漫步教师的心灵”,痛陈教师的不为人所知或说不为人敢言的恐惧及痛苦。他道出了我所能经验到的甚至未经验到的以及我能言说甚至我无法言说的种种,总之在教学中的诸多压力和苦痛能在此处得到释放,因为你会发现不敢启齿的苦痛被另一个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太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奢求解放,但求理解。帕尔默有着对教师的一种深度理解,其实这缘于他三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他的宝贵经验使我们这些晚生小辈觅得了一位知音,让我们在孤寂的教育之路上不再孤寂。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刹那开始,教师便与学生“相遇”,从此也便与艰难和矛盾为伍,理想状态到底是一种“理想”,只作为目标供人追求。曾经高高的讲台似乎铸就了教师“高人一等”的地位,似乎为“师道尊严”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但是如今学生“仰视”的姿态已经徒留一种外在形式,内在的实质已随时代的变迁悄然引退,甚至有了一种“反仰视”的姿态。我们总在提倡师生平等,于是我们“拨乱反正”,但如今又有“矫枉过正”之嫌。当各种法律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一一出台,教师被置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如今教师也俨然成了弱势群体,不被尊重,积劳成疾等等早已成了突出的问题。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发展,家长日益宠溺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小公主”“小皇帝”的做派,结果这种架也逐渐蔓延到了课堂,学生变的任性,不尊重师长等等。面对这一形式教师能采取的是什么,是教育理论书上说的所谓“艺术”,但是哪几条“艺术”能够真正付诸实践。俗语有云“不打不成才”,但是“严禁教师体罚学生”一条横亘在这里,加之现在学生的“精明度”不容小视,教师举止稍一冲动,一个电话便能让你焦头烂额。但若仅凭教师的苦口婆心已经不足以冲破当下每个学生叛逆的心理防线。《三字经》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但如今再凭你教师勤快,却依然收效甚微,故而经常迷惘和矛盾。凡此种种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尤其是那些漠视教师的在书中被称之为“来自地狱的学生”的相遇俨然是教师一场“噩梦”的肇始,这些学生会消耗你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精力,此种学生在数量上的优势与你内心的恐惧成正比。你会发现:他们做学生,甚至是做一个“有问题背景”学生比你做教师的经验更丰富。这对于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体会尤甚。
当教师感到内心恐惧时,一开始笑容灿烂的脸上慢慢愁云满布,你会发现极需要用严肃的甚至是可怖的脸孔来杜绝学生的“得寸进尺”,用强势武装着自己。站在高高讲台上的教师们一个个用自信、强势、傲慢迎对着学生,用“肃静、整齐”要求着学生,我们更能接受一片鸦雀无声一人独唱主角的课堂,也无以容忍一个充满对话略显嘈杂的课堂,我们有时宁
愿去忽略那些来自地狱的学生以求精神的集中和课堂的流畅。我们总在以或这或那的方式让学生“怕”教师,并以一种近乎傲慢的方式扩张着,“以至于人们很难看在它背后的的恐惧,除非人们能记起傲慢经常掩盖着恐惧”。于是人们以“强势”来命名教师的地位,同时也将种种矛头指向了教师,殊不知教师已经处于重重围攻之下。教师将真实的自我与学生面前的自我“分离”其实又增添了教师的一份痛苦,在学生面前你要有“师道尊严”,你不能随便说笑,不能过多的自我表露,甚至还要将并不确定的事物当成定理来讲述,为的是能在学生评判你时能给你加分。这种“分离”状态还体现在当我们不能动用形体暴力时则会进行“话语暴力”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记得阿伦特曾说:“当暴力出现时,权力就明显处与危险之中。”当教师将话语暴力指向学生时,教师的所谓全力也就消弭了,也就是说暴力的一再使用更显示内心的恐惧。因此教师的“分离”状态正是内心恐惧的佐证。
《教学勇气》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现实的母体“恐惧”,“教育深深根植于恐惧的土壤。”我们的真实状态得到了很好得体认,终于可以勇敢的正当的面对自己的“分离”了,此书给了教师自我的“分离”一个名分。到此为止,身为教师的苦痛也减了大半。即便如此帕尔默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不在分离”,其实就是“回归”。“分离”是逃避恐惧的一种潜意识行为,那么当意识回归要超越“恐惧”时就是直面恐惧,“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比要切断他与他的校长、与他的学生、与他的工作世界、与他的教师心灵之间联系的渴望”,至此为止,超越恐惧的方式就变得如此简单了,教师的“回归”之路似乎也并不艰难了。引领教师“回归”的正是那份直面恐惧的“教学勇气”。
与《教学勇气》的相遇让我在与学生“相遇”后的苦痛中慢慢挣脱出来,审慎地分析自己的“分离”状态,并尝试着重拾“教学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归”之路。
第四篇:2011教学勇气读后感
新的开始,新的心情!
我的梦 《教学勇气》这本书,内容比较深奥,理论知识很多,很难读懂,2011教学勇气读后感。因此,开始时这本书并不吸引我。但是当我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写得真的很棒,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一段话:“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
记得去年在小学的那一年,我教的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孩子们都非常的可爱,由于他们还很小,注意力常不集中。对于没经验的我来说,如何吸引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想不出好方法让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能更好学会某个适应点,能跟上别的孩子;由于自己没能把握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或不得要领,而把学生弄糊涂;由于事先没有讲清要求或纪律,孩子们动手操作学具时闹哄哄的,读后感《2011教学勇气读后感》。每当这时我的恐惧感会油然而生,恐惧自己是一个教学水平很低的教师。
看了《教学勇气》一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而且看上去数量也并不少,快乐与痛苦并存,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着的,我释然了。《教学的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帮助教师找回“失落的心灵”的导师。我会努力像帕尔默所期望的那样,真正地向世界、向生活、向同伴、向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心灵之师”!
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陈述个人教学的案例时对个人心灵挣扎的描述,同样的这些描述能让很多教师产生共鸣,曾听一个同事在阅读此书时说:这好像在写我一样。这种论述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说服力,让人感觉到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无比热忱,对人性的反思,对教育同行的热情激励,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心。我想读了这本书的教师定能激发起并坚定作为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工作的热情。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从体察教师的真实的内心入手,并且在论述时努力试图解决教师内心矛盾,让读者了解到一种真实的教师教学的状态,让人看到了活生生的老师们正在进行着的教学,无需大量数据,无需很高深的理论的支撑,但是你能感觉到真正的教学活动就在作者的笔下。
第五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帕克.帕尔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读此书,甘之若饴,前段时间读过一部分,后来它神秘失踪,读过的部分像美酒一样不断在心里发酵。昨日它又出现在我的面前,重读了读过的部分,又一次感叹它的真实,感叹它的影响力之深,不禁为这折服。采撷部分精彩内容,以做赏析。
一、心灵缺失的原因
“当学术文化贬低内在真实,仅仅赞誉外部世界时,学生和老师就失去了心灵。”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想到许多关于名师的争论。魏书生是我97年刚参加工作时接触到的名师,因为听说此人有神力,带着两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的自我学习扎扎实实,所带的学生成绩突出。然而今年在Q群却看到了对魏书生的质疑,说他是技术派的代表,在他的眼里只有管理的技术,缺少语文的涵养,在语文教学方面缺少建树。徐江老师“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等观点都遭到了质疑,质疑者称“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会造成泛语文化,语文会上成政治课,而“语文味”的提法更不靠谱,语文这一提法本身就不科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迎合某种统一杂合在一起的概念,远比不上“语言”或“母语”更明确科学。
在我看来,有质疑的声音,说明“语文学科”的成长和进步,不管是魏书生、徐江,还是程少堂,他们都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有益地探索,语文的教学既需要管理技术,也需要哲学化的解读,还需要语文味的体现。这不是简单的杂合统一,因为他们提出的角度都不是语文的本质,而是冰山一角,魏书生的管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秩序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徐江老师的哲学解读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价值提供了可能,而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则是上课过程要注意的一个元素,至于语文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则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来体现。当然语文不一定从“味”的角度进行建设,还可以从音律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探索。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潜在价值,魏书生、徐江、程少堂老师在一定的角度上启发了你,你是否能用好他们教给你的招,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取诀于你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潜力的发挥。而不要忙着去公开迎合或质疑他们的观点,你思非你想,世界就是这样的微妙。
二、心灵叩问的力量
“我是谁?我有没有把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我有没有恢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有没有获得生活的完整?”读到这句,想到的是《尘埃落定》那个傻子,每天起床后都会叫仆人问自己“我在哪里?”“我是谁?”通过这两个追问,傻子少爷表面上像个得失忆症的傻瓜,而实际上却很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这两个追问让他活在当下,尽量做好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活在当下,是多么简单又高深的生活艺术呀!当年于丹老师就是凭着“活在当下”的视角来解读《论语》而成为学术超女的。历史上有多少故事都是活在当下的最佳解释呀!活在当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生活的校准仪,你可以高瞻远瞩,也可以回味往昔,但你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当下。昨日不可挽回,明天遥不可及,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拥有和正在拥有的。
帕克的这一句叩问,让我清楚今天的力量,也让我知道,我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幸福而完整的将来规划一下。
三、心灵伙伴的影响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舞伴,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教学相长是儒家经典主张之一,在接触到帕克这个解释之前,教学相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心,虽然在师范实习之时,已经撰文写过关于“教学相长”的小文。从帕克的解释当中,我知道了长辈擅长的是经验,而晚辈所拥有的是生机。我们的教育如果继续禁锢年轻人的生机,只强调长辈的经验传承,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因为缺少舞伴而失去许多精彩。独舞和合舞的区别就是:独舞更重表演性质,比如众多公开课沦为表演课的事例;合舞更重互动性、和谐性,合舞能战胜人类的害羞、恐惧等阴暗心理,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演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建学生传播生机的舞台,我们的教育教学必然不是像现在这般的死气沉沉。
四、心灵诗歌的升华
日复一日,我振翅寻觅,温恭求真,却深感难尽人意:
我的心声、呼唤,没人理,世人啊,只信实、崇强、斗力!
我雀跃,朝求知之家探求——
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鼓翼奋飞,带迷途的孩子 归家。
利笔伸正义,力透纸背。
我为正义伸张;向上面解释——
唉,正义的名堂繁又长。
申辩正义也孤独难当。
—— 斯坦福德《受启发的导师》
本诗分成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出了孤寂,第二小节写出了奋进方法,第三小节写出了无奈。每个人都会追求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幸福植根于不幸,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孪生姐妹,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王崧舟语)。
面对痛苦和不幸,一种方法是逃避(大多数的人选择),另一种方法是正视,只有你敢于正视,痛苦和不幸才会成为你的垫脚石,帮助你走向幸福的一面。就像第二小节所写,“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