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明进 地理高效教学的几点要求(本站推荐)
地理高效教学的几点要求
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03)郑明进
高效的地理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最优的教学目标。高效的地理教学是每一位地理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和要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高效教学的几点要求:
一、做好课标细化
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上规范着地理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制定完善准确的评价量规。做好课标细化,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课标细化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节涉及的课程标准如下:
1.运用地图等资料间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互相关系。
本节做如下课标细化:
1.运用亚洲与欧洲地图,简述亚洲与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理解亚洲与欧洲地理位置特征。
2.运用亚洲与欧洲地形图等地图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特征,了解亚洲及欧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
3.运用亚洲与欧洲气候图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亚洲与欧洲的气候特征,理解亚洲与欧洲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
4.运用亚洲与欧洲地形图,综合分析亚洲与欧洲的水系特征,理解亚洲与欧洲河流与其地形、气候的关系,了解亚洲与欧洲著名的河流与湖泊。
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方面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两极地区除外),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教师要分析教材中每个区域是如何组织这些要素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分类学,紧扣课标,基于学情,把握内容标准的深度与广度,体现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力求体现三维目标。
三、构建知识结构
认知结构的特点是认识和知识的结合,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又包含了一种静态的内容结构。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知识结构的构建
1.读一读:请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说一说“从亚洲地形图上可得出哪些关于亚洲地形的地理信息”。
2.说一说:组织学生上台把所发现的地理信息,板书在黑板指定的位置上。3.理一理:组织学生对各种看法进行讨论,然后小结亚洲的地形特征: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高,除南极洲以外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起伏状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主要地形: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大陆周围。
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4.比一比:请学生读“欧洲地形图”及“世界大洲(南极洲除外)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及“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图,完成课本上的活动题,引导学生从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及特色地形等方面概括欧洲的地形特征。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首先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理一理”和“比一比”活动,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为课堂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理一理”“比一比”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某一大洲地形的知识结构,授予学生学习某一大洲地形的方法,通过欧洲与亚洲地形特征的比较,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加深对亚洲与欧洲地形特征的理解。
四、授予学习方法
授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是地理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习目标的重点之一。学习世界地理的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综合与分析法、比较法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的探究性活动,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前提。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南亚地形特征”教学过程
在教学南亚地形特征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验证的方式,如教师提出“南亚地形分成三大地形区”,请同学们从“南亚地形图”及“沿78º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上找一找判断的依据。另一种是归纳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南亚地形图”,让学生从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地形区,让学生归纳南亚地形分布特点,后让学生读“沿78º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加以印证。
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直观呈现,往往包含着地理判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做出地理判断,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做到以文释图,以图释文,文图结合,化繁为简,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及地理表达能力。
五、建立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通过地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并具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地理事物分布的学习,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概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地图,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地图的使用。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名称及分布”教学策略
读图:让学生读“欧洲西部国家和地区分布图”,从图上找出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说图: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欧洲西部每个主要国家的轮廓,给每个国家的形状打一个比喻。
游戏:利用软件制作交互式课件,要求学生拖动国家名称到地图上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错误,电脑会自动加以识别,名称自动回到原处。
导游:讲到“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时,要求学生介绍欧洲西部每个主要国家著名的旅游景点。
填图:要求学生在欧洲西部政区空白图上,填注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名称。
以上教学过程,采用读图、说图、游戏、填图等活动,帮助学生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其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如让学生当导游,介绍每个国家的风景名胜,使
学生在一种轻松、有趣、富于联想的情境中,使人对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过目不忘,帮助学生建立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空间概念。
六、组织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提出“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学习等,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亚马孙河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角色扮演活动 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扮演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政府官员、开发商,每组分配好角色,课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准备好表演的节目,上课时,各方辩手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对方,课后要求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以上教学过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以上案例,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班级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热带雨林的意识。
七、精心教材处理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在教材处理上,教师可以从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增删、调整。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埃及”一课教材处理
首先,以尼罗河导入新课,展示尼罗河两岸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到学习埃及的环境中。然后要求学生读埃及地图,落实埃及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讨论苏伊士运河在交通上的重要性。
接着,让学生从埃及地图上找到尼罗河的位置,复习前面所学的尼罗河的基本情况。然后展示“埃及主要文物古迹分布图”,认识埃及主要文物古迹,讨论其分布特征;展示“埃及的矿产和物产分布图”,让学生读图发现埃及物产的分布特点。
最后,通过读图,弄清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特征,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尼罗河是本节教材的逻辑线索之一,它为干旱沙漠提供了灌溉水源,既影响到古代文明的繁衍,又影响了现代城市和农业的分布,教学中可以尼罗河为线索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上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由现象到本质,以尼罗河为线索,精心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学各要素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八、做好练习设计
区域地理的练习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联系实际,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探究性活动的水平。
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法国”综合题设计
读“法国地形图”及“法国农牧业分布图”,完成以下各题: 1.法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法国的地形以 和 为主。
3.阅读“法国地形图”和“法国农牧业分布图”,分析法国农作物分布规律: ⑴法国的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⑵法国的葡萄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该试题,考查学生对法国地形特征、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的识记和理解程度。
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从法国地形图上得出法国的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类型,重在培养学生地形图的判读能力。第3小题要求学生从“法国地形图”及“法国农牧业分布图”综合分析法国小麦及葡萄的主要分布地区。
该试题注重地理学科持点,以“法国地形图”和“法国农牧业分布图”创设试题情境,落实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图”的教学要求,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读图、析图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结论,认识区域特征。
当前,由于对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地理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地理教师要把握地理高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强化落实地理有效性教学理论指导下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促使地理教学由低效走向有效。
第二篇:地理教学高效预习浅议
地理教学高效预习浅议
西涧中学 郭海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预习,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探究动机和兴趣的学习活动。它为课堂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的、活跃的探究心理,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智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课堂效益的提高。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地理预习,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课前预习,一般是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进行,也就是说,学完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要预习明天所学的内容。但是,有的学生提前一单元进行了预习,甚至少数学生已经把全册教材都阅读了,不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该先有目的地了解一下要学的内容,并找出自己所认为的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疑点,带到课堂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听教师的讲解,答疑解惑。
3.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带着问题来上课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收获也比别人大,这就是成功学习的奥妙之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通过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使学生对那些存在疑惑的新知识进行探究、思考,提高听课的效果。
二、预习的分类
课外预习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自由支配,充分思考,但没有教师解惑、释疑,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而中断或放弃,且占用时间太多。课内预习,因有教师的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诱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集中其注意力去探究知识的实质及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习由机械学习转化为有意义学习,这更加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和长期保持,使学生抑制并克服或消除因学习障碍所产生的焦虑、忧郁、怨恨、烦恼甚至厌学等消极的心理反应,而将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上。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积极倡导预习,特别是课内利用自习预习,以减少课堂教学内耗,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那么,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首先,预习前,教师应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指导学生明确教材所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激发情趣,增加学习动力,形成探究心理和探究能力,开发智慧潜能,从而形成合谐的、探究的课堂氛围,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又一重要前提。
其次,预习时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大体了解教材的内容,形成本节课的基本概貌和框架。再者,详读教材。带着问题目标去阅读,找出难点、疑点、重点和关键词,并用不同的符号加以标注出来,分析比较容易的地理概念,从而充分了解教材的特点,并使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旧有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社会实践知识及经验等)与新知识之间构建出一条信息通道和内在的思维通道,形成知识点的逻辑识记,分析内容的性质(图形或文字,描述或论证,现象或推理等),熟知课程标准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层次:了解、记忆、理解、综合运用与创造性探究等。
最后,做好总结记录。详读后,学生应对预习到的难点、疑点、重点和关键点等做出必要的读书总结笔记。
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事先对教材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在听讲时,能紧紧抓住讲解的过程,从教材章节的关系上掌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系统、结构,进一步深化理解有关的知识点、关键点,在听讲过程中能够带着问题,根据听课内容执因索果或执果索因,思路变得更加清晰,脉络更加趋向于分明,针对性很强,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把握主次、详略,解决“困惑点”。同时,由于预习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敏捷性、探究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培养,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综合、归纳与演绎,从而更容易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降低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达到了学生知能的迁移。从教师方面而言,成功的预习也使地理教师能够真正地从单调的照本宣科,过量过度的机械训练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精讲精练,这样,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地理素质的养成。
三、预习的指导方法
最常见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查阅资料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包括了自然、人文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要探究有些地理知识,还必须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做铺垫。例如,讲环境内容时,翻阅资料找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原因,世界各国在环境方面的对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等。
2.实验演示法
地理实验演示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的演示,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观察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背斜和向斜时,让学生在课前把竹片压弯,他们就会发现向上隆起的背斜顶部(篾黄)出现裂缝,而向下凹下的向斜底部(篾青)没有出现裂缝。用这个实验理解重点内容“背斜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地”的原因。
3.翻阅地图法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在学习新课前,根据新课内容,翻阅地图了解关于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更多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例如,学习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时先让学生课前查阅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对影响其农业的条件有个整体的认识。
4.知识结构框图法
知识结构即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以某一主干知识为中心形成相对完整而又十分重要的知识结构体系,以点引线,以点成面。人文知识大多相对容易理解,让学生预习时梳理知识点,再以框图的形式归纳出来,简单明了。
5.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法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学习河流地貌、岩石、城市交通等内容时,提前一两周布置明确的任务,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些地理事物,根据教师的提示有目的的观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预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处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是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
通过预习,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教师的主导性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维的点、拨、诱、导,对品德的发现和激励上,使学生能够积极深入地思考,并运用所确定的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课堂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学习思路(如查漏补缺、补充练习或改进方法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三篇:高一地理教学要求
高一地理教学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当堂完成地图册上的练习,并及时批阅,一周至少两次。
第四篇:郑进彬个人自传
学生会优秀干部郑进彬同学申报材料
郑进彬,男,通信营销G0811班学生,现任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维体时尚组织部部长。曾获“院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工作优秀奖”、“系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郑进彬同学2008年加入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学生生卫部,起初他只是一个普通干事。在任职干事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值日时认真打扫好宿舍的卫生,叠好军被,他们的宿舍在他的带领下多次被评为优秀宿舍。大一寝室设计大赛中,他带领宿舍成员,分工明确,把他们的宿舍的装扮得如家般舒适。
终于机会来了,大一第二学期,学生会干部开始报名,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了。在面试过程中,他针对老师提出的学生宿舍提出的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他的建议的和看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最后他很荣幸的升为生卫部部长助理。刚刚上任的他,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积极向部长了解作为助理的该做什么事情,在部长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很快熟悉了这个位置。当上助理的并没有放掉日常工作的检查,而是一如继往的做好日常工作,另外每个星期三大检查,他负责检查结果的整合和分析,他这过程中他根据检查结果和每个班主任交流,详细的提出每个不合格宿舍存在的问题。在突击大功率的检查中,他从自己班级宿舍做起,保证自己班级宿舍没有大功率的情况下,带领干事去突击检查别人的宿舍。因为他认为只有自己严格遵守了,才有资格去检查别人。
大一期间郑进彬同学不仅仅满足在学生会中的锻炼机会,他积极出去找兼职,他兼职期间,凭借他生意家庭出生的背景,天生有着发现客户和客户交流的能力,很快的老总就提升为小组负责人,每次要搞促销活动老总都回叫他去介绍同学过来面试,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积极介绍周围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在他的帮助,那些为了找工作而被中介公司骗钱的同学少了,更多的同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时间如梭,转眼已是大二了,此时整个系部的老师和同学几乎都认识了这个来自通营班的小伙子。和往届一样,学生会换届选举开始了,由于有了在生卫部一年的工作经验,自然的冲着生卫部部长的位置去了。面试很顺利了,很快新一届学生会名单公布了,出乎他意外的是,学生会副主席的后面写着他的名字,看
到这他是又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老师这么相信他,让他担任学生会副主席一职。担心的是,在他的印象里,副主席应该各个方面的都很优秀,但是他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怕起不了带头的作用。正当他犹豫时,韦老师找到他,跟他经过了一番交谈,在韦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了副主席的工作。这个对于他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职位,怎么才能做好呢?他到办公室把学会主席团有关的材料都翻出来,仔细的进行研究,同时他还积极向上一届副主席和老师请教。经过一个月的熟悉,他明白了副主席的任务是三大检查部门,也就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检查。生卫部的日常检查他是了如指掌的,但是学习部和体育部的工作流程他是不了解的,于是通过和部长的交流他开始融入的学习部和体育的检查,他并没有什么主席的架子,有是是和干事平等的工作态度。在他的带领下,国际合作学院的日常工作井然有序。
除了三大检察部门,他还积极配合主席搞好各种活动,其中最大的要数圣诞晚会,他圣诞晚会中,由于他在维体时尚的中参加过T台走秀,于是他接受了这个任务,接受了任务之后他积极安排着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为了保证这个节目的质量,他上网收集各种训练内容,从站姿练起,开始还是很困难的,后来慢慢大家都熟悉了,也不拘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就慢慢的上来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最后演出我们的演出得到了系部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就是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郑进彬。
第五篇:地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我上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后,我深深体会到:
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人文是内涵:地理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地理课堂让学生学习地理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地理知识,更要通过地理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地理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地理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并且我还觉得在地理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地理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地理意识、留下地理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