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数学西师大版三年下《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体验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节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意义:
1、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的桌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回答)
2、比一比:看看我们布置一新的教室,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小。(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3、师: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例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4、幻灯片出示一组图形,说一说谁最大,谁最小?(指名说)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例如,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它们的面积?(指名说,师板书,生练说)
反思
(一)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再说面积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学生的思维从一维向二维过度,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物体来理解。因此,采用学生熟悉的物体(桌面、黑板面等)和课件演示图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摸一摸中初步体会面是一大片;在看一看课件演示中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几条线段围成的一大片;在比一比中感知面有大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环节
(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出示三张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比较:谁的面积最小?(指名回答)
师:指出(观察法一眼就能比较出物体的面积的大小。)
师:再继续比较,不能直接观察的两个长方形怎样比较?(指名演示)
师:指出(用重叠法比较,不能完全重合,无法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
2、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比较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指名演示汇报:
①面积相等。18个
②面积相等。12个
③不相等。18个,12个
预设:如果只有①、②个同学汇报,师出示第③种情况。
质疑学生:18个 和12个,数字不相同,面积就不一样大,为什么?(指名汇报)
3、师:出示用圆拼摆的图形,质疑学生(能说12个圆片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指名汇报)
提问:通过拼摆,用哪种形状的学具更合适?
生:正方形。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选用不相同的单位面积,测量的数字结果不同,容易造成错误的测量结果。因此,要正确测量物体的面积必须选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反思
(二)矛盾激趣,引导探究:
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积的概念之后,学生已初步通过观察法感知物体、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大小之分,接着引导学生得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数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个个击破,最终引出面积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也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
环节
(三)合作交流,构建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1平方厘米
①量一量:它的边长。
②比一比:我们的哪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③画一画:画一个接近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认识1平方分米
①找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猜一猜它的面积。
②用白纸折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③用手摆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④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①猜一猜,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多大?
②站一站,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几名同学?
③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多大?
④说一说,我们家的居住面积?
反思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在教学感知面积单位时,设计教学活动,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站一站、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再现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成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可以说整个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概念性知识点较多,需要给学生大量的体验,由于时间关系感觉给学生的体验还不够,导致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扎实。还有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组员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监督的还不够,有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孤军奋战&&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刻反思并研究的。
第二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学反思
有人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数学教研中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这“遗憾的艺术”中,我也收获了不少,静下心来反思了课中的所得所失。
一、成功之处: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手掌心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
3、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小笑话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也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不足之处
1、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2、重点的知识点没有讲细、讲透,让学生带着很多疑问。只教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内容太过单薄,应加强联系,多估一估。
3、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
4、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活动缺乏实效。不管成功与失败,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节课。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评价的语言,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主要体现在:
(一)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前导入中,我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二)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三)、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我把两张纸藏起来,告诉孩子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话,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怎么办?我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四)、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第四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武当路小学 崔殿华
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收获了不少,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兴奋过后,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课中的成功与不足如下:
一、成功之处:
1、《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引入,并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可以站几位小朋友等?使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从面积的概念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很自然的展开教学的。例如:比较不出来哪个的面积大时就要来测量,一步一步是引出来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教师是顺着学生的思维,随着学生的想法把新的内容加进去的,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3、“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量一量图形面积,验证1平方米可以站几人等。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教具、课件发挥了作用,较适合。
二、不足之处
1、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太清楚,有详无略。
2、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课堂中小组活动欠缺组织和章法,没有达到小组讨论、操作的真正目的。
3、教学机智需要加强,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在处理上缺少分寸,教师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平日里多积累。小组讨论后教师对好的方法要加以评价或介绍,对学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要有选择的按照顺序进行。
在今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第五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尤溪县实验小学吴启横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从涂色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文具盒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强化数学的体验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对这个班学生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了解,启发性问题仍设计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叙述仍不够完整时,老师存在启发不足,补充回答现象。、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缺少更加有效的课堂组织,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在测量地板活动中,有的学生寻开心当游戏进行,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比如在各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摆时,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只注重对汇报的同学评价,却将其他同学的功劳一笔勾销,势必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为个人展示,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录像课”能进一步引发我的反思,充分认识自我,我将定期利用学校录播系统设备授课来了解自已,促进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