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先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余下的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还原出的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少,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反复说,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数和倍数(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刚刚对因数和倍数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2、2、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 练习课
通过这节练习课,学生复习了2、5、3的倍数特征,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了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指导着生活的道理!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2)
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本节课主要教学数的奇偶性的内容,通过教学,在知识方面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加减运算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数学方法的提升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测 —方法验证—实践应用”这一研究过程,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平台。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始终采取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体验,自己找出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第2课时正方体
1.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学会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2.把猜想和探索实践紧密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让他们享受猜想的成功体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学生需对体验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而已。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在实际问题教学中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整个活动过程,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感。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两块内容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使学生不是单纯的记忆特征,也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才会更加牢固。这节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空间观念,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更是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鲜活而又精彩的关键。1.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cm3,dm3,m3。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再让学生亲身验证“石头占了一部分的空间,所以第一杯水无法全部倒入”这一结论。继而让学生对电视机,影碟机,手机三种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学生虽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继而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进行验证和感受,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把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摆才是一个长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所摆的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清楚地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应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教学时,如果为达到目标,直接告诉学生算法,这样快捷实用,但学生得到的除了知识结果外,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被抹去,学生的思维训练受到扼制,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给拒之门外。教学时我避开这条“捷径”,让学生通过经历由“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这一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维的逻辑重演,并在寻找解题途径的过程中,促进其思维的深层发展。第3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再用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说出它的体积,根据棱长1dm与1cm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1dm3=1000cm3,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推导出1m3=1000dm3,然后总结出: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最后,教师还要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容积和容积单位(1)
1.复习导入,先是引导学生对已学的体积知识进行复习,为新课的讲授起铺垫作用。
2.共同探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推导出“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审题、分析、尝试解答,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容积和容积单位(2)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排水法
把物体扔到水里,两次的体积差则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复习理清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再引入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实验得出“排水法”,这样让学生理解了不规则物体的求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
本教学设计借助语义、动作表象的活动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借助多种表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各种表象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看看数数——想象推算——对比分析——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面、两面和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不同位置特点进行推算每类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在对比分析中把握问题的共性,得出结论。让学生深刻、形象、直观的把握了学习内容的本质,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学生不易理解、无法看见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表象,同时借助动作、语言建立起表象与数学符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月饼图,正方形图,线段图等,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单位“1”,以及通过“做一做”明确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在教学时,教师注意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分数概念,建立数感。分数的产生和意义(2)
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数,单位“1”,分数单位,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对以上三点有更深的认识。课始的复习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不深,因此我及时地进行了补充。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始终有点难度,所以举例说生活中的分数,学生仅仅局限于分蛋糕、分西瓜,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比如发放书本、球类比赛等,在学生心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进行的拓展练习学生想到的大多是四等分,极个别的学生想到八等分。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1.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为探索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2.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3.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索,教师只作适当的说明引导。第1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在本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直观材料,做到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第2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2)
.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概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好手中的一些材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通过方法算理、概念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既可以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出,又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结果,结合直观图解释。教学时,先让学生探索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优化各自的想法,教师“画龙点睛”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方法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模仿。
第1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1)1.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明确的暗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很轻松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样的处理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给了
第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2)1.复习旧知,架设温旧引新的桥梁。为了更好地达到温习旧知的目的,设计了复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印象,为引新起到了很好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
2.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入感知分数,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巩固练习,围绕中心,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选择题、填空题,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新知。
最大公因数(1)这节课是在掌握了因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让学生经历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学习过程。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深厚,学习效果也很明显。约分(1)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展示、交流、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从化简分数的具体过程中抽象出约分的概念,学生也在约分的探究学习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了学生对约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的潜能。3.练习的处理很恰当,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约分(2)学生在化简时,途径有很多,有些学生是一步步除以公因数的,也有的学生是一下子就除以最大公因数的,也有的学生是口算一下子得出最简分数的,都是可以的,我没有勉强一定要用哪一种,但是强调一定要找准公因数,并且化到最简分数。而学生一下子要发现最简分数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良好状态,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学习,并学会观察,发现最简分数概念的实际含义。
最小公倍数(1)1.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都由学生探索得出。
2.教学设计突出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3.开放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真正体现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最小公倍数(2)学生在复习前面所学的有关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在求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中,通过分组、观察、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每组中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并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肯定自已或他人表现好的方面,反思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在各方面做得更好。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
通分(2)本课的学习以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依据,将三个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下一单元将要学到的分数加减法做延伸。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练习设计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让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人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第1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把分数化成小数以及把小数化成分数,在复习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唤起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互化关系的回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安排猜想、探索等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表达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第2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让学生体会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多个小数方法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自身的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与培养。第1课时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旋转运动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1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1.复习分数单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的知识,为推导分数加减法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算理相同作铺垫,提高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教学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第2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1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及时发现并鼓励学生,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2.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过程中教师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形成共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化新知为旧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2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相加、减,而且还能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活跃 第1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并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先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而后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完成教学后,我发现因为本课时内容较多,学生掌握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只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应用效果会更好,从而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第2课时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1.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新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以前所学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2.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优越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学得深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打电话
1.要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上课开始的真实故事情景引入到每一次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
2.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单式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折线统计图,并播放生活中的统计图,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有关的单式折线统计图,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复式统计表,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分别绘制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接着为了便于比较信息,教师让学生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二为一,由师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最后,教师让学生充分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尽量体现教材意图。“找次品”是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尽量体现“数学味”。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那么,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呢?教师在本节课作了一些努力,例如:出示5件物品,找出其中的一件次品。让学生经历多次观察、比较、分析,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找次品的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
3.尽量体现方法渗透。本节课中教者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整节课。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地学会找次品的方法,从而认识更广的生活世界。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
本课时主要对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所以本课时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这可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
第2课时 分数及其运算
与前面因数与倍数的复习相似,本单元的概念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同样需要复习有关概念,并通过练习,将这些概念具体化。复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线段图等图例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其要领。
第3课时
空间与图形
本课时复习内容较多,包括“摆一摆”、“图形的变换”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内容。这三个单元的内容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再加上有前面的教学。所以本课时复习时可采取知识回顾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意在进行知识回顾时应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可画图予以引导,最后师生要一起完成课本的习题,以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第4课时
统计 画折线统计图
图中正确表数据,相邻两点间连线,描出点旁标数据,右上角把日期填。
本课时复习应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相关统计图,在动手实践中升华认知。
第二篇:五下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第 一 单 元 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对称”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级时他们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确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现象1:通过观察教材第3页的六幅图,我放手让学生尝试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第一位同学说“如果图形左右对折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一回答显然是受教材图例不够典型所造成的(因为教材6幅图全是左右对称)。于是我出示一只上下对称的蝴蝶,这时第二位同学补充到“如果图形左右或上下对折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看来还需引导,当我将蝴蝶斜放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再一次被激活,经过多位同学的共同努力终于较准确地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一点感悟]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观察材料必须充分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为这是学生观察活动展开的前提和保障。
现象2:板书学生中三种不同对称轴的画法:
1、直线;
2、虚线(或点划线)但是是线段;
3、虚线(或点划线),但贯穿整幅图。请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何画成虚线(或点划线)并贯穿整幅图才是正确作图方法呢?
肖瑶:因为对称轴正好就是对折的地方,劳动手工制作中就是用虚线来标明的。
熊雨琪: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但为了与原图形区别开来,所以画成了虚线(或点划线)。
[一点感悟]虽然第二位同学的回答才是正确结果,但我却为第一位同学能够跨学科综合考虑问题而叫好。现象3:
根据班级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教学第4页做一做和第8页第2题过程中,只有第2题第1小题我是先请学生先看剪法,选择剪出的结果,其它各题都是采取的先按书上的方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再帮助学生进行想像。虽然已将教学低位于很低水平,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困难重重。主要表示在以下两方面:
1、看图示不明白如何折纸;
2、在老师的示范下会折,但不知折好的纸该如何正确摆放。[一点感悟]新课标十分强调空间观念的培养。结合到这两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由折法想象出展开后的图形,由展开后的图形想象出它的折法,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化。实现转化包括观察、想象、抽象分析,是建立在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之上的。面对学生的困难,我该如何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呢?
1、一双慧眼会识图。看图实际上就是把抽象的图形还原为较为具体的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反向思维的过程。在识图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示中的开口处及折痕处。
2、一双巧手能操作。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对操作结果的仔细观察,促使学生掌握其特征。不怕“浪费”时间让学生“玩”,因为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3、拾级而上促思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因此不能长期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还要经常让学生展开想像。如看到折法,想像展开后会是怎样,再通过操作加以验证。对于较简单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对手折、画、剪出来。
第二课时 旋 转
教学反思:
正是因为使用了课件,所以孩子们才会兴奋地从俄罗斯方块游戏入手引入了“旋转”。[原因分析:所有学生都有过这种游戏经历,许多还是高手。创设这种情境,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由开始只能用手势比划如何操作逐步到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运动变化过程,进步可谓神速。[原因分析:只有当人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时,这时的启发才最有效。所以在学生欲言不能时,我穿插介绍了旋转的方向,学生很快就能“现学现卖”。对于描述旋转现象这一部分掌握得相当好。]
但对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我却操之过急,没能很好地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只重结果,不重验证。为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只在风车旋转完后提出“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没有变化呢”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只进行了评价却并未验证。特别是“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这一结论,应该让所有学生找出图形中其对应的线段并用三角板来验证。如果有了这种经历与体验,到例4作图时则只是一种知识的应用,学生也会轻车熟路了。
浮于表面的知识是经不起考验的。果然在做一做第2题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时,部分学生对于所有线段均不在方格线上的图案犯起了愁。即使画对的学生中也并非是用三角板找对应线段的方法来作图的。有的学生介绍说“我看这一片花瓣中正好有了十字型,十字型的宽为2格,长下半部分为3格,上半部分为1格。所以我将这个“十”字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找到它的另外三个点,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画成了一瓣花瓣了。”方法确实巧妙,他们是聪明地将找图形的对线段转化为了找图形的对应点。但当我要求他们应用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应用三角板,画出指定线段的对应线段时,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教学困惑:下面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中间带点的三角形绕正八边形的中心点旋转而成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四个角带点的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而成的。到底哪一种更合理,还是两种都正确呢?
教参要求此题在判断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清“是哪个图形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这里要说清“向什么方向旋转”有必要吗?难道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结果不同?
第三课时 欣 赏 设 计
教学反思:
一课三有
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平淡无奇的教学设计却在学生们张扬的个性中变得有生有色起来。这“生”与“色”缘自何方?我反思教学,归纳为“一课三有”。教师:有思考价值的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种图形变化?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点?”
价值1:简单明了的两个问题促使学生对图形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平移是二下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前两课时基本没有涉及,复习回顾,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
价值2:有对比就有鉴别,虽然平移、旋转和对称都属图形的变化,但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对比,促使学生同中求异,正确区分知识点,有效避免知识的混淆。学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课堂中不迷信教材,不盲从别人的观点。今天这节课在许多图案的分析上都存在激烈的争论。就是这些争论,最大程度地促使大家学有所思、思有所获。争论1:铜镜中的图形到底旋转了4次还是3次?
旋转3次的同学认为图形旋转3次后就已完整形成铜镜的图案。旋转4次的同学认为旋转应由开始回到原位,所以共计4次。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我将教材“把图形旋转了4次”改为“把图形旋转了4次回到原位”才尘埃落定。
争论2:旋转与对称的争论?
铜镜是通过旋转得到的无容置疑,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质疑“铜镜也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以下面这条直线为对称轴,那么直线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那么它是否也可以说是轴对称图形呢?大家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最后判定这一说法也是正确的,在表述时只要说清哪条直线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即可。
但类似的图案再次发生争论,这次争论点在于对称是仅于图形的形状有关,还是既与形状有关,又与颜色有关。因为如果按下面的直线为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形状完全重合,但颜色却正好相差。这是否算轴对称图形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争论3:平移与对称的争论?
花边是通过连续平移得到的,大家都表示赞同。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花边的图案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长方形的中垂线。通过讨论,最终大家认同了这种观点。
但类似的图案又发生了争论。这次争论点在于观察图案是否考虑边框。因为这幅图的左右两条宽的线条比中间垂直线条要粗得多。如果不考虑,那么它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如果考虑,那么它只能是轴对称图形。您认为这里的图案需要应该考虑边框吗?
第四课时 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作图技能。
二下学习的平移知识,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了。今天借此机会帮助他们温习一下相关知识,发现作图问题较大。主要表现在不是对应点移动相应距离,而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间隔为指定长度。针对学生旋转作图时的“小聪明”做法,今天我有意设计“刁难”。斜放的三角形迫使更多的同学拿起三角板,也让我能更真实地了解他们对旋转特征和性质的掌握。经过指导,绝大多数学生已基本掌握画法。但在作图中又发现两个新问题:(1)利用三角板顺时针旋转90度作图,学生掌握情况明显高于逆时针旋转90度作图。(2)学生只习惯于绕三角形的右下角顶点旋转,当旋转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正确率大幅下滑。
画对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相对而言是掌握得最好的,全班仅一人出现错误。
[改进措施:针对平移作图已及时查缺补漏。对于旋转的作图,我准备下次再教时改变教材例4中三角形的“循规蹈矩”,首先就用斜放的三角形作为例题,通过例题的作图进一步巩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同时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灵活变化。]
2、关注学生空间观念。
练习第5题,通过折法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图形作轴对称变化,正确选择剪出的结果。但当我指定图案让他们探究折法时,则明显感觉困难较大。仅拿第一幅图来说吧,个别学生剪出结果后,我请他们上台演示。准备的六张正方形纸被他们剪废了四张,最后迫于无奈只好请他们先将自己的作品对折还原,再依据还原折法教大家剪。从这一过程,不难看出即使剪出结果的学生也是半猜半懵。如果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解决方法:从图形的观察分析入手。如第一幅图,因为它沿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见图1)因此沿直线对折后,只需剪出左上角部分即可得到完整图形。
这个大三角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它沿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见图2)因此沿直线对折后,只需剪出左上部分即可得到右下部分的图形。
这个小三角又是轴对称图形,它沿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见图3)因此沿直线对折后勤工作,只需剪出右边即可得到左边图形。
小结:对于这类旋转图形只需按对称轴对折三次,然后按图案1/8所示图案正确剪出即可。
结果:经过指导,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先观察分析,从图案对称的特点出发,正确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大。] 3关注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第6题,当出现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让学生猜想至少旋转多少度才能与原来图形重合时,许多人都认为是360度。通过实际操作虽然否定了这一论断,但如何通过逻辑推理能够准确发现旋转度数呢?我将三角形的一个角用红粉笔注明,请学生观察“三角形的这个角旋转几次后又回到原位?”“那么当这个三角形旋转第一次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时应该是多少度?”学生通过周角为360度,很快根据除法的意义推导出算式:360除以3=120度。再由三角形迁移到正六边形时,学生们只稍加思考就将正确结果脱口而出。看来,在培养空间观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困惑:翻转与旋转有什么不同?图形翻转后的结果与它的轴对称图形有什么不同?
我的理解是:翻转属立体几何范畴,而现阶段学生所学的旋转是平面几何范畴。图形的翻转分为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这是从画图工具了解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水平翻转的结果与其轴对称图形相同,而垂直翻转的结果则与其轴对称图形旋转180度后的图形一样。这个理解对吗?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一课时 因数与倍数
教学反思:
有关数论的这部分知识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教材在传承以往优秀做法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内容的划分,还是从微观方面——具体内容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有两点最深的体会:研读教材,走进去;活用教材,走出来。
有关“数的整除”我已教学过多次,仅第一课时就与原教材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编者意图,才能够正确、灵活驾驭教材。因此,我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 [研读教材] 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是在已经能够区分整除与余数除法,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彼“因数”非此“因数”。
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X是X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倍数”与“倍”的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我们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以上几段话,均引自于《教参》)
[教学感悟]根据乘法算式说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以往用“约数和倍数”来描述,学生掌握得更快、更好。我想成功源自于充分利用了“因数”与“因数”、“倍数”与“倍”之间的共同点,使学生找到学习新概念的助推器。[活用教材]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 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 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所以别看题少,它所承载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呢? [练习反馈] 练习二第1题“15的因数有哪些?15是哪些数的倍数?”第二问许多学生看到“倍数”不假思索,直接写出15的倍数。因此,此题教师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求“15是哪些数的倍数”其实质也就是求“15的因数有哪些”。
练习二第4题“找48的因数”,由于个数较多,因此部分学生有遗漏。看来乘法口算有待进一步加强。练习二第5题“1是1、2、3、„„的因数”,许多学生判断失误。在此,可引导学生先找出几个数的因数,然后通过观察推理得出1是所有整数(0除外)的因数;也可以通过“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的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正确判断。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除了指导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外,还背负着另一大重要使命,就是对上一课时中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因此,我自主设计了两道题。
填空第1小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符号化的思想,同时也快速反馈了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情况。第2小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练习第1题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主要是复习找因数的方法。第3小题主要是复习找倍数的方法。第4小题是一道变式练习,部分学生受A=2*3*5的影响,错误得出它的因数只有2,3,5。这里应引导学生分析其错误原因,找到正确方法。这里学生找因数的方法也比较多样,有的学生先通过算式计算出A的值,再按照一般方法依次寻找;还有的同学是在2、3、5的基础上补充,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所以在最前面加上1,再用2*3=6,2*5=10,3*5=15,最后加上2*3*5=30,共计8个,这种方法也很巧妙。
判断第1小题其实是为后续质数与合数的学习作铺垫,许多学生在举反例的过程中,不约而同的运用到7、11、13等质数与其它较小合数的因数个数相比较。有了这样的体验,相信学习质数与合数时学生一定会轻车熟路。第2小题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对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猜数游戏做准备。第3小题则是针对昨天学生错误较多习题的再次巩固练习。[练习反馈] 练习二第6题,在玩猜数游戏过程中,许多学生错误地将第1小题两问一分为二。“它还是2和3的倍数”看成“它是2和3的倍数”大大降低了难度。这里应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个位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0、5的数就是5的倍数。而3的倍数特征则不然,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而要看它所有的数位,只有所有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才是3的倍数。以往教学,教师更多的是看到前后两种特征思维着眼点的不同,因此,教学中往往刻意对比强化,凸显这种差异。这样,学生在记住2、3、5倍数特征的同时,也常常收获一个错误印象: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与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式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甚至是前后对立的。而本课显然有意纠正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独特特征的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归纳2、3、5倍数特征的共同点。别小看这寥寥数言的引导,实质它蕴藏着深意。因为从数论角度讲一个数能否被2、3、5乃至被其它数整除,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即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被某数除,所得的余数的和能够被某数整除,那么这个数也一定能被某数整除。例如abc能不能被2、3、5整除,可以先按照位值制 原则,将abc分解成a个“百”、b个“十”和c个“一”的和„„由于100、10都是2、5的倍数,所以a个“百”、b个“十”当然也是2、5的倍数。这样,如果个位上的数也是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每一位除以2、5的余数都是0,进而,余数和也是0,当然,这个数能够被2、5整除。同样的道理,10、100、1000„„除以3的余数都是1,因此某计数单位上的数是几,则该计数单位上的数除以3的余数就可以看作是几个1,如abc百位上的数字a代表的数a×100除以3的余数是a个1(也就是a);十位上的数字b代表的数b×10除以3的余数是b个1;个位上的数字c除以3的余数是c个1;这样,各个数位上的数除以3所得的余数和,实质就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所有数字的和。据此,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实质就转化成看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否被3整除。
当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思维特点的限制,还不可能从数论的高度去建构与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可以作相应的渗透。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教师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点拨:“其实3的倍数特征与2、5的倍数特征其实有一点还是很像的,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学生才可能从2、3、5倍数特征孤立、割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表象中跳离出来,朦胧地感受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2、3、5倍数特征可以看作是一样的,都是看它是不是谁的倍数,只不过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2、5的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就要看它所有数位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如果说,上述对数论知识的相关渗透还只是体现在对知识的横向勾连上,那么“摆火柴棒游戏”就将数论的有关理论向纵深演绎。正如案例中呈现的那样,“摆火柴棒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渗透了“位置制”与“余数之和”这一核心知识点。具体地说,学生在各个数位所摆火柴棒的根数,实质就是这个数位代表的数除以3的余数,而“各个数位上的数除以3所得的余数的和”也随之相应转变成“一共用的火柴棒的根数”。当然,这不是深奥的理论讲解,而是直观的操作感悟。学生有了这样的操作感悟,相信该名学生在进了高中乃至大学后,当他接触到数论的有关知识,当他聆听到“某计数单位上的数是几,则该计数单位上的数除以3的余数就可以看作是几”时,儿时的操作经历一定会不经意间浮上他的心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摆火柴梗的过程中,发现“如果3根3根地增加或减少火柴,那么原有火柴梗摆出来的数和现有火柴梗摆出来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这里,学生运用自己思维的触角凭借自身的努力无意间触摸到“弃九法”。
说明:这是我无意间在网上搜索到的一篇优秀教学评析。通过学习,使我对2、5、3倍数特征的教学豁然开朗。因此转帖于此,也便于自己温故而知新。
第三课时 2、5、3的倍数的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不够,为什么?
今天,我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订教学内容,整整多花了一节课。为什么时间不够?是教学太低效,还是人为拔高了练习难度„„?反思教学,我发现教材中打“*”号的题,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很快得出正确结论。没打“*”号的第10题,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全部填写完整,反而使大家犯难了,仅此题我就用了一节课来完成。
教参对于第10题是这样建议的:“可以先把从4张卡片里取3张所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列出来:430、403、340、304,450、405、540、504,350、305、530、503,435、453、345、354、534、543。罗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采用有序的思考方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再分别看这些数属于下面的哪一类。也可以先根据下面各类数的特点确定范围,如这些数字能组成的偶数,个位数只能是0和4,那么相应的数就有430、340、350、530、450、540,304、504、354、534。再如,由于这4张卡片中的3个数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有4+5+0=9,4+3+5=12,因此能组成的3的倍数有450、405、540、504;345、354、435、453、534、543。教学时,还可以把本题进一步拓展,如让学生思考用这4张卡片能组成的3的倍数中,一位数有哪些,两位数、四位数呢?”由此可见,此题如果每空只填一个答案明显是降低了练习难度。可如果要求每空都填完整,则学生必须全面思考各种情况。
寻找符合本班学情的解决策略?教参所提供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罗列出所有三位数,然后再看这些数属于哪一类;另一种是先根据数的特点确定范围,再来找出所有情况)虽然都能快捷、准确且不遗漏地找出 所有结果,但第二种方法每思考一个问题就需要应用一次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给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且答案容易遗漏。因此,相对而言第一种方法更具优势。教学中,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罗列出所有三位数后即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判断并完全相应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未完全抛弃第二种方法,而是灵活借鉴。在找3的倍数时,我就引导学生先根据3的倍数特征快速锁定三张卡片,从而迅速找出所有数据。
吃一堑,长一智。语言是门艺术,善于引导的教师常会在思维关键处设问,经过巧妙点拔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而不会启发的教师则会使思路清晰的学生反而逐渐进入混沌状态。我在今天的教学中就有深切的体会。[案例] 师:(出示卡片)学生从4张卡片里取3张有哪几种不同取法? 生:可以取4、3、0。
师:对,可以先取前三张。生:还可以取4、3、5。
师:很好,先固定4,变化另两张卡片。
当我请这名学生继续回答其它取法时,她已经被我的引导性评价语弄得不知所措。因为固定“4”,再没有其它取法了。
如果这里,我的评价语稍加修改,在第一次学生回答“可以取4、3、0”时,我补充 “对,可以先去掉最后一张5”。当学生回答“可以取4、3、5”时,我评价 “很好,这次去掉的是倒数第二张0”。这样,就将问题“把4张卡片,每去取3张”巧妙变为4张卡片,每次去掉不同的一张。有了教师这样的的引导语,学生一定不会再犯难了。看来老师的引导性评价话也应在备课中深入思考。
请问:你们在处理教材此题时,是否也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有什么高招吗?作业中再有类似练习题时,学生是否也必须将答案写全?
3.质数和合数 第一课时 质数和合数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因数和倍数、2、3、5的倍数学习基础之上的,而启下则是指它是后面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今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一个字可以准确概括“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可因为概念太抽象,所以仍旧有许多学生都难以理解。
本单元概念多,难度大,我一直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前几课时,教材适时的留白,小精灵及时的点拔性提问以及明显的概念结语,帮助许多学生在预习中就初步理解了新知,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可今天,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为什么?
原来他们并未按教材要求首先写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缺少找因数的环节,何来后继的观察、比较与分类,概念的形成更是空中楼阁,形同虚设。因此以后再教时,在预习环节一定要明确指出:必须在草稿本上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相信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后,再阅读教材中的人物对话一定会有所认同,再按因数进行分类,一定有理有据。
二本课要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的各种概念、知识,如找因数的方法、“2、3、5倍数的特征”„„,所以只要某一个知识环节稍稍薄弱,就可能出现判断失误。如:练习中许多学生就将27、57、87判断成质数,这说明3的倍数特征还需进一步强化。在找质数过程中,许多学生只划了2、3、5的倍数就以为可以了,其实还要接着去掉7的倍数,如“49、77、91”。
针对上述情况,准备再加一节练习课,帮助学生对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加以区分,对分解质因数加以补充教学。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反思: “你知道吗”仅仅是知道就行了吗
对于新课标教材许多章节后面的“你知道吗?”如何把握标高,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即可,还是必须掌握?对于这一问题,我区教研员曾作过解释。新课标教材中“你知道吗”从内容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另一类则是相关数学史或小知识的简介。根据内容的不同,对于“你知道吗”的教学标高定位也应有所区别。如本册教材中24页的“你知道吗”是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这部分知识点是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还有教材81、83、92页的“你知道吗”也属于这一范畴,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至于26页的“哥德巴赫猜想”属于数学小知识,62页分数记数法则属于数学史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教参》中明确指出: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技能,教材还是把它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供学生阅读参考。那么分解质因数是否真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呢?我想这个问题还必须联系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学习来分析。首先,让我们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来比较。
教研员建议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通过分解质因数,快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如果按教材例题方法,先写出两个数各自的因数(或倍数),再通过观察找出公因数(公倍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虽然方法可行,但效率确实太低。特别是遇到如教材82页中30和45、24和36,要找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由于两个数据之间不存在倍数关系,且每个数的因数又较多,学生必须完整找出它们的所有因数后,才能准确找出最大公因数。又如教材91页中8和10要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学生必须列举出较多的倍数后才能找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些题能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就方便快捷得多了。其次,让我们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方面来考虑。
学习最大公因数是为了约分,那么约分是否必须要用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其实不然。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更多学生在约分时会主动采取逐次约分的方法,因为这样比找最大公因数来得容易一些。看来,“公因数”概念的学习对约分十分关键,但找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在这部分所起的作用并非那么明显。
再来看通分,学习最小公倍数是为了通分。通分时,是否一定要用到找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呢?在以往批改作业中,我常常发现学困生是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作为通分后的分母。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这样的方法同样能够正确比较出结果,只是计算时数据稍大了些。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如果还按上述方法则明显不妥。因为将两数相乘的积作为通分后的分母,计算后分子和分母的数据都较大,且必须约成最简分数。而约分对学困生而言又是最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所以相对而言,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会比较频繁,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更为重视。
最上所述,“分解质因数”虽然作为“你知道吗”中补充拓展的内容,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其方法技巧。这里的教学不必要求学生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因数和质因数的区别、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只要学生掌握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即可。在第四单元,学生应该了解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大家觉得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你们又是如何确定教材中“你知道吗”的教学标高的呢?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1、对于长方体长和宽如何确定
长方体的长和宽到底如何确定?是以底面长方形的长边为长,短边为宽,还是以长方体水平放置后左右方向的棱为长,前后方向的棱为宽?这一问题在我校数学组内产生了争议。其实,如何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约定俗成。无论如何确定,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都不会因此发生改变。但如果按左右方向为长、前后方向为宽,垂直方向为高,那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如 下规律:
长方体的前、后面=长*高*2 长方体的左、右面=宽*高*2 长方体的上、下面|=长*宽*2 如果按底面长方形的长边为长、短边为宽,则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推导过程中就必须根据物体的摆放来灵活确定每个面的面积如何列式了。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将关系到后继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在无法定夺的情况下,请教了教研员。结论如下:如果长方体是水平放置,人们习惯于将左右方向的棱称为长,前后方向的棱称为宽。如果长方体非水平方向放置,人们则一般以底面较长的边为长,较短的边为宽。
2、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必躬行。
有人说“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才理解了。”听、看、做代表着三个不同层次,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也有深有浅。今天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印证了上面这段话,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应该成为所有学生探究的舞台,而非老师或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
以往开学,每位学生都会有数学学具盒供教学操作时使用。其中本册学具盒中就有可拼成长方体、正方体框架的不同颜色、长短的小棒。可这学期由于某些原因学具盒暂时还未发到学生手中。这节课,我又只要学生准备了长方体盒子,而没要求他们带不同长短的小棒及橡皮泥。所以例2,今天只能以个别学生上台用教具操作演示,其他学生当“观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学生通过观察框架也能得出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三组,每组互相平等的4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但到后面巩固练习中要求棱长和时就又迷糊了。有的学生必须看实物或框架图才能正确列出算式,还有的学生不知道是将长、宽、高乘3还是乘4„„
实践证明:教师的演示或部分学生的操作不能代替大家的自主探究,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个体储备,进而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舞台。
3、对棱长和的教学思考
在教学完长、宽、高的认识后,我顺势补充了长方体棱长和的相关内容。原因有二:一是通过拼摆长方体框架,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推导出棱长和的计算公式;二是教材练习中对这部分有所涉及,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
作业中相应习题建议调换一下顺序,先教学第7题,再讲第6题。因为第7题是要求长方体12条棱长之和,而第6题则需要根据实际灵活处理,只求出其中8条棱长之和即可(少了两条长和两条宽)。
4、知识点较多,时间分配上有些力不从心
本课我既想让学生通过充分探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又想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能仅凭立体图就正确回答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该如何列式,还想让他们掌握棱长和的简便求法。
我将长方体的特征定为本课教学重点,因此在探究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在方法与策略上注意引导,学生学得较扎实。但到后面两部分时,明显觉得教学时间不够,只能囫囵吞枣。总之,感觉一节课40分钟难以扎实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时常无法在预订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需要再花课外时间来补充,是否说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失败?你们认为上述三个知识点是否应该在一节课内完成?如果是,又该如何分配时间较为合理呢?
第二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两天教学中,发现两大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种现象:教材的结语不完整。
长方体的特征在教材28页进行了归纳。“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这一段话中没有涉及到棱的条数及顶点的个数。正方体的特征在教材30页进行了归纳。“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段话也仅侧重于各个面的形状与大小的研究,对于棱的长短没有涉及到。棱的条数 及正方体棱长的特征很重要,它不仅对长、宽、高的学习有影响,而且对正方体棱长和的公式推导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应对]可按教材提供的研究表格或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在归纳总结时对书本结语适时进行增补,使之更全面,更完整。
第二种现象:练习中涉及的个别内容,教材无例题。
棱长和作为课后练习在教材中共出现2题,占练习五习题量的22%。可这一内容在教材长方体的认识中并没有涉及到。[如何应对]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中的例题,还要备课后练习。教师必须在备课前把相关习题做一做,了解哪些内容应该课上进行辅导,哪些内容必须在教学中进行补充拓展。本课就应该抓住长方体的棱长特征,从例2的教学进行拓展引申。当学生发现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成三组后,就顺势引导他们观察得出这12条棱中共有4条长、4条宽、4条高。同时,老师还可以应补充相应例题进行讲解。解释何为“棱长和”,引导学生根据棱长特征主动探索得出棱长和的求法。
其实应用棱长特征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求包装礼品盒需要多长彩绳就是一例。对于这类具有典型性的实用习题应在课堂内作适当补充。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标教材的编排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显著的一大变化就是结语少了,计算公式少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的计算公式吗?
[自己的想法] 只要掌握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特征,不必要概括计算公式,学生也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优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解题的速度。同时,概括计算公式对于学困生也有一定帮助,他们能借助公式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大家在棱长和的教学中,归纳总结了计算公式吗?您觉得有必须概括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找回失去的世界
——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多维的世界里,看到的事物都非平面,可学生的头脑就是难与立体“接轨”,只要谈到空间想像,他们就痛苦不堪,三维世界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渐渐失去了。
今天的教学,不知是现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越来越差,还是新课标对他们空间观念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之,以往一课时能够解决的内容,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推进。为此,我将新教案与原来的备课进行对照,发现在展开图的教学上有显著变化:
1、展开图教学意义上的变化
以往,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教学的落脚点在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借助形象直观的展开图,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概念,明确其外延。
可此次展开图不仅承载着上述“使命”,还有新的“任务”。《教参》中明确写到: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要让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和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好准备。教研员也清晰指明教学中必须做到两个重视:重视图与体的关系,重视面与体的转化。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展开的过程,感悟面与体、图与体之间的联系。
2、展开图教学方式上的变化。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都是由教师用教具演示展开过程,然后直接出示展开图。因为,让学生自己动手沿棱剪开时,他们常常会将剪段成几块,不便于表面积概念的理解。
此次,教材用主题图的形式要求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限制学生剪法,因此为展开图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在操作完成后,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对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有较深感悟。
[教学问题]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找不到窍门,将长方体(正方体)剪成了若干个单独的部分。
[改进措施]教师先示范教材中展示图的剪法,并说明操作要求:展开图最好是一个整体,这样便于观察与研究。然后再请学生动手尝试,并鼓励大家剪出与老师不同的展开图。
3、如何落实两个重视(重视图与体的关系、重视面与体的转化)
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是体现两个重视的基础。没有操作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这里的动手虽然费时,但是必不可少。
让广大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是体现两个重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将图与体建立起联系。如请他们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等等。
[教学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视了体到面的转化,但对于面到体的转化则力度明显不够。所以,在完成36页第2题哪些平面图可折成正方体时,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需要动手剪折才能正确判断。[改进措施] 在正方体展开图的教学中,增加一个练习环节,请学生先任意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写下“下”,然后想象折叠的过程,在相应的面上标上“上”“左”“右”“前”“后”的文字。有困难的学生可还原展开过程,标明它6个面。这样,两幅展开后各有侧重。长方体展开图侧重于建立起图与体之间的关系,而正方体展开图则侧重于面与体的转化。
虽然展开图的教学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我认为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可以说这些时间是教材与教师共同在帮助学生寻找“失去的世界”。
但通过实践,我觉得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用长方体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更便于突破,在这一点上展开图的作用不大。
第二课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反思:
【练习重心适当偏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其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对学生而言都相对容易理解掌握。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我灵活调整了练习重心,重点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上让学生上一个台阶,由知道长、宽、高就能想像出实物图形,并能根据生活实际确定所缺少的面应该如何求。【练习中暴露的问题】
36页第6题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会正确列式,但从结果反馈来看错误相当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计算问题。其中一个面的面积为59.5*42.5,转化为整数乘法是三位数乘三位数,部分学生不会迁移,乘到第二步时即停止或将百位上的4乘595的积对位错误。二是单位换算问题。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应该是10000,而并非学生认为的100。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反思:重结果 更重方法
表面涂漆小积木块数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但我觉得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数学方法迅速而又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在教学中,我改变教材问题的呈现顺序。先找三面涂色的块数,再到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块数,最后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几块。这样的改动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无法直观地从立体图中观察得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改动顺序后,有的学生无法凭借空间想像得出,他们另辟蹊径,从总数中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正方体数,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通过此题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发现:
1、只有位于正方体八个角上的那些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也就是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就等于正方体的顶点数,有8块。
2、两面涂色的那些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的两个面的交界处,但又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条棱上出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12条棱,然后乘12就可以求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3、一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部位,既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也不在棱上。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上出现的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6个面,于是可乘得出一面涂色的小积极木块数。
4、最后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不涂颜色小正方体的块数。在此基础上,我将此题适当延伸。将数据由“27”变成“64”让学生再次尝试,果然速度及正确率都有较大提高。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材第九题,给颁奖台涂油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需要在课堂中重点讲解。为了提高学生能力,我在此题教学之前,请学生回忆了以前学过的一道思考题。
要求学生比较两条线段哪些长?为什么?通过此题,强化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平移的策略。当然,由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解题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如求黄色油漆,有的学生是先分别求出三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然后再将面积之和乘2,即(40*55+40*65+40*40)*2。空间想像能力较强,思维灵活的学生则会将图形进行变换,将三个领奖台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为(40+65+55)*40,然后再将这个面的面积乘2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又如求红色油漆,有的学生只会一部分一部分地求。列式为40*(65—10)+40*40+40*10+40*40+40*(65—40)+40*40*2。有的学生会利用平移的思想将三个长方体上面的面合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面积为40*3*40。左右两边也利用平移思想,可以分别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和为40*65*2。所以红色部分的面积为40*3*40+40*65*2。还有的学生能够巧妙地将这些红色部分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平面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宽是40厘米,长是40×4+25+10+55,那么红色部分油漆的面积可以列式为(40×4+25+10+55)×40。
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制约着学生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促成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学生采用有创见的,自己喜欢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策略性知识。
作业中引导学生区分:在题目条件中没有明确指明某一面不计算面积时,如果要求粉刷教室就求5个面,下面不刷;而给房间贴壁纸应求4个面,上下2个面不贴。请问:这样界定合适哪?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第一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反思: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体积概念时,许多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石头重,所以水面才会上升。如果投入的是木头,因为木头轻,水面无法上升,那么乌鸦仍旧无法喝到水。
为突破学生固有的认识错误,今天我分别运用水和细沙做了两组实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特别是用沙石对体积不同的木块进行实验和吹气球实验,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加深了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本课的教具特别多,但它们都必不可少,特别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教具和1立方米的模型框架。因为只有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具,学生才能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才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
第二课时: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知其所以然
今天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提问就是“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会等于长乘宽乘高呢?” [价值分析]
1、学生认知基础。别看今天的教学内容多,不仅要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还要完成两道例题的教学„„,但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比前段时间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的《长方体表面积》一课要容易得多。这与许多学生在校外培优中早已熟识这一公式有关。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后的数据也能很快推导出计算公式。
2、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课堂上听懂了,题目不会做”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是讲怎样做,不讲为什么这样做,更不讲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因此教师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不只停留在解题过程和方法上的模仿,还要讲思维的模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学习了棱长和、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后不混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并灵活应用。
3、我认为:教学生一个知识,不如教一种方法,更不如教一种思维方法。在丰富的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观点,对学生进行有关“联系观点,矛盾观点,发展观点”等辩证思维的训练,这是教师的最根本任务。具体到本节课来讲,就是学生在学习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高与层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入手,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当学生理解了长*宽求的是底层小正体的个数,再乘以层数就能求出体积时,也为明天统一体积计算公式V=Sh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呼之欲出的统一公式对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其实在前一节内完全可以上完,但我仍旧补充了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其原因是教材中有关体积的各类变式练习相对匮乏,可以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使学生学得更灵活,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易犯的错误,在本节课我增设了许多需要“统一单位”的陷阱。强化学生注意审题的意识,培养他们心思细腻的习惯。
第四课时:体积单位的进率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教材 [案例] 练习八第1题为“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是28厘米,宽20厘米,体积为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装下?”这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问 题。这里包装盒子是否能装得下玻璃器皿关键要看包装盒的高是多少。在学生计算出结果是21厘米,我与学生有如下对话:
师:根据计算结果,这个包装盒能装下这璃器皿吗? 生齐答:可以。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长方体的长、宽、高都要比玻璃器皿的长、宽、高长,所以装得下。师:如果我们计算的结果要比玻璃器皿的高“18”小,这时还装得下吗? 生:装不下。
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如果包装盒的高为17厘米时,能否装下? 生1:装不下。因为玻璃器皿的高是18厘米比纸盒高1厘米,那么纸盒无法合拢。师等待,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出现。
生2:装得下。我把这个玻璃器皿倒着放,让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18厘米,高是16厘米。这时,它的长、宽、高都比包装盒的长度小,就可以装下了。
师:真的吗?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想一想,他的这种方法可行吗?
(全班再次听生2讲述方法,教师通过长方体教具配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师:他的这种方法能让玻璃器皿装下吗? 生齐答:可以。
师:看来,同一个物体如果摆放方式不同,那么它所对应的长、宽、高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在思考此类问题时,大家还要全面考虑。那么,如果包装盒的高为15厘米时,能否装下玻璃器皿呢?
生:不行。因为玻璃器皿最短的棱都有16厘米长,而包装盒15厘米的高太短,所以无论怎么变化摆放方式都不可能装下。
师:那么在这题中,只要包装盒的高符合什么条件时就能够装得下玻璃器皿了呢? 生:只要高大于或等于16厘米时就可以。[教学反思]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实践,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而,教学时我活用教材练习题,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而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真实、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活动才能得以进行。如果此处照本宣讲,只以计算结果21厘米来进行判断,将严重导致学生思维的闭塞。在教学中,当我发现学生比较长、宽、高的思维较僵化时,及时加深教材知识点的思维含量,抓住知识点的中心——比较包装盒与物品的长、宽、高,培养逻辑思维;抓疑点——物体的不同摆放对应的长、宽、高也就各不相同,培养求异思维;抓难点——包装盒的高度至少为多少厘米才合适,为什么,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采取细节问题深一点、精一点的方法,积极启发,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得到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通过自己的头脑开展思维活动,进行分析综合,去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第五课时:容积
教学反思:
一课时完成两道例题的教学并处理完练习九全部习题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有两种备选方案:一是将例
5、例6分开上,每节课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如例5可选择完成练习九1、2、3、4、5、6、8、9题,例6再完成剩下习题的教学。第二种方案是一节新授课,一节练习课。我选择了后者。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因此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们在课前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如雪碧有1.25升和2.5升两种大包装, 矿泉水有500毫升、600毫升的包装,牛奶有220毫升、98毫升„„课堂上,大家还带来了各式各样标有净含量的饮料瓶以便观察。生活经验成为我教学的“帆”,推着我与孩子们共同快速前行。我则为学生准备了1升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塑料盒„„。当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观察量杯中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时,那种掉一根针都能清晰可辨的教学氛围是我平时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家都聚焦到最后那部分水是否真的能将正方体容器装满了。当我倒完最后一滴水时,全班欢呼起来了“正好”、“刚刚好”。1升=1立方分米再也不需要教师多费口舌讲解了。而且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十分深刻。教学注意点:
1、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得的结果应带体积单位。如果要求的容积结果是“升”或“毫升”,必须化单位。
2、做一做第2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除用现有体积—原有水的体积=珊瑚石的体积外,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根据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珊瑚石的体积来列式。两天的教学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有以下一些困惑:
1、升(l)与毫升(mL)这样表示对吗?
教材明确将升用大写字母“L”表示,而毫升却用小写字母“ml”表示。这与以往千克(Kg)与克(g)明显不同。有学生质疑“升用小写字母l表示行吗?”、“毫升(mL)这样写对吗?”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升(l)与毫升(mL)这样表示都对,但毫升却不能全部大写“ML”,因为“M”表示兆,所以“ML”是兆升,1ML=100万升。】
2、容积与体积单位的使用范围不明。
由于本课重点是认识容积,对升和毫升强化较多,因此教材第3题填“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时,许多学生还局限在液体容积单位的选择中,没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容积单位填空。当我以教材50页“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向学生解释时,他们例举书上习题反问我。
生1:第10题是求微波炉的容积,微波炉一般是用来热食物的,又不是用来装水的,为什么问题是容积是多少升呢?”(蔡阳)
师:微波炉可以用来热汤、加热液体,所以它的容积用升作单位。
生2:那微波炉还不是可以用来加热饭、馒头。返回舱里还不是可以放水。„„ 虽然,我出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是6升(即6立方分米)太小,不符合生活实际。说明【当容积太大,无法用“升”或“毫升”表示时,可选用体积单位“立方米”。】但学生仍旧反映除液体外,他们还是分不清哪些计算结果要化成容积单位升或毫升。如53页第5题求冰柜的体积,如果题目没写明容积是多少升,学生就很可能只算到立方厘米就结束了。
3、如何对结果取近似值。
练习第11题,将80000立方米冰雪大世界的水倒入容积为1500立方米(50*25*1.2)的游泳池中,问它们“相当于”多少个游泳池的储水量。这里80000÷1500=53.33„„,有的学生认为是53个,因为所剩的雪水不足游泳池的一半;还有的学生认为是54个,因为多余的雪水也需要一个游泳池来装。
【我是这样判断的:如果题目问“相当于”多少个游泳池的储水量,这里的相当于就是大约的意思,所以应该用四舍五入法。如果题目问“至少需要多少个游泳池才能把这些水装完”,这时应该选用进一法。】 广大网友对上述几点困惑有些什么看法呢?
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高年级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课上更应注重学法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往,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可选用总分式、图表式、纲要式等)对单元知识先进行归纳整理,到实际教学时再与老师的教学和板书进行对照,看有没有遗漏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这种复习效果相当不错。可上周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没有布置该项作业,因此今天的复习只好改变策略。首先我是请学生回忆本单元是什么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几单元?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单元?通过这几个提问,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本册已学知识的网络系统图,使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再请他们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虽然学生们没有提前复习,但因为知识刚学不久还记忆犹新,所以很快就回忆出 了所有知识点。我采用了列图格的方式,将本单元知识点及所有公式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效果较好。
教材中练习的处理心得:
56页第3题给乒乓球台喷漆到底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求五个面的面积总和?老师之间早有分歧。我认为:生活中喷五个面或六个面的乒乓球台都有,教师可根据本班学情灵活确定此题到底是求几个面的面积总和,在解答之前向学生说明即可。其次,本题无论是求五个面还是六个面的面积总和,计算都太繁琐。特别是乒乓球台上面的面积解答起来十分复杂,所以在课堂中我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当缺少一个面时该如何正确列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57页第3题是一道十分有思维价值的填空题,要深入挖掘。不仅要通过计算、观察完成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发现长、宽、高都变为原来2倍时,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要能举一反三,类推出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表面积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教学中,我发现用正方体举例子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如: 棱长 表面积 体积 1 1*1*6 1*1*1 2 2*2*6 2*2*2 3 3*3*6 3*3*3 通过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很快就“参悟”出为什么表面积是平方倍,而体积是立方倍了。这比观察计算结果,通过推理得出结论更容易让学生牢牢掌握。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点千万别小看,因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六年级上册的分数应用题。所以,建议在巩固练习中多补充一些如64页第7题类型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句子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完整表述。这样不仅能将分数置身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而且理解掌握起来更有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语文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许多学困生将分数一置于句子中,他们就找不准单位“1”了。有的学生机械地将分率前的量看作单位“1”,虽然这种方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也有特例。如: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3/10,这句话就并非是含盐量为单位“1”,而是以死海表层的水为单位“1”。因此,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表述分数的意义在本单元一定要常抓不懈。
其次本课还需针对学生难点攻克以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以后,如何正确用分数表示其涂色部分。如: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正确结果应该是1/3,可许多学生写成了4/12。这是咱们就应该引导学生紧扣分数概念,在班级展开辩论,从而得出正确结果。在巩固练习中也应增加相应的辨析或改错题,再次强化。至于分数的产生,我将教材的主题图稍加改变,通过现实生活测量黑板的结果无法用整数结果记录来引入,再通过看挂图说明古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类似问题,所以产生了分数,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分数单位
教学反思:
教材62页的做一做要充分利用。先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再根据分得的结果用分数表示。在集体订正中,学生产生分歧。有的把12颗糖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用分数2/3表示,还有的学生用8/12表示。到底8/12对不对呢?在校外培优的同学普遍表示认同,因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8/12约分后就是2/3。但根据学生操作圆片的结果结合分数的意义来说,必须用2/3表示。这里教师必须强调说明。教材64页第5题,学生理解、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建议改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假分数后再练习。可以与73页第5题结合起来练习。通过练习,让孩子们思维“活”起来。补充了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在同学们的互相启发下,共得出下以三种不同解题策略。
一、应用转化的思想,将阴影部分通过旋转、平移变成标准分数图形。
二、应用添辅助线的方法,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以便正确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三、去掉多余辅助线的方法,使阴影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能够一目了然。这些解题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补充的拿饼干一题,使学生感知到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这对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很有帮助。通过此题的练习,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
第三课时:分数与除法
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与分数意义的学习在孩子们头脑中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前几天的分数都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即分率),可今天求的却是具体数量。特别是例2,虽然运用学具让所有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但仍旧感觉推进艰难。学生困惑点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为什么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不是1/4?
2、通过操作,结果明明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12块,取出其中的3块,为什么不能用3/12块表示呢?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1、复习环节巧铺垫。
在复习导入中增加一道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练习。其中一幅图是圆的3/4,另一幅图是圆的3/12。这样,当学生困惑于例题3/4块和3/12块结果时,就能通过直观图,前后呼应,使学生豁然开朗。
2、审题过程藏玄机。
在教学例2请学生读题后,首先请学生思考“3块月饼4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一整块月饼吗?”然后用语言暗示“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那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实际动手分一分,看看分得多少块?”有了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的提示,又有了“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的暗示,学生探索的落脚点定位到了以一块月饼为单位“1”,且初步理解了问题是求数量“块”而非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学生理解3/4相对容易一些。
第四课时:分数与除法
教学反思:
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在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分清谁是比较量,谁是单位“1”,列式时不能将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写反。补充的一组变式练习在这一方面很有价值。
根据昨天教学情况,我将经典习题“把2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 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结合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引导。当所求问题带单位名称时,就应该把具体数量2米平均分成3段,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式计算。当所求问题是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时,则表示将全长(即2米长的绳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段,每段则是全长的1/3。指导练习完一题后,还必须通过相关练习来反馈掌握情况。如:把4千克的糖平均装在6个袋子里,每袋占糖总质量的()/(),每袋重()千克。问:哪一问求的是具体数量,哪一问求的是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每袋占糖总质量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是将谁看作单位“1”? 学生填空,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思考方法,也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区别:一个求的是每份的具体数量,所以分子是要分物品的总数量。另一个求的是分率,所以分子是单位“1”。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反思:
课前课前预习,所有学生都能根据真、假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对分数正确进行分类。但请学生用假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或在数据上表示带分数则比较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我对例2的教案进行了改动。在教具方面,原先准备用挂图教学,但考虑到挂图一次性呈现所有图案,不便于学生感受到一个圆是单位“1”,最后改为用自制圆片作教具逐一展示。在教学设计方面,原先准备一开始就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现在,学生是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三个假分数的学习。特别是第二幅图,针对学生的困惑“为什么这幅图不能用7/8来表示”质疑,使其明确单位“1”,并且掌握假分数7/4的含义。从第三幅图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来看,这样的改动是成功的。
做一做第2题也是练习中的难点,需要老师辅导学生完成。在这里,我是这样指导的: 我们把从0到1的线段长度看作单位“1”,请大家仔细观察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请大家把1/
6、6/
6、7/
6、13/6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时问“为什么13/6在直线的这个点?” 1/3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1份是多长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同学们将1/
3、3/
3、5/3在直线上表示出来。为什么3/3和6/6在同一个点上?
问:请大家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师:我们将分数与1进行比较共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另一类是假分数,假分数等于1或者大于1。
这样分层练习,由易(分母是6的分数)到难(分母是3的分数),最后通过观察对比,对分数进行分类,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
学生质疑:最小的真分数为什么是1/N,而不是0/N?(答案节选自:http://bbs.pep.com.cn/thread-368296-1-3.html 整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的分数和分子是0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我们课本上所定义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是不一样的。这两类特殊的分数是不能用课本上所说的分数的意义去解释的,它是靠分数的补充定义来说明的。有些老师认为0/12不是分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分数的补充定义。再者,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说明0/12是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1页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 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就是 a ÷ b = a / b(b≠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可以为0,这时表示成分数就是分子是0的分数,例如:0÷12 = 0/12,所以0/12是分数。第二:0/12是什么分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第90页说:“在分数的原始定义中,没有包含分子为0的情况,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类推出 0÷ a = 0 / a(a≠0),所以补充规定:0/a = 0(a≠0),并称之为零分数。在小学里,对零分数一般不作专门介绍,它在分数减法运算中自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比如0/12)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们叫作零分数,这种分数一般不独立出现,多出现在分数减法计算的过程中。
第二课时:带分数
教学反思:
我以给分数分类为主线,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对假分数进行转化为本课的研究主题,对教材例题的呈现顺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
这样的改动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
1、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由复习中的分类明确分数按是否大于1或 等于1分为两类,真分数和假分数。在新授中,学生借助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对假分数再次进行分类,通过探究学习,学生感悟到假分数根据分子与分母是否具有倍数关系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化为整数,另一类则化为带分数。
2、产生学习带分数的强烈欲望。当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结果无法用整数表示。这时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思维处于“愤”、“悱”状态,学习带分数的积极性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 73页第8、9题,74页11题的问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并未注明“用带分数表示”。按题目要求来分析,应该是用假分数表示。可这些练习更多地是在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非假分数或带分数的相关知识。没办法,为了充实练习内容,只好四处搜集大量相关习题作为补充。教学新课标教材大半年了,感觉对教材练习的处理最棘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练习题层次的编排不清晰,不是由易到难,而是穿插编排,导致我们不好有序的安排学生做练习。
2、与书中例题配套的巩固练习非常少,使学生达不到巩固新知的目的,迫使我们要经常性的补充一点练习来巩固新知,这又导致书中的练习我们不能按进度处理完。
3、有些练习题的难度比较大,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独立解答,但又要求全班学生必须掌握,导致我们不得不把这样的习题拿来当新课讲,还不能用正课的时间,否则就会掉进度。
4、有些练习,特别是解决问题类习题,或者出题不严谨,或者数据太真实,不仅造成学生对这些题的解法或得数的处理产生争议,而且也经常使我们教师自发的搞教研活动,进行探讨。但不管最后意见是否一致,我们都要打个电话给教研室的老师求证。
3、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内容上,在语言叙述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来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了学习的正迁移。
2、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学习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习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探索场景,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最后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得出了正确结论。
3、提供更多认识材料,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推导分数的基本性质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推进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推导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推导出的结论就更具有可靠性。教材只提供了三个分数,如果让学生自己例举些这样的例子又难以通过直观手段来验证,所以我将78页第7题作为补充认识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学生通过涂色,填写分数,观察比较再次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也使得结论的得来更科学。
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教学反思:
正确、灵活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这方面我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练习,并加强指导,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思维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如综合性填空题6/8=18/()=24÷(),此题融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一体,综合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填空题到后继学习了分小互化、分数与比的关系后还将进一步 拓展延伸,所以必须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夯实基础。第一空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都能做出正确结论。但第二空,学生则明显受到前面结果“18/24”的影响,许多人填成“24÷18”。看来精选的数据“24”,由于既是8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所以很容易迷惑学生。这样,就能帮助教师及时考查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查缺补漏。
又如填空题2/7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加上多少。此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辨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此话的真伪,而且能促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想到2/7=[2+()]/(7+14)=6/21,所以6—2=4的方法,还有部分学生提出更简洁的方法。思路如下:分母加上14,就表示分母增加了7的2倍,扩大到原来的3倍。同理,分子也必须同时增加2倍才能使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从而保持分数值不变,所以分子应该增加2*2=4。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学生中闪现,体现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约分
第一课时:最大公因数
(一)教学反思:
响应网友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提早到第二单元教学的建议,今天我教学了最大公因数。【对教材编排顺序改动的个人思考】
教材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分散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学习的难度。[引自于《教参》] 但这两部分知识与第二单元因数、倍数的联系密切。提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找因数的过程中,能够强化2、3、5的倍数特征。刚掌握的分解质因数也能在新知的学习中体会到其应用价值。
这种改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校五年级仅我一人改变了教材顺序,这样正好与其他班级进行一次横向比较,看看这样的改动到底给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对教材例1改动的个人思考】
教材例1创设了用整块方砖铺地的问题情境,是想通过求方砖的边长及其最大值,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增加了感知事实的效果,同时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的见。[引自于《教参》] 但在教学前测中,我发现没有校外培优经历的学生完全无法将此题与因数建立起联系。尝试拼摆需要准备大量教具(边长是2、3、4、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且花费的时间也不少。怎样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概念及方法的教学呢?对,直奔主题。在复习完找因数以后,我直接请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因数中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引出“公因数”。通过找其中最大的公因数,顺利地引出“最大公因数”。概念的教学由学生观察得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难道例1就删掉了吗?不是。这样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习题是教材的精华,应该充分利用。我准备将它放在第二课时,通过此类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练习的一点想法】
81页做一做中有这样两组题:第一组:“4和8”、“16和32”;第二组:“1和7”、“8和9”。题目要求学生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后,还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参》中说明,第一组题应该发现“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两个数中较小的那个数”;第二组题应该发现“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
我觉得第一组的发现对提高学生找最大公因数的速度而言很有价值,而第二组则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向学生介绍,对速度的提高意义并不大。以往老教材,学生是在先学习了“互质数”的概念以后再来探索特殊情况的简便求法。有了互质数的学习,他们可以不用短除法,直接快速求出最大公因数。可是,现在学生还不了解互质数,也无法快速判断出两个数是否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发现是建立在已经找出数据的所有因数后,才通过观察得出的。因此,在找最大公因数时,此类情况只能作为一种特例来教。
建议:在教学完这一特例后,顺水推舟请学生阅读83页的“你知道吗”,向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互质数的概念。因为我是提早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害怕“互质数”与“质数”的概念混淆,影响第二单元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这一页的“你知道吗”暂时没讲。准备到第四单元教学时,再向学生介绍。
第二课时:最大公因数
(二)教学反思:
如何面对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共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方法一: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最大公因数;方法二:先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看哪些因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最后从中找出最大的;方法三: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此之外,许多在校外培优的学生还会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这么多方法,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哪种呢?教材中补充拓展的分解质因数方法学生是否都应掌握呢?短除法需要补充介绍吗?
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由于第一种方法便于观察比较,十分直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暗暗地就选择了它。看来,实践已经成为了“试金石”。方法二与方法三相比,在数据偏大且因数较多时,如果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不仅正确率高,而且速度也会大幅提高。如在作业中遇到找42和54、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时,学生往往会主动选择此法。由此看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虽然作为教材中的拓展内容,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介绍,还有必要让学生们掌握这种方法技能。
方法三与方法四的原理是一致的,只是短除法是分解质因数的简便书写形式。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略有区别。如当遇到求“5和8”的最大公因数时,如果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能就会遇到困难。因为5是质数,无法分成若干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时如果学生不会短除法,就只能用第一或第二种方法了。而短除法除以的数不受质数的限制,可以是1,也可以是合数。当学生能够一眼观察出两个数公有的较大因数时,可直接将其作为除数。
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这么简便,且适用范围广,作为教师是否也应相应补充并让广大学生掌握呢?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直要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时为止。如果用此法,学生必须首先认识“互质数”,并能正确判断。虽然有关“互质数”的内容教材83页“你知道吗”中有所涉及,相应知识的考查在练习十五第6题中也有所体现,但我害怕学生与“质数”的概念发生混淆,因此准备将这些内容放到下次再教时补充介绍。短除法也只有等到再教时,给学生补充介绍了。至于学生选用哪种策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并不强求。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困生更喜欢方法一,中等生偏爱方法三,而校外培优的学生则普遍采用方法四。
作业也暴露出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没有养成先观察数据特点,然后再动笔的习惯。如两个数正好成倍数关系时,许多学生仍旧按部就班地采用一般策略来解决,全班只有1/5不到的学生能够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快速找到最大公因数。在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在巩固练习过程中,也应加强训练,每次动笔练习之前补充一个环节——观察与思考。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策略方法外,还能灵活快捷地求出一些特例来。
第四课时:约分
(一)教学反思: 三个建议
建议一:将最简分数与约分两道例题在一课时内完成,因为两题联系密切,约分的教学是呼之欲出。如果强行分割开来不便于学生练习与巩固相关知识。我分开教学的缘故是“最大公因数”提早到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中教学后,如今知识有些生疏,只好在此放慢进度,边回忆旧知,边学习新知。
建议二:教学前不仅要复习最大公因数的求法,还应该回忆20以内常用质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因为有了这些特征的帮助,学生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分子和分母虽否只有公因数1。
建议三:通过判断、填空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扎实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如 “写出分母是15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就是一道灵活检验学生对概念外延掌握情况的填空题。其中可以设计追问:为什么6/15不是最简真分数?为什么10/15也不是呢?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
第五课时 约分
(二)教学反思:
1、播种习惯,收获成功。
本课约分的正确书写是一大难点。如果一开始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约分习惯,再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时将会明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我以往的学生常为节约作业本,将分数写在一行里。约分的位置不够时,他们就将约得的结果往分子分母的右侧写,数据靠得太紧,常因看错而出错。所以,今年再教时,我一直强调分数占两行书写,今天的作业还特别要求在分子、分母再多留一行,以便写出约分后的结果。在自己示范板书时,特别向学生说明:为清晰地看到约分后的结果应将数据向上、向下分别书写,不要写在同一行。同时,建议教材再版时不要在原数上约分。可先把原分数照抄一次后再约分,这样更方便检查,书写的格式也更规范。
2、学以致用,体现价值。
教材第5题很好体现了约分的价值。当我请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有的学生提议画分数示意图,看哪个分数的面积大。这种策略虽然形象直观,但毕竟太麻烦;有的学生提议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它们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但计算起来也很费时;有了约分的知识,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都说好。
但作业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知识缺陷——同分子分数不会比较大小。原来三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材都是通过直观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并未形成这方面的技能。建议:下次再教时,可将93页分数大小的比较提前到本课之前(如:学习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学。教学完约分后必须强调:如果今后遇到填空、解决问题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必须先约分。但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主动约分的意识很淡薄。87页第7、8题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自主约分。
第一课时:最小公倍数
(一)教学反思:
有最大公因数的学习作基础,学生十分容易就迁移到最小公倍数。所以,今天无论是概念的学习,还是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都十分顺畅,仅用一节课就完全了全部教学任务。学生不仅掌握了找倍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但对于教材中例1到底该如何处理,我还是有一些困惑。
新课标教材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引入进行了改革。从问题情境入手,促使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方式亲自动手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感悟,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可我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很难将解决问题与公因数建立起联系,因此采取了直奔主题的方式,以纯数学研究的方式引出了概念。
今天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我再一次“剥夺”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权利。其实,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代替墙砖,在教材附页的点子图上拼一拼或直接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如果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是能够探究出结果的。而且教具的准备相对于最大公因数而言也要方便得多,可以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可今天,我却没有让学生手动起来,而是想通过对比,分析,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从而快速达到直奔主题的目的。课堂中,我以下面三个提问,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
1、最大公因数中铺砖的问题与今天铺砖的问题区别在哪里?
2、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3、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学生仅通过观察推理,很快便得出了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3和2倍数的正确结论。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动手的机会少了,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少了,思维的程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提高了。这两少两多如何衡量其是利大于弊而是弊大于利呢?
如果是您,会觉得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探索后发现正方形边长与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好呢?还是引导学生有序思维,再通过直观演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好呢?
第二课时 最小公倍数(二)教学反思:
最小公倍数求法的优化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三、四种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先写出某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部分学生在校外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这么多的方法,作为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但哪种更优呢?我在今年的教学中走过一段弯路。现在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了,通过章节的教学实践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曾经认为的最优方法] 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存在方法的优化。全班学生必须整齐划一地用短除法来求最小公倍数。可新课标教材没有呈现这种方法,为了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没有补充讲解这种方法。如果学生作业中采用短除法解答,我不反对。
那么教材中给出的三种基本方法,哪种更优呢?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求法时,我向学生推荐的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快捷,如果写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找最小公部数费时,且观察数据如果不仔细还容易出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对比体验也渐渐选择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反思后认为的最优方法] 当教学完通分后,我的观点改变了。其实,真正适合孩子们,最快捷又最容易理解的最小公倍数求法应该是:先依次写出较大数的倍数,然后从小到大判断它们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为什么这种方法最优?
1、快捷。因为当最小公倍数较小(即在100以内)时,用这种方法可以仅仅通过口算就快速求出结果。
2、易懂。用上述方法找最小公倍数,与概念一脉相承,比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更利于学生理解。
什么促使我反思?
当教学通分时,发现学生普遍喜欢用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虽然,多次建议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会使计算数据相对较小,可仍旧无效。原因何在?与学生交流后才得知:无论是用第一种列举法找,还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都需要找草稿,太麻烦。如果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在通分中完全用不上绝对是教学的失败。失败在哪里,麻烦如何解决?经过反思,我发现原来方法并非最优。如何弥补?
在通过的教学中,立即强化依次用较大数的倍数来判断是否是较小的数倍数从而快速求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在这一章节,每堂课前出几组数,请学生看题快速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进行强化练习。[课堂精彩生成] 在教学中张子钊同学问“为什么老师建议我们用较大数的倍数来快速找最小公倍数,用较小数也行呀?”这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确实也行,“那为什么老师推荐用较大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联系习题,学生们对比观察后发现:用较大数的倍数能够更快找到最小公倍数,因为扩大的倍数少,所以判断的次数也相应的少,找最小公倍数的速度快,因此这种方法相对而言最优。[其它] 对于教材92页第7题,建议再版时将“每隔6(8)分钟发一次车”,改为“每6(8)分钟发一次车”。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歧义,有个别优生认为每隔6分钟,实际是每7分钟发一次车。根据教参138页提供的答案(24分钟)来看,如果能够与第4、8题的表述统一起来就更好了。
第三课时:通分
(一)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难点是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材没有将此所有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 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
第四课时:通分
教学反思: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课堂上活跃的思维,多样的解法。今天,学生就涌现出许多精彩的解法。他们不拘泥于教材,力求简便(化成同分子比较就只需要使用一次分数的基本性质);他们灵活利用已学知识转化问题(将分数的比较转化为小数的比较),使之得以突破。但活跃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我教学中的问题: [现象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十分普遍。
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分析原因]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不到位。
有关这部分内容,我在“最小公倍数
(二)”的反思中已经进行过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现象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练习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4/15和1/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习惯性地将1/12化成与4/15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分析原因]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
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过的内涵。[改进措施] 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在练习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习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一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一)教学反思:
[教学困惑]关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结果是否需要约分
教学完约分时,我就曾向学生强调,今后在填空、计算、解决问题中如果遇到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都要化简。教材99页第1题二、三幅图是用25/100和4/10来表示,还是用化简后的1/4和2/5来表示呢? 我认为看图写分数应该根据分数的意义来填写。如果图中所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或100份,那么这个分数的分母就应该是10或100。这里的分数不需要约分。[教学的痛]约分
如果说今天的内容难,那是假话;如果说学生没理解,那不真实。可反馈上来的作业着实令人心痛。痛在没有化简,痛在没能正确约分。为何会痛?
1、知识遗忘、技能生疏。
教学完约分后,教材紧接着安排的学习内容是最小公倍数和通分。学生没有及时强化约分意识,没能巩固约分的技能,所以直接影响到今天的教学。
2、原有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在四下就已经掌握如何将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在完成练习十九的第2 题时,习惯使然,并没有将小数改“化成”分数,而是“改写”成分数形式。如何化解?
在复习导入环节补充约分的相关练习,强化约分意识。在教学练习十八第二题之前,就首先向学生说明这里的“化成”与以往的“改写”不同,强调化简。第三题将题目要求改为“把小数化成分数”,少了选项,提高练习难度,强化约分技能。
第二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教学反思: 细节绝定成败
别小看今天仅一道例题,但它却承载了许多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掌握的内容: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多个小数方法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都要有机融于教学之中。分数化小数方法的掌握自然是本课的重点,但比较多个小数的方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可忽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为学生作好表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与培养。
1、计算结果的书写位置绝定成败。
例题中的6个数,有的已经是小数,有的需要写较长的计算过程才能化成小数。这时如何书写分小互化的结果将约定成败。好的书写方式应该将所有化成的小数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这样才便于比较。即使已知的数就是小数,也建议先将原数写一次,然后再将此数与其它小数对齐数位后再写一次,这样排序时就能一目了然了。
2、做好标记的习惯绝定成败。
排序如果遇到数据较多时,常常容易看漏或重复,咱们可以用做标记的方法确保每一个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在教学中我亲自示范,按题目要求从小到大依次寻找,每找到一个,就在原数上做个标记。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
3、严密的逻辑推理绝定成败。
在化成小数比较两个或多个数据大小时,必须要有“因为”和“所以”。“因为”呈现的是化成的小数大小比较结果,而“所以”呈现的则是题目要求的问题。通过明晰的因果关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明确的因果关系,也有效避免了学生用化成的小数代替原数来比较的书写错误。
在书写上,我是建议学生因为和所以结合起来写。即找到最小的一个数以后,在“因为”处写上小数,在“所以”处立即相应写上对应的原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细节决定成败,虽然作业的格式变复杂了,但我相信学生会从中习得一种方法,收获良好的习惯。
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1、归纳梳理点滴感受。
本单元知识点较多,连续性较强,自成一体,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单元整理复习之中,课前我要求他们独立进行了归纳梳理。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知识点归纳得比较全面,但只会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六小节(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来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之间的联系等)没能挖掘。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主要知识点,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梳理、完善的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复习课的魅力及价值。
2、练习教学点滴感受。
101页第1题,“把一根2米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每段长()米。”虽然此类填空题已讲解过多次,但仍旧有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区分具体数量与分率。当我在此题后又补充两问“每段长度是1米的(/),又是2米的(/)”时,全班就没几人能够正确回答了。看来教材65页例题分饼教学中,对于3/4块饼既表示一块饼的3/4,又表示3块饼的1/4教学落实不到位。在 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此问题。
101页第3题,如果能够补充如“4/14和9/21”、“4/12和5/20”的分数大小比较就更全面了。这些习题不仅能够巩固分数大小的比较,而且还可以复习约分的方法,培养学生先观察数据特点,再选择解题策略的良好学习习惯。
102页第1题第4小题为“如果b是a的2倍(a不等于0),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教参》给出的结果是勾,可我却认为应判错。因为当a和b是小数时(如2.4÷1.2=2),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103页第7题,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他们的解题策略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教材96页中曾出现过一次此类习题,当时学生只能用通分的方法解答。可是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今天有人提出一种更容易为学困生理解与掌握的方法。即先把两个分数都化成小数,再写出这两个数之间的小数,最后将其化成分数。如:1/4>()>1/5,1/4=0.25, 1/5=0.2, 它们之间的小数有0.21„„所以小于1/4,大于1/5的分数有21/100。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反思:
[困惑] “含义”与“意义”的区别,在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标高上该如何把握?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含义”与“意义”有什么不同呢?《教参》中指出,含义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在教学中,我请学生结合题意分析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时,他们只能回答到“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所以用加法”,“要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就是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了。
[作业格式的思考]“1/8+3/8=(1+3)/8=4/8=1/2”其中的“(1+3)/8”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业格式是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为什么到五年级了,教材中反而步骤变多了,中间增加了一步“(1+3)/8”,这一部是否在第一课时就可以省略不写呢? 我是这样思考这样问题的。教材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螺旋式上升编排的,五年级再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够清晰地说明算理,所以写出思考的全过程就是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理解的过程。这样规范的书写在第一课时是有必要的,可强化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可有效避免将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的错误算法。到计算熟练后步环节可以省略。[对练习的思考]
1、建议在例题教学中补充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计算题,使学生明确如果将1转化成与减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
2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对于7/7和0/7的结果如何化简也应进行相应指导。
第三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反思:
简单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课前预习后仿佛全没了挖掘点,可在课堂质疑环节却闪现出许多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生1:为什么方法一中4/15+1/15的计算结果“5/15”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生2:为什么第二问的算式“1-2/15-12/15”不是用第一问的得数“4/5”,而是用它化简前的结果“12/15”?
生3:第二问我还有不同解法,可以用“1-(2/15+12/15)”。
针对前两位学生的提问,我请学生回忆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得出整数加减法 的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相加减。同理,分数加减法计算时,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因此,在遇到不同分母相加减时,教材直接选用了与之同样大小的同分母分数。这里的对比铺垫,也为明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第三位学生的回答,我在评价中进行了三个夸赞。
1、在课前预习环节,不满足于教材所提供的解法,能主动寻求不同解法,探索精神可佳。
2、在还未学习到分数加减混合计算时,能够列出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并通过已经掌握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推理到分数,正确计算出结果,举一反三精神可佳。
3、通过他的解法,能帮助大家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减法的性质),过几天咱们再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可能就会用到它。
简单的内容,平常的教案,平淡无奇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课前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使得教学变得深刻,思维变得活跃,创造性的火花得以闪耀。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反思:
1、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更改的提问。
对于如何计算“1/4+3/10”,教材给出了提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这句看似十分平常的设问不仅为学生指出了一条思考的路径,而且还渗透了数学转化的思想,就是让学生面对未知的问题时,能主动想办法把它变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它。这句设问既能诱发学生思考,又隐含了学法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随意更改,更不可废弃。
2、用好一张重要的直观图。
“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 仅凭抽象的语言来说明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思维水平尚低的学生。因此教学中,我使用了挂图使学生直观地看出3/10和1/4两个图形都变成由若干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来表示后就可以相加了。这一过程直观、明了,使学生既理解了算理,又掌握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果能够制成课件,动态呈现这一转化过程就更好了。同时建议课件中可补充将金属和纸张垃圾扇形部分和整个圆的4/14(即2/7)其比较,通过直观比照促使学生感悟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率。
3、对课前铺垫孕伏的思考。
相关知识的全面复习会为新授做好铺垫与孕伏,使教学重难点突破得快、好、省,但这种复习方式会牵制学生的思维,在新知探索中其实他们已经走上了教师预先铺设的道路,课堂中少了错误资源的生成。因此今天结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不可少的前期知识——通分,针对学生习惯将两个分母相乘的积直接作为公分母的现况,在复习环节中仅仅安排了求两个数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忆了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情况,并请思维敏捷的同学介绍了各自的方法,帮助提高计算速度。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用非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所带来的计算困扰及约分的麻烦,大大提高了计算正确率。
第二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
有趣的三角
充分利用教材习题,渗透数学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训练学生思维是我在教学第10题后的心得。[渗透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通过介绍杨辉三角与欧洲帕斯卡三角,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杨辉三角的基本性质,即两条斜边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感受杨辉三角所体现的数学对称美。通过计算,带领学生发现各行数据和的特点,即各行数字的和等于前一行和的2 倍。通过补充的资料使一道小小的习题所承载的数学信息含量更加丰富了。为教学好此部分,我在课前查找了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宋朝钱塘(今杭州)人杨辉,南宋景定二年(1261)所作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载了杨辉三角图形。后来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 · Pascal)在 1653 年开始应用这个三角形,并发表在 1665 年他的遗作《算术三角形》一书中,所以杨辉三角在欧洲称为帕斯卡三角形。
基本性质:杨辉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对 称 性:杨辉三角形的每一行中的数字左右对称.杨辉三角第n行各数的特点: 第0行 1 第1行 1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第5行 1 5 10 10 5 1 第6行 1 6 15 20 15 6 1 第7行 1 7 21 35 35 21 7 1 „„
杨辉三角第n行中的数对应于二项式(a+b)n次方的系数,各行数字的和等于与之对应的(a+b)n次方的展开式各个系数的和,为2n。[训练思维,促使能力发展] 在介绍完杨辉三角后,我没有将教学仅停留于学生将表中的“1”换成“1/4”和“1/8”,检验规律是否还存在。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拓展。补充提问:当将“1”换成“1/4”后,你能推导出第10行的和是多少吗?将“1”换成“1/8”后,你能推导出第6行的和是多少吗?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将发现的规律加以应用。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每行数据和的规律掌握情况,还渗透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推导1/8第6行时,学生就回答到“因为每一行分数的分母都是8,相加的和分母也是8,所以第6行分数相加的和分母一定是8。分子应该是1*2*2*2*2*2=32。32/8约分后得4。”深入的挖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无论是运算顺序,还是计算方法,学生都能很快迁移得出。如果要说本课有什么“新意”的话,我想一步通分应该算一个吧!可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过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例题,即使“你知道吗”中也没有补充介绍过方法,只是在96页*号题中出现过三个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可当时教学时,部分学生是将三个分母连乘的积作为公分母来通分的,如果今天仍旧按此法势必使结果过于复杂。怎么办?
对于这部分知识,人教版老教材是作为新授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且有大量练习巩固相关技能。新课标教材在此是有目的的降低难度,还是编写时由于受篇幅限制进行了删减?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这部分知识,是否会对今天的学习造成较大影响?我们是否需要补充一节相应的新授课呢? 通过课前研读教材和课上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1、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从116页至总复习142页中所有混合计算的习题,发现所提供分数的分母是十分讲究的。它们无一例外地存在下面的特殊关系:三个分母中必有两个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原来,教材在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上已经悄悄降低了难度。
如116页的做一做第一题,三个分母分别是5、10、3,10是5的倍数,那么求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实 质上也就是求10和3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就可以巧妙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了。有了这个发现,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三个分母中哪两个数存在着倍数关系,然后再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求较大数与另一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可。
2、将方法有效类推。
在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普遍采用的是先求较大数的倍数,再依次判断这些数是否是较小数倍数的方法。那么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能快速类推出解决方法,并正确口答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因此,教师不可小瞧学生,他们具有探索的欲望与潜能。
第二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掉以轻心惹的祸
复习环节,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简算出结果,还能清楚说明应用了什么定律,我心头一喜“看来学生的基础扎实”。新授后完成做一做第1题和121页第5、7题时,学生们无论是填运算符号,还是填数据都既正确,又快速,我心头再喜“看来学生们很会迁移”。可在作业反馈中,当我留心批阅每位学生的中间过程时却发现虽然计算正确,但计算过程并非最简,在解答时还存在一些“瑕疵”。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案例1:1/4+1/3+1/4+2/3 =1/4+1/4+1/3+2/3 =2/4+3/3(问题:没有对计算结果及时约分,导致出现异分母分数相加。)=6/12+12/12 =18/12 =3/2 案例2:9/7+1/8+3/8+5/7 =9/7+5/7+1/8+3/8 =2/1+1/2(问题:虽然及时对结果进行了约分,但对2/1=2的观念却很淡薄。)=4/2+1/2 =5/2 [再教设计] 在教学完例2后,补充一道例题指导学生简算。教学设计如下: 出示12/7+1/4+2/7+1/4 问: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书,集体订正时问:这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强调注意:中间计算结果也要及时进行约分。对于“2/1”这样的假分数应化成整数“2”。埃及人的分数
埃及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人处理分数与众不同,他们一般只使用分子为1的分数,例如:用1/3+1/15 表示2/5,用1/4+1/7+1/28 来表示3/7 等等。
121页第8题正好与此相关,学生们今天学习起来也特别感兴趣。由于有114页第6题的基础,他们不仅正确计算出了结果,而且还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建立起重要的数学模型1/n-1/(n+1)=1/n(n+1)(n≠0)。当探究解答1/2+1/6+1/12+1/20时,部分学生们从眉头深锁到兴奋不已,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暂时不会做的学生当学会代入法后,还不停地吵着要再做一题。我又布置了两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练习完成。
1/6+1/12+1/20+1/30+1/42+1/56+1/72(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完成)5/6-7/12+9/20-11/30+13/42(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
通过练习,学生们深感发现的规律能够使复杂的分数计算变得简单,数学真奇妙!
六统计 1.众数
第一课时:众数
教学反思:
众数是《课标》教材新增内容,由于以往关注研究得较少,致使今天的教学举步为艰,对个别习题结果的评价更是模棱两可。唯一让我安心的是学生们都掌握了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会正确地确定众数。而开学初教研员所作报告中已提早告知,中位数和众数已经在新修改版《课标》中删除,所以考试中练习的难度不超过例题。是什么问题困扰着我与学生呢?
困扰一:根据数据特点,确定采用哪个统计量比较合适。
[案例1]教材123页做一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0, 众数是5.1。第二问是“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虽然《教参》中给出了正确结果“在这里用众数表示全班同学的平均视力水平比较合适。”可许多学生认为中位数与众数数据相差不大, 用中位数表示一样合适。甚至有学生用计算器算出了它的平均数是4.9675,认为用5.0代表一般水平更合适。
[案例2]教材124页第2题,这两位射击队员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5,而众数甲是9.5、乙是10。题目问“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学生有的认为选甲比较合适,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最低成绩都在9环以上,而且10次中有5次都打出了9.5环。也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选乙,因为在甲乙两名选手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乙的众数是10高于甲,这也就说明他打靶时正中靶心的次数多一些,获胜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到底选谁更合适呢?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是相同的,就是要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在统计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通过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与对上述两个问题的个人意见。
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都是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用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中位数则仅与数值排序后中间一个或两个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偏大或偏小时,可以用它来描述其大体趋势.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频数的考察,其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用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
下面谈谈自己对上述两道练习题的个人意见。
123页的做一做,我认为用众数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这组数据中5.1出现的次数明显高于其它结果,全班有超过1/4的同学左眼视力是5.1。
124页第2题,我会选甲参加比赛。虽然甲乙的平均数相同,且乙的众数高于甲,但射击需要的是稳定发挥,在这方面乙10次射击中有两次成绩都在9环以下,而甲的成绩则明显稳定得多,所以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我选甲。
困扰二:中国语文博大精深,给我们造成的文字理解上的困扰。
[案例3]教材124页第1题,题目问“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有的学生认为良好以上包括良好,如生活中常说“60分以上为及格,全班及格的有XX人,”这时的及格人数就包括了60人,所以“以下”、“以下”就包括这个数;也有的学生认为良好以上不包括良好,因为从教材120页第4题的提问“海拔在1001为以下的面积共占多少”,而不是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面积共占多少”可以看出“以下”不包括1001。还可以从教材124页第3题的表述“在100及100以下良或优”中看出“100以下”应该不包括100。到底“以上”和“以下”该如何界定呢?
[分析]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教材或教参作统一界定,老师们都能理解,也便于操作。在这方面还要恳请人教社编辑为我们统一进行规范。
相关问题研讨网址: http://bbs.pep.com.cn/thread-382619-1-1.html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课时
教学反思:
实物投影OR电脑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简单的实物投影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自制课件或网页来辅助教学。可今天这节课,我却认为用实物投影仪来辅助教学相对于制作课件而言要高效。
教学由统计表引入,当说明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时,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制作折线统计图,这时可以请两名学生在两幅单式统计图中分别中韩两图获金牌情况统计图(注意:发给两位学生的油性笔颜色必须不同)。然后,请学生观察统计表回答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时,学生们发现手拿两幅图进行比较很庥烦,顺理成章地引出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时,教师将学生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重叠在实物投影仪上,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快速就制作成功了。此时,适时追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哪条代表中国、哪条代表韩国?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看都明白呢?”从而自然过渡到补充图例。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统计图由学生手工制作),又使媒体的使用达到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与制作课件相比更省时、高效。
练习反思:学生思维的僵化
练习二十五第2题的第2小题,问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绝大多数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还有的学生吵嚷着说“题目出错了”。原来,他们只会顺着1至12的顺序找,而不会跨思考。悲哀呀!学习了五年的数学,而且全班近半数学生在校外参加培优,可思维居然如此僵化,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也是我教学中没能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很好结合的悲哀。
打电话
教学反思:
三个重要
1、生活经验很重要。
如果本课由教师整齐划一的要求学生按教材不同方案的顺序依次教学,显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活动过程过于机械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我特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启发他们设计各种各样打电话的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经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并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也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最后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在第二种方案的过程中,就已经初步感悟到当教师在通知其他同学时,已得到通知的学生也应投入到打电话的行列之中,设计方法的热情很高,他们积极思维。各种方案中,既有生活经验的迁移,又有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这样既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又开拓了他们的思路。
2、逻辑推理很重要。
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第一分钟时,有几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共有多少人(这里包括教师)知道这个消息?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层层剥笋”,规律一步步明晰,道理不说自明。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生了“飞跃”或“质变”,这一阶段正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而学生在思考打电话的时间与通知到的学生人数问题时,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即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是一个等比数列。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我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使思维深刻。
3、符号化思想很重要。
打电话方案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文字完整描述,可以用数字1-15分别代替15名学生逐条简单记录,还可以用画图示的方式形象记录。在课堂上,我提示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记录。虽然学生展示的结果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一种图示都体现出数学的简约美。
数学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数学用的语言与通常的语言有重大区别,它将自然语言变为一种简明的符号语言。我在本课打电话方案的记录上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符号化的思想。首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将日常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其次, 我还请部分同学板书,引导学生将看懂抽象的符号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七、数学广角 一课时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一直是学生感觉较难理解掌握的内容,这次“找次品”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低起点,拾级而上,我将例1单独作为一课时来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一些困惑: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1、本课是仅仅要求学生会利用天平找出5 件或5件以下物品中的1 件次品,还是需要能从更多件物品中找出次品?
2、找次品的过程是仅需要学生口述即可,还是应该要求学生能够用简要文字描述或通过树形图、箭头示意图来记录呢? 我的思考:
1、本课如果只找5件或5件以内物品中的次品太简单,建议在巩固练习中补充找8件物品中的次品。因为当所分物品是偶数个(如4、6、8)时,我发现学生更亲睐于将其平均分成2份。这种分法在总数是4和6时,并不影响最少次数,但如果是8个物品时,如果平均分成2份,则至少需要3次,而如果分成3份(3、3、2),则只需要2次就可以找出次品。所以,补充找8个物品中的次品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即应尽量将物品分成3份,能够更好找出次品)。
2用语言描述找次品过程,当遇到使用天平次数较多时,叙述起来十分麻烦。在例1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更乐意用绘制简单天平示意图的方式表示找的过程。可是随着物品个数的增加,这种方式虽然形象直观,但毕竟不方便。“繁”则思变,教材137页第5题用简单文字加箭头的方式清晰描述过程,这种方式比画天平简洁得多,但有没有更简便的记录方式呢?《教参》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树形图。(如下)
这种树形图用小括号代替了“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别是几”的叙述,一目了然。同时还吸收了箭头示意图的优点,用两个分支表示称得的不同结果。但我觉得“天平两边各放3个”这类语言能否符号化,使图示更具有数学味,也更简洁?当天平两边各放3个平衡时,再将4个物品分成3份,1、1、2,后面也应按前面格式写明“天平两边各放1个”,接着按平衡或不平衡分析,这样思维才能完整体现。经过自己 33 的修改,我将树形图改为如下格式:
我通过在两个数字下划线的方式代表“将这两堆物品分别放在天平两边”,这样既减少了文字,又方便最后统计次数。每种情况,最后只需数一数共划了多少条横线即可,既准确、又形象。
在使用树形图记录中,我还有些困惑,诚恳地向大家讨教。找次品的题目一般都是求“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请问树形图是否必须在最后标明谁是次品。即上图是否必须这样写?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想快捷准确解决此类型问题,教师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灌输结论性的解题方法,即每次尽量将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不能平均分时,也应使每份的相差数不大于1),然后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强化这种方法。这样的教学虽然短时高效,但却只重结论,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少了发现后的欣喜与快乐,缺乏比较、综合等思维能力的锻炼。为此,我今天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尽量地显现他们的不同称法,最后通过对比发现了结论。这样的教学显然费时较多,练习二十六第4、6、7题都没能在单元时间内完成,必须再增加一个课时练习课,但学生们学得开心,思维十分活跃。
在教学例2时,学生们发现9个物品不可能按教材所说分成4份(2,2,2,3)放在天平上称。因为将其中两个2放在天平上称过以后,剩下的2与3是不同能可时放在天平两边的,所以这种分法应该改为分成5份,即(2,2,2,2,1)。而这种方法实质与9分成4,4,1是一致的。因此,学生认为教材这种分法不合理。不知大家怎么认为? 因为9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因此学生们普遍选择了分3份。个性化解法丰富多彩,除了教材中提到的4,4,1;3,3,3外,还有2,2,5和1,1,7两种不同分法。这些分法中除平均分成3份以外的分法外,其它都至少需要称3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所以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 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课堂生成:
曾经参加过校外培优的陈灿佳同学在学习完例2后,就告诉大家“只要记住物品总数在2——3之间,需要称1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在4——9之间,需要称2次;在10——27之间,需要称3次„„。”我顺
势引导学生独立阅读137页的“你知道吗”。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方法好,如果是填空题可以根据表格快速填写,节省时间;如果是解决问题,可以根据表格核对自己的结果。但记不住数据怎么办?“从上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对照数据寻记忆窍门。果然,不一会儿功夫,高家琦同学就发现了隐藏的规律。“要辨别的物品数目2——3;4——9;10——27;28——81„„”,这里的后一个数3,9,27,81都是不断乘3得来的。因此,只需记住第一组数据,然后将3依次乘3,即可得到每组数据的第二个数,第一个数则是前一组数据中第二个数+1得到的。听了他的介绍,班上长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建议:练习二十六第1、2、5题,物品的总数都是3的倍数,建议在练习中适当补充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习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要加强如何将物品分3堆的方法指导。练习心得:
配发的作业中有这样一题:有3盒乒乓球,每盒12个,其中有1个次品比正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能找出次品?我与老师们首先研讨,确定“至少称几次就能找出次品”这里的“次品”是指含有次品的盒子,还是那1个次品乒乓球。通过研究,达成一致,都认为是乒乓球。
找到这一个次品乒乓球又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先求出所有乒乓球的个数,然后将36个物品按找次品的方法求出至少称的次数。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将3个盒子分3堆(1,1,1)来确定次品盒子,再将其中12个乒乓球按(4,4,4)分成3份来找次品。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结果相同,但第二种方法相对较省力,只需找开一盒即可找出次品。
那么是否以后遇到这类题,两种方法都可行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有4盒乒乓球,每盒12个,其中有1个次品比正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能找出次品?按总数48个乒乓球来分,只需要4次就可找出次品。可如果找4盒来先找次品盒子,就总共需要5次才能找出次品。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还必须周全考虑。困惑:
1、课堂评价困惑。
有部分学生仍旧痴迷于平均分成2份的方法,在“做一做”中就有部分学生将10分成5和5,用这种分法同时也能做出正确结果,请问这时你会怎样评价学生的做法? 我是判断其正确,但建议其以后将物品尽量平均分成3份。2作业格式困惑。
请问大家练习二十六第6题该如何让学生记录找次品的过程?如果是10个物品中有一个次品,且不知道轻重,能有简洁的方式记录吗?
我是告诉学生先按例题找次品的格式书写,然后直接将结果加1。加1的原因是为了确定这个次品到底是比其它物品轻或重。没有文字解释,这样合适吗?
八、总复习
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最怕上复习课,因为好学生认为是“炒剩饭”,没有学习动力。如果提高习题难度,适合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可学困生又一片茫然,收效不大。如何处理学困生与学优生在复习课中最近发展区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矛盾呢?作为教师,在这段期间关注的重点应该在谁身上呢?
我认为在复习中,老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困生。必须努力达到期末考试100%的合格率。为此,我与班主任一起对全班进行了临时位置大调整(仅限复习期间的两周),将最需要关注的学生集中到正中间一组。这样有效提高了对学困生的关注,能在教学中及时观察他们的听讲状况,在课堂巡视中重点加强指导,在作业批改时做到优先面批、逐一指导。
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努力体现课型特点。使学优生感觉复习课仍旧有新“知”(知识间的结构)可学,仍旧有新“问题”(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研究,仍旧有新“题目”(知识薄弱点或易错题)需要思考。
1、引导学生主动梳理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将教材中分散于两个单元中有关“数论”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关因数与倍数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2、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加强概念间的联系与对比。比较了“质数”与“互质数”、“质数”与“分解质因数”、“因数与倍数”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以及“谁是谁的几倍”之间的区别。
3、通过平时作业及单元检测发现的问题,结合自己搜集的学生易错题精心设计教学练习环节,使学生练习有新意,有坡度,有所得,注意兼顾学困生。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学期的重要章节,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且对六年级分数乘除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我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和“分数的加减法”分为两课时完成。
[教学困惑] 教材141页第3题为什么要将每两个数字之间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要表示的6个数中,仅仅只有2又3/5可以借助这些点。那么这些点在此题中起什么作用呢?
纵观本单元教材,70、73、77、87页都有在数轴上描点或根据所描点写分数的练习。但在是否将单位“1”平均分上有明确的区分。如73页第6题将单位“1”平均分成5份,此题所写的分数分母全都是“5”。而77、87页的数轴则没有将单位“1”平均分,因为它们所要表示的分数分母各不相同。这题是教材印刷时出错了吗?还是„„? [学生难点]
1、分不清何时是用分数表示量,何时是用分数表示分率?两者的求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可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述及单位入手深入分析。一般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量,而问“占总数的()”则表示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求具体的数量是把条件中的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求分率则是把总量看作单位“1”,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一。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由于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所以分母相同。区别是由于一个是将具体数量分,一个是将单位“1”分,所以分子不同、当然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
1、对于“1个饼的3/4也就是3个饼的1/”4无法理解。
我很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暂时无法理解的内容稍大以后自然就能顺利理解与掌握”的说法。我相信到六年级上册学习完分数的乘法后,上述问题将不再是学生的难点。可如今,不利用数形结合的演示讲解,学生就是难以认同。为此,我不仅画了分饼的示意图,还结合“3米的1/5和1米的3/5”画了线段图,结合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法,学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计算不可小瞧忽视
一、学生忽视计算的练习。许多学生不愿做计算题,认为太简单,浪费时间。每次单元检测完,请他们反思考试情况时,常常是将丢分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实际并非完全如此,有的是计算法则不熟练,将分子加分子的和作分子,分母加分母的和作分母(如3/4+2/5=7/9);有的是减法的性质掌握不牢,添上或去年括号时没变号(如18/11-(5/7-4/11)=18/11-4/11-5/7);有的是随意改变了运算顺序(如3/4+2/5-3/4+2/5=0)„„特别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通分和计算结果的约分,如若没达到一定量的练习是难以提高速度的。
二、老师不能小瞧计算的练习。每次试卷中,口算、求未知数X、计算和文字题约占总分的2/5。如果能够抓牢这40多分,许多学困生就能摆脱不及格的困境。可在复习期间,我们往往更多练习的是解决问题、概念题等,而对计算关注不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建议在最后这段时间分层设计作业,每天留两道左右难题,请学优生选做。对于学困生则要重点强抓计算练习。
三、分数加减法计算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约分意识淡薄。经常忘记约分或没能约成最简分数。
改进措施:每堂课前进行5分钟的口算,加强针对性练习。2减法的性质应用不熟练,不会变号。
改进措施:利用生活原形帮助、启发学生理解算理。3解方程的格式、方法生疏。
改进措施:在复习课中补充相应练习,帮助回忆正确书写格式及等式的性质。补充讲解3/4-(X+1/3)=1/6这类有小括号,且为A-X=B类型方程的解法。[课堂生成记录] 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a-b+c=a-(b-c)呢?
王奔:比如坐公共汽车,车上原有一些人,在站后下车了5人,又上车了3人,那么这时车上就少了2人。如果用算式表示就是A-5+3=A-2,2就是5-3。所以a-b+c=a-(b-c)。[点评]运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件举例,简单易懂,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虽然只有4个课时内容,但由于相隔时间较长,知识遗忘现象严重,特别是旋转的作图方法对部分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必须加大指导力度。“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本学期一个较大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多,所要掌握的计算公式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解决问题的变化形式多。综合考虑以上两点,将本课内容分为两课时完成。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中,我结合长方体长、宽、高的特征和正方体棱长特征,补充归纳了它们棱长和的计算公式,并将表面积和体积对应复习,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分清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为使学生扎实掌握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补充了大量相关习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化对公式的认识。[练习感悟]
虽然练习二十七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不多,但难度却较大。特别是第12题。何为“溢出”部分学生不理解,所以建议用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找到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与玻璃缸溢出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解答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8×6×2.8+4×4×4-8×6×4
方法二: 4×4×4-8×6×(4-2.8)或4×4×4-(8×6×4-8×6×2.8)
在“图形的变换”复习课中,我补充了非水平、垂直放置图案的旋转作图练习,引导学生真正利用旋转的特征,运用直角三角板作图。同时,我还补充了将某个简单图形A先按逆时针旋转得到图形B,再将B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最后画出图形C沿指定直线的对称图形,用以综合考查学生图形变换的掌握情况。为提高作图能力,我采用同桌互查互教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有限时间内的指导面。[教学困惑1]139页第7题,图一可以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图二?
生1:图一旋转3次就可以得到图二。
生2:图一先向右平移8格,然后再旋转3次可以得到图二。请问上述两种结果,哪种正确呢?
[教学困惑2]图形的变换作图时必须画轮廓线吗?
新课标二年级平移作图时是要求画轮廓线,但在本册旋转作图时教参并未强调,教材呈现的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案又都是实线。请问:图形的变换作图时必须画轮廓线吗?用线段行吗? 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本课建议补充数学广角——找次品,这样才能完整复习本册所有单元。
本学期自己教学困惑最多的一个单元就是统计与找次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方面
1、根据数据特点,无法确定合适的统计量。请教后的结论是:选派射击选手在平均成绩相同的条件下,应选发挥更稳定的选手参赛。众数不仅要观察数据的大小,同时还要比较众数出现的次数。在此题中,甲的众数是9.5,它出现了5次;乙的众数是10,可这个数据只出现了2次,而且在这组数据中还出现了明显偏小的数据8.3和8.7,所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应选派甲去参加比赛更合适。
2、“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或数)代表****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这里是回答数值,还是回答“中位数”、“平均数”或“众数”呢? 教材123页做一做第3小题、125页第5题(2)小题的问题都是用哪一个“数据”代表一般水平比较合适。而143页第13题(2)小题问题是用哪一个“数”表示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教参》对123页做一做第3小题是这样回答的:“在这里用众数表示全班同学的平均视力水平比较合适。”125页第5题(2)小题是这样回答的:“由于平均数是2600,中位数和众数都是2000,所以用众数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它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难道这里回答用“中位数”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就不对了吗?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数据”是指进行各种统计、计量、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数”是指数目,数目是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按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学生应该回答用多少来表示一般水平比较合适才正确。
请问广大网友,你们是如何要求学生回答上上述问题的?
二、评价方面:
数学习题的批改长期是统一标答,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有多种解法,也往往是同一种结果,少有多种答案。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发现教材的许多问题使学生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结果丰富多彩。对于初次接触新课标教材的我而言,确实感觉极不适应,在评价时也常常感觉把握不准标高。
如“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如果学生是根据统计图,自己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这能算对吗?
又如“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教材128页做一做第3小题)”,有的同学是预测的具体次数(李欣会跳169下,刘云会跳163下),有的学生预测的是名次(李欣会得第一名,刘云可能得不到名次),有的学生是将两个的情况进行对比(李欣的比赛成绩会超过刘云)。这些都应该算对吧?
还有这种类型:“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下面的统计图对你有什么帮助?”学生有的回答“前4个月我多进彩电,后4个月我多进洗衣机,中间几个多两种电器都适当购进。”也有的学生回答,“从发展趋势来看,38 彩电越买越少,洗衣机销量越来越大,所以我会多进洗衣机,少进彩电。”这两种回答又该如何评价呢?
第三篇:教学反思全册
教学反思
1、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2、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1、站在孩子的角度读,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被作者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听我认真地范读完后,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
2、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我想,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展望未来,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1、《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主要是阅读教学,要让孩子在读书中体会文章内涵。所以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个性情感体验非常重要。我先让孩子在读通的基础上,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读懂文章。在老师交给了方法过后,孩子们通过自渎去再次感悟,进一步了解课文。比如。文中讲到:“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让学生投入到文中的情景中去感受,孩子们说出了不同的感受。有孩子说,孙中山这时很害怕,也有的说很紧张、还有的说他很自信。于是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读出不同的语气。孩子们在这样的朗读中,就能够更深刻、更全面的去理解课文。
2、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道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学习至此环节,我不由联想到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确实遇到过一些爱提问题的孩子,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在他们向大人(包括老师、家长)提问时,也许碰到过一些钉子。于是我打破原来理解文章最后孙中山说的话的意思,直接切入生活讨论:“请谈谈你曾经面对家长、老师不敢提问”的情景,按说碰钉子也没关系,我们是为了弄清道理吗?孩子们安静了片刻后,看到我往下没有做什么明示暗示,他们纷纷发言。有的列举了在家中厨房里问妈妈为什么要把油烧热了再炒菜,却遭抢白,“躲远点,小心渐到油。” 有个小男孩却生生地说:“有一次,我向老师问家庭作业是不是生字写三遍?”老师没好气的说:“我留作业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我当时就是怕写错了才向老师问一下,可没想到……以后我再也不敢问了。
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是再用话语鼓励孩子不懂就要问,也不如在平时认真对待孩子们的提问。
园地:
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在调研课中,我选择了上语文园地一,这是一个挑战。上完课下来,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用在复习整合课中,需要继续探讨。从园地内容看,有“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等这几个内容。我把“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掌握。在背诗歌环节,我按照三年级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同形式读,大致说诗句意思,比赛背诵,说背诵方法。4-
1、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后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教学中,我首先通过问学生在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通过PPT课件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把学生带入课文中,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发现美的乐趣和美带给人的快乐。
6、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逐一看课件和故事,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边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学生学习并回答:作者把秋天的雨比做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
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的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把黄颜色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我都应该考虑到前期经验的灌输,使活动能很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7、上《听听秋的声音》时,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声……”陈一夫喊道,“秋的声音!”
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
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孩子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
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张鹏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何我玩一下再走呢?”他大概还在想课上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是你没注意……比如它‘呼’地摸了一下你的脸,‘唰’地一下又碰了你地耳朵。”张鹏开心地笑了。
8、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通过给文章续写结尾,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鸟儿的真情,深化主题。
9、成功之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10、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应把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度。要根据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适时地发散,适时地集中,才能充分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想象自己就是红头,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
习作
三、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引导学生在讲述故事时不必过于严谨,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可。
12、我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是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抓手“让学生习得一些基本的预测方法。”我觉得不能接受的教材内容是在这一课中设计续编故事。理由有二:一是故事中的一波三折是非常完整的,第三次时,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蜘蛛的故事怎么也讲不完,老屋也就不会倒了。此处照应课题,完全结束了。如果我们再去续编,那就成了画蛇添足,造成故事冗长而泛滥。二者,推测或预测都是有依据的,如何寻找依据,如何预测故事情节继续发展,如何推测故事的结局,学生都还没有来得及学习就急忙实践,学生怎么会把续编故事写好,就算有部分学生能把故事编得像模像样的,那也是天才,不是我们老师教的。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教天才,也不是让少数天才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才华,而是让更多的学生都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真真实实地学会“续编故事”。
13、在本次的优质课评比中我选择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个教学内容,这是一个诙谐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中都是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而展开的一个个故事。本个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的;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通过故事学习知道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活动开始环节我采用了谜语引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猜谜语来引出接下来的内容,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都纷纷加入到了猜谜语中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首先吸引的学生的兴趣,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接下来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也都能积极的回应。因此我认为,每个活动的引题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开始能为接下来更的开展活动做好铺垫工作。
但是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也有不足之外,活动后我也做了反思。在活动中老师主讲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而且我还是一个比较心急的人,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之时当我一听到是我想要的答案,就是迫不及待地接下去。提问中我的语言组织得也还不够精练。但是我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绘本学习就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同时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这样就可以挖掘绘本中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为了能更好的体现绘本中,学生能展开想像,大胆讲述,我就要改动我的课件,可以把一个场景的图片放在同一张内,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观察,更好地理解。
整个活动下来,我也梳理了,总结了一下,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讲的太多,留下学生讲的机会少,教师讲的很累,而学生发表的计划却被束缚,早期阅读这样的教学应该放手给孩子说的机会,让孩子自主、自由的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有教师来补充,这样放手给孩子的机会就更多了。那么在今后的绘本教学中,我也会不断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14、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呈现最佳的教学方式,于是反复备课,反复研讨。想要顾全很多,追求完美,却无法取舍,左右为难。想要放开束缚,“随心所欲”地讲,又没有那个胆量。几乎是“画地为牢”了。
饭吃不下索性就不吃了,又没心思做饭,于是把儿子也丢在一边,给他定外卖来应付晚餐。自己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却毫无头绪;到电脑里百般搜罗,思路竟然越发枯竭。越是这样,信心越是缺失。怕表现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怕课上“砸”了影响学校的总体成绩,甚至到了怕语无伦次、出现忘词的现象。于是两周下来“衣带渐宽”了。
终于熬到讲课的日子了……
课讲完了,领导评价完了,才发现处心积虑地准备的所谓的完美,还不如自己平时给学生上的其乐融融的每一堂课。我们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学生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思维碰撞的火花时不时的闪现,不,可以说是“金花四溅”。他们是那样的腼腆,忽而又是那样的无拘无束。他们的灵性在讨论中被启迪着。思想在讨论中被引导着。学习的热情在唇枪舌战中被充分燃烧着。“以学生为本”终于允许正大光明地“回归”了。口语交际
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老师给出的图片,明白图片的意义所指、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讲好小故事、进一步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说标准普通话,并且能自己编造故事,使得故事情节完整生动。
本节课分为下面几步来进行。第一个环节是针对这节课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第一,和对方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用词,要有礼貌,不能用咄咄逼人的语言。第二,用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得他人能够听懂你的语言和意图。
接下来就通过第二个环节出示小熊玩具正式进入本节课,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个小熊,看到这只熊能想到什么?这一个环节,我是希望通过学生对玩具的喜好和大家的讨论,不漏痕迹的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
15、《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自主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的头脑中回想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题感到欣喜。归纳起来我把大家提的问题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差距,加深学生印象。
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仅通过简短的文字,我想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还是形不成整体全面的感知。也不会带着喜爱的感觉去读。于是在几个学生读完翠鸟样子这段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闭上双眼,我再次读这一段,让大家想象翠鸟的样子,进接着我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3、配合动作,感悟朗读。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没一会儿”、“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16、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点讲解与训练。(复述文中描写兄弟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唤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欲放的一幕。)在这环节中,我口头出示:孩子们,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采集植物标本,火红的枫叶让人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鸟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让孩子们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写作文时才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出来。比如:文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又发现了变化的原因。这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或者是轻易地放过去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如:要下雨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冬天有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要冬眠。(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了习作,训练素材较多,写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物,也可以写一种植物,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发现”写“观察日记”)等。
17、整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感悟。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让他们来介绍李白,想一想李白写过什么诗?接着我导入:“看来你们对李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我在课前制作了课件,我让学生来观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学生对天门山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让孩子们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孩子们积极思考,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结合观看的课件,一下子就说对了“壮观”。我接着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回”“出”理解这首古诗,结合课件感悟这首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认识到了天门山的险,又感悟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学生理解了这首诗。但课上仍有不足之处,今后要注重对所有学生的关注,注重引导。
18、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没有单一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相信学生在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观察中我引导学生按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说说图意。在观察和说话中相机提问: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镜”呢?然后,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把一望无际的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把君山想象成“清螺”,来进一步体会,这样,诗中美好的意境就会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交流过程中适时出示了一些描写月亮和湖水湖面的词语,同学们受到了启发,也说出了一些平时积累的:皓月当空、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等。当整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后,其实诗所描绘的意境也出来了。我就适时过度:有位诗人站在这仙镜般的洞庭湖边,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看着这美景喜爱极了所以写下这首诗。再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了诗中的“思”字感受诗人思念友人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我准备了大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教学白板展示给学生看,给他们较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词语。我把每一个词语都放在课文的句子中出示给学生看。先读句子,再解释生字词,最后要求能力较好的学生用新学的字词尝试着造一个句子。上完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对所学的新的字词掌握得不错,能正确运用词语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足之处:
1.新课导入不够新颖,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这节课我的导入方法是直接导入,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其实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课题暗藏玄机,可以叫学生多读几遍课题,再提问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最后叫学生利用课题找答案。师傅的建议是我豁然开朗,果然有名师风格
2.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太平和了,激情可以再多一些,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候没有发出声音。这一点我也尝试训练过的,平时的课堂他们有发声音的,可能来听课的人多了,都不好意思发音了。特别高年级的同学,这点以后要抓出来重点训练一下。
4.课堂上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师生互动少了。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开始我担心讲不完可能我自己讲得比较多了,忽略了学生,互动少了点。以后的课堂要多注重学生说,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们。
每一次公开课都能帮助教师成长,这次的公开课来听课的师傅和老师指出了我上课的不足,帮助我发现上课中存在的自己没有察觉到的问题,我已经将这些问题整理出来,思考改进的方法,相信再上这一课,我能更好的把握,上得比这次好。
20、课堂上我能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如比较理解“封”的意思,重点演示理解“密密层层”“浸”的意思。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读出感情,培养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分析了课文内容、欣赏了小兴安岭美景的之后,通过指读、齐读等方式,将小兴安岭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用感情读出来。当学生边欣赏美景、边发出“哇--哇--”的赞叹声时,我不禁为自己做的课件被学生喜欢而高兴,更为他们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而欣喜。
习作6 这节课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我发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这要落到实处,读书训练不能流于形式,有层次地读书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每次读书都要有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希望他们能够真正的快快乐乐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这儿真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花草树木的色彩展开较为丰富的描写,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学会取舍,初步掌握写作文要详略得当。这次习作我自己觉得自己指导得不好,结果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写得乱七八糟的:没有条理、语句不通、没有重点......我把自己的教案拿了出来,再认真看了两遍。结果发现自己上课时,没有指导学生突破“有选择地进行描写”,也没有重点强调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也难怪学生写得不好。看来,学生不会写作文,或者写得不好作文,不能全怪学生,老师也要认真反思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吃透了教材?教学中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经常拿“镜子”照照,就会发现自己的“毛病”。
21、这篇课文把大自然中的风,水,动物比作音乐家和歌手,通过形象、生动的声音描绘大自然中那美妙的音乐,让人对大自然油然而喜爱之情,那声音是那样的美妙。课文在构段结构是总,分,在段落中也是以这种结构来写的。全文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在二,三,四自然段中分别介绍了大自然中的三位音乐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很多的写作方法值得讲一讲。一是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的结构,可以让孩子们仿写。二是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让孩子们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微风与狂风的不同,孩子们会记住这种写作方法。三是运用了顶真得写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去发现这种写法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写,相信大部分孩子以后会运用这写法。四是第四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写法,在次复习排比句的特点,让孩子们记住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才是排比句。
22、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用“舒畅”“快活’造句。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内容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第二部分(从“童年时“到结束)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注意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弄懂课文所讲的内容,弄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联系。我以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感受,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形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域学生,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学习课文。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的父亲。”“茫然”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那我为什么茫然地望着父亲?学生却不大理解。所以在讲解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和“凝神静气”。“我”并没有看见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不少鸟。“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所以茫然地望着父亲。父亲凝神静气地站在树边,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不想惊动鸟,看出父亲对小鸟的喜爱。而在最后“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也由衷的地感到高兴?学生在理解这句时能体会到的只是第一层意思,我心情的沉重是因为小鸟在黎明飞翔时最容易被猎人打中,而对于我又由衷的高兴却无法理解,在讲这部分时,让学生联系前面所提到的父亲一生喜欢小鸟,对小鸟非常了解,而且他不是猎人,是不会去伤害小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
不足之处:
1、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发言不大积极。2 朗读的太少。
23、《语文课程标准》: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带刺的朋友》这是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学生有着对动物与生俱来的喜爱之情。因此在这一课伊始,为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训练其多向思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网上找来了一张栩栩如生的刺猬照片,请小朋友们和这只可爱的小刺猬打声招呼。当出示照片时,孩子们那纯洁的童心顿时被调动了起来,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真有一种想把刺猬拿来把玩的架势,有几个激动着发出了:“哇”的感叹声,课堂顿时生动活泼起来了,把孩子内心对小动物那种与生俱来的爱意抽取出来了。有的说:“小刺猬,你好!很高兴能见到你。”俨然一副老朋友的见面问候。有的说:“小刺猬,你好厉害啊,你浑身长满了刺,我好羡慕你啊!”这种发自内心的羡慕是经过了思考后的真实感受,给予引导,其实你也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地方哦!还有的说:“嗨,小刺猬,欢迎你能到我家做客,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哦!”……回答是丰富多彩,不再是以往规定单一的标准,学生可以更具自身的条件多向回答。同时为接下来对文章中的小作者对小刺猬那种喜爱之情的感受作了一次很好的铺垫。
《司马光》这一课是很传统的课文,文中讲述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这篇课文一直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欢。教学本课时我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将语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尽情地演。引领学生学会积累语文。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文中有一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教学中我借机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组词语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一个适时的点拨擦然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拓展了思维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司马光在危急时刻机智救们学生件事我适时进行拓展。下课了,有一个同学鼻子突然出血了,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们都说出了自己的主意,而且非常可行。
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训练应丰富多彩,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展示个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命力。我设计让学生讨论:
1、从司马光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好办法救那个小朋友吗?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
24、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
26、本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读来十分感人。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又设计了给课文补白。一,扣牢“变化”产生情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主要把第1小节与第5小节比较教学。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通过自由读,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去体会,感悟。然后我说:“同学们,面对孤独的小英,面对忧郁的小英,面对自卑的小英,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生自由说)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同学们看这段文字——(文字投影):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自然引入到第5小节的研读。在学生对比阅读后,感知小英的忧郁,自卑和开朗,快乐之后,我问:“是什么使小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样关键性的问题自然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精心设计,用浓浓爱意打动学生的心灵。
为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我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朗读教学的设计中,我安排了要求明确,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自读,检查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读书方法。我还特别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如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我引导孩子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话,用:“如果你在这些同学中间,你的掌声想表达些什么”“如果你是小英,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的生动情境帮助孩子体会人物心理,通过这次空白点的挖掘,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教学《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呈现流畅的态势,如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我就让学生读书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有的说:“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难堪。”还有的说:“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我觉得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其实,儿童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儿童的感觉也是最敏锐的,只要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他们的情感就会充分流露出。但在这下面,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朗读教学中,朗读缺乏
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2、基础知识的再学习
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沙格小学:陈云鹏
《买文具》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货 比 三 家》
——元角分与小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新授课,学生了解了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比较,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的学生交流,然后进行了汇报。
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并不是积极的,汇报交流的方法也不是很好,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说。后来我让学生进行汇报,然后,学生说出了几种方法,有把4.9元变成4元9角,把5.1元变成了5元3角,然后来比较,就可以看出来,4元9角小于5元3角。学生还说出了用4.9元和5.1元中间的数就是5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这样就可以知道结果了。后来,我也向学生推荐了一种方法,就是当两个小数比较的时候,以小数点为界线,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哪个大,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一样,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这样一位一位的比较,就可以比较出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比较积极的看待问题,但是,我发现学生的坚持性还不够好,到后来的听课状态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教师要有各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努力的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课上。
对于方法的寻找,学生找的比较多,但是在叙述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吃力,有的学生听别人说完了一遍后,还是不能自己独立说出方法,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想办法帮助提高。三年级的学生,语言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对于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道理的叙述应该加强,特别对学生的听说能力,仔细倾听的习惯也要着重培养。
《买书》
本节课中,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建构。为此,“买书”的生活情境就能很好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探究的基础上掌握了小数的知识。
2、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总结,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基本思路。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能够熟练计算整数加减法,并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对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可以自主探究解决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把课堂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将带给老师和学生们更多的惊喜!
《寄书》教学反思
《寄书》一节的内容是学习有进位的小数加法和有退位的小数减法,是在
学习了没有进位和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能自己总结在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但在做练习时,有一道5-0.3的题目,部分学生给出的得数是3.3,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孩子们对整数减小数的运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困扰,也说明他们对两个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存在困难,我引导学生先将整数转化为小数形式,把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两个小数转化为位数相同的形式再进行计算,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森林旅游》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完〈元、角、分与小数〉后的复习课,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利用情景进入本课的学习,这样学习内容和生活相接轨,能深入挖掘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创设去野外旅游,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理念。
二、计算内容的实用性:
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的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与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学生学习的自主与合作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问题呈现上来,学生在把问题放在一起,互相讨论,这样起到优秀学生带学困生的作用,并且学生的联系题避免了单调统一,学生联系的题量也很多,即符合自己的选择也丰富了课堂。
上完课后,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但我深感觉
还有很多的不足,学生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最大一个突出弊病就是,问题超出教材学的范围,有的甚至是小数计算的内容,虽然提出问题者和一部分学生能解决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问题很好的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握学生提出问题的可行性,培养孩子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提出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更好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物体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感知“对称”,出示例题中的图片后我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及欣赏古今中外建筑的对称美,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感受其美,欣赏其美。然后将对称物体抽象成图形,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且自己动手折一折,来发现这些物体是对称的,揭示出“完全重合”这样一个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图形的对称性,随后,让学生继续动手折纸,进一步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轴。
接着给出一些学生知道的几何图形和其他图形,即课本中的“试一试”,同样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一定难度的图形判断,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
要的果实,激发学生爱动脑筋,勇于探索。
学生学习完了“试一试”,此时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不少的认识。这时,就需要一些习题和游戏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我安排了“找一找”,“猜一猜”,“做一做”这几个环节,“找一找”就是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五题和第六题,主要是让学生来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两道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猜一猜”是在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的基础上,让学生猜出这个图形的形状,能画出另一半。“做一做”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出轴对称图形,给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样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特点:
1.突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折一折天安门、奖杯、飞机图形,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试一试”的教学,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完全重合”含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到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2.练习设计循序渐进,形式多样。
在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找一找、猜一猜、做一做三个有趣的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做一做”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做”出一些轴对称图
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加强,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借助于多媒体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妙的图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的思绪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飞扬,真切地感受到对称的美。以多媒体展示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辨析轴对称图形,效果佳,效率高。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镜子里的数学》
一课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课上,我利用教具、学生利用学具——镜子,展开一系列观察活动:这些活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氛围,学生兴致较高,发言积极,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平移和旋转》教后记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平移和旋转,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课程标准》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就是让学生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从而发现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在解决判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时,我从生活入手,呈现出常见的生活现象,如:教室门的开与关、电风扇的转动、拉抽屉、闹钟指针的运动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的兴趣便更加浓厚。
三、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虽随处可见,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
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本节课的重点是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首先,我对学生进行点平移的教学,让学生观察一个点的平移动态过程,并让学生说出这个点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使学生学会找一个点平移以后的对应点。接着,对学生进行线段平移的教学。在这一环节,首先出示一列小房子的平移过程,让学生找出小房子的平移后对应的部分。用课件显示小房子移动的对应点。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能自己说出小房子的移动方向及移动几格。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是以参与探索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师生间建立的是平等、和谐、伙伴的关系。
五、注重应用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几道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
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我们不应停留在理念的学习上,还应把内化了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外化出来,但在实践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在评价学生的发言时,有些单调,有时不够确切,激励性的语言不够
丰富,教学语言还不是很精练、准确,突发事情上,教学机智还不够等,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学习,注意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因为自己时间上把握不够好,导致课后的小结草草收兵;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处理突发事情上,教学机智还不够;许多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好,但是没有更好的落实。导致学生在做练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失误。同时,教学中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来组成有趣的图形,则会更有童趣。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通过欣赏、交流后,我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进行自评、他评以及互评,选出最适用、最美观的图案。这样学生经历了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对称、平移、旋转或几者之间的结合,制作出复杂图形的过程,并且能有条理地表达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这个环节不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他们共性的审美观点和个性的审美观点;让他们在学会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作品的同时,大家的创作能力也达到提高。不足的是如果能在学生设计之前加强对他们设计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将会更加的漂亮、实用。
《找规律》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的规律与过程,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体现了数学知识“转化”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安排由乘10→乘几十→乘几百,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先掌握基本算理,并提倡计算多样化,再探索、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让学生去寻找,发现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在这节课中付出了
很大的耐心去等待,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且重视细节问题,避免了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学生的作业检测中,计算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电影院》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练习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1、某一位上加错得数。
2、两数相乘时结果算错,记错乘法口诀。
3、忘记加进位的“1”。
4、抄错数。
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想下节课应进行一些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加、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学生把这些口算能算得准确熟练,竖式计算就不会再出现上述错误了。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概念在本单元是一个重要起始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看图片的大小,人身高的大小;摸一摸、摸自己的手掌、和桌面的大小,数学书的封面等;比一比、比手的大小和桌面的大小,黑板和数学书的封面大小比较等方法,最后形成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叠多种比较活动,获得感性的认识,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二、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出示各种形状的玩具和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从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汇报讨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并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本节课中由于学生实际操作占用的时间较多,所以在面积单位的确立中过的不够扎实,需后面加强指导。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下课了,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还沉浸在孩子们兴奋、快乐的活动中,课堂上他们高举小手、活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我在思考如何上好数学课,尤其是怎样体现“做数学”、如何尽可能使每个活动更充分、有效。这些都值得自己要好好的思考。
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教学!
《摆一摆》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怎样测量教室的面积呢?让学生在这一现实的情景中,提出疑
问: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直接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呢?从而,进一步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什么有关呢?这样,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产生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学生通过量一量、摆一摆、观察、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长和宽有关的重要发现,即得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初步结论。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任意长方形,操作、探讨、验证。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后,利用这一结论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深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理解。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教参要求完成了,只是在一些细节地方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
《铺地面》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我不直接告知进率,也不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虚拟的想象,而让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根据小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而抽象能力又比较差的年龄特点来安排。脱离活动的想象或者是计算都是抽象的、不直观的,其感知是模糊的、浅显的。要建立比较具体的数学概念------面积概念,就一定少不了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知才是最深刻的。
《铺地面》教学反思
(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公顷的认识作为活动内容都是可操作的,只有在像“平方千米”这种难以实际操作的教学中,才退而引导学生选择“想象”的接受方式。因为建立这种大面积单位的表象比较困难,所以也要以学生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托类比,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作具体的描述:如学校大约是多少公顷等。这样,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才体会出它的意义和作用,学生也因切实体会到是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感受深刻。
《分一分》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的理解;之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把分数表示出来。在认识1/2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再认识其他分数,教学中,以“放”为主,让学生主动活动、集中展示、汇报交流,收集学生的不同折法,展开对1/4本质意义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分数的读、写法,采取学生直接介绍、教师补充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拓展练习的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充分的拓展空间,同时渗透后继知识的学习。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
(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渗透新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游戏活动—拍手表示结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组花瓣的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活动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型展开。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
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入,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折一折 涂一涂创造出新的分数,了解2/4,3/4,4/4的意义。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用掌声表示半个,一些同学用手势表示切的动作,有些同学表示掰的动作,这是学生创新的第一次显现;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1/2来表示。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
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4
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爱做游戏,因此我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
不足之处,学生用描述性语言叙述分数的意义时,语言还要再规范一些,在明白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新授时间再紧凑一些。如果在探究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时,学生说出用1/2表示一半就不要引导其他表示方法了。给练习的说理再留有一定的空间,会把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大小》教学反思
学生在整堂课中反应积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用图形直观验证猜想的方法十分感兴趣,效果也不错。针对学生情况,我适度地拓展知识的广度,如: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及“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比大小,出现学生自发地运用图形探讨结果的场面,也为以后的知识系统性打下基础。但还应更关注群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学生,克服这些学生为活动而活动、随波逐流的倾向。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课以“小熊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
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教学中学生首先拿出圆形纸,先独立探索然后同桌互相讨论,寻求答案。然后教师课件演示,这时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过程。最后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进一步让学生解释算理。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在本课的教学中使我感受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猜一猜》教学反思
反思1: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试验的过程也是进行数学游戏的过程,游戏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紧紧地抓住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猜测与试验的机会,突出试验数据作为猜测的依据,将学生对可能性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反思2:
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在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问题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就能得出正确结论,而对于复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缺乏依据的大胆猜测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试验数据,并将数据作为推理的依据,通过对推理的结论进行分析,才能得出
产生这样结论的原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丰富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培养探究意识,这样也让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感受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篇一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
“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在解读集合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跳绳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因此在比较“8+9-3”和“5+6+3”中的“+3”和“-3”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如:你认为红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蓝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这绿色部分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那黄色中的5个人表示的是什么?这蓝色中的6个人表示的是什么?
“杨明、刘洪、李芳”
这3个人表示的是什么?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二
大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要想抓住他们的思维给他留有悬念,而且还得不要让他们处在胜利之中。由于他们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
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级六班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在两班前列,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待及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待及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篇三
《测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
分米和
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
接下来我拿出
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
分米”的概念。
认识了“1
分米”
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
分米”
长的东西。
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
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
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
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
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
认识秒针和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1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
组织学生体验
秒与
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
分=60
秒;
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
如:
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
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
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
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
分=60
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
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
分=60
秒的认识,从而感知
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
如:
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
我的做法是:
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
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
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
“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
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
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
并重,相互促进。
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
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
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
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四边形》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
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
教学反思
上《可能性》
这课之后,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
“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
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
.《可能性》
是《数学课程标准》
新增加领“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能性“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并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猜想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品味浓浓的数学味.〈吨的认识〉
教学反思
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
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
而引导学生建立
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克和千克。
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
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吨,问:
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吨了吗?
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
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抓住学生“童心”
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
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
吨的质量观念。
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
吨大米有多少(每袋
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
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
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
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
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
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
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
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
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
秒,更强化了
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
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
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
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
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
中明方法,在“悟”
中见真知。
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
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
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
而精彩。
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
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
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
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我已经踏上了“星光”
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
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
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
至
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
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
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
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
那千米怎么办呢?
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
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
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
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
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
个
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
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
1000
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
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
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
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
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
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
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
学生人数
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
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
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
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
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
“谁有更好的方法?
”
“8+8+4+4=24(厘米)
!”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
“不错!
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
“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
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
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
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
8+8
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8×2。
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4×2。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
全班
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
人!
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
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
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
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
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
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
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3、涂一涂(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四边形)
4、总结四边形特点(4
条直边,4
个角)
5、反馈练习(快速抢答)
6、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7、分一分(根据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分类)
8、巩固练习(走四边形的迷宫、画四边形)
本节课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既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点明今天研究四边形之后,我设计了涂一涂的环节,先让学生把心目中的四边形涂上颜色。
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虽然这时候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只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涂。
涂完之后再交流为什么有的不涂?
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逐步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点。
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将四边形分分类。
学生独立分类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什么这么分。
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展开了,出现了许多情况。
书中例
展示了两种分类方法,教学参考给出了三种,而学生们互相启发、勇于探索,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的,也有按边分的。
而且每种理由表述的都比较清楚。
这说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
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
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
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
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等等。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
条直边和
个角的理解。
《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
”。
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
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
作出积极的评价。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
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
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
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
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
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
《时、分、秒》
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
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
12个大格和
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大格是
5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
例如求从
点--4
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用
减
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
到
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
还有诸如“2:
45--3:20
经过了()
分”
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
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
还可以先算
2:
到
3:
00
是
分,再算
3:
00
到
3:
是
分,合起来是
分;
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
减
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
分,和
合在一起是
分,再减
就可以得到
分。
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
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 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