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题评委提问及答案
班主任专业技能比赛情景答辩题及答题要点
2017年4月20日
教导处
情景模拟题一:
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
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引导,以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意思对即可)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专家提问:
下象棋与学习是不一样的兴趣爱好,请问,如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答题要点:
兴趣往往和人的能力有关,最终与一个人的人价值感有关,转移一个人的兴趣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与价值。所以,欣赏与鼓励很重要。
情景模拟题二:
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对随地吐痰做了明确要求,在教室吐一口痰,罚款1元,作为班费,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法特点之一。(意思对即可)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弊端。(意思对即可)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专家提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题要点:
1.坚持德育为先。教育要关心学生一辈子的发展,而不仅是眼前的分数。2.教育要有耐心。3.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4.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情景模拟题三: 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育。动辄叫家长,不利于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挫。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损害班主任的威信。(意思对即可)
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专家提问: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题要点: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和谐的。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基础,师生彼此平等相待,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才有利于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共同合作,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共同努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彰显教师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营造宽松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集体的认同;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增进师生情感。以此营造“共生、共长、共创、共乐”的班级氛围。
情景模拟题四:
李桦同学家庭贫苦,个别同学向她炫耀吃穿,使她产生担忧、自卑等心理问题,她向班主任求助,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应对这一问题。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告诉李桦同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
方法措施:第一、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二、转变认知,对自身、对自己家庭的正确认识。学会感恩。淡化对家庭因素的担忧。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第四、组织班会。主题:“我们都是一样的”或“如何对待挫折与贫穷”。(意思对即可)
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专家提问:
有些地方学生间的攀比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答题要点: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生有五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这说明有攀比、炫耀行为的不宪政在现实中缺乏尊重与温饱望尊重。同时,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情景模拟题五: 陈明学习刻苦,早来晚走,想尽翭地提高成绩,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每次考试都不遂人愿,造成陈明心理的重大负担,几次向班主任表示“走不出考试的阴影”。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陈明走出阴影。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告诉陈明同学谁都有过失败,失败后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方法措施:第一、转变认识和评价,不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应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专家提问:
“人生若行车,欲速则不达。”请你谈谈这句话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启示。答题要点:
急躁是成功的大敌。教师急躁、学生急躁往往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重视量的积累,即要学会耐心等待,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耐性与抗挫折能力。
情景模板题六:
李娜同学是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总觉得缺乏爱!不论是在爱情、学校还是同学之间都缺乏爱的温暖。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李娜走出困境。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告诉李娜同学爱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有温暖,贵在发现,贵在感受。(意思对即可)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专家提问:
有人说:“教师不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将爱表现出来。“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观点正确。爱应当表现在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眼神之中,爱能让学生感受温暖、增添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爱还增进师生友谊,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情景模拟题七: 王卓同学很顽皮,经常给同学起外号,闹的同学之间很不融洽,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阻止这一行为,建设好和谐班集体。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让他认识到给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开展“我与同学比文明”演讲、讲故事、手抄报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律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第三、开展“我与同学结对子”实践活动,让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意思对即可)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
专家提问: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外在活动引发学生内在的反省。就本案而言,你打算以什么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反思?
答题要点:
以该同学现实中存在的不和谐、不融洽,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冲突、内心苦恼、学习成绩下降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反思。(方法不限)
情景模拟题八:
有些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
方法措施:第一、通过班会告诉同学们,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优点和潜质,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第二、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宋瓷、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对即可)
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第三,注重平时养成欣赏而不是责备学生的习惯,让学生信任自己。专家提问: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你认为学校教育在这三者中居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答题要点:
学校教育居主导地位。因为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服务性、针对性、科学性决定了这样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并争取家庭、社会资源共同配合。
情景模拟题九: 我校有明文规定,上学期间要统一着装,但就是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完全遵守。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的?如果你的班级存在这样的现象,你会如何处理?
答题要点:
理论支撑:这既是养成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学生缺乏规矩;也是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所导致的结果。毫无疑问,这部分学生是有个性的,有个性本身不是坏事,但当一个人在彰显自己个性的时候不断地与集体、社会发生冲突时,教师就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了。这就恰恰是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的最好契机。
方法措施:
1.就个人与社会关系召开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增进对个性、规矩的辩证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强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3.个别谈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注。
专家提问:
在中学阶段,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的? 答题要点:
1.正常,这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2.需要进行社会化教育,让他们在珍惜自己的观点时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与人和谐相处。3.逆反心理强的学生往往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或者现实中缺乏价值认同与尊重有关。
情景模拟题十:
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
问题1.分析王明的心态?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答题要点: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专家提问: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正是一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渡期。很多教师一方面由于深感素质教育缺失而痛恨应试教育;另一个方面又不得不听从各类考试指挥棒的命令,忙着忙着竟也不亦乐乎起来。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矛盾的?
答题要点:
要辩证看待这样的矛盾。
1.应试教育中何尝不包含着素质教育。我们要学生的成绩,自然包含着对学生的激励和要求,如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乐观的心情、正确对待成败的心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等,这些何尝不是人生应具备的素质?2.应试教育中的“唯成绩论”危害巨大。3.要制定一个科学、全面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班主任要坚定信念、善于思考,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对学生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要关注学生各方面表现,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习惯。并把这些内容用为自己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这样,我们就不会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完全走向应试教育的反而。唯成绩论是错误的,但完全置成绩于不顾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情景模拟题十一: 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答题要点:
1.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2.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3.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4.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为工作怎么做。
专家提问:
为什么班主任对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
答题要点: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是相对于某些班主任动不动就对学生采取惩罚而言的。惩罚太多收不到教育效果。
1.班主任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缓和师生间的紧张情绪。对那些所谓差生,动不动就拖以征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朝相反的两极发展;对个性软弱的学生来说,多半会变得消极自卑;对个性倔强的学生来说,对班主任的惩罚思想上容易产生强烈的不满,甚至公开对抗,顶牛,对教师失去信任感。教师对学生的宽容能从情感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缓和紧张情绪。
2.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爱其师信其教。”宽容所体现的爱有利于增进师生的友谊与信任,这既是种热爱学生的情感,也是种热爱学生的美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成为推动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3.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
情景模拟题十二:
班里的学生每天都会吃一些零食,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的食品袋扔得到处都是,就请附近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都说:“不是我扔的,值日生是小东,是他没有打扫。”(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很好的教育学生?
答题要点:
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情景模拟题十三: 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周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问题:(1)这时你应该怎么做?(2)对于学生的这种自我意识你如何引导教育?
答题要点:
(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自我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情景模拟题十四:
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你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
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情景模拟题十五: 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问题:(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
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情景模拟题十六:
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
情景模拟题十七: 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
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情景模拟题十八:
6岁的红红看见小朋友带的玩具非常喜欢,就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放在了自己的兜里,后来老师在她兜里发现了玩具,老师一再追问,她就是不承认是自己拿的,还说:“我也不知道是谁放在我兜里的。”你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现象?
答题要点:
有些小学生爱说谎,这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很深,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无形的影响孩子。属于不良道德品质的说谎也是如此。凡是爱说谎的孩子,追究其根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与其家长爱说谎是有密切关系的。由于孩子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凡是大人说的、做的,不论是对或错,他们都认为是可以学着做的。家长说谎,小孩并不知道这是不对的,而是学着这样说,这样做,久而久之,就成了“爱”说谎者。由此看来,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谎话,这是杜绝孩子说谎的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更容易造成孩子爱说谎话。当孩子有了错误动手就打,开口就骂,孩子为了不挨父母的打骂,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而,也说起谎话来了。
情景模拟题十九: 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一般的处理方法:一是当众没收,批评了事。二是当众撕毁,公开检查。三是暗示制止,事后处理,要求改正。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处理?
答题要点:
我的的学生也有这样的情况,班上有许多的课外书,同学们都很喜欢看。有些同学上课也就偷偷看,我发现了他们在看课外书,我先表扬他们爱看书的好习惯,老师很喜欢,但上课这样看课外书,老师不喜欢。你们现在把书收起来,下课再看。下课抽空与他聊聊他看过的课外书,使他没有因为挨批评而厌倦老师的课反而会是更尊重老师更爱读书。
情景模拟题二十:
科任老师下课后非常气愤地找到你:“你们班的学生真没法教了!”原来科任老师领着背题时,要求把知识点画在书上,有一名学生几经提示就是不画。老师拿起他的书要检查,他却说:“这是我的私人财产,你无权碰它。”弄得科任老师非常尴尬。请问:科任老师向你反映了问题,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答题要点:
我首先应该耐心倾听科任老师的倾诉,然后劝科任老师消消气。学生上课不学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都有尊严,当面斥其过时,常无法接受。所以,作为班主任应选取适宜的时间和场合推心置腹地与科任教师作心灵的交流,达到委婉规劝又不伤和气的效果。通过交流,化解宿怨、达成共识、提高修养。这时,班主任要找到科任教师的优点,找适当的机会和恰当的方法,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诚心诚意,感动科任老师。那么,科任老师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只要班主任把科任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等于找到了管理和建设班级体的动力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然后利用班会和晨会教育学生应该尊重科任教师的劳动成果,多表扬科任老师的优点,让学生渐渐喜欢他的课,为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搭好桥梁。
情景模拟题二十一: 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星期日遇见了本班学生张鹏的母亲,张鹏的母亲告诉王老师张鹏被几个小伙伴拉去上网吧了,请求张老师管管这些孩子,张老师为难的说:“我们老师没有权利管网吧,等明天上学我在找王鹏做做他的工作,让他远离网吧。”请问:张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拒绝未成年人上营业性网吧,使其远离网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老师确认张鹏确实与小伙伴上网吧了,应及向与工商、文化部门报告,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
情景模拟题二十二:
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凡身上,小凡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凡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凡妈妈的电话,小凡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
请问:(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答题要点:
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
2、评委提问:您会把建立班委会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吗?
每一个差生都想改变自己,虽然有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情景模拟题二十三: 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请问: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2、提问:你平时是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的? 答案:首先,上好每一堂心理课。‚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句要求班主任老师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还要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其次,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更是父母的孩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细微的变化也只有父母最先察觉,因此,家校及时密切沟通,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情景模拟题二十四:
四年级的李强同学由于父母溺爱,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参加竞争生活委员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李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
请问: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对李强和其他同学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方法措施:
第一、开展‚多关注别人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放大同学的亮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第二、找李强同学谈心,引导他校内校外一致,表里如一,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情景模拟题二十五: 教育局开展了“万师访万家”家访活动,放假前班主任对家访活动进行通知,有同学表现出反感,有同学担心班主任家访对自己不利,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
请问;作为班主任,你怎样看待家访工作的?怎样纠正学生这一认识误区? 参考答案:
一、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指导家长一些教育方法。
老师要通过家校沟通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老师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老师也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告诉家长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不,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是学生出了问题后才去联系家长,有些往往是见了家长就是抱怨,责备学生的话,所以学生,家长一听到老师家访或叫家长访校都感觉象是大难来临.我们在家样联系中,不要出了事情后才请家长,不出事就不请,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与家长沟通中,对学生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多肯定少指责,要以鼓励为主,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进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教师应树立‚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观念,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不要一见到家长的面,就一味地埋怨责备,这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使沟通受阻。
三、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尊重家长,掌握沟通的技巧。
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学生家长,不能按学生的成绩,表现来分别对待家长,我们要尊重家长在教养孩子上的成就,特别是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态度要谦和,举止要有礼貌,要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对家长不尊重,给人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更不能因为学生品德差而训斥家长,把学生的问题与责任推给家长。班主任不但要尊重学生家长,而且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讲究一定的策略.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性格,家境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沟通的时机和方式,善于把握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沟通才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篇: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案例及答案
一、案例:小明今天早晨又迟到了,并且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他这学期已多次迟到了,成绩也不好,班主任也多次和他交谈过,也与家长联系过,小明也在家长和班主任面前也作过保证,但一段时间后,老毛病会复发。最近具同学和家长反映,小明迷恋网络游戏,也经常有厌学情绪,家长也对他没有办法。问题:1.作为班主任,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小明这件事?2.学生上网成瘾,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 参考答案:
1.(1)对待像小明这样的学生应该有耐心和热心,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还是关心、信任他的。耐心就是老师找了家长后,学生可能还会犯,这就需要教师对他耐心一点,不要粗暴处理,否则,学生会变本加厉。热心,就是班级里不管有什么事情,尽量请他帮忙,让他觉得,除了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以外,他还是个有用的人,至少老师有什么事情求他帮忙,让他有一种自豪和自信。
(2)学生违反纪律,找家长谈话也是必要的,但是,谈话中,还应该让家长明白,责骂、暴打孩子是错误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回心转意,还会让他对老师的教育更排斥。因此,因为迷恋网吧而家长,班主任首先应该告诉家长不能责骂、打骂学生,应该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理念,然后再针对孩子的情况,和家长商量如何管理,比如限制他的零花钱,上下学接送孩子,晚上放学回家后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正确的认识网络游戏,正确认识网络以及正确利用网络等等。
2.(1)帮助学生找到爱和归属感。班主任要有耐心和爱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他们找到归属感,与他们一道建立生活的信心,积极面对人生。
(2)用有意义的活动,安排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充实他们的生活,转变学生生活的重心。
(3)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教育的配合。中小学生迷恋游戏机或网络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在成长发育时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变化,恰当的家庭教育和和谐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成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班主任应努力与家长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案例2:
近段时间,班上不少同学带漫画书到学校。上课悄悄看,课间兴高采烈地议论纷纷。你见状严厉责问学生,并且当场毫不客气的没收。学生对此不满意,第二天又悄悄地从家里带漫画书来校。见到这种现象时,你会怎么做的?
一、预防好于处理,疏导利于互信
首先我不会很粗暴地没收他们的漫画书,对于学生的管理,疏和堵,显而易见效果会完全不同。越是堵着学生,他们越是不会听,越要去做。但是,如果找到好方法疏导,既能搞好师生间的关系,又能处理好事情。对学生的疏导到位,可以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师生之间要平等互信,建立友谊。
二、需找科学有效的方法,发挥家校共同体作用
我会找将漫画书带到学校的学生个别谈心,跟他说明把漫画书带到学校来的弊端是什么,告诉他漫画书可以看,但是要在不影响学习和班风的情况下才能看,不能不分时间和场合来看。学生喜欢和老师家长对着干,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心理上执拗地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劝诫了,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一味地和学生对着来,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效果,从而适得其反。因此不如给他们创造合适的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特长,当他能有自己的平台和渠道去展示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在课间偷偷摸摸地去“议论纷纷”了。另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道理,要比“专制”的说教产生更好的效果。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要比直接告诉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效果更好,学生更乐意接受。老师工作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学校,是不理想的,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工作的开展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决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家校一体,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学会聆听,尊重学生,需找共同点
要充分信任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和学生进行沟通,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相应的重视,不轻视他们的观点,不嘲笑、不怀疑他们的参与精神,在相互充分依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只要教育者抓住了这个现象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处理班级事物中就能和学生产生互信与理解,只有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把班级中发生的任何问题,以最好的方式解决,教育学生成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是每一名班主任的最高追求。
第三篇: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目答案_
题目一
1、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是 小东在做,我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2、评委王娟提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
选手李梅英回答: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题目二
1、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 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2、刘耀东评委提问: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
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题目三:
1、案例简述: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2、刘秀丽评委提问:某小学班主任任命班长采用学生投票选举定期更换的方法,结果一位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同学连续两任当选,教师的调查的结果是该生提前用各种手段拉选票所致。请问你认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盐山镇选手邢丽艳回答:(1)做该生的工作,使之明确“班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肯定该生愿意当班长的积极动机是好的,更要珍惜同学们的信任,利用这个职务为同学服好务,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导。(2)改变班长的任命方法,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正气抑恶扬善。
题目四
1、案例简述: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问题:(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2、评委张云燕提问:如果学生和你当场顶撞起来,你会怎么处理?
选手宫伟伟回答: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如果当众发生冲突,和你顶撞起来,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杀鸡给猴看,这当然需要教师的智慧,要让所有学生对你服气。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因为当时都比较情绪化,容易言辞失控。如果处理问题上仍然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的话,会使学生受到伤害。静下心来,过一段时间,滞后处理(当然不是秋后算账),和风细雨地和学生谈心交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而不是去讽刺、挖苦、训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就更好。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题目五:
1、案例简述: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小华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华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小华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
问题:(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参考答案: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
2、评委付淑荣提问:您会把建立班委会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吗?
选手胡大鹏回答:每一个差生都想改变自己,虽然有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臵,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题目六
1、案例简述: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我班有绝对的实力取胜,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决赛时,由于队员们轻敌、对手实力也确实很强,所以我班比分的落后,学生情绪有点焦躁;中场休息时,我班啦啦队的助兴表演又遭到对方的无故起哄,虽然同学们都很生气,但是当对方的啦啦队上场时,我班学生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更用力的为场上队员加油,场上的队员也在奋力地拚抢,力争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结果还是输了。同学们泪流满面,默默无声地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
问题:(1)你怎样看待这次输球?(2)你认为体育活动对班集体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虽然对这次联赛有影响,但对班集体后续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学生充分体验了骄傲、轻敌的危害,而且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失败后没有互相埋怨,牵手向教室走、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都会推动班级各方面把发展。2.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理解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2、评委刘春然提问:当前有一种教育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观点:不打不成才。请问:现在打的这种方式真的不能用在教育当中了吗?
孟店中学选手马召帅回答:我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孩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儿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说对学生适当的惩罚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建立在教师爱的基础上,但是惩罚要是适当的惩罚,不能够对学生打,现在法律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我也曾经刚参加工作时,对学生才去粗暴的方式,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的改变了工作方式,对 学生增加了爱的教育,使好多学生改变了很多坏的毛病,但是我也觉得只有爱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题目七:
1、案例简述:班上有个同学身体有一些残疾,走路有一些跛,班级有些同学常学她走路的样子,开他的玩笑,还给她起外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当批评那些不尊重残疾同学的行为。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会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
问题
1、请你给她找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2、请你说说自己对生命特点尊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样的生命特点,都有可能为社会作贡献,引以学生讨论、理解、尊重生命特点。也可以写周记,比如,“如果我是残疾人”。
2、评委柳海清提问
选手王丽温回答:我的做法是,把残疾学生支走后给全班同学开班会,然后在单独找残疾学生谈话。我觉得不应该把残疾学生与大家隔离开来做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让你开一个残疾学生在场的班会你应该如何开?
我想首先是鼓励残疾学生直面人生,举一些身残志坚的伟人的例子,如孙膑、司马迁、罗斯福、保尔、贝多芬、张海迪等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的例子让残疾学生扬起生活得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再就是乐于助人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号召学生们去关心和帮助她,从心理上到生活中都给与关心。并同时支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行为的丑恶,从内心深处挖掘这种行为内力的领会的丑恶,肮脏。我想全班同学的内心深处会得到很到的震撼的。题目八:
1、案例简述: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
问题(1)分析王明的心态?(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参考答案:(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2、王娟评委提问:王明如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公开挑衅,老师怎么办?
韩集中学选手宋荣娟回答:老师首先应冷静,不要被学生的行为激怒而乱发脾气甚至口无遮拦。一定要冷处理。可当做没听到或转移话题摆脱尴尬境地,不过事后一定要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教育,消除师生不该有的隔阂,并且以后应更注意与学生沟通,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题目九:
1、案例简述: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 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2、刘耀东评委提问:作为班主任的你,你认为平日里该如何于学生相处呢?请用简短的字回答。
第三中学选手史清秀答案:心、爱心和诚心
题目十:
1、案例简述: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
2、刘秀丽评委提问:对不起老师这个学生就是不喜欢老师您,不愿以上您的课才不做作业。您了解到这一点该怎么办?
实验中学选手刘彦云回答:既然是这样,老师就要认真反思,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课的原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耐心和学生沟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注意改正并提醒学生监督如果是学生对自己的误解要和学生解释清楚赢得该生谅解。总之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题目十一:
1、案例: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为人本份,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你这样做的理由?别人那么有钱,那么漂亮,那么聪明?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
问题: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2、评委付淑荣提问:你平时是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的? 盐中选手张海燕答案:首先,上好每一堂心理课。“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句要求班主任老师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还要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其次,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更是父母的孩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细微的变化也只有父母最先察觉,因此,家校及时密切沟通,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题目十二:
1、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张日和李诗正在谈恋爱,但你怎么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各方面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可是,那个下雨天的傍晚,在公交车站,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装作没看到,事后另找时间与他们阐述早恋的危害。理由是:如果当场点破或批评,会使他们很没面子,增大心理压力,甚至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破坏了师生感情。如果给他们面子,保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再阐述早恋的危害,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2、张云燕评委提问:首先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案例中的班主任是不称职的,他没有及时的发现学生有早恋现象。请问中学生早恋有什么危害?如何把中学生青春期时期这种男女相互吸引转化为班集体建设的有利因素?
小营中学朱绍丽选手回答:危害:(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2)影响身心,有害健康(3)有害他人,亵渎爱情
在班上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他们多提供接触了解的机会,吸引其注意力,斧正他们对人的欣赏方式,不管是崇拜还是仰慕,欣赏到别人的优点,不要盲目追捧。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把精力放在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而有效地抑制心里冲动,而且在很大的合作中有益于造成一种男女同学的和谐交往、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的良好气氛中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健康升华。
题目十三:
1、案例简述: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2、刘春然评委提问:我觉得首先把合作的精神放在首位,但是我想问,加入在第二次比赛过程中,你们班又输了,你该怎么办?怎么样安慰你的学生?
新华小学选手刘真回答:我觉得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重在参与,我们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平常中得不到的知识或者思想,记得有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一交换就是两种思想,我们在比赛过程中,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平得不到的思想和快乐,我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思想来的,我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题目十四:
1、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先自己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然后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再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做。
2、评委柳海清提问:如果班上的同学对屏上的班级不服气你将如何开班会。
选手吴丽娟回答:我认为班会应当这样开,第一,首先让学生指出我们班的有点,看到我们难些方面胜过了被评上的班级,第二,让学生指出我们班有哪些地方不如被评优的班级,我们要 想呗评优就应该努力的保持自己的有点去克服自己的不足,只要有这种精神,我们班就离评优不远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都不是唯一的,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参考,期待有更多更好的答案涌现出来。)
班主任情景答辩题目
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
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宗旨。(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5、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对随地吐痰做了明确要求,在教室吐一口痰,罚款1元,作为班费。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法特点之一。(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弊端。(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6、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动辄叫家长,不利于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挫。(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7、五年级王红同学星期日在同学家玩,很晚未回家。王红的父亲很着急,向王红的几个同学打听,都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王红的父亲无奈打通了班主任蔡老师的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蔡老师也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并且批评王红的父亲没有履行好家长的职责,之后挂掉电话。蔡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在校内和校外都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义务。(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 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8、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星期日遇见了本班学生张鹏的母亲,张鹏的母亲告诉王老师张鹏被几个小伙伴拉去上网吧了,请求张老师管管这些孩子,张老师为难的说:“我们老师没有权利管网吧,等明天上学我在找王鹏做做他的工作,让他远离网吧。” 张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拒绝未成年人上营业性网吧,使其远离网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老师确认张鹏确实与小伙伴上网吧了,应及向与工商、文化部门报告,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9、李桦同学家庭贫苦,个别同学向她炫耀吃穿,使她产生担忧、自卑等心理问题,她向班主任求助。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应对这一问题。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桦同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二、转变认知,对自身、对自己家庭的正确认识。学会感恩。淡化对家庭因素的担忧。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第四、组织班会。主题:“我们都是一样的”或“如何对待挫折与贫穷”。(答对三点得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0、陈明学习刻苦,早来晚走,想尽快地提高成绩,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每次考试都不遂人愿,造成陈明心理的重大负担,几次向班主任表示“走不出考试的阴影”。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陈明走出阴影。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陈明同学谁都有过失败,失败后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转变认知和评价,不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应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1、李娜同学是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总觉得缺乏爱!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同学之间都缺乏爱的温暖。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李娜走出困境。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娜同学爱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有温暖,贵在 发现,贵在感受。(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2、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但有一段时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王莹存在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品质问题。穿时髦的衣服是为了让老师同学注意她,重视她(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3、王卓同学很顽皮,经常给同学起外号,闹的同学之间很不融洽,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阻止这一行为,建设好和谐班集体。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让他认识到给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表现。(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开展“我与同学比文明”演讲、讲故事、手抄报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律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第三、开展“我与同学结对子”实践活动,让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4、有些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班会告诉同学们,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优点和潜质,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第二、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家庭是不可分割的。(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5、班主任甄老师患了感冒,但他照常上班,为了增强育人效果,她抓住“有病” 这一教育契机,实施了教育的创新。请推想甄老师是如何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的?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育契机无处不在,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第二、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6、四年级的李强同学由于父母溺爱,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参加竞争生活委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李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对李强和其他同学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开展“多关注别人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放大同学的亮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第二、找李强同学谈心,引导他校内校外一致,表里如一,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
1)案例简述:
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母亲无言。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
1、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
2、如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目前的状态?
参考答案:
1、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失望;埋怨父母,因此也不爱父母。
2、A.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初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B、婚姻虽然不幸福,但是,最终没选择离婚,是为了孩子的幸福。C、想想生活中父母对他的付出,理解父母对他的爱。D.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子女,尽量去弥补父母之间的间隙。2)案例简述:
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都是小东在做,我们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3)案例简述:
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
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4)案例简述:
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问题:
1、你认为该怎么做?
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 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
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5)案例简述:
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问题:
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
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6)案例简述:
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小华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华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小华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问题:
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
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参考答案: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7)案例简述:
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我班有绝对的实力取胜,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决赛时,由于队员们轻敌、对手实力也确实很强,所以我班比分的落后,学生情绪有点焦躁;中场休息时,我班啦啦队的助兴表演又遭到对方的无故起哄,虽然同学们都很生气,但是当对方的啦啦队上场时,我班学生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更用力的为场上队员加油,场上的队员也在奋力地拚抢,力争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结果还是输了。同学们泪流满面,默默无声地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
问题:
1、你怎样看待这次输球?
2、你认为体育活动对班集体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虽然对这次联赛有影响,但对班集体后续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学生充分体验了骄傲、轻敌的危害,而且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失败后没有互相埋怨,牵手向教室走、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都会推动班级各方面把发展。2.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理解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8)案例简述:
班上有个同学身体有一些残疾,走路有一些跛,班级有些同学常学她走路的样子,开他的玩笑,还给她起外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当批评那些不尊重残疾同学的行为。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会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
问题
1、请你给她找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2、请你说说自己对生命特点尊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样的生命特点,都有可能为社会作贡献,引以学生讨论、理解、尊重生命特点。也可以写周记,比如,“如果我是残疾人”。
9)案例简述:
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问题
1、分析王明的心态?
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参考答案: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10)案例简述:
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11)案例简述:
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
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
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12)案例简述:
“不同名数不可相加”,可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在强调不同名数不可相加这一概念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能,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顿时伸手推了老师一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问题:
1、如果是你,这时你怎么做?
2、说说你认为很糟的班主任忌语!参考答案:1.教师应该勇敢地马上向学生道歉,检讨自己刚才讲的话是错误的,并请学生原谅。这反而是显示了自己的大度。并以自己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说侮辱性语言。2.你真蠢!你是猪!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蠢的学生。你没救了。真不明白你父母是怎么生出你来的。你真没教养。
13)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为人本份,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你这样做的理由?别人那么有钱,那么漂亮,那么聪明?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
问题: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14)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张日和李诗正在谈恋爱,但你怎么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各方面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可是,那个下雨天的傍晚,在公交车站,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装作没看到,事后另找时间与他们阐述早恋的危害。理由是:如果当场点破或批评,会使他们很没面子,增大心理压力,甚至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破坏了师生感情。如果给他们面子,保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再阐述早恋的危害,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15)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16)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先自己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然后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再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做。
17)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4.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符合教育工作的现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5.间接经验。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博众人之长,取百家精华。6.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应考虑学校条件、任课教师条件和班主任自身条件等,确保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19)班主任工作职责有哪些?
参考答案:(1)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2)努力建设好班集体。(3)抓好学生的学习质量。(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5)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6)做好学生的家长工作和社会工作。(7)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等。(8)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20)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教师知识的拥有量。(2)教与学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吻合度。(4)师生性格的一致程度。(5)师生相互信任的程度。
21)为什么班主任对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
参考答案: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是相对于某些班主任动不动就对学生采取惩罚而言的。惩罚太多收不到教育效果,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是教育学生的需要,这是因为:
一、班主任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所谓差生,动不动就施以惩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朝相反的两极发展;一是,对个性软弱的学生来说,由于屈服于教师的惩罚,多半会变得消极自卑;再是,对个性倔强的学生来说,对班主任的惩罚思想上容易产生强烈的不满,甚至公开对抗,顶牛,对教师失去信任感,教师的教育他也听不进去,对他也不起作用。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恰好相反。由于学生在犯了错误后,得到的是教师的谅解和宽容,他就会重新评价教师的行为并从情感上与教师接近了一步。这样,就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乐意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
二、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爱,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是随便施以惩罚,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教育,给以谅解和信任。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的这种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成为推动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滥用惩罚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是每个班主任所熟悉的。那些好用惩罚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在校时显得很不融洽,即或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社会,也对班主任仍然有着极不好的印象。然而宽容却会改变这种关系,他会使师生关系融洽,尤其是当一个贯用惩罚的班主任,如果在以后的教育中改变这种作法而代之以宽容,那么,过去那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将会很快得到改变,换来的将是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因此,我们说,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
既然宽容有如此之多的可取之处,我们建议所有的班主任都来宽容你们的学生吧!当然,也应强调一句,我们说宽容是教育学生的必需但也并不全排斥必须要的惩罚。
22)某特级教师说:“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犯错误„„”。问题: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首先应该肯定,这位特级教师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学生的确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其次,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管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他们都要去探究一下,去尝试一下,结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犯错误。再次,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很不足,辨别能力又很低,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往往分辨不清,结果也导致了他们犯错误。
第四,他们缺乏抵制能力和自制能力也是使得他们经常犯错误的原因。第五,错误的模仿也是使他们犯错误的一个原因。他们往往模仿成人的一些错误言行,从而使得自己犯了错误„„。
因而,必须正确对待,循循善诱,千万不要一见他们出现错误就横加指责,粗暴对待,而是应该改进教育方法使他们尽可能的少犯错误。
23)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具体化为七个方面。①尊敬国旗、国徽。要求学生做到:升国旗、唱国歌及整个升旗仪式中要庄严、肃立。②文明礼貌。③遵纪守法。④站、立、走、坐、说话、写字、举手、敬礼等方面的常规要求。⑤劳动教育。⑥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爱护学习用具、书包、铅笔、铅笔盒、课桌椅等。并能经常清理、码放整齐。⑦卫生,仪表。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衣着打扮要整洁大方,学生化。不带头饰和各种首饰。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加入时间:2009-3-21 10:16:32
点击:1899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说明:为了贯彻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尽快提升班主任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编制了班主任竟能竞赛100题及参考答案(其中有10道选答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启发答题思路。回答问题时要求教师脱稿口头回答,每队必答三题顺序不限。必选题后,可抢答选答题,选答题只加分,不扣分。
一、必答题部分
1、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是什么?
(1)制定了工作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制订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和层次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2)制定了计划,工作才有序。班主任是班级这个小社会的“总理”,工作繁重,头绪纷繁,工作难度大。只有制订好工作计划,才能有主次、有先后、有顺序地开展工作,事半功倍。
(3)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行动纲领。班主任制定计划目标,并向学生公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着明确的目标,沿着既定的路线,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有利于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以根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是什么?
(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
(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做出了明确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
(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4)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符合教育工作的现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计划能得到科学的、合理的、顺利的实施。
(5)间接经验。制定计划时,应重视教育情报,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做到博众人之长,取百家精华。
(6)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应考虑学校条件、任课教师条件和班主任自身条件等,确保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3.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是什么?
(1)目的性原则。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
(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是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在整体性原则下,还应有所侧重。(3)群众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其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异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
(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然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制订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使计划具有长时间的适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4.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各层次具体目标等。
(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等。
(4)检查办法与总结。
5.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1)学期计划。这是学期开始时制订的计划,是全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状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的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的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体质状况、学生的特点、班干部和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班主任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善于抓住班级面貌最本质的东西和主流。至于分析的详细条目需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是在对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本学期中心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分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这部分应具体些。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的活动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的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2)月或周工作计划。这是根据学期计划和某一阶段的任务,在本月或本周开始时制订的这种计划要订出具体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措施和执行人员等。
(3)具体活动执行计划。这是指为开展某一教育活动而制订的具体计划。如: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项文体活动等。这种计划要订得十分具体,各种准备工作都应作详细而具的考虑,这样开展工作才会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制定计划要注意征求科任老师、班干部和学生的意见。计划订好交学校领导批准后要认真执行。若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则应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另外,还应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执行完后,还要做认真的总结。
6、班主任工作职责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项:(1)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2)努力建设好班集体。(3)抓好学生的学习质量。(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5)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6)做好学生的家长工作和社会工作。(7)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等。(8)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7、班主任建设良好班集体应有哪些措施?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是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动力,也是调节规范学生言行的总体要求。确立目标要注意方向正确,有思想性;要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要求确定;从班级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激励性;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要有系统性,相互结合;近期目标具体、明确,并有连续性;一个具体目标实现后,及时总结评价,进一步提出新的近期奋斗目标,步步向总目标推进,形成目标体系。
(2)培养学生骨干,健全班级组织。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生骨干,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班级干部应是思想好、学习好、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中学班委会一般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和劳动委员(有寄宿生的还要增加生活委员)等组成。团支部由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组成。另外设置学科课代表、图书干事等。小学班委会人数适当减少。全班分划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生选举小组长。做到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班干部的选配一般在学期初进行。新生班级由班主任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先指定一些学生负责。其他年级应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每次选举确定标准,明确选举方法,适当更换。中学可试行“值周班长制”或“班长组阁制”。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学生获得为集体服务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各班班委会团支部产生后,报教导处(或政教处),学校统一将学生干部名单打印成表,便于开展工作。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纪律制度是班级正常秩序的保证。学校在学年初就应明确各项纪律制度,并督促班级建立、健全班内规章制度,规范班级行为。
(4)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班集体只有在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巩固发展。通过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和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校外活动,如: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班内班际竞赛活动、公益劳动及参观游览等。每次活动都应认真计划组织。规模较大的活动应事先报学校批准。所搞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游泳、登山等有危险性的活动,事先应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指导各班开展教育活动,应从学校整体考虑,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应突出教育重点,安排不同的活动。②与教学有机结合。如初一语文有写景单元,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结合教学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③与纪念日、节日活动结合安排。如:三月份的植树节、四月份的清明节、“五?四”爱国运动纪念日和“五?卅”惨案纪念日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教育。④与中心政治活动相结合。如严打活动、反腐败活动、打假活动及扫黄活动等。⑤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如针对早恋问题举行辩论会,就班级团结问题组织观看有关电影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所谓正确的舆论,就是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的言论和意见。这是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正确舆论是集体成员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经常注意学生舆论倾向,并积极将其引向正确方向。正确舆论是在教育活动中 形成的。可以通过贯彻学生守则、进行道德谈话、指导学生阅读报刊和健康的文学作品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评论、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好人好事及树立榜样,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校领导特别要注意教师的思想倾向和社会倾向。从多方位帮助班级培养正确舆论。
8、班主任的职权有哪些?
(1)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他担负着一个班级的全面工作,要协调好班级教育与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班主任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课时调整、教学活动安排和课代表选拔等方面的建议,以协调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使班级的教育、教学达到和谐状态。
(2)对学生必要的奖惩权。实践证明,任何一个集体都有必要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这个职位,赋予其对学生有一定范围的奖惩权。例如,对优秀班团干部,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表扬,或辅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学习成绩优良、拔尖的学生、对获得巨大进步的学生、对取得特殊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同时,对于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及损害班级名誉的学生,有权对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罚。比如,罚其教室值日、宿室值日和检讨等。
(3)班级范围内的决策权。班主任有权对班级的日常工作、活动开展等方面内容进行决策。班主任有权协同班团干部制定本班有关规章制度;有权任命班级中的班团干部、小组长和课代表等,当然这要在一定民主的基础上行使这一职权;有权组织本班级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秋游、野炊等课外活动、蓝球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有权决定班内活动日程安排等。
(4)教育、教学工作自主权。教育、教学的计划、组织、形式、方法有自主权、决策权。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权根据自己的自身主观情况及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客观环境,决定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有权亲自制定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
(5)有权参加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领导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班主任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中介位置,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班主任有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序上的管理。
9、班主任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班主任要顺利地进行班级工作,除了其自身的能力、工作方法外,还要有自己的威信,说出的话学生信服,提出的要求学生执行。班主任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品德影响力。品德指人的品行、道德、人格和作风等。一个有高尚品德的班主任,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具有明显的表率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和信服感。
(2)知识影响力。班主任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的过程。知识渊博的班主任,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自然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乐意听他的课,服他的管,为能够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担任自己的班主任而感到荣幸,班主任的威信很容易建立起来。
(3)才能影响力。班主任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等。
(4)情感影响力。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接触多。班主任长期做学生工作,会产生爱的效应和近体效应。班主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能激起学生对他亲近、感激和尊敬的情感,使师生在心理上更加融洽,产生感情共鸣。这样的班主任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拥护,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能力,享有较高的威信。
10、班主任的威信对学生有哪些教育作用?
(1)班主任有威信,学生坚信班主任的讲课、领导、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那么,学生就有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接受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威信的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这就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上和优良品德修养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有威信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以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起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对学生的批评,则会唤起学生改正缺点和提高自己的迫切愿望。
(4)学生把有威信的班主任看做榜样,产生处处向班主任模仿的意向,此时,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起很大的教育作用。
11、班主任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1.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班主任工作要求和条件的实际出发,从班主任自身能力知识出发,不能脱离实
际工作,另起炉灶,也不要超出个人水平,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班主任工作现象中,探求研究班主任工作内在的、固有的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检验,以强化、修正理论成果。
(2)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指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要科学,方法要科学,决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让活生生的客观事实,就范于僵化的固有观念;同时,还指班主任研究出的教育理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如果理论与实际相悖,是谬误;如果理论不指导实践,是空谈。
(3)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把科研看成是整体系统,从思想方法论角度处理好以下关系:①班主任的工作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关系。既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班主任自身素质、班级组织、班级学生和班级工作等,又要研究外部环境,诸如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家庭状况和历史变化等。
②班主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数量与质量、应用与反馈等关系。对古今中外的班主任工作理论,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有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班主任中广泛宣传教育理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部分班主任的业务和理论水平。在教研过程中,注意理论在于质量高而不在于数量多,同时要注意立题→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指导工作→反馈信息的完整过程的连续性及协调性。2.班主任进行科研的步骤
科研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一般有:
(1)确定科研课题。班主任确定科研课题要从实际需要和实际功能出发,课题对班主任工作要有实际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比如:“中学生早恋剖析”、“小学生识字的思维规律”等。在科研课题选择的同时,要考虑其客观条件,比如资金、资料、设备、时间等,还要考虑一定的主观条件,包括班主任自身知识、能力、特长和阅历等。在确定课题时一般原则如下:循序渐进的原则、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宜具体不宜抽象的原则。
(2)收集科研资料。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动手收集两大方面的资料:一是“活”的实践资料;二是“死”的理论资料。这是科研的事实及理论基础,“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无资料之米,也难为科研之炊。活的实践资料,主要是记录班主任本人工作的情况、数据、实物,通过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他人的教育工作资料和教科研情报。分类编号建立实践资料卡片和材料档案。“死”的理论资料,主要是查阅他人理论、报告和文摘等资料,分类编号建立理论资料索引卡片和摘卡片。主要注意与课题有关的马列基础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系统论、数据及原理等。
(3)制定科研计划。制定科研计划,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结果,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起步。制定科研计划的内容,参照下表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4)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这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部分,是落实科研计划的中心环节,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研活动,从纵向上看,包括收集材料活动和分析研究材料活动。
①收集材料活动
第一,谈话法。依据科研课题的需要,选择一定的内容和对象,以交谈方式进行材料收集。
第二,问卷法。设计好调查问卷,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通过回收问卷获得材料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时间限制,调查覆盖面大。
第三,历史法。通过研究过去,从而把握、预测现在与未来。主要收集史料中的文字、实物资料,予以科学鉴别、科学利用。
第四,观察法。通过对现实的观察,记录现实生活中的有关资料。其优点是真实性和客观性。
②分析研究材料
分析研究一般分别采用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
第一,逻辑分析。主要是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这样对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揭示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
第二,统计分析。逻辑分析是统计分析的思维基础,是统计分析的深化,统计分析是逻辑分析的内容基础和前提。班主任的统计分析要先统计后分析。统计的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等,分析的方法有平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图形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
③撰写科研论文(报告)3.班主任科研方法
调查方法和实验方法:
(1)调查方法。它包括了观察法、历史法、谈话法、问卷法和测量法。调查方式主要有开调查会、个别谈话、访问、查阅书面材料、历史档案、实地考察和问卷测量等。调查主要步骤如下:
①根据科研计划中科研课题要求,确定调查方式、调查对象、时间、地点和内容等。
②阅读与调查相关资料,拟出调查计划。
③学习与调查计划相关理论,拟定出调查表格、问卷、量表、谈话提纲及考察路线等。
④进行调查,做好记录、录音和拍照,取得资料。
⑤及时整理资料,编码建档,以备分析研究。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班主任科研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根据科研目的,确定实验方式和组织形式。
②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实验计划:实验目的、任务、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手段、步骤、结果、评估和鉴定等。
②创设实验的条件: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图书、资料、仪器、电化教学设备和资金等,准备好记录表格。
④记录分析实验的全过程和一切状况。
⑤做好实验前、中、后的测验,有准确的数据,有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
⑥反复实验,排除偶然性。
⑦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核查验证实验结果。
⑧写出实验报告,自我鉴定或有关人员鉴定,让实验结果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撰写科研论文,是班主任科研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解决问题的成果,也是运用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成果修正的准备。撰写科研论文,要按照科研计划的管理、结果,如实报告出来,用科研的确凿材料,提出自己的论点和办法。
12、班集体的形成中有哪些结构要素起着关键作用?
在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要素在起作用,而下列结构要素则起着关键性作用:(1)目标。目标具有指引、激励和标准作用,成为集体结构的第一要素。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问题就是集体目标逐步内化为每个成员的精神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同集体的要求相同一。(2)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石,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谐、凝聚、向上的,以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协调统一为特点。(3)组织机构。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取决于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关健是要尽快建成一支为学生出自内心信服、赞同的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4)舆论。集体需要有强大而健康的舆论,来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使集体成员自觉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改变不相适应的行为。(5)纪律。马卡连柯曾说过,纪律是集体的外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灵魂和集体的信念。在班集体形成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一个被动执行纪律——较自觉地遵守纪律——自我制订规范并执行的过程。班集体的五个结构要素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中目标是导向,人际关系是基础,组织机构为骨架,舆论和纪律是两大保证。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结构完整的统一体。
13、班集体建设有哪些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个性全面发展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民主性原则。(7)人际关系和谐原则。(8)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的原则。(9)通过活动创建集体的原则。(10)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12)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3)知行统一原则。(14)竞争与合作原则。(15)集体的传统性原则。
14、什么是班级集体心理?举例说明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关系。
班集体成员普遍存在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它与个体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屡受挫折而心灰意冷的学生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后,能够变得振奋,有信心;一个人出于自私的动机而出现非道德行为的时候,心理上就感到了一种集体的压力;班内混乱的情景有时因为威信高的班主任的出现,立刻变得井然有序等。这都是集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表现。
15、班集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马卡连柯对班集体发展水平标志作了长期的研究,归纳出了以由谁提出要求为标志的班集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第一阶段,在集体初建时期,“要求”由教师提出的。第二阶段,在集体的领导者周围不断涌现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教师将提出的“要求”的一部分职能转给积极分子,以自己的教育威信支持积极分子的要求。第三阶段,集体本身能够对其成员提出要求,进而集体的期望、规范、舆论促使每个成员在集体一般要求的背景上对自己提出自我教育的要求和习惯。
16、优秀班集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集体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班级中每一个人都能在共同目标中寻找到自己的坐标,抬起头来走路。(2)集体的共同活动人人都能自觉参加。班集体的生活象磁石一样吸引每一个成员,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占有独特的位子,起到特殊的作用。(3)班集体与平行的、高年、低年以及成人集体能够很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各司其职。(4)集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个体的参照标准和行为指南,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集体期望的背景上对自己提出自我教育的要求,并扮演成功的角色。
17、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也渗透着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1)感化功能。贯穿于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师爱具有对学生的感召、感染和转化作用。是潜移默化动之以情的过程,是其它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2)调节功能。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必然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感激、尊重、依恋、爱戴,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心贴心;另一方面师爱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教育之“泉水”才能渗入学生的心田。教育力量的发挥受教育者心灵的启开、关闭都离不开师爱的调节作用。(3)引动功能。师爱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的高尚和美好,于是也愿意用同样的情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愿意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尊重和信任同学。(4)求同功能。学生将教师的良好人格特性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
1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1)教师知识的拥有量。(2)教与学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吻合度。(4)师生性格的一致程度。(5)师生相互信任的程度。
19、建立良好班集体人际关系的障碍有哪些?
(1)价值观分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以及对人的品格和事物性质的基本评价有较大的认知距离。(2)自我评价和对角色理解的偏差。学生们对自身的长处、短处及由此形成的在班级中的地位知觉往往与客观情况差距甚大。(3)对他人和对情景判断的失误。心境效应(某时刻心情好与坏的作用)、第一印象(先入为主)、晕轮效应(成见、以点概面)、定型作用等。(4)消极情感的干扰。群体期望与自身需要的矛盾,班内的地位与自身的动机、抱负以及水平的矛盾,产生各种内心体验,带来情绪波动,使人际关系不稳定。(5)定位困难。主要表现:①有的学生被推举为干部,但与其他学生交往困难,很难开展工作。②有的学生有很多朋友,交往能力较强,但集体并不委托他办理重大事情。(容易产生小团体)③很多有特长、爱好和才能的学生常常会有疏远集体的倾向。④在班级中常有默默无闻、不引人注目、似乎在班级中不起任何作用的学生,在班内受到排斥、歧视。(6)竞争与协作失调。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级往往夸大竞争甚至以竞争取代协作,或只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使人际关系波动大,缺乏活力。(7)从众掩盖自决。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8)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对人际矛盾和冲突的产生缺乏思想准备。
20、调整班级人际关系的方法有哪些?措施有哪些?
方法主要有:(1)感情投资法。(2)心理吸引法。(3)深层了解法。(4)消除紧张法。(5)排难息纷法。(6)激情感染法。(7)理解关注法。(8)诚心交友法。
措施主要有:(1)运用组织手段,优化集体背景,丰富人际关系。(2)采取接纳态度,引导非正式群体。(3)创设教育情景,克服定位困难。(4)改进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气氛。(5)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
21、班级干部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怎样的?
(1)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和必备条件。(2)班干部是创建班级体的组织者,干部的水平越高,组织能力越强,班集体所能发挥的自我教育力量就越大。(3)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创建班集体极为重要。
22、班干部的培养过程经历哪些时期?
(1)探索期。班级形成初期,班干部为班主任临时指派。在指派班干部时要
非常慎重。(2)分化期。班级内人际关系活跃起来,逐步形成以伙伴关系形式的友好链。这个时期,要积极引导,创造同学之间健康交往的条件,帮助临时干部做好班级工作,使干部队伍顺利成长。(3)凝聚期。随着学生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友好链交错起来,形成友好关系的组合群体。在由分散走向凝聚过程中,班级核心逐渐体现,这种核心,往往就是同学心目中的积极分子、同学心目中的班干部。(4)稳定期。凝聚期结束的时候,友好链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班级,多数同学凝聚到了核心人物周围。班级干部进入到了稳定期。这时可进入正式选举阶段。在选举阶段应注意:①正式选举,不要草率行事。②充分发杨民主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不要包办代替。③因势利导,搞好创建班级的第一步。
23、班干部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班级干部正式当选,并不意味着建立干部队伍的结束。只有不断培养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担负起创建班集体的责任。(1)培养教育的内容:①帮助干部学好功课②培养干部的优良品德③提高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④进行有关技巧的训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2)培养教育的方法:①在工作实践中锻炼②让每个干部在集体中当好满意的角色③组织实地观摩④参加集中培训。(3)培养班干部还应注意:①严格要求不护短②耐心帮助不急躁③大胆放手不包办。
24、在班干部的轮换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班级、共青团支部、少先队中队的各级干部都有一定的任职期。任职期满,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再连任。这是多数学校和班级采用的干部轮换制度。这项工作要注意:(1)每次轮换要保证班委会的一定实力,这样便于新老交替。(2)新一届班委上任后,要及时做好干部培训,使新上任的干部尽快适应和熟悉工作。(3)组织每一届班委会要注意成员类型合理得当,发挥特长,团结协作,做好班级工作。(4)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支持新的班委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
25、什么是班集体的规范?班集体规范的类型有哪些?
班集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思想、评价和行为准则。类型包括:(1)正式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年级、班级等各级组织规定的学生行为准则(如,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班级公约等)。(2)非正式规范。是由非正式团体内的规范或班集体内没有经过明文规定的自然形成的学生行为准则(如,舆论、风气、班级传统等)。
26、班集体的规范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功能:(1)支柱功能。(2)评价标准功能。(3)动力功能。(4)行为矫正功能。
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制约作用。(4)凝聚作用。(5)准绳作用。(6)奠基作用。
27、学生对班集体规范的接受有怎样的过程?
班集体规范向每个学生提供行为和认知标准。学生对集体规范的接受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顺从,个体只是在表面上接受。第二阶段是同化,经过长期的影响,个体自觉用集体的行为和认知的准则去约束自己。第三阶段是内化,个体把集体的规范视为自己行为和认知的准则,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成为集体规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8、什么是班级舆论?舆论在班级健设的作用有哪些?
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同学赞同并愿意接受的言论和意见。它一般以议论或褒贬等方式去肯定或否定班级的动向或班级中学生的言行。正确的班级舆论是有力的教育手段。
具有:(1)引导作用。(2)评价、调节作用。(3)指示作用。
29、如何培养班级积极向上的健康舆论?
(1)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建立班集体舆论的思想基础。(2)开展评价活动,是形成健康舆论的基本方法。(3)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造成集体舆论的手段,一般有演讲、口号、标语、文论、黑板报等。
30、如何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就是纪律。纪律的最高形式就是法律。
(1)培养学生自我克制能力和分清是非的能力;并且使学生懂得组织性和纪律性是生活的外部规则,反过来决定一个人内心生活规则。(2)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对纪律的感性认识。纪律不能用“禁令”来维持,而应增强学生对纪律的理性理解。(3)培养学生纪律评价的能力和集体的纪律舆论。在学生初步理解纪律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的行为表现进行纪律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纪律认识。(4)培养学生的纪律信念。使得学生不仅懂得纪律要求,而且坚信其必要性和正确性,要求自己与他人必须遵守。(5)创设条件,39 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从而形成自愿遵守、主动执行、积极维护的良好心理基础。(6)锻炼学生的纪律意志,即培养学生的纪律意志力。
31、什么是班风?班风有哪些功能?如何培养班风?
班风:反映学校班级绝大多数成员精神面貌的比较明显而固定的特点。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班风的特点是自觉性和持久性。
功能:班风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班风,要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班风的标准。如:“奋斗、求实、友爱”。(2)提高认识,打好基础。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而正确的舆论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优势的正确的认识和言论的基础上。(3)加强训练,贵在坚持。要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长期不懈,形成班风。(4)经常巩固,不断强化。要定期检查总结,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杨和批评。(5)示范引路,骨干带头。在班主任的示范下,班干部带头,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变动力。由不自然到习惯。
32、什么是班级德育?班级德育工作的内容有哪些?班级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通过班级把“德”的因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实践的各个方面,对班内学生进行经常的有计划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
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培养班集体。(3)结合学习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5)开展课外教育活动。(6)协调、统一各方面德育力量。
基本规律:(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2)外界的教育影响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必须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3)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是一个不断塑造和改造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33、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应树立哪些新的思想?
(1)树立德育应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2)树立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的思想。(3)树立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实际的思想。(4)树立德育科研是最有效投入的思想。(5)树立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思想。(6)树立德育的真正主体
是全体学生的思想。(7)树立师生在德育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思想。(8)树立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9)树立充分尊重保护学生心理权益的思想。(10)树立充分尊重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思想。
34、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种问题的表现
(选答题)
(1)“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2)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3)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4)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5)“大德育”与“小德育”。(6)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7)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8)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9)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10)学校“主渠道”与校外环境影响
35、简述 “学会关心”德育模式(选答题)
“学会关心”是2l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是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它以“学会关心”作为基点与核心,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的过程,或者说,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道德教育从以往强制性的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更符合德性形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中授—受关系、人—人关系的转变。“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操作办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关心性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导关心品质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道德游戏、关爱叙事等方式。“学会关心”采取“践行一体验一认知”的路线。
36、简述欣赏型德育模式(选答题)
在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即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之间、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这样,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从逻辑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表达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二是德育情境与要素的审美化;三是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这是欣赏型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
37、简述对话性德育模式(选答题)
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
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38、简述活动道德教育模式(选答题)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39、简述生活型德育模式(选答题)
生活型德育与以往的运动式德育和塑造型德育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生活型德育是以现时的、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的德育;第二,生活型德育主张学校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三,生活型德育注重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实施生活型德育必须坚持三个根本性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生活型德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去生活,为了使这一目标更具操作性,可将其分解为四个更具体的指标,即学会
品德实践、学会品德体验、学会品德感悟、学会品德选择。相应地,该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引导-品德实践、引导-品德体验、引导-品德感悟、引导-品德选择,这个过程由主导性贯穿,可循环往复。
40、简述主体德育模式(选答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养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第一,主体德育模式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由此所建构的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目的性特征。第二,主体德育模式以主体性原则为基本原则,在德育过程中,应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第三,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第四,主体德育模式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
近年来,具有主体德育模式类型特质的具体模式还有:自主构建型德育模式、“自主-选择-养成”德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激励参与”德育模式等。
41、学生犯了错误怎么办?
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那么,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呢?我们认为: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或指责一番,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改正错误。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如不仔细调查了解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找不到其真正原因,而作出错误处理。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第一,缺乏经验而犯错误。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特别是缺乏经验往往导至犯错误。例如,他们要求粉刷教室的墙壁,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结果不但没有把墙壁刷白,反而刷得更难看,甚至,把教室的地板流了一滩滩水,把教室弄得更脏,严重的,刷墙的水还流到楼下教室里去了,把别班的教室搞得很脏,闯下了“大祸”。诸如此类由于缺乏经验犯上错误是屡屡可见。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
避免错误的出现。
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了错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也往往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例如,对某一件物品,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好奇心,他不管可看 不可看,可玩不可玩,可拆不可拆,结果看起来了,玩起来了,甚至于拆起来了,导至了犯错误。
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至了犯错误。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很低,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分辨不清,把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犯了错误。“江湖义气”是封建义气,这是不好的东西,但他们却认为这是“够朋友”,把它当作好的东西,结果导至了犯错误。
第四,别人促成了犯错误。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例如,有两个同学在打架,他跑去制止,结果自己挨了一拳,他吃了这一闷拳,顿时火气上升,也打起来了,形成“二打一”,结果犯了错误。
第五,外界不良诱因。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
根据前述,可以看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弄清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加指责和批评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改正!
其次,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我原因,启发他们勇于讲清事实,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给予改正的机会,不要老是揪住不放,动不动就当众“揭粑”。这样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感到犯了一次错误就永不得翻身,抬不起头来;再是,今后犯了错误再也不敢承认了,因为他承认了反而成了老师“整”他的把柄,那就只有不再承认了。因此,教师正确的做法;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允 许学生改正错误,决不能揪住不放。
再次,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最后,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但也不能漠然视之。既是错误,就必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这样,既可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也可使其他学生防患于未然。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机智和艺术了。
42、为什么要尊重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这是因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据研究,一岁多的婴儿就开始有了自尊心,就要求人们尊重他。到了青少年时期,自尊心则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一大特点。他们要求成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尊重他们。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珍惜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要随便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一个教师不珍惜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失去最好的教育机会。有句俗话;“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就是说,一个人就怕别人不尊重他,挫伤他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将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将会对教师怀恨终生。这是必须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重视的。
我们不仅要尊重所谓好学生,而且还应特别注意尊重那些所谓“差生”。“差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也要求人们尊重他们。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往往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即要求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由于成人往往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反常心理。这对教育他们,使他们迷途知返很不利。
43、当前少数高中男女学生出现谈恋爱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进入高中时期的学生,基本上属于青年期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性机能基本成熟,性意识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很自然对异性产生了一种非同一般的特殊感情。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在少数高中男女学生之间,便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最初的爱情”,表现出一种互相爱慕、互相关心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之情,对绝大多数男女青年学生来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智加以控制,而将它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但也有少数男女青年学生却缺乏这种理智,产生了一种积极靠近异性的要求,从而出现过早的恋爱。这就是当前少数高中男女学生出现谈恋爱的原因。对这种过早的谈恋爱的少数男女学生,家长、教师首先不要采取神秘主义的态度,更不要大惊小怪,应冷静地加以分析。要看到,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其次,在处理这种问题时,不要用压制或行政命令手段,更不能轻率地将这类事情公之于众。这样做,反而会弄假成真,使他们
结成“患难之交”。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从爱护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劝、说服,从而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44、形成差生的原因是什么?
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形成差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形成差生的原因有其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有:(一)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文艺宣传上的不健康东西等等,都属于社会的不良影响。青少年对这些不良影响耳濡目染,逐渐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侵蚀,从而造成道德品质不良,变成了差生。
(二)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当家庭教育不当,也可使孩子逐渐染上不良习气,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和坏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差生。
(三)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也是形成差生的重要客观原因。这主要表现在:少数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没有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到应有的地位,因而一些不 良思想乘虚而入;再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教师的教育不能为学生所接受。
主观原因有:(一)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凡是差生都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他们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不仅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是认识颠倒。这种认识上的颠倒和错误,对他们的腐蚀性很大,是使他们成为差生的精神支柱。
(二)缺乏健康的道德情感。凡是差生都缺乏一个健康的道德情感。他们的情感经常处于反复无常的状态,对人对事不问是非好坏,只凭感情用事。缺乏正确的荣辱感,往往不以干坏事为耻,反以干坏事为荣。
(三)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诱因的坚强道德意志差生的道德意志都是比较薄弱的,对外界的一些不良诱因,往往抵制不住,因而一犯再犯,使自己的各方面越来越差。
(四)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差生一般都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他们当中的一些不打架手就发痒,不吵课堂,心里就发毛,个别的不偷就不得过,习惯成自然,使自己成了一个越来越差的学生。
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主观原因。因此,每个班主任应针对差生形成的主观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46 使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逐渐由差生成为优良生。
45、为什么中学生一般都喜欢搞“小圈子”?
青少年进入中学后,一般都有几个无话不说的同龄好朋友,形成所谓的“小圈子”,而且有些“小圈子”往往还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由于生活经验范围的扩大,自我交往的频繁,以及由于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他们开始非常重视友谊,每个人都有了几个无话不说的同龄好朋友。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这就形成了人们印象中的所谓“小圈子”。
青少年的“小圈子”是他们身心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他们通过这个“小圈子”能够了解到在成人那里不能了解到的东西,得到在成人那里得不到的东西;还可以相互学习一些交往的知识,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在“小圈子”里他们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为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准备了条件。因此,青少年的“小圈子”在一定意义上是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前的准备,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启发、引导,使他们不要把友谊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甚至而脱离集体,更要防止他们可能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如讲“哥们义气”、互相包庇等)。
作为班主任还应特别注意,当“小圈子”,特别是那些不健康的“小圈子”出现了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拆。谁拆谁失败。应该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46、为什么中小学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
中小学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主要是指的男学生。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学生一般都喜欢看武打片,这种性别的差异 在很小时期就表现出来了。例如,小女孩一般表现为喜欢玩布娃娃,表现出女性的特点。而男孩则好动,一天到晚蹦蹦跳跳,玩棍弄棒,闹个不停,表现出男性的特点。所以,中小学的男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与其性别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电影片和电视剧多以武打为主,这大大地吸引了不少的中小学男生,他们百看不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休息,给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中小学的男生喜欢看武打片,除了与其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外,还有其心理特点:①与他们的心理活动需要有关。中小学的男生喜欢热闹、生动、活泼、有趣的情节和内容,这与他们本身爱动、爱打闹、闲不住的心理特点有关。武打片恰好具有这种特点,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要。②与他们模仿性强的特点有关。这时期
的儿童模仿性较强,他们对武打片的情节和内容都感到非常新颖,因此,在观看之余有了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结果是,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看了后还要学上几套。③与他们兴趣的直接性有关。小孩的兴趣有很大的直接性,他们的兴趣往往受某一事物的直接影响。由于武打片有着很惊险的场面,内容也比较离奇,这些都能直接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由于上述心理特点,就使得中小学的男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根据这种特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能简单地加以制止,而应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不要光从表面上去学习一些武打动作,而要学习影片中的有益内容。为此,在观看武打影片或电视剧前,教师和父母顶好能事先向 他们介绍影片和电视剧的情节内容,使他们懂得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和电视剧应该学习些什么,不应该学习些什么。
47、为什么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突然退步了,不象以前那样好好学习,遵守纪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错误的、陈旧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东西很可能要反映到学生的头脑中来。因此,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就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而必然是曲折迂回的,甚至于出现反复倒退的现象。(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学习和生活有了自己的要求,但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对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往往又不切合实际,这样也容易给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他们思想落后有了反复的表现。(三)教师和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当,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此消沉、沮丧以至放弃进步的要求,从而出现反复。
应该看到:学生在前进中出现反复,甚至于倒退,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对他们的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那种一看到学生思想上出现反复就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于丧失信心、放弃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对的。
48、什么是学生的“逆反心理”?
所谓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用通俗的话说,“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即是说,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往往表现出怀疑、抵
触和不满的情绪,对老师的教育不听从、不接受。这时老师的教育对学生来讲基本上是劳而无功,收不到成效。
另一种表现是,就是对许多未知事物产生一种好奇心。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好奇心就要重了。你越封闭,越禁止,他偏偏越要去探求、去了解。
从“逆反心理”的上述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其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
根据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上述表现,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呢?
第一,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抵触和不满的“逆反心理”时,教师千万不能采取压服教育,而应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有那些不恰当的地方。例如,批评差生和表扬好生是不是有不实事求是或夸张之处。在批评学生时,自己的态度是否过伙了?是否有不尊重学生之处?等等。找到 了根源,并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过错,那么,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不会再对教师的教育有所抵触了。同时,教师还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因素。
第二,当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时,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并且妥善地利用学生这种积极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更好地探求科学知识的奥秘。
49、为什么一些小学生会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小学生在言行上表现出不一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还会有所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据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认为:①由于小孩的模仿倾向所致。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对一些事物往往是从兴趣出发而不加分析地模仿,以致明知模仿的举动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但仍然加以模仿。②出于无意。有些小学生也明明知道一些道德行为准则,懂得一些道德法则和要求,但是在行为中又无意地做出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来。③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小学生虽然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在某些人面前表现得言行一致,而在另一些人的面前,却言行不一致。④只会说,不会做。这是较多的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是因为道德行为做起来要克服
一定的困难,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而说就容易些。小学生尽管知道一些道理,但要他按照这些道理去行为就困难得多。于此可见,小学生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采用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如讲些抽象的道理,或埋怨、惩罚)都是无济于事的。而应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克服言行不一的缺点。
50、如何防止学生的疲劳?
所谓疲劳,就是人们连续工作或学习以后,工作效率(或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状态。人一旦产生了疲劳,生理上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肌肉痉挛、麻木等。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的速度和灵活性都下降,许多在不疲劳的情况下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解决不了,尤其突出的是情绪容易急躁、忧虑、厌烦、怠倦等等,工作和学习效果显著下降。
当前在学校中的“加班加点”,任意增加课时,大量补充材料,追求“大运动量”的练习和作业,搞“题海战求”,使学生应接不暇的情况,都是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的直接原因。
根据上述情况,怎样防止学生产生疲劳呢?
1、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
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使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防止学生产生疲劳很重要的措施。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性(如心脏的节律跳动等)。这种节律性能保证人体的正常工作而不致过度疲劳。而这种节律性活动又要受人的生活作息活动的影响。因此,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时应有张有驰,使学习和休息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睡眠也是防止疲劳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睡眠可以补偿一日的体力和脑力的疲劳。少年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小学生应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中学生应保证每天有8-9小时的睡眠。那种长年累月的“开夜车”,将是对学生的身体的无形摧残。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两个作用:一是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更加紧张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延长工作时间,推迟疲劳的产生;二是能使大脑各部分轮流进入兴奋状态,交替休息。所以说,体育锻炼是消除疲劳的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有少数班主任怕因体育锻炼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问,而停止体育课和取消体育锻炼,这实在是“因噎废食”。
第四篇: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班主任能力大赛情景答辩题及答案
1、学生林森,喜欢下象棋,在六年级下学期初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同桌在楚河汉界上厮杀。由于课间休息时间短,如此这般必将分散上课的注意力。多次看到这种现象后,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做?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爱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学生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应让爱好促进学习(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与之谈心,指出其不足,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3、邓旭同学是在本学期才转入新班的,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经常转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刚来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转化邓旭同学。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二)方法措施:
1、找他心平气和的谈话,让他承认自己的不足,下定改正错误的决心。
2、为他确定小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时表扬,不断激发他的上进心。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4、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局提出的特别要关注后1/3的学生”的理解。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宗旨。(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5、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对随地吐痰做了明确要求,在教室吐一口痰,罚款1元,作为班费。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法特点之一。(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弊端。(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6、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动辄叫家长,不利于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挫。(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7、五年级王红同学星期日在同学家玩,很晚未回家。王红的父亲很着急,向王红的几个同学打听,都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王红的父亲无奈打通了班主任蔡老师的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蔡老师也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并且批评王红的父亲没有履行好家长的职责,之后挂掉电话。蔡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在校内和校外都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义务。(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8、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星期日遇见了本班学生张鹏的母亲,张鹏的母亲告诉王老师张鹏被几个小伙伴拉去上网吧了,请求张老师管管这些孩子,张老师为难的说:“我们老师没有权利管网吧,等明天上学我在找王鹏做做他的工作,让他远离网吧。” 张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拒绝未成年人上营业性网吧,使其远离网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老师确认张鹏确实与小伙伴上网吧了,应及向与工商、文化部门报告,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9、李桦同学家庭贫苦,个别同学向她炫耀吃穿,使她产生担忧、自卑等心理问题,她向班主任求助。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应对这一问题。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桦同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二、转变认知,对自身、对自己家庭的正确认识。学会感恩。淡化对家庭因素的担忧。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第四、组织班会。主题:“我们都是一样的”或“如何对待挫折与贫穷”。(答对三点得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0、陈明学习刻苦,早来晚走,想尽快地提高成绩,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每次考试都不遂人愿,造成陈明心理的重大负担,几次向班主任表示“走不出考试的阴影”。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陈明走出阴影。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陈明同学谁都有过失败,失败后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转变认知和评价,不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应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1、李娜同学是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总觉得缺乏爱!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同学之间都缺乏爱的温暖。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李娜走出困境。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娜同学爱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有温暖,贵在发现,贵在感受。(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2、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但有一段时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王莹存在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品质问题。穿时髦的衣服是为了让老师同学注意她,重视她(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3、王卓同学很顽皮,经常给同学起外号,闹的同学之间很不融洽,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阻止这一行为,建设好和谐班集体。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让他认识到给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表现。(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开展“我与同学比文明”演讲、讲故事、手抄报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自律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第三、开展“我与同学结对子”实践活动,让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4、有些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班会告诉同学们,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优点和潜质,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第二、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家庭是不可分割的。(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5、班主任甄老师患了感冒,但他照常上班,为了增强育人效果,她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实施了教育的创新。请推想甄老师是如何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的?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育契机无处不在,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第二、抓住“有病”这一教育契机,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6、四年级的李强同学由于父母溺爱,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参加竞争生活委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李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对李强和其他同学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开展“多关注别人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放大同学的亮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第二、找李强同学谈心,引导他校内校外一致,表里如一,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现场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
1)
案例简述:
班主任布置学生写生活随笔《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新疆工作。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母亲无言。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
1、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
2、如何帮助这个学生走出目前的状态?
参考答案:
1、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失望;埋怨父母,因此也不爱父母。
2、A.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初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B、婚姻虽然不幸福,但是,最终没选择离婚,是为了孩子的幸福。C、想想生活中父母对他的付出,理解父母对他的爱。D.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子女,尽量去弥补父母之间的间隙。
2)
案例简述:
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都是小东在做,我们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3)
案例简述:
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
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4)
案例简述:
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问题:
1、你认为该怎么做?
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
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5)
案例简述:
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问题:
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
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6)
案例简述:
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小华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华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小华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问题:
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
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参考答案: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
7)
案例简述:
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我班有绝对的实力取胜,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决赛时,由于队员们轻敌、对手实力也确实很强,所以我班比分的落后,学生情绪有点焦躁;中场休息时,我班啦啦队的助兴表演又遭到对方的无故起哄,虽然同学们都很生气,但是当对方的啦啦队上场时,我班学生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更用力的为场上队员加油,场上的队员也在奋力地拚抢,力争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结果还是输了。同学们泪流满面,默默无声地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
问题:
1、你怎样看待这次输球?
2、你认为体育活动对班集体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虽然对这次联赛有影响,但对班集体后续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学生充分体验了骄傲、轻敌的危害,而且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失败后没有互相埋怨,牵手向教室走、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都会推动班级各方面把发展。2.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理解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8)
案例简述:
班上有个同学身体有一些残疾,走路有一些跛,班级有些同学常学她走路的样子,开他的玩笑,还给她起外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当批评那些不尊重残疾同学的行为。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会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
问题
1、请你给她找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2、请你说说自己对生命特点尊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样的生命特点,都有可能为社会作贡献,引以学生讨论、理解、尊重生命特点。也可以写周记,比如,“如果我是残疾人”。
9)
案例简述:
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
问题
1、分析王明的心态?
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参考答案: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10)案例简述:
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11)案例简述:
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
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
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
12)案例简述:
“不同名数不可相加”,可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在强调不同名数不可相加这一概念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能,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顿时伸手推了老师一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问题:
1、如果是你,这时你怎么做?
2、说说你认为很糟的班主任忌语!
参考答案:1.教师应该勇敢地马上向学生道歉,检讨自己刚才讲的话是错误的,并请学生原谅。这反而是显示了自己的大度。并以自己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说侮辱性语言。2.你真蠢!你是猪!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蠢的学生。你没救了。真不明白你父母是怎么生出你来的。你真没教养。
13)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为人本份,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你这样做的理由?别人那么有钱,那么漂亮,那么聪明?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
问题: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14)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张日和李诗正在谈恋爱,但你怎么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各方面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可是,那个下雨天的傍晚,在公交车站,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装作没看到,事后另找时间与他们阐述早恋的危害。理由是:如果当场点破或批评,会使他们很没面子,增大心理压力,甚至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破坏了师生感情。如果给他们面子,保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再阐述早恋的危害,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15)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16)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先自己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然后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再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做。
17)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4.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符合教育工作的现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5.间接经验。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博众人之长,取百家精华。6.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应考虑学校条件、任课教师条件和班主任自身条件等,确保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19)班主任工作职责有哪些? 参考答案:(1)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2)努力建设好班集体。(3)抓好学生的学习质量。(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5)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6)做好学生的家长工作和社会工作。(7)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等。(8)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20)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教师知识的拥有量。(2)教与学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吻合度。(4)师生性格的一致程度。(5)师生相互信任的程度。
21)为什么班主任对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
参考答案: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是相对于某些班主任动不动就对学生采取惩罚而言的。惩罚太多收不到教育效果,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是教育学生的需要,这是因为:
一、班主任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所谓差生,动不动就施以惩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朝相反的两极发展;一是,对个性软弱的学生来说,由于屈服于教师的惩罚,多半会变得消极自卑;再是,对个性倔强的学生来说,对班主任的惩罚思想上容易产生强烈的不满,甚至公开对抗,顶牛,对教师失去信任感,教师的教育他也听不进去,对他也不起作用。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恰好相反。由于学生在犯了错误后,得到的是教师的谅解和宽容,他就会重新评价教师的行为并从情感上与教师接近了一步。这样,就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乐意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
二、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爱,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是随便施以惩罚,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教育,给以谅解和信任。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的这种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成为推动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滥用惩罚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是每个班主任所熟悉的。那些好用惩罚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在校时显得很不融洽,即或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社会,也对班主任仍然有着极不好的印象。然而宽容却会改变这种关系,他会使师生关系融洽,尤其是当一个贯用惩罚的班主任,如果在以后的教育中改变这种作法而代之以宽容,那么,过去那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将会很快得到改变,换来的将是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因此,我们说,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
既然宽容有如此之多的可取之处,我们建议所有的班主任都来宽容你们的学生吧!当然,也应强调一句,我们说宽容是教育学生的必需但也并不全排斥必须要的惩罚。
22)某特级教师说:“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犯错误……”。
问题: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首先应该肯定,这位特级教师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学生的确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其次,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管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他们都要去探究一下,去尝试一下,结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犯错误。
再次,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很不足,辨别能力又很低,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往往分辨不清,结果也导致了他们犯错误。
第四,他们缺乏抵制能力和自制能力也是使得他们经常犯错误的原因。
第五,错误的模仿也是使他们犯错误的一个原因。他们往往模仿成人的一些错误言行,从而使得自己犯了错误……。
因而,必须正确对待,循循善诱,千万不要一见他们出现错误就横加指责,粗暴对待,而是应该改进教育方法使他们尽可能的少犯错误。
23)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具体化为七个方面。①尊敬国旗、国徽。要求学生做到:升国旗、唱国歌及整个升旗仪式中要庄严、肃立。②文明礼貌。③遵纪守法。④站、立、走、坐、说话、写字、举手、敬礼等方面的常规要求。⑤劳动教育。⑥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爱护学习用具、书包、铅笔、铅笔盒、课桌椅等。并能经常清理、码放整齐。⑦卫生,仪表。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衣着打扮要整洁大方,学生化。不带头饰和各种首饰。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加入时间:2009-3-21 10:16:
点击:1899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说明:为了贯彻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尽快提升班主任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编制了班主任竟能竞赛100题及参考答案(其中有10道选答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启发答题思路。回答问题时要求教师脱稿口头回答,每队必答三题顺序不限。必选题后,可抢答选答题,选答题只加分,不扣分。
一、必答题部分
1、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是什么?
(1)制定了工作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制订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和层次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2)制定了计划,工作才有序。班主任是班级这个小社会的“总理”,工作繁重,头绪纷繁,工作难度大。只有制订好工作计划,才能有主次、有先后、有顺序地开展工作,事半功倍。
(3)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行动纲领。班主任制定计划目标,并向学生公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着明确的目标,沿着既定的路线,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有利于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以根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是什么?
(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
(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做出了明确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
(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4)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符合教育工作的现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计划能得到科学的、合理的、顺利的实施。
(5)间接经验。制定计划时,应重视教育情报,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做到博众人之长,取百家精华。
(6)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应考虑学校条件、任课教师条件和班主任自身条件等,确保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3.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是什么?
(1)目的性原则。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
(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是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在整体性原则下,还应有所侧重。
(3)群众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其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异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
(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然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制订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使计划具有长时间的适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4.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各层次具体目标等。
(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等。
(4)检查办法与总结。
5.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1)学期计划。这是学期开始时制订的计划,是全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状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的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的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体质状况、学生的特点、班干部和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班主任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善于抓住班级面貌最本质的东西和主流。至于分析的详细条目需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是在对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本学期中心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分笼统。
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这部分应具体些。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的活动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的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2)月或周工作计划。这是根据学期计划和某一阶段的任务,在本月或本周开始时制订的这种计划要订出具体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措施和执行人员等。
(3)具体活动执行计划。这是指为开展某一教育活动而制订的具体计划。如: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项文体活动等。这种计划要订得十分具体,各种准备工作都应作详细而具的考虑,这样开展工作才会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制定计划要注意征求科任老师、班干部和学生的意见。计划订好交学校领导批准后要认真执行。若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则应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另外,还应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执行完后,还要做认真的总结。
6、班主任工作职责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项:(1)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2)努力建设好班集体。(3)抓好学生的学习质量。(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5)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6)做好学生的家长工作和社会工作。(7)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等。(8)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7、班主任建设良好班集体应有哪些措施?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是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动力,也是调节规范学生言行的总体要求。确立目标要注意方向正确,有思想性;要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要求确定;从班级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激励性;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要有系统性,相互结合;近期目标具体、明确,并有连续性;一个具体目标实现后,及时总结评价,进一步提出新的近期奋斗目标,步步向总目标推进,形成目标体系。
(2)培养学生骨干,健全班级组织。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生骨干,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班级干部应是思想好、学习好、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中学班委会一般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和劳动委员(有寄宿生的还要增加生活委员)等组成。团支部由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组成。另外设置学科课代表、图书干事等。小学班委会人数适当减少。全班分划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生选举小组长。做到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班干部的选配一般在学期初进行。新生班级由班主任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先指定一些学生负责。其他年级应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每次选举确定标准,明确选举方法,适当更换。中学可试行“值周班长制”或“班长组阁制”。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学生获得为集体服务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各班班委会团支部产生后,报教导处(或政教处),学校统一将学生干部名单打印成表,便于开展工作。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纪律制度是班级正常秩序的保证。学校在学年初就应明确各项纪律制度,并督促班级建立、健全班内规章制度,规范班级行为。
(4)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班集体只有在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巩固发展。通过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和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校外活动,如: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班内班际竞赛活动、公益劳动及参观游览等。每次活动都应认真计划组织。规模较大的活动应事先报学校批准。所搞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游泳、登山等有危险性的活动,事先应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指导各班开展教育活动,应从学校整体考虑,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应突出教育重点,安排不同的活动。②与教学有机结合。如初一语文有写景单元,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结合教学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③与纪念日、节日活动结合安排。如:三月份的植树节、四月份的清明节、“五?四”爱国运动纪念日和“五?卅”惨案纪念日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教育。④与中心政治活动相结合。如严打活动、反腐败活动、打假活动及扫黄活动等。⑤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如针对早恋问题举行辩论会,就班级团结问题组织观看有关电影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所谓正确的舆论,就是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的言论和意见。这是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正确舆论是集体成员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经常注意学生舆论倾向,并积极将其引向正确方向。正确舆论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可以通过贯彻学生守则、进行道德谈话、指导学生阅读报刊和健康的文学作品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评论、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好人好事及树立榜样,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校领导特别要注意教师的思想倾向和社会倾向。从多方位帮助班级培养正确舆论。
8、班主任的职权有哪些?
(1)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他担负着一个班级的全面工作,要协调好班级教育与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班主任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课时调整、教学活动安排和课代表选拔等方面的建议,以协调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使班级的教育、教学达到和谐状态。
(2)对学生必要的奖惩权。实践证明,任何一个集体都有必要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这个职位,赋予其对学生有一定范围的奖惩权。例如,对优秀班团干部,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表扬,或辅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学习成绩优良、拔尖的学生、对获得巨大进步的学生、对取得特殊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同时,对于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及损害班级名誉的学生,有权对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罚。比如,罚其教室值日、宿室值日和检讨等。
(3)班级范围内的决策权。班主任有权对班级的日常工作、活动开展等方面内容进行决策。班主任有权协同班团干部制定本班有关规章制度;有权任命班级中的班团干部、小组长和课代表等,当然这要在一定民主的基础上行使这一职权;有权组织本班级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秋游、野炊等课外活动、蓝球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有权决定班内活动日程安排等。
(4)教育、教学工作自主权。教育、教学的计划、组织、形式、方法有自主权、决策权。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权根据自己的自身主观情况及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客观环境,决定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有权亲自制定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
(5)有权参加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领导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班主任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中介位置,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班主任有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序上的管理。
9、班主任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班主任要顺利地进行班级工作,除了其自身的能力、工作方法外,还要有自己的威信,说出的话学生信服,提出的要求学生执行。班主任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品德影响力。品德指人的品行、道德、人格和作风等。一个有高尚品德的班主任,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具有明显的表率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和信服感。
(2)知识影响力。班主任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的过程。知识渊博的班主任,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自然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乐意听他的课,服他的管,为能够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担任自己的班主任而感到荣幸,班主任的威信很容易建立起来。
(3)才能影响力。班主任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等。
(4)情感影响力。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接触多。班主任长期做学生工作,会产生爱的效应和近体效应。班主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能激起学生对他亲近、感激和尊敬的情感,使师生在心理上更加融洽,产生感情共鸣。这样的班主任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拥护,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能力,享有较高的威信。
10、班主任的威信对学生有哪些教育作用?
(1)班主任有威信,学生坚信班主任的讲课、领导、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那么,学生就有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接受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威信的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这就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上和优良品德修养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有威信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以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起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对学生的批评,则会唤起学生改正缺点和提高自己的迫切愿望。
(4)学生把有威信的班主任看做榜样,产生处处向班主任模仿的意向,此时,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起很大的教育作用。
11、班主任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1.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班主任工作要求和条件的实际出发,从班主任自身能力知识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工作,另起炉灶,也不要超出个人水平,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班主任工作现象中,探求研究班主任工作内在的、固有的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检验,以强化、修正理论成果。
(2)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指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要科学,方法要科学,决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让活生生的客观事实,就范于僵化的固有观念;同时,还指班主任研究出的教育理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如果理论与实际相悖,是谬误;如果理论不指导实践,是空谈。
(3)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把科研看成是整体系统,从思想方法论角度处理好以下关系:①班主任的工作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关系。既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班主任自身素质、班级组织、班级学生和班级工作等,又要研究外部环境,诸如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家庭状况和历史变化等。
②班主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数量与质量、应用与反馈等关系。对古今中外的班主任工作理论,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有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班主任中广泛宣传教育理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部分班主任的业务和理论水平。在教研过程中,注意理论在于质量高而不在于数量多,同时要注意立题→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指导工作→反馈信息的完整过程的连续性及协调性。
2.班主任进行科研的步骤
科研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一般有:
(1)确定科研课题。班主任确定科研课题要从实际需要和实际功能出发,课题对班主任工作要有实际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比如:“中学生早恋剖析”、“小学生识字的思维规律”等。在科研课题选择的同时,要考虑其客观条件,比如资金、资料、设备、时间等,还要考虑一定的主观条件,包括班主任自身知识、能力、特长和阅历等。在确定课题时一般原则如下:循序渐进的原则、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宜具体不宜抽象的原则。
(2)收集科研资料。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动手收集两大方面的资料:一是“活”的实践资料;二是“死”的理论资料。这是科研的事实及理论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资料之米,也难为科研之炊。活的实践资料,主要是记录班主任本人工作的情况、数据、实物,通过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他人的教育工作资料和教科研情报。分类编号建立实践资料卡片和材料档案。“死”的理论资料,主要是查阅他人理论、报告和文摘等资料,分类编号建立理论资料索引卡片和摘卡片。主要注意与课题有关的马列基础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系统论、数据及原理等。
(3)制定科研计划。制定科研计划,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结果,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起步。制定科研计划的内容,参照下表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4)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这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部分,是落实科研计划的中心环节,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研活动,从纵向上看,包括收集材料活动和分析研究材料活动。
①收集材料活动
第一,谈话法。依据科研课题的需要,选择一定的内容和对象,以交谈方式进行材料收集。
第二,问卷法。设计好调查问卷,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通过回收问卷获得材料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时间限制,调查覆盖面大。
第三,历史法。通过研究过去,从而把握、预测现在与未来。主要收集史料中的文字、实物资料,予以科学鉴别、科学利用。
第四,观察法。通过对现实的观察,记录现实生活中的有关资料。其优点是真实性和客观性。
②分析研究材料
分析研究一般分别采用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
第一,逻辑分析。主要是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这样对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揭示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
第二,统计分析。逻辑分析是统计分析的思维基础,是统计分析的深化,统计分析是逻辑分析的内容基础和前提。班主任的统计分析要先统计后分析。统计的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等,分析的方法有平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图形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
③撰写科研论文(报告)
3.班主任科研方法
调查方法和实验方法:
(1)调查方法。它包括了观察法、历史法、谈话法、问卷法和测量法。调查方式主要有开调查会、个别谈话、访问、查阅书面材料、历史档案、实地考察和问卷测量等。调查主要步骤如下:
①根据科研计划中科研课题要求,确定调查方式、调查对象、时间、地点和内容等。
②阅读与调查相关资料,拟出调查计划。
③学习与调查计划相关理论,拟定出调查表格、问卷、量表、谈话提纲及考察路线等。
④进行调查,做好记录、录音和拍照,取得资料。
⑤及时整理资料,编码建档,以备分析研究。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班主任科研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根据科研目的,确定实验方式和组织形式。
②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实验计划:实验目的、任务、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手段、步骤、结果、评估和鉴定等。
②创设实验的条件: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图书、资料、仪器、电化教学设备和资金等,准备好记录表格。
④记录分析实验的全过程和一切状况。
⑤做好实验前、中、后的测验,有准确的数据,有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
⑥反复实验,排除偶然性。
⑦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核查验证实验结果。
⑧写出实验报告,自我鉴定或有关人员鉴定,让实验结果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撰写科研论文,是班主任科研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解决问题的成果,也是运用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成果修正的准备。撰写科研论文,要按照科研计划的管理、结果,如实报告出来,用科研的确凿材料,提出自己的论点和办法。
12、班集体的形成中有哪些结构要素起着关键作用?
在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要素在起作用,而下列结构要素则起着关键性作用:(1)目标。目标具有指引、激励和标准作用,成为集体结构的第一要素。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问题就是集体目标逐步内化为每个成员的精神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同集体的要求相同一。(2)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石,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谐、凝聚、向上的,以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协调统一为特点。(3)组织机构。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取决于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关健是要尽快建成一支为学生出自内心信服、赞同的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4)舆论。集体需要有强大而健康的舆论,来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使集体成员自觉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改变不相适应的行为。(5)纪律。马卡连柯曾说过,纪律是集体的外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灵魂和集体的信念。在班集体形成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一个被动执行纪律——较自觉地遵守纪律——自我制订规范并执行的过程。班集体的五个结构要素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中目标是导向,人际关系是基础,组织机构为骨架,舆论和纪律是两大保证。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结构完整的统一体。
13、班集体建设有哪些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个性全面发展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民主性原则。(7)人际关系和谐原则。(8)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的原则。(9)通过活动创建集体的原则。(10)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12)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3)知行统一原则。(14)竞争与合作原则。(15)集体的传统性原则。
14、什么是班级集体心理?举例说明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关系。
班集体成员普遍存在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它与个体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屡受挫折而心灰意冷的学生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后,能够变得振奋,有信心;一个人出于自私的动机而出现非道德行为的时候,心理上就感到了一种集体的压力;班内混乱的情景有时因为威信高的班主任的出现,立刻变得井然有序等。这都是集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表现。
15、班集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马卡连柯对班集体发展水平标志作了长期的研究,归纳出了以由谁提出要求为标志的班集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第一阶段,在集体初建时期,“要求”由教师提出的。第二阶段,在集体的领导者周围不断涌现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教师将提出的“要求”的一部分职能转给积极分子,以自己的教育威信支持积极分子的要求。第三阶段,集体本身能够对其成员提出要求,进而集体的期望、规范、舆论促使每个成员在集体一般要求的背景上对自己提出自我教育的要求和习惯。
16、优秀班集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集体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班级中每一个人都能在共同目标中寻找到自己的坐标,抬起头来走路。(2)集体的共同活动人人都能自觉参加。班集体的生活象磁石一样吸引每一个成员,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占有独特的位子,起到特殊的作用。(3)班集体与平行的、高年、低年以及成人集体能够很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各司其职。(4)集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个体的参照标准和行为指南,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集体期望的背景上对自己提出自我教育的要求,并扮演成功的角色。
17、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也渗透着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1)感化功能。贯穿于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师爱具有对学生的感召、感染和转化作用。是潜移默化动之以情的过程,是其它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2)调节功能。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必然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感激、尊重、依恋、爱戴,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心贴心;另一方面师爱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教育之“泉水”才能渗入学生的心田。教育力量的发挥受教育者心灵的启开、关闭都离不开师爱的调节作用。(3)引动功能。师爱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的高尚和美好,于是也愿意用同样的情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愿意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尊重和信任同学。(4)求同功能。学生将教师的良好人格特性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
1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1)教师知识的拥有量。(2)教与学的水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吻合度。(4)师生性格的一致程度。(5)师生相互信任的程度。
19、建立良好班集体人际关系的障碍有哪些?
(1)价值观分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以及对人的品格和事物性质的基本评价有较大的认知距离。(2)自我评价和对角色理解的偏差。学生们对自身的长处、短处及由此形成的在班级中的地位知觉往往与客观情况差距甚大。(3)对他人和对情景判断的失误。心境效应(某时刻心情好与坏的作用)、第一印象(先入为主)、晕轮效应(成见、以点概面)、定型作用等。(4)消极情感的干扰。群体期望与自身需要的矛盾,班内的地位与自身的动机、抱负以及水平的矛盾,产生各种内心体验,带来情绪波动,使人际关系不稳定。(5)定位困难。主要表现:①有的学生被推举为干部,但与其他学生交往困难,很难开展工作。②有的学生有很多朋友,交往能力较强,但集体并不委托他办理重大事情。(容易产生小团体)③很多有特长、爱好和才能的学生常常会有疏远集体的倾向。④在班级中常有默默无闻、不引人注目、似乎在班级中不起任何作用的学生,在班内受到排斥、歧视。(6)竞争与协作失调。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级往往夸大竞争甚至以竞争取代协作,或只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使人际关系波动大,缺乏活力。(7)从众掩盖自决。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8)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对人际矛盾和冲突的产生缺乏思想准备。
20、调整班级人际关系的方法有哪些?措施有哪些?
方法主要有:(1)感情投资法。(2)心理吸引法。(3)深层了解法。(4)消除紧张法。(5)排难息纷法。(6)激情感染法。(7)理解关注法。(8)诚心交友法。
措施主要有:(1)运用组织手段,优化集体背景,丰富人际关系。(2)采取接纳态度,引导非正式群体。(3)创设教育情景,克服定位困难。(4)改进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气氛。(5)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
21、班级干部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怎样的?
(1)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和必备条件。(2)班干部是创建班级体的组织者,干部的水平越高,组织能力越强,班集体所能发挥的自我教育力量就越大。(3)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创建班集体极为重要。
22、班干部的培养过程经历哪些时期?
(1)探索期。班级形成初期,班干部为班主任临时指派。在指派班干部时要非常慎重。(2)分化期。班级内人际关系活跃起来,逐步形成以伙伴关系形式的友好链。这个时期,要积极引导,创造同学之间健康交往的条件,帮助临时干部做好班级工作,使干部队伍顺利成长。(3)凝聚期。随着学生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友好链交错起来,形成友好关系的组合群体。在由分散走向凝聚过程中,班级核心逐渐体现,这种核心,往往就是同学心目中的积极分子、同学心目中的班干部。(4)稳定期。凝聚期结束的时候,友好链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班级,多数同学凝聚到了核心人物周围。班级干部进入到了稳定期。这时可进入正式选举阶段。在选举阶段应注意:①正式选举,不要草率行事。②充分发杨民主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不要包办代替。③因势利导,搞好创建班级的第一步。
23、班干部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班级干部正式当选,并不意味着建立干部队伍的结束。只有不断培养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担负起创建班集体的责任。(1)培养教育的内容:①帮助干部学好功课②培养干部的优良品德③提高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④进行有关技巧的训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2)培养教育的方法:①在工作实践中锻炼②让每个干部在集体中当好满意的角色③组织实地观摩④参加集中培训。(3)培养班干部还应注意:①严格要求不护短②耐心帮助不急躁③大胆放手不包办。
24、在班干部的轮换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班级、共青团支部、少先队中队的各级干部都有一定的任职期。任职期满,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再连任。这是多数学校和班级采用的干部轮换制度。这项工作要注意:(1)每次轮换要保证班委会的一定实力,这样便于新老交替。(2)新一届班委上任后,要及时做好干部培训,使新上任的干部尽快适应和熟悉工作。(3)组织每一届班委会要注意成员类型合理得当,发挥特长,团结协作,做好班级工作。(4)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支持新的班委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
25、什么是班集体的规范?班集体规范的类型有哪些?
班集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思想、评价和行为准则。类型包括:(1)正式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年级、班级等各级组织规定的学生行为准则(如,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班级公约等)。(2)非正式规范。是由非正式团体内的规范或班集体内没有经过明文规定的自然形成的学生行为准则(如,舆论、风气、班级传统等)。
26、班集体的规范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功能:(1)支柱功能。(2)评价标准功能。(3)动力功能。(4)行为矫正功能。
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制约作用。(4)凝聚作用。(5)准绳作用。(6)奠基作用。
27、学生对班集体规范的接受有怎样的过程?
班集体规范向每个学生提供行为和认知标准。学生对集体规范的接受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顺从,个体只是在表面上接受。第二阶段是同化,经过长期的影响,个体自觉用集体的行为和认知的准则去约束自己。第三阶段是内化,个体把集体的规范视为自己行为和认知的准则,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成为集体规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8、什么是班级舆论?舆论在班级健设的作用有哪些?
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同学赞同并愿意接受的言论和意见。它一般以议论或褒贬等方式去肯定或否定班级的动向或班级中学生的言行。正确的班级舆论是有力的教育手段。
具有:(1)引导作用。(2)评价、调节作用。(3)指示作用。
29、如何培养班级积极向上的健康舆论?
(1)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建立班集体舆论的思想基础。(2)开展评价活动,是形成健康舆论的基本方法。(3)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造成集体舆论的手段,一般有演讲、口号、标语、文论、黑板报等。
30、如何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就是纪律。纪律的最高形式就是法律。
(1)培养学生自我克制能力和分清是非的能力;并且使学生懂得组织性和纪律性是生活的外部规则,反过来决定一个人内心生活规则。(2)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对纪律的感性认识。纪律不能用“禁令”来维持,而应增强学生对纪律的理性理解。(3)培养学生纪律评价的能力和集体的纪律舆论。在学生初步理解纪律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的行为表现进行纪律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纪律认识。(4)培养学生的纪律信念。使得学生不仅懂得纪律要求,而且坚信其必要性和正确性,要求自己与他人必须遵守。(5)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从而形成自愿遵守、主动执行、积极维护的良好心理基础。(6)锻炼学生的纪律意志,即培养学生的纪律意志力。
31、什么是班风?班风有哪些功能?如何培养班风?
班风:反映学校班级绝大多数成员精神面貌的比较明显而固定的特点。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班风的特点是自觉性和持久性。
功能:班风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班风,要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班风的标准。如:“奋斗、求实、友爱”。(2)提高认识,打好基础。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而正确的舆论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优势的正确的认识和言论的基础上。(3)加强训练,贵在坚持。要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长期不懈,形成班风。(4)经常巩固,不断强化。要定期检查总结,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杨和批评。(5)示范引路,骨干带头。在班主任的示范下,班干部带头,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变动力。由不自然到习惯。
32、什么是班级德育?班级德育工作的内容有哪些?班级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通过班级把“德”的因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实践的各个方面,对班内学生进行经常的有计划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
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培养班集体。(3)结合学习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5)开展课外教育活动。(6)协调、统一各方面德育力量。
基本规律:(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2)外界的教育影响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必须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3)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是一个不断塑造和改造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33、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应树立哪些新的思想?
(1)树立德育应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2)树立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的思想。(3)树立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实际的思想。(4)树立德育科研是最有效投入的思想。(5)树立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思想。(6)树立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全体学生的思想。(7)树立师生在德育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思想。(8)树立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9)树立充分尊重保护学生心理权益的思想。(10)树立充分尊重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思想。
34、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种问题的表现
(选答题)
(1)“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2)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3)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4)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5)“大德育”与“小德育”。(6)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7)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8)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9)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10)学校“主渠道”与校外环境影响
35、简述 “学会关心”德育模式(选答题)
“学会关心”是2l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是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它以“学会关心”作为基点与核心,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的过程,或者说,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道德教育从以往强制性的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更符合德性形成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中授—受关系、人—人关系的转变。“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操作办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关心性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导关心品质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道德游戏、关爱叙事等方式。“学会关心”采取“践行一体验一认知”的路线。
36、简述欣赏型德育模式(选答题)
在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即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之间、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这样,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从逻辑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表达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二是德育情境与要素的审美化;三是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这是欣赏型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
37、简述对话性德育模式(选答题)
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
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38、简述活动道德教育模式(选答题)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39、简述生活型德育模式(选答题)
生活型德育与以往的运动式德育和塑造型德育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生活型德育是以现时的、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的德育;第二,生活型德育主张学校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三,生活型德育注重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实施生活型德育必须坚持三个根本性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生活型德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去生活,为了使这一目标更具操作性,可将其分解为四个更具体的指标,即学会品德实践、学会品德体验、学会品德感悟、学会品德选择。相应地,该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引导-品德实践、引导-品德体验、引导-品德感悟、引导-品德选择,这个过程由主导性贯穿,可循环往复。
40、简述主体德育模式(选答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养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第一,主体德育模式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由此所建构的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目的性特征。第二,主体德育模式以主体性原则为基本原则,在德育过程中,应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第三,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第四,主体德育模式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
近年来,具有主体德育模式类型特质的具体模式还有:自主构建型德育模式、“自主-选择-养成”德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激励参与”德育模式等。
41、学生犯了错误怎么办?
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那么,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呢?我们认为: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或指责一番,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改正错误。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如不仔细调查了解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找不到其真正原因,而作出错误处理。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第一,缺乏经验而犯错误。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特别是缺乏经验往往导至犯错误。例如,他们要求粉刷教室的墙壁,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结果不但没有把墙壁刷白,反而刷得更难看,甚至,把教室的地板流了一滩滩水,把教室弄得更脏,严重的,刷墙的水还流到楼下教室里去了,把别班的教室搞得很脏,闯下了“大祸”。诸如此类由于缺乏经验犯上错误是屡屡可见。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了错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也往往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例如,对某一件物品,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好奇心,他不管可看 不可看,可玩不可玩,可拆不可拆,结果看起来了,玩起来了,甚至于拆起来了,导至了犯错误。
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至了犯错误。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很低,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分辨不清,把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犯了错误。“江湖义气”是封建义气,这是不好的东西,但他们却认为这是“够朋友”,把它当作好的东西,结果导至了犯错误。
第四,别人促成了犯错误。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例如,有两个同学在打架,他跑去制止,结果自己挨了一拳,他吃了这一闷拳,顿时火气上升,也打起来了,形成“二打一”,结果犯了错误。
第五,外界不良诱因。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
根据前述,可以看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弄清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加指责和批评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改正!
其次,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我原因,启发他们勇于讲清事实,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给予改正的机会,不要老是揪住不放,动不动就当众“揭粑”。这样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感到犯了一次错误就永不得翻身,抬不起头来;再是,今后犯了错误再也不敢承认了,因为他承认了反而成了老师“整”他的把柄,那就只有不再承认了。因此,教师正确的做法;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允 许学生改正错误,决不能揪住不放。
再次,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最后,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但也不能漠然视之。既是错误,就必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这样,既可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也可使其他学生防患于未然。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机智和艺术了。
42、为什么要尊重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这是因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据研究,一岁多的婴儿就开始有了自尊心,就要求人们尊重他。到了青少年时期,自尊心则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一大特点。他们要求成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尊重他们。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珍惜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要随便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一个教师不珍惜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失去最好的教育机会。有句俗话;“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就是说,一个人就怕别人不尊重他,挫伤他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将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将会对教师怀恨终生。这是必须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重视的。
我们不仅要尊重所谓好学生,而且还应特别注意尊重那些所谓“差生”。“差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也要求人们尊重他们。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往往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即要求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由于成人往往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反常心理。这对教育他们,使他们迷途知返很不利。
43、当前少数高中男女学生出现谈恋爱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进入高中时期的学生,基本上属于青年期阶段。这个阶段;由于性机能基本成熟,性意识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很自然对异性产生了一种非同一般的特殊感情。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在少数高中男女学生之间,便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最初的爱情”,表现出一种互相爱慕、互相关心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之情,对绝大多数男女青年学生来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智加以控制,而将它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但也有少数男女青年学生却缺乏这种理智,产生了一种积极靠近异性的要求,从而出现过早的恋爱。这就是当前少数高中男女学生出现谈恋爱的原因。对这种过早的谈恋爱的少数男女学生,家长、教师首先不要采取神秘主义的态度,更不要大惊小怪,应冷静地加以分析。要看到,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其次,在处理这种问题时,不要用压制或行政命令手段,更不能轻率地将这类事情公之于众。这样做,反而会弄假成真,使他们结成“患难之交”。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从爱护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劝、说服,从而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44、形成差生的原因是什么?
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形成差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形成差生的原因有其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有:(一)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文艺宣传上的不健康东西等等,都属于社会的不良影响。青少年对这些不良影响耳濡目染,逐渐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侵蚀,从而造成道德品质不良,变成了差生。
(二)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当家庭教育不当,也可使孩子逐渐染上不良习气,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和坏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差生。
(三)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也是形成差生的重要客观原因。这主要表现在:少数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没有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到应有的地位,因而一些不 良思想乘虚而入;再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教师的教育不能为学生所接受。
主观原因有:(一)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凡是差生都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他们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不仅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是认识颠倒。这种认识上的颠倒和错误,对他们的腐蚀性很大,是使他们成为差生的精神支柱。
(二)缺乏健康的道德情感。凡是差生都缺乏一个健康的道德情感。他们的情感经常处于反复无常的状态,对人对事不问是非好坏,只凭感情用事。缺乏正确的荣辱感,往往不以干坏事为耻,反以干坏事为荣。
(三)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诱因的坚强道德意志差生的道德意志都是比较薄弱的,对外界的一些不良诱因,往往抵制不住,因而一犯再犯,使自己的各方面越来越差。
(四)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差生一般都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他们当中的一些不打架手就发痒,不吵课堂,心里就发毛,个别的不偷就不得过,习惯成自然,使自己成了一个越来越差的学生。
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主观原因。因此,每个班主任应针对差生形成的主观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逐渐由差生成为优良生。
45、为什么中学生一般都喜欢搞“小圈子”?
青少年进入中学后,一般都有几个无话不说的同龄好朋友,形成所谓的“小圈子”,而且有些“小圈子”往往还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由于生活经验范围的扩大,自我交往的频繁,以及由于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他们开始非常重视友谊,每个人都有了几个无话不说的同龄好朋友。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这就形成了人们印象中的所谓“小圈子”。
青少年的“小圈子”是他们身心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他们通过这个“小圈子”能够了解到在成人那里不能了解到的东西,得到在成人那里得不到的东西;还可以相互学习一些交往的知识,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在“小圈子”里他们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为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准备了条件。因此,青少年的“小圈子”在一定意义上是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前的准备,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启发、引导,使他们不要把友谊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甚至而脱离集体,更要防止他们可能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如讲“哥们义气”、互相包庇等)。
作为班主任还应特别注意,当“小圈子”,特别是那些不健康的“小圈子”出现了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拆。谁拆谁失败。应该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46、为什么中小学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
中小学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主要是指的男学生。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学生一般都喜欢看武打片,这种性别的差异 在很小时期就表现出来了。例如,小女孩一般表现为喜欢玩布娃娃,表现出女性的特点。而男孩则好动,一天到晚蹦蹦跳跳,玩棍弄棒,闹个不停,表现出男性的特点。所以,中小学的男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与其性别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电影片和电视剧多以武打为主,这大大地吸引了不少的中小学男生,他们百看不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休息,给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中小学的男生喜欢看武打片,除了与其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外,还有其心理特点:①与他们的心理活动需要有关。中小学的男生喜欢热闹、生动、活泼、有趣的情节和内容,这与他们本身爱动、爱打闹、闲不住的心理特点有关。武打片恰好具有这种特点,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要。②与他们模仿性强的特点有关。这时期的儿童模仿性较强,他们对武打片的情节和内容都感到非常新颖,因此,在观看之余有了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结果是,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看了后还要学上几套。③与他们兴趣的直接性有关。小孩的兴趣有很大的直接性,他们的兴趣往往受某一事物的直接影响。由于武打片有着很惊险的场面,内容也比较离奇,这些都能直接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由于上述心理特点,就使得中小学的男生特别喜欢看武打片。根据这种特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能简单地加以制止,而应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不要光从表面上去学习一些武打动作,而要学习影片中的有益内容。为此,在观看武打影片或电视剧前,教师和父母顶好能事先向 他们介绍影片和电视剧的情节内容,使他们懂得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和电视剧应该学习些什么,不应该学习些什么。
47、为什么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突然退步了,不象以前那样好好学习,遵守纪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错误的、陈旧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东西很可能要反映到学生的头脑中来。因此,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就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而必然是曲折迂回的,甚至于出现反复倒退的现象。(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学习和生活有了自己的要求,但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对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往往又不切合实际,这样也容易给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他们思想落后有了反复的表现。(三)教师和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当,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此消沉、沮丧以至放弃进步的要求,从而出现反复。
应该看到:学生在前进中出现反复,甚至于倒退,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对他们的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那种一看到学生思想上出现反复就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于丧失信心、放弃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对的。
48、什么是学生的“逆反心理”?
所谓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用通俗的话说,“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即是说,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往往表现出怀疑、抵触和不满的情绪,对老师的教育不听从、不接受。这时老师的教育对学生来讲基本上是劳而无功,收不到成效。
另一种表现是,就是对许多未知事物产生一种好奇心。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好奇心就要重了。你越封闭,越禁止,他偏偏越要去探求、去了解。
从“逆反心理”的上述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其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
根据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上述表现,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呢?
第一,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抵触和不满的“逆反心理”时,教师千万不能采取压服教育,而应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有那些不恰当的地方。例如,批评差生和表扬好生是不是有不实事求是或夸张之处。在批评学生时,自己的态度是否过伙了?是否有不尊重学生之处?等等。找到 了根源,并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过错,那么,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不会再对教师的教育有所抵触了。同时,教师还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因素。
第二,当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时,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并且妥善地利用学生这种积极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更好地探求科学知识的奥秘。
49、为什么一些小学生会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小学生在言行上表现出不一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还会有所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据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认为:①由于小孩的模仿倾向所致。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对一些事物往往是从兴趣出发而不加分析地模仿,以致明知模仿的举动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但仍然加以模仿。②出于无意。有些小学生也明明知道一些道德行为准则,懂得一些道德法则和要求,但是在行为中又无意地做出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来。③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小学生虽然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在某些人面前表现得言行一致,而在另一些人的面前,却言行不一致。④只会说,不会做。这是较多的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是因为道德行为做起来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而说就容易些。小学生尽管知道一些道理,但要他按照这些道理去行为就困难得多。于此可见,小学生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采用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如讲些抽象的道理,或埋怨、惩罚)都是无济于事的。而应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克服言行不一的缺点。
50、如何防止学生的疲劳?
所谓疲劳,就是人们连续工作或学习以后,工作效率(或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状态。人一旦产生了疲劳,生理上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肌肉痉挛、麻木等。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的速度和灵活性都下降,许多在不疲劳的情况下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解决不了,尤其突出的是情绪容易急躁、忧虑、厌烦、怠倦等等,工作和学习效果显著下降。
当前在学校中的“加班加点”,任意增加课时,大量补充材料,追求“大运动量”的练习和作业,搞“题海战求”,使学生应接不暇的情况,都是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的直接原因。
根据上述情况,怎样防止学生产生疲劳呢?
1、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
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使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防止学生产生疲劳很重要的措施。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性(如心脏的节律跳动等)。这种节律性能保证人体的正常工作而不致过度疲劳。而这种节律性活动又要受人的生活作息活动的影响。因此,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时应有张有驰,使学习和休息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睡眠也是防止疲劳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睡眠可以补偿一日的体力和脑力的疲劳。少年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小学生应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中学生应保证每天有8-9小时的睡眠。那种长年累月的“开夜车”,将是对学生的身体的无形摧残。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两个作用:一是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更加紧张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延长工作时间,推迟疲劳的产生;二是能使大脑各部分轮流进入兴奋状态,交替休息。所以说,体育锻炼是消除疲劳的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有少数班主任怕因体育锻炼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问,而停止体育课和取消体育锻炼,这实在是“因噎废食”。
3、改进教学方法。不搞加班加点。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防止学生疲劳有很大的关系。事实说明:教学得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易产生疲劳。反之,教学不得法,会使学生索然无味,把学习当作负担,容易产生疲劳。为此,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加班加点本身就是违背教学规律,是教学方法不当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易于使学生疲于奔命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也不易消化,结果是徒劳花费时间。
除上述几点外,还有注意营养,激发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防止疲劳都有积极的作用。
51、为什么要开展课外活动?
不少老师总怕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当前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根本不开展任何课外活动,让学生一天到晚泡在题海战术中,结果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实,开展课外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理由是:
(1)课外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和教材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将孩子们引入到一个知识的汪洋大海,任他们去攫取、去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这就大大扩大了他们的知识眼界,增长了知识,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感,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些文娱、体育性的课外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美感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陶冶锻炼他们的情操和健全的体魄。
(2)课外活动可以充实和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儿童时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要求有充实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是,仅靠每天几节课的学习,是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只有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才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3)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因才施教和人才的早期发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能使他们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显露和施展。教育者就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才施教,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从中及早发现“天才”。
由此可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各种各样活动是使广大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种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是“得不偿失”,从而不组织、不开展课外活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想方设法组织和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52、对少数染上吸烟的学生应如何进行教育?
目前有极少数的青少年学生染上了吸烟的不良习气,特别是有些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也偷偷学着吸烟。对这种现象有些教师极为关注,但也有较多的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生活小事。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就是极为关注的教师对这种现象往往也是显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进行教育。过去有些教师对少数学生染上吸烟的不良习气斥之为流氓行为,过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下,有些教师还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教育,结果收效甚微。究竟应如何进行教育?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弄清学生吸烟的原因。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开始学吸烟是由于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现在长大了 些,是一个“大人”了(这个时期,他们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以“大人”自居)。既然是“大人”了,就应该有象一个大人的样子。而吸烟,就象一个大人,才有大人的味头。就这样,他们把吸烟和象大人联系起来,从此开始学着吸烟,这就是他们逐渐染上了吸烟不良习气的原因之一。对此,就应加强教育,教育他们应从那些方面正确学习和模仿大人。
二是,要以科学的道理向他们讲清吸烟的危害性,使他们自觉地抵制和戒除吸烟的不良习气。为此,班主任应向他们讲清楚,烟是一种慢性自杀剂,是一种对人危害甚大的有毒物质,对人类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害处。在烟的化学成分中,有毒物质就有20余种,除尼古丁外,还有吡啶、氢氰酸、糠醛、烟焦油、一氧化碳、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毒物。一支约重0.5克的普通香烟,就含尼古丁约20毫克。一滴约5毫克的纯尼古丁就可以使狗致死,而对猫来讲,只要约2毫克就可使其致死。可见尼古丁毒性的厉害。长期吸烟,烟中的尼古丁可使人患很多的疾病,如肺癌、支气管炎、胃溃疡、视力减弱,等等。还可使人的大脑的正常功能混乱,而出现神经过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等,最后导致学习下降。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较弱,吸烟对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就更大了。因此,吸烟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从科学上向每个青少年儿童讲清吸烟的危害性,就可使他们自觉地戒除吸烟的不良习气。
三是,教师本身要以身作则,自觉地戒除吸烟的不良习气,为学生做出一个尊重科学的好榜样。
53、对“犟”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所谓的“犟”学生,他们任性、固执、骄横,“软硬不吃”或者“吃软不吃硬”。教师、班主任碰到这类学生十分头痛和恼火。对这样的学生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摸清“犟”的原因。一般地说,学生之所以“犟”,一是家庭的溺爱。他们多数是受家中人的溺爱的,在家里是“中心人物”,什么事都得要依从他,否则就哭就闹,久而久之,就变“犟”了。再是坏榜样的不良影响。父母不和,互不尊重;与邻里相处,斤斤计较;自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在一块玩时吃了“亏”,父母出面袒护,甚至于打骂别人的孩子: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受了批评,不但不批评孩子,反而护短,严重的到学校找老师扯皮……如此等等,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逐渐养成自私、任性、固执、骄横等不良品格。
其次,在摸清“犟”形成的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果是由于家庭溺爱所致,则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他们正确地“爱”孩子,决不能溺爱。如如是由于父母的坏榜样的影响,则教育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名符其实的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工作做好了,并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再针对不同特点,因才施教,“犟”也可能会不“犟”了。
再次,班主任要端正对这种孩子的教育思想。有些班主任往往认为这种孩子的“犟”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因此放 松教育。这种看法,当然是不对的。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不是生下来就定了的,而是在后天的实际生活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可塑性很大。放松教育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另外,有些班主任为了省事,对这种“犟”孩子则采取“摸顺毛”的教育方法,即什么事都让着点,顺着来,犯了错误也不批评,其结果是使他的自私心理、不良品德越发膨胀,越来越“犟”。这种教育方法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必须摈弃。正确的方法是: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他们,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包括批评),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自觉地改掉自己的“犟”气。
54、究竟有没有“笨”学生?
人们平常所说的“笨”或者“聪明”,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指的一个儿童的智力的发展情况。所谓智力就是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综合,其中思维力是核心。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上述五种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有的人观察力好,有的人想象力好,有的人记忆力好等等,这在日常中也是常见的,也就是智力上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据心理学的研究是微乎其微的。有的研究说明,在全人口中智力差异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即是说,智力超常(即所谓聪明的)的约占千分之三,即是说一千个人中只有三个是聪明人,智力低常的(即笨的)也占千分之三。属于正常的却占绝大多数。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儿童都是属于正常的,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致是相当的。因此,从总的情况来看,不存在什么“笨”和“聪明”的问题。即或是前面所述的低常儿童(笨)也是由于患有某种疾病(如脑疾患所造成的智力低常)而引起的,这是属于不正常现象,一般不属我们探讨的范围。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确实有一些孩子“伶俐”一点,有些稍为“迟钝”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每个儿童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有 差异的,加上每个儿童本身的主观努力程度不一样,这样,就使得一些儿童好象“伶俐”一些,一些孩子稍为“迟钝”些。也就是我们某些教师所说的某个孩子“笨”,某个孩子“聪明”的依据。
应当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好坏是不能遗传的,不是天生的,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特别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对一个人以后的智力发展很有关系。如果一个人加倍努力,勤奋学习,那么,他的智力也会发展得很好,也会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不主观努力,那么,他也有可能变成一个“笨”人。我国有句俗话:“勤奋出天才”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前述,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真正的“笨”学生。只要我们教师对智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再加上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勤奋向上,任何一个所谓“笨”的孩子都会在我们的教育下变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55、什么是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怎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谈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是隔靴抓痒,做不到点子上去。然而,什么是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呢?怎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呢?对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地谈谈如下的看法。
所谓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把锁”。用我们教育界的行话,则是说,在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的教育方法必须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在教育内容上就必须考虑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也应有所不同,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应不一样。总之,一句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搞一刀切,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呢?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这就决定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而不能搞一刀切。另外,就每个学生来说,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也不一样,这也要求我们对不同的人应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而不能搞一刀切。因此,我们说,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是由学生的年龄所决定的。
怎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呢?根据许多班主任 的经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根据不同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有的儿童性情安静,有的活泼,有的大方,有的腼腆,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对这些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儿童,教育方法也应不一样;
(三)对表现不一样,学习情况不一样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对那些表现好,学习好的学生跟那些表现差、学习差的学生的教育方法和要求就应有所区别。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那么,我们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了。
56、什么叫儿童年龄特征?
许多班主任在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时,往往会谈到自己是如何针对儿童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的。在教育学中也谈到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那么,什么是儿童年龄特征?对这个问题,我们简单介绍如下:
所谓儿童年龄特征,就是指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我们知道,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都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发展过程又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不相同的,有的长,有的短,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也不相同。例如,刚生下来的小毛毛是一个样子;一周岁以后的小婴儿开始学会说话,学会坐、站、走,又是一个样子;三岁到六岁,小孩进了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且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这个时候又是一个样子;到了六、七岁,儿童进入了小学,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主导活动,他们的知识增加了,接触面扩大了,这时,他们又是一个样子;至于进入中学后,他们进入了青少年期,情况就更不一样了,他们既是小孩,又象“大人”,他们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个时期又是一个样子。儿童的生理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就是儿童年龄特征。
根据我国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材料,我们把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分成六个年龄阶段,即: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周岁);婴儿期(从一岁到三岁);幼儿期(从三岁到六、七岁),童年期(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少年期(从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青年初期(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
以上把什么是儿童年龄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很好了解儿童年龄特征,并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和教学。这样才能将青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为四化建设育新苗”的光荣任务。
57、为什么在校时的所谓差生毕业后对老师的感情比在校时的所谓好生还要好些
近来许多班主任都谈到这样一种情况:过去在校时的所谓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班主任批评的差生,在离开学校后,对老师的感情比在校时的所谓好生还要好些.往往来探望老师和班主任的大多不是在校时的所谓好生,而是上述的那些“差生”。不少班主任对这种现象因惑 不解。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上述这种现象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有许多在校表现好的学生毕业后仍然很尊重他们的老师和班主任,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经常与原来的中、小学时期的班主任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节假日仍然来看望老师,也有的终生敬仰着他中、小学时期的班主任。
第二,但是,上述情况又确实存在,而且较多的是发生在高中毕业后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过去那些在校时受到老师批评教育的所谓差生进入社会后,随着人际交往的复杂和扩大,加之道德评价能力的更进一步发展,他们逐渐“懂事”了,意识到了过去在校时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确是为了爱护他们,教育他们,甚至于是挽救他们,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因此,感到教师过去对他们呕心沥血的教育不仅是完全对头,而且是十分可敬的,并感到自己过去不好好接受老师的教育是错误的,因而,对老师的敬仰心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这种情感就驱使他要在工作之余,节假日之中来探望老师,以谢老师教育之恩。而少数所谓过去的好生,由于他们在校时曾经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不断赞扬、器重和信任,甚至于是班主任的“左右膀”。他们往往自鸣得意,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自己才华出众、高人一筹的自高自大的思想。但是,他们为了博得班主任的信任和获取个人的某种名利,他们可以把这种心情深深的隐藏起来。这种学生并不认为他的成绩的取得是老师的教育和培养,而是他个人奋斗,天生聪明的结果。因此,在他的心灵中往往还有着瞧不起老师的心理。但为了个人所得而又不得不“俯首听命”于班主任。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所以,他毕业出去后,对老师的“感情”也就随着他们的学业结束而结束了,对老师的感情也就不如过去在校的所谓差生了。
58、为什么班主任应组织好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是老师和班主任最容易“遗忘的角落”、这十分钟往往是学生出事的“高峰”。每个班主任都应组织好课间十分钟。首先,必须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不要随便拖堂,随意剥夺孩子们这宝贵的十分钟。拖堂,这是教师缺乏责任感,没有周密准备的表现。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孩子们经过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段时间(即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使大脑有劳有逸,劳逸结合,从而利于大脑的持续工作。
有经验的教师必然会充分考虑到这点,使自己的教学基本上循序逐进按时进行。拖堂,不仅使班主任无法去组织好课间十分钟,而且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更好地学习。
其次,班主任要认识到组织好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不少班主任认为,课间仅仅十分钟,不组织也出不了问题。其实,组织好课间十分钟极为重要,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学生年幼无知,精力旺盛,上了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的课后,下课铃一响,老师一喊:“下课”,他们真如“猛虎下山”,冲出教室,冲上操场,你推我拉你挤我撞,结果就成了发生事故的“高峰”时间,班主任也往往忙于当“警察”。这种情况,就完全说明班主任有必要组织好课间十分钟。
许多优秀班主任在组织好课间十分钟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总的原则是:动静结合,热天宜静,冷天宜动。根据这个原则开展各种需时短、样式多、方便宜行的活动,让孩子 们真正享受到紧张之后的轻松的课间十分钟休息。
59、学生有了过错行为应如何纠正?
在还没有回答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行为之前,必须先谈谈什么是学生的过错行为。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学生身上经常发生的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就称为过错行为、并认为,过错行为较之品德不良要轻,其严重性还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但却是品德不良的前奏,不过矫正起来较品德不良要容易些。学生的过错行为通常表现为恶作剧、无礼貌、爱骂人、好打架、撒慌、小偷小摸、损害公物、故意违反纪律等等。
学生的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是较复杂的,一般来讲,不外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关于这点请参阅本刊1985年第六期。因此,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之前最好是先弄清楚学生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学生有了过错行为是可以纠正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 采取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措施。这些措施有: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他们打下自觉矫正过错行为的认识基础
学生的过错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他们缺乏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辨别力所致,因而他们往往把一些错误的东西看成是对的,把一些丑的看成是美的,如此等等。因此,就应首先通过对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增强他们识别是非观念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打下自觉矫正过错行为的认识基础。
(二)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犯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总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经常处于一种“心虚”、“敏感”和对别人有“戒心”,甚至于有敌意的情绪状态中。因此,他们对老师和学生干部抱沉默、躲避、顶撞的态度,不太接受同学的帮助和教育。为此,教师就应从培养师生的感情入手。对他们“动之以情”逐步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诚意和善意,从而把教师看作知心人,然后再对他们“晓之以理”。这样,他们就会接受老师的教育,愿意改正自己的过错行为。
(三)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犯有过错行为的学生与其他青少年儿童一样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由于他们犯有过错行为,经常受到成人的指责、训斥和瞧不起。因此,又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感是自尊心受到摧残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由此衍生出自暴自弃。这就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会逐渐改掉那些过错行为。
在强调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的同时,还必须严格要求他们要求他们逐步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去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四)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不断巩固新的道德行为习惯
犯有过错行为的学生,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巩固稳定几个变化过程,其过错行为才能逐步得到纠正。醒悟一般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一是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过错行为的后果的危险性;再是客观环境出现了有利于他们进步的新变化,如新学期、转换班、组,换了新老师等。转变是指学生开始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当这种转变经过一段时间而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时,就进入了巩固阶段。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形成习惯,就进入了稳定时期了。教师在纠正他们过错行为时,就要处处留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过程,不断巩固新的道德行为习惯。
60、怎样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当前许多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仅注意了在课堂内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讲明道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和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还开始注意到了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这无异是一条极为可取的教育途径。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想觉悟,充实、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能力无异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每个班主任都应大胆地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的、单纯的说教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使我们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丰富多采。但是,怎样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呢?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做法,供广大班主任参考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定调查主题
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这是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想觉悟,是验证书本知识,向社会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其它。在指导思想明确的基础上再确定调查的主题。确定调查主题就是解决一个向社会调查什么的问题。主题不确定,就会陷入无目的的盲目性。结果时间花了,收效不大。因此,主题的确定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关键。主题的确定可以根据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确定,把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调查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
(二)确定调查对象
主题确定后,就应确定调查对象,即向谁调查。对象的确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那些能为我们提供具有教育意义而材料又较典型的单位。调查对象应根据班级的人数多少确定若干个。
(三)学习有关资料
调查目的确定了,调查对象也确定了,就应围绕主题和调查目的学习有关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开展调查前就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从理论上进行武装。这样,可使学生在调查时更加具有有意性和目的性。
(四)组织好调查队伍
上述问题确定后,就要组织好调查队伍。这也是从组织上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讲,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调 查小组,每组可侧重一个调查内容。小组不宜分得太大或过小,应以十人以内为宜。每组除了要选定正付组长负责组织等各项事宜外,还应注意小组成员的配备。顶好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包括男女生)都应搭配编组。
(五)作好调查记录
在调查过程中,不论是参观、访问或阅读文件资料都应要求学生围绕调查主题作好记录。不能只听一听,看一看就算了。只看只听而不将所见到听到的有重点的记录下来,不能算是调查,或者只能说是一种很不完全的调查活动。
(六)写好调查总结
调查、访问、参观结束后,务必要求每个学生将所见所闻写出书面总结。这也是调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书面总结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一些飞跃和升华,巩固调查中的收获。
(七)开好调查心得交流会
将那些体会深、收获大、总结得好的同学在班会进行交流,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这样互相受到启发,使每个人对整个社会调查都有一个全貌。
除上述外,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班主任都要在各个环节加以具体指导,并尽可能地争取各学科教师、家长及社会上的大力支持。
61、为什么班主任对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
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是相对于某些班主任动不动就对学生采取惩罚而言的。惩罚太多收不到教育效果,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了。可是宽容的教育力量在哪里?班主任为什么对学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被广大班主任所理解。我们说,班主任对学生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是教育学生的需要,这是因为:
一、班主任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所谓差生,动不动就施以惩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朝相反的两极发展;一是,对个性软弱的学生来说,由于屈服于教师的惩罚,多半会变得消极自卑;再是,对个性倔强的学生来说,对班主任的惩罚思想上容易产生强烈的不满,甚至公开对抗,顶牛,对教师失去信任感,教师的教育他也听不进去,对他也不起作用。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恰好相反。由于学生在犯了错误后,得到的是教师的谅解和宽容,他就会重新评价教师的行为并从情感上与教师接近了一步。这样,就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乐意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
二、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又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是随便施以惩罚,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教育,给以谅解和信任。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的这种热爱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成为推动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滥用惩罚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是每个班主任所熟悉的。那些好用惩罚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在校时显得很不融洽,即或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社会,也对班主任仍然有着极不好的印象。然而宽容却会改变这种关系,他会使师生关系融洽,尤其是当一个贯用惩罚的班主任,如果在以后的教育中改变这种作法而代之以宽容,那么,过去那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将 会很快得到改变,换来的将是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因此,我们说,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
既然宽容有如此之多的可取之处,我们建议所有的班主任都来宽容你们的学生吧!
当然,也应强调一句,我们说宽容是教育学生的必需但也并不全排斥必须要的惩罚。
62、为什么少年儿童好给别人起外号?
少年儿童,特别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给别人起外号(或者浑名)不仅同学间相互起外号,而且还给老师起外号。久而久之,外号代替了真实姓名,彼此之间也互以浑名相称。为什么少年儿童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呢?这是因为进入少年期的学生,知识面逐步增宽,思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与人的接触面和与人的关系也更为广泛和复杂,特别是由于自我认识的发展,他们对人对事都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待老师不象小学儿童那样盲目崇拜,俯首听命了,而 是也有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幼稚性,看问题也很幼稚。所以,他们对同学的评价和对老师的看法又常常有很大的幼稚性。因此,他们往往就采用了起外号这种很幼稚的形式来表示自己的看法、不满甚至于反对。所以,他们对别人起的外号就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这就是少年儿童为什么好给别人起外号的原因。
他们对别人起外号一般是根据别人的外部特征(如“小脑壳”“大鼻子”“小猴子”)来起的。也有的是根据别人的个性特点来起的(如“猛张飞”“假小子”)。还有的是根据别人的生理缺陷,等等。
他们对别人起的外号也不全都是眨义的,也有颂扬的。例如“秀才”、“智多星”、“早知道”等。
对别人起外号,不管是“眨义”的或“颂扬”的,都不是一种好现象,是对同学、老师不尊重的一种表现。因此,对这种现象每个教师都不仅不应等闲视之,置之不理,而是要抓紧教育,教育他们懂得起外号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应自觉地尊教老师,热爱同学,不要随便给别人起外号。教师除了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外,还要特别注意自己不要随学生一道去呼喊学生的外号。
63、有些班主任老师说:“学习好不一定思想好”这句话对吗?
学习好,不一定思想好,对这句话,不能笼统地加以肯定或否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论。
一般来讲,学习好的学生,其表现是好的,思想也是好 的。正因为他表现好、思想好,才努力学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学生还是较多的。从这点来讲,学习好的学生一般来讲思想也好。但是,也有些学生思想好,但学习不一定好,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例如,有的学生平常表现得非常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处处表现得都很不错,甚至于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可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学期结束评“三好”生时总被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被拉下来,老师、同学都很惋惜。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班级中都会有的,这种学生就属于思想好,而学习不那么理想的类型。可是,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有个别学生学习确实很好,在班上可说是拔尖,但思想上可却不怎么样,甚至于是较差。这种学生学习抓得紧,但比较自私,不关心同学,不关心集体,特别是在学习上总怕别人赶上他或者超过他。因此,当同学有不懂的问题问他时,他不愿意告诉同学,更甚者,个别的在班上时说说笑笑,影响别的同学学习,可回到家后,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如有哪个同学在学习上赶上了他,甚至于超过了他,嫉忌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学生应该是属于学习好,而思想则不一定好的类型了。这种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可略见一、二。
根据上述,我们说,对学习好不一定就是思想好这句话应作具体分析,不能笼统而言。对上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需要想方设法的扩大面,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努力培养的;对第二种类型,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尽力帮助的,通过我们的帮助和教育不仅使其思想好,同时也应使他们在学习上也赶上来,转变成我们需要的前述第一种类型的 人。班主任对这种学生切不可从使用的观点出发,图自己的工作方便而忽视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至于第三种,我们应努力加强教育,使其不仅学习好,而且也应思想好,能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帮助同学、正确对待学习。对这种学生的教育难度较大,因为他有所恃——学习好,班主任往往也易于原谅,特别是在当前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候,班主任,甚至于学校领导把他们看作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力量,往往不仅对其错误思想原谅,甚至于姑息、包庇(这种事例不少,这里不再述及),这是最糟糕的事了,这不但害了学生,也是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
64、为什么有些中学生会跟老师“顶嘴”?
小学生一般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奉若圣旨”。到小学三年级后,由于此时小学生的思维开始出现了批判性,对老师的话虽然不象小学低年级学生那样言听计从,但总的情况还是听话的。所以,在小学阶段,学生跟老师“顶嘴”的现象还是较少的。可是进入初中阶段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学生与成人、老师“顶嘴”和“分庭抗礼”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成年人往往感到不理解,以致感到很恼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第一,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由于性开始成熟,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是“成人了”,他们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成人” 看待,要求成年人尊重他、信任他。可是有些成年人不懂得他们这种年龄特点,处处把他们当小孩看待,特别是又不尊重他们,往往出口不慎,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因此,他们就与家长、老师顶起嘴来了。
第二,这与他们这个时期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关。到了少年时期(初中阶段),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思维的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对人对事不盲从、不轻信,甚至对书本上的知识和一些现成的结论也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当然,他们对班主任,教师以至家长的言和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意见。因此,当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稍一不慎说“漏了嘴”,他们就会立即与你“顶起嘴”来。
第三,这与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由于一些教师、班主任不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老是把他们当不懂事的小孩看,因而不太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我说了算,不尊重他们的意见;老是训斥,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师道尊严,听不进学生的意见,等等,也往往是造成学生与班主任、老师“顶嘴”的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前述,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应学点儿童心理学,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样,学生与老师“顶嘴”的现象就可以大大地减少。
65、小学生为什么特别喜欢“告状”?
小学班主任感到最难应付的莫过于小学生的“告状”。一天到晚,小学生川流不息的来到班主任老师面前“告状”,一会儿张三告李四的状,一会儿王五告张三的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叫人应接不暇。
为什么小学生特别喜欢“告状”?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与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极低,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有关。
小学生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水平是很低的,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具体性和肤浅性。他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还有很大的 情绪性。当某个小朋友或某一件事“触犯”了他的个人情绪,而他又无法处理和辨别时,他就只有诉诸老师,求助老师,这样,“告状”的就多起来了。
(二)与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极低有关。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评价能力是很低的,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还不能独立地进行判断。为了判断谁好、谁坏、谁是谁非,他们也只有求助于班主任,请班主任给予判断。因为班主任在他们心目中是最公正的“法官”。这样,“告状”的也就多起来了。
(三)还与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有关。小学生评价能力很低也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上。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只看到缺点,而对自己则只看到优点。所以,当他们之间发生矛盾时,互相只看到对方的缺点,而各人又都互不相让,结果,只有请老师来“裁决”,这就造成“告状”的多起来了。
(四)与他们的情感和行为容易外露有关。小学生年龄小,思想简单,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如何行动就如何行动。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矛盾多,纠纷多。这样,“告状”的也就多起来了。
根据上述可以看出,小学生喜欢“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的,不是什么品质问题,班主任对他们的“告状”一是不能敷衍了事,而应妥善处理,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逐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66、为什么有些小学生爱说谎?
有些小学生爱说谎,这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很深,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无形的影响孩子。属于不良道德品质的说谎也是如此。凡是爱说谎的孩子,追究其根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与其家长爱说谎是有密切关系的。由于孩子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凡是大人说的、做的,不论是对或错,他们都认为是可以学着做的。家长说谎,小孩并不知道这是不对的,而是学着这样说,这样做,久而久之,就成了“爱”说谎者。由此看来,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谎话,这是杜绝孩子说谎的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还有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也可影响孩子是否爱说谎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更容易造成孩子爱说谎话。当孩子有了错误动手就打,开口就骂,孩子为了不挨父母的打骂,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而,也说起谎话来了。
另外,有些儿童爱说谎也是与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关。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知觉过的事物往往又记不清晰,以致说出的话类似谎话,例如,有人送孩子一件新衣服,别人问他:“谁买的”?他会脱口而出:“妈妈买的”。这类话看起来象是谎话,但这是孩子无意说的,因此只能是一种无意的说谎。孩子是否具有说谎的行为,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7、有班主任说:“小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话对吗?
某特级教师说:“小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犯错误……”。许多班主任对这位特级教师富有深刻哲理的经验之谈,很是费解。下面,我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首先应该肯定,这位特级教师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广大小学生确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由于小学生年幼无知,辩别能力低,好奇心重,就使得他们有错不知错,知错也犯错。但是,他们这些“错”都是无意识地犯的,也就是在这些不断的犯错误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其次,我们说小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他们面对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心中充满了各种疑团,对周围的一切都想探明个“究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管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他们都要去探究一下,去尝试一下,结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犯错误。另外,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很不足,辨别能力又很低,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往往分辨不清,不该做的,他们做了,不会做的也要去尝试一下,结果也导致了他们犯错误。再另外,由于他们缺乏抵制能力和自制能力也是使得他们经常犯错误的原因。除此外,错误的模仿也是使他们犯错误的一个原因。他们往往模仿成人的一些错误言行,从而使得自己犯了错误……。上述原因,都是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此,我们说,小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的。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了的。因而,必须正确对待,循循善诱,千万不要一见他们出现错误就横加指 责,粗暴对待。
应该指出,儿童犯错误除了有其年龄特点外,也还有教育上的不善(这包括学校和家长教育上的不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小学生确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应注意和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使他们尽可能的少犯错误。
68、为什么有时一个班上的学生会突然出现所谓的“统一行动”?
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往往出现一种令人难以理解,而且感到十分可笑的所谓“统一行动”。这种“统一行动”表现在他们忽然都买一色的运动服,留同样的发型,穿一样的球鞋,着同样的时装,有时甚至采取同样的走路姿势,哼同一个曲子,等等等等。以此来表明自己属于那一个班,那一个小集团。
他们为什么会忽然出现这样一种“统一行动”呢?这里,除了他们具有相互模仿所谓的“时髦”、“神气”等想法外,其中还有一个集体的潜在的规范和舆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着一定的规范和舆论。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它与一定的规范相连系,并且是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规范是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约定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对每个成员都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学校中有两种规范:一种是成文的规范,如各种规章制度和《学生守则》,另一种是不成文的,而且是学生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为大家所默可的潜在规范。如果谁不“遵守”或“违背”了这种潜在的规范,将会受到舆论的指责,从而使该群体成员加以遵守。
上述那种“统一行动”则是受该群体的那种潜在规范的影响:“我们大家都必须如此,以表示我们的齐心。”因此,就出现了所谓的“统一行动”。当这种“统一行动”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的教育和要求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宁愿置学校规章制度予不顾,对教师的教育和要求不予理睬,而“我行我素”。因为在他们看来,如不“统一行动”将是对他们小集团的“背叛”,而这将会遇到同伴的咒骂和瞧不起。所以他们往往是信守不误。这也就是他们的“统一行动”出现的心理原因。
“统一行动”出现后,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对一些尚健康,对集体还没有带来不良影响的“统一行动”要积极进行引导成为对集体有利的“统一行动”,并以此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一些不健康的“统一行动”要及时地机智地 加以纠正和引导,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将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害于集体的“统一行动”,如统一迟到,统一旷课等统一行动。因此,这是每个班主任务必加以注意的超过了一定的适度,也将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三表扬和批评都要适时,该表扬的时候应及时表扬,该批评的就应及时批评。隔久了,就会事过境迁,再表扬或批评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隔久了再表扬,学生会说:那是以前的事了,今天还拿来表扬。隔久了再批评,学生会说:事情过了那久,还翻出来算陈帐,心里会产生反感。
表扬和批评都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运用不当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关键问题是班主任如何机智地去运用这种手段和方法,而不是要以哪个为主,哪个为辅。
69、为什么高中学生的日记不愿给别人看?
某重点中学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受到全校老师称赞、全班同学爱戴的高中三好学生,有一天在课间休息回到教室时,看到一个同学在翻看他的书包并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掉落在地上,突然大发雷霆,一气之下,把掉落在地上的日记本撕得粉碎。当时在教室的同学都被他这种举动惊住了。因为同学们与他几年的相处,从未看到他发过火,而这次却如此大发脾气,怎不叫同学感到震惊呢?据事后了解,原来掉在地上的是他的日记本,他以为别人看了他的日记,所以大发脾气,并一气之下把日记本撕得粉碎。
为什么这个同学如此不愿别人看他的日记呢?这是因为,到了高中时期的青年,他们出现了一种“孤独”感的心理特点。他们感到孤独,往往思考着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并常常审议自己这种看法是否恰当,是否能被别人所接受和理解。他们感到自己的周围没有真正的完全理解自己的人。在这种苦闷的心情之下,他们就写日记,通过日记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思 想情感,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以此来消除自己的苦恼和内在矛盾。这样,日记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他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露,成了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是他们倾吐心声的对象,是他们一位最忠诚的“听众”。他们许多不愿对别人说的话,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都可以在日记上记下来,他们的烦恼也可以借日记来发泄和消除。因此,日记就成了他们的“绝密”材料,是绝对不给、也绝对不允许别人看的。上述那位三好学生就是以为别人“偷”看了他的“绝密”材料而大发雷霆的,他把日记撕得粉碎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根据高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每个班主任都应尊重每个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不要随便强迫学生交出日记,更不能随便偷看学生的日记。如果谁要这样做,将会激起学生对他极大的反感。
70、为什么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特别喜欢竞赛性的活动?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高中学生,特别喜爱一些竞赛性的活动。例如,体育运动方面的竞赛活动、文艺方面的竞赛活动、劳动方面的竞赛活动以及数学、语文等学科方面的竞赛活动等等。甚至于其它一些琐事也可成为他们竞赛的内容。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喜欢“打赌”,争个高低。他们不仅喜欢竞赛,而且总希望在竞赛中获得较好的结果和成绩,取得最好的名次。所以他们在竞赛中是极为认真的,往往还斤斤计较。在竞赛活动中,他们不仅是积极参加者,而且还是积极的旁观者、赞助者,对竞赛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竞赛完毕之后还会展开热烈的议论,这种议论往往持续好几天。所以,在青少年中组织和开展各种竞赛性的活动最能得到他们的赞成和拥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积极响应并参加的。
青少年学生为什么特别喜欢竞赛性活动呢?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好胜心强,遇事都过高地估计自己。由于他们生长发育基本成熟接近成人,加之知识面日渐扩大,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交往逐渐广泛,知道和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逐渐觉得自己已不是小孩了,自以为了不起,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很高,并且总想显示显示一下自己的力量。此时,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想试一试,总想与别人赛一赛,争个输赢,比个高低。这就促使他们特别喜欢竞赛性的活动。
青少年学生喜欢竞赛性活动,这是一个积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优良品质的有利条件。通过正当而健康的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和同学间的友谊感。但如果引导不好,也可以导致他们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等不良品质的滋长。因此,每个班主任一方面要积极组织、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和参加各种竞赛性活动,同时,又要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71、为什么初中二年级以后的男女学生开始喜欢“打扮”?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初中 二年级以后的男女学生开始不愿意穿打补钉的衣服,不愿穿接长了裤脚的裤子……,开始在穿着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穿好一点,穿时髦一点,并且注意打扮,喜欢照镜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他们开始有了美感。
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的男女青少年的美感开始有了发展,他们开始懂得美,欣赏美。因此,就出现了上述的所谓喜欢“打扮”。另外,由于性的开始成熟,开始意识到了两性关系,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也开始喜欢打扮自己。因此,青少年时期出现了所谓的喜欢“打扮”,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不要随便扣帽子。不过,每个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种正常现象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艰苦朴素的教育),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他们的美感得以健康发展。
72、班主任工作怎样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选答题)
一、要破除陈旧的教育思想。不破除陈旧的教育思想,就不能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班主任工作中,陈旧思想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抓组织纪律多,抓理想教育少:抓具体事务多,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少;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限制多,积极引导少;喜欢学生听自己的意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少;包办代替、“葆姆式”的教育多,放手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少:对学生干部使用和布置任务多,在使用中培养少;组织班会和各种活动,班主任讲的多,让学生活动少;在看学生的标准上,喜欢学生老实听话的多,喜欢思想活跃、好动、调皮的少;看学生分数多,看学生实际能力少。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跳出旧框框,清除旧的教育思想,改革旧的教育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班主任,有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人才观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全面发展与学有专长的关系,不拘一格育人才。要承认学生的天赋和才能有区别,智慧和性格有差异,志向和爱好有不同,等等。班主任的责任在于善于洞察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差异,善于在一般教育的同时,有区别地加以引导和指导,创造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笼统要求学生;二是分数和才能的关系不片面追求分数。要承认低分者未必低能,高分者不一定为高能,不能在分数与才能上划上一个等号;三是循规蹈矩与创新求异的关系,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承认循规蹈矩、面面俱到的学生不一定有所作为,而善于创新求异,敢于质疑不因循守旧的学生,很可能是杰出人才的苗子。
三、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旧的教育思想的严重弊病是“管束型”教育,“保姆式”教育,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也就不可能将社会教育需要转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行为习惯,致使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充当“主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治、自理、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就是依靠广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增强活动的教育性和针对性。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受年龄、知识、阅历的限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一)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由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前进:(二)要实行“双向疏导”即教师教育学生,同时也要向学生学习,听取他们的意见。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学生接受信息比较快,学习的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班主任应通过向学生学习,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知识,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才能使思想教育增加活力;(三)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自立、参加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有关教育活动,班主任只当“参谋”,不当“指挥”,让学生自己出主意、定内容定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组织。
四、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学生的特点,既具有年龄的特征,又具有时代的特征。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而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不喜欢陈旧的内容,而喜欢新颖的知识;不喜欢人云亦云,而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因循守旧,而喜欢探索创新。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把学 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班主任工作受到当代学生的欢迎,产生良好的效果,一般说来,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理想是青少年立志成长的精神支柱和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要把理想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但是,理想教育必须和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的实际结合起来,和社会活动、公益劳动结合起来,和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结合起来,使他们从身边的人和事、从自身从事的道德行为中体验理想的内涵,充实高尚的理想情操。把抽象的思想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做的实际行动,使学生感到理想的火花在引导着自己前进。
要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结合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才能适合青少年的特点。各种教育活动应尽量使之多样化、具体化、形象化,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要把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说服教育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只有当学生了解某种道德行为的意义,才能产生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然而,纪律约束是训练、巩固学生道德行为必要措施,只有当学生懂得了约束自己某些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治、自理能力,才算得上真正调动了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班主任工作,光靠说服不行,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纪律教育。
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搞活、开放,改革”的新形势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的积极影响、克服社会信息的消极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要掌握社会信息,采取正确的方式,加强对社会信息的“堵”和导重视家访工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73、班主任应掌握学生的哪些资料?
班主任应掌握:学生的生理卫生状况;家庭生活条件;分别类型学生的特点;较差生的兴趣及爱好;他们知识方面的缺欠,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各班各科的平均成绩;课堂出席率;自选学科小组活动的参加情况;学生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及态度,学生的思想政治见解;美学修养程度,对劳动所持的态度;对未来职业的兴趣;自我修养的愿望等。了解学生时,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客观、热情、恰如其分。除观察外,还要主动利用座谈会、社会调查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教育会诊”。所得材料客观、及时和系统,可帮助教师制定教育培养学生的具体可行的大纲,选择最合理的教育方法。
74、说出几种班主任忌语
以下十二种语言班主任不能和学生说。
1.明天叫你家长来,叫不了来,你就别上课了。
2.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别人水平高,你是不是认为你比别人能行。
3.想一想,你是怎么回事,想不通,就别回家了。
4.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连作业本也忘了带,你怎么忘不了你自己。
5.你脸皮真厚,要是我,早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6.你家长辛辛苦苦让你上学,你却不好好学习,还专门爱花钱。
7.你看你前面的同学比你好,你右面的同学比你好,左面后面的同学都比你好。
8.完了,你太没用了,这辈子算没有出息了。
9.你瞧你想个什么,根本就不象是我的学生。
10.今天怎么来晚了,别解释,站半天。
11.现在正在上课,你在那里做什么小动作,你站起来。
12.你看你是个什么人,根本就象个人。
班主任要象家长一样,真心关心同学的生活和学习,班主任要象春风一样,去温暖同学的心,班主任要象路标一样,为同学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班主任要象舵手一样,及时指出同学的错误和不足,及时纠正前进的方向。
班主任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
75、班主任工作包括哪些集体教育技能?
1、组建班集体的技能:(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计划内容: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实施方案及注意的问题等。(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近期、中期、长期目标。(3)选拔、培养和使用班级干部。(4)协调好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5)培养优良班风。(6)组织、指导班会和团队会。
2、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1)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掌握课外活动的类型、形式及要求。(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其它集体活动。
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技能:(1)掌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2)掌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76、班主任工作包括哪些个别教育技能?
1、了解学生的技能:(1)观察法。(2)与学生谈话。(3)调查访问。
2、心理咨询的技能:(1)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2)掌握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和技能。(3)心理咨询与一般教育相结合。
3、操行评定的技能:了解和掌握操行评定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4、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1)应急能力。(2)稳定局势能力。
77、班主任工作包括哪些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技能
1、与任课教师的沟通:(1)主动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情况,向学生介绍任课教师情况。(2)定期邀请任课教师座谈,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任课教师解决问题。(3)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与学生家长的沟通:(1)家访。(2)信访、电话访、电脑访。(3)家长会。(4)少告状,多表扬,看主流、看发展,客观、公正。
7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意义:(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2)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3)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利于向学生学习;(4)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1)家庭情况。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父母的兴趣爱好及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类型,经济状况,居住条件,教育方法类型,父母与邻居的关系,在家中爱听谁的话,心目中最敬重谁,和哪些人交朋友,每月零用钱多少,怎样使用等。(2)生活习惯,作息及课余时间的安排。(3)基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各科的认识、态度和学习成绩,有哪些好的或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无“偏科”和精力不集中的情况,有无自学、自检的能力,是否需要家长“陪读”等等。(4)思想品德状况。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对理想、前途、个人抱负的看法;能否自觉遵守组织纪律,有无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经常与哪些同学交往;能否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乐意为大家服务。(5)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的生长发育及体质的情况,有无近视眼和慢性病症等。(6)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只有了解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才能确定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7)兴趣、需要、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水平。(8)对教师、班级的希望和要求等。
方法:在班级工作中了解和研究学生。(1)观察法。观察策略:(1)观察前要有明确的计划。(2)观察中要保持常态。(3)观察后要做好观察记录。(4)要长期不懈地综合考察、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
(2)调查访问法。运用调查访问法的策略:(1)访查前做好充分准备。(2)态度友好、注意启发。(3)根据访查对象,灵活运用访查方式。(4)及时整理,多方论证,去伪存真,把握实质。
在师生交往中了解和研究学生。(1)谈话法。运用谈话法的策略:(1)谈话前应作充分准备。(2)树立平等的师生观。(3)注重个别差异。(4)善于运用非言语交流(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5)谈话中应边听边思考。(6)做好记录整理工作。(2)分析书面材料法。运用分析书面材料法的策略:(1)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2)注意分析材料的真实性。(3)结合观察、谈话等方法使用。(4)要长期积累材料,妥善保管,及时整理、分析和研究。
在学习生活中了解和研究学生。
1、问卷法。问卷法的形式分两大类,封闭式和开放式。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回答问题。封闭式问卷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再给出的若干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选项,或给选项排序。在运用问卷法时,应参照如下策略:(1)问卷设计要科学新颖。(2)问卷内容要简明扼要,数量适当。(3)为了提高问卷法的信度和效度,必须注意选择恰当的问卷形式。(4)确保问卷的真实性。
2、测量法。运用测量法的策略:(1)在实施测量前要做好充分准备。(2)要请专业人员参加。(3)深入分析测量结果。(4)结合其他方法。
79、班主任评价学生的意义是什么?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有哪些原则?
评价学生的意义:(1)是学生正确了解、教育自己的有效途径。(2)为家长和其他方面提供了了解和教育的依据。特别是班主任的操行评定是对学生品德表现优劣的概括性评价,它对班主任和学校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德育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评价学生的原则
评价学生的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定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客观评价原则、动态评价原则、肯定评价原则、个性评价原则、民主评价原则等。
80、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班主任撰写评语的一般方法。
如何写好评语,特别是有个性的评语,是每一位班主任所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
(1)掌握标准,是写好评语的依据。(2)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写好评语的前提。(3)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是写好评语的关键。(4)以情感人,是写好评语的突破口。(5)语言活泼,是写好评语的艺术保证。(6)指导性话语,是写好评语的真谛
8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是哪年出台的?意见中对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是如何论述的?
2006年6月4日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是如何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的?
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便利,, 影响深刻,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诚恳的批评教育。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
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班主任老师不仅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支持少先队、共青团、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还应该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引导家长和社区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8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是何年制订的?培训原则有哪些?
2006年9月8日。培训原则:(1)针对性原则。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采取短期集中培训与在职校本培训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2).实效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班主任实际工作和班主任的实际需要出发,面向中小学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实践,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3)创新性原则。积极创新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84、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和功能有哪些?
学校教育是一个整体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历史责任。中小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史,任何阶级培养人的基础素质都以“德”为首。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1.德育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德育在社会进步中起积极作用。(2)德育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中有重要作用。(3)德育决定学校教育的的性质。
2.德育的功能
从我国学校德育的性质和历史来看,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导向功能。这是指德育对学校教育具有指向、选择和调节行为的作用。它既能为个人为集体导向,也能为学校、班级的教育活动导向。②动力功能。这是指德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引发、强化、支配的作用。③目标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是由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及其成长发展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构成的。
85、简述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1.德育的途径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次谈话就能够完成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行为特征。所以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样的方式方法,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教育、训练,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品德课。这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小学必须按照教学计
划,进一步完善其教育内容体系,加强针对性,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2)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除思想品德课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其他各科,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任务。(3)抓好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教育环节。(4)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5)班级德育。班级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6)学校环境。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7)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主动争取家长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8)全体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
86、简述学校德育方法(选答题)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可归纳为三大类。
①运用语言文字说服教育的方式:讲解和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②运用事实说服教育的方式:
组织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③运用榜样说服教育的方式。运用榜样法,一要选好典型;二要引导学生理解榜样的优秀品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三要创造学习榜样的气氛。
(2)榜样示范法。
榜样包括:①伟人的典范。②教育者示范。③学生中的好样板。
为了使榜样发挥更积极的教育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指导,选好典型是学习榜样的前提。②树立威信,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指导修养,引导学生对照榜样调节自己的行为。
(3)思想疏导法
思想问题只能说服,不能压服。说服教育的最好方法是疏导。疏,是指去掉阻塞,使其通畅。导,是指引导,启发,开导。疏导在教育领域里,就是指清除阻塞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使其思想“通畅”进步。①要了解学生。了解是疏导的前提。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掌握学生思想“疙瘩”形成的来龙去脉。情况明,决心就大,办法就多。②疏通思想,要讲明道理。③因势利导,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4)情感陶冶法
陶冶的方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美的环境在品德形成中的特殊作用,通过教育者的爱,以情染情的迁移作用和借助一定的环境,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使受教育者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逐渐完美化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一种古老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设良好的情境。良好的情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美化校园。培养良好的校风,也是环境陶冶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有计划地创设班级环境,培养班风。教育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美化精神环境。②把创设环境与启发说服结合起来。③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要引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
(5)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就是教育者根据德育任务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
运用实际锻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目的要求。②坚持严格要求。③督促检查持之以恒。④注意因材施教。
(6)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中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德评价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按确定方向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或者说是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方向的一种控制手段。常用的品德评价方式有:奖励、惩罚、操行评定、定性与定量分析等。
(7)自我教育法
①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②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③启发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④指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⑤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87、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按照地域划分为许多国家,这种情况还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每个国家的人们,总是要在祖国的怀抱里,在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环境中生活和发展,竭尽全力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成为祖国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给予中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以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次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坚定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88、.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极其广泛而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到处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历史到现在,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瑰宝,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各级各类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中,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以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1)了解并热爱祖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版图和首都。
(2)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资源。
(3)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4)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人民。
(5)了解祖国新貌和发展成就,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6)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7)把爱国家与爱家乡联系起来。
(8)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9)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89、什么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有何意义?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养成教育也是帮助青少年学习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的基础。养成教育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它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内容,它不仅是德育工作的一项任务,也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养成教育要与少先队工作结合,要延伸到家庭,要争取社会的配合,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个学校重视养成教育,那么这个学校的校风就正,学生的精神面貌就好。一个班主任如果把养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时时抓,那他领导的班集体凝聚力就强,班风就正,大多能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养成教育是一项循环往复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说教是不够的,必须开展各种活动,养成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使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对中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遵循“先行后知”、“行而后知”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不断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使道德行为不断地规范化、标准化。
90、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更好的进行养成教育,我们可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七个方面。①尊敬国旗、国徽。要求学生做到:升国旗、唱国歌及整个升旗仪式中要庄严、肃立。②文明礼貌。现代文明礼仪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礼貌。可以提出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中的系列内容要求,并对自我介绍、问候、招呼、告别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③遵守纪律。教育学生从小懂得要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令、法规,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遵守校规和班集体的各项规定。④常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在站、立、走、坐、说话、写字、举手、敬礼等方面制定出:应该怎样做是正确的标准。⑤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自己做,可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制定自我服务的标准和劳动计划,学校可设置生活课。还可开展竞赛、评比,评“劳动小能手”活动。⑥学习要求。从入学的一年级起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爱护学习用具、书包、铅笔、铅笔盒、课桌椅等。并能经常清理、码放整齐。⑦卫生,仪表。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衣着打扮要整洁大方,学生化。不带头饰和各种首饰。养成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既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包括指导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养成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
91、德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1)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等品质。(2)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3)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4)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制对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规范。(5)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92、什么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有何特点?
自我教育是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调试自我,从而使主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某些重要的信念、想法或行为,使自我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自我教育的特点:(1)自主性。(2)自由性。(3)差异性。
93、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1)班主任的素质决定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2)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设计师。(3)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落实者。(4)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经验的提升者。(5)班主任是学生品德效仿的榜样。(6)班主任是沟通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桥梁。
94、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是指班主任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或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所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育。
其意义在于(1)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2)个别教育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常用的有如下方法:
(1)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学生,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或改变行为习惯、某种道德观点的一种方法。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个别教育方法。
具体方式有:讲解、讲演、报告、座谈讨论、谈心、对话、阅读、参观、访问、调查等、策略:(1)以理服人。(2)以情感人。(3)抓住契机。
(2)陶冶教育法。班主任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景,使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式有:艺术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
策略:(1)强化“陶冶”的观念。(2)选择、创设陶冶的环境和情景。(3)巧用自然之美。(4)发挥人格陶冶的魅力。
(3)榜样示范法。班主任运用自身或他人的优良品行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式有:事迹报告、板报画廊、参观展览、广播影视宣传、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讲故事等。
策略:(1)注意选择榜样的层次性和针对性。(2)树立榜样的威信。(3)以身作则。(4)激发内在动机。(5)学榜样见行动。(6)巧用反面典型。
(4)实践锻炼法。班主任通过有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品性和习惯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式有: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种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劳动实践活动、交往活动规范训练活动等。
策略:(1)思想重视。(2)严格要求。(3)反复练习。(4)自我锻炼。
(5)自我教育法。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品行进行有效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批评与自我调节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式有: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体验、慎独等。
策略:(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需要。(2)指导学生自我设计。(3)指导学生自我践行。(4)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6)评价法。班主任根据具体教育目标,对学生已经形成的优点或缺点,给予肯定或否定,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式有:表扬奖励、批评处罚、评比、操行评语等。
策略:(1)客观公正。(2)注意教育性。(3)注意互补性。(4)适时适度适量。
95、教育培养优秀学生有何策略?教育提高中等学生有何策略?教育转化后进学生有何策略?
教育培养优秀学生的策略:(1)正确认识优秀学生。(2)高标准、严要求。(3)采用催化法,促其幡然醒悟。(4)预防“过誉”心理。
教育提高中等学生的策略:(1)把握不同特点,因材施教。(2)提供机会,体验成功。(3)挖潜力、促发展。
教育转化后进学生的策略:(1)纠正心理偏向、树立正确观念。(2)关心爱护,激起自尊。(3)掌握心理特点,对症下药。(4)抓住“闪光点”,扬长避短。(5)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6)扑捉教育转化契机,促其醒悟。(7)弥补基础学力,培养兴趣。(8)反复抓,抓反复,常帮不懈。
96、班级活动有哪些原则和步骤?
班级活动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主体性原则。(7)连续性原则。(8)知识性原则。(9)创新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步骤:选题、准备、实施、评估、总结。
97、组织主题班会的形式和方法?
主题班会常用的形式:(1)游戏式主题班会。(2)问题式主题班会。(3)实践式主题班会。
1、主题的确定。根据教育计划的实施,设计主题;配合节日活动的开展,设计主题;针对班集体的特点,设计主题。
主题设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具有鲜明的德育倾向②有助于班级体建设③围绕班级工作,体现中心任务④有助于培养或矫正学生的品行⑤必须是全班共同感兴趣或引起班集体共同关心的⑥必须成为班集体某阶段的行动口号⑦简洁、明确、生动、形象、富有号召力。
2、班会准备。①从人的角度②从环境的角度③从认识的角度④从社会的角度⑤从文化的角度。
3、班会的评价。近期效应与远期效应、模糊与精确。
4、班会总结。对比分析、概括提炼、材料归档。
98、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那些内容?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有哪些?
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法纪行为规范。
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包括: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①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教育的尊严,忠于职守,一心为公,把整个身心和全部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②坚守教育岗位,认真工作。教育方法与实干精神相结合,处理好教与学及德、智、体、美、劳等多种关系,认真细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进行教学工作。③不讲条件,不计较待遇,积极工作,无私奉献。④努力学习,精通教学。卓有成效地完成教育工作任务,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到实处。⑤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走出新路子,开拓新领域,以改革的精神去从事教育工作,进行教学活动。
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①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掌握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及实质,从教育的社会性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加深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②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关系。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④贯彻教育方针,总结教育经验。⑤明确培养人才的标准。
99、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做人的标准等重大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人的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审美观、恋爱观等,都是人生观的具体表现。
(1)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人类历史以来最正确最先进的人生观。(2)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为人民服务应该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出发点和归宿。(3)把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当做人生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充满必胜的信念,保持顽强的意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因而能经得起苦与乐、成功与挫折的考验。
100、谈谈“慎独”的师德修养方法(选答题)
“慎独”,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师德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所谓“慎独”是指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并且难以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不做任何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教师职业道德所提倡的“慎独”,是要求人民教师在一个人独立进行教育职业活动,没有他人进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不做任何违背社教师道德要求的事。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科其所不睹,恐慎科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而,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这里所说的“慎独”当然是以封建道德原则为标准的,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但其中包含的合理因素,很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当然也要讲“慎独”,要树立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努力克服各种错误的私心杂念,向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迈进。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时候,坚持自觉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信念去选择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坏事,做到一言一行光明磊落,没有需要隐瞒掩盖的事,“事无不可对人言”。
“慎独”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一个教师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加注意检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知道,教师道德作为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教师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一般地说,当一个教师的行为处在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学生集体、广大学生家长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会比较注意自己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教师处在独立进行教育职业活动时,他的行为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所“不睹”、“不闻”“莫显”,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可能“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察觉,这时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不易,完全要依靠教师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自珍自爱,用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好自为之。如果不注意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天长日久,益发滋长,必然害己、害人,对学生利益、教育事业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特别是在非公开的、独处的场合,不能恪守师德,甚至违法乱纪。比如,有的对至爱亲朋的子女暗中偏袒、“照顾”;有的对有意见的学生歧视、冷遇;有的通过学生家长“走后门”,又用自己教育上的权力作心照不宣的“交易”;更加恶劣的是,有的道德败坏的教师,以“补课”、“家访”的名义诱骗、猥亵、奸污女学生,成为“衣冠禽兽”。
教师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教师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一个教师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情况下,能否坚决按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办事,不做任何坏事,这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准的试金石。我们每个具有起码职业道德觉悟的教师,都要“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阳奉阴违,表里不一的现象,向背地里干违背师德的缺德行为展开坚决斗争。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慎独”?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我们锻炼自已师德品格的重要场所,是自我道德修养的“根据地”。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修养,才能成为品行高尚的人。我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不应该在别人面前比在自己面前更知耻,而应该在一个人也看不见时和在大家都看见时一样不做坏事。毋宁在自己面前应该更知羞耻,并且把下列的格言铭刻在自己心上:丝毫不做不适当的事。”我们要培养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开始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我们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在“隐”、“微”之处下“慎独”的功夫,不仅是要求我们在隐蔽之处,一些细小的地方自觉按照师德规范和要求行事,不犯错误,还要求我们在产生了错误的念头,犯了错误,做了错事,在没有人察觉,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自我觉悟,自我反省。这也是讲“慎独”的重要方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正确思想和念头,犯这样那样的过失、错误是不奇怪的。但是,只要经常注意“慎独”,就会在个人头脑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不道德的念头时,能自己批评和克服,“防患于未然”;当犯了一点过失、错误时,能比较自觉地加以改正,不犯大的过失和严重的错误。有一位中学教师给毕业生批改考卷,如实地给一名学生评了五十几分,不及格。结果考卷还没有批改完,那位学生自知考得不理想,一个人找到教师家里,请求教师“开开恩”、“放一码”,还声称自己可以让家长帮这位教师买到一个紧俏商品。那件紧俏商品,正是这位教师家中急需的,一时又买不到。教师心里有些犹豫了,答应学生“在考分平衡时再考虑考虑”。学生走后,他思想上斗争很激烈。他想到,如果自己真的和学生做这样的“互相帮助”,虽然别人可能不知道,但这样做是对教育工作的失职,会给自己,给这位学生的道德心灵上抹上污点。第二天,他就主动找了那学生,先作了自我批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让他进行了补考。这位教师的行为,是一种讲“慎独”的道德行为,是有师德觉悟的表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极高境界。“慎独”是很重要的,要做到又
是极不容易的,要经过一个由不十分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和锻炼的过程。我们人民教师要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学习无产阶级教育家和优秀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在社会主义教育中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向“慎独”的师德境界登攀!
二、案例分析部分
案例一
塑料管儿的启示
前一段日子,班长向我报信,说是校门口那家小杂货铺忽然兴隆起来,原因是那铺子里五颜六色的塑料管儿成了同学们争相购买的畅销货。一时间,塑料管儿蜂拥而至,校园成了塑料管儿的天下,而编织塑料管儿俨然是流行于同学之间的一大时尚。听到这个消息,我留心观察了一下,果不其然,进进出出的学生中,真有不少人手里攥着一把彩色塑料管儿。这一情况,立刻引起了我的警觉。回到班上,我随即召开班会,强调玩塑料管儿不仅是乱花钱,还玩物丧志,影响学习。并当众宣布:以后不许买塑料管儿,更不许带进教室,违者一律没收!而后的几天,教室里再也看不到塑料管儿的踪影,我心中窃喜:别看塑料管儿来势凶猛,我一道禁令,照样让它乖乖地偃旗息鼓。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可是,没容我得意几天,一次偶然的发现,使我这份得意顷刻化成了泡影。那天我需要借支铅笔,为了不打扰学生写作业,便顺手打开最近一位学生的文具盒,陡然撞见底层藏着一簇塑料管儿编的“小星星”!我压住火气,不动声色地又查看了另外几位学生的 文具盒,或多或少都有!我陷入了沉思……。
看来,那塑料管儿并没有被我一掌击退,我那道禁令无非是让它成了“地下党”。是再次把它揪出来示众,还是……。
案例二
夏令营的故事
北京市汇文中学的解海涛副校长给记者讲过一个难忘的故事。前年他带着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学生登山夏令营。吃饭的时候一个台湾孩子悄悄提醒一个北京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解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来之前我只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团结、爱国,没有教过吃饭要吃干净、不要随地乱扔废纸这样的小事情。
案例三
“我要酷!”
“你有没有看昨天的英超联赛?贝克汉姆的那个中场大力球,哇,„酷‟!”“那算什么呀?昨天晚上的中美黑客网络大战那才叫„酷毙‟了呢!”
“酷毙了”什么词啊?现在的孩子脑子里不知装了些什么。我叹了口气,出声制止孩子们那些莫名其妙的争吵:“快考试了,别净说些没有用的东西,好好复习吧!”说完,我摇着头走出教室门。忽然,在转身的一刹那,我依稀看到一张鬼脸偷偷地向我张望,接着又是一阵略显压抑的议论声从背后传来:“什么嘛,21世纪的老古董!”“唠唠叨叨的老婆婆!”……
一阵委屈感顿时袭遍我的全身:每天的早出晚归、每晚的认真备课,一声声关切的叮咛、一句句殷切的教诲,难道就抵不过一个“酷”吗?也许我该感到欣慰的,孩子们的学习还是相当刻苦的;也许我该感到满足的,这个表面沉静的班级一直拥有着校文明班的荣誉,也许……。不,没有也许,没有任何的自我安慰,二四年华的我不希望自己落伍为老婆婆,更不允许自己与孩子们之间永远是相敬如“冰”的。既然这条“酷沟”已经存在了,那么我应该勇敢地跨过去。
案例四
秋游事件
初二年级甲班组织了一次秋游,平时大大咧咧的马凌同学没有带午餐就加入了秋游队伍。中午十分,同学们纷纷铺开塑料布坐在树下,吃起了香喷喷的面包、香肠、水果等,而马凌却傻愣着。同学们看到他忘带午餐,便你一包,我一罐地递给他食品,马凌一会就填饱了肚子。这一切被年轻的班主任季老师看在眼里。
第二天,满怀歉意的马凌父亲特地提一篮桔子到学校,要答谢同学们。季老师正好也在,她笑眯眯地扫视全班同学后叫起一名学生:“陈妍你昨天给马凌什么了?”“好大好大一块蛋糕!”陈妍夸张地比划着。“王小宁你给了什么?”“好甜好甜的一个苹果!”季老师笑了,“宋华你又给了什么呢?……”。季老师一连叫了七八个同学,这才回到讲台上,慢条斯理地指着马凌父亲提的那蓝桔子“你们说这桔子值不值得要?”,“不要、不要,谁要他的桔子”,同学们大声喊了起来。季老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此时,马凌失声哭了起来,霎时马凌父亲气得踢翻了桔子,一把抓住儿子出了校门。从此无忧无虑的马凌仿佛换了一个人,整天垂头不语,谨小慎微。
案例五
潜能生班的故事
2002年12月4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潜能生班”在争议中开课,这个班集中了本年级成绩“最差”的孩子,有的几门功课加起来考不过百分。今年7月,有28名学生的“潜能生班”参加中考,满分600分的考试考到500分以上的有5人,进入市高中录取线的8人。更重要的是,这个班的学生充满了自信和集体荣誉感。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施教不好的教师。“潜能生班”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主任。以往的差班都是差班主任领群差孩子,而这个班的教育资源却是最好的。毕业班会上学生都哭着叫班主任魏国珍妈妈,是魏国珍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轨迹。要知道,没有这个班时他们按成绩排,属于全年级最后的5%,而现在这个班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孩子进入了70%的行列,成绩提高最多的前进了122名,还有15人入团,3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案例六
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
一日,班中一位学生的家长前来告状,说是小A同学经常欺负他的孩子,甚至在放学的路上无故殴打。我闻之义愤填膺。在我的印象里,这个小A本不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有一次因为损坏公物被我训斥过一顿。鉴于他平时的表现,我当即判断:这孩子仗着身体壮实,蛮横霸道,持强凌弱。若不严加管教,将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不可预料。
于是,我一脸怒气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地一通狠批。小A先是瞪着惊恐的两眼,用手直挠后脑勺,继而咬紧嘴唇,倔强地扭过脸去。我见状更是火冒三丈,心想:干了坏事竟然不老实认错,这还了得?我又加重了语气:“难道老师还会冤枉你吗?今天你不承认也得承认!”出乎意料的是,小A并没有为之屈服,仍一口否认:“我没打他,不信你可以去调查嘛。”这时,我内心不禁生疑:莫非事情真有出入?难道真是冤枉他了?转念于此,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未免武断,在下结论之前确实是应该作一番调查的。于是我又找其他几位知情的学生作了核实,结果证实他并没有撒谎。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作出决定: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向小A承认自己的过失。我诚恳地说:“对不起小A同学,请原谅老师的冲动。同时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凡事不可不调查清楚就轻率地下结论。”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小A,显得格外激动,向我深深地投以钦佩的目光。事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以前确曾有过欺负同学的事,并表示今后要像老师那样,知错就改,做一个正直、勤奋的好学生。
案例七
“小报告”
接任初二班主任不久,班里一位女生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平时沉默寡言,不太合群,但她每天总要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一边,眉飞色舞地向我反映一些同学的违纪行为,说完后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回到教室,但那兴奋来得快,去得也快,脸上很快又黯淡下来。
案例八
赞美的功能
我班的闫玲同学是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闫玲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她,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闫玲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她身上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
案例九
如此教育
“今天是谁给咱们班扣了六分?”一位班主任老师站在讲台前严厉地质问。几个孩子从座位上忐忑不安地站了起来。
“又是你们几个,你们做了什么对不起班集体荣誉的事,跟全班同学说清楚。”于是几个孩子站在讲台前,在众目睽睽下坦白自己的“罪行”。
“我下课跑来着……”
“我上课迟到了……”
“我做操时跟同学闹着玩……”
一旁的老师提高了嗓门:“瞧你们干的好事,多给班集体抹黑,你们问问大家能不能原谅你们?”
“不能。”孩子们一呼百应。接着一场小小的批斗会开始了。
“他们不配在我们班。”
“他们心中无集体。”
“他们给我们班丢了脸。”
前面几个孩子或埋着头,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或歪着脸,斜着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见集体舆论差不多了,便话锋一转:“你们说吧,今后打算怎么办?”
“以后再不给班集体抹黑了。”
不知他们的回答是否由衷。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学校,甚至发生在每一天。
案例十
“做好事”的故事
李老师一次到剧院看戏,当时她的座位靠后又比较偏,开演前的几分钟一位小学生跑到她的面前,非常有礼貌地说,阿姨你的年岁比较大,我的座位很好,又靠前又在中间位子,我们调换一下吧!在孩子的再三恳求下,她们调换了座位。正当李老师沉浸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无限遐想中,开演的铃声响了,这时调换座位的那名小学生又跑来了,用很快的语速说:阿姨你最好给我写一封表扬信,这样我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了,因为这学期评三好学生我还差一朵小红花。
案例十一
掀起“执勤”的面纱
执勤,是许多学校抓纪律的重要手段。这在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有着更现实的需要,因为这所拥有小学部、中学部近两千名学校的学生是寄宿制,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活动都需要学生有序进行。在值勤师生的监督下,学生每日排队有序进入餐厅,这成了让校长引以为豪的一大“校园景观”。
有一年夏天,詹校长带着十几名学生到国外参加夏令营。回国前,她和孩子们来到一个免税商店购物。在中国人集中的购物处,大家挤成了一团,而在其他国家人购物的地方却有序排起了长队,这让詹校长十分感慨,更让她汗颜的是,她的一位学生在一列排好的队伍里“加塞”,让一位华裔妇女瞪了一眼并讥讽道:你是大陆来得吧!这一幕让詹校长刻骨铭心。
回国后,詹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提议取消执勤制,征求大家的意见。有的老师说:“执勤在我们学校已实行多年,学生早已形成习惯,取不取消一个样。”詹校长告诉记者,第二天宣布取消执勤后,学生进入餐厅时蜂拥而上,差点儿没把餐厅的门挤破。
这一幕更坚定了詹校长取消值勤制度的决心。
案例十二
广播通知
“各班同学请注意,现在广播重要通知。明天上午有领导到校考察,各班进行大扫除,同学们要注意遵守纪律,对客人有礼貌,不管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遇到客人都要行礼问好。如果那个班违犯了纪律,给学校摸了黑,我们将在广播里点名批评……”
案例十三
反差
北京景山学校组织师生观看《刘胡兰》电影,当片中出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场景时,许多老师都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可是有许多学生竟然鼓起了掌,并且还发出笑声。事后老师们十分气氛,纷纷议论,现在的孩子们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应当怎样教育他们。
时隔不久,中国足球队在一次很重要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失去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机会。第二天上早自习,许多班级的学生甚至一些女同学又是拍桌子又是踢凳子,替中国
第五篇: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附答案(推荐)
(1)主题班会现场设计
选手赛前半小时抽取试题,依照设计主题班会的基本知识,现场备课,简述本主题班会的设计思路、活动过程。要求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时间7分钟。参考以下环节:①活动背景、问题提出 ②活动目的 ③活动准备 ④活动过程(重点)⑤活动延伸 ⑥开发预设(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案例分析与情景答辩
选手现场随机抽取题目,即时分析答辩。所给案例或情景均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重在体现参赛选手的德育理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间5分钟。参考以下环节:①分析判断②教育过程(重点 阐述理念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主题班会设计题目
1、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2、合作意识培养的主题班会
3、自我认同意识培养的主题班会
4、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主题班会
5、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主题班会
6、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题班会
7、培养学生目标意识的主题班会
8、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主题班会
9、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主题班会
10、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主题班会
11、新学年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
12、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13、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14、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15、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16、规则教育主题班会
17、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18、礼仪教育主题班会
19、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20、自信心培养的主题班会
21、健康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22、集体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23、指导学生正确交友的主题班会
24、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主题班会
25、学习方法指导的主题班会
26、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班会
27、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班会
28、重大节日的主题班会
29、刚刚组班后的主题班会 30、期中考试后的主题班会
31、毕业前夕的主题班会
32、班级里学生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主题班会
33、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
34、学生中出现“早恋”现象的主题班会
35、评选班干部的主题班会
36、制定班规的主题班会
37、学生中出现重大违纪现象后的主题班会
38、出现师生关系紧张现象的主题班会
39、出现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的主题班会 40、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
41、环保教育主题班会
42、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
43、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44、班级纪律管理主题班会
45、孝心教育主题班会
46、人际交往主题班会
47、模拟法庭主题班会
48、文明小公民主题班会
49、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50、尊师重教主题班会
51、珍惜时间主题班会
52、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53、美德在我身边主题班会
54、读书与人生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设计范例
班会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珍爱生命”》 活动背景分析:
生命是何等的可贵,它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它,必须珍惜你所拥有的美好时光,我们要学会生存,珍爱生命,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沐浴一方平安,健康成长,愉快生活,让生命的一泓清泉,永流一息。同时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 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基于这种理念,我设计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班会的召开,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2、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准备:
1、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
2、诗歌《生命灿烂如花》、《给生命一个笑脸》。
3、名人的照片,个人资料。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活动过程:
本次班会分为三个环节:
一、生命如花。
二、笑对人生。
三、阳光总在风雨后。由甲、乙两位主持人来主持。
一、生命如花:
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乙: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学生一齐背诵: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它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
乙(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它,必须珍惜我们所拥的美好时光,山河小学五年
(二)班“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然后请邵未来同学演讲《生命灿烂如花》,用心感受自己如花的生命。
二、笑对人生:
通过投影出示一组少年儿童自杀的材料,接着请同学们谈一谈看完材料后的心情怎样?然后主持人甲引入汶川地震逃生的事例,再由主持人乙采访同学:“看完材料,你又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最后由依新同学朗诵《给生命一个笑脸》,接着投影出示地震中受灾群众的坚强笑脸的图片、照片、刘翔照片资料等。使学生认识到生命需要笑脸,有了笑脸,生命才拥有向命运抗争、向困难招手的精神!
三、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这里我准备了一些残疾人,一些名人的照片、图片及资料,使学生感受到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选择了与逆境抗争,最终迎得了命运的青睐,取得了成功。然后全班同学跟着大屏幕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再由我做总结,使学生明白只要你不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坚持奋斗,命运必将回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最后是课外延伸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阳光》、《活着真好》、《轮椅上的梦》等书,使学生更加明确本次班会的观点: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升华了主题。预设效果: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会感觉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都明确了观点: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生存,珍爱生命,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做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
案例情景答辩题目
1、案例: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谁给他们提意见都听不进去。
请问:(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评委提问:某小学班主任任命班长采用学生投票选举定期更换的方法,结果一位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同学连续两任当选,教师的调查的结果是该生提前用各种手段拉选票所致。请问你认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选手回答:(1)做该生的工作,使之明确“班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肯定该生愿意当班长的积极动机是好的,更要珍惜同学们的信任,利用这个职务为同学服好务,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导。(2)改变班长的任命方法,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正气抑恶扬善。
2、案例: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凡身上,小凡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凡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凡妈妈的电话,小凡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
请问:(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参考答案: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
2、评委提问:您会把建立班委会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吗?
每一个差生都想改变自己,虽然有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3、案例: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
请问: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2、提问:你平时是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的?
答案:首先,上好每一堂心理课。“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句要求班主任老师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还要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其次,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更是父母的孩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细微的变化也只有父母最先察觉,因此,家校及时密切沟通,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我们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你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如何去做?我觉得这次比赛让我收获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各地区优秀班主任的风采,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受益最大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了“和谐育人”的含义。从前对这个课题的理解只是停 留在书本上,或者是根据书本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做法,有了点肤浅感悟。而参加了这次比赛,看到了其他选手的理解,尤其是听了专家的讲解,我觉得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更深入了。也更明白了和谐育人的意义。其实这里的和谐不是一种做法,而是一种效果;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理念;不是指向暂时;而是指向未来。不只对班级管理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受教育者有意义。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和谐的班集体中成长,更有利于形成他们健全的人格。
其次,我觉得我倾听了别人的教育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感受了心灵的碰撞,我不仅受到了感染也学到了方法。很多老师对很多特殊事件的处理都给我很多启示,给我很多思索,其实育人是一件没有止境的一件事,它不仅是工作更是艺术。看到了别人的精彩,也让我产生了谱写自己精彩的冲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成为艺术。于细微处留心,于留心处思考,于思考处融情——用心、用脑、用情去工作,去育人。
再次,这次比赛让我更加明晰了自己的优缺点。我觉得在比赛中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时案例分析。当我答分析题的时候,台下不时响起一片片掌声,专家评委也频频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使我信心倍增。我分析案例时是按照原因分析和方法举要的思路进行的。我觉得我解答最精彩的是方法举要。我抽到的案例大意为:一个班级成绩不好,学生无心学习,怨气很重,家长也不满意。我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学习困难。针对这种问题,我提出了6条解决方法: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斗志;二是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并请科任老师帮助,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成绩;三是树立榜样,将学习和纪律进步快的同学树立为典型,让学生学习;四是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协助教育,多关心多鼓励学生;五是长期督促,不能一蹴而就,就要常抓不懈;六是当班级有了一定进步时召开一次班会,将曾经不信任班级的家长请来,将当初总扣我们班级分的老师请来,请他们谈谈班级的变化,给班级注入一剂兴奋剂,让班集体彻底建立自信,增强凝聚力。在论述这些方法时,我每条都有展开,当时真是文思泉涌,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所以我虽然第二个出场,却得到了本场的最高分,当然这和主任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另外,我的才艺展示也让评委和观众耳目一新,我自己制作的书法MV一开始播放,就赢得了台下的一阵惊叹,这都得益于主任当初教给我的创新思想,将书法和朗诵结合起来展示,我的才艺展示得到了全场第二名的成绩。相对而言,我的不足是,对教育叙事这种形式把握的还不是很好,通过专家的点评,我明白了教育叙事应该重在情节、感人、真实、方法等方面,而不是自己从前料想的情节加议论的形式,这也成为我的另一种收获。
总之,我觉得经历就是财富,我经历了,我收获了,也会将这些收获应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并让自己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让自己的工作拥有智慧与和谐。
5.作为班主任,谈谈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班集体?
一个目标明确,奋发向上,坚强团结的班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给人智慧和力量,给人温暖和信心,能制约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推动着每个成员的进步。反之,纪律松松垮垮,学风不正的集体必然会影响学习、进步,不利于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所以,每一个班主任都要十分重视培养班集体工作,把它当作一项主要任务来完成。怎样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呢?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应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好的班集体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有一个共同奋斗目标,全体成员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真正团结在一起。因此,我从班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出每个学期的奋斗目标。教育者要善于从班级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共同奋斗目标或前景,以便统一全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奋斗目标从实现时间上分有近景、中景、远景三种。三种目标要互相衔接,组成一个系统连贯的体系。提出和实现目标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特别是实现近景目标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尽快让学生获得“成功”,尽早得到“快乐”的体验。目标的提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要鲜明、准确、具体、生动,富有吸引力、号召力和鼓动性,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目标一经提出,班集体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使学生感到目标不是空的,而是同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目标实现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比,接着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在学生面前呈现新的前景,并据此组织新的活动,使班集体永远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之中。
二、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选择那些品学表现良好,乐意为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对他们严格要求,热情支持,集体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胆放手,重在培养,激发他们的集体光荣感和责任感。教育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群众中起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这样,依靠这批骨干力量,形成个个关心集体,人人为集体出力的好风气。只有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形成集体。而要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是同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一定要选出关心集体、办事认真、作风正派、能团结同学、愿意为同学服务,学习成绩较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来担任。班干部选定以后,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爱好和特长,分配他们适宜的工作,并教育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为同学、为集体服务。教育者要尊重和信任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与此同时,教育者可从旁加以引导和指引,当好“导演”和“参谋”。为了减轻学生干部的负担,应避免过多兼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承担社会工作,从中得到锻炼,教育者要努力创造条件,在保证班集体核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让班干部适当地定期轮换。教育者要加强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对他们既要交任务,又要教方法,指明注意事项;既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工作,又要帮助他们好好学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讲究工作方法;既要发挥骨干作用,又要团结同学,平等待人,不搞特殊化,也不能有优越感。教育者要随时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不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
三、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应树立典型模范做好个别教育。
典型模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班集体不断前进。我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举行班队主题会等形式的学习,在同学心中树立模范,特别是使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楷模。运用典型模范进行教育,不仅要运用英雄人物的事迹作为生动的教材,而且还要用学生中的先进事例来进行教育。这种先进事例是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感到亲切,学起来也容易,而且最有说服力。在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有耐心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以表扬为主。通过个别教育,使集体中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四、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班集体的纪律是班集体对其成员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和制度,是班集体成员的行为标准或规范。班集体的纪律或规范既是班集体形成的一个尺度,又是维护和巩固班集体及教育学生个人的一种重要手段。班集体的纪律可使集体及其成员变得更美好。因此,教育者必须注意建立统一而严格的班集体纪律,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以使其成员的言行不违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并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者首先要通过说理疏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班集体纪律的性质、要求和作用以及自由和纪律的辩证关系,提高他们遵守班集体纪律的自觉性。其次,教育者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班集体成员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纪律的习惯和作风。再次,教育者要坚持公正原则,做到对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在纪律要求和教育评价上的公平一致性。最后,教育者要教育学生勇于并善于同违反班集体纪律的现象作斗争。
五、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注意培养好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关键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要经常注意班集体中学生的言行倾向,善于把学生的言行引向正确的方向;对一些不好的苗头要及时纠正,不让它蔓延;要利用班集体中的墙报、专栏等舆论阵地来指导班集体的学生的言行;要坚持民主生活制度,培养学生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持正确的言论和行动,反对错误的言论和行动,树立正气,抵制歪风。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或作风,它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言论行动和精神状态的一种共同倾向或表现。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种风气被巩固和保持下来就是传统,即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或习惯。优良的班风和传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无形地支配着班集体成员的行为和班集体生活,培养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对班集体的尊重,因而对形成、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巨大的作用。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优良 的班风和传统。根据优秀教育者的经验,培养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大致做法是: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学生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产生自觉的行动,每个成员的行动和要求都受到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经过反复训练和实践,就会逐步形成习惯,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就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和作风。教育者要善于将优良的品质和作风在同学中宣传、扩大、巩固和反复实践,使之得到班集体的支持和认同。优良班风形成以后,要教育班集体全体成员珍惜它,使之不断完善,而且要一年一年传下去,使之成为优良的传统。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的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对集体成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有力的手段。在一个班上,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言行,就会是非混淆,美丑不分,正气不能伸张,邪气不能下降;如果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就会出现好人好事人人夸,不良倾向人人抓的局面。怎样形成良好的学生言行呢?我是这样做的。①初中学生我对同学们加强《中学生守则》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明确的标准。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②根据本班的特点和学校工作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晨会课,使同学们明白班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注意什么。③通过表扬和批评,树立正气,凡是学生的言行值得赞扬的,就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对集体不良现象,要善于抓苗头,及时教育。④充分利用舆论阵地,介绍先进事迹,批判不良现象,讨论班中存在问题,由同学们自己来批判是非、好丑,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六、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应有计划的开展班集体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的精神。没有集体活动,班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有了集体活动,就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同学才能、特长的发挥和相互间的团结。活动要占去一定的时间,但它的作用是很大的。当然,活动不宜搞得过多。班集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品德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培养学生集体、教育学生个人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班集体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的主题集会,更是经常普遍采用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开展班集体教育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使各种活动前后衔接,互相配合。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活动的吸引力来自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变化多样。活动要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同学们的智慧才能有自我表现和施展的机会与舞台,同时,教育者要从旁做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工作。
总之,要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共同任务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班级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班主任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负有主要责任,并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上。
6.案例:小雨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进入高年级后,明显看出她喜欢和男孩子接触,经常和男生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些品质不好的男孩子常拿他开玩笑,她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他们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请问:对于这样高年级女孩子,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引导她呢?
我认为这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做教师的不应该大惊小怪,反而应该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应该主动和案例中小雨这样的女孩接触交朋友,在课后或者通过QQ聊天了解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对她表示尊重和理解。使她知道应该怎样和男同学交往,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引起别人的误解。告诉她喜欢某个男孩是正常的,但一定不能要把它埋藏在心里,并与她一起分析现在男女交往的利弊,以长远的目光来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让她知道春天有春天的事情,夏天有夏天的事情,不要把夏天的事情提前到春天来做,耐心疏导,培养自制力,正确引导,适时适度。
7.案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一般的处理方法:一是当众没收,批评了事。二是当众撕毁,公开检查。三是暗示制止,事后处理,要求改正。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处理?
我的的学生也有这样的情况,班上有许多的课外书,同学们都很喜欢看。有些同学上课也就偷偷看,我发现了他们在看课外书,我先表扬他们爱看书的好习惯,老师很喜欢,但上课这样看课外书,老师不喜欢。你们现在把书收起来,下课再看。下课抽空与他聊聊他看过的课外书,使他没有因为挨批评而厌倦老师的课反而会是更尊重老师更爱读书。
8.案例:科任老师下课后非常气愤地找到你:“你们班的学生真没法教了!”原来科任老师领着背题时,要求把知识点画在书上,有一名学生几经提示就是不画。老师拿起他的书要检查,他却说:“这是我的私人财产,你无权碰它。”弄得科任老师非常尴尬。
请问:科任老师向你反映了问题,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我首先应该耐心倾听科任老师的倾诉,然后劝科任老师消消气。学生上课不学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都有尊严,当面斥其过时,常无法接受。所以,作为班主任应选取适宜的时间和场合推心置腹地与科任教师作心灵的交流,达到委婉规劝又不伤和气的效果。通过交流,化解宿怨、达成共识、提高修养。这时,班主任要找到科任教师的优点,找适当的机会和恰当的方法,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诚心诚意,感动科任老师。那么,科任老师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只要班主任把科任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等于找到了管理和建设班级体的动力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然后利用班会和晨会教育学生应该尊重科任教师的劳动成果,多表扬科任老师的优点,让学生渐渐喜欢他的课,为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搭好桥梁。
9.案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尊重是教书育人的起点,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和信心(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
1、赞赏其特长,因势利导,以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学习、活动等其它方面的提高。
2、宽容其不足,在不断激励和赏识中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较好效果,有启发性。(8分)
10。案例: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
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分析评价。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动辄叫家长,不利于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挫。(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1、案例: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星期日遇见了本班学生张鹏的母亲,张鹏的母亲告诉王老师张鹏被几个小伙伴拉去上网吧了,请求张老师管管这些孩子,张老师为难的说:“我们老师没有权利管网吧,等明天上学我在找王鹏做做他的工作,让他远离网吧。”
请问:张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拒绝未成年人上营业性网吧,使其远离网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老师确认张鹏确实与小伙伴上网吧了,应及向与工商、文化部门报告,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2、案例:李桦同学家庭贫苦,个别同学向她炫耀吃穿,使她产生担忧、自卑等心理问题,她向班主任 求助。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应对这一问题。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桦同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二、转变认知,对自身、对自己家庭的正确认识。学会感恩。淡化对家庭因素的担忧。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第四、组织班会。主题:“我们都是一样的”或“如何对待挫折与贫穷”。(答对三点得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3、案例:陈明学习刻苦,早来晚走,想尽快地提高成绩,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每次考试都不遂人愿,造成陈明心理的重大负担,几次向班主任表示“走不出考试的阴影”。
请问: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陈明走出阴影。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陈明同学谁都有过失败,失败后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转变认知和评价,不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应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闪光点。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4、案例:李娜同学是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总觉得缺乏爱!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同学之间都缺乏爱的温暖。
请问: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样帮助李娜走出困境。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告诉李娜同学爱无处不在,人间处处有温暖,贵在发现,贵在感受。(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通过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让其参与到同学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感恩的心。第二、增强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第三、与家长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5、案例:王莹同学父母体质不好,家庭条件差,因此她有自卑感,很少与同学交往。但有一段时间她却在班内追求穿着的时髦,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父母向班主任刘老师诉说了这一苦衷,让刘老师教育王莹学会勤俭,不要爱慕虚荣。
请问:假如你是刘老师,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王莹存在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品质问题。穿时髦的衣服是为了让老师同学注意她,重视她(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6、案例:四年级的李强同学由于父母溺爱,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参加竞争生活委员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李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
请问: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对李强和其他同学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第一、开展“多关注别人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放大同学的亮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第二、找李强同学谈心,引导他校内校外一致,表里如一,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7.案例:教育局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放假前班主任对家访活动进行通知,有同学表现出反感,有同学担心班主任家访对自己不利,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
请问;作为班主任,你怎样看待家访工作的?怎样纠正学生这一认识误区?
一、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指导家长一些教育方法。
老师要通过家校沟通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老师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老师也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告诉家长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不,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是学生出了问题后才去联系家长,有些往往是见了家长就是抱怨,责备学生的话,所以学生,家长一听到老师家访或叫家长访校都感觉象是大难来临.我们在家样联系中,不要出了事情后才请家长,不出事就不请,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与家长沟通中,对学生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多肯定少指责,要以鼓励为主,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进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教师应树立“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观念,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不要一见到家长的面,就一味地埋怨责备,这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使沟通受阻。
三、教师在家校联系中,要尊重家长,掌握沟通的技巧。
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学生家长,不能按学生的成绩,表现来分别对待家长,我们要尊重家长在教养孩子上的成就,特别是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态度要谦和,举止要有礼貌,要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对家长不尊重,给人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更不能因为学生品德差而训斥家长,把学生的问题与责任推给家长。班主任不但要尊重学生家长,而且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讲究一定的策略.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性格,家境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沟通的时机和方式,善于把握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沟通才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18.案例:五年级王红同学星期日在同学家玩,很晚未回家。王红的父亲很着急,向王红的几个同学打听,都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王红的父亲无奈打通了班主任蔡老师的电话,报告了这一情况。蔡老师也说不知道王红的去向,并且批评王红的父亲没有履行好家长的职责,之后挂掉电话。
请问:蔡老师对这件事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试做分析。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师在校内和校外都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义务。(意思对即可,10分)
(二)方法措施:能够结合实际,举事例阐述这一做法的危害性。(意思对即可,12分)
(三)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19.案例:有人说,让“班主任‘读’领风骚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而生活中有人在不少学校图书馆做过调查,发现借书最少的通常是班主任;许多班主任无暇读书,又造成了“后天失调”。
请问:你如何看待班主任的读书问题?
最近在读丁如许老师的《给班主任的建议》很受启发,由于最近不再追求阅读的速度,所以自己的心境感觉好了许多。书中丁老师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向上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这让激发了我对现行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触。
现在的很多教师感到工作的乏味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缺乏对工作的创新,长期重复着备课批改等同一个动作,正如同人们吃饭一样,每日三餐的花样不变,难怪会对工作产生倦怠。久而久之也会差生一些新的问题,如妒嫉你成功,笑话你失败。任志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乞丐不一定妒忌百万富翁,但肯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当然这只是一些个别的现象。
丁老师说,作为班主任,要想工作有新的起色,必须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要“读”领风骚。读书是工作之本,成才之源,也是生存之道。上师范期间很少有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学习,可谓“先天不足”;工作后工作繁琐,无暇读书,可谓“后天失调”,为此学习十分必要。
班主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胜任本职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知 识底蕴,增强自己的学识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想做到这几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班主任进行阅读时,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我们既要读班主任专业的书,又不能阅读面太窄。在泛读时,可以读一些人物传记,多读一点儿学生喜欢读的书。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仔仔细细地阅读一些班主任专业方面的书籍,认认真真地思考,并努力在实践中模仿、学习、创造,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我们可以分享那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智慧,我们可以更迅速地成长。
很多老师说自己想读书,但是没有时间。其实读书是没有捷径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挤时间,逼自己”。一旦养成了习惯,事情就好办了。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大河。
当然不仅仅是班主任,其实所有的人都应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把阅读当做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感到读书很枯燥,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读书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
去年经朋友的邀请,我做过几场报告,在每一次的报告中,我都会建议老师们多读书,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第一我们可以以身作则,给孩子以榜样,毕竟言教重于身教。第二在孩子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尽量不要看电视,我们可以看几本书,现在的孩子每天晚上大约都要学习两个多小时,如果我们在孩子身边看两个小时的书,不仅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我们做教师的也提升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班主任多读书,更能体验一种做学生的感觉。如,浮躁的时候手捧着书而读书的效果很差,一晚上也读不了几页,安静的时候一个小时却能读二三十页数,并且思路清晰,收获颇丰。
丁如许老师刚参加工作时就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后来读其他教育家的书,通过阅读,不但丰盈了自己的头脑,而且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技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某特级教师说:“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犯错误„„”。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能够举例说说看吗?
参考答案:首先应该肯定,这位特级教师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学生的确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其次,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管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他们都要去探究一下,去尝试一下,结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犯错误。
再次,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很不足,辨别能力又很低,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往往分辨不清,结果也导致了他们犯错误。
第四,他们缺乏抵制能力和自制能力也是使得他们经常犯错误的原因。
第五,错误的模仿也是使他们犯错误的一个原因。他们往往模仿成人的一些错误言行,从而使得自己犯了错误„„。
因而,必须正确对待,循循善诱,千万不要一见他们出现错误就横加指责,粗暴对待,而是应该改进教育方法使他们尽可能的少犯错误。
21.案例: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班主任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
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
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 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
2、评委提问:对不起老师这个学生就是不喜欢老师您,不愿以上您的课才不做作业。您了解到这一点该怎么办?
既然是这样,老师就要认真反思,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课的原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耐心和学生沟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注意改正并提醒学生监督如果是学生对自己的误解要和学生解释清楚赢得该生谅解。总之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2.案例:班上有个同学身体有残疾,走路有些跛,常有同学学他走路的样子,开他的玩笑,还给她起外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当批评那些不尊重残疾同学的行为。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会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
请问:
1、你给她什么恰当的办法?
2、说说你对有生理问题学生尊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样的生命特点,都有可能为社会作贡献,引以学生讨论、理解、尊重生命特点。也可以写周记,比如,“如果我是残疾人”。
2、评委提问
回答:我的做法是,把残疾学生支走后给全班同学开班会,然后在单独找残疾学生谈话。我觉得不应该把残疾学生与大家隔离开来做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让你开一个残疾学生在场的班会你应该如何开?
我想首先是鼓励残疾学生直面人生,举一些身残志坚的伟人的例子,如孙膑、司马迁、罗斯福、保尔、贝多芬、张海迪等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的例子让残疾学生扬起生活得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再就是乐于助人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号召学生们去关心和帮助她,从心理上到生活中都给与关心。并同时支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行为的丑恶,从内心深处挖掘这种行为内力的领会的丑恶,肮脏。我想全班同学的内心深处会得到很到的震撼的。
23.案例:王老师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请问:1.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王老师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2、评委提问:作为班主任的你,你认为平日里该如何于学生相处呢?请用简短的字回答。心、爱心和诚心
24.案例:学校要求各班两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一部分班主任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主题班会很费时间,影响班级其他工作;另一部分教师抱着应付的态度,全部交给学生,到时就开,较为轻松。
请您谈谈对这两种老师所持态度的看法?
25.案例:某班班主任平实作风比较民主,在担任这个班级的语文教学时,很注意的采用启发式,重视学生发散思维和学生的好问精神的培养,这个班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较活跃。但政治老师却反应这个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差,上课乱说乱动。学生对这种指责接受不了,师生间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你将如何化解政治科任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对立问题?为什么? 26.左图是某市高级中学买旦娜同学首次个人演唱会的海报,这场演唱会在2013年6月16号在报告厅举行。如果你的班级里也有这样一名有特长并有梦想的孩子,你作为班主任你会如何帮助完成这样一次活动?
27.案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人数也迅速上升,随着通讯技术进步,也给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同时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许多学校对学生持有通讯工具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果你班级里学生也持有通讯工具,你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通讯工具?
28案例:这是网络上很热门的一个网帖,是一位班主任在孩子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告诉孩子的三个故事。(1)、“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2)、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大家一听,表示佩服。(3)、“古代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这个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请问:你如何理解老师讲的这三个故事,他究竟要告诉孩子什么?
这节课,老师要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要力求出色,勇争第一,这样别人才能发现你、记住你; 做事要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千万不可墨守成规; 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要懂得将知识转化为效益,闭门造车没有路。
29.案例:自习课,班主任又一次悄悄地来到了班级门口。每次自习课的课堂里都热闹非凡,有下座位来回走动的,还有前后桌谈天说地的,学生们看到班主任就会马上安静下来,可班主任一走„„,还是老样。
请问:作为班主任的您,该怎么办?
30.案例:李某因多次不交作业,你决定打电话与家长沟通,让其督促子女按时完成作业。不料家长在电话中却说:“我小孩以前从来不会不上交作业,总被老师表扬。自从到你这个班之后,作业也不上交,成绩也下降。老师你应该从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怎么来找我?” 请问:你听到这话之后怎么办?为什么?
31.案例:班里有几位学生,旷课、逃学、成绩差。你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时,他们却认为:成绩不重要,读书有什么用?还举了周围一些老板知识水平不高赚大钱,还雇佣大学生的事实与你争辩。
请问:你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为什么?
32.案例:孙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多次努力失败后,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犯错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的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请问:作为班主任,你会采取哪些策略来帮助孙楠增强自信心?
33.案例:一次李镇西老师去外地上公开课。上课前走进教室发现只有40名学生,开始还以为当地教学班就这么多学生。后经过了解得知,因为怕“效果不好”,另有20来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淘汰”了。李镇西当即表示,把另外的学生全部叫齐,“一个都不能少”!否则罢教。后来所有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了,他才开始上课。请你设计一下,李镇西老师上课前该对学生说些什么?
34.案例: “同学们,今天选三好学生‟,学校给我们班4个名额。请大家认真考虑,填好选票交上来。” “老师,可以弃权吗?”有同学问。
“当然可以,弃权也是一种权利。”班主任不经意地回答。几分钟后开始唱票,全班42人,却有27人投弃权票。
请问: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教师,接下来你将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35.案例:小艳天资聪慧、成绩突出,但同学们却不喜欢她。老师让她帮带同学,她不愿意;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带着几分傲慢与蔑视的语气说:“这都不会!”平时总是喜欢炫耀看不起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次期末考试,小敏比她高1分而名列第一,她异常气愤,偷偷地将小敏的卷子给撕了。如果您是小艳的班主任,您将怎样处理小艳偷撕小敏的卷子一事,平时如何教育小艳这样的同学?
36.案例:凌晨2点,电话铃声吵醒了你。你班的一位学生家长说,他的小孩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又没有告诉家长干什么去了,问班主任现在该怎么办。
请问:作为班主任,在当时情况下,你如何处理?
且看4号选手精彩的回答:这个案例反映的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碰到的一个学生夜不归家这样一个突发性事件。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导致学生夜不归家一般有这样几个诱因:第一种因为学生成绩不良而出 现的学习无助;第二种由于学生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而导致学生夜不归家;第三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家庭关系不和谐也可能成为学生夜不归家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校园环境来说,学生有可能是犯了某种错误怕回家受到批评,出于一种逃避错误的心理,这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学校受到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比如说指责而出于一种反叛心理,还有就是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出于一种从众心理。那么根据这些原因,如果我是这位夜半被惊醒的班主任,我会这样做,首先我会冷静地静下来,同时我会引导好我的家长,找出最有可能导致学生夜不归家的诱因,如回想当天学生离开学校是否遇到突发事件,以及他身边的同伴、他的好朋友是否也碰到突发事件,因为这样不排除是基于同伴的义气陪伴好朋友而夜不归家。第二:可以向他身边要好朋友的家长取得联系看能否找到线索。第三:了解学生是否有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的迹象,让家长到校园周边的游戏网吧去寻找。同时我会向我的主管领导汇报,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必要的时候,我会建议我的家长到当地派出所或公安机关寻求援助。我们中国兵书有云:说最厉害的兵法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胜,所以我们做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一点教育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灵。同时,要以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保护自我安全,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37、[情景]某校学生吴晓,自小家里百般疼爱,养成了骄横、任性、霸道的性格,从幼儿园起就表现出交往困难,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稍不如意就拳脚相加,或哭闹不止,所以小朋友都不跟他玩,别的家长们也嘱咐自己的孩子离他远些。如此,他就更孤独,特别渴望跟同学一起玩。可一旦有人跟他玩,总是不欢而散。
[问题]假如你是吴晓的班主任,你想怎样帮助他?
38、[情景]王彬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周杰伦”迷,上课时想的是周杰伦,课间谈论的是周杰伦。因为喜欢周杰伦,他理了和周杰伦一模一样的发型。这个发型要花上百元,是他在一家有名的发廊做的。业余时间,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模仿偶像语言与动作。因为把时间都花在搜集与周杰伦有关的资料,所以成绩直线下降。
[问题]假如你是王彬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引导他?
39、[情景]班主任布置学生写《我的家庭》,结果一个写作很好的女生留给老师一张纸条,写着:“父亲是个酒鬼、烟鬼兼赌徒,在遥远的他乡工作。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与父亲结合。母亲无言。后来我自己搞清了,母亲是为了生存,而父亲是为了逃避家长安排的婚姻。原来我是他们随随便便结合的产物,我鄙视他们。”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女生的班主任,你会怎样疏导她?
41、[情景]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都是小东在做,我们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假如你就是这个班主任,当时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42、[情景]某班学生小A,自制能力极差,经常违纪,屡受教育,才有所起色。某天又违纪了,一是上美术课说些扰乱课堂纪律的话,二是课间和同学吵架,吓唬女同学。
[问题]假如你是小A的班主任,面对这样的情景,你该怎样教育他?
43、[情景]张明哭闹着不上学,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陈丽的书包很漂亮,而自己却是哥哥留给的旧书包,不想上学。妈妈为哄他上学只好答应买新书包给他。几天后,张明又不愿意上学了,原因是黄平有一部高档的机器人玩具而自己却没有,疼爱子女的妈妈无奈只好顺从他。
[问题]假如你是张明的班主任,你会怎样教育他?
44、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是小东在做,我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2、评委提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 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45、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 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2、评委提问: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
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46、案例简述: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问题:(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2、评委提问:如果学生和你当场顶撞起来,你会怎么处理?
选手宫伟伟回答: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如果当众发生冲突,和你顶撞起来,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杀鸡给猴看,这当然需要教师的智慧,要让所有学生对你服气。
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因为当时都比较情绪化,容易言辞失控。如果处理问题上仍然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的话,会使学生受到伤害。静下心来,过一段时间,滞后处理(当然不是秋后算账),和风细雨地和学生谈心交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而不是去讽刺、挖苦、训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就更好。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48、案例简述: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我班有绝对的实力取胜,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决赛时,由于队员们轻敌、对手实力也确实很强,所以我班比分的落后,学生情绪有点焦躁;中场休息时,我班啦啦队的助兴表演又遭到对方的无故起哄,虽然同学们都很生气,但是当对方的啦啦队上场时,我班学生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更用力的为场上队员加油,场上的队员也在奋力地拚抢,力争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结果还是输了。同学们泪流满面,默默无声地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
问题:(1)你怎样看待这次输球?(2)你认为体育活动对班集体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虽然对这次联赛有影响,但对班集体后续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学生充分体验了骄傲、轻敌的危害,而且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失败后没有互相埋怨,牵手向教室走、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都会推动班级各方面把发展。2.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理解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2、提问:当前有一种教育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观点:不打不成才。请问:现在打的这种方式真的不能用在教育当中了吗?
我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孩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儿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说对学生适当的惩罚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建立在教师爱的基础上,但是惩罚要是适当的惩罚,不能够对学生打,现在法律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我也曾经刚参加工作时,对学生才去粗暴的方式,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的改变了工作方式,对学生增加了爱的教育,使好多学生改变了很多坏的毛病,但是我也觉得只有爱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50、案例简述: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
问题(1)分析王明的心态?(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参考答案:(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2、评委提问:王明如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公开挑衅,老师怎么办?
老师首先应冷静,不要被学生的行为激怒而乱发脾气甚至口无遮拦。一定要冷处理。可当做没听到或转移话题摆脱尴尬境地,不过事后一定要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教育,消除师生不该有的隔阂,并且以后应更注意与学生沟通,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54、案例简述: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2、评委提问:我觉得首先把合作的精神放在首位,但是我想问,加入在第二次比赛过程中,你们班又输了,你该怎么办?怎么样安慰你的学生?
我觉得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重在参与,我们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平常中得不到的知识或者思想,记得有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一交换就是两种思想,我们在比赛过程中,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平得不到的思想和快乐,我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思想来的,我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55、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先自己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然后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再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做。
2、提问:如果班上的同学对屏上的班级不服气你将如何开班会。
:我认为班会应当这样开,第一,首先让学生指出我们班的有点,看到我们难些方面胜过了被评上的班级,第二,让学生指出我们班有哪些地方不如被评优的班级,我们要想呗评优就应该努力的保持自己的有点去克服自己的不足,只要有这种精神,我们班就离评优不远了。戚薇薇:
我是这样想: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些学生会不停同学的劝告,甚至是老师和家长,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合作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因此,班会课上,我首先做出自我批评,作为班主任要承担主要责任。老师做出榜样,希望大家从自身找原因,找差距,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特别是班干部,是否作出了表率,同学的眼睛都看着干部,干部以身作则,同学也会紧紧跟随。其次,让大家找一找我班还存在哪些不足,下阶段应如何改进。最后班主任总结发言,相信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文明班离我们已经不远了。王娟:
我是这样想的:要想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培养每位同学的集体荣誉感,是尤为重要的。在班级一次未被评选上文明班的情况下,同学们表现出的互相推诿是会影响班级团结的。
为此,我请班级学生冷静下来,想想指责几个后进生对班级获得文明班是否有帮助?让同学们想想刚才互相指责时的心情和表情,那是何等的难过和难看。争吵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团结一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集体荣誉,才能取得进步。此时,还可以对同学们讲讲“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让同学们懂得只有全班同学劲往一处使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然后请同学们试想如果并没有大的帮助,那么何不把力气花在如何根据评选条件,找到改进方法。通过讨论,定出改进方法的条例,贴在班中,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制定出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争光!孙振华:
我是这样想的:其实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的荣誉不可能光靠几个人就能获得,这需要大家共同 的努力,注意到大家对班级未获得流动红旗之事都有自己的不满并在寻找原因,这非常好,但大家始终将眼光落在别人身上,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坏事,告诉同学们如果你始终只看到别人的短处,那么你将是可悲和不幸的,你的身边将多了好多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同学,那这个班级也就是一个问题班,这就变成了坏事。我觉得每个人身上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如果你经常关注到别人的闪光点,那我相信你将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在你的身边生活着那么多优秀的同学,我们的班级还怕不进步吗?告诉学生老师希望大家能将眼睛放在别人的身上的同时也将眼睛放在自己身上,对别人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拿来学习,对于自己我们要善于总结不足,将以改之,相信这样,我们的集体将会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