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

时间:2019-05-13 04: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

第一篇: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

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

博爱学校 历史学科 何帅强

薛法根老师是我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他的教学实录,我又阅读了他的一些文章,获益很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课堂教学艺术——“简约之美”。

薛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回归“简约”的原点,这看似普通的观点,反而正体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语文课承载着太多的‘使命’,„„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他还提出了“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的“六简”好课设计观。

返璞归真,将语文教学引回“简约”的原点,恰恰彰显了语文美之所在。我们可以结合他的一篇教学案例,来体会他语文教学“简约之美”的智慧。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薛法根老师在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大胆打破了常规教学中“熟识字词—逐段分析—领会全篇”的讲解秩序,而是另辟蹊径,根据学生独特的语言认知特点对全篇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并结合生活整合实践活动设计出简约明快的三个教学环节,这对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却起到了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写四组词语(包括: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日常所能够积累的生字、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期记忆的能力。

2.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并在讲后用上这四组词语进行故事复述。这一环节的设计教给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听记复述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所记词语的及时运用,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可谓一举多得。

3.指名复述故事,组织学生评议。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这样的重组教学,看似简单平实,学生却在简约流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听、读、悟、习”等多项综合能力的发展,真可谓受益匪浅。薛法根老师对简约明快的好课观有着自己独到的体识,他认为课程设计的“简约之美”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发现那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终身有用的“核心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语文学科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万能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都应力求做到删繁就简,明快睿智。而真实能够做到“简约”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教学努力。“简约”是一种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教学本体的独特体验,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爱意,来源于教师丰富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发现和深刻体认。薛法根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很多有益的尝试,他上述具体的“六简”课堂设计观,正是我自己在今后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第二篇:薛法根:智慧的课堂与大道简约之美(模版)

薛法根:智慧的课堂与大道简约之美

薛法根,男,1968年出生,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2年,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担任苏州市小学语言教育研究会会长,参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审工作,现任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在《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等60余篇论文,专著有《薛法根教学思想经典课堂》《智慧教学》等。

在翻阅语文名师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薛法根老师的大名总是与一些新鲜的语词连结在一起。诸如“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让语文课充满智慧”,以及语文教学的“大道简约之美”、“生命拔节的声音”等等。这些新鲜语词之所以“新鲜”,是因为它们透射出一种语文教育新思想的光辉,给人以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新秩序的警醒与启示。的确如此,当我们满怀着新奇的兴致走进薛法根老师“智慧课堂”的时候,在尽情领略其课堂教学的“大道简约之美”、倾听课堂教学“生命拔节的声音”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薛法根老师的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探索,是在继承教学传统的基础上重建语文课堂教学新秩序,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境域,是让语文融入生命的河流的大智慧、大气度和大风范。

关于薛法根老师的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探索有不少生动的论述。为使我们对这种论述有具体化、实践化的认知,在这里,我们不妨另辟视角,先来品赏一个小小的教学案例描述,然后叩问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新秩序的建构与阐释:

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各加一句话。(生默读课文)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的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这个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太连贯)

师:去掉“在”和“情况下”这几个词,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表达会更清楚。(学生去掉了这几个词,说得更连贯了)生: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师:你的记性真好,老师都没有你记得这么多。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正当汤姆高兴地把大鲈鱼钓上来的时候,爸爸坚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

师:无可奈何这个词用得好。

生: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师: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写的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可见,巧妙但不繁琐的教学设计很艺术地向学生传授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丝毫没有做作之感。

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语文课承载着太多的‘使命’,„„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他还提出了“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的“六简”好课设计观。

简约的课堂去掉了许多浮华和急功近利,语文非本质的东西少了,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文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据说佛家悟禅有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教学便是这第三个境界的现身情态体现。下面我们便从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萃取了几个精彩片段加以归纳研究,来看看薛法根老师是怎样营造充盈着言语智慧且富有大道简约之美的语文课堂的。

一、语文课堂生活世界的回归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源泉,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迸发出无限生机活力,展现出亮丽的风景。可惜的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 活,单调、乏味,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对此,薛法根老师强调,语文课堂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应与生活携手同行。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是指向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而是直指学生充满诗性生命体验的内心生活。只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生活、精神世界,才能打通语文与学生生命世界沟通的隔膜,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在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真切地感到了他对学生内心生活世界的唤醒。如在教授《少年闰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一段时,在学生领悟少年鲁迅当时狭隘的、单调的、无奈的生活现状的基础上,薛法根老师便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少年时代的鲁迅相比有什么异同、与少年闰土相比有什么异同?我们企盼这样的童年吗?比较,使学生对文本、对生活、对自己、对童年就有了更加深切的思考,对生活、对生命就有了自己的体验!这样一来,语文课堂进入了学生生活世界,语文学习也回归了生活的本真,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获得了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心灵对话,语文的三原色在生活的调色盘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课堂因生活而变得灿烂多姿。

语文生活世界的回归,还意味着将学生的生活融入语文,实现生活的“语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曾对语文做过如下界定:“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王尚文先生也动情地描述道:“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将所教学的语言有效地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语言介入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唯一途径就是介入他的生活。”“介入生活”就是从生活中攫取语文教学的无尽资源,使语文教学以生活为契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世界的共同成长,从而求得生命的发展。薛法根老师认为,让学生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泉,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起生活课程意识。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把教科书当作不可更改的景点,就会坐拥了一棵大树,却放弃了整个森林,看不到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还有比这更丰富、更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看不到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还有比这更鲜活、更生动、更贴近学生心灵的“语文事件”。所谓“于留心处皆语文”,将课堂学习的语文课本与学生的“生活课本”契合起来,使学生的真实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容,使之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心灵,语文课就成了演绎学生生活世界的多彩舞台。对于学生而言,有了如此贴心的“生活文本”,他们必然对如此灵动而充满生命气息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激情洋溢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才能超越既定的语文课程内容,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撼,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创造的快乐,这便达到了薛法根老师所说的“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而因语文诗意地生活”的境界。

二、语文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叩问

生命是与生俱来的最自由,最富有个性和活力的无休止运动。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在于正视生命,尊重生命,塑造有个性魅力的人。然而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漠视学生个体生命,扼杀个性,生命被教育放逐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薛法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引人深省的故事:在《初冬》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让学生将雾散后的美景画出来。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不仅画出了太阳的光芒,而且画出了太阳的笑脸,非常传神。可惜,这位老师却嫌画得太大,生怕其余的景物画不下,于是就擦去了。后来上来画的,都没有第一个学生画得好,老师只好自己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太阳,可惜的是再也看不到那个太阳所特有的神采了。要知道,孩子的生命是具体的、鲜活的、充满灵性的,而不是“教育工厂”里生产出的大批量的统一规格的产品,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有着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语文教育的旨归就在于唤醒学生独特的灵动气质,帮助孩子打开眼界,让他们看到自己是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群”,让他知道,正是他存在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赋予人类世界以生命的意义。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如果我们的教师读不懂儿童的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必定难以激发儿童的活的生命力。我们不应把儿童看做未完成的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也不应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而应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

在语文课堂上,薛法根老师正是以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起跑线的。正如他所说:“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薛法根老师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薛法根老师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语文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语文教育具有引领生命不断向上发展的功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用耐心和柔情扶助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是每一个教师生命意识的终极体现。语文教师应该静心倾听生命之花怒放的声音,他应让学生最终体会到:语文学习永远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现在的生命存在还很稚嫩,但在不懈地坚持和攀援中,终有一天会臻于成熟和完善的彼岸。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薛法根老师让一位女孩子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当她读到“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这一句时,卡了壳:她把“灯绳”一直读成“灯线”。一连四次,她都在这儿卡了壳。薛法根老师让她停下来,摸了摸她的头鼓励她说:“你很勇敢,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你更有毅力,读错了再读,一直努力着!相信你一定能自己读对它!”于是,她再次鼓起勇气大声朗读一遍,完全正确!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同学们源自内心的真诚的祝福!接着,薛法根老师让她完整地朗读了一遍这个段落,全班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语文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语文课堂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 里“拔节”的声音!的确,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语文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成长体验,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确立生命意识,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智慧的探寻

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它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交往活动的即兴体现,是一种出人意料而又万分难得的智慧灵光的闪现。语文课堂因预设而有效,更因生成而精彩。因此,薛法根老师认为,我们不应忽视课堂中精心筹划的预设,也应将生成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价值追求。教学,理应充满智慧的挑战;课堂,应该充盈生命的活性。

语文课堂中的生成虽有随机性,但也不是信手拈来的,它源于师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源于师生对文本言语智慧的细节关注。从文本的言语细节入手,读懂文本,悟出言语细节处所蕴含的理、志、意、趣;找寻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引人共鸣的“动情点”,在文本的言语智慧凝结处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融通,语文课堂便能达到一种师生情感喷涌的“制高点”,课堂智慧的生成也就随缘而至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是怎样巧用言语细节诱发学生情感和智慧生成的: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 生:晚上。

师: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 生: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恻”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师:你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再读一自然段。(生笑逐颜开地读第二自然段)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众惊叹)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又一生读,读得更好)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自然段)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众笑)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教师与学生的智慧,是在课堂教学细节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推敲、品味教学的细节,是我们发现、收获教学智慧生成的极好方式。教学智慧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教学智慧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刻意播种的,刻意的追求也难以寻到教学智慧的踪影。那种作秀式的表演教学,重复那些“噱头”以博得听众的笑声,并不是教学的智慧。而那种利用学生的天真与无知人造的笑话,就是对学生、对教育一种变相的玩弄。教学智慧的生成必定出自善良的心,出自教师对教学、对学生真诚的爱意。从教学的无数个细节中流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学品格。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清新、充满智慧、充满灵性。

如果说注重文本细节处的体悟是语文课堂智慧生成之本,那么超越文本的解读便是智慧生成之源。薛法根老师认为,智慧生成的火花来自于三个火种:善良的心灵、深刻的思想、鲜活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理应培育学生善良的心,其次是引领学生在超越文本之外的生活中去进行言语实践,并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萃取生活的哲理与文学的浪漫,从中让学生懂得在超越文本的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聪慧而善良的人。在教学活动中薛法根老师坚信:尽管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课文内容和生活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大而化之的,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象性的,但正是这些理解却往往 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和智慧火花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薛法根老师善于以贴近学生内心体验和生活实践的教学文本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巧妙地使教学内容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每一个学生进入自己新的角色,激活已有的生活积累,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在执教一年级语文《做什么事最快乐》,薛法根老师便向文本发起了挑战,以超越文本而又贴近学生心灵世界的新信息、新情景的提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促发了学生智慧灵光的生成。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你该怎样回答呢?(学生开始窃窃私语)师:你是谁? 生:我是大花猫,替主人捉老鼠最快乐。

生:我是蜻蜓,捉蚊子最快乐。

生:我是乌龟,游泳最快乐。

师: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快乐的。

生:我是太阳。

师:(惊奇地)哦?太阳最快乐的是什么? 生:我是太阳,照亮人们最快乐。(掌声)’

师:你有一颗伟大的心!生:我是花,我们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热烈的掌声)师:是啊!太阳、花草……他们都有生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生:我是一棵树,我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新鲜的空气最快乐。(掌声)师:呼出新鲜的氧气!空气就清新了!。

生:我是风,我让炎热的人们感到凉爽最快乐。

师:带给人们凉爽!多么善良啊!生:我是萤火虫,在黑夜里为人们照明最快乐。(热烈地掌声)……

可见,生成是语文知识技能运用的“生命化”过程,语文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智慧和精神的养料,只要我们“悟得其妙,用得其精,超得其度”,学生 的智慧之维便会朝向超越文本之外的生活空间舒展开来,精神也会更富有,更美丽,这是单指向文本之内的僵死的、封闭的课堂永远做不到的。语文,永远以超越性的智慧生成而精彩!

四、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道简约之美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这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道出了薛法根老师内心深处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认识,也道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语文学科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万能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都应力求做到删繁就简,明快睿智。而实现这一目的本身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头脑中务必对语文学科的目标和职能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是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要为孩子做些什么?对此,薛法根老师简单向我们作答:语文课堂教学,应给予每个孩子快乐与进步,让他们享受童年。简单地说,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之所在!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是单纯语言技能的简单作加,而是言语文化的凝结与升华,语文课需要让学生穿越于语文文本的丛林里,领略语言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的言语智慧在课堂上“亮”起来!其实这一过程的实现并不需要教师繁文缛节的追问,也不需要顾此失彼的“作秀表演”。薛法根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很多有益的尝试,无不向我们展示着语文教学“大道至简”的别样美丽: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在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大胆打破了常规教学中“熟识字词—逐段分析—领会全篇”的讲解秩序,而是另辟蹊径,根据学生独特的语言认知特点对全篇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并结合生活整合实践活动设计出简约明快的三个教学环节,这对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却起到了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写四组词语(包括: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日常所能够积累的生字、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短 期记忆的能力。

2.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并在讲后用上这四组词语进行故事复述。这一环节的设计教给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听记复述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所记词语的及时运用,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可谓一举多得。

3.指名复述故事,组织学生评议。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这样的重组教学,看似简单平实,学生却在简约流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听、读、悟、习”等多项综合能力的发展,真可谓受益匪浅。

薛法根老师对简约明快的好课观有着自己独到的体识,他认为课程设计的“简约之美”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发现那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终身有用的“核心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 “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一句广告语说的好:简约而不简单!薛法根老师大道至简的教学背后蕴藏着的是他多年来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深厚总结和对语文课堂教学人本价值的深入思考。在薛法根老师看来,语言不仅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存在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学习便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精神与精神的融通。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言语智慧的开启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对话的生成,为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的生存发展、和更多生命的和谐对话提供种种可能。

简约是一种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教学本体的独特体验,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爱意,来源于教师丰富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发现和深刻体认。最后,我们撷取薛法根老师的一段精彩论述来为本篇作结:

“站在讲台上,我时刻铭记着这样一句格言‘孩子的名字叫今天’,一个连今天的幸福都不曾拥有的孩子,又怎能拥有幸福的明天呢?而我们正是掌握孩子们幸福今天和未来命运的人。”我们欣赏薛法根老师简约灵动的语文课堂,更敬慕他睿智而大爱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薛法根简约语文的经典课例

薛法根简约语文的经典课例《燕子》

【课题说明】《燕子》一课安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主题里。同时编入本组的课文还有《古诗两首》(贺知章的《咏柳》、朱熹的《春日》)、叶圣陶的《荷花》和吴然的《珍珠泉》。4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描绘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青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进行记叙,表现出线索结构清晰、画面生动逼真、语言优美明快等显著特点。

课标教材编入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想象和生动描写的方法,实现“读写一体”,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薛 老师用他创立的简药语文的理念和艺术教学这一课,给我们产生了深深的“家常燕、家常课”的印象,是一节典型的“简约而不简单”的“简约语文”示范课,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课堂实录】

(一)师板书课题——《燕子》,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谁会读?

生:(读)微风掠过

稻子 翼翅

荡漾。师:很了不起!课文没有教,他已经会读生字新词了。现在,会读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真不错,只听了一遍就会读了。好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师范读,生跟读)

师:再看这一组词(出示第二组词),谁会

读?

生:(读)沾

小圆 晕 电线杆 几痕细线。

师:还不错,四个词里读对了三个。有一个字音要纠正一下,小圆晕(yùn),念第四声,再读一下。(生再读)现在会读的请举手。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出示“晕”及相关词语),这个“晕”还有一个音念“yūn”,看一下后面组成的几个词语,你读读看,到底念“yùn”还是念“yūn”?

生:晕(yūn)倒,晕(yūn)头转向,月晕(yùn),晕(yūn)车。

师:“月晕”读对了。我们一般都说是“晕(yūn)车”,有的同学坐在车上感到头晕目眩,其实不念“晕(yūn)车”,念“晕(yùn)车”。

生:(齐读)晕(yùn)车。

师:看第二个多音字,(出示“杆”及相关词语)“几根电线杆”,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看看后面的三个词,是念“ɡān”还是念“ɡǎn”呢?

生:杆(ɡān),旗杆(ɡān),一杆(ɡǎn)枪,枪杆(ɡǎn)。

师:都读对了!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词,要念正确。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些词组(出示词组),会读吗?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读对了,但不够好。想一想怎样的羽毛?怎样的翅膀?(生再读)

师:读得多好呀!读的时候,这些词组重音落在哪一个字?落在哪一个词?要体会,再听一遍。(师范读,生聆听后跟读。)

师:(出示词组)会读吗?

生: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节奏再快一些。(师范读,生跟读)„„

师: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词组。下面我们打开课文,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燕子》这篇清新优美的文章。

【点评:多么平实的教学!薛 老师从学情出发,联系语言环境,把认读词语教得清晰、实在、透彻。“晕(yùn)车”的“晕”,学生念错了(连我们一些老师都念“yū

n”),可见 薛 老师的“点”是适切的,体现了课堂教学鲜明的生长性。薛 老师不仅教得实在,而且教得灵动、个性、精彩。课文中的词语为什么分组、以“词串”的形式呈现呢?细心研读不难发现,这样不仅可以识字,同时可以联系语境理解,还可以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受语文的清新优美,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可谓一石数鸟。】

(二)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段落大意。师巡视,先后让三个学生将自己的概括写到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看一看同学们都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看黑板,这里有三个同学概括的词语。先看第一自然段,第一位同学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外形。

师:第二位同学用了什么词?

生:长象。

师:“长相”的“相”不是“大象”的“象”,是“相貌”的“相”。(板书“相”)

师:第三位同学用了什么词?

生:模样。

师:三位同学用了不同的词语,但是都概括出这段写的是燕子的样子。老师告诉你,“长相、模样、外形、样子”这些词语都不错,但我们形容鸟的样子,常常用的词,叫—— 生:外形。

师:对,这个词恰当。那么如果写一个人的样子,用什么词恰当?

生:长相。模样。相貌。

师:都对!和“外形”对应起来的一个词,叫“外貌”。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燕子的外形。写对的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看看第二自然你们用哪些词,对照板书读一下。

生:(齐读)赶来

春天的景色

回来。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词了?

生:我写的是“燕子的习性”。

师:什么叫习性啊?

生:就是生活的习惯。

师:就是生活的规律,是吧?他用了“习性”这个词,不错!(板书:习性)

师:那么这个自然段到底写什么?请你一句话一句话地读,想一想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事物?(生齐读第一句)

师:写了哪些事物?

生:微风,细雨。

师:第二句呢?

生:柔柳,嫩叶。

师:第三句?

生:青草。

(师以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嫩芽,鲜花,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注意这一句里有一个词语(出示词语),读!

生:(齐读)赶集。

师:什么叫赶集?

生:上街。

生:急匆匆地上街。

师:急匆匆地?哪个字是这个意思?

生:赶。

师:对!哪一个人急匆匆地上街叫赶集吗? 生:很多人。

师:对了,很多人,大家在约定的时间急匆匆地往集市上去,这样的情景叫——

生:(齐)赶集!

师:你有补充的吗?

生:上学马上就要迟到了也叫赶集。(众笑)师:那不叫赶集。叫赶“学”。“集”的意思 是集市、市场,买卖货物的地方。想象一下:赶集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生:热热闹闹的,还有许多讨价还价的声音。师:人声鼎沸。

生:人山人海的。

师:(出示句子)读!讲谁去赶集啊?

生:青草、绿芽,鲜花。

师: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它和人们去赶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很多,都很急。

师:草长出来了,就像人赶集一样,到哪个地方去了呢?到了春天里。芽发出来了,鲜

花盛开了,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都到了春天里啦!

师:(出示句子)前面三句话写了哪些事物?

概括段意、概括文章部分内容、概括一篇文

章、概括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概括一本书或 几篇题材相同的文章内容等。从这堂课看,生:(齐)微风

细雨

柔柳

嫩叶

青草

嫩芽

鲜花

春天。

师:这些事物都是春天的景色。这一小节还有一句话。(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生:这句话写的是小燕子赶来了。

生:(补充)南方赶来了。

师:对了,燕子是冬天去了南方,到了春天又从南方飞回来。冬去春来,这是燕子的生活规律,它属于候鸟,这就是候鸟的习性。所以要准确地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对照板书: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应该抓住两个关键词:春天和赶来。像这样的段落,写了两层意思,我们要把两层意思归纳在一起,用一句话来概括。明白吗?(生点头)好的。下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对照板书)用了哪些词?

生:(齐读)飞行

燕子飞行的样子习惯

师:这一小节写的是燕子在天空中飞行。这位同学用“飞行”概括得非常正确。这位同学说“飞行的样子”。刚才,我们说燕子的外形叫样子,这里能不能把“样子”换个词?用个什么恰当?

生:姿态。

师:这个词好!(板书“姿态”)

师:第四自然段——、生:(读)休息

休息的样子

落在电线杆上的休息的样子。

师:这个样子也是一钟姿态。它休息时的姿态,它停在电线杆上的姿态。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篇课文,要读懂它就得要学会概括。用准确的词语,用准确的句子来概括。

【点评:这个环节,薛 老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概括”这个策略。就这一课来说,概括要点就是在“叠加意象”,学生有层次地在头脑中建构画面。拿第二段来说,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理解“赶集”的情景语义;再归纳两个方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归来;最后在头脑中出现清晰的画面。“学会概括”是阅读课的重要内容,包括概括句子、三年级学生概括句段的能力还不强,需要从课文特点出发,精心选择“例子”有针对性地指导、训练。薛 老师的做法值得称道。】

(三)师: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连起来概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燕子的外形,然后写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起来了,再写它在赶来的路上飞行的样子和它飞倦了休息的姿态。

师:如果老师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喜欢看吗?

生:不喜欢,因为太简单了,不生动。

师:而这篇课文把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的姿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很有情趣。下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们感觉到燕子的外形可以用课文中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

生:乌黑光亮。

师:黑得发亮,外形很美!那春天的景色呢? 生:美!

师:飞行的姿态?

生:美!

师:停歇时的姿态!

生:美!

师:你心里的滋味?

生:美!

师:你看,多美啊!外形美的,春光美的,飞行姿态美的,休息时的姿态也是美的。如果就用一个“美”来概括,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具体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形象的你?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作者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他是怎么写的?先看第一自然段。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

语特别优美。

生: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各不相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这就是抓住特点。样子都写就显得很罗嗦,不美了。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 薛 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众大笑)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生笑)这叫抓住特点。作者写燕子不但抓住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来形容,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生摇头)

师:所以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词语有多美,你描写的形象就有多美!(板书:用词优美)同样写 薛 老师,如果这样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形象吗?(生大笑)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你还要注意这些词语的结构,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数都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背背看。(生练习背诵,师巡视)

师:能背的同学举举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生: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生齐背)

师:你看,课文是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燕子的外形之美的。课文中还有这样优美的词语,请你轻轻地读一读第二、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它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用笔把它画下来,体会一下。【点评:“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作者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他是怎么写的”,这就体现阅读课的一个转型,即从写作规律入手建构整体品读课型。薛 老师教得非常清晰,“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贯串其中。和上个环节一样,这个知识是在现场的、流动的教学对话中开发出来的。学生感觉到燕子的外形非常美,薛 老师顺势生成矛盾:“如果作者就用一个美字来概括,你满意吗?”„„ 薛 老师还故意把“小燕子”的“小”字背丢,让学生联系生活的语境揣摩它的妙处。由此看来,“矛盾生成”是促进教学对话的催化剂。】

(四)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的时候,你先读一读觉得写得特别的句子,然后从怎么写的角度说说你的想法。(生稍显胆怯)

你说一个字也行,说一句话也行。它怎么写生:“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的?

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开生:“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毛毛细去。”刚刚沾一下水面就飞走了,小圆晕才雨从天上洒下来。”这句话抓住了春雨的特会那么快荡漾开来。

点。

师:小圆晕见过吗?

师: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见过。

生:细。

师:你把一粒小石子扔进湖面,水波就会一师:毛毛细雨。多准确呀!这叫用词优美。

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你看,小圆晕给人留下生:“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觉得这个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燕子比喻成了音符。我觉得在这个音符里面,它好像会唱歌,在赞美春天。然后作者就流露出了对春天和燕子的爱和赞美之情。师:(惊喜地)你真会发现!用比喻句描写它停歇时的姿态。如果你眼前有一只燕子,你会把它比喻成音符吗?

生:不会。

生:电线杆上的那几痕电线就像五线谱一样,燕子停在上面,从远处看就像是音符似的。

师:放在远处,就像一个小黑点,就像音符了。但是如果你心里不高兴,然后抬头一看到这几个小黑点,你会觉得像音符吗?

生:就不一定像音符了。

师:为什么?

师:心情郁闷,不喜欢燕子,就不会想到音符了。

师:是啊,这与作者对燕子的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掠”说明它们速度很快。

师:这个发现真了不起!燕子就是“飞”,为何这里却用了个“掠”?

生:就是说它飞行非常快。

生:写了两种“掠”,一种是斜着身子,一种是横掠过湖面。写的飞行姿态各不相同,而且姿态非常优美。

师:斜着掠过,横着掠过,姿态优美。这句话好在它不直接说它飞得很快,却让你感觉到了快!

师:还有一个地方写它快,也不直接说出来,你发现了吗?

了韵味无穷的美感。同学们,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特点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燕子,也表达了作者一种喜爱的感情。这样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朗读、背诵,留在自己的心里。课 后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它背下来,好吗?

生:好!

师:这篇课文选自郑振铎的一篇散文,叫《海燕》。你去读读,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点评:这一板块是对“抓住特点,用词优美”的深化,让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表达效果,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运用关键词记忆法背诵课文段落。】

【欣赏借鉴】

通过阅读课堂实录,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感慨: 薛 老师上的《燕子》一课,就是“家常燕,家常课”,就是“简约语文”理念的生动再现。他如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儿,不仅真实、真切,让人感受到课堂的美好,而且学生个个都有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是语文的收获。可细细品来,却发现他的这节课“简约而不简单”,处处不平常、不平淡,更不平凡。

一是这节课“简约而不平常”。薛教师的课能够做到“简约而不平常”,最主要的原因是站在学生怎么读、怎么写的角度,按照语用的规律来教,把课文理解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构语言学习的生成机制。

就拿第二环节“概括段意”来说,概括是阅读的主要策略之一。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并不强,不能理清顺序,不能概括要点,也就不能在脑海中有层次地建构画面。而对于《燕子》这一课来说,不能在头脑中建构完整的图画,是无法体会文章的美的。因此,薛 老师在这里下足了功夫。第一段写燕子“外形”,第三、四段写飞行和休息的“姿

态”,学生都拿不准,薛 老师巧妙引导。第二段包括“春天”和“赶集”两个内容,学生更没有能力概括在一起,薛 老师引导得很精彩。尤其“赶集”一词,薛 老师为它花了较长时间,其间枝杈横生,但却让学生真切地领会了“赶集”在这里的丰富含义。

二是这节课“简约而不平谈”。薛 老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来看他教学“第三板块”的策略。第三板块是研究作者对燕子“外形”的写法,这样的内容最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而 薛 老师在探究“抓住特点写”时,用自己的外貌“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做例子,引得学生大笑。再加上教师示范背诵时又故意漏掉“小”字,让课堂充满生趣。这些充分显示了 薛 老师语文功力的深厚和教学艺术的高超。

三是这节课“简约而不平凡”。那么“不平凡”体现在哪里呢?正体现在第三、四环节探究“怎么写”之中。面对文本,老师最应该“教什么?” 薛 老师这堂课作了最好的回答:教“怎么写”——教“以言达意”“以言表意”的方法。此乃语文之“道”,语文之“本”!薛 老师深明此“道”,抓住“根本”,竟用两个主要的板块着力于此。第三环节,燕子“外形”的写法,师生共同探究得出“抓住特点写”“用优美的词语写”等结论;第四板块揣摩“觉得写得特别的词、句子”的写法,共同品味了毛毛细雨的“细”、停在电线上的燕子成了音符的“音符”(运用比喻的心情)、从南方赶来的“赶”(写心情)、掠过湖面的“掠”(写“快”)、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的“沾”(还写“快”。)试想,这样教学,长此以往,学生表达的水平还怕不好吗?我们说 薛 老师的“不平凡”就在这里!

第四篇:追求教学简约之美

追求教学简约之美

句容市第三中学 徐霞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黄金斌

【摘要】

当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潮流,我们应思考如何使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以简洁、精炼的外在形式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简”意识。

【关键词】

简约 有效性 教学思想 教师 目标

提到戴尔,你会想到什么?当然是它闻名于世的直销模式,打个电话,网站上填填信息就一切都搞掂。戴尔着力倡导的概念是“向过度包装说不”,只要是不必要的,就都属于“过度”的范畴。我们的教学何尝不应拒绝“过度包装”,追求简约之美呢。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就论及“约而达,微而减”“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从中我们可以领略“由繁到简,由博到约”的简约教学的理念。何为简约?简约就是教师用简练的语言,简明的课堂设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简洁、精炼的外在形式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当追求有效教学成为潮流,我们更应积极思考如何使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简”意识,懂得舍弃与整合,深入浅出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变得简约又充实,那应如何将之付诸实践呢?

一、简明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好比是一堂课的“心脏”。一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太多,每个目标都想抓,不愿取舍,结果可能一无所成。教学目标要科学、精要,“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目标的定位应恰到好处、要有侧重。如在情感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比较显性的目标时,教学就应围绕情感和价值观感悟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定位。一堂课集中解决一两个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习盲点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囫囵吞枣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简洁内容。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是为学生所想的话,就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一堂课只要让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长进,就足够了,千万不要期待一堂课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这样我们语文课目标就能简单一点,从而让学生更轻松一点,更有效一点。”课堂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时间变得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学会取舍,不妨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易混点要讲,易错点要讲,规律和方法要讲;三不讲是,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简要设计。为活跃气氛,很多课堂设置了小组讨论,小品再现,演讲,辩论会等众多环节,让人眼花缭乱,似乎为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往往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在众多教学手段的狂轰乱炸之下,学生缺少了“静思”的过程,被教师强势主导的一个个环节搞得筋疲力尽,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科学、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规律的,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陷阱让学生去钻,这样就搞那么复杂了。“勤老师培养了懒学生!”,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简便方法。简便的方法和思路是学生所期待和乐意接受的。往往掌握方便快捷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学会从最简单的举例中归纳普遍的规律,如徐长青

老师的“退中的数学”,真正做到“教孩子一天,为孩子一生。”有些课堂通过各种辅助教学设备,展示眼花缭乱的教学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冲淡了教学的主旨,把原本简单的课变成了复杂的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教学媒介的运用要点到为止,克服“浪费与作秀”,避免喧宾夺主,更多的时间应留给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感悟。

简练语言。任何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老师的措辞精炼、具体明了,能使学生一下就把握核心问题,避免注意力的分散,强化他们对重点问题的思考。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抓住时机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留下学生自由发挥的空白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成功和信任。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就会让人有一种清净明亮的感觉。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用心锤炼每一句课堂教学语言,不断提高教学的美感。

教育专家汪潮教授曾说过,“简约不是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倘若要在简约教学中切实有效达成目标,教师本身应博学多才,教艺精湛,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宋朝大词人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简约中透着凝练,在凝练中带着思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使课堂教学达到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的境界。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徐长青

[2] 《简约语文》浙江教育学院 汪潮

[3] 《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许卫兵《课程·教材·教法》 2009年第五期

[4] 《网络环境下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研究报告 张新卫

第五篇:数学课堂简约之美(精选)

数学课堂简约之美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教师也明显感受到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可谓花样百出、精雕细刻。课堂变得繁杂,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关键词:简捷;简约之美;数学课堂

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句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变得繁杂、臃肿、凌乱,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却因40分钟的教学时间所限,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简约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教学中要遵循“简约”的原则,体现“简约”的要求,凸显“简约”的风格,追寻“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追求一种简约之美。简约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非但没有降低甚至还更高了,教师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繁琐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不要过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不要过分强调面面俱到,不要注重多授其鱼,而应侧重授之以渔,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借用一位哲人所说的“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之美,美在简洁,美在意蕴,美在灵动,美在创造。

一、教学语言简洁,创造简约美

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记住,变成口语,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数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约,通过数学图形与数学符号把很多文字表示的内容很简单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简洁之美。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的话不厄长,简洁概括,去掉华丽精致的辞藻,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实例而导入:“书包16元,文具盒4元5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得出两种不同的写法:16元,16.00元;4.5元,4.50元。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写法教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诱人简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孩子们的小眼睛都盯着教师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数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使教学过程不再严肃和僵硬,成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二、探究过程简单,体验简约美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全面铺排,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它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猜想、推理的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教师均会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探究什么、怎样探究,老师要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探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观察、体验、发现、思考、比较、感悟,经历探究的过程。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还有一位学生说:“以前我们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有很多种方法,我猜想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也有很多种方法。”然后教师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通过这样简单的探究过程,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练习设计简洁,感悟简约美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简单练习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引领学生从简单练习中发现感悟新知,探索更简洁有效的解题策略,增加知识的厚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细细咀嚼和感悟的机会,跳出文本与教师设置的知识藩篱,这样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就充分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全面的进步。

四、教学环节简化,品味简约美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对于环节预设,我们应追求简洁厚实的、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流程。教学的成功靠的不是搭花架子,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课程的本质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简单厚实的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其快乐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简约是对“冗繁”数学课堂的一种清洗,是数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内功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时,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不简约到简约的磨炼后,在课堂上能像一位魔术师吸引着学生深深地沉浸其中忘记一切,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教出简单之内的丰富,平淡之中的高妙,普通之外的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彰显简约之美,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简约数学教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10.[2]严育洪.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小学)

下载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薛法根语文教学智慧之简约之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追求语文课堂简约之美

    追求语文课堂简约之美 【摘要】:简约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单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从简化课堂的内容、目标......

    薛法根教学实录

    薛法根《爱之链》教学实录师:谁能又对又快地将这八个词语写完整? qiáo tāi wà cān ( )伊 轮( ) ( )子 ( )馆 bǒ ǎi lèng wěn 颠( ) ( )小( )住 亲( ) 生:(快速动笔默写) 师:写好的同学请......

    我的智慧教育观(薛法根)

    ——我的智慧教育观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相知,隐喻着要“知人知己”: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

    回归本色,还语文教学简约之李萍美

    回归本色 还语文教学简约之美 保康县马良镇小学 李萍 联系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学习......

    让语文课堂流淌简约之美

    让语文课堂流淌简约之美 【摘要】语文课由一棵大树变成一座大山,压在老师的头顶上。于是,望“语文”而生畏。为语文课“打枝”,让语文课简约起来,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走向简约,简且......

    音乐课堂教学的简约之美

    音乐课堂教学的简约之美 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 解磊 2010年7月21日 09:00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数年了,它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的实施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很大的......

    薛法根导入、有效教学

    薛法根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吴江盛泽小学校长。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

    薛法根《匆匆》教学实录

    薛法根《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匆匆》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可能都不认识我,我姓薛。有同学姓这个姓吗?(无人举手)这个姓很少,所以很珍贵。 (生笑)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 课 读题——生: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