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老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好老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三尺讲台,一个神圣的地方。台上的人执起教鞭,台下的人在静静聆听,知识改变命运,热爱学习的孩子们会投来渴求的目光,而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是我们——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老师教给我知识,是老师教我做人的道理。也许,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比教师还要重要。教师,简单而言,就是教人们懂得知识、道理的人,这是一个既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奉献社会,如果说学生是花朵,那么教师就是天上的雨水,花朵的盛开需要甘霖的浇灌。奉献、执着、热忱„„每一个简单的词汇都包含着对它的诠释,他们的确是一群普普通通而又责任重大的人。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不是一个教育强国,虽然国家大力度的发展教育,但在广大的边远地区,许多的孩子只能默默地等待着,虽然他们也想获得知识,但现实的残酷却不允许。也正因为这样,许多人怀着一颗赤诚、真挚的心走进了深山,用毕生精力培养、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青丝成白发,岁月的风霜无情地击打着他们孤单的身躯,但他们无怨无悔,依然执着地奉献着。他们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像一棵历经沧桑而又执着挺立的参天大树,“不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韩愈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义务与责任。站在三尺讲台,用三寸粉笔写下一个个方块字符,心里希望着“桃李满天下”,可有时候,事情却并不如先前所想的那样顺利。从北国的冰城来到云贵高原,这里的语言、风俗习惯与教学方式都与我们那里有较大差别,当时意识到只有真正的融入这里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但一年快要过去了,自己的缺点却愈加的凸显,其中最大的是易怒。有时候,勤勤恳恳的上完一节课,却发现很多人还睁着一双疑惑的眼睛;口干舌燥的讲题,却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底下做小动作;考试时,看到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答得乱七八糟,这些都刺激了大脑的敏感神经,因此,怒火就不可避免的发之于外,不免的说一些奚落甚至是侮辱学生的话。林则徐曾经写过“制怒”来告诫自己,同样的,自己也应该“制怒”,这不仅仅是尊重学生也是加强自身修养的表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必对学生过于严苛,“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想把自己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爱因斯坦那样的人物,后果就是害了学生,也苦了自己。当初,自己就陷入了这种怪圈之中,一天下来,怒形于色,抚膺长叹,却依旧自以为是,教学质量也没有上去。教训是深刻的,想改变这些就要多制定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计划,上课时注意到自己的语速,少用方言,勤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警世育人的学科,不管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不管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这些都对社会的发展有启示、借鉴作用。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是有兴趣的,很多故事他们从儿时起就耳濡目染,我应该做的、需要做的是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将这些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学生,不仅仅是教,也是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虽然我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但是我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我很少用,说实话,自己操作电子白板的技术是十分笨拙的,办学质量逐步提高而自己的教学方法却始终没有改变,这是不是新时期的落伍者呢?自己还年轻,就应该多加练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教学而改变自己,为学生而提高自己,不然岁月蹉跎,伤之无益,这对学生也是不负责任的。
除了要关爱学生之外,我们也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德行。近几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有的做出了一些令人愤怒的事情,将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有仁爱之心,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将罪恶的手伸向年幼的孩子,把学校的资金收进自己私囊,嗜赌成性,收礼敛财,这些都侮辱了“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这让人痛心、失望。学校不是蝇营狗苟之徒汇集的场所,如果不摒弃这些,何谈“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到那时,每个人都在背后指点你:“这个老师作风有问题!”如果这真的成为现实,再后悔又有什么用了呢?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让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携手共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第二篇:《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3月-2015年12月,是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月,学校根据各级要求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与建设完善师德风 相关的活动。通过个人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月的学习,让我收获了许多,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本人走上三尺讲台半年多了,在这里我从一个性格莽撞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遇事能够多思考、多掂量的人,从一个只会蛮干的黄毛丫头,变成了也懂得思考方式方法的老师。在这期间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应有尽有,但却让我更加明确了老师的使命和义务。有人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可是我认为老师的使命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生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先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摆正自己的人生观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身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教师有了如此的品行才可以去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师要为人师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记得以前学校的一个年轻女同事总是打扮得很时尚,经常染颜色艳丽的头发、化浓浓的彩妆、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因此她们班的女学生也就大都很爱美,因为学校不允许,她们就偷偷地涂指甲、涂唇彩、戴项链戒指„„,并且屡禁不止。后来学校领导就找了几个比较突出的学生谈心,告诉她们化妆对身体不好、会分心影响学习„„,有的孩子就说了,她们觉得她们的老师很漂亮,自己只是羡慕,也想像老师一样,并没有想过别的。经过这件事以后,那位女同事改变了许多,她们班的班风也好了起来。通过这件事也使我们恍然大悟,老师无意间的“引领”效应真的不容忽视。
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用我们的平常心去关爱学生,去依法执教,去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去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去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有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也许有的时候面对老师的呵斥与职责学生们并没有反驳,但是这不代表他们认可我们的做法、我们的观点,他们只是应为自己是学生而不得不“屈服”于老师的“威严”。因为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也是他们的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应该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通过本次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月的学习活动,反思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对学生还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学生,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会在受学生喜欢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篇:老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新乐学校全体老师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们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训练为本;训练大计,老师为本;老师大计,师德为本。'
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老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老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我们认为,热爱同学,敬重同学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老师只有热爱同学,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力以赴地去训练同学;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训练家夏沔尊说:“训练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训练。'老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健壮成长的孩子。假如说才智要靠才智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训练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训练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当有同等的受训练权利。'热爱一个同学就等于塑造一个同学,而厌弃一个同学无异于毁坏一个同学。前苏联有名训练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同学培育成一名胜利的农庄___。
每一位同学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别变故的同学,简单形成格外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忱鼓舞、耐烦关心,用师爱的温情去溶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接受训练。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惜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同学。
但值得思索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同学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同学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训练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敬重同学,才能训练同学;没有敬重就不行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训练。在同学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公平,是“好老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学问,对同学来说,他们更宠爱前者。青少年同学格外渴求和珍惜老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奇妙的训练效果,会使同学自觉地敬重老师的劳动,情愿接近老师,盼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训练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同学为本',关注同学的主体地位,而敬重同学,公平对待同学,关爱同学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盼望得到别人的敬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敬重是相互的。同学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公平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敬重对同学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训练中体会到:敬重同学的实质就是把同学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共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敬重同学动身,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武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观赏,懂得赞美,擅长沟通,成为同学成长的伙伴,成为同学成长的引导者和鼓舞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伴侣。
在同学心灵中栽下一棵敬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一般老师的高风亮节!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由于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老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宏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洁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学问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训练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育,需要训练,更需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训练的蓝天。
第四篇:争做一名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争做一名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用心体会着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其实,在我准备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时我就在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在目前新课的大改环境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完善自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发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师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事业,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一个国际职业,要能参与国际竞争。随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际上,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被看作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况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在日本,“老师”这种职业曾经被叫作”圣职”。所谓”圣职”,即跟中文里的”诗圣”“圣手”的“圣”一般,是指不但在学问方面,而且还在做人方面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古人云:“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其实我觉得应该将”身正为人范”放在”学高为人师”的前面。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还有一句话,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试想,一个品德恶劣的老师如何去教导学生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恶劣的教师对学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相反,一个思想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你的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新教师,过去在大学里的穿着打扮、外形设计(特别是发型)和说话的语气都必须做必要的改变,以符合教师的身份特点。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授业,也不易。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况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一个教师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教师之学高,靠学习;其品性、操行、风貌、言谈、举止,也都要通过学习和修养予以提升。当然,今天教师的角色已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化。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光有知识是不行的。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他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才更符合时代需要。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敢于实践和善于反思。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二期课改的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来看,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滞后于理念。对于新课程的理念,中小学教师大多已经耳熟能详,”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教师认知并认可的话语,但是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行为尚未成型,行为与理念脱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你去看一些教育家,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用点时间记录他们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花了点时间读书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已”(朱永新《我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非常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储进一张光盘,要查什么,极为方便;《全唐诗》也是一样,只要你愿意查阅其中的任何一类诗句皆可立即调出来。但是,如果要写一句新诗句,那便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创新远比怎样获得信息和怎样管理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淘汰。我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要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首先需要确定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制定发展计划。《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良好的环境,但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要把发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朝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做一名好老师,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神的卓越,也包括追求崇高境界的卓越,追求工作的崇高目标。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进。教师的视野若不开阔,志向若不高远,就难免会影响教学的质量。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做教师亦是如此,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就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受到追捧和崇拜时不发烧,也就是如王国维所说的,要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甘于奉献,为学生呕心沥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把教师当作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像邓稼先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教育,把知识教得深入浅出。这种境界,是要靠经年积累方可达到,而一旦达成,往往会使你享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一位外国诗人说过:“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能用最简洁朴实的方法,让人受到最丰富、生动的教诲,这便是伟大的教育家。当然,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不但要追求“深入浅出”的教育境界,还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自信、自强和活力,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思维敏捷、宁静致远、严谨踏实、睿智深邃、激情澎湃、风趣幽默等魅力。据说梁启超先生在给清华学生讲课时,讲到紧要处便不觉成为表演者,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顿足,或狂欢,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苦而涕泗滂沱。如此声情并茂,学生被深深吸引,认为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激情、麻木不仁的人,能够同时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因此,“理性共激情一色,严谨与热诚同飞”应该成为每一名新世纪教师永不松懈的追求和必须具备的品质。
第五篇:争做一名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争做一名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用心体会着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其实,在我准备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时我就在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在目前新课的大改环境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完善自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发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师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事业,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一个国际职业,要能参与国际竞争。随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际上,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被看作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况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在日本,“老师”这种职业曾经被叫作”圣职”。所谓”圣职”,即跟中文里的”诗圣”“圣手”的“圣”一般,是指不但在学问方面,而且还在做人方面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古人云:“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其实我觉得应该将”身正为人范”放在”学高为人师”的前面。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还有一句话,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试想,一个品德恶劣的老师如何去教导学生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恶劣的教师对学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相反,一个思想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你的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新教师,过去在大学里的穿着打扮、外形设计(特别是发型)和说话的语气都必须做必要的改变,以符合教师的身份特点。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授业,也不易。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况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一个教师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教师之学高,靠学习;其品性、操行、风貌、言谈、举止,也都要通过学习和修养予以提升。当然,今天教师的角色已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化。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光有知识是不行的。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他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才更符合时代需要。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敢于实践和善于反思。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二期课改的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来看,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滞后于理念。对于新课程的理念,中小学教师大多已经耳熟能详,”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教师认知并认可的话语,但是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行为尚未成型,行为与理念脱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你去看一些教育家,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用点时间记录他们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花了点时间读书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已”(朱永新《我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非常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储进一张光盘,要查什么,极为方便;《全唐诗》也是一样,只要你愿意查阅其中的任何一类诗句皆可立即调出来。但是,如果要写一句新诗句,那便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创新远比怎样获得信息和怎样管理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淘汰。我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要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首先需要确定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制定发展计划。《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良好的环境,但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要把发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朝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