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时间:2019-05-13 04:5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一篇: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考试中常见误区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例: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 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

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分析: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二)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1.主次失衡——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例如《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题目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应侧重于写“老师”,刻画老师的形象;后者则应侧重于写“我”与“老师”间的交往过从,重点则要落在事件的叙写上

2.修饰失度 ——《运动会花絮》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而作者审题时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致使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如以《运动会花絮》为题作文,有位考生却只记叙了4×100米接力赛这一件事,详细描绘了,接力赛的精彩过程,显然离题了。从文题看,似乎没有限量,其实是有的因为“花絮”一词是指各种比较有趣的零碎新闻,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题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压缩,然后再选两三件运动会上的小事来记叙当然,这若干件事所组成的“运动会花絮”,还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做统帅才是。

3.角度失准——《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角度失准。

二、技法指津

(一)忽略指向——审清限制 1.明确限制

(1)时间限制—《暑假记事》《童年往事》(2)处所限制—《校园风景》《上学路上》

(3)数量限制—《班级趣事几则》《班级中有趣的一件事》《你是我的偶像》《你们是我的偶像》(4)人称限制—《老师,您好》第一人称《妈妈的手》第三人称写,贯穿全文的人称是妈妈或她

2.理清结构:文题无论是短语或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言结构,对较长的题目,对它进行语法结构的分析,就能准确地领悟题意,掌握其要求和重点《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题目可切割为“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成长的路上”限定写作范围,发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妈理清“”“”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谓语,题眼,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是手拉手,也可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她的牵手中成长,她给予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1、主谓关系2.偏正关系3.并列关系)

(二)游离中心——抓住题眼

1.抓题眼:一般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如:《告别》《生日》(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4)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如:《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初升”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

三、自学检查,实战演练

1.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 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1)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2)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3)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4)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2.请以“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审题:(1)“一堂”暗示了行文的过程应体现出一定的时间性、连贯性、阶段性的过程,如一次阅历,一次经历,一番观察,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天马行空来写

(2)题目中“也”意味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语文课,命题者的意图是让我们写自然、生活中的“语文课”,同时必须要体现出与常规的语文课的不同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巧用修辞手法,把细节写活

原文: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姆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重点:在对细节进行描写时,可巧妙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2、选好典型细节,把细节写细(加入人物、景物描写)

原文:小强迟到了,气喘吁吁,老师问,吃早饭了没有?没有。下课到办公室去,我办公室有面包。

评价:有的同学这样开头:教室安静的气氛被一声“报告”打破了。有的同学这样写小强说的话:于„„于老师,我„„我迟到了。这些描写都抓住了典型细节,读起来很生动形象。

例子:如在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人物时,举朱自清散文《背影》里的一段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蹒跚”、“探”这些细节的细致具体描述,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意跃然纸上,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情浸透纸背,这精炼的词语、深深的父子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3、细致观察生活,把细节写真

原文:一个炎热的中午,小明帮助一位老奶奶把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车推上了坡,老奶奶高兴地对小明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评价:这样的描写,真实性很被人怀疑,细节描写也就毫无意义。重点:真实是细节描写的基础。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一定要尊重客观生活实际,也不能凭空想象。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故事,而是细节。

如何补充半命题作文的题目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填补前一部分空缺、填补后一部分空缺、填补中间部分空缺和填补前后空缺。

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2008年太原中考题:《我可以选择

吗》。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如:《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有这样的提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这些提示,使考生进一步扩大了创造的空间,实际上已经把半命题作文和全命题、话题作文的距离拉近了,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文章来。

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因为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半命题作文中,命题者留下了一半的“命题”空间,由考生发挥,而当考生补题完整后,即为“全命题作文”,一些要求与技巧亦与全命题无异了。

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

一、要指导学生做到补题要“合格”。所谓“合格”,就是要求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这是补题的最基本要求。

填补题目空缺时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学生要仔细琢磨缺的是哪部分内容,如果填补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学生要考虑是填中心词还是修饰部分,要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半命题中有副词“也”,那么“也”字前的主语的选择就必须符合这特定语境的逻辑要求。2006年浙江嘉兴中考题“______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停下”“绿叶”“小草”等都符合语境要求;如选用“奋斗”“追求”“创造”“理智”“成熟”“鲜花”“掌声”等就与“也”的语境意义不符,这样的补题就是不合格的。

二、补题要求立意正确,要积极、健康、向上,补题要考虑到立意方向。补题要兼顾题目的“眼”或者“魂”。“写什么,怎样写”就是作文题的“题眼”,几乎每道作文题,都有一个“题眼”,也就是作文题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所补的词语未见得就一定是题眼,但是要兼顾题眼。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往往与构思立意是同步进行的。“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为此补题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的立意。比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

》,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等,填题虽正确,但流于一般。《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珍惜时间》等,填题就比较恰当,题旨积极向上。《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等等,这样的填题就不合适,立意错误。又如半命题《我这个

迷》,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但一定要求健康向上的痴迷,不允许低级庸俗的迷恋。再如《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三、补题前要审清题意,要兼顾文章体裁。

半命题作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往往向学生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比如《我这个

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又如《

之风不可长》,“不可长”这词,表明是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综上所述,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是:

1、内容要健康 ;

2、搭配要正确;

3、要符合生活;

4、题旨要明确。

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常用方法: 具体事物补题法 抽象事物补题法 诗情画意补题法 巧用修辞补题法

如何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即在写前准备活动过程中思考材料体现了什么主旨。

【制胜绝招】

一、避“俗”

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在构思立意时独辟蹊径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写出好文章。如面对“关爱”这个话题,一般人往往从自己感受到的关爱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很少想到自己要学会关爱别人。《关爱永远》则确立了这样一个中心——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可以“使你在人群中不被孤立”,“使你的生活到处都充满阳光”,“使你的人生更有价值”。这个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是本文被评为佳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合“时”

我们写作文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这样主题才能新颖、深刻,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坚守诚信》一文就针对当今世人的思想,指出诚信不是人际间的交易,把文章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引导读者思考百味人生。文章有深沉的思考,有冷静的分析,也有亟切的期盼。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一定的生活体验,是很难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立意能力的提高应以“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为本。我们要多关注现实生活,思考人生世相。

三、融“我”

“融入自我”是避免雷同的好办法。“融入自我”指在行文过程中显露“自我”痕迹,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意志、个性倾向、价值判断、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等。对每个人而言,这些方面多少有一些独特之处。《真我何在》或以呼告形式、或直接表明“我”的心中所想,活画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少年形象。这正是融入自我后的表达,鲜活酣畅,个性飞扬。这也是避免雷同的有效手段。

四、巧“联”

写作时可巧用联想来托物寓意,这种立意方法是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显示其深层内蕴,并巧用联想,由物及人,从而表现文章主题。《根》就是通过联想,赞美了具有“根”一样品质的人和精神。作者挖掘出“根”的深层含义——奉献而不索取,付出而不求闻达,将无私奉献的“根”和无私奉献的“人”合乎情理地联系起来,突出了“人”的崇高和伟大。

五、变“角”

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回家吧,小妹》一文把大陆和台湾拟人化为兄妹,祖国比做妈妈;以充满童真与亲情的如泣如诉的语言,诉说着对“妹妹”湾儿的思念,呼唤“妹妹”回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深情的呼唤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台湾被荷兰与日本强盗两次劫走,又被祖国救回的历史,有力地表达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严肃主题以及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第二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高三文科

邓红金

学习目标

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一.导入:回顾高考命题作文

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山东卷的《见证》、江苏卷的《品味时尚》。2010年湖南卷的《早 》、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二.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1、明题意: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意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如果题目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象征说法,就要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然后捕捉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刻的一点去写。

例子:2009年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审题指导: “翅膀”——比喻(象征)——

肉眼看不见的却能给你一种精神力量的东西:你的知识、理想、意志品质、想象力、创造力、某种感触、某种兴趣爱好,也包括来源于他人或外部环境的关心或者批评,所在家庭、集体人人奋勇争先的风气……

总之,凡属于积极向上的(像乐观、自信、坦诚)都可以作为“带我飞,给我希望”“带我飞,飞向远方”的“一双翅膀”。具体落笔时,可以记叙经历,书写感人事件,记录凭着毅力走出困境的心理历程,记录亲人默默支持的点滴往事,记录同学之间友谊互动的动人瞬间,或者记录陌生人带给自己的关怀、温暖等;也可以直接议论,比如评议真爱之美及其激励作用(当然因题目中有个“我”字,例证分析时应更多地以“我”的经历作为论据)。

2006年 辽宁卷: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肩膀——担当、承受——责任、使命等 2007年安徽卷: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白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生发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

2、补题目:

对题目做语法分析,并通过扩词、造句等方法补题,根据自己所补充的成分,确定写作重心

例题:2006年 辽宁卷: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肩膀——名词,通常作主语。补出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后三个成分视情况补充。

谁的(我或他人)+肩膀+承担(担当)+什么(写作重点)【类题训练】

2005年重庆卷:

“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笑”。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 表现。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自嘲——动词,通常作谓语。补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后三个成分视情况补充。

谁(我或他人)+自嘲+什么(写作重点)

3、抓关键词:

抓住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定语、状语、补语)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例题: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类题训练】

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你(母亲)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4、化虚为实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

方法:以题目抽象概念为主语,多角度思考,尽量扩大概念内涵,组句:

概念+“是”字句

概念+谓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等)【类题训练】

温暖是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温暖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温暖是伤心时的一句安慰话;温暖是困境中的一句鼓励;温暖是迷路时的一个向导…… 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三、课堂小结:

1、明题义

2、补题目

3、抓关 键 词

4、化 虚 为 实

四、布置作业

1、请以“花落春犹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指导:

花落春犹在,是逆境中的豁达。花落春犹在,是困难下的坦荡。

花落春犹在,是对失败者的赞歌。花落春犹在,是对勇者的评价。花落春犹在,是对生命的诠释。

名利之花凋零,本心之春犹在。生命之花陨落,理想之春犹存。

2、请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第三篇:最新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

最新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

近几年,高考命题作文题形成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譬如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以上所举的这些高考命题作文题让我们感到高考命题作文已经和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在这里,笔者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典例精选】

2006年高考作文(辽宁卷)

题目:肩膀。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写。类似的题目还有如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中的“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又如2007年高考作文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中“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

【类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生发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

二、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类题训练】

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

三、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精选】

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类题训练】

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四、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重庆卷)

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类题训练】

题目: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题可通过“以问领想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自问: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自答: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自问: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自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自问:怎样走出这个圈子?自答: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自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自答: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以问领想法”不仅解决了审题立意问题,有时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如此例。

五、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典例精选】

2006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我们可采用“化意为象法”进行审题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刎是意气;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意气等。如此,我们下笔就有方向,同时,也便于行文。“化意为象法”其实是一种联想发散思维法。

【类题训练】

题目: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将“考验”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屈原终不屈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从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化意为象法”采用的是一种先发散后聚合的思维过程。

六、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

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类题训练】

题目: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见“探究寓意法”)双关义、特指义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当然,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远不止这六种,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随着高考命题作文题的不断变化和出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才能与“时”俱进。

第四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思路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思路

命题分3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其中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强势重现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名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愿景》《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季节》《我能》《怀想天空》《一步与一生》。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提篮春光看妈妈》。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例: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1 立意自定。2 文体自选。3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 不得抄袭。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感慨。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立意自定。(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或套作。

3、半命题式作文

只提供题目的一部分,要求考生自己补写剩余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例:请以“我凝视着 ”为题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有意义的事物。

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等。2 不少于800字。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如《谈意气》《说“安”》。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的意义,如《门》《路》。例: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想,令人神往。(江苏卷)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人与路》《一步与一生》《数目“森林”气候》。【审题思路】

A、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富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必须跨过这道坎》: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坎”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食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例如《肩膀》:“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 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C、把握“题眼”,梳理关系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短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这类命题大致有偏正、动宾、主谓、并列几种。

(一)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1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二)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象的空间。

1、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

2、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色彩留给明天”、“把记忆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遗憾留给过去,把梦想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的子孙后代”……

(三)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不能忽视的。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四)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绝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事“索取”,什么是“贡献”。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的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有在审题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D、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例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显然是指成绩、喜悦、爱意等、“妈妈”可以是指生身母亲,也可以是指我们的祖国,还可以是指待如妈妈般的人,比喻老师等等。另外,“提篮春光看妈妈”语言极其优美,这就暗示考生以此为题所写文章的,其语言风格应该和标题一致。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几种方法更多的情况下是需要综合运用的。

怎样是高考命题作文“符合题意”

1、“命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相会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敘写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2、方法指导(1)找题眼。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1、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实现执行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双赢的智慧”,题眼是“智慧”。

2、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3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2)了解范围和重点。

1、分析内涵。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

2、分析外延。引申型命题,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比喻类型、象征型命题。

3、分析关系。通常所提供的概念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目的关系,或是条件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并列关系(《走雨停》06重庆)等等,有时,多概念之间还会是循环关系。

分析结构。通过对题目的语法结构做出分析,以确定作文的思维走向。比如:

独词式: 《季节》 《传递》 《纪念》《愿景》 《读》 短语式: 《雕刻心中的天使》 单句式:《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复句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写作时理应“优”“乐”并举,重前略后或重后略前都会给人以失重之感。

(3)比较。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①比较命题的关键词。②比较命题中概念的关系。

③比较题目的文体特征。通过比较,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等命题的细微差别,如评议型要求评事议理,引申型要求借题发挥,考证型要求查核证实,感想型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些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的体现命题意图。④比较命题的类型。如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象征型则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⑤对相似题目的比较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懂得怎样排斥写那些不合题意的内容或材料,而且启发我们避开“相似题目”的雷同构思,把握住写作重点,并有可能在文章中议论出别人未觉察出的新意来。

扣题的魅力

高分作文必定是扣题行文的。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考生作文水平高低,因此,扣题行文常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如果你不扣题,你天马行空,你“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得到的分数会让你欲哭无泪。扣题有明扣和暗扣,有表层扣和深层扣。

所谓“明扣”,就是作文中要有材料中体现立意要求的文字,关键字眼需要在文中“多次显现”,多次“反射”,强化阅卷者“该考生是扣题的”印象。“明扣”大多用于议论文和夹议夹论文体。

所谓“暗扣”,就是作文中不大量出现“材料中表达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现出来,它往往在记叙文和文学味浓的文章中用,往往在结尾处显现。

“表层扣”是指有“表现立意”的文字,是浅层次的;而“深层扣”则是精神的,深层次的,浑然一体的。高分作文要“深层扣题”。

思想的花朵

高分作文必定有自己的思想。高考作文是国家在考你的做人的水平,考你人格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有思想了,你的文章就有份量了。

雅的情思,亲近下层;清静、同情弱小、与民同乐的思想;绿色、和平的思想;民主、自由、非暴力的思想;亲近自然,物我统一的思想;忧国忧民的思想;禅味、禅思、禅境的思想。1思想不要幼稚

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和情感上的幼稚虽无过错,但如果只停留在幼稚,满足于幼稚,甚而陶醉于幼稚,那是到不了理想的彼岸,走不到风光壮丽、波涛汹涌的大洋的。有些考生的思想非常幼稚,好像是一个小学生,看不到一句有份量的话,引用的材料都是“我……”,写的都是童话神话。更有甚者大谈恋爱,而且是赤裸裸的……

2、见解不要“皮相”

有些同学思想只停留在表面,看问题不具慧眼;有些只是感情用事,文章缺乏力度。

3、态度不要“嬉皮士”

高考体现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则重在以儒立国。有些同学喜欢唱反调,所唱的反调是用调侃嘲讽的口气来写,显得很不严肃。有一次高考模拟题的作文题目是“尊严”,有位考生就用“尊严这个词有点意思”做题目,让人大跌“眼镜”,大煞风景,你跟高考开玩笑,高考也会与你开玩笑,给你一个伤心落泪的分数啊。4.立意不能反动 高考作文中出现政治上反动的已经没有了,但境界之低,思想之庸俗却时有人在,比如为希特勒唱赞歌,为恐怖分子叫冤,为小偷辩解,为尝试禁果开心,为尝试毒品叫好,等等。这些思想不仅要明避,而且要暗避。所谓暗避,即立意上也不能含蓄地体现出来。

立意的角度

1、生命角度

文章写到生命,就在高格上走了。把自己的材料和生命联系起来,就会别具一格。有位考生用“生命的清单”作题,围绕这大做文章而得到满分。余秋雨曾经对一篇作品写过这样的评语:有巧思,但感觉不到你身体里面青春的温度。没有温度,只是巧思,结构来结构去,像一个游戏一样,那太可惜。

写文章一定要多从生命出发,好文章,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表述。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写作是人类生命与生命之间地互相温暖,而不是奇巧的结构之间的一种存在。

2、名著角度

所以能成为名著,必有其含金量在。心读名著、化用名著,在有限的时间和“面积”里,用名著之“材料”,写生命之华章,文章的信息就多了。年年都有化用名著得高分的。

3、文人角度

文人往往多愁善感,一片树叶飘下会生出许多感慨;一事不公,常会萦绕于心而挥之不去,所以他们表现得既缠绵又大气,既伤感又彻悟。说其缠绵,那就是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久唱之不衰;说其大气,那就有司马迁的《史记》“肠一日而就回”让人肃然;说其伤感,就像白居易那样,能和平民一起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奈;说其彻悟,那就是脱离俗世的超然,便有苏轼“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潇洒。

4、心灵角度

从心上写文,往往是感人的。心就是魂,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常能掀起阅卷者感情的涟漪。

5、境界角度

我始终以为人的漂亮在预气质,文的高雅在于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文有境界自成高格。

6、忏悔(歉疚)角度

“忏悔”在我们中国的表达,那就是“反省”,孔子“一日而三省”当是最经典的例子。“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常常是君子们修养的一条准则。常能反省的人往往是一个文明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以此为文则能使文章。

7、哲理的角度

往往可以加以反方向,如《。老师》为题,一般是讲人,但是可以《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当然要贴切,不能太牵强附会。哲理可以用5个方向想问题大中小,如老师大方向《西方是中国现代化的老师》,中方向《我的李老师》,小方向《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其中,中方向是常人思维得平均分,扣主题大小方向是超常人思维容易出彩得高分;还又2个方向想问题正反方向,正方向平常《我的李老师》或者有新一点的《字典是我的好老师》,反方向《叛逆不是你的好老师》,《想当然的经验不是你的好老师》等等,但是反方向会有新意但是要把握主题不能反动不能消极不能牵强附会,只有这样的反方向文章才可能出彩。

词语不能太贫乏,至少1句诗词5个成语,成词语的积累就在于平时的多看、多读、多记,多积累 ;词语如果能够锦上添花要的,牵强附会的词语要不的,如果一针见血或者直接开门见山的点出主题是会出彩的。

第五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师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师版)

一、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比喻象征题目的审题——探究寓意法

【探究寓意法】——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具体步骤】(1)正确理解题目的字面意义,(2)联想,无论什么题目、材料,归根结底都是写人,写人的价值、感情,因此,人是本体,题目是喻体。这是大方向、大思路。联想就是找出题目与人的内在联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首先分析题目的特性、特征,其次找出与人在哪些地方。(因果、假设、相关相对、表里、类比、物-人、神似形似联想)

2、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3、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4、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5、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 1 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材料的作用)

请以“为生命着色” 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参考】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 „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声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 【立意指导】

“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释意是(1)颜色;(2)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那么,按照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考生选择它的本意与引申意思来写作文都是不跑题的。事实上,基本上是没有考生跑题的!

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最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话题的比喻意或引申意上展开,而在本意上做文章则是其次了。这一点很像话题“天空”与“我与空间”的立意角度。下面将本次作文中较好的立意列举如下,仅供各位老师与考生参考

1、从“色彩”的释意(2)出发,来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强权政治、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欺师灭祖等假丑恶的一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的融合在各种品质中,“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意思的理解(强调“大我”)作了很具体的诠释。

2、与以上立意相反,主张不要给生命着色,保持生命本来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实际上,只是立意角度不同,而主题还是殊途同归,与以上立意一致,还是坚持 自己的主张,不要与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却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3、从“色彩”的释意(1)过渡到释意(2),来写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小我”),将自己的个性、好恶、追求等很好的与“色彩”结合起来,比如热烈的红色象征我对生活的热爱,蓝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纯洁,绿色蕴涵希望等。此类立意虽好,在操作中能写好的却不多,不能将“色彩”与自己的追求水乳交融,很是肤浅。建议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旨。

4、还有部分考生谈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色彩(即乐趣)越来越趋于单调,来质问生命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立意。但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一部分考生能积极的面对,认为生命需要一个积累与沉淀的过程,唯厚积方可薄发,正如贾平凹在《白夜》中所说,“耐得住寂寞才是伟大哩!”这才是生活的本来“色彩”!这是很有深度的立意。而另一部分考生限于阅历不足与人生观的局限,未能将这个主旨很好的挖掘与阐释,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消极的思想倾向。

2、题目: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参考】

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3、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参考】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 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4、题目: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参考】 此题可通过“以问领想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A自问: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自答: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B自问: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自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C自问:怎样走出这个圈子?自答: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自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自答: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以问领想法”不仅解决了审题立意问题,有时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如此例。文章中心立意应该明确话题含义: •走出圈子: 打破思维的束缚; •打破陈规(常规);

•挑战权威,不盲目崇拜,走自己的路

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当然,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远不止这六种,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随着高考命题作文题的不断变化和出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才能与“时”俱进。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审题参考:

思考:“心要在焉”的含义

一、字面含义: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

1、心:心思,思想。

2、要:必须、应该。

3、在: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

4、焉:这里。

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潜心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二、生活层面的含义

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

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

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 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

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

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三、哲学层面的含义

1、是儒家强调的“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

2、是佛家强调的“初学者心态”。

3、是道家庄子所强调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4、是宋·程颢、程颐强调的“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见《二程全书·畅潜道录》)

5、类乎宋张载的“心不正焉,虽学无成”。(见《经学理窟·义理》)

6、类乎西哲尼采所言“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四、美学层面的含义 “呆气”之美;(详见邹韬奋《谈呆气》)执着之美;

痴迷之美(“心在焉”的极致)

五、“心在焉”相反的概念——心不在焉 字面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相关成语: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心神不属、无所用心、心神不定、心神恍惚、六神无主。人生状态:干一行,怨一行,毁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无所指,得过且过。„„ 提醒:

1、对多义性的概念,比喻性的概念,抽象性概念进行合理的诠释,可以明确论域,使切入点更小,说理更深入。

2、诠释概念,推敲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思考的重点。

下载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本站推荐)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康宁钦整理] 半命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只是一步之遥,可以却比命题作文难度提高了很多。因为它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即需要首先把半命题中空白的部分斟酌之......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季顺龙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2、从“会联想、会概括”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概念”的......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我认为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除探究寓意法、增减信息法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重心法 )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师版)

    如皋市第二中学高三作文训练序列之“符合题意” 作文讲义编号:1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师版) 编印:陈春日期:2011-09-06 一、审题的重要性 《考试说明》解说: 作文考试的要......

    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高考作文复习系列讲座之二 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认真审题,切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的关键,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切合题意为一类文,符合题意为二类文......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教学目标:1、知晓命题作文的种类 2、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3、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 一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考点解说】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