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校本培训资料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侯建平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三)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人提出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
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有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第二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运用反思与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1、明确反思的价值,了解反思的维度以及如何再教设计。
2、明确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了解课堂评价的维度。
3、根据学生评价数据,促进反思能力。
聚焦的三个话题
1、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2、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3、如何设计测试题目及分析数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价值
1、写教学反思是不是为了给领导看,而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
2、需要对一个现象仔细地思考和分析,而不是随感。
3、学生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重要的角度,需要关注学生。教学反思的价值
1、教学反思是促进老师成长的阶梯。
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知识结构=原理规则的知识+教育案例和策略知识+实践智慧知识。
2、教学反思是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也鼓励老师进行合理创造,因而也就要求老师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和所得、所思、所感。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的维度
1、对教学现象的深入挖掘。
2、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合理性。
3、学生的表现。
如何与教学反思
1、教学成功之处,遗憾之处具体事例。
为什么发生,寻求多种原因。
采取何种策略解决 效果如何
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证据的支持(理论的或实践的)
分桃子从贡献来说体现公平
其实换一个情境 猴妈妈有六个桃子要分给二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呢?怎样分他们就没意见?二只小猴是处于比较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掺杂个人的情感。这样这种尴尬就可以避免了。体现了再教计的重要性。
再教设计的流程
第一头次集体备课―――人上课―复备――全组人去实践: 一起听课,共同反思――再教设计
自己上课实践――反思――再教设计――,为来年积累素材。
通过听评课促进有效教学
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
是促进教师的发展,平等的交流、分析找到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1、听评课需要平等互动的交流氛围 第一、采取一种平等对话式的交流方式。
第二、要采取各种方式促进这种互动的形成。(上课出现问题时,不能否定上课的教师,而是要要和上课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评价不简单的对与错的评判,而是一个价值的判断。评价不仅的评判的功能,还有导向的功能。老师要有很好的策略。老师可以提出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虽然好看,但是统计表中的数字代表10你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自然的引导学生观注到所要进行的内容。转向
转向是一种扩大参与回答问题学生数量的有效技术。(你认为呢?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你想正确的使用罗转向技术,你就不应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映。你主要把这个问题抛给另一个学生就可以了。
2、设计合适的方法与途径。(1)2+2互动交流模式
第一个2 是两句称赞,第二个2 就是两句建议。(教师关注到位,上课教师认为你不是来挑刺的,你是来提建议的。互动可以进一步深入下去了。增加老师的可接受性。)优点:
第一、简单易行。大家座在一起,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讨论下去,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
第二、关注了老师的优点,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评价文化。第三、鼓励教师关注课堂中的关键事件,不求面面俱到。2+2模式反馈
1、当资源有限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彼此提出或接受建议而得到提高。
2、更多的教师互访并提供建议,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用信息。3、2+2模式需要平衡:既有称赞又有建议。评课时采用一个有利点,一个不利点和一个兴趣点三个层面去审视一堂课。
头脑风暴聚焦课堂
听评课需要平等交流的氛围,更需要恰当的方式。案例:深入研究学生的想法―――学生精彩。
注意:
1、重复确认。
2、激发交流。
3、亲身体验。
4、归纳提升。
5、激励评价。
课例研究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课程中问题和数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课例研究’课用有三个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而且这个改进过程对我们改进一类课有所启发,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要有明确的主题)
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
1、有主题。(相对具体)
2、课例
课例方案 策略
教学设计
实践
观察
策略
确定主题
查阅文献
确定方案
行为跟进(教学设计 反馈会议
课堂观察)反思归纳
课例研究的目的 改进教学,自我发展 为自己而研究,再研究自己
“课例研究”本质上是课堂行为研究,它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三课两反思
1、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2、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3、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反思1:更新理念——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反思2:改善行为——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鼓励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比较(联系)
对一节好课的基本认识 叶澜的五个实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建构主义的好课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文喆
1、学习内容要适切。
2、学习环境应力求宽松。
3、学习形式多样。
4、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
5、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趋势
1、评价对象从关注老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的综合发展趋势。从以住侧重老师的教转向面对教学结果的同时,也考虑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从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全面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评价即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也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
4、强调评价标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生成。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老师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如何通纸笔测试促进教与学
1、挖掘结果背后的意义,有效利用数据。
2、如何设计,分享好题目。
如何挖掘测试结果背后的意义,有效利用数据。分析典型题目的思路
题目属性(教学 教育教学)——数据解释——学生的作答——更深层次的分析(多元 多层次)——教育教学的启示。
几何思维水平
直观化
描述、分析
抽象、关联
演绎、形式化推理 严密、元数学
如何设计,分享好题目
1、对于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应准确把握内容标准中的要求。
2、对于知识所蕴含的本质的理解,根据评价的目的设计合适的试题。
其它终结性式考试方式 口试
动手操作
第三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方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像法、档案袋法等等。现就把反思类型和反思方法结合在一起作简要介绍。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反思,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过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与对话法,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之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时间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4〉注重教师之间的或做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第四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反思正逐步为教师接受,为新课程改革增添了活力。新 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在新课 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使教师逐渐养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只有教学反思才能产生教学变革,只有教学变革才能 带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体育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
对反思的理解来源于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一词本身含有“反省”之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 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这是“反思”与“思考”的主要区别。换句话说,反思也就是从新角度、多层次对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 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规律,获得新的发现。
(一)体育教学反思的内涵
体育教学反思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体育教学内容、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揭示体育教学问题、促进体育教师 思考、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它能够通过提高教 师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学反思既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体育教学反思并不 单纯是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思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方面的反思。因 此,也可以说,体育教学反思实质是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体育教学合理性,不断提高体育教 学质量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反思的特征
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思维,教学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拓宽思维通道、优化 思维过程。体育教学反思具有创新性、发展性、批判性、互动性等特征。首先,体育教学反思具有创新性。体育教学反思不是体育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体育教学 情况,而是一种具有研究意义的反思。它用科学的方式解决体育教学主体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追求“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使得体育教 师能获得创造性思考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其次,体育教学反思具有发展性。体育
教学反思的发展性是指通过反思促进师生的不断发展,在反思过程中,不同 的教师可能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反思既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本人“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使自身成为学 者型、研究型教师。三是体育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反思思维实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经常批判的、反复深入的思考问题,师生的知识构造就会更完善、更牢固,思路 就会更开阔、更灵活,见解会更深刻、更新颖。学生在批判中学,教师在批判中教,改变传统教学仅仅是接受或是继承。四是体育教学反思具有互动性。教与学两方 面相辅相成,仅仅有教的反思或是学的反思远远不够,教与学的反思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育教师的反思应建立在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接受程 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合作、互动,能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是如 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反思不是白费力气,而是明确指向于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想出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之道,并且尝试不同解决方式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和梳理出教学经验中蕴含的教育原理,使教学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这也为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教育
家”角色打下基 础。体育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
(一)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全面、多元地终身发展和最优发展。与传统教育 相比,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教师需要明晰自 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且尝试描述自身的教育行为。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往往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往往更多从 客观环境的角度,从外在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而很少对隐藏在自身内部的,支配自己教育实践的理念进行反思,进而也很少对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进行反思。反思 教学理念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反思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 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教学反思必须对是否达成教 学目标作认真的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体现“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适用性更广泛,持久性更长。许多体育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使其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血肉,成 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反思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看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设定目标的原因,以及如此设定目标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反思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为达到设定的目标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进行教学。再次需要反思教学目标 的达成情况,也就是反思实施教学后的效果问题。
(三)反思教学过程
作为教学核心的教学过程,无论是教学理念的落实,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通过它来落实。体育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要反思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认知、体能、技术水平。在内容方面,应反思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法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教学方法上,要反思
如何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利用体育现象、运动竞赛、体育游戏等为学生创造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并设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学生认知方面,应分析 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理想状态。二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犹如建设高 楼大厦的图纸,是精品工程的第一步。反思教学设计就是要反思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扫除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等现象,设法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情 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是反思教学现象。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未曾想到和意识到的突 发事件,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灵感要比自己事先的设计宝贵得多。此外,反思突发事件还能使教师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 略,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四)反思教学状态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新课改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 “以人为本”的中心任务,体育教师要随时对教学状态反思。反思教学状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反思教学中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人与人”关系;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 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
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二是反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是否确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教师是否创设了民主、活泼、宽松、和谐 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快乐的,他能和同学、老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三是反思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体能、技术水平各异的学生争奇 斗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均应“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反思教学状态,才能 让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的 体育课堂才能成为学生舒展身躯的舞台、亲近自然的窗口、放飞心灵的天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天堂。只有这样的教学状态,才是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和 学生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三、体育教学的反思策略
体育教师只有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深入进行教育研究,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做到以研促思、以思促教,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使自身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体育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再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探 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加强理论学习是体育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的困 惑和迷茫,主要也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其实质就是教师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历经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即教师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教学反思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反思是从发现问题 开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反思成功的关键因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 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自己的教学多提几个“为什 么”,才能有意识地观察、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针对教学实践,把握反思方法
体育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践活动,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序,反思的方法通常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
进行,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事先进行的自我观察、监控和评价。教学前的反思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思维方式;学生的技术水平、兴趣爱好、体能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手 段等;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等。教学前反思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中反思主要要求教师密切注视教 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教学的状态、学生的反应等,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及时进行评价与调整。教学中反思由于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 性、探索性,可以说每堂课都是新的。因此教师并不能拿着教案去演“教案剧”,而应针对课堂的突变性即时调整,教师不能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无动于衷。教师 应该时刻监控课堂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发现问题时,对自己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的行动、策略及时进行审视和调整,即时加以解决,使教学不出偏差或做得更好。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根据教学完成的实际情况与预期设想进行对比反思,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有着巨大的魅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教学后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可促使教师形 成新的思想,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教育研究,撰写反思札记
一方面,进行教学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科研是对教学反思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引导每一位教师走
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 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进人到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探讨新课程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探讨体育课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 思,使自己的体育知识、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教育能力得到升华。同时,通过参与教学科研,促使教师逐步把反思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加速教育理念转化为教 育行为的进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难在坚持,勤于动笔撰写反思札记,记录体育教学中的丝丝火花、点滴感受是教学反思必不可少的。在体育教学反思中要做到以 记促思、以思促教,只有二者有机统一,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思札记可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最为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 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深化。也可写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中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一个教训,提醒自己在今 后教学中避免失误。还可写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反思捕捉,即时记录,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总之,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有效措施。教师只有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理想境界。
第五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镜子里的课堂”-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桓台中学诚俊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跟据自己以往的思想去进行现在日益革新的教学,就显得落后很多,这样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加深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后及时照照“镜子”,回顾总结.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
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