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合集)

时间:2019-05-13 04: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第一篇: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他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与笃行,踏着坚实的步履,在新教育实验的大潮中奋力搏击

在西安高新第四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动一静两个最美的画面,“动”即每天的晨练和大课间活动,师生们有组织的进行体育锻炼;“静”即每天中午午饭后20分钟的阅读时间,大家都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书中,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现任西安高新第四小学校长的马东,从2011年12月27日任职以来,一直带领四小团队,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核心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身心素质高,思想境界高,学法水平高”的三高学子,坚持新教育特色发展,扎实推进新教育特色课程研究、开发与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近几年,高新四小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版画教育基地学校、西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陕西省足球特色学校、陕西省影子校长培训基地、西安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等;连年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等殊荣。

竞聘上任只为教育理想

2011年是马东个人事业的一个转折年,这一年,他通过竞聘上岗成为西安高新四小的校长,这也是他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新起点。

早在1992年,刚参加工作仅仅三年的马东,就凭借自己的出色工作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西安交大附小的副校长。因为对高新区这片热土的向往以及对家庭的关爱,1998年,他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毅然辞职,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高新区,做了高新一小的一名普通教师。

“来到高新区的学校之后,深刻的感受到处处彰显着的独特气息,这里是民办体制,学校的发展生存完全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美誉度决定了是否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所以,在高新区的教育机制里,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干劲都很足,每一个岗位上都能感受到积极自主、勤奋肯干的作风。”面对新环境,马东信心十足,适应也非常快。在一小工作的三年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兼任副班主任,他都干劲十足。

马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作为副班主任的他经常带着学生在早晨、课间一起锻炼。很快他所带班级学生的体质增强,班级体育成绩名列前茅,参与体育比赛也是无人能敌。他个人在这方面的积极举措,得到了当时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不仅如此,马东带的毕业班成绩也非常突出,在当年的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中还夺得了“状元”。马东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深得学校领导、广大学生家长,特别是孩子们的认可。2011年,高新二小建校的时候,马东被择优选聘到新学校,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这一工作就是10年,从数学教师、教导主任,直至成为学校教学副校长。

2011年,随着高新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地域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于优秀学校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强烈。

“当初的高新四小本身是高新三小的一个分校,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为了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决定正式成立高新四小,并为高新四小选聘优秀校长。因为我一直做副职,符合聘任条件,更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非常想通过一所学校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教育梦。带着这种强烈的冲动,我在看到通知之后就报名了。”

当时的优秀应聘者众多,竞争也十分激烈,马东在其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但由于在高新开发区工作时间比较长,而且兼具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工作的双重经验,他成功“胜出”,来到了高新四小,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实现教育理想的奋斗历程。

新教育再创新特色,“为幸福人生奠基”

高新四小虽是2007年建校,但之前一直作为三小的分校。建校之初,学校周边人口密度小,学校发展比较缓慢。“我去的时候学校招生还需要对外发通告,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也刚刚起步,还在摸索中。到四小之后,要把这个学校往哪里带,如何按照我心目中的教育去做,还要先研究,看看学校的底子、土壤是怎样的,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马东大量阅读新教育专业书籍,上网浏览教育在线的各类专贴,了解新教育是朱永新老师引领的有教育情怀的“一群忘我工作的疯子”对教育返璞归真的追求,他记住了许新海、卢志文、李镇西、干国祥、魏志渊,也了解了海门、桥西、萧山。在这样的学习了解中潜移默化,新教育深深地植根在了马东的教育情怀之中。在他的带领下,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正式确定了高新四小未来发展的主导思想――深化新教育实验研究,走新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从第二年开始,在马东校长引领下,学校依托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具有高新四小特色的儿童课程框架,成立课程项目组,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共设有构筑理想课堂、晨诵、师生共读、读写绘、缔造完美教室、教师专业发展、童话剧、打造卓越口才、学生暮省、习字等共计11个新教育实验项目小组。结合高新四小的教师团队现状,马东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学校每年挤出专项资金为全体教师购置专业书籍,以项目组为平台,以多种形式推进教师专业阅读。以学校名师工作室和项目组为依托,专注于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研发和实践,由核心成员带动各年级各组老师,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全面形成高新四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氛围,2013年开始,马东将关注点放在了打造具有新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上来。学校拿出资金,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了学校新教育各阶段课程文化体系,确立了以儿童课程、教师“三专”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新教育宣传专题。现在的高新四小,从儿童课程、“三专”发展、新教育特色活动到学校新教育办学思想、学校最新五年发展规划、新教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新教育发展的烙印,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已经屹立于三秦大地。

在马东校长的引领下,学校以“晨诵?午读?暮省”的方式将阅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给每一个孩子打上了乐观与向上、爱心与责任、诚实与朴素、专注与宁静、理想与勇气、自由与想象的独特底色。

“这几年我们也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那就是将阅读活动不断升华。”2012年,马东提出了童话节的思路,以童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编成剧本,再演出来。经过探索与实践,高新四小逐渐形成了以“一首诗?一本书?一部剧”为具体操作模式的儿童课程架构,即:每天晨诵一首诗,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年排演一部童话剧。

依托高新四小新教育实验有序推进的大背景,2015年5月,以《幸福蜜药》命名的高新四小专题画册印制完成,全方位、个性化的展示了高新四小“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高新四小自编自导本色出演的微电影《幸福蜜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2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广泛好评,这也是陕西省唯一入围并获奖的作品。

在高新四小的历程中,马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深刻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道路。其一是要继续走新教育发展的路子,形成高新四小的发展特色。第二是确定了高新四小“身心素质高,思想境界高,学法水平高”的育人目标。他说:“我把身心素质摆在第一位。回忆刚到四小时,一个简单的升旗仪式,不到20分钟时间,先后就有20多个学生因为身体不适被同学搀扶走,这一情景对我的冲击很大。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先让学生有个好身体。”此后,马东高度重视体育健康工作。几年来,坚持组织了趣味亲子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越野赛,每年举办校园足球联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广大体育特长生提供发展的平台。

“我希望高新四小毕业的孩子,每个老师都能给他留点白,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之后中学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储备,给孩子留下更多潜力和更多的上升空间。”马东说。

回顾过去的足印,展望未来的光明,高新四小的新教育征程又铺开了新的蓝图,心怀新教育梦想、心系四小学子未来的马东校长将带领高新四小新教育人,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与笃行,踏着坚实的步履,在新教育实验的大潮中奋力搏击,写就属于中国教育的美好篇章。

第二篇:《走在新教育路上》读后感

读《走在新教育路上》有感

我是一个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于新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有些是能用有限的知识解决的,但更多的是我们在校园中课堂上从未涉猎过的。古有云:实践出真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成长。非常有幸拜读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大作《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对于新教师面临的角色转换。从讲台后到讲台前,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变更是心理位置的转变。实习过程中的第一堂试讲课至今记忆犹新,曾经无数次想象过站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明澈的眼睛,光是想象就觉得羞赧,生怕自己忘词或者讲错等等行为的出现而闹笑话。出乎意料的是,当我站上讲台那一刻,心中千言万语的激慨却化作一句充满力道的“上课”,我和孩子们的默契在短短的35分钟内渐渐深化,原来授课是如此这般地快乐互动。原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悟,学生在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求善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从而形成既主流又个性化的道德品质。

日记不仅为学生所受益,教师也是如此。书中提到一位“海子”老师,她在网上为班级的学生建立起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点滴,积跬步镂金石,于是她写下了名叫《孩子,我看着你成长》一书,她的故事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是感动是钦佩更是敬慕。而前些日子,总是耳闻教师辱虐学生的种种事件,捶胸顿足之余,我便认真思索师生之间剑拔弩张的种种原因。眼见社会舆论对教师这一行业提出种种不安和质疑,我不禁感叹:若是像“海子”老师那般以心交心,以爱育爱,那么此类事件是否将不复存在。

对于学生而言,在近二十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在促进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的我们也能在他们身上学到长大成人后被忽略的东西。与孩子们亲近,用知识和童真促进我们共同的成长,这是身为教师的一种幸福。

朱教授用一首诗歌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是啊,生命中不能没有爱与心,教育中更不能没有爱与心,以爱育爱,以心换心,我理想的课堂是和谐的,活泼的,充满幸福感的。虽然此刻的我仍是只尚在茧中的毛虫,但是我期愿破茧成蝶,因那爱做梦的人才有实现它的内驱力。

生命不息,教育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走在新教育路上》读后感

读《走在新教育路上》有感

马丽霞 读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记录了朱老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听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共分“总得有人去擦星星、熬一锅石头汤吧、书写生命的传奇、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五部分

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动,在一篇篇美文中,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我是一个行者 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教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悟,学生在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求善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从而形成既主流又个性化的道德品质。

日记不仅为学生所受益,教师也是如此。书中提到一位“海子”老师,她在网上为班级的学生建立起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点滴,积跬步镂金石,于是她写下了名叫《孩子,我看着你成长》一书,她的故事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是感动是钦佩更是敬慕。而前些日子,总是耳闻教师辱虐学生的种种事件,捶胸顿足之余,我便认真思索师生之间剑拔弩张的种种原因。眼见社会舆论对教师这一行业提出种种不安和质疑,我不禁感叹:若是像“海子”老师那般以心交心,以爱育爱,那么此类事件是否将不复存在。

对于学生而言,在近二十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在促进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的我们也能在他们身上学到长大成人后被忽略的东西。与孩子们亲近,用知识和童真促进我们共同的成长,这是身为教师的一种幸福。

朱教授用一首诗歌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是啊,生命中不能没有爱与心,教育中更不能没有爱与心,以爱育爱,以心换心,我理想的课堂是和谐的,活泼的,充满幸福感的。虽然此刻的我仍是只尚在茧中的毛虫,但是我期愿破茧成蝶,因那爱做梦的人才有实现它的内驱力。

生命不息,教育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走在新教育路上》读书心得

假期里非常有幸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他那通俗易懂的教育理论,活泼的文字,针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时弊,提出的独特见解一下子吸引了我。

朱永新教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他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激情,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忧思,对教育改革的执著,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对基层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关心,对教育现实困境的流泪……,深深感动了我。今后我要多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张扬学生个性。多给学生一些权利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方法创造。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是呀,在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向朱教授一样,把对现在的教育现状有很多的忧虑,化作为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相信在新教育追梦的路上,我们会越走越宽!

第五篇: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在教育的路上

不知不觉间,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有十个春秋了,有学习有反思,有进步有掌声。一直在反思,作为一位教师,究竟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到底该如何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

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下载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走在新教育的大路上(最终五篇)

    行走在新教育的大路上 ——洪山小学新教育实验初期情况汇报 尊敬的教育局领导、尊敬的中心学校领导、尊敬的同仁们: 在春风拂柳,万物复苏之际,新教育的种子开始在我们洪山小学......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工作总结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工作总结 —— 颜庄镇东泉小学 2013年,我校新教育实验进入新的阶段,新教育实验已步入到常态化运行质态。这一年我们已经将新教育实验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任时光消磨,在消逝中我们看清彼此,往日的泪,往日的情,一切似在昨天,又好遥远,荏苒三年,我们最终走向告别!行走在路上,有谁记得那是一个怎样的开始?栀子花开走进一个陌生的班级......

    走在路上范文

    走在路上 在成长这条路上,我们注定只能踽踽独行。 -----题记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也许我的成长之路亦是不平,或许我也曾无数次重重地栽倒......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走”是我们心灵的脚步,“走”是我们精神的归宿,“走”更是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走”的意义多种多样:彷徨的人认为,“走”是一次艰难虚无的探索;乐观的人认为,“走”......

    走在路上范文合集

    走在路上 初春,一个温馨的字眼,一片活力的风光,走在校园的小道上,映入眼前的是一抹羞涩的绿,我时而前进,时而驻足,沉思,仿佛又彷徨,路在脚下,但人生在世,路千千万万,我们如何抉择。想不......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 读《我的教育行走》有感 李镇西老师名字如雷贯耳,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李镇西老师了解不是很多,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行走》,可以看出李老师是热爱......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书笔记

    最近,有幸得到了朱市长的一本书《走在教育的路上》,利用了两天的时间匆匆看完,虽没有领略书中精髓,但是,却让我真正认识了朱永新市长或者说朱教授的崇高境界,他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