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场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场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
究
摘要: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建筑学专业《场地设计》教学,以项目驱动为教学形式,将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并且研究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用教学成果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实践提出实施新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CDIO 主动式项目驱动《场地设计》教学改革
CDIO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MIT等四所大学研究出来的一种先进的基于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场地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场地设计知识是建筑师日常工作中必备的知识。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建筑师,场地条件的调研、分析与利用常常可以作为突破设计本身的重要切入点,使设计成果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方案。《场地设计》是一门提升建筑学教育水平的特色课程,笔者使用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对我校建筑学专业的《场地设计》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与研发,使学生在主动式项目任务驱动下,更积极地、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以生成新知识和提高实际能力作为最高成就目标。
一、传统《场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多年《场地设计》课程教学,发现在该课程理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时少,任务紧,无法合理协调。
本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一般面临课时少但教学内容庞杂的问题。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只能采取集中填鸭式教学。如此,教师工作量很大,并且由于学生一般前期储备知识不足,只能被动地对新知识死记硬背,学生工作量大,师生只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真正“两败俱伤”。
2.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离,无法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如课堂教学、书籍阅读、课后习题等,无论是从信息含量还是从信息获取手段上而言,都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并且,这种《场地设计》教学模式与设计实践相脱离,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限制在课程理论知识上,导致一些学生课上走神,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3.学生能力培养不全面。
教师在教学中孤立地传授知识,单纯地训练和开发学生的某种技能,没有以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前提,整合专业知识、个人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反思过程。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以往我们进行的教学反思只是教师本身对教学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仅限于教师的个人行为。我们缺乏的是教师与学生就课堂授课、项目布置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互动式对话与讨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分享”、“合作”,“共同提高”。
二、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融入《场地设计》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之前提取少量课时对基本知识点进行课堂集中讲解,这是项目正式启动前进行的“预备会”,教师可以借此布置项目,开启“ARCS”动机模式,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督促分组,明确负责人,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
鉴于场地设计课时非常紧张,可以将案例项目教学部分安排成视频,组织同学课后学习,以此作为学生项目驱动主动式教学的一部分。同时,教师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共同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同学分组接到项目任务后,项目负责人统筹制订项目计划,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和兴趣安排任务,分工协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项目计划在得到老师的认可后,开始实施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营造互助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能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教材、教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教师不是主导者,而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引导者、辅助者,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大大增加,教师要不断捕捉学生的动态,定期验收项目进度,及时做好组间评价。
最后一阶段是项目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各小组间评价三部分。评价阶段,先由小组写出项目实施心得体会,一般由项目负责人向全班进行项目汇报,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师从专家或者客户角度对每组设计做出具体点评,其他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让设计者解释所用的相关技术和手法。最后,小组之间互评,互相学习,根据教师意见继续修改,最终评选中标项目。
三、《场地设计》教学项目设计样例
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2.本项目教学课时分配。
该项目需要用到两个教学周8课时来完成,充分以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案例视频学习和各种规范的收集整理,以项目任务驱动为原动力,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该项目分课时计划如下: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原理讲解,项目策划;2课时。
教师使用投影仪播放大师作品,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讲解与项目有关的基本设计原理,列出相关参考书目;督促并调节学生分组。学生通过观看精彩的作品,产生好奇心与兴趣;理解与项目有关的基本原理,并按照兴趣与特长进行分组;小组讨论,完成初步项目策划,请老师进行相关重点提示。
第二阶段:课堂探究,解决问题;2课时。
教师解答学生课后观看视频提出的疑问,鼓励学生进行组间讨论;检查项目进展情况,给初步方案设计提出意见。学生总结项目设计的知识点进行组内、组间大讨论,并请老师答疑;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做好知识的迁移。
第三阶段:初步验收,修改提高;2课时。
教师深入各组,进行组内答疑;帮助整理各组设计思路,对设计方案和汇报过程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学生组内讨论,组间请教;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反复修改方案,完善作品。
第四阶段:项目验收,点评、反思。
教师听取各组汇报,对作品进行评价;向每组发放评价量表,进行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得出最终的中标方案;组织同学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学生展示和陈述自己的作品,上交心得体会;配合教师做好评价工作;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四、教学效果分析
在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级进行问卷跟踪调查。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来看,与其他课程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明显认可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认为本教学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带给学生最真实的项目体验,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问题,如何对于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更重要的是,本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组内合作能力,强调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五、使用CDIO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取适当的项目。
优秀的项目设计方案是有效实施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设计的项目要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实际技能的结合,项目要与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活动有直接联系,难易程度要适度。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教师需要设计更简练清晰的理论知识导航体系,提供清楚明了的知识结构清单,精心组织设计案例教学视频,依据学生个体能力的区别合理地把握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差异性地评估。
3.注意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
项目大多由几个学生协作完成,因此,分组时对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需认真考虑。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鼓励学生多切磋、多协商,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项目。
六、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CDIO”工程教学模式下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更注重教师在方法实施过程中担负的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的核心职责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价,依据学生之间个体能力的区别合理地把握项目的深度与广度,差异性地评估项目,从而梯度式地培养学生。要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解决问题。由于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剧增,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齐兴敏,周鹃.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25-226.[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3]曾小英.在文检课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J].晋图学刊,2009(4):21-23.[4]杨淑琼.论基于协作学习方式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J].图书馆学研究,2005(8):67-70.[5]姜大志,孙浩军.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6]杨兆华.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3):95.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教改研究项目
第二篇:项目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及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堂的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 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培养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成为高校转型期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其具备用准确、地道的语言推介和传播中国文化能力,对于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式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活动,实现英语翻译课堂高效化。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国际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PBL理论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合作学习和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创作、验证、完善,并制造出某种东西的活动”,以真实项目为语言学习的依托,既注重过程又注重产出,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分析、内省并最终按要求顺利自主或集体完成相关任务。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翻译教学的问题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直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13年12月,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中翻译部分调整为段落翻译,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然而学生所接受的多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在翻译过程中重形式多于重实际应用,急需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1.翻译教学意识薄弱
长久以来,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重点基本都放在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过于冷落翻译的教学,教师对翻译教学的投入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陈旧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本就繁重,教学课时日趋减少,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安排翻译教学,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缺乏足够的翻译实践练习,而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很难真正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
3.教学资源不足
大学英语教材中翻译练习数量相对较少,主要考查有限的词语、固定搭配和句型的掌握能力,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具备“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这一要求所需的翻译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大学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人文性,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翻译教学,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和专业特点,设计出不同的翻译实践项目,按照内容可分为: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又可以具体细化为习俗、节日、美食、人物、文学、艺术、人文、自然景观、科技、能源、环境等。
2.计划制定阶段
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对学生翻译能力所达到的三个要求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查目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教师根据设计好的项目,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 包括目标、要求、完成时间、评价标准等。实施以项目为中心,以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学生在完成不同翻译项目实践中,掌握不同翻译技巧,逐渐具备把中国的情况介绍到国外的能力。
3.实施?A段
1)创建项目小组。教师应充分参考学生的英语成绩和个性特点指定与志愿相结合,组建项目小组。选定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确定每个成员应承担的任务。
2)讨论学习、搜集资料。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浏览英文网站等方式确定项目资料,进行组内讨论,增加语言输入,分析、提炼有用信息。
3)项目展示。根据任务分工,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化翻译,并将作品以小组汇报、PPT展示、模拟场景等形式呈现。
4.评价阶段
这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项目评价体系,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译技能培养为导向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转变角色,明确定位,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了解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解惑答疑,提出可行性建议,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教学项目。
四、小结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践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英语翻译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翻译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为将来推介和传播中国文化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王文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464-468.[3]王芳,陈先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5(12),83-86.[4]张连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139-141.[5]张军科.项目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对教师的要求[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48.
第三篇:1“项目式教学法”在《动漫设计》课程中的实现1
“项目式教学法”在《动漫设计》课程中的实现
王民川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7)
摘 要 本文就“项目式教学法”在《动漫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进行了有实效性的研究和实践,提出适合职专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技术修养和社会修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法 企业真实项目 知识点重构、教师行为引导、自主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对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作出了各种努力,其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何使专业实训更接近社会需求,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最近,我们对《动漫设计》课程实行项目式教学法,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项目的优化和知识点的重构整合,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有一定的成效,它使我们的《动漫设计》教学得到了质的提升。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职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由于项目式教学强调项目的实用性、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其实训的形式、内容与传统实训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设定实训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训对《动漫设计》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都是需要我们在项目式教学实践中所研究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的设立——源自企业的真实项目
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项目、技术资源来实现《动漫设计》课程实训项目的设立。在课程设置中,我们选定某教育开发机构的《幼儿教育系列光盘》制作作为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对这一课件的整个制作过程进行全程追踪: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集成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用图片、屏幕录制、录像等方式记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资料库;然后,我们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进行了技术层次的定位,并结合学生的基础、实训环境的具体要求,完成了项目实训教案的编写和实训器材的配备。由于强调了项目的可操作性,实训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在项目实训中,我们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并以学生小组形式由学生自主确定项目,设计项目任务书、招投标文件、业务谈判、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项目验收等,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项目实训内容的综合——知识点的重构与整合
以实际项目所设定的实训项目,具有技术的综合性。因此,如何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构,结合项目的技术要求将过去多个单独的实训项目整合,是构建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们要考虑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在项目教学中已不是那样重要,由于一个项目往往要由多种技术手段、多种工作方法和多种工艺完成,有的工序还会有多种技术的交互,而项目的过程亦要求有序进行,因此,需要把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按项目的技术要求与工序要求作出整合。重新构建一个适用于项目实训教学的有序的综合性知识群,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实训真正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幼儿教育系列光盘》制作这一实训项目中,场景的设计、音频的录制与剪辑、动作的转换、光盘的生成等等;涉及到设计思想、技术原理、技术工艺、影视器材、专用工具等多个知识面,我们首先将项目里的知识点抽离出来,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知识点的排列,然后按项目的工序对各知识点进行了综合。
如在音频的制作环节,我们把音频设备、音频录制、音频编辑、音频转换等知识点作了综合,结合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确定实训的内容、实训的要求与实训的目标。我们将每一个工序都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将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样,整合后的知识结构不但保证了实训的可行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有效性,对学生能力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根据知识整合后的要求,我们让学生的操作从局部开始进行,如一个图形元件的制作、一个按钮元件的制作、一个影片剪辑的制作,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场景的制作,力求达到整合后的知识与技能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略高,让学生不断提高与进步。
三、项目的有效评价——学生全面能力的形成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只看结果,而且往往只是以成绩作单一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病是显然易见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评价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究竟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才是最理想的?目前还在探讨中。
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外部推动,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由于项目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教学,因此学生的全面能力就成为其评价对象。我们在《动漫设计》项目式实训教学中建立了以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指标,它不但包括了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包括了学生团结协作、责任心、认真与创新等非技术能力,同时包括了学生在社会、人文方面的能力。每完成一个工序,我们都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进行集体评价,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客观评价。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与创造的活动,因此评价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就教师而言,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件认真细致的工作,必须对每个学生的项目实训过程作全过程的跟踪,在项目实训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及时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和进度,及时记载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交出学生满意的评价书。
四、项目实施的关键——教师的引导行为
要使项目教学成功,教师的行为十分重要。教师的引导行为要作做到适时、适度、适法。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知识传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当顾问和协调者,要通过行为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帮助学生按确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职业行为,提高全面能力。
项目教学强调学生要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要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因此,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同样一个项目,我们给各组的难度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偏向平面设计、有的偏向脚本编写、有的偏向影片设计过程。不同的组别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再通过各组之间交流、讨论,让每组同学都领会和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法。其间,教师起到引导学生更广阔的发散思维的作用,这对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极大益处的。
项目式教学法逐渐在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上深入开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项目式教学法,与企业加强联系,累积真实项目素材,更加完善适合职专特点的教学方法研究。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激励式教学法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激励式教学法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提出激励式教学法,对其进行定义,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商品采购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对激励式教学法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种教学方法的延展性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激励式;参与;积极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67-01
一、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甚至是发言都是被动的,如果被告知有可能被提问,学生则会高度紧张,又加上一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完整或理解不深而把准备回答的时间花在了翻阅教材上,导致课堂提问成为一种形式、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压力和负担,因而,不仅不会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厌烦、抵触的心理。
二、激励式教学法
激励式教学法是一种课堂教学中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学习、主动发问、自主讨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激励式教学法主张以引导的方式提前为学生创造回答问题的轻松氛围,脱离书本的束缚,为思考和回答问题做好铺垫。同时,辅以必要的奖励,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兴趣,再结合竞争的形式,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表现和发言。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两种情况。其中,个人激励是针对一些基础、通识性知识的应用考核,而团队激励则是针对一些实务性、综合性、应用性知识的应用考核。
三、激励式教学法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商品采购管理》课程性质与特点的分析
《商品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些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课程之一。从本科层次的教学培养目标来看,本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采购的基本业务能力,对采购流程、人员等进行管理的基本管理素质。比较偏重实务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因此,为实施激励式教学法提供了应用的课程基础。从内容上看,无论选取哪一本教材,大体上都可以将课程设计为基础篇、业务篇和管理篇三部分,分别从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基本原理、采购订单操作等业务和流程、采购成本控制等项目的管理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覆盖了基础理论、实务操作、管理技能三个层次,为实施激励式教学法提供了应用的内容基础。
(二)激励式教学法应用的方案
1.章前引导与任务预置
与以往课堂教学方法不同,激励式教学法为使学生增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信心,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般在每章学习开始之前都会做必要的章前引导,为本章学习的内容要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做好导入和铺垫。如在学习采购谈判的相关内容时就以一个典型、经典的案例作为引导,让那个学生对谈判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先有个大体上的认识,这也为后面要完成的模拟采购谈判提供了参考示例,可以让学生在做课上和课后教学任务时有知识准备,而且有兴趣、有信心。
2.回答问题的名额设置
激励式教学法在应用中为体现其“激励性”,一般要将学生的表现与平时成绩结合起来,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提问问题的方式上采取名额限定的方式,在给定的时间内提出有针对性、答案灵活、方式多样的问题,学生需在给定的时间内做答,可以讨论,可以相互补充,但名额有限,先答先得分。在这种有激励、有竞争,又不受条框限制的形式下,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3.考核上的递减与递增相结合
为激发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时的积极性,并保证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的质量,在成绩评定上按回答问题的顺序递减,质量递增的原则给分。回答问题的顺序越靠前,质量越好成绩越高。如在案例分析中一般设置三到四个问题,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可以任选一题做答,也可选择多个问题回答,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回答问题完整,逻辑清晰,则可以得到满分,否则酌情减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则具有明显的激励性。
(三)激励式教学法的应用结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分别在两个本科班级(一个物流管理专业的班级作为专业必修课,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班级作为专业选修课)的应用检验后,事实表明,激励式教学法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成绩显著。
1.回答问题的人数大幅增加,课堂参与度提高
经比较,实施激励式教学法的这个学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数较之前增加了超过20%的比例,课堂参与度由之前的10%左右提升至50%~60%,有显著提高。
2.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质量有所提高
由于有所准备,且形式灵活不受限,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大,因此,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质量上有明显提升,直接表现在回答问题和任务汇报的思路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完整,逻辑更加合理,论述更加充分等方面,由此带来了平时成绩的整体上的提高。
3.学习积极性的延续和延伸
调查表明,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实施了激励式教学法之后,在后续的相关课程,如《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延续了之前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同期开设的其他课程中也表现较好,这表明了激励式教学法在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延续和延展效应。
综上所述,激励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商品采购管理》课程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不适应激励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参与、不思考,平时和期末成绩不理想,因此,下一阶段,激励式教学法将围绕如何进一步调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整体上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期进一步提高其应用的效果和效应。
第五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法,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成八个项目,通过项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对应阶段的设计任务,使工程设计始终融于理论教学中,强化学生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参加各类工程实践活动的热情,进而探索出一条集创新意识和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79-02
《中国制造2025》标志着共和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战略转变。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如何通过自身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卓越人才,是共和国实现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奋进的人才基础。
机械设计自身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一环,是工科院校学生后续进行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步入工作岗位,快速实现与工程接轨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因而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既有理论教学独有的理论体系,又有承载实践项目教学的设计载体。
本课题基于项目教学法,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成若干个项目单元融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基于CDIO“做中学”的理念,强化工科院校服务于工程实践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工程项目,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并在2~3年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实施,不断强化工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而探索出培养合格工科人才的途径。
一、项目教学的实施路线
本项目教学法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在期初理论教学中,将课程设计任务书下发给学生,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将课程设计计算部分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单元,通过分段评估学生各阶段项目的完成情况,适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分阶段设计项目的合理性,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质量,将CDIO“做中学”的工程理念和项目教学法有机融合{1},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高度统一。
课程设计的结构设计项目,拟放在“减速器拆装”实验中同步进行。在拆装实验中,通过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剖分式减速器的箱体结构,明确上、下箱体之间标准零部件的功用和定位方法;清晰传动原件的润滑方式;掌握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中各种标准件的安装顺序、定位方法以及轴承设计时应采取的润滑方式、固定方法等,使学生在获取足够的感性认知后,为后续轴的结构设计和箱体结构的合理布局奠定基础,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同时,完成轴和箱体的结构设计。最终使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设计出符合工程实践要求的完整项目解决方案。以此为契?C,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引入多个设计题目,引导学生从单一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多知识融合,从而为工程实践服务。在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案例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明确该设计项目中,共性设计和个性设计中所拟对的方案差异,扩充学生在掌握该知识点时能够根据工程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切忌采用照抄照搬不顾工程实际的设计思想,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工程实践的目的。
二、实施方法
期初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后,将所在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每组成员2~3人。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成若干个实施项目,每个项目都针对课程设计的一个环节,课后要求学生上交该项目应完成的设计内容,通过小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方式,对每个同学完成项目质量作一评价,明确在本项目实施中应注意的关键节点,强调学生注重学会能够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学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关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点评,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本身的“一题多解”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点评让学生清楚设计意识的培养应具有全局观念,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综合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拆卸、经济性等诸多环节,明确机械设计的理念不光是单纯设计一个合格的产品,还应更多地考虑诸多的人文因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考评方式
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引入到机械设计理论课教学中,将理论课教学划分成对应课程设计的若干个教学项目,分段实施和检查每个理论环节完成后学生应该完成的设计内容,使原本集结在两周课程设计中,只能用近乎1.5天所应完成的全部设计计算任务,分解在整个理论教学环节中,既缓解了原本紧张的设计周期,又能使教师和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设计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因而项目教学法更关注于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将理论和实验所学内容恰当地反映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在本课程设计考评环节中,将设计计算、图纸质量和答辩成绩按4∶4∶2设计,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方式,给出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应完成设计计算部分的成绩,使学生在理论课程完成后,两周时间全部用于计算机绘图,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对自己所设计的内容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写或进行虚拟装配,成绩量化时给予这部分同学好的成绩来表彰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具有工程理念,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参加各类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的研究,进而实现CDIO理念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能够快速适应于工程实践型的合格人才。
四、结语
1.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师的职责是作为人才的“催化剂”,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背景”{2}的项目教学法,学习过程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体味理论教学中,常规教育方法和工程实践中的灵活运用之间的关系,亲历应对实践过程的艰难选择和成功后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提高工程实践的应对能力。
2.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契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探索在机械类专业学生课程设计中引入科研、工程项目,助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实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3.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引入到理论课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项目的研究,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其它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和工程实践的运用能力,进而走出一条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需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零对接的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GJC1215066);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JYZL2015-02)]
注释:
{1}刘桂珍,于影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经济师,2016(7)
{2}张倩.项目教学法在实践型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2(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第一作者简介:刘桂珍(1965―),女,黑龙江尚志人,副教授;通讯作者:于影(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