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教师角色 回归教育原点(定稿)
转变教师角色 回归教育原点
-西吉县“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第三期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什字中学 张国林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西吉县教育体育局于7月13日至17日举办了由全县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员、教学一线的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及局机关业务股室相关人员共约600人参加的西吉县“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第三期专题培训班。我有幸切身感受和体验了《中国教师报》的专家讲座团队和山东、北京、河南等地知名教育专家们给我们带来的高效课堂理念的精彩讲座及生动活泼的展示课,也参与了当地名师们的临帖课,可谓感受至深,收获良多。
一、高效课堂的真谛——回归教育原点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高效课堂在功利社会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夹击下应运而生,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事件,它正是在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的基础上诞生的,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密切相关。在《中国教师报》中的《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一文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刚平认为,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有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高效课堂的产生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很显然,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甚至负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有效实施和课后有针对性的巩固。高效课堂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原则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意义。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综观杜郎口和六道河等学校的成功经验,他们首先是把学生当成“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讲堂”变“学堂”,课堂流程遵从“动态学习——情景交流——自由表达——智慧引领”的思维主线,课堂追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对话、合作、展示,让学生真正得到了解放,收获了成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表的著名报告《学生生存》中谈到:教育能够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让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着”。
可我们当下的教育现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石定果教授曾在教育之春沙龙“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上说“教育的原点本来很单纯,却每每被模糊化,被复杂化,说到底是被功利化。教育承载了太多、太高、太沉重的负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为此而焦虑。”
面对当前被功利化的教育,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者,我们要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恐怕不再是需要所谓的教育“创新”,而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教书”的原点才是当前教育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处于教育一线、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探索的教育者而言,更是要大力践行和推广高效课堂,因为高效课堂就是在做回归原点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也是让教育回归原点的最佳课堂。
二、磁化教师真正角色的自我转变——成为“新教师” 课改,实际上是在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同时改造人。改造人,就意味着教师要敢于转变角色成为“新教师”,如果这个“角色”不改变,说到底仍然完不成课堂的本质变革。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受旧有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的支配,缺少“自我否定”的勇气和智慧,加之应试教育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让很多教师不敢轻易去改变,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高效课堂整体氛围的“磁场”影响、先进经验的学习感悟以及自我临帖经验的积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意识的“磁化”教师观念的自我转变,使“要我改”的被动局面变为“我要改”的自觉行动,进而催生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毋庸置疑,角色定位很重要。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生命的点燃者与共同成长的人。只有教师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自己的价值和内涵,才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才会培养出更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人,才能减轻自己和学生的负担,才能建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让自己和学生都得到快乐,成为“发展学生、成就自己”的“新教师”。
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创设“新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总是有意或无意之间唱起主角,对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课堂实效也着实不尽人意。
而高效课堂的灵魂则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学”,认为课堂最宝贵的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课堂上的时间“还权”给学生,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师生关系平等了,让学生有了感受快乐的基础。课堂中,教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教师,学生可以尽情的表现,自由地发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展示价值,在属于自己的一块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成功,课堂变成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成功是加油站,一时的成功强化了自信,自信激活了快乐,快乐的孩子将更加自信,自信的心态将更加引领孩子走向成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们拥有了自信并快乐的学习着,其意义并不只在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在于有效地促进了性格的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先“临”后“破”,形成自己的自主课堂特色——走向“新学校”
事实上,对教师而言,如果不遵循规律,随性所欲地去展示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那么这种教学对学生来说就不是艺术,而是一场灾难。我们最缺的不是教学的艺术性,而是教学的科学性。而模式就承载着这样的科学性。
实践证明,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基本模式无疑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本“好贴”。它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国名校共同体在总结以杜郎口为首的各成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课改初期易遇到的普遍问题,而设计的一个具有课改推进普适性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让教师少走弯路,缩短课堂“临帖”的周期,从而为打造特色高效课堂服务。
学习就是为了“破贴”。学校应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课改实际,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骨干、教研人员的引领下,以“五步三查”教学基本模式为“帖子”,按照先“临帖”、再“入贴”,然后“破贴”的课改路径,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广泛交流,反复提炼,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自主课堂特色,走向“新学校”方阵。
五、整体把握,关注细节,让理念落地生根——警惕模式化 时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引发了空前的课改“模式热”,越来越多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面对高效课堂这一全新庞大的工程,学校和教师们难免会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即使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的学校,在深入推进过程中,我想一定还会遭遇进门容易深化难的困局。因为高效课堂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新课堂,也是一种新管理,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必需的对高效课堂工程的系统解码能力,让新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习比较好的策略是“拿来主义”,因为模式是一种必要的措施。模式是可变的,教学有效性才是我们的追求。但要注意的是,模式和模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模式只是一个框架,不应该规定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否则就是模式化。
所以,今天我们在学习和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效课堂模式化。当我们在临帖模式、选择方法与途径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模式背后所承载的理念与文化。当我们在实施课改的时候,要警惕课堂教学改革一味“创新求异”的模式化,而是要回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原点,回归“育人教书”的原点,捍卫教育的本真!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高效课堂,不应是一句口号,而应是一种行动。因为做永远比说更有价值。
2014年7月26日
第二篇: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范文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新闻也要回到常识和原点。于是,有了我们诸多关于教育常识的系列调查和分析报道,我们试图以关键词为经,以报道为纬,织起‚教育‛这张网。
实践证明,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回到‚教育即人学‛的本质上,回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背景下,回到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上,‚从学生出发‛,建构起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为框架,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国当代‚新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让教育焕发新生!
新的语境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解读——
教师
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都不普通。
它的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是教育的奠基者,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所以,有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
但如此不普通的教师,却面临着形象两极分化的尴尬:一种是把教师看成高高在上的‚灵魂塑造者‛,把教师看作‚蜡烛‛和‚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另外一种则是对教师的恶意丑化和贬损,似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出在了教师身上,都该由教师来负责。
更让人忧虑的是,除了存在着外界对教师角色的不解外,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外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其实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你实行素质教育少留作业,他们怪你耽误了学生;你补课多留作业,他们说你加重学生负担。老师真难当‛;‚教学这么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都不知忙了些什么‛。现在,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掌握教育契机问题,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要提供帮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龚x虽然不打架了,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容易反复。如何进一步巩固,防止反复,关键在于让他树立自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希望之火燃烧起来。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后进生一般都对正常的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破罐子破摔”想法大有人在,其优点往往被缺点遮掩,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积极因素,挖掘和捕捉后进生的那不起眼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能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再给予表扬、激励。
在二十世纪英国的一个郊区,一个农庄里有一户农民家,家里很穷,又生了一个女婴,这无疑多了一张嘴,给本来就穷的家庭增加了生活负担。这女孩长得比较丑,她的前额还长着一颗黑痣,所以父母并不喜欢她,她常常受父母的虐待和打骂,别的孩子也欺负她,等女孩长到五、六岁时,她自己自卑感特别强,总是呆呆地望着原野。有一天有一个大哲学家路过此地,看到这个女孩在地里,不看别的,只是低头在看一本画书,于是走到这个女孩面前说:‚这个女孩了不起,天资不凡,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你们看,她的前额有一颗黑痣,那不是什么黑痣,分明是一颗福星,也叫智慧星。‛哲学家走了,村庄里的人们就传开了,‘大哲学家说了,那个长黑痣的女孩,将来一定是大人物’。从此父母改变了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开始喜欢孩子了,大庄主听说这个女孩将来是个人物,就认这个女孩为自己的干女儿,并供她上学,她自己也有了信心,后来这个女孩上学特别用功。
二十年以后,这个女孩子,果然成为一个博士,三十岁已经成为英国伦敦的代市长,很快就会成为皇家的院士。就在这时她得了癌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据医学专家说,她的癌症源,是前额那一颗黑痣。
原来那一颗黑痣不是什么智慧星,是癌细胞源。就是因为当年大哲学家的一句话,使这个非常平常的女孩子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因为哲学家点燃了这个女孩心中的信念。
纽约州的大沙头是一个黑人聚居的贫民窟,这里的人不仅贫困,而且名声狼籍,凡是在这里出身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找到体面的工作。当年皮尔.保罗走到一个诺必塔的学校当校长,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摔坏物品是家常便饭。有一天一个叫罗杰.罗尔的学生从窗台上跳下来,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校长把这个学生叫过来说:‚你伸过来手,让我看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手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罗尔大吃一惊,他自己的奶奶说过,自己长大是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大船的船长,从此他自己认为自己长大一定不是平凡的人,就从那一天起,纽约州长成了他精神领域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平时他不但非常学习用功,而且他的衣服不再沾一点泥土,干干净净,行为端端正正,对人恭恭敬敬,精神饱满,没有污言秽语,走路昂首挺胸。后来学习成绩一直上升,成了班长。
成人后一直以州长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通过几次努力,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问他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的秘诀,他没有讲自己的奋斗史,而是提起了当年皮尔.保罗校长,是校长点燃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开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潜能在体内,其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你掌握了好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找准契机点燃他们心中成功的信念,激活他们自己生命的能量,使信念转化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内驱力,他们就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点燃信念是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开关。
教育在于唤醒
推荐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教育创造的成果虽不是脍炙人口的诗文,不是流芳百世的乐章,不是令人称奇的画卷,但却是新生一代的灵魂。“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去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
牛顿发现了物质世界的万有引力,它是宇宙大自然内在的科学规律;而教育家认定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需。这种“爱”,谓之“教育爱”,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盛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无偏无蔽;似阳光之播洒,均匀流布。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涸、黯淡。教育者只有首先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一、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自尊自信是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关键所在,是个休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人生杠杆须臾不可缺少的支点。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知之不多,经验甚少,生理、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不成熟性的特点,但他们具有自尊自信的天性。当他们犯下了“儿童式”的错误行为时,当他们遇到挫折失败而一蹶不振时,当他们对前途信心不足、踌躇不前时,就需要教育者用教育力量艺术地唤醒他们的这种天性。
我曾处理过这样一起“偷钱事件”:一天,学生杨某与张某等五人在新球场打球,晚读前他们五人中的四人回到教室,杨某突然发现自己的校服外套忘在球场上,于是他便立即向球场奔去,途中发现张在翻他的衣服。杨某拿回衣服后发现100多元钱不翼而飞,便对我说:“张某拿了我的钱,张某早就想买个篮球,可他爸说他学习不认真,不给他钱买”。听后,我让杨不要声张,然后找到张某说:“你篮球打的不错,这是你的闪光点,要继续发扬,你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听说你爸不愿给你买,老师送你一个,我知道你缺钱!”。结果,这个学生声泪俱下的承认了错误,将钱还给了同学。如今这个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还代表本班参加校篮球赛并取得本年级亚军。这件事的处理成功在于:相信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并非犯下不可宽恕、原谅的错误,浪子可能回头转意!正是这样的宽容,唤醒了学生的自尊。教育家杜威说:“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许多成功的范例说明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的艺术,请从宽容——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
加拿大有个穷孩子琼尼,因为智商低,功课总是跟不上,学校只好劝他退学。为了安慰他,学校请来心理学家和他交谈。心理学家告诉他:工程师可能不识乐谱,医生不一定会绘画,你被劝退学了,不一定没有出息。这话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他常常给人家建苗圃,修剪花草。20年后,他成了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园艺家。同样,没有老师用鼓励去唤醒那个名叫海伦.凯勒的姑娘的自信,她就不可能战胜人生命运给她设置的重重障碍而一举成名,教育艺术的魅力在于:用鼓励性的话语,哪怕只是一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哪怕只是一瞥,从内心深处坚信学生一定“能行”,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后进生可能成为英才!
我班女生李**小学时成绩不错,开学后由于同高年级某男生交往过密从而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落差使我失去了原本学习上的自尊,觉得没面子,特别是当看到同学们看我的那种异样的目光时,我好象连做人的勇气都没有了,于是我便在衣着打扮上大搞特殊化,学校不许不穿校服我就在发型和鞋子上搞另类,想依此获取另一种所谓的自尊,好象这样能填补自己的虚荣”。我发现后便开始与其父母一道做她的工作:“真正的自尊不是靠外表,而是靠实力。靠外表去换回自尊只能更让同学们看不起……”“其实你有很多其他人并没有的优点,比如说你出黑板报的水平很高,你应该……”。后来我特意安排她负责出了两期黑板报,结果两次都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我以此为契机设计了一堂主题为“优点轰炸”的班会,当抡到“轰炸”李**时,她感到很紧张,“我心里虚得很,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到我的优点”,可当她听到那么多同学说出她的优点时,他哭了……“现在的李**好象变了一个人”同学们说,她的成绩也已开始回升。
初一(9)班入学时总成绩列全年级倒数,我压力很大。在德育处孙传华主任和组长刘军勋老师的帮助下,我决定把“塑造班集体的自尊”作为治班第一策略。我抓住了三次大的集体活动大做文章:(1)军训(2)校运动会(3)元旦大合唱比赛。军训未得奖,“失败”是一笔财富,我不失时机的以此去激起他们的斗志,从此开始了赢得集体自尊的历程。校运动会前精心动员,积极备战,学生群情激扬,众志成城,运动会上他们勇夺团体冠军并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又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用这种力量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经过不懈努力,五个月后,这个班的综合考核总分名列全校第二名,学习成绩也已达到年级中上游,荣获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更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这个班的总分列全年级第一名。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行为的动力。学习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孕育、诞生。
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容忽视的”黄金法则。
二、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它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良知对于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底线;没有了它,你就成了次品、废品,甚至危险吕,迟早有一天会被社会用道德、法律的手段清除。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这个声音,只是有些人不常听到,久而久之,便良知泯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教育者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学徒生提供一块纯真、善良友爱的沃土。不是凭教条灌输,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做出善行善举,从而使学生道德的善根自由自在地生长。
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要从唤醒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让他们了解和体贴父母的忧伤和难处。现在的学生大都家庭比较富裕,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小“享受”到今天,不能理解父母创业的艰难,所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唤醒他们的“善良心地”,懂得幸福来之不易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个孩子把父母创造的幸福作为自己快乐的惟一源泉,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去获得快乐,那么他在家里和上学之后都会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每次期中、期末考之前,我都要让所有的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充满感情的信,然后和成绩单一起寄给父母。王某的父亲是一位从事建筑的老板,生意千头万绪,心情时有不畅,有一天,他打电话对我说:“王某的信让我很感动,孩子开始懂事了,生意做不好没什么,孩子懂事才是真好,我总是把儿子的信放在公文包里,见到亲朋好友都拿给他们看,这封信真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来我又把王某父亲的话讲给王某听,王某当场就流泪了……后来这个孩子的成绩进步很大,期末被评为班级“最佳进步奖”。
相反粗鲁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现实教育中,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道路上遇到了教育者的冷酷无情、蛮不讲理,那么会使学生向善的心灵变得粗暴,会使学生变得冷酷和残忍。这正好表明教育艺术的重要规律:以人格才能唤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唤醒高尚。外校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正是这一规律的重要体现。本校的教育者正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大声呼唤学生内心“良知的声音”,才越来越得到外校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本校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外校就守住心灵的安宁、人性的美丽,从而奠定他们做人的根基。现北京外语外贸大学学生会主席,外校的九四级学生刘思然曾自豪地说:“是学校给了我健全的人格、坚韧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正是有了它,才使我们进入大学后,有勇气去向往成功,去接受挑战”。我校九五级学生现清华大学学生贾炜含着眼泪对刘世平校长说:“母校的六年生活让我永生难忘……母校的教育方法非常好,„先为人,再为学‟真让我们受益非浅,她不仅教会我们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历练”。
三、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儿童、青少年最富有激情和理想,是个体一生中蕴藏着多种发展潜能,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探究和创造的火药,只有教育者的思想、智慧才能点燃它。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即“唤醒”。如果像许多人所认为的:探究和创造是孩子本身存在的潜能,犹如种子,在适当环境下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不适当的环境使其“沉睡”。那么学校教育有责任将这种潜能唤醒。“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潜能发挥出来。”如果探究和创造如教育家们所说,必须在安全、信任和鼓励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才能形成,那么教育者就不能把唤醒变成另类说教。“唤醒”不是教训,更不是呵斥,而是循序渐进的鼓励和诱导,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有安全感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激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一个看似废话的的调侃设趣,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和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富有的感情色彩的语言。
独立解题并有独立见解,这是科研的缩影,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我们在学生身上那怕只发现一星思维之火,也要设法照亮学生的一生。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思考问题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能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出来,告诉其他学生,就可以获得教师特殊授以的殊荣。在讲授《日本》一课时,对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日本》是初中地理讲述的第一个国家,历史上曾经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提到日本,学生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有差异的,这种认识上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需要教师面对充满决策式选择的困惑时,要有很高的观察决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观点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本是正常现象。今天的中学生,对日本的了解多来自电子、汽车、动漫日剧,我校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拥有旅游日本的见闻,因而对日本的好恶有所不同,甚而有宣称“崇拜得五体投地”者。对此,教师是当头棒喝还是在尊重认识差异的基础上相机诱导,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区别,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的分水岭。“一言堂”式的教学看似整齐划一,容易驾驭,却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导致师生创造力的丧失;而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却促使教师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实是对自己的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应该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而不是“生吞活剥”。在课堂上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的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针对观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有差异性的活动计划,满怀期待和鼓励,给他们安装好“启动装置”,做孩子寻求真理的拐杖、探究创新的支持者,而不做真理的保管者、天堂的守门人和人生之旅的监督哨。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架高能量的机器。一架高能量的机器,其动力只能靠电源的外在供给,而伟大的教育则是靠各种艺术手段和方式去催唤学生的内在活力和潜能。
唤醒是人与人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一个高明的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情感(以师爱为本)和清醒的教育智慧所孕育的一种心灵人格的撞击和交融。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这便是我对“先做人,后成材”的理解。
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有不可思议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坚定地相信学生的能量与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聪明的精灵,只是有的孩子比较早的被唤醒,而有的孩子醒来的比较迟或没有醒来的机会。基丁便是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把学生本身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唤醒。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
教育不是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内外呼应的过程。就像禅宗里所说的“啐啄同时”、“拈花微笑”,是彼
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
每一个孩子的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潜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教师要通过教育唤醒孩子内在的活力。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摸透学生的脾性,以便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使学生的心弦与自
己说的话发生共鸣。
教师的讲课要力求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老师不可掌控着话语霸权,任意发挥自己的才情与智慧,这样做,或许学生油然而生敬意,却剥夺了学生自我、主动思考的权利和发言的机会与勇气。
教师要用职业的尊严和知识内在的趣味唤醒学生学习求知的快乐;用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唤醒学生想象的翅膀;用惊叹和鼓励唤醒学生对美的感悟、憧憬和追求;用真诚与期待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用信任和宽容唤醒学生改正缺点与过失的勇气。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善良的本质,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唤醒学生原本具有而暂时被压制的那些优秀美好的东西,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道德良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逐渐由浅薄走
向深刻,有贫乏走向丰富,有不完善走向完善。唤醒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教育者的情感与智慧所孕育的人格的碰撞和交融。因此,教师自己如果不是一团火,就很难将另一颗心点燃,这是唤醒的真正内涵。(原作:徐洁 有改
动)
2011年,马里兰州的化学教师米歇尔·谢尔女士在众多杰出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本的美国国家教师奖。谢尔女士在马里兰州Ijamsville市的Urbana高中教授10至12年级的化学课程。迄今为止,她已投身教育行业14年。
5月3日,谢尔女士出席了白宫的颁奖庆典,并由奥巴马总统亲自颁奖。奥巴马总统如此评价谢尔女士:“米歇尔的突出贡献在于,她倾力帮助在科教领域易受忽略的少数民族、女性、残疾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身边充满着青少年,他们都有拥有光明的未来的可能。但每个人都需要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通过那个人的特殊的力量,来点燃孩子的那把火,点燃孩子对自己的期望,鼓励他们决不放弃,鼓励他们迎接挑战。今天,我们能够齐聚在此,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那个特别的人已为我们点燃了这把火。”
第三篇: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角色转变
知识的转变。教师要打破学科知识界限,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综合知识,做到驾驭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观的转变。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尊重学生创造性,强调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的状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教学行为转变:
传授向发展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统一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封闭向开发转变,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师生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教学手段向课件转变,评价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第四篇: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有感于《人民教育》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
王敏勤
《人民教育》杂志2011年第1期刊载了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这分别是李帆的《让教育回归“常识”——写在岁末年初的一些思考》(以下简称“李文”)、冀晓萍的《人,究竟该怎样成长——2010年末,关于人格教育的思考》(以下简称“冀文”)、余慧娟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以下简称“余文”)、钱丽欣的《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以下简称“钱文”)、程路的《何来善缘结恶果——反思2010年发生的两起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程文”)。说是“年终综述”,其实这五篇文章都没有对2010的工作业绩做“年终盘点”,也没有对当前的教育形势作系统陈述,而是不约而同的回到教育原点,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在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的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与会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还埋怨这样的话题离我们太远,对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指导意义。然而看了这五篇文章会给我们新的启发,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思考:我出发的方向对吗?我走的路对吗?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都是在探讨这一问题。虽然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1[①] 如“余文”所质疑的:“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1[②]
“人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核心素质是“人格”,所以几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人格教育”的问题。如“冀文”中提出目前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理想等形而上的应然追求,特别是人格培养被排挤在教育的边缘。”呼唤“教育良知的回归,希望找回人格教育不该占据的重要席位”。1[③]如“程文”通过三个青少年杀人案件的分析,说明目前许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1[④]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名词,都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1[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前者就是健康人格,后者就是不健康人格。1[⑥]这些可供我们参考。
创造了“美国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洛山矶市霍伯特小学的教师)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1[⑦]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雷夫式的人物,这就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他从1980年起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实验”,成功地完成了三轮持续17年的教学改革实验(2002年因癌症去世)。他从初一接新生,当班主任,教数学,直到高三毕业,六年一循环。他曾创造了一个非重点中学的实验班55%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然而孙老师去世后,他的一个学生写了5000多字的长信寄给报社,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每届实验班他都建立班规,如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他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二、学习的动力源于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江苏教育》因篇幅所限删减了本标题部分)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厌学?仅仅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吗?如果减轻负担学生就喜欢学习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冲刺高考而拼命学习,一旦考入大学就不想学习了,他们说“学够了”,大学的轻负担并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余文”提出:“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1[⑧]
社会等外部的需要能够激发人们一时的学习动力,如参加高考,参加各种证书考试,但当需求满足后就不想学习了。真正激发一个人内在学习动力的是他对未知世界探求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在“余文”中提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1[⑨]学习的过程仅仅有“趣”是不行的,仅仅有“志”也不行。有趣而无志,学习的动力不能持久;有志而无趣,学生会感到学习很痛苦。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树立探求某种未知事物的志向。一旦“志趣”形成了,学习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就像制造了一辆“永动车”,想煞车都很困难。如居里夫人,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也不感到单调乏味,就在于她有了探求“镭”元素的志趣;如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探求,虽然走的路很远,很累,但其乐无穷。有些科学家一生也可能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但无怨无悔。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探求未知世界的“志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不是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
三、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
“李文”中谈到的一个案例让我感到震撼:印度政府为了阻止一个5岁的小男孩辛格参加50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竟然出动警察封锁了辛格长跑的路线。因为“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1[⑩]所以在“钱文”中谈到“成长规律是最大的教育规律”1[11]。我们经常说要尊重教育规律,但我们真的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吗?如“钱文”中所谈的医学中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二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觉得数学难?”仅仅是因为学生不努力吗?“6岁的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仅仅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吗?“钱文”在医学中找到了答案:“医学研究表明,学好数学需要注意力、空间排序、记忆、语言等6种神经功能发育成熟。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而这个姿势,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1[12]对于这些生长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
如果说在生理学上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心理学上是否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孩子赏识和激励,但仅仅有赏识和激励是不够的,没有必要的惩罚教育也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如“程文”所分析的,有时候“善良会培养凶残”,“善缘会结出恶果”。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事情都百依百顺、无原则的赏识时,“当孩子显著的错误被一而再、再而三故意视而不见的时候”,当“善良”被无限放大后,就开始播撒极恶的种子,善缘很可能会结出恶果。当孩子“向外归因”成了人格的一部分时,“这个人将会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实在没得怪了就会怪自己运气不好”,不健全的人格就这样形成了。1[13]所以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新加坡的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
四、教育者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是不道德的行为 在“冀文”中提出一个很尖锐的社会现象:“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1[14]如果说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而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有的学校与企业联手大搞商业化运作,通过显性或隐形的广告宣传吸引参观者,学校靠收取门票费提高教师待遇。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每天“被参观”、“被表演”,他们耳濡目染的是教师在拿他们赚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学校整天熙熙攘攘的像闹市、像公园,学生还能安静的读书吗?原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理想中的校园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校园要安静。“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的学校可以不豪华,但一定要很安静。”这几年“大家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搞丢了,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第二个标准是校园要纯净,学校应该坚守社会道德的高地。1[15] 再如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是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英语,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1[16]
对于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很多人往往埋怨各种客观因素,而很少考虑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和良知,正如“李文”中所说的:“尽管教育要受社会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1[17]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人格。
总之,五位记者的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不止上述几点,他们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暗示和导向: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教育乱象所迷惑,而应回到教育原点认真的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注释:
第五篇: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谈谈我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师又是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所以改革的成败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如果教师不更新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在此,我想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愿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更新教育观念
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教育观念。”因此我们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并树立以下教育新观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基本观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和健康发展的世纪。“人人都有成长的权利,人人都有成才的可能。1
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编织成才的梦想,开辟成才的道路。”应成为教师教育的基本准则。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确立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负责精神贯穿于课改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及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人生的体验。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四有”新人。
(二)树立“学生自主发展、倡导体验参与”的活动观 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一流教育的真谛。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千人一面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们以往的教育不太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不足。俗话说得好:“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与自我体验的权力,应让学生自主发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三)树立“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观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改变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起“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在评价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内容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
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只有评价内容的综合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对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因此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同时,评价重心也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努力过程和各个时期进步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才能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现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师角色
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然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不应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扮演好更多的角色。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的角色特征。它不仅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播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沿
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课改也要求教师从过去“思品训导者”“德育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心理的疏导、健康人格的示范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启发者和参与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但有时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沉默凝滞的局面。如:不知道如何开始而出现冷场,忘记活动的下一个步骤,一时忘记某一语言表达或想不出某种表达时,教师就应及时给予鼓励、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督促参与活动。再如当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时,可提供关键词,当学生回答过于简短时,启发其进一步扩展和解释自己的答案。总之教师作为启发者应在学生确实需要帮助时才施以援手,而不是一启发就滔滔不绝,喧宾夺主。
当学习活动开始时以后,教师除了环视、监控、给予帮助之外还应该尽量参与学生活动,作为一名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的参与不仅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世界,共同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与认识,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将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三)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堂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
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成了教育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些教师甚至到了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如何出试题的地步。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已迫在眉睫。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已越来越需要具有开发本土化、校本化课程能力的教师;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真正成为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需要我们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以新课程改革为重要契机,在理论上提升,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实践新课程的浪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