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时间:2019-05-13 00:4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第一篇: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提出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路。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来,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更不是倒退,而是回到原点,寻找一种新的平衡,酝酿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要回归什么?就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一、教学内容:基于“素养”,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可现在却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于是,语文教学“表面热闹花哨,实质低效无效”的有之;“追赶潮流,人云亦云”的有之;“这个主张,那个流派,唯我独尊”的有之……笔者认为语文课得干语文的事,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文本独特价值,合理确定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语文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1]这类教学内容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往往被赋予了太多的东西。但语文姓“语”,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可见,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文课有时却失去了自我,“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从而出现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对语文的理解仅着眼于课文内容,即重视“说了什么”,而忽视“怎么说”。对于其他课程,懂得教材“说什么”就可以了,无需知道“怎么说”,但对语文来说,弄懂课文“说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应当侧重于引导启发学生去领悟课文“怎么说”,如果离开了“怎么说”,不但不能深刻理解“说什么”,而且更不可能从中去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借文本之力,使学生得语文之力。我们不能紧紧盯着文本的内容,满足于文本意思的获取,我们要跟着内容跳出内容教,教什么?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将非语文的元素剔除,确保语文教学不缺位。”叶老强调语文教学不缺位,实质上就是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学习言语表达的智慧、学习文章的解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方法:基于“语用”,返璞归真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并不是看教师讲得漂亮不漂亮,而是看教师有没有组织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看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没有提高。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着眼于“语用”教语文,要遵循语言能力形成的规律(言语―语言―语用)。每个人学习语言都是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去感悟语言的规律,不断积累语言运用的知识经验,再迁移到生活世界的语言运用活动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语用素养。

当前的语文课,课堂上的语文味淡了、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没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缺少了、听说读写的扎实练习不见了。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3]因为图像是显性的、确定的,它不等同于语言,语言是模糊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语言与图像感受的方法更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借教材中的选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课堂上过多的媒体展示、过多形同虚设的小组合作活动等,反而会导致语文学习功能的减损。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何以得到提高?说到底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少语文大家回顾自身语文学习的历程,都说出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我的语文能力就是读出来、写出来。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切切实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首先是读。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就是强调语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舍此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语言感悟有了、形象感受有了、情感升华有了、方法表达有了、语言积累也有了。如果读不好,则什么也没有。然后是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学会表达,而我国语文课程在构建中存在重阅读、轻表达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安排学生言语表达的实践活动,每堂课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练习书面表达。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有了指导思想。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应该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为言语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

三、教学视角:基于儿童,关注言语实践

特级教师李吉林有句经典名言:我――一个长大的儿童。“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角色最准确的定位,提醒教师时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去发现儿童、去发展儿童。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就会更多地考虑儿童的兴趣需要,去思考学生如何“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心理学研究发现,兴趣主要源自学生对知识本身魅力的好奇,以及经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后获得的成功体验。语文教学中,一篇文章哪些语文知识对学生最具魅力呢?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内在的需要,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呢?王荣生教授指出:“学生感兴趣的、似懂非懂的、理解不了的,往往是文本体式的紧要处、关键处。”这既是这个文本独特的价值所在,也是这个文本特有的语文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所在。学生读不懂、理解不了的地方,一般可以通过文本体式的解读来解决。由此可见,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儿童学习需要,其实与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相吻合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儿童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到这个交集点,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就会在课堂上自觉地转变教学方式,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课堂上,学生或反复吟诵,领悟语言节奏韵律之精美;或咬文嚼字,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准;或品味涵泳,感悟文章表达方式之精巧;或熟读精思,积淀语感经验之精妙;或迁移运用,训练言语表达之精当。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如郭初阳老师执教“如何给《南方周末》投稿”一课,使用的教材是《南方周末》评论版的8篇短文,其中6篇是小学生写的(最小的是一年级)。教师完全退居幕后,让位于学生。首先,学生作为读者,自由默读、评论事件。然后,学生作为编辑,揭秘文章发表的秘诀。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变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编辑的身份,以8篇短文为例,给五年级学生讲讲:文章要怎样写,才有可能刊发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学生研读圈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发现文章发表的秘诀:①发自内心,说真话,有自己独特的见解;②题目要新颖;③要有现象和具体证据,让人信服;④事件虽小,但与很多人都有关系;⑤文笔要流畅,写得要精彩。最后,学生当“作家”,进行创作。学生发现并学到了文章发表的秘诀,渴望看到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创作兴趣盎然,已经不再把写作当作头疼的难事。由此可见,学生在具体言语实践中能够独立发现知识、自主建构知识,并化知识为智慧。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责任编辑:陈国庆】

第二篇:回归生命的原点

回归生命的原点

台湾作家蒋勋在《美是回来做自己》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回到生命的原点,才能看到美。美最大的敌人是“忙”,忙其实是心灵死亡,对周遭没有感觉的意思。我们说“忙里偷闲”,“闲”按照繁体字的写法,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周遭所有最微小的,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拯救。我不觉得,今天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讲任何大道理对人生有什么拯救,我们能做的是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点像女娲补天一样,把我们的荒凉感弥补起来。

我在《点燃一炷檀香》里说: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奔跑,不只是站在起跑线上,等着栽判发令枪的竞跑,更多的则是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考。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劳作,不只是人生场上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更多的则是需要一种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想。

慢慢的梳理自己的人生

我在《人生真的很累》中写道:

人生真的很累。

很想坐在低头抽上一支烟,看看夕阳和晚霞

很想坐在河边泡泡脚,任小鱼轻轻的吻你的脚丫

很想坐在办公桌前,品上一盅茶,轻轻啜一口,把哨音拉的长长的。

很想抽个时间回家看看,坐在母亲的面前听她唠叨,可以母亲早已作古。

很想捧上一本诗集,在月光下,读《乡愁》。

总而言之,生命的原点应该是“平淡和清闲”

生命源于平淡和宁静。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伟大的杰作,而人类生命诞生则是杰作中的杰作。

人类的生命来源于美丽故事来源于真挚的情感,人类生命诞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诞生的过程,大自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种可以复制的生命和思想。

人类的生命更多的要感恩于父母,感恩于他们伟大的创造和这个创造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敬重和热爱。

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平静的,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璀璨浪花。

这个生命的起点是站在海平面上的。

当它凸出海平面的那一刻起,生命注定就要迎接东海日出的灿烂和大海波涛考验。

我们每个人不可预见自己生命的长短

也不可能预见我们凸出海平面后何时再回归海平面

我们的生命要经过很多磨练

春夏秋冬,苦难、快乐,幸福、灾难,颠簸、黑暗

只要凸出海平面,就注定要经过磨难。

生命的诞生很美丽也很无奈

生命家族的选择很无助也很无奈

一个生命诞生的时候,喝彩的是父母

一个生命离开的时候,悲哀的是亲人

我们每个人无法为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让生命归于一种平淡

这世界太烦嚣了

于是生命就很累很忙

忙里偷闲就成了生命的奢侈。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到诞生生命的那个海平面

静静的随着波涛荡漾

静静的随着大海呼吸

静静的享受着日出日落

静静的欣赏着月圆月缺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原始的恬淡

童言无忌

童叟无欺

友善本真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真诚

像一张白纸

像一杯白水

像一树春天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像浓郁的不能再浓郁的没有丝毫瑕疵的绿叶

像北国的雪,南国的雨。

回归生命的原点,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生命很累

为情所困

为情所累

为碌碌无为所束缚

为殚精竭虑所疲惫

要给生命以自由以空闲以潇洒以自如

像野外的草,随风而长

像野外的花,随季节而绽放

生命很忙

生命很苦

生命很寂寞

生命很无奈

孟子对于生命的解读很有典型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孟子的活法很累,也太忙。

生命应该属于一种安静之美

在夕阳下散步,在朝阳下放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才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欲望愈多,生命的质量就越低。

生命是一种沉着,生命是一种稳重

生命更是一种闲庭散步

人生有涯

未来不可知

让生命回归原点,实际上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大珍惜和尊重。

第三篇: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范文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新闻也要回到常识和原点。于是,有了我们诸多关于教育常识的系列调查和分析报道,我们试图以关键词为经,以报道为纬,织起‚教育‛这张网。

实践证明,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回到‚教育即人学‛的本质上,回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背景下,回到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上,‚从学生出发‛,建构起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为框架,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国当代‚新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让教育焕发新生!

新的语境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解读——

教师

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都不普通。

它的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是教育的奠基者,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所以,有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

但如此不普通的教师,却面临着形象两极分化的尴尬:一种是把教师看成高高在上的‚灵魂塑造者‛,把教师看作‚蜡烛‛和‚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另外一种则是对教师的恶意丑化和贬损,似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出在了教师身上,都该由教师来负责。

更让人忧虑的是,除了存在着外界对教师角色的不解外,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外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其实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你实行素质教育少留作业,他们怪你耽误了学生;你补课多留作业,他们说你加重学生负担。老师真难当‛;‚教学这么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都不知忙了些什么‛。现在,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掌握教育契机问题,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要提供帮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龚x虽然不打架了,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容易反复。如何进一步巩固,防止反复,关键在于让他树立自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希望之火燃烧起来。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后进生一般都对正常的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破罐子破摔”想法大有人在,其优点往往被缺点遮掩,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积极因素,挖掘和捕捉后进生的那不起眼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能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再给予表扬、激励。

在二十世纪英国的一个郊区,一个农庄里有一户农民家,家里很穷,又生了一个女婴,这无疑多了一张嘴,给本来就穷的家庭增加了生活负担。这女孩长得比较丑,她的前额还长着一颗黑痣,所以父母并不喜欢她,她常常受父母的虐待和打骂,别的孩子也欺负她,等女孩长到五、六岁时,她自己自卑感特别强,总是呆呆地望着原野。有一天有一个大哲学家路过此地,看到这个女孩在地里,不看别的,只是低头在看一本画书,于是走到这个女孩面前说:‚这个女孩了不起,天资不凡,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你们看,她的前额有一颗黑痣,那不是什么黑痣,分明是一颗福星,也叫智慧星。‛哲学家走了,村庄里的人们就传开了,‘大哲学家说了,那个长黑痣的女孩,将来一定是大人物’。从此父母改变了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开始喜欢孩子了,大庄主听说这个女孩将来是个人物,就认这个女孩为自己的干女儿,并供她上学,她自己也有了信心,后来这个女孩上学特别用功。

二十年以后,这个女孩子,果然成为一个博士,三十岁已经成为英国伦敦的代市长,很快就会成为皇家的院士。就在这时她得了癌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据医学专家说,她的癌症源,是前额那一颗黑痣。

原来那一颗黑痣不是什么智慧星,是癌细胞源。就是因为当年大哲学家的一句话,使这个非常平常的女孩子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因为哲学家点燃了这个女孩心中的信念。

纽约州的大沙头是一个黑人聚居的贫民窟,这里的人不仅贫困,而且名声狼籍,凡是在这里出身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找到体面的工作。当年皮尔.保罗走到一个诺必塔的学校当校长,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摔坏物品是家常便饭。有一天一个叫罗杰.罗尔的学生从窗台上跳下来,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校长把这个学生叫过来说:‚你伸过来手,让我看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手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罗尔大吃一惊,他自己的奶奶说过,自己长大是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大船的船长,从此他自己认为自己长大一定不是平凡的人,就从那一天起,纽约州长成了他精神领域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平时他不但非常学习用功,而且他的衣服不再沾一点泥土,干干净净,行为端端正正,对人恭恭敬敬,精神饱满,没有污言秽语,走路昂首挺胸。后来学习成绩一直上升,成了班长。

成人后一直以州长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通过几次努力,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问他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的秘诀,他没有讲自己的奋斗史,而是提起了当年皮尔.保罗校长,是校长点燃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开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潜能在体内,其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你掌握了好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找准契机点燃他们心中成功的信念,激活他们自己生命的能量,使信念转化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内驱力,他们就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点燃信念是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开关。

教育在于唤醒

推荐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教育创造的成果虽不是脍炙人口的诗文,不是流芳百世的乐章,不是令人称奇的画卷,但却是新生一代的灵魂。“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去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

牛顿发现了物质世界的万有引力,它是宇宙大自然内在的科学规律;而教育家认定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需。这种“爱”,谓之“教育爱”,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盛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无偏无蔽;似阳光之播洒,均匀流布。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涸、黯淡。教育者只有首先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一、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自尊自信是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关键所在,是个休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人生杠杆须臾不可缺少的支点。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知之不多,经验甚少,生理、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不成熟性的特点,但他们具有自尊自信的天性。当他们犯下了“儿童式”的错误行为时,当他们遇到挫折失败而一蹶不振时,当他们对前途信心不足、踌躇不前时,就需要教育者用教育力量艺术地唤醒他们的这种天性。

我曾处理过这样一起“偷钱事件”:一天,学生杨某与张某等五人在新球场打球,晚读前他们五人中的四人回到教室,杨某突然发现自己的校服外套忘在球场上,于是他便立即向球场奔去,途中发现张在翻他的衣服。杨某拿回衣服后发现100多元钱不翼而飞,便对我说:“张某拿了我的钱,张某早就想买个篮球,可他爸说他学习不认真,不给他钱买”。听后,我让杨不要声张,然后找到张某说:“你篮球打的不错,这是你的闪光点,要继续发扬,你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听说你爸不愿给你买,老师送你一个,我知道你缺钱!”。结果,这个学生声泪俱下的承认了错误,将钱还给了同学。如今这个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还代表本班参加校篮球赛并取得本年级亚军。这件事的处理成功在于:相信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并非犯下不可宽恕、原谅的错误,浪子可能回头转意!正是这样的宽容,唤醒了学生的自尊。教育家杜威说:“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许多成功的范例说明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的艺术,请从宽容——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

加拿大有个穷孩子琼尼,因为智商低,功课总是跟不上,学校只好劝他退学。为了安慰他,学校请来心理学家和他交谈。心理学家告诉他:工程师可能不识乐谱,医生不一定会绘画,你被劝退学了,不一定没有出息。这话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他常常给人家建苗圃,修剪花草。20年后,他成了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园艺家。同样,没有老师用鼓励去唤醒那个名叫海伦.凯勒的姑娘的自信,她就不可能战胜人生命运给她设置的重重障碍而一举成名,教育艺术的魅力在于:用鼓励性的话语,哪怕只是一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哪怕只是一瞥,从内心深处坚信学生一定“能行”,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后进生可能成为英才!

我班女生李**小学时成绩不错,开学后由于同高年级某男生交往过密从而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落差使我失去了原本学习上的自尊,觉得没面子,特别是当看到同学们看我的那种异样的目光时,我好象连做人的勇气都没有了,于是我便在衣着打扮上大搞特殊化,学校不许不穿校服我就在发型和鞋子上搞另类,想依此获取另一种所谓的自尊,好象这样能填补自己的虚荣”。我发现后便开始与其父母一道做她的工作:“真正的自尊不是靠外表,而是靠实力。靠外表去换回自尊只能更让同学们看不起……”“其实你有很多其他人并没有的优点,比如说你出黑板报的水平很高,你应该……”。后来我特意安排她负责出了两期黑板报,结果两次都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我以此为契机设计了一堂主题为“优点轰炸”的班会,当抡到“轰炸”李**时,她感到很紧张,“我心里虚得很,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到我的优点”,可当她听到那么多同学说出她的优点时,他哭了……“现在的李**好象变了一个人”同学们说,她的成绩也已开始回升。

初一(9)班入学时总成绩列全年级倒数,我压力很大。在德育处孙传华主任和组长刘军勋老师的帮助下,我决定把“塑造班集体的自尊”作为治班第一策略。我抓住了三次大的集体活动大做文章:(1)军训(2)校运动会(3)元旦大合唱比赛。军训未得奖,“失败”是一笔财富,我不失时机的以此去激起他们的斗志,从此开始了赢得集体自尊的历程。校运动会前精心动员,积极备战,学生群情激扬,众志成城,运动会上他们勇夺团体冠军并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又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用这种力量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经过不懈努力,五个月后,这个班的综合考核总分名列全校第二名,学习成绩也已达到年级中上游,荣获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更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这个班的总分列全年级第一名。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行为的动力。学习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孕育、诞生。

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容忽视的”黄金法则。

二、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它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良知对于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底线;没有了它,你就成了次品、废品,甚至危险吕,迟早有一天会被社会用道德、法律的手段清除。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这个声音,只是有些人不常听到,久而久之,便良知泯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教育者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学徒生提供一块纯真、善良友爱的沃土。不是凭教条灌输,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做出善行善举,从而使学生道德的善根自由自在地生长。

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要从唤醒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让他们了解和体贴父母的忧伤和难处。现在的学生大都家庭比较富裕,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小“享受”到今天,不能理解父母创业的艰难,所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唤醒他们的“善良心地”,懂得幸福来之不易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个孩子把父母创造的幸福作为自己快乐的惟一源泉,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去获得快乐,那么他在家里和上学之后都会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每次期中、期末考之前,我都要让所有的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充满感情的信,然后和成绩单一起寄给父母。王某的父亲是一位从事建筑的老板,生意千头万绪,心情时有不畅,有一天,他打电话对我说:“王某的信让我很感动,孩子开始懂事了,生意做不好没什么,孩子懂事才是真好,我总是把儿子的信放在公文包里,见到亲朋好友都拿给他们看,这封信真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来我又把王某父亲的话讲给王某听,王某当场就流泪了……后来这个孩子的成绩进步很大,期末被评为班级“最佳进步奖”。

相反粗鲁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现实教育中,如果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道路上遇到了教育者的冷酷无情、蛮不讲理,那么会使学生向善的心灵变得粗暴,会使学生变得冷酷和残忍。这正好表明教育艺术的重要规律:以人格才能唤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唤醒高尚。外校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正是这一规律的重要体现。本校的教育者正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大声呼唤学生内心“良知的声音”,才越来越得到外校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本校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外校就守住心灵的安宁、人性的美丽,从而奠定他们做人的根基。现北京外语外贸大学学生会主席,外校的九四级学生刘思然曾自豪地说:“是学校给了我健全的人格、坚韧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正是有了它,才使我们进入大学后,有勇气去向往成功,去接受挑战”。我校九五级学生现清华大学学生贾炜含着眼泪对刘世平校长说:“母校的六年生活让我永生难忘……母校的教育方法非常好,„先为人,再为学‟真让我们受益非浅,她不仅教会我们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历练”。

三、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儿童、青少年最富有激情和理想,是个体一生中蕴藏着多种发展潜能,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探究和创造的火药,只有教育者的思想、智慧才能点燃它。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即“唤醒”。如果像许多人所认为的:探究和创造是孩子本身存在的潜能,犹如种子,在适当环境下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不适当的环境使其“沉睡”。那么学校教育有责任将这种潜能唤醒。“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潜能发挥出来。”如果探究和创造如教育家们所说,必须在安全、信任和鼓励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才能形成,那么教育者就不能把唤醒变成另类说教。“唤醒”不是教训,更不是呵斥,而是循序渐进的鼓励和诱导,教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有安全感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激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一个看似废话的的调侃设趣,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和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富有的感情色彩的语言。

独立解题并有独立见解,这是科研的缩影,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我们在学生身上那怕只发现一星思维之火,也要设法照亮学生的一生。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思考问题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能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出来,告诉其他学生,就可以获得教师特殊授以的殊荣。在讲授《日本》一课时,对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日本》是初中地理讲述的第一个国家,历史上曾经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提到日本,学生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有差异的,这种认识上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需要教师面对充满决策式选择的困惑时,要有很高的观察决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观点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本是正常现象。今天的中学生,对日本的了解多来自电子、汽车、动漫日剧,我校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拥有旅游日本的见闻,因而对日本的好恶有所不同,甚而有宣称“崇拜得五体投地”者。对此,教师是当头棒喝还是在尊重认识差异的基础上相机诱导,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区别,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的分水岭。“一言堂”式的教学看似整齐划一,容易驾驭,却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导致师生创造力的丧失;而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却促使教师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实是对自己的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应该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而不是“生吞活剥”。在课堂上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的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针对观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有差异性的活动计划,满怀期待和鼓励,给他们安装好“启动装置”,做孩子寻求真理的拐杖、探究创新的支持者,而不做真理的保管者、天堂的守门人和人生之旅的监督哨。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架高能量的机器。一架高能量的机器,其动力只能靠电源的外在供给,而伟大的教育则是靠各种艺术手段和方式去催唤学生的内在活力和潜能。

唤醒是人与人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一个高明的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情感(以师爱为本)和清醒的教育智慧所孕育的一种心灵人格的撞击和交融。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这便是我对“先做人,后成材”的理解。

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有不可思议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坚定地相信学生的能量与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聪明的精灵,只是有的孩子比较早的被唤醒,而有的孩子醒来的比较迟或没有醒来的机会。基丁便是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把学生本身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唤醒。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

教育不是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内外呼应的过程。就像禅宗里所说的“啐啄同时”、“拈花微笑”,是彼

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

每一个孩子的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潜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教师要通过教育唤醒孩子内在的活力。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摸透学生的脾性,以便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使学生的心弦与自

己说的话发生共鸣。

教师的讲课要力求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老师不可掌控着话语霸权,任意发挥自己的才情与智慧,这样做,或许学生油然而生敬意,却剥夺了学生自我、主动思考的权利和发言的机会与勇气。

教师要用职业的尊严和知识内在的趣味唤醒学生学习求知的快乐;用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唤醒学生想象的翅膀;用惊叹和鼓励唤醒学生对美的感悟、憧憬和追求;用真诚与期待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用信任和宽容唤醒学生改正缺点与过失的勇气。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善良的本质,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唤醒学生原本具有而暂时被压制的那些优秀美好的东西,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道德良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逐渐由浅薄走

向深刻,有贫乏走向丰富,有不完善走向完善。唤醒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教育者的情感与智慧所孕育的人格的碰撞和交融。因此,教师自己如果不是一团火,就很难将另一颗心点燃,这是唤醒的真正内涵。(原作:徐洁 有改

动)

2011年,马里兰州的化学教师米歇尔·谢尔女士在众多杰出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本的美国国家教师奖。谢尔女士在马里兰州Ijamsville市的Urbana高中教授10至12年级的化学课程。迄今为止,她已投身教育行业14年。

5月3日,谢尔女士出席了白宫的颁奖庆典,并由奥巴马总统亲自颁奖。奥巴马总统如此评价谢尔女士:“米歇尔的突出贡献在于,她倾力帮助在科教领域易受忽略的少数民族、女性、残疾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身边充满着青少年,他们都有拥有光明的未来的可能。但每个人都需要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通过那个人的特殊的力量,来点燃孩子的那把火,点燃孩子对自己的期望,鼓励他们决不放弃,鼓励他们迎接挑战。今天,我们能够齐聚在此,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那个特别的人已为我们点燃了这把火。”

第四篇:德育工作述职:回归原点 展望未来

德育工作:回归原点 展望未来

2012年,在学校建立的第十五个年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关口,即将为未来的五年制定发展规划。时过境迁,如今的xx中学已经今非昔比,如何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发展,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形势多么严峻,我们都应当回归原点来思考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学特色与风格、工作内容与方法、文化精神与内涵。只有回归原点,才能够删繁就简,排除诸多干扰,抓住该抓住的重点,还原教育的本来面貌。因此,在新规划的草拟过程中,针对这几个关乎学校发展的原点问题,在此应与全体教师共商。

一、办学目标与定位:

在上一个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对办学目标有过比较含蓄的表达,即“建设一所在北京南城有一定影响力的初中名校”。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尤其是在2011年的中考中,当大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大东城亮相之后,令人略感意外的结果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水涨船高,如今的xx中学已今非昔比,有了新的施展舞台之后,就应该有新的理想抱负。

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应当有更高的定位,要向着“建设一所北京市一流名校”的目标前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至少应当达到五方面的“一流”,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生素质”、“一流的教师素质”、“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办学条件”,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登上更高的台阶,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办学特色与风格:

在xx中学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大办学特色”,这三个特色的形成,是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虽然算不上新颖,却没有半点浮夸和虚假。如今,我们将这“三大办学特色”成为一句核心思想,即“全面育人,整体优秀”,体现了xx人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首先,新的办学特色是对原有办学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三大办学特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与“全面育人”的思想一脉相承。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教育怎样改革,总离不开“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全面才能协调,协调才能持续,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学校连续多年70%以上的示范校升学率,已经能够充分证明我们实现“整体优秀”的实力。但是,我们所强调的“优秀”与其说是一种“结果”,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每一名xx学子都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心态,即使成绩并不突出,但却拥有努力进取的意识和信心,这就能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

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我们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应当有自己的思路与风格。比如,结合“全面育人,整体优秀”的特色表述,我们至少应当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只认分,不认人”,因此分不够的,就难免遭受非人的待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尊重人、发展人的教育,不能是侮辱人、扼杀人的教育。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得有尊严,就不能只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建立多元化的积极评价体系,就是给学生留后路,留活路,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自信,活的有盼头。

2.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让总理默然,让教育心寒,但责任却在你我之间。标准化的课程设置,集体化的教学模式,规范化的思维方式,都很能培养出独具匠心慧眼的创新人才。我们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决不是要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而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搭设更宽的平台。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学生的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得到重视和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才有可能诞生在校园。

3.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生活也应当是丰富的。在“全面育人”的理念指引下,培养并发展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快乐;在“整体优秀”的理念指引下,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可以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向上的人格。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享受生活,我们的教育,就应当培养这样的人。

4.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有两个明确的导向,一是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转变,二是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综合能力培养。这两个改变,都体现着课程改革核心思想的纵深化发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是综合复杂的,是融会贯通的,是没有学科边界之分的。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文化精神与内涵:

“激情、智慧、创新”是xx中学的校训,也是xx精神的真实写照。对一件事有激情并不难,难的是对每件事都有激情;产生一个小智慧并不难,难的是形成大智慧;偶尔进行一次创新并不难,难得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将创新当成一种习惯。

要想对教育事业有持续的激情,应当有一股傻劲,这股傻劲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兢兢业业,不计得失;笨鸟先飞,贵在坚持;乐观进取,不言放弃。

要想形成真正的大智慧,应当有一股呆劲,这股呆劲也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勤学勤思,动力不竭;善抓重点,力守原则;居安思危,挑战自我。

要想持续地进行创新,应当有一股疯劲,这股劲还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敢打敢拼,守土开疆;奇谋智取,另辟蹊径;执着发展,固本强根。

xx人的性情,就应该体现在这股傻劲、呆劲、疯劲上。做一个执著的傻子,痴情的呆子,快乐的疯子,这就是xx精神的体现。

未来的路在脚下延伸,愿用你我用“激情”加满油箱、用“智慧”实施导航,进入“创新”的高速路,驶向成功的最高峰。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有感于《人民教育》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

王敏勤

《人民教育》杂志2011年第1期刊载了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这分别是李帆的《让教育回归“常识”——写在岁末年初的一些思考》(以下简称“李文”)、冀晓萍的《人,究竟该怎样成长——2010年末,关于人格教育的思考》(以下简称“冀文”)、余慧娟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以下简称“余文”)、钱丽欣的《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以下简称“钱文”)、程路的《何来善缘结恶果——反思2010年发生的两起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程文”)。说是“年终综述”,其实这五篇文章都没有对2010的工作业绩做“年终盘点”,也没有对当前的教育形势作系统陈述,而是不约而同的回到教育原点,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在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的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与会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还埋怨这样的话题离我们太远,对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指导意义。然而看了这五篇文章会给我们新的启发,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思考:我出发的方向对吗?我走的路对吗?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都是在探讨这一问题。虽然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1[①] 如“余文”所质疑的:“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1[②]

“人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核心素质是“人格”,所以几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人格教育”的问题。如“冀文”中提出目前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理想等形而上的应然追求,特别是人格培养被排挤在教育的边缘。”呼唤“教育良知的回归,希望找回人格教育不该占据的重要席位”。1[③]如“程文”通过三个青少年杀人案件的分析,说明目前许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1[④]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名词,都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1[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前者就是健康人格,后者就是不健康人格。1[⑥]这些可供我们参考。

创造了“美国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洛山矶市霍伯特小学的教师)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1[⑦]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雷夫式的人物,这就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他从1980年起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实验”,成功地完成了三轮持续17年的教学改革实验(2002年因癌症去世)。他从初一接新生,当班主任,教数学,直到高三毕业,六年一循环。他曾创造了一个非重点中学的实验班55%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然而孙老师去世后,他的一个学生写了5000多字的长信寄给报社,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每届实验班他都建立班规,如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他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二、学习的动力源于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江苏教育》因篇幅所限删减了本标题部分)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厌学?仅仅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吗?如果减轻负担学生就喜欢学习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冲刺高考而拼命学习,一旦考入大学就不想学习了,他们说“学够了”,大学的轻负担并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余文”提出:“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1[⑧]

社会等外部的需要能够激发人们一时的学习动力,如参加高考,参加各种证书考试,但当需求满足后就不想学习了。真正激发一个人内在学习动力的是他对未知世界探求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在“余文”中提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1[⑨]学习的过程仅仅有“趣”是不行的,仅仅有“志”也不行。有趣而无志,学习的动力不能持久;有志而无趣,学生会感到学习很痛苦。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树立探求某种未知事物的志向。一旦“志趣”形成了,学习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就像制造了一辆“永动车”,想煞车都很困难。如居里夫人,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也不感到单调乏味,就在于她有了探求“镭”元素的志趣;如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探求,虽然走的路很远,很累,但其乐无穷。有些科学家一生也可能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但无怨无悔。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探求未知世界的“志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不是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

三、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

“李文”中谈到的一个案例让我感到震撼:印度政府为了阻止一个5岁的小男孩辛格参加50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竟然出动警察封锁了辛格长跑的路线。因为“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1[⑩]所以在“钱文”中谈到“成长规律是最大的教育规律”1[11]。我们经常说要尊重教育规律,但我们真的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吗?如“钱文”中所谈的医学中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二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觉得数学难?”仅仅是因为学生不努力吗?“6岁的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仅仅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吗?“钱文”在医学中找到了答案:“医学研究表明,学好数学需要注意力、空间排序、记忆、语言等6种神经功能发育成熟。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而这个姿势,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1[12]对于这些生长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

如果说在生理学上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心理学上是否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孩子赏识和激励,但仅仅有赏识和激励是不够的,没有必要的惩罚教育也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如“程文”所分析的,有时候“善良会培养凶残”,“善缘会结出恶果”。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事情都百依百顺、无原则的赏识时,“当孩子显著的错误被一而再、再而三故意视而不见的时候”,当“善良”被无限放大后,就开始播撒极恶的种子,善缘很可能会结出恶果。当孩子“向外归因”成了人格的一部分时,“这个人将会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实在没得怪了就会怪自己运气不好”,不健全的人格就这样形成了。1[13]所以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新加坡的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

四、教育者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是不道德的行为 在“冀文”中提出一个很尖锐的社会现象:“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1[14]如果说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而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有的学校与企业联手大搞商业化运作,通过显性或隐形的广告宣传吸引参观者,学校靠收取门票费提高教师待遇。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每天“被参观”、“被表演”,他们耳濡目染的是教师在拿他们赚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学校整天熙熙攘攘的像闹市、像公园,学生还能安静的读书吗?原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理想中的校园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校园要安静。“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的学校可以不豪华,但一定要很安静。”这几年“大家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搞丢了,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第二个标准是校园要纯净,学校应该坚守社会道德的高地。1[15] 再如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是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英语,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1[16]

对于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很多人往往埋怨各种客观因素,而很少考虑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和良知,正如“李文”中所说的:“尽管教育要受社会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1[17]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人格。

总之,五位记者的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不止上述几点,他们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暗示和导向: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教育乱象所迷惑,而应回到教育原点认真的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注释:

下载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变教师角色 回归教育原点(定稿)

    转变教师角色 回归教育原点 -西吉县“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第三期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什字中学 张国林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西吉县教育体育......

    回归语文本体教学

    语文课姓“语” ——2013年秋季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回归语文本体”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今年秋季 ,学校工作安排让我做回了语文老师,内心仿佛踏实起来——积累的语文教学经......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多读书 多积累 多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

    回归语文教学智慧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事业,不能只关注知识教育,更应关注人的心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从......

    回归诗意:课外阅读的原点追寻[五篇]

    回归诗意:课外阅读的原点追寻 黄栋英 2013-2-27 17:03:21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武汉)2010年3期第37~38页 【作者简介】黄栋英,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编 者 按】在知识以......

    回归原点,抓住本真,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回归原点,抓住本真,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处理好常规教学的五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练习、反馈辅导及测试评价”。尤其需要注意备课、上课环节,教师需......

    语文的原点读书笔记

    语文的原点读书笔记 静心下来,就开始读手边的教育类专著。 先读老师推荐的《语文的原点》。两天读完第一章上篇。速度比较慢,是因为既然读就不想走马观花。 黄厚江老师的激情,......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精选合集]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今天有幸聆听了卢雷老师的一节课《花脸》,激发了我若干思绪。 卢老师的这节课就像这篇课文的叙述一样条理清晰,眉目清楚,可谓“洗净铅华呈素姿”:一支粉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