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时间:2019-05-13 03:0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第一篇: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本真语文要求教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朴实的语文。因此,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形式、虚假的热闹和纷乱的状态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抓住“读和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本真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014-03

三年前,教育部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随即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笔者依托“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东风,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何为本真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教与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来面目,离不开扎实高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

一、明晰核心,摒弃虚浮之象

与语文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教师,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激发了课改热情。他们用生动的课例诠释了新课程理念,演绎了新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研究与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抓住“读与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只要做到位了,相信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明确教学核心,努力摒弃虚浮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扎下根来有效发展。

(一)摒弃繁琐形式

语言实践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就会花里胡哨多,没有实际效果。内容多而杂,课件随意呈现是教学繁杂的体现。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时,用了大量的词卡、图片、模型等教具,整节课形式多种多样,令人应接不暇,但收效甚微。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不抓词、不扣句,甚至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淡化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该认的不认、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练的不练、该积累的不积累,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摒弃虚假热闹

有些课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质疑的机会。还是《海底世界》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学小狗、小猫、小猪等小动物叫,一会儿又让学生戴上海参、梭子鱼、乌贼等海洋动物的头饰,模仿它们的动作进行表演。学生时而怪叫不断,时而手舞足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这种因“假主体行为”所形成的表面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实目的。吵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始终打不开,没有不同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见解,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自我、缺失了个性,取而代之的是故作姿态、装腔作势。

(三)摒弃纷乱状态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语言实践不落实,牺牲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张扬所谓的人文性,这成了语文课堂上另一道“缺失的风景”。就《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教学而言,教者只要抓住“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一中心句,尤其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就能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绝不会产生杂乱无章的教学现象。另外,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吹拉弹唱尽显其能。这些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有的只是教师的才艺展现。还有些课堂,活动繁多,如“记者招待会”“辩论赛”“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这些活动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摒弃零碎低效

每一篇相对独立的课文都是一个整体,是内容上的整体、语言形式上的整体。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被人为地分割、肢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在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单个语段的重点剖析,或者,最后又不返回文本整体,这严重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冷落在一旁。脱离课文整体的现象屡屡发生,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前,语文课堂教学部分教师轻视“双基”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严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智慧”就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正因为有些教师产生轻视基础知识的观念,导致轻讲解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立起来,这是教学理念的偏失。

二、构建核心,生发成长之根

在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在各种教育报纸杂志、教学观摩、专题研讨中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些热词:情境语文、生态语文、情智语文、工具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儿童语文、情感语文„„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比如,以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管建刚、周益民、王崧舟、贾志敏等名家为代表的小学语文教学各有特色、各具风格。每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总感觉他的课堂是唯美的,仿佛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显得扎实、有效,注重过程,比较接地气,走的是群众路线。针对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我们可以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但切不可机械模仿。在这里,我要说的,从宏观上来讲,语文就是语文,本身已经包含了一切,不需要在它的前面加上什么修饰语。人为地贴上各种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没有丰富语文的内涵,也没有拓展语文的外延,相反是对语文本身的一种弱化和异化。怎样才能做到本真语文呢?

(一)做到“五问四好”

常有人问我:“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是这样回答的,先自我五问:一是我的学生的字写得好吗?二是我的学生喜欢读书吗?三是我的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行吗?四是我的学生爱学语文吗?五是我的学生喜欢我吗?如果其中有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如果有四个是肯定的,你就是一位比较好的老师;如果五个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语文老师。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你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又有老师问我:“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做到“四好”:一读好书,二写好字,三说好话,四写好文。这样既简单又明了,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贵在落实、贵在坚守。另外,评价一位语文老师,不能仅仅看分数,当然也不能不要分?怠V柿坎坏扔诜质?,可是质量又离不开分数。如果你真正做到“四好”,你的分数就不会比别人差。

(二)体现学科特点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要教给学生语文本身的一些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如遣词造句、描写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的技能等。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历史课、思品课或科学课等。语文的魂不能丢,语文的根不能放。语文课程改革,不能是喊口号,关键在落实,具体措施要务实,要追求实效。比如,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品读感悟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我们要多学习、多取经、多交流,没有最好的,但肯定有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联系教学实际进行具体落实。这些年来,新课标一直在调整、修改和完善,专家也在不停地解读。比如,对比喻、排比、夸张、借代等修辞方法,新课标要求“不要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就拿拟人句的教学来说,如果教师讲不清楚以下几特点,学生是学不好的,不能真正掌握这种修辞方法。一是将事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神态和情感。如:小溪在山间唱着清脆的歌向远方跑去。二是所写的事物不是人所特有的动作、神态和情感。如:小松鼠在树间自由的蹦来跳去。这里的“蹦来跳去”不是人所特有的动作,所以不是拟人句。三是不要出现“好像”“犹如”“仿佛”等比喻词。如:微风中,嫩绿的叶子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这是比喻句而不是拟人句。四是写的事物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如:清晨,微风吹来,柳树高兴地跳起舞来。柳树能离开地面跳舞吗,不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五是不能用“说”,这是童话的语言。如:桌子说:“等主人回来了,看你怎么办?”

语文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好地发展儿童个体的生命。本真语文的核心内涵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中发展语文、建构语文,从而促进语文自身的不断成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什么都由教者课前准备好、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上,而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开发和评价中,将学生个体的经验、学习语文的方式、对语文知识的建构等有机融入语文课程中。

三、回归核心,助推朴实之风

本真语文教学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读读、讲讲、写写、练练。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怎么练,却是大有学问的,而不是简单的、随意的、盲目的,读不是枯燥地读,写不是机械地写,讲不是乏味地讲,练不是单一地练。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而严格的练习巩固,更需要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练习拓展。

(一)平实中见本真

本真语文课堂教学不必花哨、不刻意雕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有心灵的碰撞、有自然的互动,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本真语文课堂讲究平实、平淡,但不是枯燥乏味,更不是平庸无奇。在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灵活应变,充分利用,不可视若不见,仍按自己课前的预设固执地一走到底,僵化不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气定神闲、淡定从容,在行云流水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简单中见真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念好字、词、句、段、篇“五字真经”,又要?他们练好听、说、读、写“四字内功”。实际教学中,不要人为地给语文课加重任务,不要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不要一味求全、求新、求美。语文课堂教学不宜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教学方法不需要花样百出,不需要让纷繁的课件充斥课堂。有位专家说得好:“课堂教学对话主要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三)扎实中见底蕴

本真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母语的基础训练。品词、析句、赏段、谋篇,包括标点符号的学习,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实践。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习惯培养的过程,努力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由各个学习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在课堂中不断推进,力求做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如果发现学生学习有错误或偏差,就要及时纠正;如果发现学生的知识有脱节,就要及时补充。杨再隋教授曾说,语文教学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四)自由中求感悟

本真语文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要营造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尽情地展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愁,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下必要的空白,留有适度的弹性。这样,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留有适度的弹性,能使教学过程进退有节、伸缩自如、开合有度。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参考文献 ]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责编韦雄)

第二篇: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多读书 多积累 多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听了吉春亚教师的讲授,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学“本、真、实、活”的理解。

一、多读书

课堂上,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让学生读书时,生怕学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经常提示这,提示那。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就急着让学生交流。少数几个学生起来读句子,谈感受。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有时一节课能提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教师变着花样地问,学生察言观色地答。一节课就在问答中结束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又从何谈起?我们在引导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更要关注理解“如何运用语言”,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练习表达。教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让书陪伴学生一生。

二、多积累

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古诗词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中,我努力组织和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学会积累,厚积薄发,说起话来就会脱口而出,口若悬河,作起文来,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三、多实践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单元后,我让学生针对身边的环境展开调查。到实地去看一看,看看周边的环境如何;问一问,问问人们对身边的环境是否满意,若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然后,把调查结果形式文字,再到班级汇报。交流讨论后,形成合理化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把建议邮寄到有关部门。

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活动,设计一些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学校举办了读书节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让我们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第三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今天有幸聆听了卢雷老师的一节课《花脸》,激发了我若干思绪。卢老师的这节课就像这篇课文的叙述一样条理清晰,眉目清楚,可谓“洗净铅华呈素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简简单单”教语文,引领着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让我感受到了最质朴亦最本真的语文教学。

1.以学定教,教学目的清晰明确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卢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的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把学生的发展目标作为教的方向,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起点,以学定教,目的明确。

2.不吝板书,形象诠释阅读策略

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是阅读。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卢老师在这节课中,扎扎实实引领着学生学习文章怎样由“概括”到“具体”,阅读时怎样“撮词带面”。卢老师不厌其烦,在黑板上板书下一个又一个关键词,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文章的结构,诠释文章的写法,彰显阅读的策略。老师的板书,其实就是一根拐杖,它能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一节课的目标。语文课学什么?这节课学什么?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促悟,紧扣文本启发诱导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卢老师的这节课,没有标新立异的花样,但处处紧扣课程标准,立足文本,以编者意图为主线,设计教学策略,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诱导着学生渐入佳境,逐步实现教者预设的目标。

卢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美的课件,他关注的是学生会读会说、敢想敢说的语文学习品质。他用自己的大气、睿智熏陶着学生,用自己饱满的激情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脑子转起来,小手动起来,嘴巴说起来,神采飞扬起来。

学语文,用语文,卢老师用一颗炽热的真心不露痕迹地滋润着、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然,反观时下的语文课堂,愈来愈凌空蹈虚,华而不实,云里雾

里,让人不禁迷惑:语文教学究竟是干啥的?语文课堂是最大化地展示教师自我,还是最大化地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判断: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基础性、工具性的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据此,我们再回顾雷老师的这节课,是多么质朴自然,又是多么扎实有效。这才是最本真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把某些已被丢弃的语文课堂的常识捡回来,重新审视一下当下愈走愈远的语文教育吧。

第四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为改变传统课程“门类过多,壁垒森严,单打独斗”的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的建议,要求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但是,有的语文教师错误地实施“综合性教学”,不注重语文学习的效度,学科知识无节制地渗透、辐射,把语文上成了常识课、社会课、班队会,有的甚至像联欢会,唯独不像语文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的渗透,并不等于要丢失语文学科的本性,改变语文的本质。如何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呢?

1、抓好基于语文学科外部的整合,设计并组织好专题性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生活世界中撷取教学的资源,使之成为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组成部分。

如金色秋天来临之际,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树叶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让低年级的孩子们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组织一个班级“赏叶会”,介绍自己采集的树叶的名字,描绘它的颜色和形状,遇到困难向家长或他人请教;再把各色的树叶汇集起来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这样以“树叶”为话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生字,又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还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说话、写话素材的意识,岂不一举多得?

2、语文课要立足“语言的品味”,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入情入境地去朗读、去想象、去理解、去品味,读出其中的韵味,悟出其间的情感。任何脱离了“语言”这一载体而凭空而来的方式方法,都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我们的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3、语文课要扎根于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把文本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根植文本,紧贴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朝悟罢正法眼”,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有足够的是非观,不被“语文的外延”等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要定心静气,不盲目“跟风”,追求“流行”。语文教学呼唤“本色”。本色语文简简单单,没有矫情的表演;本色语文平平淡淡,只有读文,只有语言;本色语文扎扎实实,关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本色语文轻轻松松,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语文课就要追求本真。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师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开始有意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创设大的语文环境,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由于个别老师对“课标”解读的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却不注重实效,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现象。

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重要的是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的写法和我的情感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写法的运用。课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课。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看风光片,不去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等,这些都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们提倡本真语文。

本真语文课,就是以人为本,它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通过教师有深度的、注重读写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创意设计,直达语言教学的本质内涵,以其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就叫“得意”,同时要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情感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语文教学要言意兼得。积累词句、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也就是说,课堂上关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本真语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读写结合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读通---感知文本;读懂---领悟内涵;会读---内化语言。

作为教师,要明确各年段教学的重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低年段:

1.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

2.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重方法的学习与指导。

3.对阅读理解有帮助迁移运用的训练点。

4.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注重联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子)

中年段:

1.以段为重点,逐步向篇章过渡,渗透篇章的写法。

2.重视从文本中发现、挖掘语言表达的现象来训练。

3.加强语言积累,促进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4.提升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为学生提高典范的语言。(例子)

高年段:

1.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

2.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

3.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

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

5.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在开放的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例子)

总之,本真语文:通过语文学科育德人,突出语文学科之本体,达成会用的教学目标,符合年段的认知特点。

愿我们的老师们都能够将语文教学深深地根植于文本语言之中,将语文的教学重心切切实实落在让学生亲历阅读的全过程中,简简单单教语文,让人本与文本不断碰撞,情感和思维相得益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华彩,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下载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谈谈《海燕》的教学设计 曾经多次聆听过不同语文老师上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的公开课。有的老师用震耳欲聋的雷鸣声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先......

    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方式的改......

    理性回归 本真语文

    理性回归本真语文 东阿实验小学 侯淑民 从教二十几年来,共参与了两次大的课改,其间还有领导们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先进经验指导下的一次次小的课改。站在别人成功的背后,看着他人......

    语文教学应回归其本真

    语文教学应回归其本真 ——小学语文课堂大赛有感近期以来,学部举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赛课活动。学部全员参与,各学科并进,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活动接近尾......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罗湖体育馆参会感想 2012年12月,我和学校几位老师一起到罗湖体育馆参加华南六省“名师大课堂”暨全国第八届小语大赛特等奖、著名大师精品课......

    回归语文本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回归语文本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即网上学习心得体会 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李英 这上一年里,我因支教原因,来到了高县胜天镇中心校工作,在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中,我跟随胜天镇中心......

    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梁雪娥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摘 要】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师往往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却忽视了语文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