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总结升华阶段阶段性报告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总结升华阶段
阶段性报告
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
刘家根
二〇一三年九月,学校研究课题“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进行的第3年度,在其他学科子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和我的化学学科组同事,按照学校课题组的统一要求,开展子课题“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成效。现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个人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做如下的总结,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努力改进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规律,提高学校的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我个人在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提升我的化学课堂教学水平。(3)让我的学生在我的化学课堂上想学习化学,会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内在对化学课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4)减轻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学习负担,降低我们化学教师的工作强度,使化学课堂教学得到良性发展,通过与同事的合作研究,用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特点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2.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组研究的要求和《黄麓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近年来实施的翻转课堂的学习经验,我和我的学科组成员统一采取的是“学案导学,五步三查”模式的研究方法,以达成“以学定教”,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及成功的经验 1.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本教学模式主要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课前学生合作自主预习,教师批阅学生预习案。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思考,分组讨论,积极竞争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答疑。及时总结、反思。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及合作拓展延伸。最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下5个步骤进行课题研究:
第一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编写导学案,明确提出课前预习的目标(任务)、预习的内容(根据目标驱动,对于有些难以自主学习的内容或实验部分,则制作相应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预习达成检测题、预习中存在的困惑,由学科组审核后在下节上课的前一天印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课前完成)。
第二步,学生围绕困惑进行对学、群学,提交相应的学习问题单(课前完成)。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初步解决组内部分同学在课前预习中的困惑问题,谓之“小展示”;教师“二查”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课中完成)。
第四步,教师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近共性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先由学生将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说出来,由班级学生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考题进行精读解读,或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或进行实验探究、总结,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内化,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课中完成)。
第五步,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及时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利用当堂检测进行“三查”测评,及时发现问题,予以集体或个别辅导与讲解(课中完成)。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自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或拓展性问题(课后完成)。
2.课题研究的成功的经验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体会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本质是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对所学习化学知识、技能和化学科学思想的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因此,课题研究的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师生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方法上的经验,确定导学案【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资料(课本或其他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学习达标检测(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和有挑战性的方面)】。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预习案内容,学生小组可通过表格反馈并提出建设性探究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收集信息,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及困惑在学生之间互学的初步解决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或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2)课堂师生的互动教学:首先,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立足师生有效平等对话,积极创设和谐氛围,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采用多种方式高效调动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包括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和学习过程体验,促进知识和方法生成,通过点拨、反问、追问适时拓展形成思想和能力,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其中,注重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第三,适度的当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自信心的养成和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最后,课堂注重课标三维提炼和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通过教学,体现个人、小组内或小组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预设过程;体现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特点,注重新课程课堂语言锤炼,体现对学生积极性评价和充满人文情怀。
(3)课后的师生巩固: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给学生布置适量的、用于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课后巩固练习,以及进行周测试题循环评估反馈,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拓展延伸。同时,教师每节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理性成果
通过在“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的实践过程中,我的欣喜地看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了。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的特点自己主动构建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的单元体系,敢于问一些有挑战性的化学实际问题。如九(3)班的张路同学和方英奇同学、九(4)班的魏璠同学;还有些学生还能够积极预习后面的内容,反映了对化学学科学习与探究的强烈欲望,如九(3)班的刘彦同学和黄智东同学、九(4)班的梅凯同学。
正是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我认识到师生关系比往届更融洽了,这归功于我在教学中要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服务者。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从而达到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2.实际成果
我在巢湖市2013年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荣获一等奖;4月份的课堂教学实录《初中化学总复习——分子和原子》受到一致的好评;4月份参加巢湖市中考化学研讨工作会,所写的复习交流材料得到市教研室领导和全市九年级化学教师的一致认可。
四、研究后的思考
通过一年来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觉得还不够成熟。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中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视频材料没有。通过学习一些学校开展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介绍来看,3~5分钟的视频教学资料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认识、理解是有帮助的,但这方面由于自身能力和学校现有条件的限制无法帮助学生,使课前自主预习的效率打了折扣。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对“学案导学”落实不够,预习真实效果较差,也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上不够高效。因此,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根据导学案进行很高效的自主预习上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想出办法予以解决。
3.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地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引领者、合作者、帮助者,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殿堂可靠的领路人。
4.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多,课时感觉不充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有时会越厨代庖,因而制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研究的很好的开展。
5.家长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干预、督促所起的作用大小。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二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播种 生根 发芽
鹿头镇吉河小学
邬正国
高效课堂改革是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刻变革,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保证。
我们针对案例细化出了许多高效课堂理念,使教师具有可操作性。如: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强调“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不仅使全体教师听得明白、而且更看得清楚高效课堂的“门道”。确保把高效课堂的每一个理念都播种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
三、落实“导学案”
实施高效课堂
能否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导学案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我校主要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学习目标”力图体现三位目标的有机融合,在表述学习目标时不可含糊其辞,尽量用“写出、背出、列出、辨别、比较”等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学法指导呈现的方式可采用知识链接,温馨提示的方式。
3、自学 合作 展示各个环节要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各环节必须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互动策略和操作步骤,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4、导学问题的设置,要有思维含量,也不能问题太大,指向性不明,造成学生在预习时要么不需动什么脑筋就能完成预习作业,要么是无从下手。要充分考虑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出发点,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结合;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善于给学生“架梯”。由浅入深式的台阶式提问使学生人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又能显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智力发展。要本着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性原则,不能遗漏“学困生”。因而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究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成功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四、建立评价机制 指引高效课堂
评价是指挥棒、是高效课堂的法宝。要使课堂上学生能长期的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的积极状态,要使教师保持旺盛的课改热情,就必须要做好师生评价工作。
(一)学生评价
我校学生评价采用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每周小组成员的个人积分之和,为小组总分,小组总分每周评比一次,然后按照积分排序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记10分、8分、6分,每月等级分数之和为每月小组总积分,从而产生月冠军组。月冠军组,可获得标兵小组的称号,并或流动红旗一面。个人积分为学习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但所在小组未获得过月冠军组的优秀个人,不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2、学生个人的积分 学生个人得分=导学案+课堂参与+达标检测
(一)导学案的评定 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导学案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有详细的总结反思,正确率、完成率都在90%以上,给3分。
B级:导学案书写较工整,答题较规范,有总结反思,正确率、完成率在80%—90%,给2分。
C级:导学案书写欠工整,答题不够规范,总结反思不全面,正确率、完成率在80%以下,给1分。
这项成绩最高分为3分,由老师在第二次批改导学案时评定,由小组长登记分数。
(二)课堂展示=个人参与+小组总评分
个人参与分——按照参与就有积分的原则,只要学生展示、质疑、补充、点评都可获得1分的个人积分,该项积分采用小组交叉登记的办法,随时用正字法当堂累计。
小组总评分——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要随即点评,并给分数,最高三分,小组展示分为3分,小组成员每人的3分。该项积分采用小组交叉登记的办法,随时用正字法当堂累计。标准如下:
1、展态(自然大方,表达流畅,谈定不张扬);
2、展示质量(表述准确,适当互动,注重方法和思路的讲解,避免读题式展示;
3、全员参与;
4、合理分工。小组展示分
现在的校园,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笑容随处洋溢在孩子的脸上。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自主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我们深知,高效课堂的路还有很漫长,但我们坚信,只要努力,高效之花就一定会在我 校开放。
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尊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3、关注准备策略,就是怎样备课。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我原来的备课主要是根据传统教学法的一些环节,主要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进 行。而 新课程改革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被简单传递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而得以理解的。传统课堂中的讲授教学更多时候是传递知识,让学生 “记住”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课前备的主要是“课”、“如何教”,而在学生“如何学”方面备得不充分。现在 我认为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如果要备学生的学,定要考虑如何创建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如 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这些应该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教师只有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让新教材真正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点评:
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A、几点提示
1、更重要的是值得探索的问题,而不是现成的结论;
2、学会学习本身是学习的重要目的;听讲座的过程是很好的理解学习过程的机会;
3、如果你觉得理论“没用”,是因为你没有去用。
4、您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的教师;您必须始终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
B、教学主张
1、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2、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
3、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命题网络
4、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
5、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创设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
C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何种教学就可称为“有效教学”,也就是说,满足何种条件或具备哪些特征就可算作“有效教学”?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
(一)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二)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三)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 水平的理解;
(四)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五)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六)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有效教学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学习者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自主学习
1、自我导向
2、自我激励
3、自我监控
学生参与的方式:
对活动的合理期待 自主调控学习的进程
质疑
修正
丰富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对活动的反思总结
三、有效教学的条件
(一)学习者具有学习的意向;
(二)学习内容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知识基础。
四、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二)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
(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并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1/3+1/2。
(四)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
(五)以学生学习的真实的认知过程为基础展开教学;
(六)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有条理地思考
有根据地思考
批判性地思考
反省性地思考
彻底地思考
思维的品质:
流畅性;原创性(独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进性。
(七)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
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
学生的想法之间要有实质性碰撞和争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达成“共识”,实现知识建构
(八)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
1、在不同的情景下应用知识;
2、用自己的话解释;
3、解变式题,解相关问题;
4、解综合问题,实际问题。
(九)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
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
(十)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十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十二)以某种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引导学生制定行为改进计划
(十三)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
(十四)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提供选择
(十五)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性,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十六)、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D、课堂活动结构的转变
建构主义课堂活动结构
1、呈现问题情境;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引发相关经验和认知冲突;
3、在教师支持下,学生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
4、在教师的监控下,全班交流问题解决的策略、过程和结果,达成深层次的理解;
5、呈现新问题,促进知识的应用和整合。
E、备课工作重心的转变
F、给校长的建议
1、为了促使教师成为一个反思的实践者,您需要经常听一听老师的课,并经常性地组织说课;
2、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的地方,不要把机会和荣誉过分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
3、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一个教师对待事情的感受,要有平等、真诚和充分的沟通;
4、形成一个相互认可、欣赏和支持的团队,让每一个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但又要回避过于亲密的私人关系,因为它可能妨碍我们公正地处理某些问题;
5、要形成一种风气,在工作时间大家都不谈论与教育无关的话题;
6、努力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要吸纳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7、在学校的集会上,要表达主题明确、前后呼应、不断深化、鞭辟入里的教育思想;最好以学期为单位,设计和规划演讲的主题;表达时要努力做到“要言不烦、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言之有物、张弛有度、掷地有声”;
8、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有责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社会和家长,帮助他们确立对于子女和教育的合理的期待。
G、给教师的建议
1、在上课铃声敲响之前,您务必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别忘了以您自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下课玲声敲响之后,如有可能,您最好不要急着离开教室,也许有学生需要您的帮助,当然,还不要忘了向学生道别;
2、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学生的监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的监护人,您务必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让学生远离危险,远离伤害,切忌麻痹大意或心存侥幸;
3、教学是一种仪式,当您走进教室时,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生名册;还有,希望您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欣赏进课堂;
4、教师的仪容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提议:美育,从教师的仪容开始;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开始。
我们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着装,努力做到整洁、大方、庄重、体面;教师的言行切忌粗鲁、低俗,而应该文明、和蔼与慈爱,为此,我们提醒您除了注意措词,还需要注意说话的声调与音量;
5、我们提倡对学生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将讥讽、挖苦、轻蔑等 等变为宽容、惋惜和同情,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够克服掉这个弱点,你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可爱”;
6、如果您有吸烟的习惯,请不要在公共场合以及学生出没的场合吸烟;相信您会模范地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如“爱护我们的绿地,爱护学校校园的一草一木”。
7、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给自己多一点积极的、乐观的心理暗示。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美好的;我是快乐的
8、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接教给你教育的智慧,她只能从你丰富的内心世界中生长出来。
1有效教学策略的逻辑必要条件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 “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2有效教学策略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 “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 “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 “什么 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 “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谈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合格公民。在个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要转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目标单维、面向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为: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采用尝试自学(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主动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自主阅读,扫除阅读障碍。)、展示梳理(交流阅读心得,掌握学情;提出难点、疑点,引领学生再次阅读。)、合作探究(教师精心预设活动,师生、生生、生本的有效对话,完成对难点、疑点、兴趣点体验、感悟与理解,披文入情。)、拓展运用(师生合作,梳理学法;适度拓展,综合运用。)四个环节;情境导航,尝试自读、个性体验,合作分享;重点引领,互动悟法阅读深化;巩固反馈,拓展提升
第三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背景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2.现实状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率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范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率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于是,我校于2011年6月申报了合肥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合肥市教育局批准立项。
3.研究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如何改变课堂,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学校先后两次选派教师在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同时利用网络深入学习部分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如邱学华尝试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顾泠沅青浦实验、李炳亭“五步三查”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通过多次学习研讨、问卷调查,教师深切感受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应通过高效的组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教给学生方法,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讲多练。
4.选题、立意的现实意义 我校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率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指通过对初中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视,发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无效、低效教学的各种表现,寻找克服这些无效、低效教学行为的策略,积极构建个人研究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教研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的生态课堂,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
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和新课改的关系:一脉相承,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述”。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自学、展示、反馈,也就是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三、理论依据:
本课题立足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科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构建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促使实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3.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使课堂教学良性发展。5.形成适合我校各学科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效课堂主要特点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模块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研究;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做法有: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教师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奠定基础。
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我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研究整理。
3、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课堂不高效的原因,研究制定相应的机制以及教学模式,并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教师典型课堂教学实录,并进行研究分析进行案例反思。
5、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
6、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2年2月):
2011年6月由张文宏副校长与黄诗河副校长牵头,由我校的骨干教师与2011级七年级教师组成课题组,申报了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2011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合肥市教育局批准立项。立项后课题组做了大量基础性准备工作,包括:问卷调查、课题组教师培训、课题实施方案的制订、责任分工、召开开题论证会、完成阶段性总结等,其中重点是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分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及分工如下: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杨四清 副组长:张文宏 黄诗河
成 员:方三虎 王仁平刘春潮 丁名新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课题实施小组 组 长:张文宏
副组长:张文革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刘家根 罗守华 张旻 成 员:
王跃青 郑腊平许治平耿家富 唐宗明 洪秀兰 负责子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魏艳华 杨智刚 杨田中 黄书文 缪维珩 黄永红 负责子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王二红 方文清 张红艳 李林 刘华云 负责子课题《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张文革 蒯超林 张敏 黄泽贵 负责子课题《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9月开始实施)
刘家根 谢玉荣 方祥生 盛敏 负责子课题《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罗守华 张二霞 黄小青 负责子课题《初中政治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张 旻 唐小祥 唐绍兰 杨前胜 负责子课题《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2.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3月—2013年7月):
深入实践,定期研讨,从教师角色及“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研究、小组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创设情境策略研究、各学科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当堂检测设计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堂评价等方面对课题进行研究。召开“中期成果汇报会”。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学校积极为老师们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载体的各种教育研讨,如教学开放日、同课异构、中考研讨会,通过实践研讨,各子课题组初步形成本学科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完成课题中期报告。
关于课堂的“高效”,在2013年3月22日的研讨会上,大家经过激励的研讨,达成了共识:课前:抓学生预习,提高学习准备的高效性;抓集体备课,提高课前准备的高效性;抓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作业的高效性;课堂:抓教学活动的组织,抓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抓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认识的高效性;抓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进一步细化,课堂高效点有: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堂情境设置的高效;良好课堂氛围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每一位学生关注的高效;课堂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或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布置的高效;资源共享的高效;课后反思的高效。
课堂教学中,杜绝提前上课、提前下课、拖堂、课堂接手机、课堂讽刺挖苦及体罚学生现象,杜绝满堂灌。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课堂表现,重视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有效评价,精讲多练。
在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上,在深入实施阶段,也初步达成了共识: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第二步:学情反馈(课前),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第四步:当堂训练(课中),第五步:归纳提高(课中),第六步:复习质疑(课后)。
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与无形中,不论什么样的课堂,在课中都要突出“高效”,即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精讲多练。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定期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课,并充分利用与合肥市四十七中结对合作,开展多次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校际间研讨课。收集整理各学科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及研究性材料,对各组课题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课题研究沙龙活动,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结合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校情、学情,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初步形成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抓手和有效教学模式。
4.总结深化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 开展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展示课。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学案及教案专集,出台学校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主动申请结题。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
我校课题组从2011年6月开始组建进行课题研究,至今已历时三年,即将结题。我们紧紧按照“课题带动、骨干示范、全员参与、评价调控”的课堂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思路,将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校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及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和明显成效:
1.理性成果(隐性成果)。(1)明确高效课堂的“高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高效”的实施,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主动展示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吗?学生的学习过程快乐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教给学生方法了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点:课前预习案设计的高效,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中良好课堂氛围设置的高效,情境教学设置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学生合作、展示及质疑的高效,科学探究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及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后学生巩固提高的高效,老师教学反思的高效。(2)形成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二年多试点年级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并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深入研讨,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发放预习案,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案,导学引疑、自主质疑,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第二步:以学定教。课前对预习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进行,小组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进行班内解疑,含学生多种形式合作交流、探究及展示,教学合一。
第四步:精讲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式或情境式精讲,包括课堂生成的与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步:当堂训练,课中进行,十分钟左右。像考试一样的训练。
第六步:归纳提高。课中进行,学生归纳总结,提出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3)全体教师基本都树立起“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意识,提升了课堂效率,初步实现了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渐入全校上下和课堂细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在逐步产生质的变化,课堂生活正在朝向“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方面迈进。
(4)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水平不断提升,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观,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有效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尤其是在明确了高效课堂的一些主要特点及有效教学模式上,初步构建起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四疑(导学引疑、自主质疑、互动解疑、精读释疑)一定(以学定教)一训(当堂训练)”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我校的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我市兄弟学校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和推广价值。
2.实际成果(显性成果)。
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我校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2011年9月孙明金老师在巢湖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洪晓晨老师在巢湖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郑腊平老师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教师;2011年10月,洪晓晨老师在合肥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12月,郑腊平老师在合肥市教师“我读经典”征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2月,洪晓晨老师在安徽省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4月,我校许正林老师参加了巢湖市初中思想品德课优质课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吴银芳老师参加了巢湖市首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5月,许治平老师在巢湖市青少年“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中学组征文比赛教师辅导二等奖;2012年7月,吴银芳老师在2012合肥市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合肥市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9月,张文宏副校长荣获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洪晓晨老师在合肥市第八届普通话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2年11月,张文宏副校长荣获合肥市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2年12月,张文宏副校长在安徽省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获实验技能操作单项一等奖,翟安跃老师荣获巢湖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大奖赛三等奖; 2013年3月,魏璠同学在合肥市青少年“建设新中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征文比赛中学组三等奖,洪晓晨与郑腊平老师均荣获2012巢湖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3年4月,蒯刘平老师2013巢湖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5月,洪晓晨老师荣获巢湖市语文课堂教学评比初中组一等奖;2013年7月谢玉荣老师、吴银芳老师和张文宏副校长同时被评为合肥市第二批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3年9月孙传翠老师、黄泽贵老师同时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一等奖,蒯超林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二等奖;2013年10月刘家根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程李骏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体育优质课三等奖;2013年11月孙传翠老师荣获合肥市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2013年11月我校在巢湖市第23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女子团体二等奖,男子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13年12月孙传翠老师荣获合肥市全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二等奖,魏艳华老师荣获巢湖市第二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4月唐绍兰老师荣获巢湖市历史课堂评优三等奖;2014年5月魏艳华老师荣获合肥市数学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
2011年6月,蒯超林老师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获巢湖市物理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翟安跃老师论文《发展后进生做体育骨干对班级工作的影响》获巢湖市体育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2011年7月,方三虎老师论文《有用、有效的原则——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郑腊平老师论文《充实而有意义的课堂前五分钟》在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张红艳老师论文《浅析农村中学生如何远离中式英语》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注重基础 关注细节 突出方法 彰显能力》获巢湖市化学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王二红老师论文《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行为的艺术化》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黄诗河老师论文《巧用评价 点石成金》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2011年12月,唐宗明老师论文《散文教学三四重奏》在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在确定”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2年,张维芹老师论文《初中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吴秀娟老师论文《浅谈初中数学的探究学习》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方三虎老师论文《小议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并获合肥市中学语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唐朝霞老师论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收获》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洪晓晨老师论文《在感悟中成长》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许治平老师论文《永葆语文味》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郑腊平老师论文《充实而有意义的课堂前五分钟》被《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15期刊用,管先宏老师论文《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尝试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获合肥市中学数学论文评选二等奖,黄书文老师论文《新课程改革现在进行时——我校数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手记》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并被《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刊用,蒯超林老师论文《初中沪粤版物理教材改编的几点建议》获巢湖市物理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蒯刘平老师论文《激趣赏识,英语学习的催化剂》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孙明金老师论文《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唐宗明老师论文《管好自留地 收获高效果》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王二红老师论文《如何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实施有效教学》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张红艳老师论文《转化英语学困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物保证》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关于化学模拟试题命题的实践与反思》获合肥市中学化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
合肥市骨干教师谢玉荣《分析中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在2012年巢湖市中考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论文《中考复习中化学教师如何做》获“全国新课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征文活动一等奖,《2012年安徽省巢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办的人教网刊《滴定化学》第38期(2012年第6期)。
2013年,王跃青老师课题研究论文《重指导 巧引导 勤诱导——“学案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体会》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10期,张文宏老师论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发表在《中学物理》第二期,唐小祥老师论文《科索沃战争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法》获合肥市历史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吴银芳老师论文《新课程理念伴我成长——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初探》获合肥市中学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对中考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并荣获该刊举办的“总结课改经验 推进素质教育”征文活动一等奖。
2014年,张文宏老师课题研究论文《课堂改革在行动——基于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一期。
八、研究后的思考:
教有百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不应是束缚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程式和桎梏。
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带来了课堂的改变,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培养自信。
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性。“课堂要打假,要挤水分,挤假学假教的水分,只有面对真实的学生,进行真实的教学,才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廉价的表扬”。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九、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目录:
[1]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 周峰、郑向荣 《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从“洋思”到“东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3]卢志文 关于高效课堂的16个问答 卢志文杏坛絮语2009-5 http://luzhiwen.eduol.cn/archives/2009/782508.html [4]高效课堂研究简报
2010年第01期(总第1期)2010年6月20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6a802b630b1c59eef8c7b4ab.html 2010年第02期(总第2期)2010年12月18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e1f3ffec5ef7ba0d4a733b66.html 2010年第03期(总第3期)2011年1月18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f51dc0100mglb.html
[5]艾玛·麦克唐纳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3-01 [6]陈源清 《精彩的小班课堂——初中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探索》 凤凰出版社 2011年7月
第四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向阳镇明德小学
王晓宁
一、课题名称: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和解决课题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要围绕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题而展开。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析向阳明德小学位于柳河县西部,比较偏僻。现有12个教学班,我担任四五六年级的音乐课。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认真上每一堂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多年骨干教师的我,注重课堂的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留守儿童的增多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发现问题—研讨互助—共同解决”的方式相互促进。教研停留在一般水平。2014年我校申请的赏识教育探究已完满结题。2015年申报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也已结题。学校人人参与研究,各课题组开展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把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自发研究的小课题,从小问题的研究中理解课程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对课堂教学具体步骤、时间划分等方面缺少具体规定,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 在各科教学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究的现象。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倾向。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质量调研中,我校的成绩与其他学校相比较落后。在问题面前,我们意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浪口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以上缘由,我们申报此课题,是为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高效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与课题一起成长。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课题涉及的对象:四年级学生。课题涉及的范围:音乐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目标(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3)训练检测的高效性。(4)课后辅导的高效性。(5)教学评价的高效性。3.研究假设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3)通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4.创新之处:全员参与,师生互动。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2.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案例研究法(3)叙事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3、技术路线(1)课堂结构体现高效率、高效果。(2)学生要肯学、想学、会学,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3)教师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履行“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只有极个别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知识不讲;只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讲清楚的知识,老师不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真正体现课堂的“平等、尊重”。
六、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负责人:郭永课题组成员:张树森
徐芳
徐冬艳
盖春梅
蔡荣
王晓宁
王德艳
王云霞
陈秀杰
高新春
杨晓梅
七、课题进度。本课题研究期限从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约两年时间。研究进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3到2017.5)申报课题,组织学习阶段。召开课题研究讨论会,通过调查、分析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第二阶段:(2017.6到2017.8)前期准备,调查学习阶段。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召开开题会,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3.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第三阶段:(2017.9到2017.12)深入实践阶段。
围绕课题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充分研读课标,深入分析教材,摸清各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计划,精心备课、上课。第四阶段:(2018.1到2018.12)全面实施阶段开展研究观摩活动。从对教学的有效性角度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课题组教师以教学日记、随笔、案例、反思等形式进行评课、议课、诊课的经验总结,并明确提出调整意见。第五阶段:(2019.1到2019.3)总结深化阶段。收集、整理实验报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结题大会,成果出版与展示。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及时表彰先进。全面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结题作好准备。
八、完成课题条件及措1.课题组成员热情高,研究的意识强,有经验、有能力、有干劲,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保证。2.物质保障 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及时配备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
九、预期成果。
1.全校教师撰写实验心得,教学反思,课堂录像在校内交流。2.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3.教师撰写各种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4.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归纳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研讨会资料。5.撰写经验交流材料,展示教师获奖成果。6.各种类型的示范课和课堂教学实录7.结合具体实施工作,总结相应的规律,升华成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书面材料。
十、预计完成时间为:2019年3月
第五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2013年9月份,我们数学组申请了宝鸡市《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定成果。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它特有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一、保证预习的效率,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预习的效果好不好,一是规范要求做得够不够,学生觉得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就不预习了。在导学案一体化设计中,教师重点研究了学生需要什么,喜爱什么,应学会什么,以学定教,将学习重难点转化为文本,编制在导学案中。这样,学生参照导学案就能明确预习的要点及任务,实现了先学后讲,将预习落到实处。学生在预习时经过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对于哪些知识能够理解,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清楚明了,学习更具针对性。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也不讲,大大压缩了课堂讲解的时间,扩充了课堂容量,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二、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做笔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消化与思考。而老师惟恐遗漏知识点,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笔记的整理。老师讲得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而使用教学案后,教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而老师也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练习,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一份教学案在手,教师可以丢开辅导资料,甚至丢开课本,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教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三、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问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非常简单,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仓促做答,说不到点子上,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长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在具体授课环节,因为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注重了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反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教学案中设计了符合本节课学习目标的练习,在完成合作探究学习后,可以立即进行学习效果的拓展训练。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堂就可以进行检测。而教师也可以马上根据学生对于预设问题的回答及随堂练习的效果,对知识点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导学案上及时修正,以更好地适应下一阶段的复习要求。虽然导学案一体化在有效教学上对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整个课堂授课环节被固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完全了解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对于预习时已将知识完全掌握的学生来说,整个课堂过程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随堂自测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十分了解才能设计得更加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整齐划一的作业与巩固练习,难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因材施教上略有不足。
总之,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上,需要老师既重视教的过程,又要重视学的过程,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能力上。如何达到二者的平衡,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继续努力。我们全体数学组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及时研究及时反思。
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为了肩负增效。所以我们的思想要解放,转变传统的观念,减负后,要在增效上做文章,如何增效,要让教师展开大讨论,增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精炼,抑扬顿挫,富有情感,精讲精练,达到“一语启发,一语激情,一语解惑,”的效果。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情满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创新。教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面向全体,低起点,小坡度,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先学后教,当堂巩固,堂堂清,课课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