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有感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有感
假期里,我利用闲暇仔细阅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组织老师进行课堂观察促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我对课堂观察了解不多,读完这本书,我对课堂观察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有一些感悟。传统的听评课,老师往往没有什么准备,大部分人都是夹着一本听课笔记本外带一支笔就进了课堂。没有预先和老师联系熟悉课程内容,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老师往往关注老师多一些,关注学生却很少。在提出听课意见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说的套话、大话多,空洞而且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改进方法。很少老师会针对课堂的某一个细节展开评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要求老师把思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有准备得走入课堂进行观摩。要听别人的课首先要做好听课的准备,而准备中,除了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状况等,确定正确的课堂听课理念是最重要的,要选择好课堂观察点,有效听课。比如:是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是观察小组活动效应;观察老师课堂时间分配还是课堂活动是否面向全体等。在评课时,老师要用依据说话,用理论说话。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比如着眼于学生投入状态来评课。学生课堂投入状态可从手、口、眼多方面反映出来,所以站在这个观察点的听课老师一定要坐在学生前方观察。老师课堂观察时,可以从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问题入手,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或者老师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是怎么参与的,效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另外,我们走进别人的课堂可能会发现值得借鉴的长处,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足。那么老师在经历了课堂过程,走出别人的课堂之后就要反思,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课堂以后要注意什么。以此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为了鉴别或者改造被听课人的课堂,而是为了通过课堂观察活动提高上课人和听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此再提高教学水平。课堂观察首先要努力发现被听课人的优点,并向讲课人询问产生这些长处的原因,以此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第二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心得体会
孙天恩
阅读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这本书,我清楚地知道了以后听评课的方向,我会学以致用,让自己的听评课走向专业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
一直以来,听评课都是学校教研的重点,但结果却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教师仅仅为听而听,无问题,无思考。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空话过多,缺乏有证据的观点。评课结果往往也只是体现为一个定量的分数。
而专业听评课课堂观察就是听课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程序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等主要步骤。这也为我自己以后听评课提出了要求:首先我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与被听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上课的主题和内容,了解课的大致结构和重难点和上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情况。其次做好是听课中做记录。要选择好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观察角度。最后是听课后做反思。
从《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这本书中,我也体悟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改变课堂教学效果:要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实战经验。如今学生的知识来源广,老师每天除了教书育人外,也要坚持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总结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
只要坚持,我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第三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有感
我们学校从这个学期开始,组织青年教师品读这本《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以促进有效教学。课堂观察,作为青年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和必备技能,有助于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课堂观察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直接从课堂上搜集资料,并根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研究。我平时对课堂观察了解不多,读完这本书,我对课堂观察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有一些感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回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熟悉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增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课堂观察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直接从课堂上搜集资料,并根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研究。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增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构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为听评课而听评课。把听评课当作任务来做,教师听评课不是主动的为了本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迫不得已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在发言时,要么大而全,要么过于客套,要么由专家或教研员把课堂变成了一言堂。
这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老师往往没有什么准备,大部分人都是夹着一本听课笔记本外带一支笔就进了课堂。很多教师在听课前没有预先和老师联系熟悉课程内容,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老师往往关注老师多一些,关注学生却很少。在提出听课意见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说的套话、大话多,空洞而且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改进方法。很少老师会针对课堂的某一个细节展开评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要求老师把思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有准备得走入课堂进行观摩。要听别人的课首先要做好听课的准备,而准备中,除了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状况等,确定正确的课堂听课理念是最重要的,要选择好课堂观察点,有效听课。比如:是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是观察小组活动效应;观察老师课堂时间分配还是课堂活动是否面向全体等。
在评课时,老师要用依据说话,用理论说话。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比如着眼于学生投入状态来评课。学生课堂投入状态可从手、口、眼多方面反映出来,所以站在这个观察点的听课老师一定要坐在学生前方观察。老师课堂观察时,可以从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问题入手,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或者老师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是怎么参与的,效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另外,我们走进别人的课堂可能会发现值得借鉴的长处,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足。那么老师在经历了课堂过程,走出别人的课堂之后就要反思,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课堂以后要注意什么。以此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为了鉴别或者改造被听课人的课堂,而是为了通过课堂观察活动提高上课人和听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此再提高教学水平。课堂观察首先要努力发现被听课人的优点,并向讲课人询问产生这些长处的原因,以此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要更加了解听评课的重要性,平时积极听课,听不同人的课,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平时要注意反思总结,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课堂观察是门综合、全面、讲求方法的一门有效策略。
第四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心得体会
栖霞市桃村中学 王丽萍
作为教师,对于听评课并不陌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听课是教师的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现实中,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周或者每学期都要坚持听课多少节,写多少听课记录。就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至于听的过程,评课的过程、效果如何,都没有去探讨。评课都是同科老师往一块一凑,简单分析,至于这节课的优缺点,老师们却大多只谈优点,至于缺点则很少触及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讲授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课堂组织得好、师生积极性高。我们听课评课的时候也是规定了这几方面的标准。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它分成四个部分:第一“故事分享”。记录了浙江省余杭、北京海淀、宁夏银川探索的若干故事,在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中所经历的思考,所经历的不平凡的历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完成一个教研和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第二部分“问题解答”。该部分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在这种指导下的行动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范式创新”。这一部分的核心是课堂观察框架和部分观察与记录工具,这是该书的精华部分,也是该书的创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听课。第四部分“课例研究”。该部分呈现了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它是课堂观察研究的实践层面意义上的延伸。
读了沈毅和崔允漷主编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既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听评课方法。又接触到了教学底线、评课标准、观察点、观察量表等崭新名词,通过这本书,我进一步意识到课堂观察的目的,对于听课的人来说,我们去听别人的课,要明白听课的目的,当课堂结束时,我们在别人的课堂中能得到哪些东西?这才是听课最为根本的目的。对教师而言,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在听课的时候重要的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同时反省自己的课堂,充分认识到自己课堂的优点和缺点,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当然我们平时在听课时可能还做不到这些方面。达不到那么高的要求。但是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去准备,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一、要做好听课前准备。要想从别人的课堂收获点东西,就必须要做好听课的准备,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与上课人进行课前沟通和交流,对听课观察点与课堂教学设计互相交换意见,来提高授课人的课堂教学效率。授课老师对本课的内容,想让学生明白重点、难点在哪里?准备通过自学解决?以及学生的分布情况做清楚的说明,听课老师心中有数,做到有“备”而听。选择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和观察位置,作好记录,评课的时候用相关的数据来说话,把自己的独特见解发表出来,对授课老师有帮助,也利于听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听课中做好专业的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一定要认真,做到全身心投入不能流于表面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仔细观察思考。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又要观察学生的学,做到二者兼顾。观察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等。还要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积极性的高低,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看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结合程度。当然听课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关注课堂上的每个方面。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科都应该有区别。对了解的教师,熟悉的班级,重点在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着重观察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记下自己深刻的感受。
三、听课要有观察点,通过课堂的观察点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以写好听课记录就没事了。应该仔细研究课堂,把所听的课在脑子里反复回忆,应进行多方面的琢磨。可以翻听课记录,找执教者交谈,或者将不同教师相同内容的课进行比较,甚至可以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看看效果。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得到宝贵的资源,可以由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可以得到宝贵的用于研究的资源。所以今后我们应该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课堂观察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要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在听评课中,观察到位、评价有效、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思考能力。
点评:我们走进别人的课堂可能会发现值得借鉴的长处,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足。那么老师在经历了课堂过程,走出别人的课堂之后就要反思,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课堂以后要注意什么。以此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走进别人的课堂可能会发现值得借鉴的长处,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足。那么老师在经历了课堂过程,走出别人的课堂之后就要反思,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课堂以后要注意什么。以此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第五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
我们平时所谈及的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和数据,并依据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作为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一名研训员,在教研活动中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是有着它独特的不同之处,它要求教研活动组织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方法。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故事分享。第二部分:问题解答。第三部分:范式创新。第四部分:课例研究。
本书围绕“传统听评课”、“听评课三大转变”阐述了课堂观察的目的、课堂观察的理念。让我明白了:“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从“教学有效”到“教师成长”这些日常工作中很是需要的道理。
我在阅读这一书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要听好教师的课,首先得做好听课的准备,而在所有听课的准备活动中,最重要就是形成正确的课堂观察理念。但是课堂观察理念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听课者课堂教学理念的自然形成并沉淀的。听课者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可能来自于阅读与观察,更多时候来自于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悟与体验。前者可以让后者进展得更快,但却无法取代后者。所以,每位教师在走进他人的课堂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课堂观察理念,这些课堂观察理念有着别人所没有的长处,也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短处;之所以在这儿把自己的主张并在实践中尝试的课堂观察理念写出来,就是希望能够在彼此课堂观察理念的交互与碰撞中,能够让自己课堂理念中的长处更多,让自己课堂理念中的短处更少。
因此,课堂观察的目的既不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鉴别与改造,也不是来装饰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课堂观察来优化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以此来提升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借助于对上课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借助于对听课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对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造。不管别人怎么关心自己的课堂,也不管别人对你的课堂提出多么宝贵的意见,你的课堂总是受自己课堂教学理念的引导,总是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制约。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既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支撑,也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限制,所有外在的因素要改变课堂教学品质,必须通过改变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