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4: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

第一篇: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

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文章是学生识字的土壤,随文识字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一种识字方法。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它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建构学习体系与内容;同时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的方式,贯串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反思以往在随文识字的具体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1、找不到随文识字的契机。

在低段的教学中,很早我就有了随文识字的意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找不到随文识字的契机。在具体操作时,我曾经让孩子初读过几遍课文后便出示生词、生字,通过强调字音、观察字形、大量扩词等方式,讲解生字的音、形、义,把这种识字活动定位为扫清孩子阅读的障碍,这样做的弊端是在识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因为脱离文本,学生的接受较为困难。我也曾采用这样的做法:在带孩子初读课文,然后在分析课文内容后,出示该课的生词、生字,反复认读。这样做的弊端是孩子在理解课文时依然存在生字障碍,而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的识字又让孩子存在没有大面积掌握的情况。

2、随文识字的方法单一。

我曾经看到过老师有意识地在学文的同时识字,但采用的方法均为读过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后,出示本句或本段的生字词,让学生反复读两遍。这种随文识字是不落实的。也有老师在学文时一碰到生字,便对生字的音、形、义全面讲解,这样耗时较多,势必降低课堂的效率。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存在。

3、随文识字操作不当,让孩子的思维游离了文本。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随文识字,但有时考虑的因素太多,试图将生字或生词所涉及到的训练都整合进去,由此产生的设计,表现有:

1、在随文识字时试图一步到位,甚至加入写字的练习,写完字以后,又试图将学生拉入文本。

2、在理解词语意思时加入口头造句的练习,这样做对义难字的理解深入了,但同时又将学生的思维带出了文本,脱离文章意境,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4、随文识字没有落实,学生没有大面积掌握。

因为没有找准识字契机,或者识字方法单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我有时就产生学生已经会认的错觉,但实际的识字效果反馈下来,才发现学生并没有大面积掌握或者大面积学生没有掌握,没能实质上地完成预定的识字教学目标。

究其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认真解读教材,分析处理生字,找到学问和识字的契合点。

遇到这些问题,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并且利用现阶段正承担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契机,将随文识字作为自己在教学中的研究小课题,在理论的学习中加以认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加以关注,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在实践后加以反思的研究方式,下面谈谈自己在研究中的认识、实践和反思。

一、认真解读教材,分析生字,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低段教材,课文倒是不长,可每一课的生字都不少,在设计随文识字的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认真解读教材,分析生字,掌握学情。

1、有些字很常见,有些字比较生僻,可能大面积的学生不认识。

2、有些字很好读,有些字容易读错字音,特别是平舌和翘舌的区别,鼻音和边音的区别,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还有四川方言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字音掌握的因素。

3、有些字词的意思浅显易懂,不需要教,有些字词的意思是必须教的。必须教的需要教到什么程度也要考虑,是仅需要了解生字在本课的意思,还是需要扩词,甚至需要能够运用?

4、有些字容易和其他字产生混淆,混淆的原因是音近或是形近或是义近?

5、有些字的字形与字义有密切联系,需要分析字理,有些字词可以用来作为精读教学的支撑点,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或者是文章的中心。综上种种,教师都必须加以分析,十分明确。

二、课堂操作例谈。

(一)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重点强调音难字。

在初读环节中,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利用各种识字自主识字在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强调或纠正字音,同时让学生注意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例1:《小鱼的梦》

1、范读

师:听老师读课文,仔细听。听什么?(随文识字意图:在听读中识字,对生字的读音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生:听字音、听句子中的重读和停顿。师:对,眼睛看屏幕,心里可以跟我一起读。(师范读。)

2、自读

(随文识字意图:总结独立识字的方法并加以实践,通过同学间对音难字的互相提醒,加深印象。)

师:小鱼的梦多美呀,翻开书。你们一定想自己读一读。对于这种没有拼音的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生:拼下面的拼音。师评价:这是最方便的做法。

师追问:如果下面没有这个字怎么办?生:翻查字表。师评价:对,看看104页,本课的生字在番号5后面。

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问老师、同学。生:猜一猜。师评价:猜字也是好办法,但猜了以后要用上面的那些办法加以证实。

师提要求:轻声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再看看有哪些字音你认为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生自读课文,师巡视,关注学生识字、读书情况,重点辅导学困生。)反馈: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音容易读错?

生:反馈。师相机出示音难字字卡,全班齐读。

3、齐读

师:手指着课文,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这一次,不但要读准音,还要注意每一句的停顿。(师生共读)

4、互读

师:同桌的小朋友互当小老师,评选三星朗读明星。怎样获得三星呢? 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师:二号同学请关书,用一号同学的书。

反馈:

1、获得三星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真厉害!反馈:没有获得三星的同学存在什么问题呢?

生反馈问题,重点对出现字音错误加以关注,出示相应字卡全班齐读巩固。

5、齐读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鱼的梦。(生齐读课文)反思:

在本课的初读环节,我针对随文识字在设计上力求体现四个层次:

1、在教师的范读中听读识字,对本课的生字字音有整体的感知。

2、在自读环节,帮助学生概括自主识字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借用课文这一载体让学生将这几种方法加以实践,并让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到文中的音难字,并通过学生互相间的提醒,加深印象。

3、在互读环节,让同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检测,互相间已经掌握的字音得到巩固,未掌握的字音得到纠正。

4、互读情况反馈这一环节,学生争对同桌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因为问题是学生中产生的,而且可能也比较普遍,学生关注度较高,音难字进一步得到巩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与生词、生字反复见面,对生字的字形也有了较深刻的印象。

(二)在讲读课文的环节中重点强调义难字。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例1:《燕子妈妈笑了》

师:小燕子第二次飞回来,告诉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燕子妈妈听了后怎么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生: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认真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师(出示词语卡:认真),生齐读。

师:燕子妈妈要求小燕子再怎样地去看看? 生:认真地看看。

师:那你们也认真地看看“认真”这个词语,在字音上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 生:“认”和“真”都是前鼻音。

师:那你们再认真地观察“真”字,在写这个字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生:“真”字里面有三横。

师点点头,评价:你们观察得非常“认真”。也可以说,你们观察得特别仔细。老师希望你们都具有“认真仔细”这种好品质,燕子妈妈也同样,希望小燕子具有“认真”的好品质,我们一起来对小燕子说„„ 生齐读燕子妈妈的话。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随文识字的意图重点解决“认真”一词,让学生对“认真”的字音加以巩固。“真”字是学生容易写错的一个生字,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观察,强调了字形。同时教师将“认真”一词巧妙地设计在教学语言中,使学生对“认真”的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了初步的体会。例2:《小闹钟》

师:猫头鹰的日记上面记着什么?

生:猫头鹰的日记上面记着:晚上我抓了三只老鼠,完成了任务。师(出示词语卡:任务)生齐读。

师:猫头鹰的任务是什么:生:晚上抓三只老鼠。

师:晚上抓三只老鼠,这是猫头鹰给自己制定的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猫头鹰的„„ 生齐读:任务。

师:猫头鹰完成了这件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叫做猫头鹰„„ 生:完成了任务。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中,随文识字的意图是理解义难词“任务”的意思,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了解:猫头鹰的任务是晚上抓三只老师。进一步老师引导“任务”的意思:晚上抓三只老鼠,这是猫头鹰给自己安排的自己应该完成地事情。但事实上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如果在此环节发散学生思维“守住主人家的大门,不让小偷进去,这是大黄狗的任务。”“把泥土松一松,让种子快点钻出地面,这是蚯蚓的任务。”等练习,学生对“任务”一词的理解会更深刻,但考虑到这种拓展,可能将学生带离文本,因此可安排在学文之后作为补充练习。例3:《数星星的孩子》

师: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他在干什么? 生:他仍然注视着夜空。

师(出示词语卡:注视)注视着夜空,就是„„ 生:看着夜晚的天空。

师:仅仅就是这么看着吗?看看这个词语(注视),“视”就是“看”的意思。“注视”是怎样地看?

生1:很认真地看。生2:很注意地看。

师评价:对,这个孩子是很注意地看,他专门看什么? 生:他专门看那些星星。反思

在此环节的设计中,随文识字的意图是重点理解义难词“注视”的意思。首先让学生了解“注视”就是看,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注视“又不是寻常的看,而是很注意地看。在此环节中也渗透了分解字义,然后了解词义的识字方法。

(三)在学文中伺机强调形难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针对要求学生会写的字,需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播,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教师需要提前分析孩子可能产生的错误的原因,可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的识字。例1:《雨铃铛》 师:“丁零当啷„„丁零当啷„„”雨铃铛在干什么? 生: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师(出示词语卡:招呼)生齐读词语。师:雨铃铛在招呼谁? 生:雨铃铛在招呼小燕子。

师:雨铃铛在招呼小燕子干什么?

生: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师抽生:你就是一个雨铃铛,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生表演 师评价:(师出示生字:招)瞧,雨铃铛的在招手。(师出示生字:呼)瞧,雨铃铛口中在呼喊。这就是„„ 生齐读词语“招呼”。

师 : 你们就是那串串雨铃铛,一起来招呼小燕子吧!生集体表演。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中,随文识字的意图是了解“招呼”的意思。在以往的教学中反映出学生往往把“招呼”写成“招乎”,通过做动作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对“招呼”一词有了形象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音字“呼”和“乎”的混淆。例2:《竹乡之歌》

师:在我国的西南,有一个生活在水边,与竹为伴的民族——傣族。它们住在竹楼上,竹楼周围,生长着青翠的竹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竹子的样子。师依据“竹”字的字形简笔画竹。(一根竹竿上,画两片竹叶,右边一根更长的竹竿,画两片竹叶,特别强调——在右边的竹竿根部,画一个小小的竹笋)

瞧,这幅画就变成了“竹”字,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个小勾,那是什么? 生:那是竹笋。

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个“竹”字。生跟着老师书空。反思:

这是本课的开课引入环节,随文识字的意图是利用课题解决“竹”这一形难字。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竹”字是学生非常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怎样让学生对这个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对“竹”字的各个部分加以图画,再利用图画对字形有了形象的感知。

(四)教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文章对生字的三个要素进行整合

生字音、形、义这三要素又不能截然地分离,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对生字词,特别是容易与其它字词产生混淆的生字词加以分析,巧妙地整合到学文中。例1:《美丽的彩虹》 师:谁来朗读第一小节。抽生朗读。

(出示词语卡:雨过天晴)生齐读词语。什么叫“雨过天晴”? 生:雨下过了,停了,天就晴了。

师:对,通过对词语里面每个字的解释,我们也能大致猜出词语的意思。师:怎么样的天空,我们会说是晴天呢? 师(出示生字“晴”)提示:看看这个字,猜一猜。生:能看见太阳的天空就是晴天。师:非常正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晴”字有个“日”字旁。

师:对。通过部首猜字的意思,是认字的好方法。在我们写字的时候,你也可以通过了解了“晴”字的意思,记得把“晴” 字写成“日”字旁,这样,也不容易写错了。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中,随文识字的意图是对“雨过天晴”一词的理解,重点又是对“晴”字的理解。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学生将形近字“晴”和“睛”产生混淆,在此加以强调,并渗透识字方法:通过部首猜字义,同时通过对字义的理解巩固字的书写。例2:《小鱼的梦》

师:小鱼睡在哪里?生:小鱼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师:小鱼躺在池塘妈妈的怀里。(出示词语卡:怀里)生齐读词语。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生:小鱼躺在池塘妈妈怀里。师:(师搂抱着学生)你就是小鱼,我就是池塘妈妈。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妈妈怀里很温暖。妈妈的怀里很舒服。

师:妈妈的怀里多温暖多舒服呀,紧贴着妈妈的心(提示怀是个竖心旁)这个竖心旁,就是妈妈那颗爱孩子的心。

师: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觉到小鱼的快乐,妈妈怀抱的温暖。抽生读。评:再温暖一点。生

反思:此环节的设计中,随文识字的意图是理解“怀里”这个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和学生肢体上的接触,并通过“妈妈的怀里多温暖多舒服呀,紧贴着妈妈的心”这种暗示,让孩子体会“池塘妈妈的怀里”在文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巧妙地提示“怀”字的竖心旁,让孩子对字形有了初步的掌握。例3:《小鱼的梦》

师(出示词语卡:波浪)波浪也来了。看“波浪”这个词,你知道波浪的家在哪里吗? 生:波浪的家在水里。师:为什么?生: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师:物体的表面我们总称为“皮”。瞧,“波”字的右边就是一个“皮”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波浪总是在水面上形成。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把活泼的“泼”字和波浪的“波”搞混淆,此环节的意图是在了解“波浪”的词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波”字右边的“皮”加以认识,达到避免形近字混淆的目的。

识字教学中,特别是针对只要求认识的生字,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字都有精准的记忆,即使是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暂时达到了这种目的,根据小学生遗忘规律,这种记忆也是不可能长久的,通过让学生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法,是可以弥补的。在这里,我最想强调的是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自主随文识字,学生才能不断实践识字方法,才能大量拓展识字,才能反复巩固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最重要的是对这些字词所包含的意思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篇:浅谈随文识字

讲座:

浅谈“随文识字”

营里小学 常认燕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如今我通过学习,终于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

“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一)随文正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二)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更重要的是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同样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我曾经一味的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

如今,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我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如今,我肯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我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标志,画记号帮助小学生朗读,起到很好的效果。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随文识字教学

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四个字“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一)随文正音

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就能解决老师们提到的识字教学中识字与学文的关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二)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更重要的是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同样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我曾经一味的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其实识字教学中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要舍得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标志,画记号帮助学生朗读。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文识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随文教学的一般课时安排方式:如课文篇幅较长,识字量较大,分成两课时完成的话,应依据课文内容合理的将文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随文识字,而不是一节识字,一节学文,识字学文两者不可分割。

2.准确把握“认识”和学会的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

随文识字教学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初读感知课文,圈画生字3.随文识字4.巩固识字5.指导写字

第四篇:随文识字教案

随文识字教案《 秋 天 》

新区小学 杨双欣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3.大雁图片。(教师)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气 汽

天()()水 空()()油(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二)品读第2自然段。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

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

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五篇:低年级随文识字

低年级随文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和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将“识”和“写”要求分开,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将生字分为一类字和二类字,目的是减轻学生写的难度,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早的凭借汉字进行阅读。由此可见,一、二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文和识字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要分开进行,要同时进行,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但是我们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这就需要合理的分配课程资源,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怎么要质量?我们必须弄清孩子的识字心理,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我们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生字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专门用一节课学习生字,这样看来似乎是很科学的,上成了生字专题的形式,殊不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即使老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和感受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二者的融会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激发学生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所说的“随文识字”。

例《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第三册十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画”,学习本单元旨在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好。结合本班实际在这篇文章我以投放“随文识字”策略为主进行教学,将识字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结合,在随文识字中促进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巩固识字,取得了好的效果。

1、在导课中随文识字

以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出示“一盒彩笔”的词卡,指导朗读词卡,使学生加深对“盒”字的形象,再引导学生观察“盒”字,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加以识记,课堂上学生也找出了该规律,识记效果好。由于在本课还要求写“盒”,因此让学生在课桌上书空巩固记忆,课后,学生都掌握了“盒”的书写。

2、在初读中随文识字

扎实初读是进一步理解赏析课文的基础,在初读中,我继续投放随文识字策略。首先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倾听过程中随文识字。在检查全班齐读课文时,遇到多数同学将“明月”“宝藏”“结满”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相机停下来指导,先读词,再放回课文中随文朗读,真正将随文识字落到实处。

3、在精读中随文识字 本文韵律优美,诗歌由两幅画组成,一幅是美丽的今天,一幅是明天的理想,在教学中我以老师与学生一起画画的方式感知语言文字,将画画与语言文字的理解相结合,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理解想象中指导感情朗读。例教学中让学生画“连绵起伏的远山”时,相机出示“连绵起伏”的词卡,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示“连绵起伏”的样子,并指导读词,再放回句子中感受,由词到句,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生字“绵”的识记。再让学生画“将中秋明月挂在山尖”时,学生在“挂”时出了错,这时我没有去帮忙,而是让同学帮助,理解“挂”的动作并巩固识记“挂”。在识记“饥荒”时,采用换词法理解识记。其他生字在教学中也类似处理。

当然,光通过随文识字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认清汉字,所以,我们还应该在通过多次阅读文本,与汉字多次见面后,把汉字有选择地集中起来,(以学生的情况选)并趁此机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下载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随文识字的操作策略(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文识字课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

    浅谈随文识字教学

    浅谈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帮助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是为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促其全面发展的关键工作。然而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繁琐的识字,怎样省时......

    二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合集5篇]

    随文识字课堂教学的策略 ——参加小学语文教科版教材教学能手培训班交流材料 提到识字写字教学,最常见的有两种课型是集中分类的识字写字教学和随文识字教学,随文识字教学,通......

    《三个儿子》教案公开课随文识字策略研究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随文识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练习用“既„„又„„”说话。 教学重难点:会认6个生字,......

    谈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谈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长岭小学 魏桂香 摘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我提出了六种识字识字写字的方法: 一、创......

    谈谈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谈谈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和听话、说话有着紧密的联系,关系到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随文识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随文识字[小编推荐]

    低年级教学中的随文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识字有量化的要求,一二年级重点是识字写字。“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识字 ,为学生提早阅读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