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

时间:2019-05-13 04:2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

第一篇: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

第一讲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

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习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等。这一讲主要是讲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可以说记忆力是儿童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记忆力不强等学习能力不足是这个年龄段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 ★记得快,忘得也快。

三、走进专家课堂

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

★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 ②图示记忆法

四、建议家长做法:

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

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

男女在生理发育上有快有慢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不要数落孩子“不如人”,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必须了解孩子为何学习困难,作适当的帮助,让他能面对在学校遇到的小小胜利或失败。

2、找出孩子记忆水平低的原因

家长要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找准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对症下药,相信只要努力,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一定会得以开发和提高。根据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所以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每个人的记忆力都会提高几个档次。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记忆力。

让孩子把学校当作快乐的场所,以产生向往之心,而感受学习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孩子喜欢自己的学校,喜欢自己的老师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记忆力的提高那是不求即得的事情。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关键。记得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自己教育儿子和女儿的经验:在儿子小的时候,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对孩子经常说的话就是:再这样就把你送学校里去,让老师来管你。这样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个印象,那就是学校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那里的老师也很严厉,不好,我不要去学校。所以,郑渊洁的儿子从来就没有进过学校读书,郑渊洁儿子的老师就是郑渊洁;吸取了这个教训,等有了女儿以后,郑渊洁改变了教育方式,当女儿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就说:再这样以后就不送你去学校读书了,也不让老师教你了。结果,女儿却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4、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

有的孩子记忆力不高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告诉孩子:当你心不在焉,人家在背单词,你却在想怎么样才能抓到窗前飞过的那只小鸟的时候,你还能记住点什么呢?

5、指导孩子经常记忆、多记忆来锻炼记忆能力

许多记忆超群的名人,就是从小就开始对记忆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小的时候,为了锻炼记忆力每天早上都要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经过这种长期的锻炼,他的记忆力始终保持灵敏活跃,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

6、注意膳食结构有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过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品还有富含锌的芹菜、富含磷脂、某些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芝麻、瘦肉等。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7、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计划,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制定时间表,告诉孩子必须确实实践,建立他的责任感。

五、交流讨论:

联系实际,家长谈自己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方面的具体做法,相互借鉴。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一直在旁边指导,还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做法科学?请写下你的见解。

2、你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吗?如果没有,请给自己订个计划,争取定时向孩子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讲

要积极关注孩子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

3、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学重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

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父母和子女的血缘亲情应该是世界上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情,但是,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却最疏远、矛盾最尖锐,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使孩子的父母颇感困惑。为什么“最近的你”成了“最远的爱”呢?怎样才能“让爱重来”呢?这是这一讲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阅读第一个案例《妈妈偏心眼》,然后交流讨论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妈妈和小姨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正是妈妈对静静的过高要求,过多管束和不公正的指责使孩子产生了妈妈偏心眼,妈妈不爱我的困惑。幸好孩子有个开明的小姨,她及时发现了静静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和静静妈妈的对话,使静静妈妈开始改变了对女儿的看法,开始主动学习与女儿的相处之道,应该说,这是这对冤家母女改善关系的良好开端。

2、专家分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①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②亲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③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又缺乏尊重。

3、家长如何把握正确的亲子相处之道?

①用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②不要把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看成小孩,要尊重孩子。③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听话,允许孩子适当不听话。④用适当的技巧消除孩子的反抗心态。⑤做孩子心灵的朋友和游戏的玩伴。⑥把你的爱表达出来。

4、利用专家课堂告诉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 ①孩子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

这一代孩子不单单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帮助.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选择,而不是替孩子选择。孩子不需要父母大包大揽,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②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行为的人对待。③学会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赞美孩子。

培养孩子需要的是爱心、耐心,更需要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其实,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思想,要有健康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才能立足于社会。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赞美孩子。”要从孩子身上看到优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去鼓励他,挤出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成绩,用优点来帮助孩子改正生活中的不足,克服学习上的错误,用真情感动孩子。“用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闭上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变得可爱,一天比一天变得懂事。而且家长的赞美会无意中巩固孩子身上也许是偶尔才出现的闪光点。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国教育家早已就如何关爱孩子的问题发表过许多观点.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琴曾说:对孩子要有八爱:

1、“爱的目光”(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赏识的神情告诉孩子,你让我骄傲)

2、“爱的微笑”(面对孩子,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我爱你孩子)

3、“爱的语言”(鼓励孩子,常对孩子说,你真行)

4、“爱的细节”(细节最能打动人心,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爱,感受爱)

5、“爱的渴望”(让孩子获得爱,使他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努力)

6、“爱的管教”(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7、“爱的胸怀”(要包容孩子,给孩子重新开始的机会)

8、“爱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幸福)。

把你的爱表达出来。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不能把爱转化成对孩子更高的要求,让爱成为负担,也不能仅仅把爱藏在心里,要用语言和行动把你的爱表达出来。当然我们说的爱,并不是对孩子的溺爱,不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或者做的让你满意的时候,给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孩子遇到不顺的时候或者做的让你不满意的时候,送上你的理解和安慰,让孩子觉得你愿意帮助他、关心他、支持他、理解他。⑤做孩子心灵成长的榜样

人生的第一座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有一句教育名言:一千个好校长,也比不上一个好爸爸。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一句名言:一个好人的背后一定有过一个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⑥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倾听者。

父母把孩子所有的感情——积极的、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孩子心灵的成长非常需要倾听。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我和孩子的关系就是“够朋友”三个字。一位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讲起父子的关系,他说:我们俩的关系是一个字“铁”。只有够朋友,只有铁,孩子有话才能对你说,有泪才能对你流。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平等,要民主,要时刻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同伴少,缺少交流的对象,很容易造成心理畸形。

鲁迅说: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心,与孩子心与心沟通,不要把孩子越推越远,不要把孩子的心门关上。健康的心灵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倾听者吧。

5、用录音机展示情景对话《我和妹妹的较量》学习第二个案例。

6、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或者过高的评价(哥哥),或者过低的评价(妹妹),无论哪种评价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7、学习“教育故事”中爸爸的做法:

针对不同的自我评价,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通过“我能我会”或“我不能我不会”的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可谓润物无声。

四、交流讨论:

家长自由阅读《改掉孩子挑剔别人的坏毛病》和《让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更好地成长》两个案例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周末的时候,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跟孩子一起打闹,一起捉迷藏,一起搞搞恶作剧。

2、根据孩子的自我评价弱点,参考教材40页的表格,帮助孩子反省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第三讲

好的性格需要培养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孩子性格培养的重要性;

2.让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交往和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3、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教学重点] 1.让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交往和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2、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交流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性格如何,直接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好的性格包括强烈的自信心、饱满的热情、富有同情心、灵活性强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呢?这是本讲的主要话题。

二、学习新课

1、放情景对话录音,让家长交流自己听了之后的感受,然后通过“心灵独白”部分与家长们产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可以说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解读孩子产生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胆怯的性格 ●家庭环境的影响

过分溺爱、过度严厉、期望过高 ●学校教育的影响

教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

2、带领家长走进专家课堂

对于胆怯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扰,恢复活泼的天性。所以,专家建议: ●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

重视孩子的情绪反应。●

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

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

尊重孩子的个性。

3、告诉家长,当孩子表现出胆怯心理的时候,父母唯一能做的是帮助孩子走出胆怯,而不是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如:招待客人、自己到商店购买小商品、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多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帮助很重要。请老师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多鼓励孩子。③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鼓励孩子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④利用角色游戏。模拟一些让自己感到胆怯的情景,让孩子理解很多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⑥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

不要恐吓、讥讽或动辄打骂孩子。古人云: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4、“我等的不耐烦了”这个案例则是点出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耐性差的不良性格。告诉家长:孩子耐性差等不好的行为方式,其实很多都是由于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就如同案例中的孩子,如果不允许孩子做的事一开始就不许做,孩子便没有痛苦和反复,如果等养成了坏习惯再去纠正,那么一百个坏行为养成的坏习惯就需要两百个好行为去纠正它,必然事倍功半。告诉家长耐心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不仅对他在学习上有帮助,而且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和训练: ① 父母要切记自己是孩子行为的榜样。

②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③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勿包办代替。④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等待。

⑤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⑦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鼓励为主。

三、进行课堂总结:

告诉家长:孩子亲近的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兴趣、举止、言谈、脾气、文化修养和为人,无时无刻不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孩子很像是父母的“影子”。因此,做家长的千万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你家有一部“窃听器”,有一架“摄像机”,时刻在窥视着你,你的性格也将化为孩子的命运。家教,实际上是人生的传代。

四、布置课后作业

(1)平日里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2)帮助孩子测测自己的忍耐性指数。(课本60页)(3)怎样让孩子走出胆怯?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

第四讲

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目的] 1.让家长知道培养孩子独立性很重要;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重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让家长明确学习目的: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学习新课

1、家长先自主学习教材“情景对话”《我的事情我做主》《妈妈,我能参加夏令营吗?》及相关部分内容,然后让家长自由发言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的得与失。

2、走进专家讲堂: 让家长知道:

①有成就的人必然是一个自主的人。孩子的自主行动是自发的、自愿的,所以更容易坚持,更能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②无数事实证明,缺乏独立性,凡事总依赖别人决断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也很难成熟起来。

③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要达到教育孩子的本质目的,首先应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人。

三、建议家长做法

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独立性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自立起来。①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孩子。②把行动的权利还给孩子。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的鼓励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孩子会从父母信任的目光、满意的微笑、赞赏的话语中得到鼓励,倍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保护孩子的自尊。

①自尊是孩子发展与成长的阳光和空气,所以,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要有意无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抹杀他们的努力。

②蹲下身子看孩子,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

③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要比,就要把自己孩子的现在与过去比,这样才能比出进步,比出信心。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时时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要给孩子说话的自由,常常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必要现在就为孩子设定将来的生活和工作。

6、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会使孩子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回促进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7、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宽容孩子的过错。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家站个应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只要他能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就应该给予肯定,不要指责,更不能惩罚。家长的宽容,可以促进孩子的不断发展。

四、进行课堂总结:

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还应下决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五、布置课后作业:

1、每天给孩子一个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坚持一个月。

第五讲 学会观察

学会爱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孩子观察力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3、让家长知道怎样培养和保护孩子的爱心。[教学重点] 1.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让家长知道怎样培养和保护孩子的爱心。[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了四年级,仍然有部分学生怕写作文,而且有些孩子到了高中、大学依然对写作文感到头疼,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协作的基本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观察能力差。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这是本讲主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读案例一《我怎么没的写》中的情景对话及心灵独白部分,请家长自由发言,然后学习“教育故事”中爸爸的做法。

2、走进专家课堂:

①什么是观察力?在观察事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观察力是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中,能全面、深入、准确、迅速地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

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更重要的还得用头脑去思考。②了解儿童观察力的特点: ●缺乏稳定性

没有明确目的,易受事物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观察对象容易更换,对事物印象不深刻。●持续时间短 ●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③如何提高孩子观察力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明确观察的目的。

●帮孩子学会一些必备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法、分解观察法、连续观察法等。●帮助孩子养成作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引导孩子用心观察

总之,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首先应引起孩子的观察兴趣,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使观察活动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其次,应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随时随地留心周围的事物;再者,要使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孩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计划、有层次、深入、连续地观察。只要注意这些方面,孩子观察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3、家长自学第二个案例《蚕宝宝,快长大》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及“教育故事”部分,然后交流讨论自己对孩子“养小动物”这件事情的认识。

4、专家课堂:

●对喜欢养小动物的孩子,家长不要因为麻烦而拒绝孩子的要求。养小动物,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遣独生子女的寂寞和孤独。

●在很多情况下,是父母的行为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了孩子的爱心。

●爱是相互的,既要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给予他的爱,更要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把爱施与别人。

●学习是重要的,但是让孩子学会爱更重要。

5、专家支招:

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当好孩子的榜样。家长对他人的爱心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家长要做关心别人的模范。●多与孩子进行闲谈式的情感交流,教孩子学会移情能力。所谓移情能力就是指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例如让孩子感受并体谅他人的痛苦,从而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等。

●给孩子创造实施爱心的机会,培养表达爱心的能力。●呵护并支持孩子的爱心。

●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创设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学会做人。

●让孩子和大自然交朋友。孩子与大自然的花草、动物和谐相处,也是培养孩子爱心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进行课堂总结

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 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

四、布置家长作业:

1、给孩子一个养小动物或栽种一种植物的机会,协助孩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每天记录观察日记。

2、当发现孩子有友善行为的时候,请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或亲切的拥抱。

第六讲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2、让家长知道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合作。[教学难点]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家长阅读《不能告诉他》这个案例及相关的教育故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与此相关的内容,以引起家长对此问题的重视。

2、走进专家课堂:

①故事中林林的表现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与讨论。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不仅是对朋友的帮助,同时也是对自己思路的清理,使之更清楚、更明白;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愉快和帮助被人后心理上的满足,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将来参加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②当今社会,竞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熏陶和成长环境造就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的竞争观念是增强了,但是却不懂得竞争,不善于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理解什么是竞争。例如有孩子把竞争理解为“你死我活” “残酷无情” 等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是不懂得如何竞争,即在竞争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如文中的林林小朋友,为了不让好朋友超过自己,便欺骗朋友,故意说自己也不会做那道数学题,很明显,这属于不知道如何竞争,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小就培养孩子能够正视竞争、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勇气和能力。

3、家长疑问及专家支招:(1)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了解孩子竞争心理特点,及时发现不良问题倾向。

●帮助孩子正确理解竞争的含义。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一方消灭一方,而是自身与环境(对方)的共存。竞争对手永远都会存在,假如没有了竞争对手,自身的发展也就停止了。●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教育孩子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孩子明白,无论是什么样的竞争,自身的实力是决定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醒孩子要凭借实力和能力去赶超对手,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去战胜对手,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竞争。

(2)怎样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过高的目标既加重孩子的负担,又容易使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择手段”,形成恶性竞争;过低的目标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有可能使他们变的不愿意去竞争,从而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

●帮助孩子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归因与自己的努力,接的自己可以控制,那么他在参与竞争时就会有更强的动机,有更强的进去心和好胜心,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如果归因于伙伴,认为自己不能主宰,那么他很容易在竞争中放弃努力,也有可能为了竞争而打击同伴。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归因,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竞争心态。●帮孩子建立和谐、稳定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3)如何消除孩子在竞争中的嫉妒心理,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竞争中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对手,对待同伴的成功,就容易出现嫉妒心理。在儿童中,妒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孩子的嫉妒往往表现为疏远同伴,说对方坏话,不给对方任何帮助或便利,有意拆对方的台等。嫉妒不仅会破坏同伴关系,也会似的孩子变得冷漠、孤僻、敌对。因此,要认清嫉妒给孩子的危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家长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防微杜渐,及时疏导,让孩子远离嫉妒。如正确的评价孩子的成败,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原则的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等。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三、学习《游戏失败了》案例,结合专家课堂让家长明白该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合作。

四、课堂小结:

诗人萧伯纳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我们两个相互交换苹果,那么每个人还是一个;如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我们两个交换思想,那么你有两个思想,我也有两个思想。”教会孩子合作与分享,在合作与分享中体会竞争的乐趣是我们家长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五、布置作业:

1、跟孩子或孩子的同伴一起玩两人三足走或三人三足走的游戏,体会合作的重要和乐趣。可以让孩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第七讲

接纳别人很重要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10岁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从而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通过具体案例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如何化解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学会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并主动接纳他人。

3、通过互动环节,给家长提供反思自己行为的空间,加强教学效果。【教学重点】 掌握批评孩子的艺术。【教学难点】

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接纳别人。【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互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学教材125页“情景对话”,并互动交流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明明身上发生的事情,您觉得在自己孩子或者周围的人身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家长自由发言)谈论孩子类似的表现,并要求家长谈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或者当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2、案例分析: 象明明这样不容易接纳别人,不喜欢跟调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玩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当然,在其他孩子身上同样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其实,归根结底是孩子们缺少一颗宽容别人的心,所以不会接纳别人,尤其是当对方有缺点的时候。当然,这些现象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家长担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的孩子跟表现差的同学在一块,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为此找到老师„„

殊不知,这种做法反而不利于孩子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走进专家课堂:如何让孩子接纳别人?

1、要孩子愉快的接纳别人,首先父母要接纳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用时间与你的子女在—起。

如果父母没有用时间在子女身上,他们便会用时间发脾气、打架,或有其他忿怒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对他的关注,甚至有的孩子用离家出走的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孩子没有这些过火的行为发生,那么他的内心一定会有积怨,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即使再忙,每天抽出几分钟静静地跟孩子聊几句家常,聊聊孩子在学校里的见闻,孩子就会非常地满足了。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孩子的感受。

真正的聆听是表示“我接纳你”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当父母用时间聆听,孩子就会感到被接纳。对孩子来说,爱就是时间。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纳他们本人,会感到自己的独特和被欣赏。孩子眼睛的颜色、身体是矮胖或是高瘦,个性好动或好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因此,善于倾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接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长互动调查2:

您觉得您的孩子喜欢他自己吗?如果喜欢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如果不喜欢,您又是怎么察觉到的?

(家长自由发言)小结:有时候与学生谈心,觉得一部分孩子竟然找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这说明孩子连自己都不接纳。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接纳的人,能接纳别人吗?

孩子良性的自我接纳,对自己优缺点的准确认识,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形成是接纳别人的重要一环,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性活动,甚至是让孩子“吃苦”的活动,就如教材中明明的妈妈一样,(见教材126页教育故事)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他人和自己的优缺点,使孩子能够准确的评价自我,积极而全面的评价别人,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使孩子接纳别人。●掌握对孩子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及艺术。

我们既不要一味地表扬孩子,也不要经常批评孩子。一味地受到表扬的孩子会很骄傲,不愿意接纳别人。经常被批评的孩于会感到失败、被拒绝和无能。所以批评孩子时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允许孩子做出解释,批评过后还要给孩子一定的感情慰籍,(俗语说的“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吃”)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了事情就不爱他。

2、孩子需要被接纳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学到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学到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里,他学到羞怯;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愧里,他学到内疚;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里,他学到忍耐;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学到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里,他学到欣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学到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里,他学到保持信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里,他学到喜欢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里,他学到这个世界有爱。

3、让孩子知道接纳别人很重要。

事例说明

四、家长必须掌握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3、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评。

4、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5、要注意态度,要取得批评的效果。

6、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因为教材中已经说的很详细,所以不多做赘述。)结合以下几个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交流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事例一】摔碎花瓶的故事

心平气和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教育态度,充满智慧的表扬比直接的批评收到的效果会更显著。

【事例二】四块糖的故事 【事例三】摘玫瑰的小女孩 课堂小结:

这一系列故事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批评孩子是教育的方式而不是目的,这点我们应该牢记在心。掌握批评的艺术,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维护孩子的自尊,相信孩子一定会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并积极改正错误。

当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后,定能用从家长身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别人的评价中,从而学会愉快的接纳别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就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每个人身上也总有些长处和短处。正如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又缺一不可,世界也是这样,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才有了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世界才如此的千奇百怪,精彩绝伦。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出自己的精彩。因此,让孩子知道愉快地接纳别人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交往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孩子懂得接纳他人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体会别人的感受,并学着付出自己的支持和关怀,锻炼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孩子能逐渐接纳别人,尤其是能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

五、作业设计

1、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自己是如何处理的,你觉得你的处理方法科学吗?

2、当孩子向你抱怨同学或者伙伴的缺点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八、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

[教学目的]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重点]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难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读文的第一个案例: “我和她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交流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自己应借鉴文中母亲的哪些做法。

2、解读本学段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

10~11岁的孩子,离进入青春期还有几步之遥,仍然表现出儿童的基本特点,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的意见和观点,但是不可否认,个别发育早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有关的科学的性知识。

三、走进专家课堂

1、专家建议:

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男孩女孩有啥不一样?”等类似问题的回答,家长不要采取回避的方式,更不要通过编故事来糊弄孩子。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由于性问题的个别性和隐私性,家长不要寄希望于老师对你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才是最好的途径。

2、家长的困惑: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 ●讲授科学的性知识。

对孩子性健康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开始,比如男孩子穿男孩子的衣服,留短发,玩汽车、枪炮,女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布娃娃、小动物,留长发等。等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让他看到异性小朋友的生殖器官,他知道字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并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科学的回答是“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当孩子问“妈妈,你到底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就告诉孩子,生孩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剖腹产,另一种是自然生产。可以借助图片等让孩子获得直观的认识。如果孩子再继续问“妈妈,我是怎么到你肚子里去的”等更深入的问题的时候,也要正面回答孩子。当女孩子11岁男孩子13岁进入青春期前,妈妈要悄悄告诉女儿月经初潮是怎么回事,爸爸要悄悄告诉儿子遗精是怎么回事。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些性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特别庆贺,庆贺孩子长大了。只有当孩子真正知道了自己真实的生命起源,他才可能更尊重妈妈,更爱爸爸。

●让孩子了解身体的隐私,防止性侵犯。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自然交谈 ●书面交流 ●提供书籍

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②夫妻在孩子面前要亲近得体。

③及时给孩子讲一些与他们年龄、理解能力相符合的性知识。④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⑤帮助孩子正确接纳自己。

四、教师讲读或家长阅读第二个案例“他们嫌我娘娘腔”及相关的教育故事。

告诉家长教育故事中孩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呢?

1、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庭教育里,男性教育的淡出是重要原因。(2)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有变化

(3)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是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之一。

(4)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性别教育教材和课程,对学生传统的评价体制缺乏“性别体制”。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杜绝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严重缺失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

2、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家长对男孩子的“娘娘腔”问题不能大惊小怪。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生活,要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事情,使他们不过分依赖父母,让他们在生活中取得经验,特别是对男孩子,更要多多“放开”,多让其“独立自主”。

●父亲应尽可能多的跟孩子在一起,多陪孩子玩。即使没有时间,也应该通过电话、书信或邮件的方式互相交流。

●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娘娘腔时,一定要循循善诱,不能责备呵斥,最好做到不 留痕迹。相信这只不过是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已。

●不要强调刻板的角色扮演,不要把父母对于性别的既定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五、进行课堂总结,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篇:牵手两代备课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

六(1)班——周长远

【开场白】 各位家长: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的内容是《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段第六册——《孩子的烦恼,你知道吗?》。

一、教材分析:

处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约在11——13岁之间,已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出了许多弱点:善于嫉妒、爱攀比,撒谎现象普遍存在;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不知谦让,以自我为中心,异性间的吸引也初见端倪;在和父母的相处中,他们无端的拒绝父母,动辄对父母大吼大叫,不听父母的话,出现了一些逆反情绪;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不同程度的有考试焦虑心理;平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开,缺乏爱心,不知感恩等。他们也由此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内心产生了许多烦恼和困惑。

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教材选取了生活和学习的片段,安排了八讲内容,分别是《帮孩子解除烦恼》、《换个角度看孩子》、《成功是成功之母》、《爱,需要经营》、《良好的个性需要培养》、《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合理疏导不良情绪》、《为孩子的成长喝彩》。每一讲都用自然而深情的心灵独白,真实而深刻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活动,自然揭示并深入解决对待这些困惑的策略——其主旨就是家长们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本着“交流疏通”的原则,“用爱导航”,循循善诱,耐心交流,合理疏导,以解除孩子的烦恼,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因教育而幸福” 的亲子和“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2、家长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

3、家长能正确认识孩子,运用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

三、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中引起家长情感的共鸣。

2、情境感受法:创设生动情境,加深对事情的反思和感悟。

3、讨论交流法:在交流中对孩子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4、系统讲述法等:结合“专家支招”部分,让家长掌握科学而准确的方法。

第一讲:帮孩子解除烦恼

一、教材分析:

本讲内容包括两个案例故事:《我最好的朋友变了》和《我好像有点喜欢他》。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信赖度逐渐下降,开始关注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迫切渴望朋友之间的友谊,异性之间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他们普遍遇到了朋友交往的烦恼和困惑。家长怎样重视孩子友谊的发展?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教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讲主要是让家长了解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学习及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教会孩子如何去经营友谊。

2、当孩子喜欢上某个异性或被某个异性喜欢时,家长知道应该怎么办,掌握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让家长了解孩子出现了交往矛盾和早恋问题时解决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交流法 对比法

五、教学建议:

①首先可从孩子在交友和在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切入,声情并茂地讲述或录音播放《我最好的朋友变了》和《我好像有点喜欢他》两个案例故事。引导家长讨论交流案例故事中反应的是什么问题?然后教师给出几种可能的处理方式让家长选择:

1、不加理睬。

2、暗中翻看孩子的日记以寻求线索。

3、警告孩子不许这样那样做。

4、和孩子好好沟通。

5、去找孩子的矛盾者或追求者,警告他不要招惹自己的孩子。

6、告诉老师。

家长选择后,引导家长和自己平日对待这些问题的做法比较,看看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教育方法值得欣赏?通过交流,达成共识。第一个故事中的母亲面对孩子交友的困惑,没有偷看女儿日记或找老师,而是采用和女儿交流的方式,认真倾听女儿的心事,体谅女儿的烦恼,与女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去体谅朋友的感受,让孩子理解了朋友的做法。并对孩子友谊的发展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建议:修复友谊或重建友谊。第二个故事中的父母,面对自己有了早恋倾向的孩子,没有采取简单的粗暴的硬性阻止的方式,而是温和地甚至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和孩子探讨异性情感的问题,自始至终本着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原则,将女儿对异性同学的好感转变为其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的疏导教育,让女儿能够“自我觉醒”,消除烦恼,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②引导家长快速默读“专家讲堂”,然后分析讨论共商对策: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去经营友谊?怎样疏导孩子的早恋

问题呢?

针对讨论,概括小结: 经营友谊的对策: 1.引导孩子结交好朋友。

2.教育孩子自身要宽容,不以自我为中心。

3.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不要“哥们义气”等等 正确引导异性间的交往:

1、让孩子了解与异性交往的原则:

(1)反对“男女授受不亲”,重视“男女有别”。(2)最好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

(3)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过于波动的接触。

2、不要给孩子乱贴“早恋”的标签。

3、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家长应做到:理解、关爱、沟通、引导。

4、大方的和孩子谈心:讲讲青春期爱情的特点;如何摆脱小朋友的亲爱和约会;疏远恋情的方法有哪些等等。

以上问题,可适当补充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深化理解。

1、教材中仇恨袋的故事。

2、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故事,鲁迅和瞿秋白交往的故事等。

3、早恋荒废学业的例子;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早恋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

五、家长现身说法: 判断异性交往的正误。谈谈在对待孩子交往方面问题的新的认识。

六、作业

1、向老师推销你的孩子。

2、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和同学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并谈谈你打算怎样让孩子认识并改正这些问题?

第二讲:换个角度看孩子

六(1)班——周长远

一、教材分析:

本讲的两个案例故事是《我凭什么让着他》和《我也想上培训班》。第一个故事反映的是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私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家长的冲突。好在这位母亲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待孩子平静了,诚恳地向女儿道歉,并通过进一步地交流,让孩子明白了事理——遇到问题,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第二个案例故事发映的是一个孩子的求知欲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冲突。家长换了个角度解决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周围能够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调动了孩子的爷爷教胡琴,利用电视上的“学英语”节目学英语,尽量满足孩子特长发展的需要。

两个案例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使家长认识到换个角度看孩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换个角度看孩子?如何教会孩子也学会换位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是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在具体的家教中能够换个角度看孩子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案例法 对比法 谈话法

五、教学建议:

1、角色扮演,情景演示:两个故事中的“情景对话”和“心灵独白”。家长交流:这两则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2、教师现场调查:你在遇到以上问题时,是怎样处理的?问题得到了怎样的解决?

3、针对家长发言,教师结合“教育故事”和“专家课堂”进行案例

分析讨论,为什么要换个角度看孩子?家长应如何换个角度看孩子呢? 归纳总结:

换一个角度看孩子的好处:

(1)能够避免和解决矛盾,赢得友谊。(2)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3)能够更好地与人合作。

父母如何换个角度看孩子?共同概括具体做法:(1)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单方意愿强加给孩子。(2)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3)更好的发挥孩子的优势,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合理的满足。

4、引导家长参与出谋划策:

我们家长了解了如何换个角度看孩子,那么怎样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呢?引导家长发言讨论后总结:

(1)建立平等有序的家庭关系。(2)家长要以身作则。

(3)让孩子懂得理解和尊重父母。(4)行为指导法和实例引导法等。5.案例拓展:

(1)教师自己的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事例。(2)农村雕塑家的故事,伟人逆境成才的故事等。6.亲子作业:

(1)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的?(2)你的孩子在先天禀赋上有哪些劣势,换个角度,还可以怎样看待这些劣势?

第三篇:牵手两代家长会备课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刜一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3、帮助家长明确刜一学生在学习上需要做好那些适应?

4、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 共同讨论 问题分析 总结归纳 专家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迚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刜中第一册第二章《做学习的主人——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二、故事切入:故事一

[学生小明]:小明满载着小学的回忆,步入了刜中的大门.①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幻想着刜中轻松愈快的学习生活,幻想着和蔼可亲的老师同学.但是好景不长,七门功课气势汹汹地“大军压境”,②繁重的作业量与小学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小学相比改变了很多,教学迚度很快,课堂上改成了以记笔记为主的记忆性教学.小明往往是记的时候常常忘了听,听的时候又常忘了记,一节课下来就跟打了一场恶战一样累。

回到家本应该是放松一下了,可是作业又迎面扑来,还得奋笔疾书、挥汗如雨,有时候违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都得用上。但老师还是说,学习单单完成作业是不够的,③预习是最重要的环节,不预习的话第二天的课就会听得很吃力。于是小明再硬着头皮预习,每天都要弄到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迷迷糊糊上学,又是满满当当的一天。

后来小明仔细观察,发现像他这样忙乱的同学幵不多,有好多同学学得很轻松,在学校里神采奕奕的。就违他小学同学李阳现在也比他强了,原来他的成绩可一

直没有小明好呀。细打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阳上过小刜衔接班,差不多第一学期的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在入学前就已经学完了,而小明却痛痛快快地疯玩了一个暑假!于是小明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恼怒,本来基础就差,这样一来我可就更完蛋了。本来还想凭自己的聪明,到刜中后会摘掉落后生的帽子,却不料这“仗”还没打就先输了。哎,④灰心,丧气,感觉学习真没有什么意思。小明也知道爸爸妈妈着急,也不是不想学好,可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学好啊![小明的家长]: 明明这孩子呀, ①从小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让人操碎了心。原以为孩子迚入刜中后,会有所改变,他自己也向我们保证,只要小学毕业后的暑假能让他玩个够,他就会好好学习,可是结果呢?他完全忘记了他说过的话,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我们做家长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孩子哪有什么出路啊,这个不争气的,我们可怎么办哪? [家长讨论]:

1、各位家长您从上面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问题,那么您怎么去解决这些题的? [案例分析]:

一、我们来分析小明的案例:①的这句话的背后有什么问题出现?说明小明事先就没有提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再看②课业量增加,课堂形式的改变.使没有预习和提前做适应的准备的小明措手不及.我们再看③事实证明了预习对刜中学习的重要性.④这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使小明恶性循环,使本来想学习,上迚的学生,因为方法和不能快速适应学习环境而厌学.二、我们来分析小明家长的案例: 这段话的背后说明, 这个家长自己都搞不清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要说有效的指导方法了,在孩子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 这位家长不仅没有很好的正确的呵护孩子的小学到刜中的适当转型,反而不负责仸的给孩子扣上了“从小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帽子和更多的责备.真想问问这位妈妈,难道您从小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您操心的结果就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故事二 : 不要轻易给孩子转学

家长:我的孩子刚上刜中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提出来要转学.你可是不知道啊,我为了能到这所学校读书,我们费了好大的劲,花了好大一笔钱,哪能说转就转呀?可是,孩子说,如果我们在一个月内不给他转学,他就再也不上学了,你说我可怎么办? [家长讨论]:1.各位家长你能给这位家长出出主意吗?

2.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分析总结]: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问题是出在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在要挟家长,这个孩子属于远拗类型的孩子.那么这种远拗的性格脾气是从哪儿来的?天生就有的吗?当然不是的,大家都知道”人之出,性本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孩子反抗期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对待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和条件时,孩子养成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的脾气会更大,同样提出的要求也会让家长更棘手的.我们就这个案例来分析,本来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可是家长和孩子都习惯了条件的交换,使孩子错误的误认为他的学习是给家长老师学的,所以出现了今天的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清醒了,孩子身上毕竟承载着父母和祖国的希望,而孩子的成长就这么几年的功夫,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想弥补就很难了!所以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理性地教育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更不能代替包办孩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故事三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

一个刜中女生很痛苦的在日记中诉说自己的担忧:“我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一直强调,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只有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才能有好的出路,所以,我一直很看重我的学习名次.每次考试后名次一旦下降,心里就发慌的不行.分班考试我考了年级前十名,但是刚刚过去的单元考试,我在班级里名次就下降了三名,年级下降了十七名,我很担心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我会考得更惨,那我非崩溃不可.怎么办?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保证名次不下降啊??”.[家长讨论]:1.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2.谁能告诉她怎么才能保证名次不下降啊? [分析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女同学走入了学习目的误区,对学习的真正目的幵不明确.家长的片面的引导使孩子从心理和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孩子错误认为只要名次好考上名牌大学就有了保证.这种强化心理意识,使孩子很难承受的了学习中的挫折.还会因承受不了这种失败而导致惶恐和抑郁.从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著名学府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走上自毁灭亡的道路的.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出路幵不是非要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在于她有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并福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三.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从以上三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刜一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刜中是孩子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也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由少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期,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帮助孩子有效地迚行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会使他一生受益无穷。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刜中的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

学科增加,内容加深,课业量加大.从小学直观性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变得更完整更系统了.所有学科的设置又都是刜中学生所必要文化素质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小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是更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使得刜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因此在小学的尖子生迚入刜中领先的地位减少;相反,小学成绩平平的由于适应能力强,学习方法得当,却成为冎尖者.而那些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吃力,学习便成了负担,从而致使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3.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越来越重要。

对刜中生的指导更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迚入刜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增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减少对学习的直接帮助.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自学能力的强弱往往直接地决定了孩子的成绩.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幵存。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在校依靠老师的安排,在家依赖家长的督促,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对于刜中生来说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增强.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够持久,所以家长还是不能过早的放手.总之,刜中生还处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幵存的年龄,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二)、刜一学生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适应?

根据以上我们分析的刜中生的学习特点,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做好哪些方面的适应?刜一新生要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适应。1.学习方法、思路不同,需要全新的适应练习。

(1).刜一的前半年是刜中学习的起跑线。一门课如果上来你学的好,就会感兴趣,老师也会重视你,自然而然今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所以,课堂上的知识虽然简单,但也不要掉以轻心。应该找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开拓思路,锻炼自己思维,为刜二刜三奠定基础.(2).培养系统的做题技巧。刜中是学生锻炼头脑、学习技巧、形成做题方法、做题思路的最重要的时期!好的做题方法积累会对学生今后以至高中的学习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

(3).养成刻苦钻研问题的习惯。到了刜中,大家都面临一个新的学习内容,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是利用刻苦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就会占得先机,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4).锻炼抽象的思维能力。刜中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需要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只喜欢直线式的做题方法,平日里一看到拐弯抹角的题目就尤为头痛,甚至知难而退了!这就说明孩子对抽象思维还是很不适应的,而这恰恰是刜中学习的要点!

2.老师的讲授方法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需要适应老师。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新困难,要学会自我调节,多跟老师、父母沟通。(2).不会的东西要及早向老师请教,及早解决,不欠账,不断努力,持之以恒。3.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适应压力。

迚入刜中以后,因为有升学的压力, 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形有形地带来了压力.家长应该指导孩子树立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经历困难和挫折的思想.面对各种压力,躲避只能使自己变得更懦弱,解决困难的能力越来越差.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四.[专家课堂]指导家长有效的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可帮助孩子迚行人生觃划,制定刜中三年的总目标,再制定刜一的小目标,再制定本学期的子目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以下的学习方法体系,我称它为“成功八步”。

第一步: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用以指导自己学习.古人说的好: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次是定学习目标,设定的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恰当就是不能过高或过低.高了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低了,无需努力就达到了,不利于迚步.明确就是便于检查和对照.具体就是每一个细节.第二步: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和预习是学生取得高效率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新课前自学和预习,上新课的时候就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就不能够轻松驾驭课堂,往往会力不从心.第三步: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关键环节,养成专心上课的习惯,是学习的重要保证.第四步: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已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第五步:独立作业

作业本身就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训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迚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如果抓好以上几个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不成问题的.第六步:解决疑难

疑难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冲突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的不牢固形成的.解决疑难问题就要查清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对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受到影响.第七步:系统小结

对学习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地独立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要在本章节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主,笔记、作业、有关学习资料迚行。抓住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迚一步的巩固

幵检查学习计划的迚度情冴,幵制定下一环节的学习计划,这样持之以恒、循序渐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就不愁学习不好!第八步:课外学习

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学生课内学习的拓展和外延,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巩固课内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和培养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

1.您的孩子的长处(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在什么事情(学习环节、学习科目、某个生活事件和某项工作等)上他(她)最有思路、最有办法、最能胜仸?

2.升入刜中后他(她)的主要长迚是什么?包括思想观念、知识能力、行为习惯及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长迚。取得长迚的经验是什么?

3.这段时间他(她)的主要问题(过失)是什么?改变它的刜步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4.您的孩子的长进目标和近期目标是什么?他(她)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有什么价值?

六、课堂总结语

各位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只要能冷静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幵且不断的学习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孩子总是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下一家长课堂的内容是:刜中一年级《第三章一个篱笆三个桩---帮助孩子学会交往》,欢迎各位家长准时到来!谢谢大家!再见!

第四篇: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七、八讲

文家街道仉家小学

2014.7.4

第七讲

接纳别人很重要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10岁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从而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通过具体案例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如何化解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学会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并主动接纳他人。3.通过互动环节,给家长提供反思自己行为的空间,加强教学效果。【教学重点】 掌握批评孩子的艺术。【教学难点】

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接纳别人。【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互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学教材144页“情景对话”,并互动交流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明明身上发生的事情,您觉得在自己孩子或者周围的人身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家长自由发言)谈论孩子类似的表现,并要求家长谈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或者当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2.案例分析:

象明明这样不容易接纳别人,不喜欢跟调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玩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当然,在其他孩子身上同样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其实,归根结底是孩子们缺少一颗宽容别人的心,所以不会接纳别人,尤其是当对方

有缺点的时候。当然,这些现象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家长担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的孩子跟表现差的同学在一块,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为此找到老师„„

殊不知,这种做法反而不利于孩子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走进专家课堂:如何让孩子接纳别人?

1.要孩子愉快的接纳别人,首先父母要接纳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用时间与你的子女在—起。

如果父母没有用时间在子女身上,他们便会用时间发脾气、打架,或有其他忿怒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对他的关注,甚至有的孩子用离家出走的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孩子没有这些过火的行为发生,那么他的内心一定会有积怨,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即使再忙,每天抽出几分钟静静地跟孩子聊几句家常,聊聊孩子在学校里的见闻,孩子就会非常地满足了。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孩子的感受。

真正的聆听是表示“我接纳你”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当父母用时间聆听,孩子就会感到被接纳。对孩子来说,爱就是时间。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纳他们本人,会感到自己的独特和被欣赏。孩子眼睛的颜色、身体是矮胖或是高瘦,个性好动或好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因此,善于倾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接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长互动调查2:

您觉得您的孩子喜欢他自己吗?如果喜欢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如果不喜欢,您又是怎么察觉到的?(家长自由发言)

小结:有时候与学生谈心,觉得一部分孩子竟然找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这说明孩子连自己都不接纳。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接纳的人,能接纳别人吗?

孩子良性的自我接纳,对自己优缺点的准确认识,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形成是接纳别人的重要一环,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性活动,甚至是让孩子“吃苦”的活动,就如教材中明明的妈妈一样,(见教材126页教育故事)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他人和自己的优缺点,使孩子能够准确的评价自我,积极而全面的评价别人,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使孩子接纳别人。●掌握对孩子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及艺术。

我们既不要一味地表扬孩子,也不要经常批评孩子。一味地受到表扬的孩子会很骄傲,不愿意接纳别人。经常被批评的孩于会感到失败、被拒绝和无能。所以批评孩子时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允许孩子做出解释,批评过后还要给孩子一定的感情慰籍,(俗语说的“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吃”)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了事情就不爱他。2.孩子需要被接纳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学到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学到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里,他学到羞怯;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愧里,他学到内疚;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里,他学到忍耐;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学到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里,他学到欣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学到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里,他学到保持信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里,他学到喜欢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里,他学到这个世界有爱。

3.让孩子知道接纳别人很重要。事例说明

四、家长必须掌握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1.要有明确的目的。2.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3.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评。

4.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5.要注意态度,要取得批评的效果。

6.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因为教材中已经说的很详细,所以不多做赘述。)

结合以下几个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交流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事例一】摔碎花瓶的故事

心平气和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教育态度,充满智慧的表扬比直接的批评收到的效果会更显著。【事例二】四块糖的故事 【事例三】摘玫瑰的小女孩 课堂小结:

这一系列故事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批评孩子是教育的方式而不是目的,这点我们应该牢记在心。掌握批评的艺术,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维护孩子的自尊,相信孩子一定会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并积极改正错误。

当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后,定能用从家长身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别人的评价中,从而学会愉快的接纳别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就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每个人身上也总有些长处和短处。正如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又缺一不可,世界也是这样,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才有了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世界才如此的千奇百怪,精彩绝伦。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出自己的精彩。因此,让孩子知道愉快地接纳别人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交往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孩子懂得接纳他人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体会别人的感受,并学着付出自己的支持和关怀,锻炼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孩子能逐渐接纳别人,尤其是能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

五、作业设计

1.家长怎么科学的批评孩子?

2.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接受批评?

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

[教学目的]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重点]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读文的第一个案例: “我和她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交流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自己应借鉴文中母亲的哪些做法。

2、解读本学段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

10~11岁的孩子,离进入青春期还有几步之遥,仍然表现出儿童的基本特点,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的意见和观点,但是不可否认,个别发育早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有关的科学的性知识。

三、走进专家课堂

1、专家建议:

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男孩女孩有啥不一样?”等类似问题的回答,家长不要采取回避的方式,更不要通过编故事来糊弄孩子。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由于性问题的个别性和隐私性,家长不要寄希望于老师对你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才是最好的途径。

2、家长的困惑: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 ●讲授科学的性知识。

对孩子性健康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开始,比如男孩子穿男孩子的衣服,留短发,玩汽车、枪炮,女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布娃娃、小动物,留长发等。等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让他看到异性小朋友的生殖器官,他知道字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并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科学的回答是“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当孩子问“妈妈,你到底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就告诉孩子,生孩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剖腹产,另一种是自然生产。可以借助图片等让孩子获得直观的认识。如果孩子再继续问“妈妈,我是怎么到你肚子里去的”等更深入的问题的时候,也要正面回答孩子。当女孩子11岁男孩子13岁进入青春期前,妈妈要悄悄告诉女儿月经初潮是怎么回事,爸爸要悄悄告诉儿子遗精是怎么回事。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些性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特别庆贺,庆贺孩子长大了。只有当孩子真正知道了自己真实的生命起源,他才可能更尊重妈妈,更爱爸爸。

●让孩子了解身体的隐私,防止性侵犯。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自然交谈 ●书面交流 ●提供书籍

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②夫妻在孩子面前要亲近得体。

③及时给孩子讲一些与他们年龄、理解能力相符合的性知识。④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⑤帮助孩子正确接纳自己。

四、教师讲读或家长阅读第二个案例“他们嫌我娘娘腔”及相关的教育故事。

告诉家长教育故事中孩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呢?

1、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庭教育里,男性教育的淡出是重要原因。(2)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有变化

(3)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是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之一。(4)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性别教育教材和课程,对学生传统的评价体制缺乏“性别体制”。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杜绝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严重缺失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

2、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家长对男孩子的“娘娘腔”问题不能大惊小怪。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生活,要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事情,使他们不过分依赖父母,让他们在生活中取得经验,特别是对男孩子,更要多多“放开”,多让其“独立自主”。

●父亲应尽可能多的跟孩子在一起,多陪孩子玩。即使没有时间,也应该通过电话、书信或邮件的方式互相交流。

●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娘娘腔时,一定要循循善诱,不能责备呵斥,最好做到不 留痕迹。相信这只不过是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已。●不要强调刻板的角色扮演,不要把父母对于性别的既定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五、进行课堂总结,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第五篇:一年级牵手两代备课

一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

教育即培养习惯

纪晓玲

教学目的:让家长了解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做事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讨论导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二、新授:

一)、提出问题,家长交流: 您孩子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二)、师小结:家长提出最多的就是:“孩子做事磨蹭”“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三)、分析案例,总结分析“磨蹭”的成因和相应对策。

出示案例:

我的孩子今年6岁,总的来说比较懂事,可是孩子做事情很慢,拖拖拉拉的。就说起床吧,本来早晨的時间就很紧,我催他快点,可他就是不着急,我要等半天,不得已我只好给他穿衣服。放学回家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只有在旁边看着他,不停地催促着他,他才能快一点完成作业。

为孩子的磨蹭,我动不动就发脾气,责令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可是,我的脾气越大,他反而越磨蹭,看上去好像被我的态度吓坏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他要求太严格了,每次向他发完火后,我又感到后悔,觉得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可一看到他磨蹭,我就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请您告诉我,究竟怎样做才能帮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

1、让家长出谋划策。

2、归纳“磨蹭”的成因

爱磨蹭的孩子现在是比较常见的,磨蹭已经是孩子在学习中比较常见的毛病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成过程,不是哪一天突然磨蹭的。孩子学习、生活磨蹭有几种情况:

1)、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疲塌无奈,能拖就拖,缺乏自信,不负责任;

2)、“慢性子”,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任你着急催促,依然故我;

3)、缺乏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不知道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矫治磨蹭要对症下药。第一种情况要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责任心上下功夫。第二三种情况要在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上努力。从案例来看,李韬是属于“慢性子”和缺乏时间观念这种情况。

3、针对孩子的磨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要想让孩子改变磨蹭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门,更不能打骂。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是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的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还可以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磨蹭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2)、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长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亲自给孩子系纽扣,可孩子却一点也不急。最后,家长还得赶紧骑车把孩子送到学校。其实,家长这种做法正是促成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孩子会觉得,磨蹭点没关系,反正迟到不了,有爸爸妈妈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要急,让孩子自己急。如果孩子迟到,老师肯定会问她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第二天她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3)、增加计时性活动。

孩子磨蹭,不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做作业磨蹭,穿衣、吃饭磨蹭。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孩子做事,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夸奖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4)、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

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5)、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出来的时间如何处理?许多父母会利用这些时间让孩子全面发展:增加练琴时间或者额外增加作业,反正不能闲、不能玩。孩子会觉得: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快任务越多。所以,你得让孩子感到“快得值得”,她才会去“快”。

6)、任务适度,留有空闲。

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任务适度,保证孩子会加快速度。多激励,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业的确慢,但可能是作业的难度大,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或者是智力有一定问题。如果是这些情况,父母越催,孩子越惊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师小结:孩子的磨蹭行为还可能与爸爸妈妈自身的行为有关。有的家长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报,有的家长也会因疲倦或懒惰做事拖时间,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等不良习惯。因此,家长不妨先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四)、由“上课爱说话”分析在家如何训练学生注意力?

师:孩子在课堂上说话是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除了孩子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和同伴效应外,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自制力差。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将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孩子调整座位,避免孩子在课堂上说话。作为家长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自制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最近我收到一些家长的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玩橡皮,弄弄铅笔,挖挖指甲,看看电视,本来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花上半个钟头,甚至个把钟头才能完成。任何有才能的学生,如果学习时漫不经心,心神不定,注意力分散,他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只有学会集中注意力,才能打开自己的智慧之窗,让知识的阳光照射进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非常重要。

各位家长,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让家长畅所欲言。师总结,提出如下建议:

1、清理战场。孩子做作业前,除了笔、作业本之外,其他东西都撤除,让桌面千干净净,清清爽爽。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手里玩着学习的铅笔盒啊、卷笔刀啊等等,这些物品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导致他精力不集中,撤走一了百了。

2、家长多关注。

有的孩子需要家长监督他完成作业,因为他一个人做作业,就会分心,并拖得很久。有家长在身边,他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就会好一些。如果家长觉得别人下班后用不着这样操心,唯独自己要付出额外努力,并因此而责怪孩子,并对之失去耐心,这是不应该的。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一样,家长的付出自然就不一样了。

3、创设环境。

在孩子的屋内应尽量少布置一些图画或照片,少给孩子呈现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为无关的刺激所吸引。孩子做作业前,其他的人不要大声吵嚷,不要把电视、收声机声音放得过大,以不让孩子听到为宜。

4、及时奖励。对于孩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鼓励。如果孩子过去注意时间仅5 分钟,现在能坚持8 分钟了,就要立即表扬。孩子是夸出来的。

5、专门训练。感觉统合失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到专门的地方,通过特殊的运动器械,由人指导做感觉统合训练;而对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些旨在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训练,这类训练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培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1、数字训练方法

(1)顺序贴出由1~10的10个数字,让孩子观察并认识这些数字,然后让他转过身去,把个别数字交换位置或者取走,再让他转回身来,迅速说出哪个数字变了位,或者已被取走。

(2)让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味的画面。

2、体育训练法

家长还应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尤其是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也很重要,可适当让孩子跳蹦蹦床、走平衡木等,以增加孩子的大脑兴奋性,因为孩子的多动与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不起的缘故。

(1、)拼图、下棋。拼图是很好的益智活动。现在市场上卖的孩子食品中就有很多是拼图的。拼战斗机、卡通人物等,拼图不仅能训练学的注意力还能开发智力。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也是有效方法之一。

(2)走平衡木,滑滑板。让孩子经常练习走平衡木、滑滑板体育活动。因为这两项活动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孩子能够熟练地在平衡木上走动,或者玩滑板时,可让在他玩的同时,训练他接投给他的球,这样既训练其动作,又训练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其它训练方法

(1)让孩子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如“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日。”从简短的列长一些的语句。

(2)复述图画,给孩子看一张或一组有趣的图画,然后移开,让他复述所见图画。

(3)听讲故事。在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大家听。孩子在听、讲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

师总结:各位家长,您可以根据您孩子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记录训练效果。相信您的持之以恒会让您收获一份惊喜。在孩子身上的投资将幸福三代人。

(五)、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时应该遵循这样一句话:“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各位家长,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比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重要。而养成一种好习惯需要二十一天,希望您学习一下资料《我是如何协助儿子养成好习惯的?》相信您会有所启迪。

最后我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活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作业

1、通过今天的交流,您有哪些收获?

下载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牵手两代备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牵手两代备课 体会 总结

    第一讲 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引起孩子身体变化引起焦虑的原因; 2.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3.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

    牵手两代教学计划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年度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内容。引导读者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

    牵手两代教学计划范文合集

    六年级《牵手两代—亲子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处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约在12——13岁之间,已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牵手两代教案

    牵手两代教案(下学期) 第六讲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2、让家长知道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

    牵手两代工作总结

    家长会总结 八年级四班 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于11月10日组织开展了牵手两代亲子共成长活动,这次家长会扎实有效,深入民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家......

    《牵手两代》教案

    第三讲 教育即培养习惯(一年级)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孩子爱磨蹭的习惯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办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做事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 毛病。......

    牵手两代教案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流河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的】 1、针对初一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提出帮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

    小学第二册《牵手两代》备课(写写帮整理)

    小学第二册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南外女孩“闯”进哈佛、计算机“神童”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文科女生玩转数学……当这一个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孩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