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教学技能》读书摘记(未完结)
“十二五”(2011-2015)坪地镇小学小继教培训讲稿
《教师的教学技能》 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二、教学技能的特点
学习时间:2012年10月15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潘盛在
学时:2学时(P1—3页)讲稿内容:
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几种教学技能观:①活动方式说。②行为方式说。③结构说。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④知识说。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
上述几种看法其实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学技能的性质。
(一)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 首先,教学技能与教学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其次,教学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方式。再次,教学技能的外在特征是相对明显的。
(二)教学技能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 1. 2. 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交融 教学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
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怎么办”的“为什么”的知识。3.教学技能是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的统一
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来看,最基本的也是较难掌握的,是那些课堂教学中与学
生相互作用的开放性技能。
(三)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常常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取向和自觉程度,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是时时、处处支配着教师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决定着教师行动的逻辑。
二、教学技能的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得的情境性
因此,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
美国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家佐腾学称为“实践性知识”。
如表现为决策的直觉、面对复杂情境的机智、自觉的调节教学的进程、处理常规问题的“习惯”等等。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杂性
一个教师学习和掌握某一种教学技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学活动,他必须把各种教学技能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互补的、交融的复合行为结构,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四、教学技能的掌握
学习时间:2012年11月20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潘盛在
学时:2学时(P3—8页)
讲稿内容: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这些行为大都具有功能性确定性、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度量性等特征
(一)从教学活动的过程看教学技能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把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看作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准备阶段——师生互动阶段——反思改进阶段。
(二)从教师的工作结构看教学技能
这一分析表明,教师的工作技能可以分别归结为备课、上课与评课(评价的不同类别)
备课: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 上课:启动:动机、兴趣、注意、目标
导入:复习、检查
展开:呈现、编码、尝试、反馈
调整:补救、补充
评课:以达标度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为评估教师教学的准则
说课与评议相结合,促进反思与改进
(三)从教学的行为方式看教学技能
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技能概略地划分为三个实践上最易于把握的范畴: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评价的技能。
四、教学技能的掌握
认识教学技能的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技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一)教学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
1.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知”与“行”的联系 2.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
联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需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
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
第三,反复训练,才能使活动方式达到熟练的程度。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 实习生和老教师的差别在于:
在教学中教师控制课堂教学场面和进行诊断评价,及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向学生确认、反馈正确信息方面,两者的教学行为方式运用却有较大差别。
(二)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在反思中建构 1.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的反思
“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尔德希德)2.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
其实,教师对某种技能的独到理解与创造性运用都不可能只是“自动化”的行为表现,其背后一定凝聚着理性地思考和对规律的尊重。
3.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一定的文化脉络中习得的
(三)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
教学技能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在化表现,其深层的依据必然是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呢? ① “专业精神”对教学态度行为的影响
② 教师的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 ③ 教师的智能,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
④ 教师的“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能力等等。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地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建构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上篇 教学设计的技能 第一章 把握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析学情 第二节研究教材 第三节确定目标
学习时间:2012年12月9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潘盛在
学时:4学时(P10—30页)讲稿内容:
第一节 分析学情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
一、了解学生
二、选择多种途径
1、自然观察法
2、书面材料分析法
3、谈话法
4、调查研究法
5、测验法
三、重视已有经验
第二节研究教材
教材是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物化形态,是学生借以获得课程经验的中介和手段。
一、全面领会
1、学习课程标准
2、认真钻研教材。(可分三步P14-15)
3、获取其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深度解读
1、全方位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特征(3个方面P15略)
2、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于关键点
3、做好教学任务分析(5个方面要点P17-23略)
第三节
确定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注意目标的纵向关系
2、确立“三维目标”
3、拓展弹性空间
二、落实目标的策略
1、在“全面育人”上出成效
2、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
3、在“持续发展”上花时间
4、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
5、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
三、陈述教学目标的新技术(应注意5点P29)
上篇 教学设计的技能 第二章 策划教学活动----第一节安排教学事件
第二节创建学习环境 第三节制定教学策略
学习时间:2012年12月26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潘盛在
学时:4学时(P30—48页)讲稿内容:
第一节安排教学事件P30-P33
1、构成
2、学与教相匹配
3、教学事件的变式 第二节创建学习环境P33-P36 1.、发挥情景的作用
2、促进学生的交往
3、提供学习的“支架” 第三节制定教学策略P36-P46
1、安排教学程序(3个要点)
2、组合教学方法
(类型、选择与运用、改革的趋势)
3、选择组织形式
(课内教学、辅助教学的形式)
4、运用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程序、在教学中的运用)
5、编制练习作业
(练习作业的功能、要求、编制)(未完待续)
第二篇:《教师的教学技能》读书摘记(未完结)
《教师的教学技能》 严先元 编著
这本书真的好理论化啊~ 看过去的时候有好多都不懂,也无法联想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是怎样做的。所以,暂时搁置一下吧!
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几种教学技能观:①活动方式说。②行为方式说。③结构说。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④知识说。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
上述几种看法其实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学技能的性质。
(一)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
首先,教学技能与教学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其次,教学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方式。再次,教学技能的外在特征是相对明显的。
(二)教学技能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
1. 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交融 2. 教学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
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怎么办”的“为什么”的知识。
3.教学技能是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的统一
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来看,最基本的也是较难掌握的,是那些课堂教学中与学
生相互作用的开放性技能。
(三)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常常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取向和自觉程度,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是时时、处处支配着教师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决定着教师行动的逻辑。
二、教学技能的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得的情境性
因此,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美国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家佐腾学称为“实践性知识”。
如表现为决策的直觉、面对复杂情境的机智、自觉的调节教学的进程、处理常规问题的“习惯”等等。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杂性
一个教师学习和掌握某一种教学技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学活动,他必须把各种教学技能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互补的、交融的复合行为结构,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这些行为大都具有功能性确定性、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度量性等特征
(一)从教学活动的过程看教学技能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把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看作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准备阶段——师生互动阶段——反思改进阶段。
(二)从教师的工作结构看教学技能
这一分析表明,教师的工作技能可以分别归结为备课、上课与评课(评价的不同类别)备课: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 上课:启动:动机、兴趣、注意、目标
导入:复习、检查
展开:呈现、编码、尝试、反馈
调整:补救、补充
评课:以达标度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为评估教师教学的准则
说课与评议相结合,促进反思与改进
(三)从教学的行为方式看教学技能
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技能概略地划分为三个实践上最易于把握的范畴: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评价的技能。
四、教学技能的掌握
认识教学技能的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技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一)教学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
1.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知”与“行”的联系 2.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
联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需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
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
第三,反复训练,才能使活动方式达到熟练的程度。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
实习生和老教师的差别在于:
在教学中教师控制课堂教学场面和进行诊断评价,及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向学生确认、反馈正确信息方面,两者的教学行为方式运用却有较大差别。
(二)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在反思中建构
1.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的反思
“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尔德希德)2.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
其实,教师对某种技能的独到理解与创造性运用都不可能只是“自动化”的行为表现,其背后一定凝聚着理性地思考和对规律的尊重。3.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一定的文化脉络中习得的
(三)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
教学技能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在化表现,其深层的依据必然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呢? ① “专业精神”对教学态度行为的影响
② 教师的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 ③ 教师的智能,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
④ 教师的“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能力等等。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地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建构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篇:教师读书摘记
读书摘记
1.《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一、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
义务教育的性质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小学数学课程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因此它不仅有知识的逻辑系统性,还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小学数学其包含了代数、函数、集合、统计学、数据分析、数论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自身一定要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这些知识,熟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仅仅拥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不够,我们还要潜心研究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探索如何有效的沟通小学数学与数学体系的关系,思考如何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
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即重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有不忘挖掘和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
三、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主要蕴含一下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对应的思想、不完全归纳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优化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等。只有在头脑中建立一定的数学思想才能把各种数学知识融汇贯通,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真正把学生教活。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学是一棵富有生命力的智慧树,它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兴衰而枯荣。数学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要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明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要有一些理解与欣赏数学美的修养,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体验到数学的精神,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数学的价值,从而更深刻的地理解数学并从内心真正热爱数学。只有教师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数学观,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体会人类对数学的不屑谈需哦和孜孜以求,受到数学发展史的熏陶。
——摘自《中小学数学》2008.5 作者:李文华
2.▲只有教师的教学智慧,才能变尴尬为精彩、变腐朽为神奇,使非预设生成催生课堂的生命活力。于是乎,“非预设生成”成为很多教师探索、追求的目标。但我认为,非预设生成是可与而不可求的。我们应对“非预设生成”抱冷静的态度,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精心的预设和教学组织,并努力地实践有效教学的三个基本点。
“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教学问题;“顺应”——顺着学生有效地思路开展教学;“升华”——实现学生和教师二者的和谐发展。(沈百军)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刷新”。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
学事件,当我们的经验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智慧。同时,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之后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反思、学习应当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是互相融合的。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教师没有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直接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作出判断后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迟延评价。如果教师马上进行否定评价,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使该生和其他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应该让学生自己感悟到题目结果的不现实性,重新对题目进行思考,调整解题思路,最终排除错误想法,得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曹敏华)
——摘自《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数学卷》
3.自主活动式的数学教学,应当源自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将发现问题的机会和权利完全教给学生,教师不要过多地就思考方向、学习方式作硬性规定,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广度就发现问题的灵活性;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发现的问题,将整节课的中心内容转化为学生在自主发现基础上的学习活动。
在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发现是前提。学生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的得多,特别是建立在真正由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发现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同时,教师要为活动构建情境。
——摘自《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教与学对于我们个体和集体的生存,对于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拓展教与学的能力,复杂、混淆、冲突缠身的快速变化将会损耗或拖累我们。与此同时,抨击教师成了时尚。如今超负荷的要求使我们惊慌,我们需要为我们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无法忍受的过失找替罪羊。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我们责备教师不能够医治那谁也不知道如何医治的社会弊病我们坚持教师要即可采纳多由官方的万能机器最近编制的任何“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大挫了那些有能力帮助我们寻找出路的真正的教师的锐气,甚至使他们变得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摘自《教学勇气》
5.【摘抄笔记】
教师在课前进行了精心预案,也不一定等于课堂有效。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如果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等使用不当,即便是教师教得再辛苦,可学生没有收获,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
情景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能有效的为教学目的服务;所创设的情景应贴进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生活,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是常说的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具有挑战性、思维性、有时还能产生认知冲突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例如:教学退位减法时,计算78-
45、57-32后,出现63-45,请学生试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认知的冲突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我的感言】
是呀,我们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我就必须要教好学生,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有效,才能在一节课上,把知识教会给学生,看完了《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章节以后,知道了怎样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要创设生动的情景,开展丰富开放的课堂活动,还有就是要有有效的课堂评价。
——摘自《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6.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7.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摘自《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著
8.★我们要把课本变薄或者变厚,把课本变成“我的”,带上我个人的智慧,补充相关的资源进去。
★每个人心中最好有一个追赶的精神同伴,但不必将之神话化。★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不能“讲课”。
★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有一种资源,它是老师自己个人的智慧。他的阅读、他的 ★记忆和他的思想的批判性,就是资源。
★理想的生活就是流浪,真正的流浪就是精神流浪,不断地突围,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一定是在远方
——摘自《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想》 刘良华著
9.●读书是最省钱的娱乐方式,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读书来说,我觉得有这样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把好词好句摘下来,写作的时候好用;第二层次是看作者的思维方式,看他用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的,观点是什么可能就忘了;第三个层次呢,就要看味道了。(看过一些名师的成长经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量阅读书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成名是长期积淀的结晶,正所谓“厚积薄发”)
●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八个字,愈老师把《郭橐驼种树》视为教育经典。
20年没有中断地思考的问题:对学困生的关注。关于好课的标准,我认为有三个“有利于”。
第一,就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数,这是当老师的责任心。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做老师的良心。
第三,有利于愉悦教师与学生的心情,这是我的一点私心,我想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
“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
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把课上出美的味道来,即朴素的、安静的、悠闲的、灵性的。
●我管理学校的一个原则是:不要让一些好老师做得太好,也不能让一个差老师做得太差。因为好老师太好了,学校是对不起他的,他也是人啊,凭什么让人家奉献那么多呀。差一点的老师呢,要让他守住底线,不能太差了,误人子弟是要犯罪的。
愈老师把学校的校训定为:尊重规则,分享自由;改善自我,关怀世界。管理学校要做好三块文章:读书、运动和休闲。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功的训练。在这个阶段,上课上好主要是因为基本功好,因为对教学没感觉,主要是靠模仿。第二阶段是慢慢有感觉了,不模仿了,就开始设计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师生互动。你的课要想
再上一个台阶就要靠你的德了,靠教师的人品。上到最后,课如其人。人好课才能上得好,跟美丽没有关系了,跟你的板书也没有关系了,这就是最高境界。(这让我想起巴金先生生前的名言:真正的技巧是无技巧。)
●成长小结:“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改变自己,影响学生。“两个基本点”是我一生追求的两个东西:一是让学生喜欢我的课;二是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愈正强:低头找幸福》
第四篇:《此生未完结》读书心得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有关《此生未完成》的简介,不禁被书的作者于娟所感动,于是当从校长手中接过为同事们推荐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时,我便捧书夜读,在于娟那灵动的文字里感动她的无畏施精神。因为知道作者已经不在人世,所以翻开书时的心情是沉重的,甚至有些害怕。可是看到于娟平实的叙述,文字中丝毫没有悲伤和绝望的感觉,有时你甚至会被其中的事例逗得笑出声来,居然忘记了斯人已去。于娟是坚强乐观的女人,在生死关口,她用笔留下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生活中,人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希望能混出别人眼里成功的模样,于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忘记了休息,玩命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于娟告诉我们:“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读到这句话时,我不禁为于娟遭受绝症的苦难而伤感落泪,同时自己的心也顿时变得坚强了。人生的路上,总会遇到磨难和挫折,只要你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会跨过人生的每一个坎,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于娟有“乳房诚可贵,卵巢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两者皆可抛。”的豪情,为了活下去,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呢?
“虽然生病让生命变得很痛苦,但是有更多的真情让我们不能放弃,虽然生病让生命很惨淡,但是有更多的美好让我们不忍放手。”于娟在这书上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最为可贵的。也许在面对生死临界点的时
候,这种体会更深刻些。这个世界,真正无私疼爱自己的有几个呢?当我们明白了,可是却常常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叹了,只愿我们都可以给自己的亲人尽可能多的带去快乐吧。
最让人痛心和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母亲不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或许于娟的书名《此生未完成》不仅有作为一个妻子、女儿的遗憾,我想更多的是包含了做一位母亲的遗憾了。于娟说过即使为了儿子终年无休也心甘情愿,她是多么爱她的儿子,可是她还是走了......合上书,心里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愿于娟安息。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第五篇:读书摘记
读书摘记
1、父母不仅是孩子生命中的守护神,更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
2、爱默生说:“挫折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和重要启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实力。”
3、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未有成功,先遭失败;成果未成,先尝苦果。
4、要让孩子早明白:目标越高,越容易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5、战胜过挫折的孩子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知识丰富,阅历深厚,更趋成熟。
6、战胜过挫折的孩子会在心里把挫折看成是一种财富,深谙只有经过失败才能有真正的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耐挫力更强,敢于笑对挫折,迎难而上。
7、战胜过挫折的孩子,磨炼出了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信心,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会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8、孩子的成长之路总要孩子自己去完成,父母只有放开手,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9、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怕失败;而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
10、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就是对孩子终将成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将是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和动力!
11、事实证明,失败可以激励人奋发图强,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合理利用失败能使人战胜千难万险,取得辉煌的成就。因此可以说,失败是一种创造,它创造了新的生活、新的事业、新的境界。
12、踩着别人的脚印行进的人,即便不会跌跤,但也永远无法领略到晨露和初雪的美丽。
13、自我挫败心理来自于一个人过去不成功的经历,那些失败的经历沉淀在人们心里,在人们面对新的挑战时,就会习惯性地退缩畏惧。
14、孩子天生就惧怕一些事物,心理学工作者对此有过统计:1岁以内的孩子害怕巨大声响、陌生人、环境突然改变、失去亲人照顾;1—2岁的孩子害怕陌生人、怕与父母分离;2—3岁的孩子害怕黑暗、独自在家、与父母分离;3—4岁的孩子害怕动物、昆虫、黑暗的房间;4—5岁的孩子害怕野生动物、鬼怪、雷鸣;5—6岁的孩子害怕上学、身体受伤害、超自然事件;7—10岁的孩子害怕社会交往、战争、身体伤害和学习问题。利用孩子的这些弱点恐吓孩子,只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使他们变得更胆小怕事,更加懦弱。
15、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6、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能人的无价之宝,是弱者的无底深渊。”
17、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说:“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18、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19、家长应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孩子的今天就是他的未来,未来的结果由孩子承担,应该从今天开始就让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20、良好的责任感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
21、感恩,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患者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的一片绿洲;是迷惘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22、曾国藩说:“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23、茫然、颓废、无聊、玩世不恭、淡漠等也就成为了这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之一了。
24、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曾列举了教师的8种不同角色和作用: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治疗学家、朋友和知己、替罪羊、侦探和纪律执行者。
25、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6、以海绵的包容态度和胸怀去吸纳身边的一切,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一切,用坚强的意志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才能获得新知,才能成为一个大爱无声的人。
27、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成功=99%汗水+1%的灵感。
新时代有一个成功公式:成功=100%的成功意愿×100%的学习方法×100%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