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很深,我不仅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纲要提出了2010至2020年发展教育的宏伟蓝图。全纲要有五部分构成: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及实施。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我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工作中要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教学中以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再其次:我们要坚持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最后:我们要倡导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总之,我通过《纲要》的学习思考了许多,《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自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适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
第二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仁辉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慨万千。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纲要在全面分析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2010至2020年发展教育的宏伟蓝图。全纲要有五部分构成: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及实施。根据《纲要》内容我不仅了解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了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了解教育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同时对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五严”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们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坚持德育为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实施“五严”要求,改变教育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有效抑制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要减轻课业负担,对于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课改,改变教师现有灌输式的教,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现在,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合作,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动手时间。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问题。加快薄弱农村学校校园改造,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着力培训师资,提高教师的科学教学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校际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指标生)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实施划分学区就近招生入学,实现教育公平,解决择校问题。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研员,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科学教学手段,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新的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对老师更高的要求。
第三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改革事在必行。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泛征集各界人士意见,最终于2010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次学习《规划纲要》,使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改纲要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论坛)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
高校招生制度指挥着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都将成为社会的设计和建设者!因此,高校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对社会各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项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
2009年,全国99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已有4/5在公办学校就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今后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09秘本马超2009403161 2010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稿,这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祖国教育的希望,也看到祖国未来的强盛。起初,我对这个《纲要》确实不是太“感冒”,觉得和我们的关系不是太大。看了之后才知道,《纲要》制定得科学合理,也很全面具体。可见,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我们也应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我们山东也于近几年开始推行初中阶段免学费的制度,确实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完成基础的九年教育。
可是依据中国现有国情,综合当代我国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综合型的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在贵州黔东南呆了一年,确实发现贵州省和山东省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尤其是英语水平,差距特别大。基本上我们的英语四、六级很容易过,而贵州的学生却很吃力。因此接受良好教育成为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这一段话,我感觉特别熟悉。因为我们山东省已经搞了两年的素质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里所讲的措施基本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力求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个实现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和考试次数就能做到的。首先,请翻开孩子们的课本,告诉我你看着有什么兴趣,我们的教材字里行间都写着两个字“应试”。看那些内容、理论、课后的题目,现在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比10年前更新了多少? 也许那些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重新认真根据新科技的发展来编排一组更新知识的有趣味的实用教材了。其次,多样的作业形式,联系实际的考察方式,或许可以动摇应试教育的根本,如果还只是要用100分的笔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一切都不会有大的改变。我感觉现在凯里学院的一些老师就能做到这一点,不只是进行笔试,而是采取多样的考试方式。这样我们也不只是为了开始而学习课本的知识,而是为了实用。大学里追求的科研创新,我认为主要是让大家都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科学的步伐,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上大学之前就不需要知道这个道理呢?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样的人算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为《纲要》中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长。而不只是像加工工厂,生产出同一个型号的产品的量越多,越叫做成功。学生们不仅仅需要课堂上的40分钟或50分钟,而是需要课下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来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人才。
我们政府一直在强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可是为什么老师还是这么少,老师的待遇还是那么低。中国现在的现状是这样的:教师的待遇是根据教师所从事教学的单位决定的。省级学校的教师待遇要比乡镇学校教师的待遇好很多。同样的不同层次教育工作者的待遇也不同。大学里最好,其次是高中。当然还是不能忽视区域差异,东部发达省份的教师的工资要比西部省份的工资高好几倍。如果教师也像公务员一样在社会上招考,那会有多少人来报名呢?会像报考公务员那样热门吗?这确实值得高层的教育部门去反思。单就凯里学院来说,这里的老师的工资确实不是和报告。
在以前,我总觉得老师的工资会是上万,但是有的讲师的工资才两千左右。确实是令我大吃一惊,虽然最后加上奖金,还要多一点。但这种水平的待遇,确实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个《纲要》还是科学的。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新的事物。但它毕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见之后制定的,也汲取了一些先进的做法。如果能够进一步增加执行力,中国的教育事业将会迎来腾飞的时刻。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
第五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昨天看了谈松华老师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也是对人才的培养,从学前到中小学,到高中,以及大学,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套纲要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计划,需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到地方区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培养怎样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纲要》提出了:
1.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2.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3.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纲要》还从整体上提出了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部署,并且分阶段对人生中受教育的方面提出了实际的问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还是很滞后的。
1.从学前教育来看,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前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尽管有的地区有些民办的幼儿园,但是他们教授给幼儿的东西确是很有限的。
2.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但对于入学而言,还有很多弊病。诸如报考招生问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课外辅导班问题等等。很多年以前就在提倡的减负,为什么时时不能推行?每年的高考为何还会出现众多的蓝印户口?
3.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欠缺的,否则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了。
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中更显示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现代生活与国际接轨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切记:强国必先强教。虽然中国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