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梯形面积的计算
大平乡中寨小学 杨胜举
教学内容:
第19页例6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因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高÷2(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第二篇:梯形面积计算(定稿)
梯形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8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形成,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2、通过对面积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发现、理解和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计算机软、硬件一套;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的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标有上、下底和高及数据的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剪刀。教学过程:
一、迁移诱导,激发参与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实验操作,引导参与探究
1、转化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
独立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梯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学生拼摆,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
2、观察
学生分组,结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板书如下:梯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是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3、推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学生反馈,教师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调控。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提问:计算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
三、反馈调节,巩固参与成果
1、引导实际应用,巩固梯形面积公式
2、分层训练,培养能力
3、发展提高,深化知识
第三篇:“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吉林油田松江小学 吴孟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通过操作、实验、探索等积累了探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即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为学生自主探究、探索“梯形面积计算”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中向高年级过渡时期,其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亦正处于进一步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时期。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学生对图形特征及各种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同时可促使他们的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学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教学重点: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梯形若干、直尺、剪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屏幕上的两个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两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谁能选择其中一个讲给大家听一听?下面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两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做下铺垫,一方面回忆有关知识,为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做了准备;另一方面突出“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在研究梯形时可以怎样考虑。降低一些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情境创设
师:大家都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吧?现在,喜洋洋的好朋友们被灰太狼关进了密室里,要想进入这个密室救出伙伴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密室的门上有一道题,只有算对了的人,才能进去。瞧!(出示一个梯形,标出底和高,说出各部分名称)这是一
道求梯形面积的题,这回可把喜洋洋难住了,责怪自己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喜洋洋救出他的伙伴吗?(生:愿意!)三:探究新知
1.操作: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梯形,通过剪、拼等方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并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请马上动手试一试。
2.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说清楚用的是哪种梯形剪拼的,拼出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将一个梯形从中点处裁开,将裁开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在一个梯形的中点处,画一条平行于上、下底的线段,延长上、下底,通过中线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师:观察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填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师:还有哪些剪拼的方法吗?
(5)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填空:拼成的长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6)将梯形的下底延长,在上底的一顶点向下底引一条线段,使之
成为一个三角形,如图:填空: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高等于()。
师:那你认为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归纳公式:(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上底+下底)×高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3.总结:不管采取何种拼剪方法,得出的梯形面积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2”。(再次验证了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师:我们现在能帮助喜洋洋救出他的好伙伴了吧!(求密室门上梯形的面积)。
5.追问:想一想,计算梯形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四:梯度训练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2.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用篱笆围成一块梯形菜地,一侧靠墙。篱笆长3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将自己推导的公式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理解公式,并学会熟练运用公式。)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第四篇:《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2.指名学生回答
3.在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一般怎样做? 二.新课传授。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1.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
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把梯形也
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3.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
(1)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3)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
4.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象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你能从你的方法中得出什么计算的规律吗?
5.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
6.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
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a、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
7.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
1.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单位:厘米)2.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怎么剪?剩下的图形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第五篇:“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辩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片段:
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在学生掌握面积的求法后,让学生求解这样一道题:一个梯形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根据数据列式计算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学生一般列式为:(4+5)×2÷2=9×2÷2=9(平方厘米)。可有一学生却列式为:4+5=9(平方厘米)。
(显然他的列式是错误的,我正想纠正他,可转念一想,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错误资源。于是,我及时调整预设方案,让这个学生把解答过程抄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列式的想法。)
生:“我发现梯形的高是2厘米,计算面积时又要除以2,乘以2和除以2可以互相抵消,实际上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
学生们听他这样一说都楞住了,觉得他说得有理,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
生1:我觉得挺有道理,这样做计算起来简便; 生2: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虽然计算简便了,但求的只是上下底的和,不是求的梯形的面积;
生3:这道题的高正好是2,如果高不是2,就不能这样做了; 生4:不管高是几,都不能这样做; 生5:这样做不符合题意; ……
最后经过一盘讨论,形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是梯形上下底的和,不符合题意,但凡是高是2的,列式后计算是可以按这位学生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解梯形面积的透彻理解,更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时时处处不忘求异创新的良好习惯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面对学生生成性的错误,老师没有责怪,而是倾听、微笑,让学生心存一份美好的感觉,满含鼓励,接受心灵的引领,学习的信心由此倍增,抬起了头。有人说:“孩子是没错的。”是的,孩子有错也是美丽的,孩子的错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是一种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无法设计和预设的,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调控,站在新课程的视角给“错”重新定位,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发现错误是多么的美好。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能早早吹响比赛结束的哨声,相信给他一束阳光,定会还你一片灿烂。只有基于这种理念,教学才是活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