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高中教学观念,胜任初中教学的研究
《转变高中教学观念,胜任初中教学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学校现状分析
为达成“贵州一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学校引进了大批优秀高中教师。教师们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扎实,教学技能卓越,为学校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学校高中教学班数量有限,大批高中教师须转变角色,承担学校初中学科教学任务。
2.初高中教学差异 初中与高中相比,在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做好“转变高中教学观念,胜任初中教学的研究”的研究,是我校初中教的起步关键所在。为了使高中教师能尽快的适应初中教学,本课题将从初高中学生身心差异与组织教学方式的转变、初高中课标教材的联系与区别、师生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和实践,以加强对初中学科高效课堂的指导。
3.教师、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教育和培养人才要体现其连贯性、系统性,中学教育应打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界限,视六年为一整体的中学阶段。高中教师须研究初中教学,正如初中教师须研究高中教学一样,这是教师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我校在毕节站稳脚跟、快速发展的起点。
二、课题界定
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接初中,下启大学。高中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已经渗透了各个学科专业化与理论化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各科的基础理论后,运用这些系统的工具分析与解决相应领域稍具抽象性的问题。
初中,则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中的教育的目标是授予学生在现代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更注重经验倾向与感受直觉。
转变高中教学观念,站在更高层面胜任初中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高中教师转变观念,胜任初中学科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研究,较容易做到初高中教学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较容易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解决知识上和能力上的缺陷和错位问题;在能力培养上体现系列性、层次性。
3.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有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1.初高中学生身心差异与组织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1)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2)初高中学生性格发展的阶段性(3)初中组织教学方式研究
2.初高中课标、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1)初高中课标的联系与区别研究(2)初高中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研究
3.初高中师生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的研究
(1)高中教师任教初中语文教法和学法的研究(2)高中教师任教初中数学教法和学法的研究(3)高中教师任教初中英语教法和学法的研究(4)高中教师任教初中政治教法和学法的研究(5)高中教师任教初中历史教法和学法的研究(6)高中教师任教初中地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1)高中教师任教初中物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2)高中教师任教初中化学教法和学法的研究(3)高中教师任教初中生物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系统论知识
系统是系统科学中的核心概念,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提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认为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钱学森认为:“系统是指依一定秩序相互联系着的一个总体。”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有其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充分协调和连接,可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中学教育打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界限,视六年为一整体的中学阶段了,由高中教师任教初中课程,打通二者关节,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
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儿童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皮亚杰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前运演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认识活动的方式为身体的运动和知觉经验。
③具体运演阶段(7—12岁)此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己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尚不能完全脱离具体经验来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
④形式运演阶段(12—15岁)此阶段的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由大小前提得出结论,不管有无具体事物,都可了解形式中的相互关系与内涵的意义。能够不受具体经验或现实世界的限制,能够超越时空,依据逻辑规则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
„„
因此,转变高中教师观念,胜任初中教学,理应很好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
七、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8月5日-2013年8月18日)
组建学校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课题方案,统一认识、进入角色;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指定子课题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
2.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8月19日-2013年11月30日)(1)2013年8月19日-2013年9月9日(理论研究)
启动课题研究,以岗前培训为平台,由教科室牵头,以各学科教研组为主体,指定阶段性达成目标——初高中学生身心差异与组织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初高中课标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增大调控力度,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2)2013年9月10日-2013年11月30日(实践研究)
深化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基地,展开初高中师生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的研究,各学科开展名师课例观摩,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初中同课异构(各学科指定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各2名执教同一课文)研究,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及时推广。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以课题研究为标准,对课题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形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鉴定结题。
八、成果反映
1.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2.课题研究公开课教案集。3.教师论文集。
4.课题学习材料和学习心得汇总。5.各学科子课题研究报告汇总。
九、组织机构和职责
(1)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明超(贵州梁才毕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副组长:张玉彬(贵州梁才毕节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王家荣(贵州梁才毕节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君华(贵州梁才毕节学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
基本职责为:
①制定学校实施计划; ②制定学校实施课题研究活动的规章制度; ③统筹协调学校的安排; ④制定评价方案,督促评估; ⑤整合教育资源等。
(2)课题组办公室成员:
组 长:王为民 副组长:彭远华 余春林 基本职责为:
①负责学校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评价; ②协调各年级工作;进行科研方法指导等。
③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④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
⑤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3)课题组成员:
组 长:各学科教研组长
中心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组织实施教师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 基本职责为:
①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②具体负责学校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评价。③提供有关新信息,选编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科研方法指导等。
④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的撰写;课题研究公开课教案集、教师论文集收集编写;课题学习材料和学习心得汇总;各学科子课题研究报告汇总。
贵州梁才毕节学校教科室
二0一三年八月五日
第二篇: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人文素养
2017年9月13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我们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部编新教培训。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朱老师从拼音与识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部编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5、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第三篇:转变教学观念
实践证明,新课程最大的难点是观念的更新。那么,作为今天的教师,该更新哪些观念呢?
厦门教育学院章立早同志专门从事教育干部的培训工作,在和基层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干部接触中,他发现大家在思想上有许多困惑。于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依据自己对教育的研究和对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判断,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感悟,日积月累,形成这39条教育理念。现刊发如下,以期望和广大读者朋友共同探寻解决我们思想困惑的更多新理念。希望读者朋友积极投稿,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悟到的新理念提炼出来,与大家分享。教 育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学 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教 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14、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15、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6、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17、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
18、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惟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
19、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20、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教师与学生
21、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22、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23、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是同样多的!
24、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对有些学生而言是“锦上添花”,对有些学生而言则是“雪中送炭”。相比之下,教师应该更多一些“雪中送炭”。
25、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26、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而表扬学生时则可以适当地信口开河。教师的专业化
27、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28、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29、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即具有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即具有超越教师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即具有超越教师的智慧。30、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1、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学生行为习惯
32、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
33、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
师 德
3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35、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36、“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管 理
37、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创新能力
38、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现代教育方向
39、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四篇: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存在的问题:无物可写,无话可说,写不具体,写不真实、基本功差。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作文课堂教学观念有直接关系。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观中,学生的写作以教师的命题内容为中心,自主写作的空间狭小,并且遵循“教师讲——学生做”的封闭的作文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越写越厌,越写越无话可写。到最后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或应付;而语文教师也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视为难题。
教学的实质在于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也就是要贯彻这样的课堂观。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位,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目标,把握小学作文教学“按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阶段来安排“的特点,构建以师生互动、交往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乐意写”,“自由写”,最后“学会写”。
第五篇: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
柳林镇雅沟小学——于记林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肩负着国家发展和名族振兴的重任,真正是任重而道远。然而,回顾过去的教育,学生没有思考的空地,没有发表的机会,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改革,观念必须转变。现代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是老师单纯地教,而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快乐学习谈几点看法:
—.由教师权威变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是权威的、课堂是严肃的,教师只按部就班的讲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现代的教学观念,师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相互讨论相互进步的关系,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的讨论找其答案,真正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二、教师的教会学生变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学生习惯与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厌学、不学、甚至逃学,而现在的教学观念,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给学生一些权力,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过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多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让孩子天真活泼的个性,展示在课堂之中。
三、学生学习被动,变为主动思考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好像一个学习的机器,被动接受知识。而教师的观念应发挥学生主体作业,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有脑有思想的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智力,让们快乐自主的接受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学生的死记硬背变为消化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掌握,死记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能力的培养,这样出现了高和低的状况,只会做书本知识,而不会体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现代的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才能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成为祖国的栋梁接班人总之,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