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

时间:2019-05-13 04: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

第一篇: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

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

出自: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1-03-02

来源:且思且行博客

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到最后谁掰的多;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到,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优秀经验,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促进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

第二篇:1.a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

[有效性]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作者:余文森

【编者按】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到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情绪感受(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到,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优秀经验,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促进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

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两种发展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过份追求外在发展,导致内在发展受损,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为此,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要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他们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

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

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也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

第五,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所谓眼前发展是指即时发展,它要求立竿见影,注重可测性和量化;所谓终身发展是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它着眼可持续,注重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显然,眼前发展注重教学的短效,长远发展注重教学的长效。

第六,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

可以说,以上六个方面是我们新课程考察教学有效性和发展性的专业向度。

第三篇:2.a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话——余文森

[有效性]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话

作者:余文森

(节选)

海棠依旧:请问余老师,大班化的教学如何关注学生个性?看到日本最近研究成果:班级规模控制在20-25人是最合适的,您是如何看待班生规模这一问题?目前大班化教学比比皆是,在现有国情下,什么时候能实施小班化教学?迷惘中,期盼中。

余文森:班级规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班化是我们无奈的选择。大班化教学与关注学生个性绝对是个矛盾,教师不是神,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尽可能地关注更多的同学,争取让每个学生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学生,仅此而已。

雾阳:有一个问题想向余老师请教。我们说,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因素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然而我们的班生规模都五六十个学生,常常照顾了学困生,优生却吃不饱,面对这样的境地是否有高招?

余文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课程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邱少平:我觉得优生在课堂上展示充分,搭桥引路,是其他学生的引领者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融合剂;中等生在教师和优生的推动下经历过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困生是课堂要帮助的重点也是课外辅导的重点。一节课不一定是人人有提问,面面俱到,重在有没有参与学习、探究的活动中,头脑有否思考,兴趣是否在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认同、认可是关键。

凌凰: 请问余教授:热闹的课就一定是堂好课吗?

余文森:热闹是教学的“外貌”,而非教学的本质,所以自然也不是评价教学好坏的标准。相对于传统的“闷”课,我们要求新课程的课堂要“活”起来。“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和主体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显然,让课堂活起来绝不是简单的热闹。

吕仲锴:余教授,听过您一次报告,您的博学及风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课堂越活跃越好吗?应该如何把握?期盼能得到您的指点。

余文森: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有着和您同样的困惑,课程改革让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始料不及的问题,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任由学生争论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并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其次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抓住和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问题的价值和讨论的深度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形式和技巧的问题,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老师会掌握调控和处理课堂“活”与“乱”的技巧和策略。(教师要由问题的提问者变为问题的提供者。)

乐以忘忧:余教授的解答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对学生问题的捕捉,即教师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变化万千,尽管有了预设但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按照预设走的,课堂的活跃与不活跃、活跃的程度都和教学的内容与教师的应对相呼应的。这是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值得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悟”出来。夏秋冬:余教授你好!高中数学课堂一贯教学容量大,如果给学生留出动口、动脑、动手的时间,则教学任务完不成,请问如果处理这对矛盾?

余文森:高中教学最核心的基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坚持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掌握教材基本内容,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着力于解决教学的难点、关键和核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不断从现有发展区走向最近发展区,实现教学的发展功能。这是高中教学的一条铁律,也是解决教学课时与教学任务重、容量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

梅香:我对教学模式的认识还是很模糊,教学模式指什么?究竟要不要教学模式?怎样的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益才算是好的教学模式?

余文森: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或典型形式,它是一个实践概念。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在于它的简约性和可模仿性。简约性是指教学模式舍去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而抽象出主要的或本质的东西,或者说教学模式是用简约的方式反映教学过程。可模仿性是指人们可以按照教学模式所提供的基本框架进行实践操作。正因为它简约,所以便于把握;正因为它可模仿,所以便于操作,有再生的实践价值。

从实践来看,教学模式也是客观存在的,对复杂多样的问题情境作快捷、简化的处理,以简驭繁,是教师应当具有的职业智慧和教育教学策略。一方面,我们要肯定教学模式的客观存在和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教学模式的相对性。任何教学模式都只是从某个侧面、某个层次、某种程序上揭示或反映教学规律,因而也就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所以,我们既要教学模式,又要反对模式化教学,模式化教学缺乏对教学模式背后哲学主题和教学理念的理解,不顾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囿于某种操作步骤,进行机械的、生硬的、缺乏灵性的教学。

教学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模式只是一种措施和手段。采取哪种模式是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效性的追求。

何坤平:余先生,我在教研观摩中,常常遇到教师为了更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看似热热闹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可是学生各顾各的,其效果可想而知。请问余先生,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使其不成为一种形式?

余文森:第一要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就不需要合作学习;第二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态度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懂得合作、乐于合作。

透明的蓝:教会学生学习和尽快见效相矛盾的时候,老师大多会选择多用讲授法,这种选择的利弊各是什么?有兼顾教方法和见效率的教学策略吗?

余文森:教会学生学习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很难立竿见影,但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强大的发展后劲;讲授法可以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见效明显,但容易导致知识与能力相脱节,缺乏发展后劲。教学中,讲授法是必要的,而教会学生学习则是根本。教方法与见效率有对立的一面,也其统一的一面。因为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凭栏看雨:教师生存在应试和检查中,又搞素质教育,真的好辛苦。在考试压力和各种检查的夹攻中,在学校里如何找到更多的幸福感觉?如何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飞翔? 余文森:有个专家讲,在应试和检查的教育环境和压力中,教师的生活是有生无活,令人堪忧。但是我们不是无路可走,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可改变自己。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我的做法是每节课都要有自己的一点想法,都要给学生一点智慧启示。教师的成功感、幸福感来自课堂。

第四篇:余文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漫谈(余文森)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上午)

与他人交流时:分享和感恩,要有明确的主题。

学校教育该这样走: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公民。如:日本培养学生360个 好习惯。

诺贝尔获奖感言:我学到的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幼儿园。(习惯的养成)

台湾课堂(温馨、精致,强调环境和品质育人,环境设计有家的感觉,感觉非常的温馨。)

教师该努力的方向: 语文与数学来教人,传授的知识该变成人的素养。

当一个学生把教师教给他的书本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是学生身心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最最重要的。教师研究方向:高考研究

Eg.高考培养的是人的伪能力、虚能力、假能力,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训练学生正确阅读解答阅读题,但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能力。绑架在高考上的特殊驯良,是马戏团机械的表演驯良。深度反思教育:有深层有浅层,真正的教育要转换为人的一种素养,培养一个人健康幸福的心态。

教育如人吃东西不可能吃什么补什么,教育当中缺乏人的存在只有学科的存在,高中课程中的科学领域:20个学分。每一个学科专家都认为自己研究领域的学科最重要。精英教育在学习课程研究。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孔子上上智,上上愚的人不可教育,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是无能为力的。中职生是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美国研究:智商的低的人学习抽象的能力不强,应该学习直观形象的。,对当前、直观、当前东西感兴趣。智商115的人才能上大学,研究高深抽象知识在大学,才能保证大学的学术性。案例分享:

福建闽南一所中学,针对农村小孩子特点教学保证他们学会。一初中女教师受校长委托接受淘汰班级和末班,送到安安全全出初中毕业就好。英语平均水平9分,布鲁姆教育建议:智商高低是学得快与慢的区别。包括形象和操作方面的帮助。所有人考试75分才可教。女教师教学方向:打算从初一开始教学,中考前学习知识到达初二层次,很多学生给校长写信建议利用暑假把初三知识学完。

48、54分。

结论:教育该遵循“慢”和“伦理”两个法则。让学生学会。教育该适应学生,宗旨是育人和培养人,该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来组织教学。

哈佛大学每日睡觉5个小时就是梦想。上帝造人金银铜铁来分,教师是天使来弥补上帝的错误,我们该关爱哪些头脑金子少的人。

中学的卫生间来反应学生的素质和文化。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学生上卫生间的步骤(台湾教育)

国人教育:缺乏关注学生的品行和生活习性。

小学老师班会课上聊长大后的志向:小孩说长大后当清洁工感到讶异和不理解。并课后找小孩子谈话。小孩子说教师教育说清洁工光荣。教师辩驳我是说清洁工光荣但是不是要你长大后一定要当清洁工。

高中教师班会训斥:学生看小说和贪恋爱现象“有本事考上大学后图书馆小说多的很,女孩子也很多”。一切教育会成为人的基因和天性。教育是有趣的事情。教师该明白:品行、习惯不仅仅是对学生,也包括自己的孩子教育,优质教育、品质教育、有用的教育。

结论:教育起点该是就是培养好习惯、好品行。

知识很容易弥补,但是习惯、品行难以培养。中国教育输赢都在起跑线上。(知识能力有,习惯能力弱)

知识的驾驭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待查

当教师最重要是要有心。要学活赏识,同情心、同理(相互沟通和理解)心。

学生需要鼓励和肯定,复杂变简单,把抽象变成形象,把枯燥变活灵活现,难的变容易。将心比心的进行教育。

建设阅读《有效教学》,余文森著作

爱恩斯坦:教育该是把知识外的东西剩下的东西,能带着走的东西。教育学生能拥有“品质和习惯”行走天下的能力。知识学习也一样。输入和输出应相得益彰,和谐共处。

英国四年级学生学习乘法。顶级数学家在英国。

英国幼儿园教师机智的教学能力:英国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发现有外国人进入会拿出地球仪,随机给孩子讲来参观者来自于哪里吃什么用什么样的途径可以到达,然后让学生讨论谁想去中国。优点:小孩子从小就埋下到国外的影子。

解析:教育该诞生英才观念,你有想法了没有?对幼儿的教育应该考虑。案例2:

教师解读“滥竽充数”故事时候,学生说“要是要是当时有人帮助他,他就不会这样子的。”拥有同情心的人心系天下,这就是育人的观念,就是有效的教学。

案例3:教师教学,盒子里10个球8白2黑。教师让学生摸球后发表感言,白球比黑球多得多,但是并不是说不可能。教师回应:那是你运气好,请坐!小孩子回答潜台词:我们班有10个小朋友,将来最有本事的可能就2个,而我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结论:有想法,有表达,才可以分享,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做高端东西没有主见,高端人才缺少的原因没有主见和想法,好习惯好品行,这不仅仅对于教育是这样对家庭对孩子教育也一样。

一辈子三次结婚:第一次是感性结婚,没有任何理由的喜欢,性格不同也无妨;第二次是给对方的整个人结婚,包括个性、整个文化结婚(家人、朋友等)等;

人该有好的习惯,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在高端会议整个气质就会被比下去。美国找工作前三年学历重要,以后就无人重视。人最根本和核心的东西就是好品质好习惯。教育该将心比心考虑到他人的需求。

数学多是正序,少就是倒序。

第五篇:读余文森教授

读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近日,读到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心中颇有感触。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对有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余教授先从一个有效性的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到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由此,我们联系到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应该说,英语教师的教学面临的难题就是:英语教师教学辛苦,要不断的说,不断的教,而最后所得到的成绩却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应该说,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提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全体英语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 教师工作辛苦,而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呢?应该说有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适时解决,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业务水平研究,不断更新教学与学习观念。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时刻记住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因为时代在变化,知识也是不断的在更新。只有自己的功夫硬,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和尊重。除此之外,还要加深自己的其他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如:地理,历史,文学,以及了解各种新鲜事物,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不段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压”,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二、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就像是一个乐队的指挥家一样,要激情四射,才能吸引演员的注意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让学生厌倦。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做到的是:(一)课堂教学要“基”、“实”、“乐”、“新”四结合。“基”就是教师麻注重学生的基础,运用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动耳、动口、动手等“动身”活动来达到动脑的“动心”学习效果,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实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这样课堂才会“信其师,善其道.乐其学”.才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地去动“身”,动“心”。这样才能够产生“新”的教学和学习灵感.创造性地去思考分析,使创新能力得以实现,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乐”的事情放在“实”事上.感到学有所用。(二墩师教学要有艺术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故教师在教学习过程中应充满激情和情趣,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应积极开展互相学习的教学活动,适时地实现角色的转变,让课堂成为一幕戏。传授知识时,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让学生唱主角时,教师是导演,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合作精神。坚持以教学艺术为主,使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三)教师教学手段应灵活.以创新为主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课外活动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如让学生进行单词接龙.句子接龙.英语谚语、名言警句等接力赛,玩文字游戏.猜字谜、猜人物、戏剧表演、故事改编、讨论等表演式活动.又如课后或周末等利用学校外教资源来开展英语角.英语辩论赛等课外活动.设置不同的表演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讲:

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谚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一尘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碣: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原因就在于有动感声像的电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只有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我借余教授的话来对有效教学做下总结: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即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下载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余文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

    听完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

    听完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典型个案》,收益很大。其中“洋思模式”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一亮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从中立或客观的角......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盘点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及对问题反思,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课程资源......

    余文森: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余文森: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5篇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六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六讲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六讲主要讨论教学的规律,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分别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八讲分析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包括了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等八大......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盘点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及对问题反思,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