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乔亚东)授课教师:孙进京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2日 授课过程简记: 1谈话引入
学生打开教科书38页: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2新授
3师在黑板上画角,问学生:这个角像什么。4继续画吸管上的角、水龙头上的角。
5观察上面几个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板书:顶点 边 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特征再复述一遍。6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为什么。7学生操作。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指出顶点和边。
8思考: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长短有关还是跟角的张开的角度有关?学生猜想,讨论、汇报。
9师演示验证。
小结:角的大小和角张开的角度有关,和角的边的长短无关。角张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
8、画一个角
打开教科书39页看看角的画法,再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展示,汇报; 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反思:
一、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开始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到师生互动充分。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完整,思路清晰,时间安排恰当。教师出示的练习有针对性,特别是最后的操作题,把本节课所学内容都融汇在这道题中,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总体回顾,很好。本人觉得不太理想的地方是,在学习角的大小和角的什么有关系时,教师没有很好利用教具进行实物演示,单单是在黑板上画出来就没有那么好的直观效果。在课题引入时,衔接不够紧凑。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角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在孙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特征时,孙老师通过调动学生观察、动手制作角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这些结论。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思维方法,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孙老师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画。开始,学生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最后教师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三、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陈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先出示了各种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知识后,孙老师让学生到教室周围去找角,学生兴致勃勃地抢着去找每一个角,有的甚至找到了老师穿的衣服上。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角时,给的材料太多,学生为了全部能用上,摆弄了好一会儿才制作出角。学生在这点上花费时间较多,并且做的角也不是一目了然。教师对于学生选择材料的指向可否具体些,清楚些。如就一个图钉,两根纸条,让学生制作角,这样学生会很快、很准确地制作出一个角。
第二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出自:本网网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
第三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
4、-3分在一组,将+
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
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 0, 6, +1.5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0 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 相反 相反 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通过这次七年级
(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愿所有的人开心快乐!!
第四篇:初一数学听课记录
初一数学听课记录
初一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
第一部分是书上知识点的解释说明,比如如果你的老师习惯于写板书,你可以将板书分条列到本子上(也许有人认为板书不必要记下来,浪费时间,那就错了,老师的板书格式多半是书上内容的高度概括,他们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其实都会想好哪些有用或没用,把最精华的部分节录下来,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简单记下老师的板书,发现对以后的测验很有帮助,它会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来回想起和复习到最多的也是最重点的东西,所以不要嫌麻烦,而且在记时也要边听边记,还是要侧重于听课,写不完的地方可以下课补),如果板书较少,或是没有整体的轮廓,较杂,就需要你好好听讲了,上课要听清楚老师讲的东西,老师在讲书上内容的时候,一般会对书上概念原理和易弄混的东西作出解释,而这些东西就是你需要课后或课上去整理总结的,第二部分就是练习,老师总会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出一些小习题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你上课在做这些习题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碰到自己不会做或是容易做错的题目,这就需要把这些题目简单的抄下来,答案先简单的写一下,然后等到课后或者是考试之前翻出来重新做一遍或是回顾一下都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听课记录就是普通的笔记,不需要你去刻意的想要如何排版,如何写,只需要你将自己不懂和易错的地方在上课时记录下来就可以了,是为了以后复习做准备的。
第五篇: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教学内容:直角三角形 教师活动:
一、回顾、提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二、新课导入
求证直角三角形角c=角a,BC=a,AB=c, 教师留时间学生自行思考,教师讲解做法。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例题讲解
课本19页例题讲解、20页例题讲解。
四、课后作业习题1.6 学生活动:
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总结。
2、学生自行画直角三角形并与教师所做图型进行对照。
3、学生对于定理的理解与记忆。
4、例题中困惑的知识点的提出,教师点评。学习重点: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只需要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相等。能通过定理的简单理解求证三角形全等。听课意见:
本节课设计连贯、容量较少,学生易于掌握,但整体若以学生交流探讨方式引入本节重点、难点会加深记忆,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正转换原有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