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心得
信息科技教学心得
七宝二中 蒋叶林
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未来,它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现它还处于教学的幼儿期,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如何教好这门学科,是我们这些一线信息科技老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们期待着能找出一条突破传统、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路子。今天我在这里交流一下自己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得到你的共鸣。
一.积极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觉得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很有必要,教学中,我比较注意以下四方面的正确引导。
1.“眼”: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要做正确引导、说明和示范,强调眼睛该干什么、怎么干。如操作中用键盘时,要求学生不看键盘,用手指去感觉,学生最易犯“一会儿看屏幕,一会儿看键盘”的毛病,教师最好能反复督促,对学生能坚持严格要求。
2.“嘴”:上机练习时,有的学生嘴巴说个没完,或者个别学生为了防止出错,边轻声读边录入。这些不良习惯一来影响周围环境,二来影响操作速度,我告诉学生操作时用你的眼去看,用你的心去感受,而嘴巴该让它好好休息。
3.“耳”:学生一进机房就喜欢戴起耳机边听歌边操作,一心两用,其后果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给旁边同学造成负面影响,我就告诉学生可以戴耳机,但是必须是在完成操作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地按你的要求做。当然,也有学生会依然我行我素,这时,采取一些个别谈心,或者用榜样的力量来督促这些学生自律,不过既然是谈心,就不要用训斥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用淡然一点的态度把你的想法告诉学生,可能会更容易赢取学生的心。
4.“手”:对电脑操作,当然离不可手的参与了。在教学训练时,教师要演示手的摆放位置和姿势,并向学生说明和解释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学生比较小,还可以用1、2、3代替手的不同位置,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下口令训练,既让学生牢记准确的动作,也带有娱乐与放松的功效。
5.有些学生以前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关机的问题,有些学生关机只把显示器关闭就算关机了,还有些学生关机直接关电脑电源的,五楼电脑房的电脑比较老,开始关闭之后还要按下电源才能真正把电脑关闭,因此要不断反复的强调学生关机的,有些学生强调了一年了,到后面还是会忘记。因此发现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6.有些学生上课一边做一边开窗口玩游戏,这样就会导致作品做的是又慢又差,所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要坚决制止,实在不听话的要反复教育,谈心。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正是因为好奇,才促使人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明与创造——好奇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信息科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计算机,总是充满了好奇,总想摆弄一些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屏幕保护、图片、声音等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压制学生的好奇心,不允许他们考虑任何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这样做会让学生觉得上课索然无味。这时,我觉得我们自己首先要转变一下观念,认识到好奇心理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回避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采取适当的包容态度,努力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为信息科技的教学服务。
有的学生喜欢在课上探索一些课本外的内容,我认为应该进行鼓励,因为计算机的学习本身就需要有探索精神,也许他们只是觉得有趣,但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经意之间却巩固了许多知识,会学到一些新知识、新方法,并且还会很快地进行知识的传递。
三.适时的改变教学策略
学生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已有的电脑知识基础也有差异,所以在学生练习的时候,经常是有的学生掌握新课内容很快,有的就非常慢。这时要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就要求老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了,如可以把操作要求分为几次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加点难度的层次,拓展的层次,但这样一来,光靠书本知识就可能不够,需要老师备课准备更多的内容,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这样可能会适合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当然,有时我们也可以请一些有一定基础或接受比较快的学生充当讲解员、演示员,这样既给予这些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老师也能从学生的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也可以请操作快的学生做小老师,去帮助碰到困难的学生,学生间的传授,可以为已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的学生创设一个问题场景,让其帮助别人找出问题的症结,并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其对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单是停留在面上,而是对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中,我总是喜欢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有时故意让学生体验失败,再找到成功;有时我会请学生把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在操作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后再进行交流;有时,在进行作品展示时,我会请学生回忆一下在操作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学生会把整个过程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所说的,基本上也就是本课时重难点,也就其他学生也会碰到的共性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操作中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能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碰到问题时也敢于提问,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我觉得可以既能让学生逐步理解理论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也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四、本学期的计算机学业考试情况和下学年的展望
通过2007年6月13日的全市初中计算机学业考试,基本正常的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和学的不好的都能通过成绩正常的反映出来了。通过自己的一学年的努力,本次考试情况自己几个班级的情况让我比较满意。把有些本来不及格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叮嘱和让他们反复的练习,在这次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通过这一学年的磨炼,我想下学年我会教的更好。
第二篇:信息科技文档
1、我国国防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国防武装力量是国家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我国国防武装力量包括:军队、警察、预备役部队、民兵等正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执行对内对外政策的暴力工具。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结合其他诸种武装力量构成,由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统帅。我国的国防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试列举出军用高技术中最具影响的几项技术?(至少4种)
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光电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航天技术。
3、美军认为,网络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网络战分为哪两大类?
网络战分为两大类:
1、战略网络战;
战略网络战又有平时和战时两种。平时战略网络战是,在双方不发生有火力 杀伤破坏的战争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的各民用网络信息设施及战略级军事网络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黑客等手段实施的攻击。而战时战略网络战则是,在战争状态 下,一方对另一方战略级军用和民用网络信息系统的攻击。
2、战场网络战。
战场网络战旨在攻击、破坏、干扰敌军战场信息网络系统和保护己方信息网络系统
4、信息化武器装备根据在战争中的作用可分为几种?
从大的方面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即C4ISR系统),其在功能上可分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指挥控制4个分系统;二是信息化杀伤武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武器装备和新概念武器系统;三是信息化作战平台
5、C4 I S R是美国最先进的军事指挥操作系统,它具体包括哪些功能?
C4 I S R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C4 I S R是美国最先进的军事指挥操作系统,它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将作战中所涉及的多项工作的显示、控制、及指挥,以卫星计算机自动化的方式加以整合呈现在指挥官面前。是美国国家指挥当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以及战备部队的指挥员对其所属部队实施指挥控制、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设备、器材、程序的总称,是美国整个军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种技术?
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或者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
7、案例分析
(1)、武器装备信息化指的是什么?
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实现联网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2)、信息武器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在进攻与防御、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着。如今,信息武器已经发展成为非常庞大、涵盖面非常广泛的武器系统,大体上可划分为哪两大类?
1、软杀伤型信息武器
首先是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攻击型信息武器。
其次是电子战武器
再次是广播、电视、报刊、传单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被用于摧毁对方军队和民众作战意志的心理战的舆论工具
2、硬杀伤型信息武器
首先是精确制导武器及其信息系统
其次是各种信息化的作战平台,包括飞机、舰艇、坦克、火炮、直升机、无人机等等。
(3)、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简述芯片和软件对武器系统的作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武器系统几乎都离不开芯片和软件。从电子作战到精确作战的武器,从电子信息空间到物理空间作战的武器,无不是基于芯片和软件、基于信息和知识的武器。芯片和软件采用与否,成为高技术兵器的主要标志。
8、案例分析
(1)、网络战的特点是什么?
(一)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 未来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界限模糊,使得战场网、战役网和战略网的区分更加困难,战略性信息、战役性信息和战术性信息在集成化网络环境中有序流动,呈现出紧密互联、相互融合的特点。这势必使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日益融为一体。
(二)网络战场疆域不定传统作战离不开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等有形空间,而网络战是在无形的网络空问进行,其作战范围瞬息万变,网络所能覆盖的都是可能的作战地域,所有网络都是可能的作战目标。传统作战改变作战方向需要长时间的兵力机动,而网络战,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作战地域、作战方向、作战目标和作战兵力的改变,前一个进攻节点与后一个进攻节点在地域上也许近在咫尺,也许相距万里。计算机网络空间成为战场,消除了地理空间的界限,使得对抗双方的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的概念变得模糊,进攻和防御的界限很难划分。
(2)、网络战的主要攻击手段有哪些?
利用计算机病毒攻击是网络战的作战手段之一。
病毒通常通过有漏洞或损坏的网络、芯片、扩展卡或外围设备等途径进入和感染计算机,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则是通过软
件侵入系统。
另一种攻击手段,则是“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敌方层层设防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或植入病毒,或任意窃取、篡改、删除文件与数据,甚至直接控制对方的计算机系统。
除此之外,美国还正在研制一种只有手提箱大小的电磁脉冲发生装置,它产生的电磁脉冲可烧毁周围几千米内计算机的电子 器件,直接破坏它们的工作效能。
(3)、阻止外界网络入侵的“护网”手段有哪些?
保护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免遭外界的恶意攻击,首先是主动防护,就是在设计计算机硬件、网络结构时要考虑防护措施。如果严格控制贮存有机密信息的计算机进入网络系统,就能有效地防止机密信息被窃取。
为了防止黑客入侵,网络防御或是对系统中的各用户根据其职责规定权限,或是采用防火墙技术与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对用户进行监视。然而,在任何时候,建立备用系统,对关键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备份也总是十分必要的。
9、论述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被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试结合实际论述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答:
一是武器装备智能化。其重要标志是各类精确制导武器(PGM)逐步成为战场的主角。在历时14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占使用弹药总量的0.2%,当时使用的只是命中精度较高的灵巧炸弹。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占使用弹药总量的比例增至8%,当时主要使用的是“战斧”式巡航导弹。而这一比例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阿富汗战争期间更分别上升到35%和60%。
二是编制体制精干化。提高质量、减少数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普遍趋势。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统计,1985年全球兵力总额为2794.66万,1999年降为2187.59万,减少607.07万,减幅达22%。通过裁减数量、调整编制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等措施,军队规模更趋精干,战斗力普遍增强。
三是指挥控制自动化。自20世纪60至70年代起,为使指挥控制实时高效,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纷纷着手开发CI系统(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Intelligence),把情报系统获得的信息通过通信这条生命线用于指挥部队和控制武器装备。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CI加上了Computer(计算机),90年代后又进一步发展为CISR系统,增加了Surveillance(监视)和Reconnaissance(侦察)。目前这一系统又发展为CKISR,增加了“Kill”(杀伤)。指挥控制自动化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得益于数据链的发展,它是整个指挥自动化的“神经中枢”。
四是作战空间多维化。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广泛运用,作战领域正逐步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空间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空间扩展。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表明,谁拥有制信息权,谁就能掌握高技术战场的主动权。而制信息权又离不开制天权。据统计,美国等国在海湾战争中共动用军事卫星33颗,在科索沃战争中共动用军事卫星50多颗,在阿富汗战争中也先后动用军事卫星50余颗。
五是作战样式体系化。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已发展到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在机械化战争阶段有陆、海、空的协同作战,但它只是协同。随着信息化战争阶段的逐步到来,“空地一体战”、“空地海天一体战”便向着真正的体系对体系的“联合作战”发展,这其中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诸军兵种之间形成完整体系的粘合剂。
10、论述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3场战争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美军主导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试用这3场局部战争论述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
二战以后50余年,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军队竞相发展高新技术兵器、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并在局部战争这个“试验场”上不断进行实战检验,引起作战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空中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战争的空中化,空中及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力,空天战场正在确立自己新的主导地位。如在海湾战争中构成美军高技术兵器群的56种兵器中,空中武器装备或通过空中发挥作用的武器就达44种,约占78%,而科索沃战争则表现为一场纯粹的大规模空袭战。
第二,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
第三,指挥手段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如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由于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体化,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
二、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现代高技术战争将围绕信息的搜集、处理、分发、防护而展开,信息化战争成为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形态,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成为作战的中心和焦点。(例子说明)
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非对称作战日益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模式
随着战争技术含量特别是高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各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各国军事技术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甚至出现技术上的“代差”。强的一方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技术优势,弱的一方也力争从技术外寻找出路。因而,非对称作战日益成为作战双方的选择。
四、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与以往战争相比,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而战争的相关空间在不断扩大;战争的战役空间在缩小,而战略空间在扩大。在3场战争中,美军的打击目标都集中于特定范围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预定目标的打击,美军也改变了以往那种“全般覆盖”、“地毯式轰炸”的做法,而是精选部分要害部位实施精确打击,交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基本实现了“非接触作战”。与此同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相关空间又在不断扩大。
五、现代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战争胜负取决于作战系统的整体对抗能力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多种力量综合使用、各军兵种密切协同、各种武器系统优势互补,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取得“1+1>2”的系统效应。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消耗成几何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单从物资消耗来看,海湾战争分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提高了20倍、10倍、7.5倍、4.2倍和3.5倍。(例证)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是无法承受的。
11、论述题: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身处现代社会的你将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答: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需要展开讨论
12、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现代信息战的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答:
信息武器主要具有破坏信息系统和影响人的心理两特点。
A、破坏信息系统。一种是指通过间谍和侦察手段窃取重要的机密信息;另一种是负面信息。输入负面信息有两条途径,即借助通信线路扩散计算机病毒,使它浸入到民用电话局、军用通信节点和指挥控制部门的计算机系统,并使其出现故障;也可以采用“逻辑炸弹”式的计算机病毒,通过预先把病毒植入信息控制中心的由程序组成的智能机构中,这些病毒依据给定的信号或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里发作,来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使其无法工作。
B、影响人的心理。信息武器最重要的威力还在于对人的心理影响和随之对其行为的控制。据称,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国防部依据阿拉伯世界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特点,特别拟定的空中展现真主受难的全息摄影,以便使目击者遵从“天上来的旨意“劝说自己的教友停止抵抗。据说另有一种666号病毒在荧光屏上反复产生特殊的色彩图案,使电脑操作人员昏昏欲睡,萌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潜意识,从而引起心血管系统运行状态的急剧变化,直至造成大脑血管梗塞。
信息战的作用及趋势
信息战将极大地促进情报收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目前,西方国家已经拥有间谍飞机和携带照相机的无人侦察机用来侦察地面的敌人。在未来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微型传感大将被大量空投或秘密地置于地面。美国正在制作一种雪茄烟盒大小的无人空中飞行器,它可以“嗅出”作战对象所处的位置;可以秘密向敌军部队喷洒烟雾剂;可以秘密地在敌军的食物供应中投入化学剂;飞过敌军头上的生物传感器将根据敌人的呼吸和汗味跟踪敌军的行动位置,确定攻击目标。
利用信息战亦可弥补常规武装力量的不足。信息战能够先于武装冲突进行,从而避免流血战争,能够加强对一场兵刃相见的战争的控制能力。比如可将计算机病毒植入敌方可能会使用的武装系统中,武器的所有方面似乎是正常的,但弹头将不会爆炸;还可以在敌方的计算机网络中植入按预定时间启动的逻辑炸弹,并保持在休眠状态,等到了预定时间,这些逻辑炸弹将复活并吞噬计算机收据,专门破坏指挥自动化系统,摧毁那些控制铁路和军用护航线的电路,并将火车引到错误路线,造成交通堵塞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不战而驱人之兵的目标。有人预言,“未来战争可能是一场没有痛苦的、计算机操纵的电子游戏”。
未来信息战将对非军事目标产生更大的威胁。未来战争可用计算机兵不血刃、干净利索地破坏敌方的空中交通管制、通讯系统和金融系统,给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混乱。信息战虽然凭借它的奇异技术或许能够避免流血或死亡,但信息战的打击面将是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可以在敌国民众中引起普遍的恐慌,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信息战同其他形式的战争一样可怕。
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微处理器的运用,武装系统小型化,用电子控制的“无人机”将追踪和敌军目标,航空母舰和有人驾驶的轰炸机可能过时。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负责处理命令的参谋人员的层次将大大减少。
第三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思源中学 王敏
摘要
随着教材的改革,现代教学理念的渗透,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由单一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转变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自我要求学习的热情,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本文从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开展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赛、挑选“小老师”等三种教学组织方式对新课改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讨。
关键词:合理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小老师”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新课改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新格局。目前在上海市的中小学中都开设了信息科技课程,这门课程应该说对学生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编的《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进行了这样的定位“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本载体,以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一起学位基本学习过程,融知识性、技能型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
由此论述,可以看出信息科技课程与数学、语文等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更关键的是要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规范、德育标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从教以来,我一直在考虑着这样的问题:计算机技术是一项发展极为迅速的科学技术,如何将计算机技术的入门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引导他们形成自觉地学习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其次针对于这一教学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内容如何组织,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通过深入的学习二期课改的理念、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自我要求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觉得在课堂上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
因此,课堂中,我积极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分组,进行组内合作、小组竞赛、挑选“小老师”来辅助教学,让课堂的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
一、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中减轻学习的畏难情绪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习惯于单向的接受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一旦让他们接触一项新的事物或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就很可能无所适从。
在目前的中学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往往参差不齐,起点各异。有的学生从小就在家长有意识的培养下接触计算机,所以到初中阶段,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已经比较高;而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学生由于家庭和周围的环境,进入学校后才开始接触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较弱。针对这样的情况,倘若搞“一刀切”,势必造成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在传统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详细介绍知识点,并逐步演示操作,让学生很明确的了解每个操作的步骤,然后再进行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时候效果非常迅速,几乎每个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都掌握得比较好,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后 1 遗症,那就是当他们使用一个老师没有讲过的软件时,就会产生束手无策的感觉。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希望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能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找到合适的帮助。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创设一种环境,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比较方便的取得同学帮助,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了解、熟悉了学生的基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把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采用学生自己组合和教师建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组前向学生讲明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使每个学生能够客观、愉快地到相应的小组里。通过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学习。例如,在电子表格的教学时,由于表格的内容比较枯燥,大部分操作都是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学生对此兴趣相对较淡,学习自主性较差;其次,在EXCEL软件的操作中有很多函数、公式需要学生掌握,有一些统计的操作更是复杂。对于一些原本计算机基础就比较弱的同学而言,学习这个软件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有些学生就干脆采取了不学不做的态度,而且还振振有词的说“反正学了也学不会,还不如省力一点,不学了„„”针对这种现象,在练习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将班级里的学生基础好的与基础弱的组成一个小组,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一个小组的成员对同一个问题或操作步骤进行讨论,然后一起尝试,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基础弱的同学因为有其他同学的帮助也能完成自己的作业,克服了他们畏难厌学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提高学习的能力
1、开展组内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成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因此,在课堂中我有意识的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识,并且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比较欠缺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们能主动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合作,相互协作,一起前进呢?我为学生们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例如在软件WORD的教学中,我给每个小组布置了一个课题——假设我们班是一个旅行社,每个小组都有一条旅游线路,现在正是旅游的淡季,游客非常少,为了能尽可能的吸引游客参加各自的旅游线路,你们要在三个星期内设计一份海报,进行宣传活动。布置万课题后,学生产生了诸如“时间不够用、资料不齐全、版面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怎么发挥小组的作用、组长应该如何分配任务、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该如何开展„„。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有些是如果仅仅靠自己去完成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而且,通过合作使原本的课堂教学由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
2、开展小组间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不断提高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仅仅开展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是不够的,在教学中也要引进竞争的机制,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小组“单独”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最好。教师对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小组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例如:在汉字录入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开展小组间竞赛的教学方式。汉字的录入是信息科技教学的一个基础部分,也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内容,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不多,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自己练习打字,但是练习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为了能够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个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决出个人第一名和一个优胜小组。特别是在团体赛部分,我同意同一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忙,以提高速度,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活动中,平时感觉非常枯燥的打字也变得生动、有趣多了。
三、挑选“小老师”辅助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
1、“小老师”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让学生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氛围。比如:在“指法练习”的教学中,采用的软件是“金山打字通”,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的操作界面,去“随心所欲”的练习,享受“参与”的成功与快乐。在基本掌握了指法的基础上,合理创设“放手”操作训练,挑选打得又快又对的学生当小老师和教师一起巡视检查,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学生间的语言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既形成了以学生集体自主活动的主旋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又使知识掌握得更快、更好,还得到大量的反馈信息,教师针对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为学习排除了障碍,成功给学生带来满足和愉快,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自觉性随之增强,团结合作精神也随之增强。
2、“小老师”的教学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温故而知新”
由于有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扎实,那么课堂中的内容他们就比较容易掌握,练习完成的也比较快。对于这部分的同学,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让他们课堂上始终有事可做,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还会要求几名程度较高的同学(每组至少一名),给他们分配具体的任务—协助老师辅导该组同学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有了具体的任务,加上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豪感,他们就会好好的参与课堂活动,自然而然就实现了让他们“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而在辅导其他同学做练习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看其他同学出现的问题,还会学到更多更完整更系统的知识,遇到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叫老师过去解决。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小老师”的教学可以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新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血色和能够,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胀,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地终身发展。
在任何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中都存在着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或是家庭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而这些正是让他们不愿意参加课堂的教学活动,学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针对这部分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得到一种成就感,而不是一种负担。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的,我才采用了很多的方式方法,鼓励、表扬„„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而一次小小的“突发奇想”——平时都是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他们非常有成就感,那么如果让基础弱的学生也尝试做做“小老师”,效果会怎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进行了尝试。在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名叫小何的学生,在课堂上时常会发生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学习要么无精打采,要么就是在键盘上乱按。经过了解,原来他是刚开始接触电脑,所以很多操作都不会,看着同学们好像什么都会,所以就觉得自己“学了也是白学,肯定学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寻找着契机。终于,在一次上课的时候,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小何同学举手示意他不懂,于是我手把手教会了他,然后让他在计算机上重新操做了一遍以确保他真正懂了。这时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会,正要举手问我。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好机会。于是,我告诉她,我会给她请个小老师——小何来帮助她。这名学生听说是小何,当场就表示了怀疑,小何也有点胆怯,于是我在旁边鼓励小何,让他一定要试试看。其实我心中也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小何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出乎意料的是,小何让人惊讶地顺利完成了他的“小老师”的任务,而且那位一开始不太信任他的同学也真诚的向他表示了感谢,而小何的脸上也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随后的几星期的课堂上,我特别注意了他的情况,结果我发现有一些改变在他身上在慢慢地发生着。原来上课时漫不经心的小何变得认真了,原来废话很多的小何发出的声音是问问题的声音,电脑的屏幕上出现的不再是无关紧要的窗口,小组成员原来都不愿理睬的小何竟然经常在指导周围同学的练习„„。
通过多个这样的事例,我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学习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自信心,进而转变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初中的信心科技教学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教学,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其它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每个学生进行信息科技教育也变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一名信息科技教师,我将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掘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2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教基[2002] 35号文
《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陈至立 2000年10月25日 http:// 《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
郭芳
《融合 重构 拓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蒋鸣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 NO.07-08 第5页
第四篇:沪教版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知识点一览
信 息 科 技 教 学 要点
(一)基础知识
1、指法练习(熟悉键盘,正确的打字方式,贯穿每堂课,练习5分钟左右。)
2、鼠标、窗口操作(鼠标双击、拖动、右键;窗口移动、改变大小、激活)
3、文件(文件夹)操作(文件的新建、改名、复制、移动)
4、中英文输入(输入法切换;写字板、记事本;中英文混合输入)
5、画板运用,压缩工具 WINARA使用
(二)网络运用
1、信息搜索及保存(百度、google “关键字”,网页、图片保存方法)
2、网上资源下载(直接/工具下载 网络下载工具软件使用)
3、申请邮箱及收发 e-mail(选讲)
(三)Word 中文本综合编辑
1、文字操作(删除、插入、居中、对齐、粗体、字体、字号、悬浮缩进 等)
2、段落操作(分段、缩进、行距、复制、粘贴)
3、图片操作(插入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大小/格式调整、与文字环绕等;绘制图形)
4、表格操作(插入/绘制;选定、增/删 行、列/单元格;和并 等)
5、超级链接插入(文本、图片等)
6、文本框使用,电子板报制作
7、视图调整、页码插入等
(四)PPT 教学
1、背景/模板的设置(全部/部分应用、纹理、插入图片作为背景)
2、插入文字(文本框使用、设置字体 颜色艺术字)
3、图片的使用(图片/自选图形、绘制图形、调整图片属性)
4、表格/图表的使用(插入/绘制表格 增/删 行 列/单元格 插入图表等)
5、声音、视频的插入(声音的连续播放)
6、幻灯片的插入、复制、调整顺序、编号、浏览 等
7、自定义动画设置(设置时间顺序、动作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
8、超级链接插入(文字/图片/网站/邮箱的链接,原有文件或网页/本文档中位置 的链接等)
9、幻灯片放映(人工放映、自动浏览、自定义放映)
(五)EXCEL 教学
1、系列数据的输入,数据格式设置,数据复制、剪切、粘贴
2、数据计算(公式计算、“= ” 单元格的选定;函数计算、平均分、最大/小数 相对、绝对引用)
3、表格的修饰(边框颜色、背景色设置 等)
4、数据排序(单字段、多字段),数据筛选(单条件、多条件的筛选)
数据统计(countif 函数使用)
5、柱形图表、饼形图标的创建
第五篇:初中信息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门楼下学校吴鹏
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充实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开学初我制定了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做好准备。上好每节课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很关键的。确实,这个学期我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已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及使用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能够后对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熟练的掌握了Office办公软件,了解了因特网应用、能够规划和制作主题网站、多媒体作品、电子板报等,打字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按照课程标准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还有少数学生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点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是我必须要去努力攻克的难点。
二、师德渗透方面
信息技术学科有本身的特点,学生上课时要经常动手操作,这就难免有些学生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我自己也以身作则,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在严要求的同时,我又对他们充满关爱与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习并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并要求他们时刻谨记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自觉爱护微机设备,这样在我的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也是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
三、信息技术管理方面
作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员,不论是电脑的常规维护还是各种材料的填写、整理,我都会认真、高效的把这份工作完.1、微机室严格按照计算机教师学生守则要求来要求学生。保持微机室的室内卫生,每天进行打扫。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来学习。
2、机房上网时,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上一些非法的网站。
3、不要非法下载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资料游戏,禁止上网玩游戏。
4、用机完毕后,应按规定关闭设别,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座位并把个人携带的书本及用品带出微机室。
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加强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经常阅读一些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书籍,在网上阅读一些关于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课教学等方面的文章及心得体会。
六、今后努力方向
1、要更新教学思路,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多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
3、在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中多实践,多尝试,努力做到每一次的实践都能有所收获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4、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胜利地完成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