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生命的作文素材
有关生命的作文素材
生命教育:全社会的必修课
作者/湖北 司念鉴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价的,对待生命,应心存敬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过度强调升学和考试,当生命的意义被异化为分数的奴隶时,其人格、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就都被忽视,从而造成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自杀的消息,时见报端。对此,学校、家庭、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生命教育应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
热点
2013年11月26日,重庆10岁女孩李某在电梯内殴打一岁半婴儿,并将其带到家中继续殴打,致使男婴坠楼;12月3日,14岁的男孩刘某用绳子将8岁的女孩周小妍勒死在公厕的便池里。短短一周时间,这两起悲剧,牵动公众的神经,两朵含苞未放的花朵,悄无声息地凋零,摧残他们的竟然也是孩子。10多岁的孩子,心里有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恐怕没有,至少有一部分孩子心中没有。否则,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或婴儿的悲剧。父母也曾经常叮嘱孩子:过马路左右看、不触摸裸露的电线、不去深水区游泳„„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孩子入了学,到了学校,系统的生命教育就成了奢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对生命的认知和热爱,这是孩子健全人格的一部分,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在我国生命教育体系是一个普遍的短板。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美国学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对其他生命葆有平等的同情和敬畏。瑞典学生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给他们讲人是怎么出生的,从而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同时被告知一个人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在日本,生命教育被称为“余裕教育”,其核心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
思辨
1.漠视生命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敬畏之心。
当下,人们过度追求娱乐或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这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望和对生活的无趣等,这都是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意回避生命的沉重,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要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人生存意志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大多以分数为重,以升学为目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更缺乏生命的教育。教育的起点是“人”而不是“学”,教育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每一个个体具有主动承担生命的自觉,要让每一个个体在尊重生存的前提下,充分显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3.净化社会环境,需全社会一起行动。
受一些媒体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生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有些家长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致使一些青少年内心十分痛苦,再加上家长不理解,老师不满意,就使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摧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并让孩子懂得尊重自我和他人,应减少或避免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影视剧以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净化社会环境,把生命教育当成全社会的必修课。
纵深探究
●莫将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生命诚可贵,生命只有一次。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古人连“发肤”都 “不敢毁伤”,而今天的一些人却视生命为草芥。
“以死自证”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2013年12月31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村民老吴骑摩托车外出,在途中见八旬老人摔倒在地,好心将其扶起来送到医院。不料老人一口咬定老吴就是肇事者,老人的家属要求老吴赔偿几十万元。两天后,认为有冤无处诉的老吴,在巨大心理压力下,选择以自杀证明清白。
近年来,“以死证清白”的事件不少。不久前,媒体就报道了两起广东女孩因被怀疑偷窃而自杀的恶性事件。一起是高中女生琪琪因被怀疑在服装店偷窃,被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最后不堪人肉搜索而自杀;另一起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敏被老师怀疑偷了2000元钱,跳楼自杀。而事后查明,钱并没有丢,是老师记错了放钱的地方。
思辨
为了证明清白就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对生命极大的不尊重。人的一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有时还会被别人误解、不公正对待,没有一个人总能一帆风顺,如果受到一些委屈就“以死证清白”,人有几条命经得起折腾?生命只有一次,与生命相比,任何压力、委屈、误解都微不足道。在这些悲剧事件中,我们的教育必须反思,教育应当以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为目标,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正确对待生命是前提。
感受“死亡”,才知生命的可贵
如果患上绝症只剩3天时间,你将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前段时间,江苏科技大学一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特殊的作业——写“遗书”。老师表示,此举是为了鼓励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要荒废大学四年光阴。21日,学生们提交了写好的“遗书”,多名学生认为,这样一份“遗书”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了多年来的遗憾。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接受,“感觉怪怪的”。
2013年11月2日,武汉市宁养义工组织以及华中农大志愿者举行“高校体验生命”活动。16名大学生在分别经历“拍遗照” “写墓志铭” “躺入棺材”以及“重生”这几个步骤后纷纷感慨: “感受过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事实上,“死亡课”已经出现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在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不同背景、不同肤色的老师站在学生面前,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讲述着“死亡的意义”。“我们在课堂上会传达关于死亡的不同观点,希望引起学生对平时不怎么思考的话题进行讨论,反省当下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讲授“死亡课”的陶国璋教授说,“关于死亡,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其实死亡没有什么好教的,存在才值得教育。我希望,在课堂上讨论了这些>故事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思辨
说到死亡,国人总是讳莫如深,尤其对于死亡教育更是刻意回避。其实,“死亡教育”,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与死,成年之后以达观和超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际遇,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尊重别人的生命以及热爱自己的生命。
●请尊重他人生命——
生命是平等的,不受个人财富及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要珍惜,对别人的生命更要关爱。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呈现出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凌驾干生命之上的“规定”
“求你们看在一条小生命的份上,先送我孩子去长沙。我老公在那边的医院接,到了马上付钱。”这是2013年12月23日晚,一名危重患儿的母亲向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发出的哀求。可值班人员的回答是如此冰冷: “不行!我们有规定,要先交800元,不交钱不能发车。”等好心人帮这名母亲凑足800元,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虽转到省儿童医院抢救,可13个月大的孩子仍不幸离世。
无独有偶,2012年12月15日,在盐城市射阳县射阳港桥十字路口,发生一起重大车祸:一辆五菱之光面包车在由西向东正常行驶时,被一辆从支路快速行驶的大货车从车厢后部撞上,面包车上的母子摔出车外十几米,23岁的母亲当场死亡。出生仅89天的男婴被送至射阳人民医院抢救。男婴的外婆闻乃香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医院急诊室楼上楼下找了两圈只看到4名医生,而找到医生后,医生又以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进行急救,致使男婴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思辨
医者,仁术也。医务工作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医务工作者首先应以生命为重。即使有时可能违背医院的规定,但没有什么比尊重、敬畏生命更重要了。作为守护生命的医务工作者,怎么可以如此漠视生命?
以尊重生命的名义公示遇难者的名字
西班牙2013年10月28日为27日因沼气中毒而死亡的6名矿工举行了多次悼念活动。其中煤矿业28日在事发矿场所在的小镇举行了悼念集会,西班牙全国矿场28日和29日停工两天,而卡斯蒂亚——莱昂大区政府也宣布举行3天的官方默哀。据初步调查,此前一天的事故大约是在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发生的。由于沼气泄露太突然,距离泄露地点太近的矿工既没能及时逃出也没能带上防毒面具。最终6名矿工在此次事故中丧生,这是西班牙18年来发生的最大矿难事故。
2010年美国矿难,奥巴马在悼念致辞中逐个念出遇难矿工的名字,甚至叙述了每个逝者曾活在世间的细节:凌晨4点半起床,最迟5点,他们就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在黑暗中工作。穿着工作服和硬头靴,头戴安全帽,静坐着开始一小时的征程,去到五英里远的矿井,唯一的灯光是从他们头戴的安全帽上发出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细节,让人感受到了对生命的尊重。
2002年在“9·11”一周年追悼仪式上,2800余名遇难者的名字足足念了2小时28分钟。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他们,但每一个名字总能触动他或她的亲人,那是一种生命被重视的重量。而在之后的“9·11”纪念活动中,诵读遇难者名单也是经常出现的仪式。
思辨
遇难者才是追悼仪式中的主角,他们的名字理应被念出。如此,才能让公众看到,国家的仪式不是为了抽象的国家,而是为了每个现实的公民。当我们被西弗吉尼亚的悼念仪式所感动的时候,或许,更应该深思,念出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何以能成为一种深厚的人文传统。
●对万物生灵的敬畏——
法国学者、哲学家史怀泽说: “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
安哥拉兔不幸之大幸
一个月前,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在网络上传了一则“活兔拔毛”的视频。两分钟视频展示了在养殖场,安哥拉兔被直接拔取兔毛时痛苦嚎叫的场景,引发了海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画面显示,安哥拉兔被连皮揪毛,拔毛方式十分残忍,兔子伤痕累累,不断嚎叫,看上去十分痛苦。这些兔子每三个月就要承受一次这样的折磨,如果两至五年后兔子还活着,就会被割喉卖肉。视频发布后,美国善待动物组织与著名皮草PVH集团进行了会谈,PVH集团当即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安哥拉兔毛产品,并将店铺中的安哥拉兔毛产品下架。其他公司包括H&M、Topshop and Esprit也已经停止生产安哥拉兔毛产品。
思辨
敬畏生命,包括敬畏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其他生命。“安哥拉兔被直接拔取兔毛时痛苦嚎叫”着实不幸,但它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世界有了“保护组织PETA”,而且“知名品牌接二连三站出来抵制”养兔者的暴行,人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正在增强。
他们这样敬畏生命
在德国,喜欢吃鱼的家庭长年备有一种药丸,这种药丸是专门为鱼制造的,鱼服之后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德国人在杀鱼做菜之前,就会给鱼喂下这种药丸,待鱼昏迷以后,再进行宰杀。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鱼在死亡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
在荷兰北部城市吕伐登的一个展览厅,人们正在摆放400多万张多米诺骨牌,打算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时,一只麻雀突然闯进了大厅,并碰倒了其中一张,导致数以千计的多米诺骨牌顺势倒下。看着已经完成的工作被破坏,气愤的人们开枪打死了麻雀。这下惹麻烦了,因为麻雀在荷兰属于保护动物。主办者的行为引起了动物保护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抗议,要为麻雀讨回公道。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主办方做出了选择,为这只麻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以求得人们对他们所犯错误的谅解。主办方恩德莫尔公司发言人说: “我们知道,我们对全国很多人的不满情绪负有责任。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因此以今天这种形式表达我们的哀悼和忏悔。”
思辨
德国人、荷兰人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让人肃然起敬。人是大自然的骄子,但不是宠儿,对大自然来说,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如果人为所欲为,不尊重其他生命,就是不尊重自然,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诺贝尔曾经说过: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每一个生命体的降生,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们必须怀揣着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去呵护、牧养和经营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偏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由两则材料组成的多材料作文题,需要分析两则材料的共同点,那就是“生命”。“生命”是一个十分宽泛而又严肃的话题,可以写得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如民族大义与个人生命的取舍的思辨、生命价值的实现与道德良知的约束、>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生命意识的苏醒等;也可以写得温柔婉约、曼妙多姿,如绿叶的奉献与落红化作春泥、胡杨的顽强与骆驼的坚韧等;还可以一只麻雀的拼死护雏、一只蝴蝶的艰难蜕变、一株小草的顽强生长„„总之,要写出生命的意义,要写出生命为何需要“敬畏”。《有关生命的作文素材 》
第二篇:有关生命的作文素材
【思路点拨】 1.每一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 2.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4.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 5.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6.生命能创造奇迹 7.维护生命的尊严,树立敬畏生命意识 8.生命短暂,要充分实现其价值 9.生命不断延续,汇成历史长河 【相关名言】 1.我一直深信,没有一种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好比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但是终究不能带走它。——(意大利著名品牌商)范思哲 2.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三毛 3.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5.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瑞典)诺贝尔 6.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蒙田 7.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 8.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9.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 1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经典素材】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轻生是对生命的亵渎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的自杀会使6个家人或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生命的意义不仅属于个体,更属于社会。关注生命,预防自杀,是现代社会走向文明的表现。善良的人们,请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力量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了向往阳光,为了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竟至如此。生命,寓于不成熟 从我们一出生起,大人就希望我们快快长大,似乎整个世界都这样期望着。我们也从小就巴望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成熟就真的那么美好吗?我很困惑,难道不成熟就是简单幼稚?难道简单幼稚就一定不好?生命就是为了成熟然后衰老,然后死亡吗? 有人对我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家煮瓜子,中途断电,有一锅瓜子没能煮熟,她把瓜子放在一个大饭盒上。后来,她发现,没煮熟的瓜子生出了嫩芽,旁边茶盘中煮熟的瓜子却没有生芽。我明白了,人和瓜子有同性之处,彻底成熟了,就失去了生命力。真正的生命寓于不成熟之中。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要害怕不成熟,只要是有生命力的事物,不成熟恰恰是它向上发展的力量源泉;不要等待成熟后才去实施你的计划,这样永远没有成熟。因为走向成熟的力量是不成熟。人生中,要想成功,就要在竞争中把握不成熟、利用不成熟。所以,以后如果有人这样跟你说:“你真幼稚,赶快成熟起来吧!”请你郑重地告诉他:“不,生命,寓于不成熟之中!”
人生话题:生命
第三篇:关于生命的作文素材
关于生命的作文素材
【生命有价】
姚丽,建行大庆分行的一名女营业员,面对手持凶器的两名歹徒,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为避免被抢去更多的款额,被迫向歹徒交出了一万多元钱。虽然事后她立即主动补交了这笔钱,单位还是对她实行了“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该行说得分明:“姚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应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宝贵的生命。”最后,经过仲裁委裁
决和法院判决,在舆论压力下,单位总算开恩为:开除党籍、记大过、赔偿损失。
生命有价,最终自然演变成生命无价而不值分文,在各种各样美妙的旗帜下,肆意践踏、凌辱甚至扼杀生命。生命有价,骨子里反映的是一种漠视乃至无视生命的意识。
【生命的美丽】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理,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否则,美丽的生命九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以被意想
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空,奄奄一息……
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
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于是,美丽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美丽而永恒。这是一个连上帝也祈求的统一。(《读
者》96/11 雪子)
【回望生命灿烂依然】
一扇完全失去窗框的水泥窗台上,一盆正在竞相绽放的秋海棠,在风里姹紫嫣红的摇曳。我默默注视着,良久,骤然醒悟,哦,这便是灿烂的生命,或许很快在冬季到来的某个早晨,就凋零了,可曾经生机勃勃在这世界上生存过,这便是生命的美丽。
生命是脆弱的,人拥有了生命的同时,也拥有了苦难。于是,便有了嫣然好看的人生。偶尔,弯下脚去,去看那片被虫啄透的叶子,阳光毛茸茸透过生命的脉络,清晰的印衬出岁月痕迹,那种感动有着肺腑之痛。这便是生命的美丽。即使是残缺的人生。《(散文选刊》 96/11
李华芹)
【一生有多长】
生命其实是无法预知长度的,因为不可测,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一百年还是几年几十年。我们可以设计人生目标,却不可以设计人生的长度,生命只有宽度,亦即质量值得我们去思量盘算。我们只有在它的宽度里发挥弹性,做有价值的人,生命就提高了倍数。(《广州日
报》2002/8/2 梅阁)
【人生当做一棵树】
不痛苦就是快乐。这就是安乐死的社会一般意义。然而我想说,不痛苦并不意味着必然快乐。相对于死来说,活着才是快乐,哪怕活着的时候充满痛苦, 人们也愿意选择痛苦地活着而不愿选择快乐地死去。就此我想多说一句:与其说安乐死,不如说安然死。安然是一种面对死亡痛苦的无奈选择;而安乐则是活着的人们毕生的一种主动追求。因此,我以为,人们在欣赏和肯定安乐死的时候,更应该欣赏和肯定安乐活。因为真正的坏了的前提,首先必须是活着;其次,就是活得要尽可能多一些快乐,而不是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好死不如歹活着。死,固然应该好死;活,为何就不能好活乃至更好地活着呢?少一些牢骚,少一些气盛,少一些虚妄的欲望,少一些俗事的干扰,少一些算计的烦恼,少一些无聊的虚荣,把人生就当作一棵树,有生就有死,有荣就有枯;扎根大地,只索取自己该索取的养料;;寒来暑往,默默接受大自然的安排;清风玉露,于它是痛快的洗礼;予绿荫于路人,养颐期于天年,如此大树,如此人生,其不安也乐哉!(《生活日报》2月22 日 张签名)
【美丽一次】
在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及收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的花。让人惋叹的是,这种及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的工夫,它随母株一起香消玉碎。
依米小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知识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只有一次,美丽只有一次
一次,便足矣!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列列,一次的无悔人生```````
一次,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力尽艰辛的跋涉,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个
人一世的光阴,毕生的精力!
人生的路途远比依米花的一生漫长,可是,在这段漫漫的求索的艰辛历程中,我们不一
定会比依米花做得更好。(匡鲜 《杂文报》)
第四篇:关于生命的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库之三—生命
1、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陆幼青:即使我对生命有万般眷恋,我也会选择默默承受,静静等待。【《生命留言》】
4、特里萨(修女):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5、亨利·詹姆斯(美国小说家):街上的每一块石头,阳光里的每一粒分子,都包含着历史。
6、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生命,宇宙中的任何力量都可以毁灭他,但是人又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人的伟大。
7、诺瓦利斯(德国浪漫诗人):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会属于极端疯狂者。
8、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9、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10、卢梭: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11、泰戈尔:愿生者有不朽的爱,愿死者有不朽的名。
生若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
12、张爱玲:想做什么,立刻去做,否则来不及了,因为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13、弘一法师临死作偈:悲欣交集
14、瞿秋白临刑前说:此地很好
15、贪官胡长清哀告看守所民警:我有一技之长,我的书法还有名气,如果留我一条生路,我愿意在监牢里给你们写一辈子毛笔字。
16、范思哲(已故时装设计大师):我一直深信,没有一种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但是终究不能带走它。
17、蒙田(法国):我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8、帕斯卡尔:人们既然不能治疗死亡、悲惨、无知,他们便认定为了使自己幸福而根本不要想念这些。
19、尽管有着这些悲惨,人还是想要能够幸福,并且仅仅想要能够幸福而不能不想要幸福;然而他又怎样才能掌握幸福呢?为了要好好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使自己不死;然而既然不能不死,所以他就立意不让自己去想到死
20、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
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21、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临近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22、卢梭: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天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23、冰心《往事》: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限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中西生死哲学】
儒家一方面承认‚死生有命‛,但也强调‚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点放在现世努力。孟子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现这种人文精神。道家庄子虽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强调应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为‚生死如一‛最能突现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图曾经明白强调,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因此,‚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练习‛。并且,他主张灵魂不死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到了康德,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与必要性‛。因而他强调,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死亡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尽心尽责,才是面对生死最好的态度
到了当代,因为医学发达,‚临终关怀‛更成为普世关心的问题,如何‚生有尊严,死也有尊严‛,也成为超越国界的共同课题。芝加哥大学萝丝教授的名著《生死学》认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更具积极性与建设性。
【追问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纵然它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却依然闪烁着朴素无华的平民思想火花。《活出意义来》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博士,是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名俘虏。《活出意义来》一书正是作者对集中营经历和浩劫的描述,同时也是俘虏编号为119104的他,在牢狱生涯里发明‚意义治疗法‛经过情形的重要记录
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人的存在有其意义,这种特质与创造性的工作和人类之爱息息相关。‚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取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的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在弗兰克看来,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
既无力改变,有无法逃脱,唯一的只好让短促的生命极力张扬,将不多的日子创造得厚实些,以此来弥补上天留给我们的遗憾,消退我们心中的惶恐,生命从此有了真正的意义,今人已经用‚价值‛两个字作为此种意义的标识
法国探险家夏(译音)目睹他的最佳搭档、他的哥哥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崩中丧生,夏用最简短的语言面对挺拔的雪山致哀:‚你到世上与离开只是一瞬间,但你将与阿尔卑斯山一样永恒。‛夏愿做雪山上的独行侠,‚因为每一次,那前面总有着一种诱惑。‛
诱惑,这应该是使生命浓缩的最初动因了,我们现在常常将它称作目标或理想。
每天将旧的日子勾去,每年将挂历换上新的,便会叹息人生苦短,便会想到来日无多,便会想尽办法使已经在浓缩了的日子在浓缩些,精彩些,质量些,厚实些,便会朝前看一看那个诱惑,往后掂量一下已有限的价值。
【我为什么登山】
英国一名著名的登山家这样回答:‚因为山在那里。‛对于登山家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全力以赴。
人类不断探险的精神是永恒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探险精神,人类才不断进步,才有今天的文明。许多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对后来者,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培育探险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寻求人生的新境界和高度;相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探险精神,就不会有什么前途。
【南极探险中悲壮的一幕】
1991年,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几乎同时开始了对南极的征服,当阿蒙森胜利班师后五个星期,斯科特才到达南极.虽然斯科特在向南极的进军中他已经知道了阿蒙森的胜利,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将成为失败者而停止前进.在返回时因遇上南极早到的冬季被围困在冰雪之中,好友奥茨冻坏了双脚,行动艰难,为了不拖累大家,夜里独自走出帐篷,消失在暴风雪中。最后仅存的三位探险家体力严重透支,食物短缺,燃料不足,无情的暴风雪让他们在又冻又饿又累中活活死去.临死前,斯科特还在写他的探险日记,他们至死都没有抛弃所搜集到的35磅岩石标本。茨威格曾赞道:‚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荆棘鸟的传说】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巨创来换取……
【胡杨树】
在内蒙古地区有一种叫做胡杨的树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生,二百年枯荣;死,二百年不倒;倒,二百年不朽。
【每条鱼都在乎】
暴风雨过后,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无法回到大海。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将小鱼捞起,并使劲扔进大海。路过的人忍不住说:‚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要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
【给痛苦一个去处,而不是给生命一个归处】
最近,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自杀已成为15到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
朋友说:我存在,并不仅仅意味着我活着,而应拥有生命质量;如果失去了生命质量,我选择死,就像安乐死一样,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结束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同意她的看法,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选择死亡的方式是基于严肃的思考并能给生命带来升华,至少,它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维护。我讨厌那种遇到些许压力就结束生命,这是逃避。更有甚者,以自杀作为要挟手段。这种人了结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带给他们的痛苦。
挫折和愤怒是一种痛苦。结束它的最好方式是给痛苦一个去处,而不是给生命一个归处。(《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冯雪梅)
【死于谁手】
江西萍乡的烟花作坊爆炸、焦作歌舞厅大火。四川合川沉船、武汉客机失事、多佛尔偷渡客惨死、江门烟花厂爆炸。
河北霸州派出所长杜书贵当街掏出枪杀人还未终审,河南禹州的公安指导员刘德周又开枪杀死三人而后逃窜。
9〃11事件中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幢摩天大楼成为一片废墟,阿富汗人家的墙壁上布满了像筛子眼一样密集的弹洞,还有杰宁难民营散发恶臭的一具具腐尸。
【生命有价】
姚丽,建行大庆分行的一名女营业员,面对手持凶器的两名歹徒,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为避免被抢去更多的款额,被迫向歹徒交出了一万多元钱。虽然事后她立即主动补交了这笔钱,单位还是对她实行了‚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该行说得分明:‚姚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应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宝贵的生命。‛最后,经过仲裁委裁决和法院判决,在舆论压力下,单位总算开恩为:开除党籍、记大过、赔偿损失。
生命有价,最终自然演变成生命无价而不值分文,在各种各样美妙的旗帜下,肆意践踏、凌辱甚至扼杀生命。生命有价,骨子里反映的是一种漠视乃至无视生命的意识。
苏轼年少时,他的母亲不让儿童婢仆捕取鸟雀,因此,鸟也不怕人。几年间鸟雀筑巢在低枝,人可以低头看到巢中的雏鸟。又有四、五百只珍异的桐花凤鸟翔集其间。有人说鸟雀筑巢去人太远,就会招致蛇鼠老鹰的掠杀;人既不杀,自然接近人了。善待生命,能够取得异类的信任。
【墓志铭也是文化】
沈从文的墓没有气派的墓道、遮风档雨的墓亭,也没有坟包。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大块不规则的五彩石头,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地上。只见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隔了十来米的土坎上,是大画家黄永玉的题词:‚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人性的光芒】
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一座史前时期的房址内,考古工作者新近发现了聚集着的14位死者,房址西南部死在一起的5人,其中有一年长者似用双手护卫着身下的4人;东墙壁下的一对母子,母亲倚墙跪坐在地上,右手撑地,左手将一婴儿搂抱于怀中,脸颊紧贴在婴儿头顶上。
【梭伦为何哭泣】
一位腐儒看见梭伦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说:‚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这位圣者回答说:‚就是因为不能挽回什么。‛
【琅玡柳】
桓温北征时,经过金城,见到以前自己担任琅玡太守时所种的柳树,都已长到十围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注解生命的文本】
再平常的生命也包含着一个最重大的悬念:死亡。死亡永远与生命同在,没有死亡的虚无,就没有生命的丰盈。死亡使人世间平淡无奇的一切显得如此珍贵、如此神圣、如此优美。站在死亡的边缘,我们往往会更加眷恋生命,渴望生活。紧张与焦灼,幸福与忧伤,透彻与痴迷,恍惚与清醒,怀念与遥想,丰富的体验,奔流的思绪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盘旋,生命中的此时此刻是那么独特,那么无法逃避,那么惊心动魄!
雨果在遗书中写到:‚上帝、灵魂、责任,这三个概念对于一个人足够了。我抱着这个信念生活过,我也要抱着这个信念去死。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牛顿的遗言非常简洁,他对自己的最终评价是在浩瀚的真理之海面前拾到几枚贝壳的孩子。爱因斯坦不希望把自己的办公室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我的一切都将随着我一起死去‛。但丁的临终遗言只有一句话:‚转动太阳和地球的是爱‛。
生命的魅力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从痛苦和不幸中分娩出思想,从创造和超越中享受生命的力量,生命敢于承受苦难和悲剧,生命便挣脱了自身的局限。
歌德患有死亡恐怖症,他总是避免谈‚死‛这个词,他不能看殡葬事宜,如果有灵车从他家门前经过,他就会发怒。然而,他自己倒不怕死。一个春天的傍晚,他与爱克曼同看落日,对朋友说:‚人活到75岁有时不免想到死亡。我想到死亡时心里倒非常平静,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生命是不可毁灭的,会在来世延续下去。生命就像太阳一样,我们以为看见它消失了,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消失,它仍在放射光芒。‛
在咽气以前,他叫道:‚光明……再多一点光明!‛最后,他紧紧抓住儿媳奥蒂莉厄的手不放,呼吸微弱地说:‚不,小女人,就让我再抚摸一会儿你这只温柔的小手吧!‛
【契诃夫最后的话】
契诃夫去黑林山的目的本想寻求身体的康复,结果却找到了死亡。施沃勒大夫让人把香槟送上楼来,契诃夫接过递给他的酒杯,转向他的妻子奥尔加:
‚我已很久没有喝香槟了。‛他慢慢喝光杯里的酒,然后躺下,平静地死去
【卢梭谈死】
有一次,狄德罗到蒙莫朗西去看望卢梭,后者指着一个池塘说:‚这就是我一再想跳进去结束自己生命的地方!‛
‚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狄德罗问
‚我把手伸进水里,但是我感到它太凉了!‛他回答说
【“那边真美”】
1931年8月始,爱迪生生命垂危。临终前,他曾清醒过一会儿。‚那边真美!‛他说。
【金圣叹的悲伤】
金圣叹童年时在井边玩耍,随手将一颗石子扔进了井里,回到家里号啕大哭起来,大人问他原因,他说:有颗石子被丢进井里,想到它再也出不来了,所以痛哭。
他的绝笔诗:‚衙鼓催人急,西山日已斜,黄泉无旅馆,今夜是宿谁家?‛ 临刑前说:‚杀头有如风吹帽。‛
【伊壁鸠鲁《关于死亡》】
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死亡的渴望中解放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一切罪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了。
曾撰写《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的法国教士、宪法理论家西哀耶斯,被人们问及:1789年大革命时期做了些什么?
他回答说:‚我活过来了。‛
活过来,这是从一碗菜汤、半间席棚开始的琐屑的事情,还有活下去的愿望,有时强健有时纤微,然而她一直继续着。活过来的未必是最优秀的,但他负有活过来的人的责任,上帝只能把此后的使命交给生者。
【红炉一点雪】
有个深蕴禅机的句子,色彩鲜明,充满美感: 红炉一点雪。
雪花飘舞。有一片刚好落在火红的炉子上。
在还没落下去之前,先把它‚定格‛。我们便发现它是‚存在‛的,虽然一瞬间,它立即融化,归于空寂无有。
人的生命,不论长短,有像是这片雪花。它自天上洒下来,历程千万里,可以称为‚长‛;但飘落堆积姿态快速,不可能回头,也没时间仔细思考,便已经面临消失,故亦可以视作‚短‛。——一两秒?百数十载?熊熊炉火,不由分说,便吞噬它了。
它存在过,却来不及留下任何痕迹
当片片雪花你挤我攘地,争着投向艳色,也不过是场无谓的追逐。美,这倒是真的。(《青年文摘》97年4月 李碧华)
【等待漂泊】
生命为理想而存在生命不与平庸为伍这是怎样的诱惑!生命是自己手中一支笔理想是自己心中最美的歌,在广瀚的天宇上纵情地书写纵情地吟唱!悲壮而美丽!这是怎样的诱惑?(《散文选刊》96/11金叶)【走向远方】
生命也许就是一些年龄的经历。年龄的不同使我们有了生命的不同阶段,使我们的生命像一棵棵树木,有了年轮与四季,有了根与果实,有了幸福与痛苦。在每个生命的开端,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生机和可能性,而过了成长期以后,生命力就开始衰弱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希望与可能性都会越来越小。
非洲的大象衰老了,会在象群不远处找一个地方自动躺下来。一头大象一天是要食掉好多水草的,躺下来的大象便不再食用周围的水草。它要把它们留给后代。它已经十分衰老了。衰老得奔跑不动了,蚊蝇在它的眼角处恣意飞舞,它疲惫的眼睛望着欢腾着生命景象的象群,看象群经过它的身边。年幼的象会用鼻子抚触它们的老祖父或老祖母的身体,仿佛在向它告别,然后它们从它的身边走远了(《散文选刊》96/7 李蔚红)
【生命的美丽】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理,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九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以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空,奄奄一息……
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于是,美丽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美丽而永恒。这是一个连上帝也祈求的统一。(《读者》96/11 雪子)
【回望生命灿烂依然】
一扇完全失去窗框的水泥窗台上,一盆正在竞相绽放的秋海棠,在风里姹紫嫣红的摇曳。我默默注视着,良久,骤然醒悟,哦,这便是灿烂的生命,或许很快在冬季到来的某个早晨,就凋零了,可曾经生机勃勃在这世界上生存过,这便是生命的美丽。
生命是脆弱的,人拥有了生命的同时,也拥有了苦难。于是,便有了嫣然好看的人生。偶尔,弯下脚去,去看那片被虫啄透的叶子,阳光毛茸茸透过生命的脉络,清晰的印衬出岁月痕迹,那种感动有着肺腑之痛。这便是生命的美丽。即使是残缺的人生。(《散文选刊》 96/11 李华芹)
【一生有多长】
生命其实是无法预知长度的,因为不可测,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一百年还是几年几十年。我们可以设计人生目标,却不可以设计人生的长度,生命只有宽度,亦即质量值得我们去思量盘算。我们只有在它的宽度里发挥弹性,做有价值的人,生命就提高了倍数。(《广州日报》2002/8/2 梅阁)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其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作是民族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中国国防报》2002/4/4安巧林)
【人生当做一棵树】
不痛苦就是快乐。这就是安乐死的社会一般意义。然而我想说,不痛苦并不意味着必然快乐。相对于死来说,活着才是快乐,哪怕活着的时候充满痛苦,人们也愿意选择痛苦地活着而不愿选择快乐地死去。就此我想多说一句:与其说安乐死,不如说安然死。安然是一种面对死亡痛苦的无奈选择;而安乐则是活着的人们毕生的一种主动追求。因此,我以为,人们在欣赏和肯定安乐死的时候,更应该欣赏和肯定安乐活。因为真正的坏了的前提,首先必须是活着;其次,就是活得要尽可能多一些快乐,而不是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好死不如歹活着。死,固然应该好死;活,为何就不能好活乃至更好地活着呢?少一些牢骚,少一些气盛,少一些
虚妄的欲望,少一些俗事的干扰,少一些算计的烦恼,少一些无聊的虚荣,把人生就当作一棵树,有生就有死,有荣就有枯;扎根大地,只索取自己该索取的养料;;
寒来暑往,默默接受大自然的安排;清风玉露,于它是痛快的洗礼;予绿荫于路人,养颐期于天年,如此大树,如此人生,其不安也乐哉!(《生活日报》2月22 日 张签名)
【名人的临终遗言】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多年,临终前只留下了这样一句伤感的遗言:‚我将在天堂里听到一切。‛
英国诗人济慈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了野菊花。‛
英国诗人拜伦已经厌倦了生活,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大家都围绕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法国著名戏剧家拉伯雷临死时说:‚拉下帷幕吧,喜剧结束了。‛
《挪威的森林》: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是实证。因为在17岁那年5月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
【美丽一次】
在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及收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的花。让人惋叹的是,这种及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的工夫,它随母株一起香消玉碎。
依米小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知识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只有一次,美丽只有一次
一次,便足矣!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列列,一次的无悔人生``````` 一次,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力尽艰辛的跋涉,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个人一世的光阴,毕生的精力!
人生的路途远比依米花的一生漫长,可是,在这段漫漫的求索的艰辛历程中,我们不一定会比依米花做得更好。(匡鲜 《杂文报》)
【生死之门】
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生存着一种小鸟,叫莺鸟。莺鸟以一种叫蒺藜的草籽为食,但这种草籽浑身是锋利的硬刺,果肉被一层深深的内核包裹着,莺鸟要啄食到里面的果肉,可不是一件易事。它必须先把草籽顶在地上,又咬又拧,然后顶住岩石,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直到精疲力竭才能把外壳弄掉,吃到果肉。许多啄不开草籽外壳的莺鸟被活活地饿死,只有少部分的莺鸟顽强地生存下来
科学家对这种莺鸟做过研究,只有喙长达到11毫米的莺鸟,才能啄开草籽的外壳,求得生存;而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因无法啄开草籽而活活地饿死。
原来,莺鸟的生死之门,相隔仅仅是0.5毫米!
这使我想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成语,人生的命运和成败也是由细微差别决定的:一位考生,差0.5分,可能由此而落榜;一位运动员,差 0.5秒,可能由此而与冠军无缘……
如果说,莺鸟的喙长是与生俱来的,但人生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既然我们知道生死之门有时相隔仅仅0.5毫米,我们何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使我们的生存之‚喙‛长一点,再长一点。它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一生啊!(摘自2003年7月24日《羊城晚报》作者 黄小平)
【死亡暗示】
非洲刚果有个黑人青年在朋友家作客,朋友准备了一只野鸡作为早餐。黑人青年的部落严禁吃野鸡,他就问朋友,早点是不是野鸡。朋友答,不是野鸡。黑人青年便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数年后,他们二人再次见面。那位朋友问他想不想吃野鸡,青年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巫师郑重警告过他绝不可以吃野鸡。朋友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告诉他那次早餐吃的正是野鸡。谁知青年立即全身发抖,不到24小时便死去。
关于暗示使人致死的原因,曾有人从生理上加以解释,认为极度恐惧与极度愤怒引起的生理反应相似,两者都会使肾上腺素增加,并且减少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供应。由于血液供应减少时,红血球输送的氧也会相应地减少,毛细血管如果缺氧,血浆就会较容易地渗入血管周围的组织。倘使恐惧或愤怒状态延续过久,全身的血液流通量便会减少。这样会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血压降低会严重影响那些负责维持血流循环的器官的功能,于是血液流通量再减,进一步降低血压,任其发展下去便可致命。(摘自《青年博览》2003年第5期作者 知识)
第五篇:作文素材-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
人类在天地混沌,智窍未开之时,敬畏的是风云、雷电、自然伟力;在火光闪烁,文明萌芽之际,人类敬畏的是“巫”,游走于天地神人之间的“巫”;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各路神明纷纷走来,成了我们敬畏的对象;但是,当火车超越了马车,电灯照亮了世界,网络覆盖全球之后,神也不得不从祭坛上走了下来,科技成了我们敬畏的对象。我们还敬畏过权势,敬畏过头衔,敬畏过一张平收入,和名人财富榜。生命,在这场敬畏列表上越排越远,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不正是生命么?
一场黑死病掳走了欧洲两千五百万鲜活跳动的生命;一颗SARS病毒让国人心惊胆战;一颗H1N1病毒可以让全球天翻地覆。生命又是很脆弱;一颗沉睡了千年的古莲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里,可以重新发芽、拔茎、开花、结籽,再一次演绎生命的华章;一颗银杏的种子,迎着漫长的黑雨、酸尘,和无所不在的辐射破土而出,用纤柔的生命,宣告一座城市(广岛)劫后重生;马尔克斯笔下的一个女人,她活过了“孤独的百年”,生命的河流没过了四代人的恩恩怨怨;还有余华笔下的一个男人,经历了战争、饥荒、运动、丧妻丧子,他的生命就和苦难熔为一体,可他依然“活着”,活得不屈不挠——生命有时也坚忍。我们敬畏生命,因为它看似脆弱的外壳里,包孕着无可比拟的坚韧。
“诗”里的蒹葭苍苍萋萋;乐府中的柔桑推开了细掌;宋诗里的荷叶上站过一只蜻蜓;南曲中的燕语明亮如剪;聊斋的窗前摇曳着一株黄英„„
这些渺小的生命,用他们的灵性,召唤古往今来的诗魂词魄,一种灵性可以激发另一种灵性,自然和文明因生命而相呼相应,因为生命,哪怕是一支忏弱的水仙,一直蹒跚的新生的猫,也会让人们对自然不敢造次;因为生命,李杜、苏辛、老庄、菩提,也可以让一朵花、一棵树远离最初的蛮荒,染上诗意哲意。我们敬畏生命,因为他的灵和美,因为他有贯通自然和人类的能力。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智慧的火种,忍受着高加索山上的风暴和雷霆,忍受着脏腑被啄食的剧痛,成了人类哲学日记中第一个殉道者。苏格拉底为了自由和民主的执念,面对五百个汹汹愚氓组成的陪审团,从容地喝下了鸩酒,上演了西方哲学史上一场最壮丽的日落。这些崇高的生命远不止这些。还有泰坦尼克号上的演奏员,在倾斜的甲板上,从容优雅地演奏莫扎特,用《安魂曲》抵御死亡的冰冷和恐惧,完成音乐家最后的使命。还有那位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教授,在枪声四起的时候,用身体抵住教室的大门,给年轻的生命宝贵的机会„„我们敬畏生命,因为无论平凡或伟大,生命的内核里总能释放出高贵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