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时间:2019-05-13 04:1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前期在胡校长的带领下,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处通过“新教师汇报课”和教学视导,发现了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与老师做了及时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有个共识: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和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现在,我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谈谈: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

1、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化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我们在得到这一套教材的时候,我们就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景图所吸引,他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蕴藏在情景图中,而这些情景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如乘车问题、购物问题等等。让学生能从身边的事例中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数学教学具体、直观、形象。

2、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我们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互动互爱,轻松、愉快地体验和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教材内容,体现的是问题化的数学

新教材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控索、尝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教材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在学习一部分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后,再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然后再接着学习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不容易厌烦,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环节,例如“走进乡村”、“月球旅行”等实践活动,不但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5、教材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引进了“智慧老人”、“淘气”、“笑笑”让学生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同时还设置了“数学故事”、“你知道吗?”、“数学游戏”等环节,渗透了数学知识,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之处和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充满趣味的数学游戏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玩这些游戏又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中有玩,玩中有知识,有利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到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

本套教材不够系统,尤其是从理论上的方面,没有按照人教版教材给出定义、公式、规律三大理论上的东西进行编排,但这正是此套教材的特点,其实北师大教材是从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选教材方面真正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特点。对于我来说,全新的教材,全新思维的教学理念,全新的学生的思维模式,更是全新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1:教师要学会读懂教材

读懂小学数学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读懂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非常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寻宝游戏”复习“数对确定位置”,然后引入课题。“读”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心去悟,悟出道理,悟出变化,悟出层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师能否在读教材中悟出教学中每一个细节的孰重孰轻、教材处理方式的孰优孰劣,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例如:在教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中,2,3,5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对于我教了好几年人教版能被

2、,3,5整除的特征,已无从下手了。他没有给定规律、没有特点。这时候我意识到不能在用人教版的教法去教了,因为课程有了变化,一个是找倍数,一个是找整除,这时候就应该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去找规律、去找特点。针对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人教版中的定义、规律加以提示,这样教师就有机的整合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取长补短之处。

2、教师要学会备好教材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然而时下,许多老师的备课是抄教案,而教案大多写一些教学流程和习题,对于知识的生成过程较少预设,这样的教案在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用性。我们应该知道,每一篇有创新的教案的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不是简单地用别人的教案可以上好自己的课。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质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只提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为我们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实用的建议。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3、教师要学会使用教材

新课程的每个学段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它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能够对教材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作出有个性的演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及时增删、延展固有观念,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它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成为一部书,一部非常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这种专业自觉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内在追求。

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次家长看我的作业,其中有1道题“甲乙两水管往水池放水,甲管每小时放水….乙管每小时放水….丙水管从水池往外排水,每小时排水….问多长时间水池的水可以注满?”妈妈笑着说:“什么题啊,干嘛要费这样的劲?”当时的我还小没有明白妈妈的话,只是觉得这样的题我会做,做的正确就行。现在我成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十几年的教师,暮然回首真觉得这道题好可笑。我不是在讽刺当时的教材编排,而是觉得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往往有时学生都比我们懂的多,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没有必要去创造数学的。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多留心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和规律,这也正是北师大教材的特点。

每位教师可能都会觉得北师大教材内容少,覆盖面广。教学中我们只传授了一点点,却要求学生会的很多。有些知识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会呢?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其实北师大教材安排内容从浅到深,注重探究过程,特别是练习题每一道都不白给,需要我们引领学生认识知识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递近。在教的同时,学也很重要。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知识传授者必须拥有的精神。现在的世界十分精彩,言论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多了,这一切都要求身为人师的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第二篇: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特点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特点

(一)编写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作用和优势,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力量,杷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高校学术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我国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提供一套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材,为提高全民族的语文素质作贡献,是编写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目的。编写之前,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本套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做了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舒华老师的《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伍新春老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张大成老师的《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泉根老师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总结以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经验、教训,通过基础研究和对以往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本套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力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让学生喜欢语文;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语文;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过程,还是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是本套实验教科书总的指导思想。

“兴趣先导”指的是改变教材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丁丁和冬冬两个儿童形象,这两个儿童形象贯穿全书,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学会学习”指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恰当的态度、习惯、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突出培养学生的创 1 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整体推进”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积累”指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依据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参照基础研究成果,本套教科书在选编课文时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符合学生各年龄段心理特点和认、读、写要求的同时,加强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联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文要符合时代精神,要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要体现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全球意识,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视选文的文化“含金量”,注重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此,制定了五条编选课文的原则:

1.内容形式精美,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字、写字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

2.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

3.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保护环境等思想的熏陶。

4.体现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教育。

5.诗歌与散文、现代与古代、中国与外国、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保持适当比例。

一年级上册已用于首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中,实验区教师、家长普遍认为,教科书中的课文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文质兼美与学习兴趣等各方面的关系。课文来源大致分为如下几类:(1)常学常新的传统篇目,如《小小的船》、《乌鸦喝水》、《人有两件宝》等;(2)选择最新当代儿童文学篇目,作适当修改,如《太阳》、《小鱼的梦》等;(3)引进港台和外国语文教材的优秀篇目,如《学写字》、《想飞的乌龟》、《马莎长大了》等;(4)根据教学需要自编课文,如《冬冬读课文》、《小母鸡种稻子》、《冬天是个魔术师》等,对这类课文,编写者集体字 2 斟句酌,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5)优秀并适合儿童的古代诗歌,如《锄禾》等。从体裁来看,本册主体课文中,现代儿歌17首,童话6篇,浅近古诗4篇。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本册选编了更多的“新”篇目,目的是希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语文。

一年级下册共16个单元,包括主体课文33篇,“语文天地”中的供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现代诗文12篇,古诗文8篇。主体课文中,童谣、诗歌11篇,抒情、写景散文5篇,故事、童话17篇。所选编主体课文中,“传统篇目”11篇,“新”选编课文22篇,如《元宵节》、《水乡歌》、《春天的手》、《插秧》、《雨铃铛》、《好事情》等。

二年级上册共16个单元,包括主体课文27篇,“语文天地”中的供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现代诗文10篇,古诗文6篇。主体课文中,童谣、诗歌9篇,抒情、写景散文5篇,故事、童话13篇。所选编主体课文中,“传统篇目”5篇,“新”选编课文22篇,如《火红的枫叶》、《祖国在我心间》、《比本领》、《特殊的考试》、《可爱的娃娃》、《贺年片》等。

本套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舒华《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的研究成果和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验经验,认为儿童阅读和习作所使用的汉字是不完全一致的,儿童认字与写字所遵循的认知规律也是不同的,从起始时间、字数、选字、指导方法、评价等通盘考虑,力图尽可能科学地安排识字、写字的教学序列。识字数量“上不封顶下保底”,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会写150个字,认读35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学生会写230个字,认读430个字。

本套教科书采用的主要识字途径有:(1)借助汉字与图画的联系认识一些象形字和会意字;(2)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3)拼音识字;(4)在生活中识字;(5)韵语识字,通过儿童喜欢的现代儿歌识字。简化汉字笔画名称,取消“横折折弯”、“横折提”等笔画的教学,直接称之为“走之儿”、“言字旁儿”。至于笔顺,遵照“严而不死”的原则,放宽要求。笔画和偏旁的名称在没有错误的原则下,尊重教师的习惯用法。本套教科书对拼音教学的内容和位置作了调整,把汉语拼音教学放在一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改变丁以往教材第一册开始就学习拼音的安排,先让学生学习部分代表汉字文化的象形字和一些常用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解决了学生学习语文一开始就学拼音,感觉枯燥无味、困难大的问题;二是 3 突出了汉语文字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文化;三是解决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后,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拼音教学之前的生字,“语文天地”也标注了拼音,目的是适应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拼音教学时间。在拼音教学中,适当安排阅读、背诵等内容,边学拼音边学汉字,力图拼音汉字相互促进。依据课程标准,本套教科书降低了拼音教学的要求,减少了难点。一年级下册采用主体课文不标注拼音,生字、“语文天地”中的阅读、背诵内容标注拼音的方式。

(二)编排体例和教材体系

本套教科书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首先确定贯穿1-6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包括巩固与扩展的练习、课堂与课外的活动、“金钥匙”(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自检”(自我检查的意识、习惯和方法)等几项。一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这种编排方式突破了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有利于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使生字新词复现率更高,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在首批课程改革实验中受到广泛好评。

本套语文教材包括学生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学生同步阅读文库、写字本、教学挂图、学生识字卡片、教学识字卡片、录音磁带、学生成长手册等材料。各种教学材料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开放性的教材体系。教学辅助材料努力体现新教辅概念,以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为主体,改变“应试题海”的现状,把机械训练的内容减少到最低限度。教师教学用书把学生课本的内容缩小放在版面中心,四周提示教学要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和活动组织建议,为教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教学指导和教学选择,但尽量不干涉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更大的空间。

(三)教学建议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 4 环节,但不是全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系统全面的改革,是包括培养目标、管理体制、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在内的全方位变革。一方面,本套教材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时代急需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新的价值观念的渗透、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等;另一方面,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把握和使用本套教材。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教材、教师、学生中,教材往往处于核心支配地位,教师往往处于执行教材、传达教材、宣讲教材的地位,被要求“讲深讲透”教材,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教材的宣讲。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课程标准努力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得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平等、民主。教师有了更大的把握和使用教材的空间及灵活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的权力,反过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甄别教材优劣的素质,具备选择、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当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真正落实这一思路还有一个过程,但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本套教科书的编写努力给教师留下灵活处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2001年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的统一组织下,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对全部首批实验区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教师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以更加平等、民主的身份把握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培训方式上,尽可能多地采用参与、研讨的方式;在培训语言上,力求避免“一定要”、“必须”、“千万不能”等命令式的词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实验区教师和教研员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教师行为的转变都不是短短几天的培训所能完成的。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组通过编写组实验区回访、《课改实验通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网站(www.xiexiebang.com)、研讨会、编写组热线电话等形式,努力实现编写组和实验区广大教师的直接交流,及时帮助教师发现并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建立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尝试新的课程教学形式。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未来国民的文化素质作出贡献。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教过两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我感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贴近生活,利于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等等……尽管如此,但教师在使用、接受这套教材的过程中,觉得还有很多困惑:

1第9页欣赏与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认识、面积和周长等内容后对圆认识的再次升华,编排意图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一内容做为欣赏是可取的,做为设计难度太大,学生刚学会画圆,要将各种圆形有机组合、形成复杂图形有些难。建议:将简单的、要求学生绘画的图形与复杂的、要求学生欣赏的图形分开,这样有利于教学。

2第30页百分数的应用

(四)中,有关计算利息的内容,教材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加以修改,整存整取的一年、三年、五年年利率以及利息税,都与现在相去甚远。同时对本金、年利率、月利率等专业术语可以采用数学阅读的形式呈现。

3第77页观察物体——搭一搭三视图不应当再作为教学重点,因为在小学各个年级都在渗透三视图的画法,应该把从三视图还原成立体图形作为重点,但是配套的练习太少,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不到较好的提高。建议:增加相应的配套练习。

4第68页生活中的数——数据世界,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难度较大,教材应该提供一些实践方法指导,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数感。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能自主、独立解决的不是很多,有的根本就完成不了。

第四篇: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新理念体现得比较充分,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作为新教材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现将我在两年多的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广大实施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分享:

一、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化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数学教学具体、直观、形象。

二、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互动互爱,轻松、愉快地体验和学习数学,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材内容,体现的是问题化的数学 新教材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控索、尝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版本的编排有些偏难

比如:第一册的有关钟表的认识这一单元,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整时、半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因它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可接受程度。可第二课时让学生认识“几点多一些”、“快几点了”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为学生毕竟才6周岁,他们对“多一些”、“快一些”等这些概念比较模糊,很难区分,认知能力达不到这个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部分学生很难接受。

有部分习题难度很大,大部分学生很难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而需要由教师或家长来陪同完成,如果没人辅导是完不成学习任务的。

五、版本的编排忽略了学生实际

在第三册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材编排中,北师大教材比老教材增加了一半的课时教学,编者意图非常明显,要学生通过操作体会乘法、除法的产生和意义,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也许他们忽略了学生实际,现在已经是21世纪,学生已经对乘法、除法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在课堂上学生也很难按照编者的意图,循序渐进的体会知识。

另外,实际问题的编拟要考虑到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但也要考虑拓宽学生视野. 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新”,留给教师自主的空间大,希望有不同看法的老师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第五篇: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2014年11月19日盐湖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优秀教师学习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我有幸参加这次培训。这次培训是在相主任的带领下举办的,通过培训我对新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就将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使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取得一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教材设计了“情境 +问题串(围绕着情境展开的一组问题)”的呈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围绕着“情境和问题串”的展开,帮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和关键点展开思考,体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

问题串的展开也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问题”服务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往往可以通过设计若干个问题来体现,这对广大基层的一线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能有效避免教师反映的教材提供的问题开放性过大、目的不清晰而造成的教学困难。

(二)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一般不学习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对于抽象,体现从数量到数、从物体到图形的抽象,以及从数到字母的抽象。对于推理,既体现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多种方式说明道理。对于模型思想,将体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2.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

3.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教材一直关注练习的设计,注重设计一些促进理解、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习题。

教材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目,力求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在数量上,1课时 2页的内容,其中包括 1页练一练;2课时 3页的内容,其中包括 1.5页的练一练。正文和练习的页码比例达到1︰1。在练习的层次上更加清晰合理,通过设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等层次,避免了部分练习中题目“跳跃性”较大的现象。在练习的维度上注重形式多样,通过设计(事实性)知识和技能、数学理解、解决(常规)问题、联系拓展等维度,体现对于学习内容不同方面的要求。特别重视开发了一批数学理解的题目,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教材一直关注体现一定的弹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一方面,教材通过设计拓展习题、提供阅读材料等体现教材的弹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是一种理念,教材通过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呈现学生的多种想法和学生作品,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等形式,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

教材力求从学生经验出发,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探索与交流贯穿始终,练习与巩固适时适度,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发展。

基本框架的主要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材的整体设计,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或调整,根据全套教材关于统计内容的整体设计,将原六上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内容移至五年级下册。原五年级上册“数的世界”中对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前移整合编入四年级上册“从结绳记数说起”。五六年级要对上述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总之,教科书是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只有全面了解教材编写的内容,领悟教材的编写特点,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灵活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好资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之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合理的使用教材,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服务。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北票二小 一年级数学组 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网络培训,组织一次难得的教材培训会。我们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活动,使老师们受益匪浅。给老师找到促进教师研读教材的切入点:通过“说教材”来提高教师对教材、课标的理解与......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北票二小 一年级数学组(兰淑华 马志丽 叶丽丽 蒋艳春 )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网络培训,组织一次难得的教材培训会。我们一年级组全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方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方案培训前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读懂教材,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深刻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内容。小学数学教......

    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九年级上)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3.正方形的的性质与判定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认识一元二次......

    小学教材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 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 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

    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长丰小学数学组教研课题申报材料 李江 课题: 浅谈农村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背景: 1、教材特点: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

    三年级数学教材使用心得(★)

    三年级数学教材使用心得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