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时间:2019-05-13 04:1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第一篇: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描述的都是学生所不曾经历的“过去时”,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不仅容量有限、传递速度慢,而也没有多少自主性和选择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师生总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对待历史知识,缺乏历史体验,无法领略历史内涵的凝重与多姿多彩。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日复一日的枯燥和机械,而河北省远程教育培训,使我意识到,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使初中历史教学积弊有望大大改善。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它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们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信息技术,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化难为易,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

(三)、实现交互,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只要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点,就一定能使初中历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教师枯燥的讲解、死板的历史概念,合理的应用教学策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高效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材体系的变化下, 仅仅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信息世界,中国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世界历史则更为浩瀚。同时,历史又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也必将呈现出与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整合、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扩大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形式。因此,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具体到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以往教师获取资料的渠道狭窄、手段落后,引用的资料往往陈旧、滞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因为与现实不符而让学生对教材知识产生怀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网络不仅能提供鲜活的材料,而且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利.例如在探究学习《对外开放》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邓小平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所做的伟大贡献,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那些?(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愤达到了高潮,1

欣赏完歌曲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地增强了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历史教学,提高史料的充实性、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体现历史教学的时效性。利用这些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虽不可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的形象等内容,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思维,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清晰的图象信息、丰富的声音素材、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不能滥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节奏,合理安排,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也就是说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像、色于一炉。其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使学生运用各种感知器官对新知识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再如洋务运动、北伐战争、长征、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可见,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好的媒体资源可增强历史的可信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它表现力丰富,信息呈现性强,能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优化了课堂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突出重点,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也变得灵活多样,这就使得教师原先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使用信息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不同意见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去评判,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找出最佳答案。教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显示具有归纳性、比较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概括、比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教学达到最优化。譬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通过表格逐一显示的形式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要把学生从“学会”中转变到“会学”中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既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又为学生比较辨别、思考、分析、综合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积极结合的能力等。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下,学生和老师有了平等的享受参考知识的地位,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贯彻研究性学习,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下,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而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兴奋的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步步提升。

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在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的认知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充分感受认知知识脉络,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得到优化。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历史教师,要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相信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历史》王树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作者: 张一平出 版 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应用新课程理念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摘 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此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围绕这一理念,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认定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目标;信息素养

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也踏上了新的征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此前提下,《标准》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了目标的具体要求:

(1)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2)注重被动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学习的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突出情感的意义与价值。

在此背景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更

多地去思考和创新,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真正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出来。现在,本人以自己的研究课题《Word综合运用——制作电子板报》为例,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上的认识。

1.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标准》的目标和内容,明确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希望在《Word综合运用——制作电子板报》的教学中得到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自主开发知识,真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1.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让课程一开始就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跨入知识大门。因此,在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展示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主题网站。其中介绍了福娃的产生过程、相关评论、以及福娃宣传动画片,还展示了前几届奥运会吉祥物等等。马上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评论,认识到奥运会吉祥物浓缩了本国的历史,人文等精髓。此教学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灵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后,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创设的情景,给学生安排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同时增强协同工作的能力。新课导入后,教师适时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在网上搜索并下载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的文字和图片等相关信息,然后使用Word文档进行编辑和制作。学生根据给出的任务,开始设计自己关于“北京2008奥运福娃”的电子板报。学生因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能乐于学习,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1.3 与其它课程整合,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还应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节课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Word文档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上网搜索和Word文档操作的综合练习。学生制作关于“北京2008奥运福娃”的电子板报,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上网搜索、文字和图形的混排等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情感,拓展其思维,让学生明白正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所以才能创造出这么可爱,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吉祥物,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课。

1.4 分层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中特别指出,对学生要“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能力层次的分化也很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上,我采用分层次教学。例如:上网下载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的相关资料,这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对Word文档的排版,则依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在板报中能体现图文混排即可,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除了在板报中体现图文混排外,还要求对图形进行重组,文字色彩进行搭配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节课下来,通过几次分层,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1.5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新课程大纲中对学生的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在这节课中就使用了网络课件中的“自我评价”和“活动论坛”两个网页,对学生的练习适时给予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和发表言论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做好的作品上传到论坛中,让其他同学或更多的网上读者来评价,以此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进行大胆创新。

2.学生学业的认定

信息技术虽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但没有高考支撑,那么如果学生不学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固然重要,学生的学业认定也不能忽视。虽然没有统一的学业评价方式,但这反而给我们更大的自主权,为此我制定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的学分认定设计了一组方案。整个模块共40学时,2学分。在设计中将2学分转化为100分进行评估,按比例进行转换。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定,平时作业和学习态度(30%),出勤情况(5%),电子作品评价(25%),模块测试(40%),上述四项成绩合计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学生可获得2个学分。否则不予认定学分,拿不到学分的学生必须重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可作为奖励,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本课程知识类内容要求通过书面测试,这样能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掌握程度,其中书面试卷课内知识占60%,课外知识占40%,新得成绩基本上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明确了评价方式,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总之,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够多思考,善创新,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有新的思路,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具有人文气息,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更快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

[2] 钱晓菁,马云娟, 试论“任务驱动”,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 马宁,余胜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1

[4] 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第四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历史教学1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历史教学1

作者:陈连强 文章来源:互联网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4 8:09:51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即可以使历史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的表现教学内容;又可以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传递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包括: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交互式功能系统、信息网络与控制中枢系统及与之相适应的平台与教学课件。它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们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变动为静,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生动而迅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探究学习《对外开放》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邓小平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所做的伟大贡献,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那些?(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愤达到了高潮,欣赏完歌曲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二)化难为易,使学生乐学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会长久的停留在脑海中的,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不久就忘掉的现象。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如

在学习〈〈战略大决战〉〉一节时,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因地理知识所限,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几幅动态地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不仅较清楚了解战争进程,理解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了,更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三)、实现交互,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更激烈,既然能提出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例如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一节,课前安排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搜集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搜集到了相片,会议记录,民间故事等资料,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进行上展示,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充分利用眼、耳、脑、嘴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了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尽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如上所述诸多优点,但并非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需要我们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因此,要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关系:

(一)摆正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时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紧紧为教学目标服务,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下,在教学计划中对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某种媒体适应于某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而不必要用的地方,则坚持不用,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所以,根据每堂历史课的目标需要来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关键。

(二)是明确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要素。作为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要保证手段的应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研究系统中各其它要素及其组合,不能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游离手段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内容是动态的还是静止的? 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这些问题对教学手段的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总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不仅要有熟练的应用技术,还要在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理论支撑下,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关系。

文章录入:宁夏教育网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初中历史课的情境创设

下一篇文章: 对搞好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第五篇: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

何玉秀 [内容摘要]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把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必将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应用资源 促进 发展 [正文] 健康稳健地走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健康迅速地发展。使教与学内容、思想及方法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新的飞跃。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数字的时代,我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由上个世纪,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又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及开发技术是当前最活跃,是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领域。随之而来的网站建设为资源的涉猎、形成、共享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据综合分析,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这为下一步进一步采集、加工、整合、应用信息资源给予了巨大的推动力。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多次从、全方位创建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实验完成后我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自主积极性,调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

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我在课前说“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橇动地球。你认为阿基米德说的有道理吗”?我就用Flash做成课件模拟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设想的实验:假定阿基米德瘦小,体重只有60千克老头,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阿基米德先来橇动150千克的油桶,问:“阿基米德能橇动这个油桶吗?”学生根据动画中的条件,通过计算得出,阿基米德能橇动这个油桶。延长杠杆的动力臂,把重物换成小汽车,问:“阿基米德能橇动这个小汽车吗?”学生根据动画中的条件,通过计算得出,阿基米德能橇动这个小汽车。再依次延长杠杆的动力臂,把重物换成大卡车、大轮船,学生根据动画中的条件,通过计算得出,阿基米德都能橇动这些物体。然后,再把杠杆的动力臂延长,把重物换成地球,阿基米德成功的橇动地球,他还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我能橇动了地球。”学生通过这个动画,完全理解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对阿基米德能橇动地球不再感到奇怪了。学生对这个动画很感兴趣,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探究物理规律的积极性。

3、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素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物理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物理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

题。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勤奋的耕耘,只要能在科学观念的引领下,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教育教学规律的契合点,信息技术与多学科全方位的整合一定能为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一定能优化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蔡子兵、黄爱国,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 [2] 陈圣国,电教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

下载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继续教育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网络学习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肥东一中教育信息化特色建设与应用总结材料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肥东一中是首批示范高中,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我是五堡学区的教师王兆龙。 2011年第一学期我参加了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我通过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初中历史学科教......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心得体会1 丰南区南孙庄小学:赵立杰现代教育的教与学,强调主动发现,主观认知主体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有......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科目:信息技术 教师:车建雄 时间:2015年3月26日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九彩中学 车建雄 【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技术(IT)的含义,了......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1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反思和总结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就是为了能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