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现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从事整合实践的先行者往往把技术、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分析整合面临的困惑和障碍。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动态结果。从关系的视角审视技术与应用,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合理选择。对于取舍与组合、学科与工具、设计与教学、分数与创新、比赛与运用、讲授与学习、资源与加工等关系的正确把握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关 键 词:信息技术 教学 深度融合 关系
有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在不断应用、整合的过程中,力争通过十年时间进入全面融合创新阶段。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更是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其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何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融合”和“深度”两个概念的组合。首先,“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双赢的战略,就是通过信息化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达到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的目的。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其次,“深度”是指(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1976年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发表的文章《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提出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概念。相对于无关联、孤立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将新旧知识加以关联,进而达到更高的思维层次。正如学者 Paul Ramsden所说,浅层学习最多是没有质量的数量,而深度学习却是质量加数量。
由此来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强调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就是营造一种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绩效,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2]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概念来看,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即“整合”是协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而“融合”则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为了维系这种动态平衡,必须要为整合创设有利的时机和适宜的条件。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随着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已有的平衡系统将被打破,新的平衡又被建立起来,深度融合也被重新注释。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借助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自主、合作、探究更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朝向这样一个目标奋进。同时,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教学需求,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何以能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到,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继2004年的教育技术规划之后,于2009年春季启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技术规划行动,并在2010年3月5日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的草案,新规划的题目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在新规划中强调,新的教育系统将借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强大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投入学习;使目前信息工厂式的学校转变为探索和创新的孵化器;并使教育者从拥有、传递信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及持续技能获取提供帮助的协作者。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希望与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提供更加真实、有意义、持续而整合的学习评估已成为可能。因此,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整合性学习系统和评估系统将是未来五年内美国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习科学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在事实性知识的学习中发挥如下作用:一是借助于丰富的多媒体形式表征信息;二是借助于交互工具促进事实性知识之间的联结。其次,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言,信息技术的作用如下: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支架;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沟通、交流工具;促进在线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对于动机性参与而言,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动机;维持学习者的动机;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3]
总之,信息技术使得原先的一些先进、前卫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教学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但是,先进的技术为实现教学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不仅仅是在硬件和软件的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身拥有的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更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得以深度融合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为何难以深度融合
然而,从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处于一种非理想的状态,这种融合非但没有达到深度融合的标准,即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间呈现出一种非对等发展的状态。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滞后于信息技术更新交替的速度。以数字鸿沟为例,数字鸿沟或信息鸿沟不单是指一种技术硬件上和软件资源上的不均衡表现,还体现在学习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行为意识上的差距。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提供的设备也可能是闲置的;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丰富充足的学习资源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说,不关注信息时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一味地投入设备、扩大信息资源储备量,那将永远也不可能填平这道“鸿沟”!
从学校层面来看,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息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技术天然的不稳定性。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可能使教学过程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降低。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因素的负面效应,通过提高技术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和加大技术试验推广的力度,可以增进师生对技术不稳定性的抗御能力,从而提高师生应用技术的信心与热情。其二是目的差异性使得教师对技术功能的认识和评价取向并非一致,有人持赞同观点,有人持否定观点。有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的教师就好比美国的Amish拒绝接受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试图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完全把自己隔绝在他们的部落里一样,他们担心电子书包的大力推广有可能使人类永远失去了书写的文化和乐趣。这也正是信息文化和传统文化剧烈冲突的一种表现。也许有人会主张在没有建立适宜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之前,如果有教师坚信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不大,那我们也只能暂时把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功能搁置一边,由它去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尽管培训并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强制推行也可能使设备成为一种摆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兴趣与投入的问题。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路径分析框架,可能会对原本徘徊于“用”与“不用”之间,而后为了有效应用却不知所措的教师提供些许帮助。即使对于很多有应用热情的教师,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无效应用的状态,久而久之也会对信息技术失去信心。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一线教师仿效应用的经典案例。例如,在课堂评价的重心由“关于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的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种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总之,人的问题才是信息化的根本问题。目前人们对“信息化”的讨论更多的是在技术操作和硬件设施的层面,而对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更为隐秘的和深度的影响则缺乏普遍的思考和关注,对于技术到底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难题还没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依然显得茫然无知。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如何深度融合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走向深度融合。许多从事整合实践的先行者往往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学生等关键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而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分析问题和误区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整合面临的困惑和障碍。[4]笔者认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从取舍与组合、学科与工具、设计与教学、分数与创新、比赛与运用、教授与学习、资源与加工等关系视角理解,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马赫认为整个科学的世界是以要素和要素的复合的不同联合或相互依存构成的,这些相互依存性甚至可以用数学函数加以描述。关系视角并不认为“社会关系是个体的产物,是社会结构的产物”,而是声称:“太初皆关系”。[5]实质上,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6]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绝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教学各要素及教学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依存关系,只有找出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个对应关系,辩证地看问题,才能对信息应用的各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最终引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取舍与组合
技术工具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不断丰富,整合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从目前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来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也包括音乐、美术、地理和社会常识课;从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来看,有音乐动画、静态图片,也有视频片断、动态网站和仿真实验等。从应用效果来看,新技术、新应用更能吸引大家去关注,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把最新技术用到教学中。新技术的产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新技术更完善、更高级、更优越,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但成功的应用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当你选择新技术的同时,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新技术是一种价值的追求。但是盲目的追捧新技术,使喜新厌旧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就会失去研究的立足点,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还会助长浮躁的学术风气。同时,工具的取舍应该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选择要因地制宜,要和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要认为新的一定好,或者误以为功能越多越好,盲目的投入设备反而会增加教师教学的负担。相比较而言,组合才是一种科学理性的做法。技术的新与旧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哪一种最新的技术工具可以大包大揽地解决任何问题,各种技术工具有共存的必要,与之相适应的策略、方法也会派上新的用场。教师不仅要把目光投向教学中媒体与方法的选择组合,也要注意新的教学工具与已有的教学设施之间的组合。例如,传统的黑板加讲台的教室如何和现代的多媒体展台加投影做到很好地组合就是一个需要多角度考虑的问题,讲台和展台的高低、远近组合,电视机和展台的组合利用,黑板和白板的方位组合都应该科学地分析,而不应该是随机的或依据个人偏好的摆放。新技术的选择应用是一种必然,但不应该让这种应用的热情遮蔽了理性审视的双眼,一定要考虑各种技术工具的组合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不能指望现代媒体可以代替一切,现代化手段并没有包容全部。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7]
2.学科与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所需要的工具、方法是不同的,这是由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数学的几何画板,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仿真与虚拟实验,英语教师的视听录播系统都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同一科目的教学几乎应用相同的支持工具。就像有些学科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所写:“几何画板必须学会,数学课上的每一位教师都是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作图的操作与展示,通过几何画板这样的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在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很容易理解、掌握,并且记忆深刻。”[8]姑且不谈几何画板的作用,单从数学教学中多次强调应用几何画板,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科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有一些共性,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信息技术工程的不断推进,可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越来越多,但这些工具并不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掌握,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该是分学科的,允许教师选学不同的内容,不可千篇一律,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教师都要达到同样的水平,这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学习负担,反而不利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从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文科课程类的课件风格和理科类的风格截然不同。文科类的教师善于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提供大量生活中难以再现的历史资料和教材以外的拓展阅读内容和新闻事实,能很好地实现动静、史实、视听相结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理科类的教师则借助专业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由此看来,学科与工具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技术成功应用的前提,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不可或缺性正是体现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正如密歇根州立大学的 Matthew J.Koehler和Punya Mishra所倡导的TPACK整合模式,关注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是整合了这三种知识以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知识形式。广大教师(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都必须结合各自的学科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9]
3.设计与教学
教学离不开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应该说,真正的课堂讲授只是占用了教师的小部分时间,教学设计工作要占用教师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从分析要素、准备内容、选择方法,到组织实施、结果评价、反思改进,都应该有一个缜密的计划。从当前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来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流程图,其设计流程复杂,而内容单一,有一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例如,针对具体的内容要应用多媒体,如何应用,采用何种方式都没有明确说明,也没有信息提示。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一种工厂加工的程序模式,不够具体、深刻,看不到教师设计教学的具体思维过程。这种既复杂又简单化的教学设计方法既影响了教师应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效果,并不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就拿课件来说,大多数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都是将整个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答案事先设计在课件上。这种设计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很多工作负担,也是好心办坏事,人为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思维状态。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尽管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需要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但不是一味地把心思放在如何完善设计流程上,其中有两个方面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其一就是要熟悉讲授内容,既使脱离了多媒体课件也能使课堂教学正常运转起来;其二就是跳出传统的线性备课方式,在演示的多媒体课件之外还应该准备一些备用的演示资料,用以解答学生的提问,并补充和拓展讲授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应成为影响教学的绊脚石。针对教学设计流程的复杂性,也有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化的倾向。但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霍坎森在使用纸笔的视觉著述与其他媒体的视觉设计之间的比较发现:纸笔的视觉设计便捷、快速、直接,设计者的思想也不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扰。[10]德国的教学设计专家弗莱克西格(Flechsig)也批评说:“虽然历史分析表明了在较早阶段媒体被整合运用于教学设计中的,但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有一个强烈的倾向是让教学设计去适应媒体,而不是反过来让媒体适应教学设计。”[11]通过对“可视化”教学设计功能的研究发现,可视化教学设计可以将复杂的教学过程视觉化、形象化,更加容易与团队成员、同行分享教学设计思想;图像、绘画等视觉化教学设计思想的表征,有利于激发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杜惠洁博士在和一位有20年教龄的初中教师交流时,这位教师跟她说道:“我备课时把想法写在一张纸上,只是个提纲,我的注意力就是放在了让学生感兴趣上面。”[12]这种提纲式教案类似于画思维导图,真正关注到了教师的教学思维过程,对成功教学帮助很大。改进教学设计,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提高设计的应用性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另外,课堂教学设计有别于建筑设计,设计者集执行者于一身,是否需要使用统一的标示符号还有待商榷。所以说,教学设计借助的是设计学的“神”,而非设计学的“形”。
4.分数与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可一旦优化标准只用一个分数来衡量时,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就大打折扣。分数好像教师学习的一个支架,让教师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有教师声称教学中不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同样可以提高分数;也有教师声称,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一定能提高分数。对于分数的追求,使得大家都比较保守,习惯于固有的授课方式,不敢轻易冒险。
美国“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TELS)”的项目结论证明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13]但追求分数并不是技术应用的唯一目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又一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应以此为据,要力争为人的自由个性和自主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而不为分数所奴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用者并没有否定分数。然而,结果主导下的评价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沦为分数的奴隶,忽略了学习过程及个体参与的主动性,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价值追求和主体地位。为了防止课堂中出现“意外”,上课时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既定的流程上来,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讲解、灌输,使教学程式化。新技术仍陷入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失去了在教学中应用技术的原有意义。借助信息技术,寻求帮助的梦想也只能是南柯一梦,实现起来非常困难。2011年10月20日晚,美国马里兰大学前任校长C.D.Mote,Jr.博士应邀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作了题为“创新:必须要冒险”的报告。鼓励学生不要墨守成规,不要总是做“该做的事”,从因“做该做的事”而得来的荣誉中走开,给自己一个机会变得卓尔不群。这对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也是一种启示,走出分数的“荣誉怪圈”,才会使信息技术应用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5.比赛与应用
为了鼓励中小学教师开发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调动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大赛层出不穷,在行政奖励手段的激励下,教师参赛的兴致也很高。比赛是一种激励手段,目的在于引导教师经常性地、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而不是把运用信息技术看作只是公开课和表演课的一种包装手段。运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比赛有很多的人为修饰。为了比赛,许多教师的课件都是请别人或者是在同事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的,而且也是经过数次修改,最终才用在讲课中的。这种比赛式的应用对教师平时的教学应用能有多大的帮助呢?一位教师在博客中有感而发:“并不是用课件代替板书与图片,把书上的内容用课件来呈现,将一些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都搬上屏幕投影,如将实物演示、动手实验的内容都变成模拟动画与图片,这并不可取。”[14]而且他还有这样的质疑:“一些课件的制作过于复杂,教师投入制作的精力太多,这会是我们的未来的常态课吗?”
比赛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比赛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是否有一个反思改进的平台,这本身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我们不想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操作这样一个层面。荣誉有了,比赛结束了,而我们的教学依然如故。为什么没有人去自觉地用,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长期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多时候是在公开课、优质课上应用,作秀的成分比较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面积推广困难重重,其中信息技术的常规化应用就是一道槛。[15]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一定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而且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16]比赛是一种外在的激励,而真正的运用需要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它不是靠使用的次数和技术难易程度来衡量的,真正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就是好的应用。有专家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议是“在一堂课上整合点不宜太多,图片与视频不宜泛滥,如果与文本联系较为牵强,没有直接突出的联系,宁弃不用!”。[17]有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只适合于比赛中的展示,是一种新技术的探索应用,而对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未必有效,这样的工具使用当然不会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从比赛到运用,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信息技术,比赛这种方式可取,但并不代表比赛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方式就完全是可取的。6.讲授与学习
教是为了学,学习不只是发生在教室。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比如课堂练习题。如果学生课后想找当时未弄明白的习题,该去哪儿找?中小学的这种讲授方式无法保证学生课后的学习,已经出现了教和学的分离。如果能够保证每个学生有一个电子书包,移动式学习工具能与课堂和课后的电子材料建立联系,这样就有可能做到教师的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同步,当然这之间如何建立联系又是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从目前学校的信息设备资源情况来看,利用网络优化信息组合,创立学校数字化学习中心,搭建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和学有机统一的理想途径。学校数字化中心存储着大量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的学习资源,师生可以共享资源。同时,围绕某一主题或探究性活动,共同搜集、开发、整理资料,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9]所以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点应该有所转变,从强调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因为信息技术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更具优势。美国《2010教育技术规划》中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评价的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发挥这种作用。[20]当前对学习评价的关注从“关于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而信息技术如何在这种评价范式下发挥积极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7.资源与加工
教师反思资源是否可用,资源建设者也要反思为谁服务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固然需要一定的数字资源支持,但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这种资源的支持方式等都需要教师在应用之后进行反思。当前有教师认为,教学中的课件制作过程过于复杂繁琐,上课教师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制作课件上,就没有时间去关注学生和其他的工作,这样得不偿失,需要中小学数字化资源库中有配套的课件等,让教师拿来直接用就可以了。我想这个应用也是有限度的,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能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改造,然后应用在教学中。这样另一些问题就出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资源加工能力是什么?资源的加工改造可行性有多大?资源库中提供资源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只是一些加工素材呢,还是上课时需要的精细的案例资料?这些都需要上课教师认真反思,也需要资源建设研究这些问题,否则教学与资源的联系就会断裂,不但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甚至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教师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特点,无论是互联网上浩瀚无比的资源,还是区域内提供的各级资源,都偏向于“通用性”资源,仍需经过校本化和个性化处理才能使用。[21]
从目前已有的经验来看,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程度较高,而学生学习利用资源的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中小学还没有建成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中心,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基本处于教师垄断状态,无法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在现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真正能为学生所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一般是资源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管理,有的是不太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或者是专业化程度较低。看似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化学习资源,但真正地适用于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并不多。教师掌握一定的素材加工能力很有必要,这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上课需求,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03-30.[2]邓慧,张新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度”的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0,(6):42-45.[3][20]梁林梅.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2010教育技术规划》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35-41.[4]李丽美.生态学视角下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及对策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81-86.[5]Donati,Pierpaolo.Relational Sociology: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M].London:Routledge,2011:25.[6]何荣杰.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41-43.[7]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8):86-89.[8]唐山学习交流稿[EB/OL].[2011-10-10].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3642878.[9]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10]钱旭鸯.教学设计可视化研究:教学设计的视觉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0,(7):30-35.[11]罗伯特·D.坦尼森,弗兰·肖特,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理论·研究·模型[M].任友群,裴新宁,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3.[12]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81.[13]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EB/OL].[2012-05-10].http://telscenter.org/.[14][17]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参赛教师体会之二[EB/OL].[2011-10-11].http://www.bchedu.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96.[15]吴飞.一线教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瓶颈与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0):29-30.[16]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5):5-10.[18]蔡旻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分离现象透视和成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2):93-99.[1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06-08.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系马庄小学 余文英
随着教改以及高效课堂教学的深入,国家对信息设备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拽着教育在前行,有人说是教育拖了信息技术的后腿,不管怎么说,互联网时代迫使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和融合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
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谈几点我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熟悉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和潮流,不至于在理念和思想上落伍。
而今,我们的教室都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掌握这些设备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必须的,除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我们应借助高速发达的网络来学习。此外,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比如即时通信工具QQ、演示文稿工具PPT、画图软件PS、微课制作工具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才可能运用自如的实现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课堂上利用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巩固练习中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游戏等。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课堂“活”起来。
四、强化深度,真正在精细化和深度化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适应技术发展的快节奏,另一方面还要避免随波逐流的跟风心态。不能样样都懂,样样不通。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实用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演示文稿PPT,用好了、用精了,同样可以做出精美的动画效果。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五、加大力度,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从观念上更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解整合的内涵。为此,不能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堂课从头到尾,不写一个粉笔字,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这并不是有新意,也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不能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其次,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比如指派教师外出培训,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等,学校可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后,要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专家培训资源、校本研修资源、网上搜集的资源的价值共享化和最大化。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听到的不可能都是赞美声,同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也需要一些的勇气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征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
摘 要: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深度融合 问题
措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完美和谐地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因此,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带来的高效优化作用。在我近几年的观察中,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还有的老师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奢华与时髦来吸引学生,这都在理解上偏离了我们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发展目标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近几年的观察中,有些教师不想动手动脑,从网上直接下载视频课件,不管是否合适就使用了,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课堂,教龄偏大的教师却不愿使用,这是对使用新技术缺乏信心的表现;再次,课堂结束后,对课堂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反思,弥补缺漏的情况很少,这是教师自我提高意识的不足。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技术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操作技能不足,不能和谐流畅地操作教学软件,因此,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深度融合背景强大,将信息技术能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最高可以高攀到十八大报告的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再低点呢,国家的《2010-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纲要》,以及教育部部长的讲话,都将信息技术推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可深度融合和以前的整合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新瓶装旧酒,换个名词而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还得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说起——
有两种教学方式很流行,一种叫“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另一种叫“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多了,让学生思考得少了,就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得少了,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布置的方向研究问题,就是“学生为主导”了么?非也!后者学生是做了很多,但学生做的一切,依然是教师在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采取的教学方式(讲授型、自主探究型等)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听课、探究、动手操作)。所以,原本就没有什么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夸张点说:所有课堂的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安排下进行的。
那么教师如何安排学习呢?整合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前文已经说过,无非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用,学生也用。融合阶段怎么办,怎么用?原本我也迷惑,只是想起了几个人。每一个人,都带给我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不同的思考。
1.可汗学院和反转课堂
头一个让我想起的人,是一位老外,我们不认识,没吃过饭没喝过酒也没见过面。他叫萨尔曼•可汗(Khan Academy),孟加拉裔美国人。以前有亲戚找他给孩子补课,他就把要讲的东西在白板上演示出来,利用录像功能录制下来,发到网上,给亲戚的孩子看。那边小孩在线学习。时间长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有了“可汗学院”。现在越做越火,百度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相关资料。
我们学校的新白板有录制功能,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可汗和他的可汗学院。老师把重点难点录制下来发送到网络上,这一点,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孩子在回家之后,在没能完全消化当天知识的时候,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可以上网翻看老师课堂即时录制的重难点视频。从课上,到课后;从课上接受知识,到课后的知识再现。我爸妈都是教师,从小家里不缺老师。但是很多孩子的家长辅导不了孩子,他们怎么办?是不是,有了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有了网络,就有了一个有力的解决途径呢?
我想起的第二个人,是市电化教育馆燕馆长。他曾经为我们详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些关键点,其中有一点就是:融合是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提供教育教学服务。课前,有教师备课,学生学习;课中,有运用设备和技术授课、学习;课后,有相关教学内容的支持和服务。
国内教育界现在有个新的流行词,叫做“反转课堂”,也叫“翻转课堂”。其实和可汗学院是一样的。都是把要讲的内容录制下来,并提出相关问题,尤其是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提前看,上课可以直接研讨。效果相当好。
2.微课
网络的通讯工具有很多,QQ之后是QQ空间,博客在这个时候也悄然兴起。博客如何兴起的,怎么进入中国的,暂且不谈。单说博客是个好东西——它改变了以往的言说方式。在博客中,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又都是读者。不需要谁的授权和许可,就能自由自在地交流。好东西总能被人注意,博客迅速地进入学校。晋城师范附小、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相继要求开通班级博客,提供“学生—家长—教师—学校”这样一个空间平台。这恐怕是早起的深度融合的萌芽吧?
博客之后又出现了微博。这个更火,语言短小精悍,字数有限制,传递迅速。而且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等科研单位和学者相继开通博客,我只要加个关注,就能了解专家们平时关注的东西。微博好啊,它能让我足不出户就了解教育技术的前沿问题。掌握教育技术的前沿问题,也就站在了队伍的前头。微博方兴未艾呢,微信又出来了。同时,各种“微”字的世界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教学研评方式——微课。短小精悍的微课,只演示教学中最给力的那一部分,如何解决重难点的那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学水平,最能让其他同行学习的那一部分。现在百度一下,会查到很多微课,例如:http://dasai.cnweike.cn/?c=main&a=siteIndex。
以往评课,有这么几种方式:1.现场赛课,专家讲评。2.录课,送审,专家择优,发布上网大家看。3.本地讲课,通过摄像头远程直播,同行网上研讨。现在多了微课这么一个新东西,怎么办呢?微课是授课教师把自己一节课中最给力的部分上传到网络上,各种评论可以停留在网路上。读者一访问,看到的就是录像课的精华部分。
3.慕课(MOOC)
“慕课”这个词,是我从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的讲话稿里看到的(2013北大教育信息化圆桌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仔细搜索一番,暂将“慕课”理解为:没有围墙的,随时可以学习的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尚未推广。但我有理由相信,国家、省教育公共资源平台中,会启动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那么这里能否建议一下:每个地区开通个类似“慕课”的平台,定期让学生听名师免费讲座。名师轮流坐庄也可以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三、设备和技术如何使用
1.日常应用。比如科学课在黑板上投出草履虫的图片,这个以往的挂图没有什么区别。某些基层教师,在语文课上,用电子白板展示生字的写法,还用动画演示了笔顺。我个人认为,这不如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效果好。
纵观最近二十年,我们的课堂里有哪些改变?电视、电脑、液晶屏、触摸电视、白板„„。有哪些没变?黑板、桌椅、布局、教室„„。有哪些丢失了?板书„„板书越来越少了。一味追求信息技术手段,却少了那份教师的个人魅力。教育不能迷失在技术浪潮中。我并不特别反对信息技术的日常应用,只是在交流的时候,这个不应该作为课程的两点——这不是解决问题重难点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2.无可替代的运用。山西省实验中学有一位语文教师叫曾经讲过一节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堂上展示了王熙凤那肆无忌惮的笑。高中学生很难体会到王熙凤的笑,所以他先让学生尽情想象,而后播放83版《红楼梦》片段,将王熙凤的笑相展示给学生看,可谓之信息技术用到了家。
举一个电子白板的例子。地理老师讲澳大利亚,讲撒哈拉沙漠。用电子白板调出卫星地图,给大家看真实的地理情况,进行讲解。有位中原街中学的地理老师,用网络上的卫星地图和学生一起追踪台风。每天观察台风动向,然后记录。这样既有真实,又有实时的技术。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不到。至于效果,不言而喻。
再举一个液晶触摸电视的例子。这是我们燕馆长给大家讲的:把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没来得及展示的作品存在网络空间,让学生放学后可以继续浏览。即时资源与空间的完美结合。
总结一下:一节课,或者一个内容。如果抽掉技术,什么都不剩了,那就是深度融合了。在边远偏穷,师资力量不足的地方,以及城市中缺少专职教师不开的课(音乐、美术)的地方,能运用远程视频开通一门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3.需要尤其注意的是:适时运用!媒体的作用,是要解决学生靠思维和想象无法理解的那些内容。能理解的,就可用可不用了。尤其是需要想象的地方。
媒体是可以限制思维的。比如,看完电视剧《天龙八部》,满脑子的萧峰形象荟萃成屏幕上的主角。关掉电视重拾小说,阅读文字的时候,脑子里的萧峰形象依然是屏幕上的主角。挥之不去。什么时候把电视剧忘差不多,什么时候脑子里才恢复自己的武侠世界。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等,法院最终判决迫使该州修改了教育保护法。看看,保护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的事。
开发学生思维很重要。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就不用媒体。必须用媒体的,一定要让学生先充分想象,再展示媒体。
四、空间和资源的应用是不是只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
目前我能知道的深度融合方法,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网络空间与资源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全方位服务。那么,深度融合是不是只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教育工作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教师需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过程和结果,可以在网络空间进行。研究过程中的统计,更要依赖于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冯广源 王鑫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3]徐立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验1: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让丰富的其它多学科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使我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新路子
讲到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一般都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去整合、服务其它学科,可以反过来用,让其它学科知识来整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来学。举一个例子:在学习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我们以探索“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真实来源为主题,制作一个成语学习网站。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是指廉颇背上背着荆棘去请罪,但现在有一些新的解释,不是这样,而是手抱着荆棘。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马上去搜索、查询、咨询老师、讨论,想得到合理解释,最后以“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拓展出非常多的成语典故、历史事实、古文字知识等等,还有同学用Flash或Photoshop软件模拟这个成语的场景,效果非常好。网页内涵丰富,关键是把语文、历史等知识融入到网页、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学生至始至终兴趣高,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成果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甜头”。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融合进其它学科知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学生有成就感,提升了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得到了品味提升和内涵的丰富。
经验2:我校在开展中小学班级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机器人教育、3D设计与打印尝试学科的融合,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
我校在开展的《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实践中,我们坚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能力风暴”机器人作为班级创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操作设备。同时配置了乐高机器人、智慧天下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设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比、求异,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深度”动起手来,本学期,在给学生讲授基本搭建、基本传动的知识时,我们邀请物理老师进入课堂,给学生分析力的关系与原理,搭建的优化设计等知识,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尽量弄清楚,搞透彻。物理与机器人的融合,使我们的创新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丰富了创新课程内容,学生轻松掌握关键的、难点知识。在今年机器人比赛中我们取得多个特等、一等奖,这就是机器人教育走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最好体现。
我们购置了3D打印机,给学生介绍关于3D打印技术,学习建模软件,设计一些简单的作品,我们邀请了学校美术教师参与,与信息技术老师配合,在作品的设计与创意上共同配合,然后打印出来,感受整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产生出美的作品的过程。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阶段总结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程”作为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以不可抵挡之势来到了我们身边,我校的工作内容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悄然发生着变化。自上学期认识“微课”、制作“微视频”、使用“微视频”之后,这种用时短,知识点集中,表达简洁生动,形式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依托和凭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了重复学习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这学期,我校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我校教师认真参加培训学习,积极查找资料,内化吸收,并与同组老师交流讨论,提高认识与实践能力。现就本学期的翻转课堂及微课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接收新鲜事物。
了解到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的授课搬至课外,通过老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将课堂时间用于小组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对课前学习的内容开展深层次讨论。翻转课堂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翻转的形式多样,课前翻、课内翻或是课后翻,都遵从教学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翻”而翻。自主学习单的精心设计,微课知识点的选择和微视频的制作是实现有效翻转的前提。
二、精心选题,实现有效翻转。
通过微视频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再拿到课堂上讨论,提升理解。在课堂上展示,拉近了学生与微视频的距离,让师生共同感受翻转课堂的魅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通过展示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到课后作业中,实现课后翻转,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读写练都在课内完成,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前翻、课内翻、课后翻与微视频自然结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一次或多次观看微视频,有充分的时间自学相关内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实实在在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了相对个性化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课前充分有效地自主学习,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更为积极,更为高效,教师也就有机会指导学生完成读写方面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学生们在交流时彼此帮助,互相学习,协作能力得到同步培养。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翻转课的具体操作、运用的形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相对于过去手把手的指导更方便,高效,对教材的处理紧扣课标,练习设计可操作性强。将翻转设计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努力实现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