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时间:2019-05-13 04: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第一篇: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作者:阿甲

3月15日下午,合肥“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活动的分会场设在合肥师范附小滨湖校区。在参观之后,在校长圆桌会议之前,有大约20多分钟的交流时间。主持人工作做得很细,递给我一些老师提问的纸条,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我只选了几张,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其实另外的一些问题也很有意思。我在这里一并整理,作为补充的交流吧。

先回顾一下现场聊到的几个问题。

【纸条一】

“绘本”作为欧美地区定义的“桥梁书”(适龄0-3岁),现今作为推广为1-3年级的学生课外读物,是否应重新定位?

【纸条二】

绘本是图画的艺术(图美),文字的艺术(字少),也是视觉的艺术,具有教育性与传递性。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绘本教学?(看似一本图画书,真的教学,却无从下手)

【纸条三】

如何挖掘绘本画面隐含的深意?

我优先选择这几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几天的活动中,大家旁听到的大部分阅读课或阅读活动都与绘本相关,既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困惑。纸条一的问题显然出自困惑。

在现场,我首先邀请了参加旁听的老师分享感受。很巧的是,在3月15日上午的望湖路小学,有一位老师用《彩虹色的花》上了一堂课,下午在师范附小又有一位老师用这本书上了课。在现场一百多位老师中终于找到了几位在同一天同时听过这两堂课的老师!

那位在现场分享听课观感的老师(很抱歉我没能记下名字)说的非常好,很真实。她说虽然是一本书,但她听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因为上午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带孩子们去欣赏,比如认识冷暖色,通过动手动脑加强对色彩的认识,但下午的老师应该是一位语文老师,更多地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帮助孩子们从中获得感动。

是的,《彩虹色的花》的作者和画家应该不会反对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这本书,并且读到不同的故事。另外,我也特别谢谢詹老师,我自己讲了很多次《彩虹色的花》,也听过很多次,也反复揣摩过,但那天听课时我第一次注意到(经詹老师的提醒),原来这本书前后蝴蝶页的色彩图案是正好相反的,连在一起看,颜色正好循环了,这是不是暗示着生命的轮回呢?

所以,只要我们亲身体验过通过绘本与孩子们交流,上课也好,非上课也罢,就能理解其实这种形式的图书肯定不是“适龄0-3岁”的书。纸条一中提到的“桥梁书”概念也是另外一种独立的概念,区别于绘本(图画书),通常被认为是孩子从读图画书到读小说之类的文字书之间过渡的桥梁,“青蛙与蟾蜍”系列大概便是典型的桥梁书。

在欧美,就我所知,至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图画书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课堂,也开始有教师尝试引入中学课堂,作为学习阅读策略的很便利的工具,甚至也有人应用于大学课堂。前不久,我们的一位老朋友,在大学课堂教医学伦理的一位教授先生,就开始尝试用图画书来引入哲学与伦理的教学,比如他认为《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一本最直观的讲述“医患关系”的作品。

1902年诞生的那本《比得兔的故事》被认为是现代图画书的开山之作(我很有幸翻译过这本书),这本书最初的创意来自于波特小姐写给一位5岁小男孩的信。图画书带来了许多可能性,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重要的是我们读者如何通过阅读去实现。

确实如纸条二和纸条三的问题所指出的,图画书本身并不简单,它的背后可能隐含的许多深意甚至常常令读者望而生畏。

昨天(3月14日)上午,我在屯溪路小学给操场上一千多个孩子讲了另一本图画书《丢饭团的笑婆子》,恰好也是我翻译的。在座可能也有不少老师听到了那个故事,还有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肆无忌惮地怪笑“咦——嘻——嘻——嘻——”,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呢?我相信这种笑一定能把孩子们逗乐,回到班上或回到家也会乐此不疲,甚至惹得不明所以的大人侧目。要知道,译成这种笑声,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主要是查阅关于这个故事的背景资料,希望了解作者用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笑声想要传达怎样的讯息。

我发现这个故事是很地道的日本民间故事,由一位加入日本国籍的希腊人小泉八云收集整理,然后美国的作家再改编成了如今的样子。于是在尽可能查阅了小泉八云的所有(能找到的)类似的作品后,再拜读了河合隼雄先生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后,我了解到这个故事的核心是“鬼笑”,而这个核心情节是唯有日本民间故事才独有的。小泉八云的收集整理突出在诡异和一定程度上的恐怖(带有哥特小说的趣味),但作为图画书的儿童故事显然是大大弱化的,而且根据河合隼雄先生的解读,人会笑、鬼也能笑的趣味在于力量的平衡,对恐惧的克服。所以,在这个故事里,笑声不能是一般性的喜庆的状态,而应该是诡异的却又很滑稽的,远远听来有点瘆人,但走近一看绝对要捧腹。

举这个例子是想分享我的一点体会,真正优秀的图画书是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挖掘的,绝不是仅仅用来对付0-3岁小孩的东西。那么我们与孩子一起分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比方说,要不要说小泉八云或河合隼雄,或是鬼笑之类的话题呢?大家都看到了,其实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教他们“怪笑”而已。因为我们的这种说故事分享不过展示了图画书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努力唤起了小听众的兴趣,更多的东西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也许他们比我们看到的会更多。至少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回到纸条二的那个问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绘本教学?

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的可以来做这件事,并不限于语文老师。我想为老师们贡献三块石头:

第一,反复阅读、多样化阅读:自己读,读给孩子们听,听别人读,好的图画书读多少遍都能读出新意;

第二,深入学习,快乐展示: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如何深入都不过分,但与孩子们分享时、引领他们的阅读时,只有一个标准是最重要的——大家是否快乐?——大人要忍住,尽可能不解读太多,把更多机会留给孩子们;

第三,开放、开放、再开放:在解读图画书的时候,往往很难有所谓的对错,而且在阅读这种作品时,教师与学生实际上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合作,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学生却可能更为敏感,尤其对于画面细节的把握往往优于成年人。保持开放的心态特别重要。

------

在聊了上面这三个问题后,一位老师马上传上来跟踪的问题:

【纸条四】

听了詹老师讲《彩虹色的花》,我看到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上课,和绘本原文语言略有差异,请问这样做合适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确不大容易,因为那位詹老师就在现场O(∩_∩)O哈哈~

不过我真心地觉得,这样的讲述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还注意到,詹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借助了多媒体手段,投影PPT加上音乐伴奏,特别是在雪花纷飞的时候,现场营造的情境确实很打动人。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还常常停下来,邀请孩子们猜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彩虹色的花可能会奉献哪一色的花瓣?孩子们的回答和讨论也非常有趣。我想这种方式如果要套用一种模式的话,大概很接近台湾的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推荐的“插嘴式”的说故事。

但是——这个但是非常重要哈——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某一次上课(尤其是公开课)的讲述方式是否合适,而是要问我们是不是经常性地与孩子们分享。如果一年只有一两次机会用绘本上阅读课,而且每一次都这么来上课,我觉得就不合适了。而如果常常有机会来做,一个星期两三回或是每天一回,那么怎么讲故事就变得不太重要的,因为讲不同的故事时,你自然会选择不同的讲法。这种阅读形式的丰富性,也正是图画书最迷人的特质之一。

后面还有几个问题是现场没有回答的,整理如下:

-------

【纸条五】

1、绘本阅读教学现风靡天下,请问绘本教学的核心究竟该指向趣味性、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呢?

2、绘本教学中怎样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3、教师在讲述绘本时,应该一气呵成连贯完整地讲述,还是应该在故事中设计问题和悬疑呢?

阿甲:我觉得绘本阅读教学现在远没有到风靡的程度,国内很多地区的大多数老师仍然对此一无所知。不过有趣的是,在近几年的校园阅读推广活动中,绘本阅读自然成为了亮点。尤其是在合肥地区,实际上多校联动的阅读活动以屯小发起的“好书大家读”活动为代表,从2006年就开始了,前期也有一些扎实的推动,但由于图画书的缺席似乎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反响。大概从2009年开始,一些项目学校开始大批引入图画书,并开始尝试纳入课内教学,渐而形成了声势,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明显大幅提升了,老师们对于阅读活动的热情也大大提升了。

这种现象并非刻意或蓄意的结果,而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我们因此也可以反思,到底图画书带给了我们什么?与那些在传统上特别乐意推荐给孩子们的书、被各级专家列入“必读书目”而孩子们几乎没有兴趣阅读的书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能想通这一点,如何把握图画书教学的核心就很容易把握住了。

我的体会是,图画书与通常传统上希望孩子们读的书最大的区别在于:特别鲜明的儿童性——站在儿童立场上的、儿童趣味的、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贴近儿童心灵的„„这些常常是被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忽略的东西。所以,如果一定要为图画书教学指向一个核心的话,那就指向儿童性吧。

关于如何讲述图画书的话题,前面已经说到,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关于如何“体现浓浓的语文味”,透露一点目前也比较流行的批评视角:有时人们会以“语文味太浓”来批评一堂阅读示范课。我也能理解,因为既然好不容易上了一节阅读课,却又基本上成了语文课的样子,想想的确也有点悲摧,呵呵。

但我自己从来不用这样的视角来批评,我会反过来,希望老师们能尝试在常规的语文课上能加入“浓浓的阅读味”,如果评价说语文课的“阅读味太浓”就一定是褒奖了!

我也能理解您所说的“语文味”是什么意思,优秀的图画书的确也是难得的语文学习范本,读者在完整地享受作品的同时,有能力的语文教师如果能自然地引领,也能帮助孩子们体验到语文之美。恰如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让孩子们体验到文字“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当然,艺术教师也可能帮助孩子更多感受到画面的美感,数学老师可能和孩子一起从中发现数学、逻辑之美,音乐老师帮助发现节奏、韵律之美„„爱好哲学的大人甚至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哲学”。

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经典的作品,人们常常不过是拿它与孩子一起逗乐,几乎百试不爽。如果是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有可能对其特别的叙事方法和幽默效果产生兴趣,那么可以延伸为一种表达上的练习,如何产生幽默趣味的探讨,当然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也不必深究;对于想要尝试自己通过图画来讲述故事的部分孩子,也可以借用这本书来探讨图画叙事的一些基本规则;对于大多数孩子,尝试角色扮演也是非常容易被接受的游戏。3月15日上午我听到一堂课也让我大开眼界,望湖路小学的音乐老师居然用它来上音乐课,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乐器(甚至不过是塑料袋这样的生活用品)来为这个故事伴奏,体验音效、节奏感与故事的关系。多好的创意!

------

【纸条六】

1、低年级部分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读书有相当的数量,但是读书的质量却差别大。那么低年级的阅读如何平衡数量好质量呢?

2、低年级的孩子,有些需要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他们才会读;或者是家长要求孩子看书,才会看。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教师要如何做他们的读书引路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

阿甲:人生之初,每个人都要经历学习如何阅读的阶段,阅读技艺渐渐成熟,开始进入更为自由的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阶段。绝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包括您所说的有阅读习惯或还没有养成习惯的孩子,我想都处在正在学习如何阅读的阶段,总体上的原则,我认为不必在质量上严格要求,读就好、读就好,最好选择那些让他们忘记那是在读书的书。

语言学家兼阅读专家克拉生博士(《阅读的力量》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一些那种语言的“垃圾读物”,简言之,就是你读的时候忘记那是用什么语言写的书。这个观点不妨参考哈。

不过,儿童在学习母语时远比大人学习外语时更幸运,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为儿童的最初学习阅读的阶段准备丰富的童书,这些书不但能让孩子们忘记那是用难学的语言写成的书(也许是玩具呢),而且也很有质量,即使成年人认真阅读也能得到很大的收获。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享受中,孩子不但学会了如何阅读,还能通过阅读进行最有价值的学习,获得人生宝贵的经验,奠定一生的幸福。这就是那些优秀的童书,包括优秀的图画书、漫画、文字的儿童文学和有趣的知识类读物。

阅读是最好的游戏,游戏是最好的阅读。

天下也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听故事、不爱游戏的孩子。但天下之人,大人或孩子,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爱别人布置给自己的作业。所以游戏显然是最好的方法,作业的效果很勉强,除非是如游戏一般的作业。

关于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大声为孩子读书;持续默读。前者需要是经常性的,最好是每天,在家庭在学校最好能共同进行;持续默读活动说起来有点复杂。大家可以留意屯溪路小学已经开展了一整个学期的全校性持续默读活动(中午上课前),那可称为成功的典范。具体方法还可参考拙文:

信中闲聊面对识字量不同的一年级孩子如何带阅读课

关于上常规阅读课的几点建议

克拉生博士总结的实施持续默读活动的指导方针

-------

【纸条七】

1、读书的确是启智、启育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乐于阅读、主动阅读、读出效果?

2、课外阅读,可否调动家长的力量?或者给予家长“指导性要求”?家校结合,互促互进。

阿甲:儿童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阅读如果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游戏,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孔子不是也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么?这些年我们在校园的阅读推广活动,一直在尝试将儿童的阅读游戏化,并努力实现日常化、生活化,(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乃至制度化。“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中的几家发起学校都有一些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家可以多相互交流,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更多富有创意的做法。

关于“可否调动家长的力量”,回答非常肯定:一定要把家长们卷进来。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邻居和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总和。那么学校如何调动家长的力量呢?

我自己就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想,老师要想调动家长的力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绿灯”,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家长来参与,大部分家长会很乐意的。

比如曙光路小学组建了一个家长故事人团队,一到三年级,每周中队活动时间邀请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来为孩子们读书、说故事,每次每班都有三到五位家长一起来参与。坚持了一年后,他们更有经验了,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由二年级的老师和家长们来牵手培训。

这种做法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部分家长参与了阅读活动,或者也让老师相对轻松了一些。真正重要的意义是,向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展示了阅读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相信在这样的班级中的家长一定能经常地快乐地与孩子一起共读。

屯溪路小学、望湖路小学、卫岗小学、太湖路小学、长师附小等学校在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方面还有很多有趣也非常有效的做法,希望大家能深入交流,共同探讨。

另外,城市学校的家长们目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启动得比学校还早,在他们中间不乏此道高手。所以在邀请家长们参与时,不妨多以学习与探讨的姿态深入交流,那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帮助^_^

-------

【纸条八】

文学阅读是审美体验,但这种美是柔弱的,理性会伤害他。而我们常常用理性分析代替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在审美阅读中何时或要不要说字词、修辞方法、句式变换、写作方法等理性知识?

阿甲:的确,文学的审美是微妙的,更多来自个体的主观体验,往往是细腻的、敏感的„„不过我觉得,这种体验并不总是柔弱的,它有时的确是类似“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的柔弱趣味,却也常常有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雄壮。

文学欣赏的确也主要是感性的、主观体验的过程,比如欣赏杜甫的《秋兴八首》,如果不能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乃至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恐怕怎么欣赏也不过是隔靴搔痒。但是文学欣赏也从来不排斥理性的分析,所谓理性,不过是观照许许多多读者的主观体验过程,并从中提取共性与规律,这种理性分析如果恰当运用,也能将个体的欣赏能力无限提升,因为个体的经验毕竟是有局限的。所以千百年来,喜爱杜诗的读书人用浩瀚的分析文字来解读杜诗,至今仍然热情不减。叶嘉莹先生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仍然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秋兴八首》最好的工具书。

凡事皆有度。纯粹自然的主观体验和深入的理性分析,都需恰当为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我们常常用理性分析代替情感体验”——这实在是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因为我认为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更需要丰富的体验,他们更需要丰富的游戏、阅读、旅行、观察„„还有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历练。回到文学欣赏的话题,您提到的“字词、修辞方法、句式变换、写作方法等理性知识”,这些是我们大人需要多做的功课,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不妨缓行,只有当孩子明显对此产生了兴趣,愿意甚至渴望进行深入探讨时,我们才有必要与孩子深入探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先做功课的原因)。

不过,渐渐长大的孩子确实也在同时发展其理性分析的乐趣,如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兼阅读专家钱伯斯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书评家”,他引领的一个图书馆馆员与文学教师研究团队,经过30年的研究,发展出一套带着孩子们一起聊书的方法体系,在不损害小读者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帮助渐渐长大的孩子学习并熟练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各种窍门。这个研究成果写入《说来听听》一书,在中文版本中往往合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不妨参考。这方面的更多探讨可参考拙文:

微博闲聊儿童阅读推广中的阅读策略

不过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引导孩子阅读,大量地阅读有趣的作品本身比什么都重要。

原帖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81300c0102dyh7.html

第二篇:老师推荐绘本

1、《好饿的毛毛虫》

18、《永远永远爱你》

2、《子儿,吐吐》

19、海豚绘本花园系列 —— 《动物

3、《阿利的红斗篷》 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4、《我妈妈 20、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 ——《驴小

5、《小篮和小黄》 弟变石头》

6、《彩虹的尽头》

21、《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7、《三只山羊噶拉噶啦》

22、《是谁嗯嗯在我头》

9、《月亮的味道》

23、《小熊奥菲系列故事》

10、《生气汤》

24、《小狐狸买手套》

1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25、《逃家小兔》

12、《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26、《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13、《母鸡萝丝去散步》

27、《谁咬了我的大饼》

14、《11只猫做苦工》

28、《可爱的鼠小弟》、15、《收集东,收集西》

29、《鼠小弟的小背心》、16、《我是霸王龙》 30、《这是一只老鼠吗》

17、爱心树绘本馆 ——《加油鸡蛋哥

31、《我爸爸》

哥》。

32、《小老鼠分果果》

打招呼:绘本:《小熊宝宝——大声回答“哎”》《你好》

巩固问候:绘本:《小熊宝宝——好朋友》

秩序和耐心等待:绘本:《小熊宝宝——排好队一个接一个》

巩固秩序和耐心等待:绘本:《小猫当当——让我荡一会儿吧》

归位:绘本:《小熊宝宝——收起来》

空间感:绘本:《阿波林的小世界——开汽车》

生活自理1:绘本:《小熊宝宝——尿床了》《小猫当当——哎呀,尿床了》 生活自理2:绘本:《小熊宝宝——午饭》《小熊宝宝——刷牙》

生活习惯3:绘本:《小猫当当——我还不想睡觉呢》《小熊宝宝——散步》《小熊宝宝——睡觉》

语言韵律感受:绘本:《河狸丛书——小鸭鸭的羽毛》

《好饿的毛毛虫》《彩虹色的花》《母鸡罗丝去散步》《首先有一个苹果》 生日快乐:绘本:《小猫当当——生日快乐》《小熊宝宝——过生日》 关于爱:《黑兔与白兔》《小小恋人》《当熊爱上蝴蝶》

第三篇:绘本与绘本教学

绘本与绘本教学

一、绘本的基本认识

“读写绘”是新教育——毛虫与蝴蝶儿童阅读项目针对低年级的阅读形式。

“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在幼儿阶段(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所读的绘本及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读绘本和晨诵。

绘本是什么?

绘本又叫图画书。我们通常所说的绘本中,有图画和文字两部分,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绘本的生命了。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如果教师仅仅注意到绘本上的文字,或者让学生把文字通读一遍,就是去了绘本一般以上的意义。

绘本是用画面来守护啊,它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它通常被规定在32页至40页之间,几十页画面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印象,就仿佛是一部电影短片。所以一本好的图画书,即使孩子们不识字,仅是靠“读”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左右两页文字和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剧情。

1、绘本书的组成 封面

一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封面是影响读者期待的最重要的因素,封面上的图画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

《犟龟》

大大的犟龟陶陶,标志性的白色的旗子,像要去远征。《老虎来喝下午茶》

温顺的眼神,可爱的姿态。如果老虎不吃人,有礼貌,还会说话,有哪个孩子不期待着这样的老虎来敲自己的家门呢?

环衬

《我爸爸》环衬是爸爸的睡衣独特的花纹,只有我爸爸有这样的睡衣,看到了这样的花纹,就想起那个爱我的爸爸。

《猜猜我有多爱你》浅绿色的环衬,象征的爱,淡雅而浓烈的爱。扉页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在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一般写着书名、作者以及出版社名称。一般的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

《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上的大兔子和小兔子的眼睛盯着读者,像是要把读者带到书里。

《我爸爸》扉页上腾起的面包片上都是爸爸睡衣的图案,爸爸的色彩无处不在。

正文 不仅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图画。不仅要看图,还要注意想象。《逃家小兔》胡萝卜做诱饵 封底

当合上一本绘本时,故事讲完了吗?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却不是。

《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星光下,小猪睡的多香甜,而100只笨狼还在森林里苦等。

除了关注绘本这些要素以外,我们还可以关注绘本的文字、情节和隐藏的细节等等。但是这些不一定都要学生理解或者关注,但是教师最起码要有“高于学生的理解和关注”。

2、一起关注两本绘本 《犟龟》 《我爸爸》

3、一个例子

“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也就应该是符合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依据研究,在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读写绘”这一为这个年龄儿童量身定做的实验项目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顾舟群老师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案例:

任教一年级的顾老师遇到了一个入学测试时一句话也没说,一道题也没完成,测试成绩是零分的叫烨的女孩,同班的孩子们告诉顾老师:“她不会说话的,在幼儿园里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烨第一次在校吃饭竟然吃了一个多小时,第一次做作业,抄写一排拼音a整整用了一节课,算出3-2等于几要花半节课,一个月后的第一次语文测试足足十几分钟一个字也不写……

开始开展“读写绘”实验时,顾老师根本没注意她,也不存任何希望,只是一次次地把美丽的绘本和生动的故事带给孩子们。直到某一天,烨上交了她的第一幅作品,从图片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她完全听懂了故事。她妈妈在作品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我骑着三轮车接女儿回家的时候,女儿不但开口主动和我说话了,还有头有脑的给我讲了《小熊的哈欠》的故事……”

半年过去了,她的改变越来越大,作业速度也越来越快,她不但能和孩子们交流,还能主动上台表演讲故事;不但能自己吃饭,还能主动帮老师做事,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一个多学期下来,她竟然能熟练地背出上百首儿歌。在2007年4月顾老师的爱人因车祸去世的日子里,烨的妈妈比任何人都着急,一次次打电话询问情况,又一次次发来短信希望顾老师振作。她说烨烨不能没有顾老师,因为她不希望烨烨和她哥哥一样——烨还有一个哥哥,和她一样的入学测试成绩。可是六年过去了,她哥哥还是一句话也不说,毕业测试成绩还是零分,现在休学在家。

二、绘本教学的目标

1、和学生一起欣赏故事的魅力

2、和学生一起感受爱和智慧

3、和学生一起发挥想象,锻炼表达

三、绘本教学的建议

绘本阅读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在十多年的时间。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的完美结合,甚至图画更精彩,如果没有图画,绘本里的那些文字是绝对不能撑起那么丰富的内容。绘本是柔软的,每个绘本都会告诉我们在成长的历程中所应该感受的温暖和有趣,但并不说教,并不生硬。这是绘本的魅力所在。

绘本不是仅仅给儿童或孩子准备的。优秀的绘本适合于任何年龄阶段,只不过每个人的解读会有所不同罢了。研究如何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艺术思维、表达能力、感悟能力等等,是目前绘本教学的重点。

绘本的文字是柔软的,表达的情感也是柔软的。所以绘本的课堂也应该是柔软的,是快乐的,充满师生共同期待的美好的。绘本课教师要隐藏起来,让小孩子发现和表述他们所理解的图画和文字。绘本中的文字仅仅是串联起故事内容。绘本课拒绝朗读或者朗诵,如果是读,也应该是默读。单单的关注文字就会失去绘本本应有的大部分精彩。

绘本课要给孩子留白。如果在绘本课上,教师滔滔不绝,讲的太满,就是去了绘本的魅力。要在课堂上给孩子的思维留白,时间留白,空间留白。在留白的地方,肯定会有学生的发现和灵感充斥着。我想这也是很多绘本书“留白”的原因。

绘本课的学习要给孩子“角色带入感”。每个绘本,都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孩子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那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本身,是孩子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小兔子,小老鼠,小河马。所以,把孩子带入到角色中,通过想象、表达等方式让孩子随着主人公经历那一段路程,就像那些孩子也在书本中经历一样。

每个绘本故事都会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教给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每个人读绘本后自己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保护学生个性的思考和表达,那是他们自己的体会。如果教师生硬的把绘本的思想感情像讲课文一样去分析,就失去了绘本带给人的善良和美好。所以绘本没有必要再深入挖掘。不深入是孩子们喜欢绘本的重要原因。

绘本的读要和绘本的绘结合起来。这是固话孩子阅读、表现、想象和写作的很好的方式。让学生用图画表现,用文字说明,也能够表达善良和美好,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四、绘本的基本要求

1、一二年级教师本学期要上六次绘本课。隔周一次,一次一课时。

2、推荐的绘本书目中,尽量年级间统一篇目和进度,课时占用校本课程课时

3、画绘本可以用A4纸画,可以统一用纸。

4、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五周结束,共计6次。同组间组织听评课。每次主听一人。

5、要有学生的绘画,可画绘本、晨诵及生活场景。

第四篇:绘本教学

小学一年级绘本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读讲故事中,发现绘本的精彩之处,初步培养阅读的兴趣。

2、品读图画书中的特殊性语言,培养想象和说话能力。

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师:同学们你们爱看书吗?有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喜欢看什么书?今天呀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书“绘本”。(展示台展示绘本教材)今天张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的眼睛一样厉害,能发现这个书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观察、发言 师总结:

绘本就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欣赏两个绘本故事。

二、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知道要和你们一起上课,老师特意穿了件漂亮的衣服。看,我穿上这件衣服怎么样?

现在轮到你向我介绍一下,你今天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2、小结:冬天穿很多衣服是为了保暖。这是衣服的一种功能。那还有什么原因呢?对了,衣服还能改变我们,让我们变得漂亮。

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我们的衣服吗? 我们人类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那动物能不能穿我们人类的衣服呢?

你们的意见分成了两种,那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我们先请出一些小动物,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五个动物的图片:刺猥、蛇、猪、母鸡、长颈鹿)

你们看,今天这些小动物不约而同地穿上了衣服。(欣赏一下他们各自穿了什么样的衣服)那你觉得这些小动物是不是都适合穿衣服呢?

3、老师带来一张记录表,要请四个人一组来完成,四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觉得合适就在表格上打,觉得不适合就打,如果拿不定主意就画,不过记住,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说出理由。

4、学生按小组共同交流,说出理由。

三、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1、有一个人,她是坚决不赞成动物穿衣服的,这个人就叫茱蒂。巴瑞特。现在,我们来看她写的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起来欣赏绘本。

(播放pp,让学生欣赏故事)

看完了故事,现在请你说说她为什么要反对动物穿衣服呢?(动物的生活习惯会弄脏衣服;给动物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蛇、母鸡)

生活延伸:真的看到过动物穿衣服

那么,在真实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小动物穿衣服呢?在哪里看到过?

人们为什么要给它们穿衣服呢?

小结:是啊!你们看,在生活中动物穿衣服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好看而强行给它们穿上的,并不是动物自己愿意穿上的。这种违反规律的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

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

其实,动物不应该穿我们人类的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动物皮毛的作用。)

欣赏第二个绘本故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这个绘本故事有趣吗?以前上过这种课吗?那你觉得你今天幸运吗?碰见你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第二个故事就是《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二)绘本欣赏《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1、(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有一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看着在睡觉的小猪。)

2、观察得很仔细。再看看,你还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题目叫《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3、看到这个封面,请你来猜一猜接着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学生猜故事书里所发生的事。)

4、想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吗?播放ppt,欣赏故事。老师想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把故事看懂,我这儿有四个问题,读完故事后,四人小组讨论,请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4、采用让学生猜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边播放ppt,一边让学生猜。)

1有一天,大灰狼乌鲁走进午睡林,你们猜,他在发现了什么?(学生猜了以后,再放ppt。原来呀,他发现了一群正在睡午觉的小

猪。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你从哪里看出他的激动?(睁大眼睛、咧开嘴巴、握紧拳头)

乌鲁那么激动,他又会说什么呢?(指名学生读。)

他怕吵醒了小猪,小声地数了起来。如果现在你就是乌鲁,你最想做什么?(让学生猜乌鲁会做什么?)快来看看,乌鲁到底是怎么做的?谁把乌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 乌鲁可高兴了,笑嘻嘻地跑开了。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好朋友。

乌鲁跑开了,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一定又开始着急了,你们在急什么?(小猪再不醒来,可要被大灰狼吃掉了。)

乌鲁叫来了朋友吗?他们把小猪吃掉了吗?(让学生先猜,然后再看看ppt。乌鲁来到好朋友的家,这位好朋友的名字叫哇呜。乌鲁把好消息告诉哇呜,他举起榔头一样的拳头,用力敲门。老师做敲门的动作,谁来配音?

一边敲门,乌鲁一边迫不及待的说(刚说了一句,嘎吱,门开了。同学们,请你们来猜一猜,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你们希望是哪种答案?真是善良的孩子。)

指导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哇呜是怎么说的?于是,两只大灰狼一起吃起了咖喱蘑菇。他们吃得可香了,你听到他们吃东西的声音了吗?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啊呜啊呜)。老师还是头一回看到吃蘑菇的大灰狼呢,你们觉得这两只大灰狼怎么样?

临走前,哇呜还送给乌鲁很多咖喱蘑菇,乌鲁高兴的说(生一起读)

乌鲁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呢?谁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来说说?(今天,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今天运气怎么好。)

呵呵,同学们,我们的运气也挺不错呀!乌鲁吃了香喷喷的咖喱蘑菇,把小猪的事给忘了,让我们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二)看讲故事

1、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一回,我们一起来看图画书,看看图,再读读字,还要听听声音。争取自己把故事看明白,待会儿讲给大家听。

2、谁看明白了,乌鲁又去找了哪两个朋友?他们分别请乌鲁吃什么呢?在刚才的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好玩的声音了? 3谁能看着图和黑板上的提示来给大家讲故事?你可以讲乌鲁和咕噜噜的故事,也可以讲乌鲁和贝罗的故事。

乌鲁觉得自己的运气好极了,吃到了这些美味,他把小猪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晚上,乌鲁在家里干什么呢?乌鲁简直就成了美食家,左手拿着勺子,右手举着叉子,张开大嘴巴,享用着这些好吃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大灰狼乌鲁吧!(学生一边吃美食,一边回顾声音)我想来问问你们这些美食家,一边吃着好吃的,一边心里在想什么呢?(真好吃,运气怎么这么好)就在乌鲁开心地吃着晚餐的时候,午睡林的小猪们打着哈欠,都醒过来了。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小猪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呢?其实这些贪吃贪睡的小猪还不知道,他们今天最最运气是什么?谁来告诉小猪呀?

晚餐吃了一半,乌鲁终于把小猪的事想起来了,他连忙跑到午睡林一看,怎么了?(哈哈,小猪全都不见了。)

(三)讨论

1、乌鲁没有吃到小猪,你们觉得他的运气好吗?

2、以前读到的故事里,大灰狼总是龇牙咧嘴,特别可怕。读了这本图画书,你们是不是有点喜欢上这只大灰狼?为什么喜欢呀?

看来乌鲁今天的好运气不止是吃到了朋友送的美食呢!乌鲁忘了吃小猪,少做了一件坏事情,让我们这么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它,你们说,他今天的运气好不好呀!

3、要是让你给这本图画书取个名字的话,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呢?

4、读了这本图画书,你觉得这本书写的怎么样呢?你能用上这个句子来说说吗?

怎么这么!

(四)延伸活动

1、听了你们的夸奖,最高兴的人是谁? 认识作者,了解他的其他作品。读了书名最想看哪一本,为什么?

2、图画书中的乌鲁和小猪们都说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运气也一样很好呀。你们说说你们的运气好吗?(如读到了这本有趣的图画书;轮到我们班来上课„„)老师就觉得今天怎么运气这么好。我给()班的小朋友上课,你们那么聪明,我真想说,张老师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遇到一群这么可爱的小朋友。

第五篇:绘本教学

低年级绘本阅读的研究之绘本阅读教学四部曲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绘本阅读能促进低段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促进主动发展。通过对学生绘本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书、爱看书,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既学到新的汉字,新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汉字,积累了知识。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刚学拼音,阅读较长的故事类的书籍会遇到障碍。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文本阅读的局限。

二、研究目的

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绘本阅读,只能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很难培养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也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很多低年级孩子拿到绘本之后最感兴趣的就是看图,美丽的图片最能吸引孩子,图片看完了,孩子们就认为书看好了,而教师呢,恰恰相反,故事情节叙述完了,绘本就结束了,忽略了赏图、朗读、想象和体验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

本课题主要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绘本,教师根据绘本与孩子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听、说、读、写、问、议、欣赏、想象、表演、创作等活动,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开发实施这个课题,让低段的孩子从绘本开始真正爱上阅读,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转变。我认为加强对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指导,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是旨在以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为载体,引导孩子通过看图、朗读、想象和体验,让学生的各种智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质量。

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帮助低段学生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良好转变,培养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欣赏绘本中的丰富图片、感受绘本中优美的语言、想象绘本中出人意料的情节、体验绘本中美好的情感。

四、主要研究与实践方式:

(一)赏图——感受形象之美

绘本主要是用图来说话,一本绘本由几十页画面组成,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仿佛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短片。一本好的绘本上的图画设计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单靠“读”图画,也可以读出个大概来,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欣赏绘本上的图画以及多有的细节。

1.欣赏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如《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了世间万物,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2.欣赏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的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就如爷爷无穷的智慧一般。

3.欣赏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还有一些相关的小图片。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欣赏正文图片。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当翻过第一页,会看到三幅充满动感的图——大栗色兔子背着小栗色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窜„„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中。于是,能看到小兔子紧紧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看到这样富有动感的画面,一定会很兴奋,争相模仿兔子的动作,能非常快乐地感受着。

5.欣赏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

(二)读文——体会语言魅力

绘本的正文是由我们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呢?绘本阅读的推广者们建议: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努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在朗读中,读读听听,给予孩子充分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画,并于绘本上的图画相逢、互补。

在教师示范朗读后,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可以采用老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师生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

(三)想象——擦亮思维火花

“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想象是绘本的特质,想象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绘本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却出人意料。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领学生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绘本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2.定格画面,启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想象时要有所选择和侧重,不能每幅图都像挖掘隧道一样让学生想象、表达。否则,不仅会影响阅读效率,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也会消失。

3.预留空白,引导想象

绘本阅读提倡“不讲完”。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也可以采用“漏讲一个片断”的方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预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总之,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仿写创编,促生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5.链接生活,丰富想象

绘本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演示,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不断观察生活,展开想象,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整合,为绘本阅读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体验——构筑生命梦想

有着精妙图文的绘本似乎在叙述着孩子们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孩子们经常梦想的事情,经典的绘本故事仿佛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任凭他们徜徉在童年的快乐王国。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绘本阅读,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身的良好情感。

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孩子们猜猜,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友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对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换成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们应该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了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而后,可以带领孩子们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教师可以提问:“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引发孩子思考,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次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伟大母爱的表现,联系生活,妈妈给予的爱实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过体验也能得到升华。

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五、研究成效

1.借助绘本,提高了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初步培养起了乐于观察、乐于动脑、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的绘本阅读,培养低年级学生对书的热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发展视、听、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及观察等能力。2.通过对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四部曲的研究,提高我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促进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文学类作品教材和教法,提高我们专业研究水平。同时,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正常的儿童观,教育观。3.通过课题的研究,在班级中能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说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一】故事与绘本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充满诸多意义以及各种可能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童书世界中,绘本里的文字与图像布满了各式各样可撷取的意义与待拆解的隐喻,供儿童经由阅读的过程,依自己所能(曾)经验到的体验与感受去做自由且私秘的个人解读。

我们之所以会以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故事与绘本对于儿童所可能产生的意义,乃是因为当代的文学/阅读理论以及哲学上的隐喻研究,提供了我们这样思考的基础。

首先,当代文学/阅读理论中的「读者反应理论」强调任何类型的创作与作品,当它完成时,便与创作者分离,成为一个独立、完整、待读者解读的「文本」。而做为一个待解读的文本,文本的脉络里布满着无数可验证与待串联的意义密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便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撷取文本脉络中对自己有感应或能感应的密码,从而串联成自己可以接受的意义或信念。举例来说,像是绘本「我永远爱你」(上谊),它借着简单的文字与轻盈的水彩图像去叙述一个小男生和他的小狗的故事,故事的终了,小狗死了,但是故事也说明了小男生终能从容面对小狗死亡的缘由: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会跟他的小狗说「我永远爱你」。故事极其简单,然而当我们在对儿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所涵蕴的「密码」却能在儿童听完故事之后,经由有限意识的组织与串联,(其中一种串联是)建构出一个对听故事的儿童有意义的意义(或信念):儿童能够理解与掌握到书中所欲传达的「珍惜」以及「勇于表达爱意」的概念。

其次,当代哲学的隐喻研究则是认为大凡语言、文字、符号,甚或人的行为、举动的背后都会一些意涵(含意)潜藏其中,这些意涵常是多样的、歧义的,有些是很明显的,有些却是不明显,分歧的,它会因着不同人的不同切入角度而有不同的含意解读。而绘本做为文字、图像的综合表述,其中便是潜藏着各类的隐喻,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是以自己的经验、运用各种自觉合宜的方式来拆解文本中的隐喻,进而理解文本中的文字与图像所欲彰显的意涵为何。举例来说,像是绘本「森林大熊」(格林),描述一只被误以为是人的熊的自我探寻的过程,故事浅白、具趣味性,但是不同的人,因着不同的背景与体验,对其中的意涵(或书中的含意)却会有不同的解读。像是有些人在这故事中便会解读出人生在世,类如书中的熊,常有着被人误解却无法说明的无奈;然而,有些妈妈却在书中隐喻,看到自己在男性社会中身为女人的困窘处境。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当阅读者串联了密码、理解了文本的意义,或是拆解了隐喻、揭示了文字与图像的意涵之后,他们便会依据此意义或意涵,做为内心判准,对其他的事物、行为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估或采取行动。

也由于故事与绘本可以做为一个提供儿童建构意义与发展意义的虚空间,并且在意义建立后,儿童也常能据此意义发展出与之相符应的作为与行动,由此可见故事与绘本的阅读对于儿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但是如何将这些布满众多意义密码以及诸多智能隐喻的文本,对儿童做出有效的展示与铺陈,从而吸引儿童进入其中,进行探索与撷取,便有赖于说故事与读绘本的引领者的用心与努力了。

【二】绘本故事要能说得精采有趣,才能吸引并带领儿童进入故事与绘本的天地,从而感受与拆解其中的智能与意义。

目前在推广说故事与读绘本的团体中,对于如何对儿童说故事与读绘本有两种主要的、但是非常不同的看法。其中以林真美女士所创立的「小大读书会」来说,她们认为在对儿童说故事的过程中,主角应是「绘本故事」本身,说故事的人只是一个故事的传达者而已,因此,传达者必须要能忠实的将绘本故事的实际内容「原汁原味」的传达给儿童,不用加入太多个人的表现,或是一些看似花俏、但事实上并不需要的赘词累语,让儿童直接和绘本故事面对面的从文学(文字的倾听)和美学(图像的观注)的角度去欣赏绘本故事。也因此,「小大读书会」的说故事人在说故事与读绘本时,常是面对儿童,手持绘本,尽量持守「有字读字,无字静静翻书」的原则,一字一句忠实的诵读绘本故事的文字给儿童听。

一般来说,「小大故事妈妈」原汁原味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在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都会注意到下列的一些原则,像是:

一、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要手持绘本做辅助,让儿童在绘本图像的引领下直接进入故事与绘本的美学天地,进行欣赏。同时,说故事的人要避免以手指头指示画面,因为如此作为,容易让儿童仅将视觉聚焦于你所指示的部份,而忽略了对绘本进行整体美感的欣赏。

二、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由于要手持绘本做辅助,因此初到一个团体或教室说故事的时候,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站立定点,便成为重要。因为,合适的站立定点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清楚的看到你手持的绘本图像,避免儿童因为看不到所产生的混乱与失控,同时,也可以让你以开放的角度去面对所有听你讲故事与读绘本的儿童。

三、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要忠于故事与绘本的原味,直接就文本进行诵读,不要添加过多不必要的赘语,让小朋友在文本中直接面对文学字词的美感。然而,有时为了增添故事文字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也可以在诵读中适度的以情感及不同语调来加强声音的变化与想象,吸引儿童对故事的关注。

四、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不要随意中断文本,添加感想、评论或进行发问,要尽可能的保持阅读过程中「有字读字、没字静静翻书」的原则,让小朋友在无干扰下,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所有的感想与讨论,可以在阅读告一段落之后,再进行。

五、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为了避免若是单纯的诵读故事与绘本,在同一时段内常需准备不少的故事与绘本,以供诵读,容易过度耗损故事与绘本量,因此,每一个故事与绘本在诵读过后,也可以设计、安排一些延伸活动以为阅读上的衔接。

基本上,「小大故事妈妈」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是一种属于比较「简单、安全」的 方式。因为,这种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不仅可以

(一)让儿童在不受干扰下、完整的听完一个故事或绘本;

(二)学习专心的阅读;

(三)藉由完整的阅、听绘本故事中的文学字句,让儿童学习并养成合理、有效的文字使用习惯;同时,它也不需要与儿童穿插做一些(有时候是很难缠或是不好处理的)涉及思辨的对话与讨论。通常你只要展示好绘本、诵读好故事,让儿童看着图画、完整听完一个好听的故事,你就算是扮演好你的角色了。也因此,这几年来,「小大」的说故事方式在简单、安全中带动了许多故事妈妈投入国小以及幼儿园的说故事现场,造福了极多的儿童。

【三】另一个推广说故事的团体「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则有非常不同于「小大」的看法。他们从思考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之所以会说故事与读绘本给儿童听,主要的目的乃是要藉由故事引发儿童

(一)对故事情节的趣味处与疑惑处产生关切;

(二)由文本联想到生活琐碎与现实思虑的问题,然后就此关切与问题,跟儿童进行思考与讨论,从而逐步引导儿童学习与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因此,绘本故事对「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的说故事人来说,它只是一个引发或引导思考讨论的中介媒材,在说故事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说故事人如何去觉察儿童在听讲故事中所关注的问题与疑惑处,并且要能适时点出这些问题与疑惑处,和儿童们进行有效的思考与讨论。

相较于「小大」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插嘴法」(或称之为「合作思考法」)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就是一种极力试图与儿童进行对话与讨论的说故事方式。虽然,这种说故事方式

(一)常可以经由对话与讨论,解除(或消减)儿童在现实生活上的一些困扰与疑惑,也可以

(二)借着不断的对话与讨论,逐步引导儿童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然而,这样的说故事的方式却也常常充满一些「不可测的危险」,不可测的是儿童的思考常是天马行空、不易掌握,因此,与儿童对话、讨论的过程中便常会有出现不对焦,甚至有讨论混乱、对话失控的情况产生。虽然如此,但是,若能以此方法,持续的对同一个儿童团体进行操作,待讨论的默契与规范逐渐建立之后,混乱与失控终将消失,一些有意义或有思考性的讨论也将逐渐浮现。

若要使用「插嘴法」的说故事方式,也有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要注意:

一、要了解,对「插嘴法」来说,故事与绘本只是引出与儿童对话及讨论的中介媒材,因此,只要儿童觉得有兴趣或疑惑处需要讨论,故事的讲述便可以停止,开始进行问题的对话与讨论。(要说明的是,「插嘴法」关注的是儿童自己真正在意与关切的自发式的「问题」,而不是大人刻意的设计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问题」,因为只有儿童在意的问题,才能引发小朋友主动讨论的兴趣。)也由于,对使用「插嘴法」的说故事人来说,故事与绘本只是一个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与讨论的中介,因此,只要能将故事说得具吸引力,并且牵动儿童一些相关的思考联想,(一)需不需要手持绘本以为辅助;或者

(二)需不需要原汁原味的展现文本,就不是那么被在意与坚持了。同时,由于重要的是在讨论,所以,故事也就不是一定要在一次的时间内完整说完它了。

二、在与儿童讨论故事与绘本时,要正视儿童的任何问题与对话,由于儿童的问题与对话常常会在字词之外涵蕴着一些真正想述说的内心话,因此,带领故事讨论的人要学习注意「聆听」,唯有注意「聆听」,方能看出儿童话语中的真正意思。同时,带领故事讨论的人也要引导故事团体中的儿童学习聆听别人的说话,因为唯有学会仔细聆听别人的「说话」,才有可能在共同的「话题」中,做好聚焦,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讨论。

三、在与儿童讨论故事与绘本时,要了解,说故事的人只是问题讨论的引领者,引领儿童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共识的建立(引领者不断的将问题确认-抛出给A-A回答-再确认-再抛出给B-B回答„.;「毛毛虫」的故事妈妈喜欢称这样的讨论方式是:「篮球传球式的讨论」);而不是扮演儿童的「知识库」,只是在针对小朋友的发问提供「标准答案」的解答(「毛毛虫」的故事妈妈喜欢称这样的讨论是:「乒乓球式的讨论」)。这种不断在故事团体进行问题「抛/接」的「插嘴法」讨论,常常也正是一种「合作思考」的操作,让儿童在团体中与其它人共同合作、进行思考的探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思考的讨论模式,在实作中不仅可以让儿童学习与欣赏别人的思考,更能让儿童养成「帮助别人」以及「学习接受别人帮助」的习惯。)

值得再说明的是,「毛毛虫」的「插嘴法」说故事方式本是源自美国李普曼(M.Lipman)教授的「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教学计划」的教学实践。李普曼从一九七0年代开始便致力于思考教学以及儿童思考教学的研究,并且为配合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步发展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思考教学的「儿童哲学小说」(像是:逻辑研究的「哲学教室」、探究周遭世界的「鲸鱼与鬼屋」、意义探究的「灵灵」、伦理行为思考的「思考舞台」、探究正义的「马克」等书),在这些有着趣味故事情节的儿童哲学小说中,李普曼将一些思考技巧与人生信念暗藏在它的文本脉络中,并在阅读过程里,引导儿童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讨论与学习,然后逐步将暗含于情节中的思考技巧与人生信念传递给儿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儿童思考能力的精进,有极大的成效。八0年代之后,儿童哲学的教学计划被引进台湾,为了适应台湾的教学(由于台湾的学校内并无正式课程可以长时间的来经营儿童哲学小说),因此短小、精简的绘本故事,便被发展成为教材,取代美国学校课堂上使用的儿童哲学小说。虽然,教材不同,但是,强调「允许随时插嘴提问」以及「合作思考」的阅读与讨论故事的方式却没有改变。

【四】虽然,上述这两种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各有不同的团体主张与坚持。然而,当我们实际进入对儿童说故事的现场时,我们将会发现,事实上没有那一种说故事的方式是「一定必须如此」或是「绝对是最好的」。因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团体以及不同的状况常会有不同的需要,同时,有时候为了不同的目的,也常是必须要穿插并用不同的说故事方式。也因此,对说故事的人来说并没有所谓「最好的」说故事方式。事实上,当我们对儿童多说几次故事、多累积几次经验之后,你将会发现只要「你能说得自在,儿童也能听得快乐」,那就是最好的说故事的方式了。

虽然,说故事的方式没有一定或绝对,但是为了说好绘本故事,事前的准备功课却是一定得做,否则将会影响说故事的流畅性与精采性。一般来说,要对儿童说出一个精采、好听的故事,有几个事前的功课需要格外的注意:

第一、要说好一个故事,一定要选一个能让自己喜爱或感动的故事。因为唯有选择一个 能让自己喜爱或感动的故事,才有可能藉由情感(或感觉)的真诚投入,而将它说得也让儿童喜爱与感动。

第二、说故事前要先能熟悉故事的内容。因为对于故事内容的熟悉,将有助于说故事的人在说故事时表现得更为自信与流畅。

第三、为了熟悉故事的内容,说故事前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增加说故事的人对于故事的熟悉度,从而在说故事时能够说得自在与流畅,更能藉由不断的练习更加地的去了解与窥探到故事内容的精微处。

第四、要说好一个故事,总要不断的观摩与学习别人的技巧,并且接受批评。说故事的人常会因着习以为常的习惯,在说故事时触犯一些表达或技巧上的盲点而不自觉,以及发生一些不知该如何处理的状况,观摩与学习别人的技巧并寻求批评与指教,将更有助于自己说故事技巧的精进。

下载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绘本教学

    绘本教学《艾玛捉迷藏》 作者:孙丽艳 时间:2012-10-20 08:29:52 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 1、感觉格子画的色彩与线条美。 2、尝试涂色,体会制作格子画的独特方法。 活动准备: 《艾......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读后感 绘本不仅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也是老师的好朋友的。发现自己也像童心未泯的孩子一样越来越喜欢看绘本,也非常喜欢收藏一本本精美的绘本。它那诙谐......

    诗文与绘本

    1.江畔独步寻花 2.独坐敬亭山 3.早发白帝城 4.《赋得古原草送别》 5.寻隐者不遇 6.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观......

    关于绘本与绘本阅读

    关于绘本与绘本阅读 ————财东社区幼儿园袁铭霞 一、 什么是绘本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

    绘本教学 反思

    绘本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绘本到底怎么读?”“绘本到底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很久以来就在我脑中盘旋。作为一线老师,我们给孩子们推荐许多绘本书目,但自己却并不太知道......

    我爸爸 绘本教学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一位新老师要和你们一起上课,谈谈印象,说两句。(像妈妈一样)因为我在你的心里——(很漂亮)所以夸老师像妈妈。 说起妈妈,那歌我们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

    绘本教学设计

    绘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中小兔子与大兔子之间爱的情感及爱的表达方式。2、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练习说话,并进行童话故事创编。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

    绘本教学反思

    绘本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绘本阅读,语言表达训练和低年级写作之间找到一条有机整合的方法。 绘本,原意图画书。但事实上,绘本与广泛意义上的图画书不能混为一谈,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