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育人价值体会
学科育人价值体会
——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邱云峰
叶澜老师说: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从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始,以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今天,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
一.问题
回顾我们的教学实践环节,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教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上,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总之,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价值观与他们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而且相差甚远。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是要指责教师言行不一,而是说明在改革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的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与教师一起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自己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需要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
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突出的是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的基础性知识,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按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编制,教材内容以客观真理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受到前辈科学家们从人类几千年的文化中精心挑选和精心组织过的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熏陶,迅速获得知识。但学科的这一呈现方式也造成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化。它割断了两个联系: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过程的丰富、复杂联系。
教材内容本身的局限以及教师对教学价值取向的片面理解,导致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
二、育人是教学活动之本
教学活动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功能。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发展”,重新建立学科教学价值观,将培养目标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定位上,要超越单纯重视知识目标的局限,把能力培养和情感陶冶也作为重要的目标纬度。我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三、着力研究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观
要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就需要重新理解教学活动的性质,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这些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新的课堂教学过程观,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即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育人,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在学科知识自身的创造和突破。此时的学科应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确实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础性内容。但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因此,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对学生个体而言能起的独特发展作用。具体地讲,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有:为学生提供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理论资源;为学生的形成和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学学科所以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工具;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才可能提升的独特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和创造等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与能力。惟有如此,学科教师才能完成从学科专业人员向学科教学专业人员意义的基础性转化。
第二篇: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使命与价值
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使命与价值
一、课程改革深化阶段要把教学改革作为重点
(一)原因分析
1.课程与教学的大小之分。
在不同语境下,课程与教学的大小关系是不同的。但课程与教学的价值有大小之分吗?美国学者塞勒提出了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三个隐喻:课程是施工蓝图,教学是施工过程;课程是球赛方案,教学是比赛过程;课程是乐队演奏乐谱,教学是演奏本身。在这里,课程是一种预设,教学是生成,它们是等值的,只是价值取向不同。2.教学中的黑洞问题
知识传授中存在黑洞。怎么会存在黑洞?因为我们忽略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当我们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发生错误和偏差时,也产生了教学中的黑洞。所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回归教育的基本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理解,才能摆脱教学中的“黑洞”即“错误”。
(二)结论
课改必须改课,改课必须在课改的背景和框架下进行。
二、课堂教学改革最高价值是“育人”,要用“学科核心素养”来育人
(一)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提出三维目标是课改的一大进步,即从教学大纲走向内容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还不是终极目标,它还必须在整合、提升中走向核心素养。它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同时,从改革的历程来看,从90年代国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开启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到2013年进一步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改革的历程清楚地告诉我们,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以及所形成的主题是在改革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它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
(二)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离不开能力,也离不开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但单一的知识、单一的能力、单一的态度等,亦即如果它们处在孤立的、分离的状态,是不能形成核心素养的。反之,让它们产生联系,使之整合,就会形成合力,形成核心素养。不言而喻,综合性是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其一,综合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其二,综合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与状态。其三,综合是课程改革的走向。
(三)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
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所研制和发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几乎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或关键,作为核心价值来追求。我国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此作为培养重点。这次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价值体现还是相当鲜明和充分的。一是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二是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分布于基本内涵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中。三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具体描述。
(四)核心素养的学科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虚空的,它必须落实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也要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同时,学科育人的理念,也必然要求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以及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核心素养。这样的落实不能不从学科特质、学科特定内容出发,寻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结合点、落实点。正因如此,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并使之落实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三、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共同主题”,但各国有“非共同表达”。核心素养的中 国表达有中国特色。
(一)内涵界定
我们国家,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但重视能力,还重视品格,品格与能力同时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力固然重要,但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能力,要以“能力为重”,而且还需要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品格与能力共同支撑着人的发展。同时,品格与能力又互相支撑。能力应当有方向感、价值感和道德意义,缺少价值判断与道德支撑的能力,很有可能让这把双刃剑的另一刃显得更危险。品格与能力是并列关系,品格又具有引领能力发展方向的意义。再者,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与亮色是伦理道德文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核心素养中“品格”问题已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二)价值取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有个人发展取向,又有社会发展取向,二者是统一的、融合的。国家研制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这样的“国家标准”从总体上保证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社会发展。但是,这并不否认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的本体就是人,就是学生的每一个体。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真正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反之,社会发展了,才能推动个人发展。
(三)根本任务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所谓立德树人,其基本内涵是:为什么要通过立德来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样的人,等等。核心素养非常明确地回答了“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规定了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中,非常明确地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伦理道德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色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又具有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逻辑线索。研究、落实核心素养,最为根本的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
学科育人是我国的理论创新
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是一种重要的关键能力;是具有学科特质的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方式。
学科核心素养育人,关键是什么? 学科之魂(具有学科特质)学科之眼(培养学生观察的思维方式)学科之法(学科的独特方法)要重视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因此。学科育人不应该价值中立的,而应该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第三篇:育人价值案例
上课时,我请学生把上节课保存好的有关春节主题的幻灯片作品打开继续今天的内容,于是学生忙开了,有的忙着找自己的文件,已经打开文件的忙着补充内容。这时,一位男同学惊呼:“老师,我的作品不见了”。这边话声刚落,那边又响起:“老师,我的也不见了!这下惨了,要重新做了。”课堂里立即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议论自己的文件不见了。
我大声问道:“作品丢失的同学请举手。”课堂里齐刷刷地举起了十多只手。“你们的文件都存放在老师要求的文件夹了吗?” “是呀,我还记得我的文件名呢?”
看来这堂课不能正常进行了,既然有这么多的学生文件都不见了,说明学生对文件夹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我何不让学生尝试着将丢失的文件找回呢?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课程安排。我让学生安静后,说:“既然有这么多同学的文件不见了,那有没有同学来帮帮他们呢?”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吭声。“开始菜单”里有一个搜索命令可以帮助我们,你们来试试帮老师找个声音文件,怎么样?”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纷纷进行了尝试,同学们在你一言我一句中很快找到选项输入要查找的文件名,不久就见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老师,我明白了,我会找丢失的文件了。”只见小张兴奋地叫了起来,“运用搜索功能一下子就能找到丢失文件了,老师,你看,只要这样就行了。”“真聪明!”我用电子教室转播了一位文件丢失的学生的电脑屏幕,只见小张打开了开始菜单里的搜索命令,一番操作后,文件果然被他找到了。“找回的这份文件存放在哪呀?”经我一提醒,同学们都把注意力转到了文件名后面的存放路径上,“原来这位同学没有把文件存放在老师要求的D:/自己的文件夹里,而是存放在C:/MyDocuments里,难怪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呢!”经过这一番讲解后,果然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文件,第二次举手的同学已寥寥无几,但是没找到文件的同学,难道真的让他们重做?如果这样做也许会失去一个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机会尝试一下呢?于是我又发起了号召:“还有几位同学,他们用了上面的方法仍然找不到文件,有没有同学再来帮帮他们呢?”“我来吧!”小林走到了电脑旁,只见他打开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咦?怎么没有呢?”小林紧锁着双眉,“小林,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这样操作的目的?”“因为一般丢到回收站里的文件用搜索方法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就打开回收站来查找,可是没有呀,那可怎么办?”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既然同学提出了问题,我当然不能浇灭学生的热情!于是我告诉学生刚才我们所做的操作已经学会了两种查找文件的方法,但是被彻底删掉的文件怎么才能恢复呢,我们能不能想想其他方法来解决呢,比如借助网络去找找可以恢复误删文件的软件。”“哦,对了,可以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的方式去找。”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桌旁忙开了。经过一番征战,还真找到了能恢复误删文件的软件EasyRecover。
虽然这堂课最终并没有帮助学生找回他们丢失的文件,却给我很大的触动:在信息科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尝试,而且尝试能成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只是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信息科技的旧知识和经验。利用旧知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新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发现困难在哪里,通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实践、依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发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发现往往是成功的开始,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信息社会时代,如果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机会,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罔若置问,为他们营造宽松、开放、安全的育人环境,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做他们学习路上、甚至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我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网上资源的获取
----信息科技学科渗透两纲教育案例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谢晓杨
一、实践背景
在“九·一八”这个日子里,让我们想起了当年为了民族存亡而战的英雄们的事迹。同时也让我想到当今一些青少年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减退、民族归属感不强、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生命感”不强,不尊重生命等,而现代教育又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学科教育教师,我一直尝试着将“两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以下是我在《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的案例尝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浏览网页,能选到合适的关键字并能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各类网络资源,提高从Internet搜索信息效率,并能分类存放和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大事件,不忘“国耻”,纪念我们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提醒学生“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会分工协作,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提醒学生时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使用网上信息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网上自我保护意识。
二、实施过程
(一)教学引入 我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在九·一八这个日子里,让我们想起了当年为了民族存亡而战的英雄们的事迹,现在的和平生活是用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老师提问]:我们的同学们对这段历史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哪些历史是不容忘却的呢?你又知道哪些英雄及他们的事迹、战争影片和革命歌曲呢„„ [学生简答]:南京大屠、日军的一些罪行„„
这个问题的答案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为了更好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中蕴含着丰富学习资源,我们该怎样从网络中去获取“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素材呢?
(二)探究IE浏览器的使用,熟练搜索网络资源
1.学生学会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正确输入网址并浏览网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给定的 “南京大屠杀”网站,将搜索到的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分类保存,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熟练网页浏览技能的同时,了解相关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灵活运用搜索引擎,利用“关键字”分类搜索有关主题“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的资料。教学时要先让学生理解主题,引导学生将主题细分。
[关键字] “九一八”事件、南京大屠杀、抗日英雄、抗日影片、日军酷行„„ 学生能根据主题合理选取“关键字”,通过搜索引擎从internet分类搜索上述相关资料,回顾儿时看过或听过的抗日影片、故事和英雄赞歌,搜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珍爱和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班能学生分成4-5个人一组,并要求填写表格,如:
www.xiexiebang.com | 南京大屠杀| www.xiexiebang.com | 具体的文字或图片 „„
www.xiexiebang.com| 抗日英雄 |„„
最后看哪个小组所用的关键字比较准确,搜索到有用的资料较多,搜集了哪些好的网站,最后让小组展示搜集到资料,并说说哪些历史是不容忘却。课堂上提醒组员间要分工协作,主动回避不良网站,文明上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纲精神”得以很好的渗透。3.如何正确上网,文明上网
[老师提问]说说我们该如何正确上网、文明上网,你知道哪些属于不文明的上网行为? 接下来老师要检验一下同学们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能力,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请同学们从网上搜索“文明上网”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最后与同学们一起来搜索并学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醒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小组资料交流,加深对这段历史史实的学习
学生展示所搜集到“不忘国耻,珍爱和平”的相关资料,各组代表回答前面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哪些历史是不容忘却、你又知道哪些革命英雄及事迹、战争影片和革命歌曲呢„„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 和平温馨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现有的和平生活呢?面对当今一些青少年“生命感”不强或不尊重生命的行为有怎样的想法呢?
通过讨论激发同学们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反思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知,学生在学习网络知识及分类搜索信息技能的同时,还加深了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理解,在缅怀英雄的同时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信息科技课程中虽然没有专门的“两纲”教育教材,可“两纲”教育素材却渗透在整个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之中,只要我们信息科技教师结合本学科的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加上信息网络中丰富的“两纲”精神教育素材,“两纲”教育一定能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得以很好的渗透。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两纲”教育强加到每一节课上。
第四篇:育人价值案例
发现是成功的开始
上课时,我请学生把上节课保存好的有关春节主题的幻灯片作品打开继续今天的内容,于是学生忙开了,有的忙着找自己的文件,已经打开文件的忙着补充内容。这时,一位男同学惊呼:“老师,我的作品不见了”。这边话声刚落,那边又响起:“老师,我的也不见了!这下惨了,要重新做了。”课堂里立即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议论自己的文件不见了。
我大声问道:“作品丢失的同学请举手。”课堂里齐刷刷地举起了十多只手。“你们的文件都存放在老师要求的文件夹了吗?” “是呀,我还记得我的文件名呢?”
看来这堂课不能正常进行了,既然有这么多的学生文件都不见了,说明学生对文件夹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我何不让学生尝试着将丢失的文件找回呢?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课程安排。我让学生安静后,说:“既然有这么多同学的文件不见了,那有没有同学来帮帮他们呢?”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吭声。“开始菜单”里有一个搜索命令可以帮助我们,你们来试试帮老师找个声音文件,怎么样?”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纷纷进行了尝试,同学们在你一言我一句中很快找到选项输入要查找的文件名,不久就见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老师,我明白了,我会找丢失的文件了。”只见小张兴奋地叫了起来,“运用搜索功能一下子就能找到丢失文件了,老师,你看,只要这样就行了。”“真聪明!”我用电子教室转播了一位文件丢失的学生的电脑屏幕,只见小张打开了开始菜单里的搜索命令,一番操作后,文件果然被他找到了。“找回的这份文件存放在哪呀?”经我一提醒,同学们都把注意力转到了文件名后面的存放路径上,“原来这位同学没有把文件存放在老师要求的D:/自己的文件夹里,而是存放在C:/MyDocuments里,难怪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呢!”经过这一番讲解后,果然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文件,第二次举手的同学已寥寥无几,但是没找到文件的同学,难道真的让他们重做?如果这样做也许会失去一个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机会尝试一下呢?于是我又发起了号召:“还有几位同学,他们用了上面的方法仍然找不到文件,有没有同学再来帮帮他们呢?”“我来吧!”小林走到了电脑旁,只见他打开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咦?怎么没有呢?”小林紧锁着双眉,“小林,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这样操作的目的?”“因为一般丢到回收站里的文件用搜索方法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就打开回收站来查找,可是没有呀,那可怎么办?”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既然同学提出了问题,我当然不能浇灭学生的热情!于是我告诉学生刚才我们所做的操作已经学会了两种查找文件的方法,但是被彻底删掉的文件怎么才能恢复呢,我们能不能想想其他方法来解决呢,比如借助网络去找找可以恢复误删文件的软件。”“哦,对了,可以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的方式去找。”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桌旁忙开了。经过一番征战,还真找到了能恢复误删文件的软件EasyRecover。
虽然这堂课最终并没有帮助学生找回他们丢失的文件,却给我很大的触动:在信息科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尝试,而且尝试能成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只是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信息科技的旧知识和经验。利用旧知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新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发现困难在哪里,通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实践、依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发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发现往往是成功的开始,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信息社会时代,如果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机会,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罔若置问,为他们营造宽松、开放、安全的育人环境,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做他们学习路上、甚至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我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第五篇:品社学科的育人价值之体现
品社学科的育人价值之体现
贴一:生活与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出来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其结果往往是欠佳的。只有依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把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才能加强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离开课堂,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树德小学
崔萍
贴二:联系生活,激活兴趣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这个课程的教学务必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不断发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自身的、学生的事例,及时丰富、充实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现实性和亲近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中,我举例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碰到困难,永不言败,积极进取,最后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这就是“愚公”精神的体现。学生在交流自己或同学中具有“愚公”精神的事例中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并且强化了这种认识,同时也会对大家今后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这样做,减少了老师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去,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德小学
陈茵
贴三:沟通是前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课程的一个标志性要求。我们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与继承既有的道德规范与传统道德中优秀的东西,最终让学生达到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如教学《前卫之歌》一课,在本篇课文的“e链接”板块中,都提到了生态工业与生态城市,但没有详细的事例,而世博园区的建设就是身边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学生对于2010年世博会也有着无限美好的回忆,如何创建生态城市,将上海变成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城市,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在经过了前几个活动板块之后,学生对于发展与生态相和谐的道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堂课整合了生态世博的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小小展览会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这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此时此刻,让他们立足于现在,展望于未来,为创建生态城市出份力,学生的参与社会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教学主体性也真正得到体现。突破了传统品社课的固有模式,让学生始终怀着一份高昂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学生也在短短的课堂学习中体验乐趣,学习本领,锻炼能力。
树德小学
杨兰娣
贴四:课堂评价是体现价值的重点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都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常用的方法的,用好这些“常法”是实现有价值的基础。如:在上《方便的售货机》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制定“公共生活公约”,在这过程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童心制定了一个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公约”——通过小组讨论公约内容,互相评价内容好坏,促进了学生人人参与的愿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学习,他们制定的“公约”简直就是一幅连环画,有文字、有拼音、有图案。最后通过全班互评,大家一致举手通过,并按上手印,在欢呼声中庆祝公约制定成功。
树德小学 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