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商隐《锦瑟》诗摭谈
李商隐《锦瑟》诗摭谈
江西吉安一中 段瑞士
江西泰和县沿溪中学 张清嵩
读2009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所刊王俊鸣先生《李商隐〈锦瑟〉通解》一文,觉得王先生文中旁征博引,在“余论”部分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于我们研究李商隐的诗歌,大有裨益。
宋人在整理李商隐诗时,将《锦瑟》篇置于卷首,故此诗也便成了李商隐诗集的“压卷之作”。由于李商隐此诗是以起句中的首二字为题的,故它近似于无题诗。诗中用典多,表达的意思又非常娓婉、含蓄、隐晦,表现的感情却非常深沉。千百年来,人们对此诗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清人王世禛的《论诗绝句》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有的人干脆把李商隐诗说成是“诗谜”。如上世纪三十年代苏雪林《唐诗概论》第十八章即以“诗谜专家李商隐”为题。
在此,笔者也不妨将自己读李商隐《锦瑟》诗等的有关体会录之于下,以供抛砖引玉: 自古迄今千百年来有关此诗的主要说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中说:“或云‘锦瑟’,令狐楚之妾。”按这种“或云”(说者也未敢肯定)的解释,“锦瑟”既是令狐楚之妾的名字,那此诗也就是作者李商隐为怀念自己原先主人家一个姬妾的风流之作,那么此诗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传达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情的作品了。这样一来,李商隐成了其主人令狐楚家一个姬妾的恋人,那李商隐无疑也就成了风流浪子了。而少年李商隐与这位高年的主人令狐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就说不清楚了。难怪新旧《唐书》上说他“无行”等等,难怪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说:“唐李义山„„乃邪思之尤者”。明王世祯《全唐诗说》骂李商隐:“义山浪子”。清代黄子云《野鸿诗的》中说:“如义山者,谓之为三百篇之罪人可也!”但骂的自管破口骂,说的自管信口说,议的自管尽情议,而倘或再进一步去推敲,却不免破绽重重。例如骂他“无行”、“浪子”的,却未举出一个确凿可靠的具体例证(除了人云亦云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之事外)。说他 “邪思之尤者”,自然是出于一种陈腐的封建理学卫道士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在今天,都是反动的。而《唐诗纪事》中的“或云”到底是谁说的?有无可考史料依据?都没有。只不过瞎说而已。像这样以浅薄的无根之说为据来释诗,自然是经不起考验的,也是不足取的。
第二种说法:宋人黄朝英《湘素杂记》中说《锦瑟》,“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刘贡父诗话以谓‘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义山因以寓意,非也。”
这是说“锦瑟”并不是一个女子的名字,而是描写古瑟乐演奏过程的几种情状。中间二联四句分别描写了奏瑟乐时“适、怨、清、和”四种意境。这似乎为李商隐伸了点冤。据此,此诗不过描写奏瑟过程而已,只不过诗人感瑟乐生动感人而作此诗吧。但细细一推敲,仍有问题:(1)只有奏瑟乐者技艺高超,才能奏出瑟乐的几种情状或氛围;只有欣赏者特别入神,鉴赏水平特别高,才能赏出这几种意境。可是开头出现的“无端”一词,与
欣赏者的入神之状却有点矛盾。(2)结尾处点明“追忆”,为什么一追忆往昔的瑟乐之情,就会使人“惘然”了呢?莫非他与奏瑟者或者与瑟乐别有一番难了之情?这些都无法解释。故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假托名人的无稽之谈;甚或是有意拿历史名人苏轼、黄庭坚等人来开涮呢!而闻者议者却把这开玩笑的话当真了?
第三种说法:《锦瑟》是情诗。清人胡震亨《唐音癸笺》中曾说:“以‘锦瑟’为真瑟者痴。以为令狐楚有青衣,以为商隐庄事主狎綯,必綯青衣,亦痴(笔者按:綯指令狐楚之子令狐綯)。商隐诗借诗中两字为题者尽多,不独《锦瑟》。”纪昀则认为此诗乃并非实指的失恋诗。他说这诗是“别有所欢,中有所限,故追忆之而作。”上世纪三十年代苏雪林为了猎奇,在考证李商隐爱情诗时还“考证”出一些荒唐离奇的三角恋爱风月故事。只不过连学富五车、遍搜典籍的纪昀都无法考证出来的东西,不知怎么竟在偶然间被这搜奇猎趣的女先生一下子便“考证”了出来?不过这种毫无真凭实据的“考证”,除了荒唐可笑之外,其它的价值恐怕就没有什么了吧?
第四种说法:今人叶葱奇先生在《李商隐诗集疏注》中,认为此诗是“客中思家之作”,并说是“商隐失去桂管幕职,漂泊巴蜀,留滞荆门时期的作品。”叶说“首句乃慨叹衣食所迫,无由欢聚。‘无端’犹无因,无由„„瑟本五十弦,破折为二十五弦,即无由聚合之意。次句想到少年时的种种欢乐。三句紧接次句,说晓梦迷离中,俨然还和家人欢聚在一起。„„四句说春来的情思惟有寄托在吟咏上„„因为‘杜鹃’的啼声是‘不如归去’,所以用来表示思归。五六二句‘月明’、‘日暖’显然都是烘托欢乐气氛的。„„鲛人泣而成珠,即月明而珠生„„指生子而言。六句则指闺房的欢乐„„即‘玉暖香温’之意。结二句紧接五六二句,说此种欢情回想起来固然可以慰藉客怀,但是欢聚之间时便已经常常感到,迫于生计,终将远离,而不禁相对惘惘了。”
这些解释有些地方未免有点牵强附会,有的地方则恐怕失了原意了吧?(详见后文自明)
第五种说法: 《锦瑟》是悼亡诗。清人厉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朱彝尊、毕沅、孟森等,都采此说。如朱彝尊说:“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有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歌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见《李义山诗集辑评》)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亦采此说。但叶葱奇先生在《李商隐诗集疏注》中曾指出,宋明以前并不以“断弦”喻丧偶。此说中有些地方可取,而有些解释似乎仍不够确切。
第六种说法:清人何焯、汪师韩、薛雪等,都认为《锦瑟》是“自伤之词”。何焯云:“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付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现;月明、日暖,则时清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李义山诗集辑评》)汪师韩曰:“《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2
已成隔世。珠玉皆宝华,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诗学纂闻》)薛雪说:“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掬出,何尝是艳作?”(《一瓢诗话》)此说有的解释很有道理。
第七种说法:有的人认为《锦瑟》是政治诗。清人陈仲勉、张采田等,今人有很多研究李商隐的人,如吴调公、刘学锴、余恕诚等,均采此说。岑仲勉说:“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关。好问(按指元好问)金之遗民,宜其特取此诗以立说也。”(《隋唐史》卷下)张采田则具体地认为:“首句谓行年无端将近五十。‘庄生晓梦’,状时局之变迁;‘望帝春心’,叹文章之空托。而悼亡斥外之痛,皆于言外包之。‘沧海’、‘蓝田’二句,则为卫公(按指李德裕)毅魄久已与珠海同枯,令狐相业方且如玉田不冷。„„结言此种遭际,思之真为可痛,而当日则为人颠倒,实惘然如坠五里雾中耳,所谓‘一弦一柱思华年’也,隐然为一部诗集作解。”(《玉溪生年谱会笺》)
吴调公先生《李商隐研究》中说:“《锦瑟》是诗人生平回顾的小结。他用艺术的语言概括地反映了毕生的坎坷,表现了他对那一个破坏自己理想的恶浊环境的愤懑和感触。”“根据我的浅见,《锦瑟》是富有政治寄托的‘自伤之词’。”“因为它是诗人饱历仕路**后的回顾。”
刘学锴、余恕诚在《李商隐》中说:“其实,诗的首联以锦瑟起兴而接以‘思华年’,已明言本篇是追忆华年往事之作。何焯、汪师韩、张采田等解此诗为自伤身世遭遇的作品,是基本可信的。‘庄生’句用庄周梦蝶事,说自己一生就像做了一场短暂的幻梦一样,抱负成虚,遭遇坎坷,回想起来感到迷惘不已;含意与‘顾我有怀同大梦’,‘怜我秋斋梦蝴蝶’,‘神女生涯原是梦’等句均相近。‘望帝’句用杜宇失国身死、魂化杜鹃事,表明自己的伤时忧世之感、身世沉沦之痛都只能托之于哀思缠绵的诗歌。‘沧海’句以沧海遗珠,比喻自己才能不为世用;‘蓝田’句以美玉沉埋而烟辉升腾暗示自己虽被埋没不用而文华词彩则显露于世,亦即‘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之意。„„结联说,上述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时才不胜惘然呢,就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即早已感到怅惘迷茫了。这首诗可能作于晚年,可以看作他对一生遭遇的艺术概括。回顾不幸的身世遭遇,诗人的心境是很悲愤悒郁的,但他对自己悲剧遭遇的根源并不认识,这正是诗中笼罩着一层悲凉迷惘之雾的原因。”
一首《锦瑟》诗,千百年来解说者如此纷纭,难怪古来就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说法了。
元人元好问曾评《锦瑟》诗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元好问在论诗中评价了李商隐诗的独到之处,也指出了此诗和西昆体诗的共同缺点:李商隐此诗中用典多,为追求词藻的婉丽却把要表达的意思蓄藏得晦涩难明了。
笔者以为上述第六、第七种说法较为可取。尤其是第六种说法,认为此诗“乃自伤之词”的观点较为妥当。笔者以为,此诗既是悼亡诗,又是“自伤之词”。但对诗句的具体解释则有的地方略有不同。兹将有关理解略述如下:
此诗很可能作于作者妻子王氏久亡之后,是作者晚年的“自伤之词”。
首联两句,可能是由于偶然间闻瑟之音,而勾起了对亡故妻子的深情怀念,仿佛见到了妻子王氏当年的奏瑟之情,流露出自己对妻子生离死别的无限伤感。这种引起诗人伤感 3 的瑟乐之声,几近于当年王氏的奏瑟之情,故使人倍感伤情。所以这里用“无端”一词,很贴切而真实细腻地表现了诗人闻乐生悲的那种感伤之情。
至于瑟到底是五十弦还是二十五弦的问题,其实不必争论。因为二十三弦、二十五弦、五十弦或其它数目弦柱的瑟,在当时均有可能存在。就像今日市场上口琴簧舌音孔有不同、手风琴的音键也有不同一样。“五十弦”并非实指,诗中只不过借有关弦数以指所闻见之瑟乐而已。诗人《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后作》诗说:“逡巡又过湘灵雨,雨打湘灵五十弦。”“五十弦”,即瑟,也指乐器,泛指音乐。“雨打湘灵五十弦”是指雨声像天上神人所奏瑟乐一样铮然作响。“一弦一柱”也是指瑟乐所奏时引人伤感的每一个音符、每一种意境,换言之,即所闻令人倍感伤情之音乐。“华年”是指作者年轻时期,自己曾对前途充满奇丽的幻想。
颔联两句:“庄生”句,是指作者年轻时期的美丽理想。作者在其诗文中曾多处以“庄生”自比,多处用到庄周梦蝶的典故。如“怜我秋斋梦蝴蝶”(《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等等。“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中借指少年时期奇瑰美丽的幻想。
“望帝”句则指理想的彻底破灭。据《华阳国志》:“周失纲纪,蜀侯蚕丛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又《蜀记》:“昔人有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鸣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估计唐朝时代民间广泛流传望帝化鹃的故事,故唐人诗中写到杜鹃时往往带有一种悲剧色彩。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群玉《黄陵庙》:“月落山深哭杜鹃。”而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自己诗中写到的杜鹃。如《井络》:“堪叹故君成杜宇。”又《哀筝》:“湘波无限泪,蜀魂有余冤。”《井泥四十韵》:“蜀王有遗魂,今在林中啼。”蜀国望帝故君化为啼血的杜鹃,事情出乎人们意料,自然,人们曾在故君身上寄托良好愿望,而满腔热血最终却一切化为乌有。这样看来,人们当初对世事的满怀幻想最终也就完全破灭了。所以这句实际上是借望帝化鹃之事以喻人们(也包括诗人自己在内)梦想的完全破灭,一切均化为泡影。
腹联两句是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也为正直之人遭遇沉沦而憾恨伤惋。“沧海”句用“沧海遗珠”典故。据《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诗句用此典,含有光明磊落的正直有才之士反遭诬陷黜陟、贬谪沉沦之意。“月明”当指“明月珠”,是一种晶莹透亮的大宝珠。诗中指“明月宝珠”沉沦于沧海之中,埋没于尘泥之下,由此可见社会的黑暗。当时,由于牛、李党争,朝官派系之间相互倾轧,许多有作为有才能的鲠直刚正之士,曾多方受到歧视、排挤,遭到打击迫害。如当时著名的宰相李德裕被贬死涯州,郑亚贬死循州,反对宦官专权的名士刘蕡被贬死浔阳;当时著名的朝臣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温庭筠等,均遭到过贬谪,有的则死于任所。诗人自己虽无意党争,但也由于早年所从令狐楚属牛党,而后来李商隐娶妻王茂元之女则被视为从了李 4
党,牛党自然认为他属于叛逆,因而他无端地深陷于党争的漩涡之中,生平饱受排挤打击。虽有拔俗才华却久未擢拔,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终生未得重用。“珠有泪”即人间宝珠在流泪,暗喻国家有才华有抱负之士遭到埋没沉沦的命运,也对当时社会提出了控诉。
“蓝田”句指自己的怀才不遇。诗人《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中有“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乃是青琅玕”之句。作者这里是以蓝田玉自喻。诗句化用戴叔伦“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见司空图《与极浦书》)。蓝田自古产美玉。“玉生烟”,则必良玉。如今良玉并未采出,却在山里化烟,可见其并未为世所重。此指自己满腹才华,却始终未得到当朝者的重用。诗人虽早负才名,少年时即凭诗文出入名宦之家。但很可能由于诗人较为正直,又会抨击时事,故为当时的一些权贵们所反感的缘故,其仕途屡遭挫折,终其身只屈身于幕僚之职,最终“挤困以死”。这里“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也情不自禁地流露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因而清人薛雪说:“此是一副不遇之血泪,双手掬出”。这话对此诗的思想内容是把握得相当准确的。
尾联:“此情”当是由当前所奏瑟乐而联想到他们当日夫妻弹奏瑟乐时和乐的情景。“追忆”一词,明点出是怀念昔日“华年”之际他们夫唱妻和,一个弹奏“锦瑟”,一个欣赏“锦瑟”之情,与首二句相照应。如今妻子久已亡故,自己在仕途上又历尽波折,所以一想起“当时”妻子亡故之情,想起自己人生道路的番番挫折,种种坎坷,前路渺茫,仕途无望,理想破灭,青春难再,故一种“惘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与诗人同一时代的崔珏在《哭李商隐》之二诗中曾沉痛地感叹:“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崔珏《哭李商隐》诗在当时为我们传达了李商隐生平坎坷遭遇的可靠信息,也从侧面为此诗作了一定的注解。
仔细品味,此诗由闻瑟起兴,既表现了对亡妻悼念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对仕途曲折、怀才不遇、前途无望的极度悲愤之情。韩兆琦先生编《唐诗选评集注》中说此诗“以锦瑟起兴,追述了哀婉凄楚的一生,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壮志难酬、岁月虚度的悲伤,表现了诗人回顾往事时无限沉痛、怅恨的心情,也反映了诗人理想破灭后对社会、人生的清醒认识。”此语是很有见地的,也许正切中了李商隐《锦瑟》诗的原意吧。
这种理解是笔者读了李商隐诗集之后,根据自己的体味得出的。是否正确,尚有待于方家指正。
笔者以为,李商隐此诗之所以会 “一篇《锦瑟》解人难”,那也是由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几方面造成的。
其主观原因:这主要是与诗人此诗中的缺陷有关。诗人为追求一种娓婉含蓄的艺术美而使其本意的表达却变得含糊了。这主要由于李商隐有些诗用典多,而典故与典故间或典故与本事间,有时又缺乏必要的联系,或者缺乏比较明朗的态度,过于含蓄和隐晦,故而典故的堆砌反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变得晦涩、模糊了,“獭祭曾惊博奥殚”,所以使人往往捉摸不透诗句的原意,致使留下千秋“疑案”。如此诗第三句“庄生晓梦迷蝴蝶”与第四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之间虽然词语方面对仗极为工巧,但上句内容与下句内容之间到底是因果关系,还是顺承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令人难以捉摸。而把它们作为并列关系来解释,却总是令人觉得不够妥当,不够自然,也令人费解。
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笺》曾引元好问诗“独恨无人作郑笺”诗句,指出李商隐诗的好用僻典的缺点。“盖谓义山诗用事颇僻,惜无人注释也,乃遗山鼓吹一选。郝天挺所注义山诗芜谬不通,门墙士亲受诗教者尚如此,可望之他人!友人屠用明尝劝予为义山集作注,以便好学。余笑谓明曰:‘彼自祭鱼獭,又欲我拾獭残耶?’” 清人方东树《续昭昧詹言》说:“义山以孤儿崛起,自见于世,一时巨公,争相延揽,亦可谓奇士矣。然二十五岁始得第,二十六岁始得昏(婚),奔走崎岖兵乱间,卒挤困以死,年仅中寿。迹其生平,足为流涕。然而读其诗,不能使人考其志事兴敬而起哀,则皆其华藻掩没其性情面目也。如是而曰能比兴,则三百篇、屈子、杜公独无比兴乎?学者可因以知其故而谨所从事矣。”
其客观原因:人们对古代诗歌的认识水平限制了人们对诗句的理解,致使产生歧义,或诠释错误,因而致使众说纷纭。如此诗第五句“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有人认为是合用了“沧海遗珠”和“鲛人泣珠”两个典故,认为非常巧妙。但实际上这样理解时却令人捉摸不定其意旨,或使意思变得更加混乱了。因“沧海遗珠”之事,实际上叹息人才遭诬陷黜陟,有如明珠沉沦于沧海。而众所周知的“鲛人泣珠”传说中,鲛人泣下成珠回报主人,则彰显的是一种报恩的义举,或惊叹平人中有奇才。传说故事本身是有其美丽动人之处的。但这个典故与“沧海遗珠”在内容上却是相矛盾的。大约诗人本来未有用 “鲛人泣珠”本事之意,而后来解诗者误会,却说是合用了两个典故,且百般穿凿附会。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对此诗的解说造成了一些混乱。世人不知其谬,结果就使人们对李商隐这类有关的诗更加百思不得其解了。其实这是由于解说者的认识水平和欣赏水平有问题而胡乱穿凿附会,从而导致的以谬传谬的结果。
另外,对有关历史知识缺乏了解,对作者本人生平研究不够,也会导致对其诗歌的误解。清人钱龙惕在《大袞集》中曾指出:“义山成名于文宗开成之年,仕于武、宣之际。其时南、北水火,牛、李恩怨,义山浮沈下僚,而实被钩党之祸。故其诗抑扬怨诽,呼愤抑塞,然要归于尊朝廷而斥奄竖,近君子而远小人,其词纡曲讔谜,使非考据党势之离合,人品之邪正,洞若观火,则其言论出处之大,有未易可知者。”
此外,有的人并未真正全面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内容,并未深入细致地去研究李商隐的有关诗歌风格,而只是根据以谬传谬的一些曲解,或只根据某些评论者对李商隐诗的一知半解或片面之词,甚或只是根据某些陈腐的观念,便对李商隐的诗歌妄发议论,甚至破口谩骂,肆意雌黄,这种态度是万万要不得的,这类评议切不可信以为据。
上述就是笔者对此诗的一点理解。
作者:江西吉安一中 段瑞士
邮政编码:343002电子信箱:www.xiexiebang.com
江西泰和县沿溪中学 张清嵩
邮政编码:343732 电子信箱: 875494760@qq.com
第二篇: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诗两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后娶王茂元之女。令狐楚、王茂元是政敌,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他的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作品介绍
李商隐的诗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渡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李商隐的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短暂的欢娱,无望的爱恋,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这些回忆旧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写作背景
《锦瑟》
诗歌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一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
《马嵬》(其二)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字词汇总 字音
锦瑟(sè)沧(cāng)海 惘(wǎng)然 马嵬(wéi)宵柝(tuò)晓筹(chóu)词语
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可待:可,难道,哪能。惘然:迷惘,茫然。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的竹签,这里指时间。卜:预料。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锦瑟》是抒情诗,慨叹年辈已逝,表现诗人无限悲感,难言的怨愤,及怅惆的苦痛心情。《马嵬》(其二)是咏史诗,借唐玄宗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的历史教训,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是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锦瑟》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
这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怀恋一个赠予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女也好,是当时贵人爱姬也罢。正如《玉谿生诗集笺注》说:“吐词含味,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意,或表现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人认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啊,你没来由地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那弦弦柱柱所奏出的悲音,使我不由自主地思忆起那逝去的盛岁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庄周欤?
像庄生梦化蝴蝶,变幻迷离,晓梦醒来,转眼成空。像望帝身死化魂,满腔的春情春恨,都托于泣血悲啼的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像苍茫的大海之中明月映照着寂寂流泪的遗珠,像蓝田玉山之上升起丝丝缕缕可望不可及的青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情境怎么只能今后再去慢慢追忆呢?即便在当时就让人不胜惘然。赏析
首联: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感慨万千。(起兴)
颔联: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活着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即使杜鹃啼血,也难以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梦想和恋情都破灭了,剩下的只有眼泪和迷惘。明月生于沧海啊,我的泪水如珍珠,蓝田的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这份深情,只能留待将来慢慢怀想,回想当年,旧情难忘,当时竟是那般的无奈,那般的迷惘!(直抒胸臆)
思华年包括:
身世遭逢如梦似幻,有才见弃似沧海遗珠,追求向往如烟云飘渺。整首诗体现了凄迷、哀怨、寂寥、怅惘的情绪。典故、传说简释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马嵬》(其二)李商隐对唐玄宗荒国误政的批判,是通过诗句的两两对比进行的。
“空闻”对“无复”,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对比和反衬,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其讥讽之意愈明。】 《锦瑟》
1.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2.朦胧之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马嵬》(其二)1.采用倒叙手法。
由悲剧的结局回溯事变的进程,以突出“唐玄宗的悲剧是由他的荒淫失政造成的”这一思想,加强全诗的批判力度。
2.用对比手法暗寓嘲讽。
全诗至少构成三重对比:颔联将玄宗赴蜀途中的情景,与先前的宫中生活进行对比;颈联将玄宗迫于兵变赐死贵妃事,与他们曾于七月七日在长生殿密誓永为夫妇事进行对比;尾联将玄宗贵为天子而不能救其所爱,与普通民间婚姻之能美满幸福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见出讽刺之意。
3.遣词命意冷峻警拔,锋芒毕露。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读《长恨歌》 宋·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清·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长恨歌》是唐代诗人_______以_______和_______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2.上面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请概述这两首诗所感慨的对象与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两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白居易/唐玄宗和杨贵妃
2.李诗主要感慨的是唐玄宗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主要感慨的是《长恨歌》只是反映李、杨之间的生离死别,而没看到百姓们的生离死别。
3.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比喻、夸张。如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不动心”与“倍沾襟”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李诗中用了“蜀道如天”的比喻、夸张,袁诗中也用了“人间亦自有银河”和“泪比长生殿上多”的比喻、夸张。拓展阅读
李商隐诗的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佳作欣赏
千古绝唱
——解读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心底的情谊,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深埋;心中的遐想,化作纷飞的落叶成为永恒;眼中饱含着泪水,注视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最美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他而显得多余„„微弱的烛光下,一张消瘦的脸,惆怅的目光,失落的神情。
他的一生,就是为情而奔波着„„ 他就是李商隐,李商隐生在晚唐,此时的唐朝正逐步走向没落。在唐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中,李商隐的命运要悲惨得多。论才学,他们三人不分伯仲。可是天嫉英才,让他出生在晚唐。这样,他又显得卑微许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朝的光辉早已暗淡下去。他,只能面对着黑暗的现实,在冥冥的主宰里“苦中作乐”„„ 他的出生,是个不幸。“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家境寒微,使他没有童年的快乐,没有儿时的美好。自少年时代起,就要“拥书贩春”,养家糊口。面对这不公的命运,他也曾悲叹道:“生人穷困,闻见所无。”面对这种种的不幸,他也知道,在这样的乱世,只能奋斗。
可是,时代没有给他腾达飞黄的机遇,也没有赏赐他高官厚禄,接踵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厄塞当涂”,屈沉使府,“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悲剧。
对于常人,可能早就因为这些而崩溃。可是李商隐却在这重重的不幸中振作。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高官厚禄既与他无缘,他便放弃这些世俗的东西,去追求更深的境界。即使没有翻手为云,覆掌为雨的权力,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不止有出仕这一条道路。正是因为他这一变化,让他成就了非凡。没落的晚唐,没有李商隐这么一位大官,却有他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也算是一种欣慰„„
他的诗,与众不同。里面没有为国伤感的字眼,也没有战乱纷飞的画面。在千篇一律的诗卷中,这也是黑暗中的一点星光。他走遍大江南北,尝遍人情冷暖。这些给了他无比的神韵,写出了一篇篇旷烁古今的名篇。一个“情”字,概括了他的全部,他的诗全是为“情”而诠释。“情圣”用于他身上,实在是恰倒好处。
也正是他那微妙却坎坷的人生经历,给了他很多灵感。悲惨没落没有离开他一刻,美满幸福他也曾拥有过。不管这一切的一切仅犹如指间一瞬,也是他自己的回忆,或美好,或悲伤。他的诗,就是记载着这一切的一切。他的人生也就是走的这么一条悲惨的路。
生活越是凄惨,命运越是不公,越是给他的诗注入了情感。这让这千古“情圣”来得更名副其实。仕途颠沛,妻子早亡,给他的压力何其之大?可他却用于诗中,给他的诗带来了一种不能言语的魅力。
上天是不公的,给了他许多的磨难;上天又是公平的,给了他一身的才情。一个人不会是完美的,李商隐也一样。他过于执着于对妻子的爱。妻子死后,一直闷闷不乐,作品中也散发这忧郁的气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经典的无题诗,带给人们遐想,也抒发了他郁闷的心情。此情永久保留,他对妻子的情深义重,令后人景仰。对后人来说,李商隐的成就自然在于诗。但不论从个人际遇和性格,还是从他所处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大唐,李商隐的吟唱已然全无盛唐气象,唯有惋歌的尾音。可就是这种哀伤的色调,让后人的心为之一震。
暮秋独游曲江,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除了悲惨,他走的道路也甚是复杂。年轻时投靠令狐楚,得到提携。风光一时却在仕途中一次次的失利,走投无路他却做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蠢事——投奔了节度使王茂元。没多久成了王茂元的乘龙快婿,他也陷入尴尬。他抛弃了自己的誓言,背叛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令狐楚,便夹在了明争暗斗的牛李两党之间。在其他人眼里看来,他前后反复,牛李两党都当他如墙头草。这是他人生的失败。
终于,伟大的诗人在他45岁时郁郁而终……
他的人生不是成功的,因为他没有选择最好的路;可他的诗篇却是无暇的,这也没有人可以否定。李商隐就像项羽,在人们的心里,虽然褒贬不一,但却没有人可以抹杀他的成就。
他,作为诗人永远是伟大的,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千古情圣在没落的晚唐独唱情歌,孤独的走着自己选择的“路”,含着泪,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这份“情”,即使已度千年,却一直保存着它的新鲜。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诗篇,留给后人吟诵,留给后人思考……
第三篇: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重点难点:
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1.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
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3.苏轼《赤壁赋》
4.刘鹗《明湖居听书》
5.韩愈《听颖师弹琴》
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 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 :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二、如何理解《锦瑟》的字面意义? 1.理解典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2.翻译诗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 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
三、如何理解《锦瑟》的深层意境?
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中间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青春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第三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 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最后一联: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四、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1.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
2.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4.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5.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6.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认为:(并不要求学生认同)这首诗应该是感时伤世诗。《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五、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1.比喻象征,形象鲜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
2.意蕴深厚,朦胧梦幻
《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虽不能说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 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六、背诵诗歌。7
第四篇:《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锦瑟》(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锦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李商隐诗歌特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名句均出自同一人之手。今天的这位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他便是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解释题目,通读体会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锦瑟sè 惘然wăng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整体把握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讨论。第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学生:诗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宽松舒畅,但是却暗含着一股非常悲凉的气氛。” 唐诗是古典美学的象征,因而《锦瑟》一诗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又因为此诗的具体意境具有朦胧性,很多评论者都发出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艨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感情隐藏的很深,它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著称,也以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故而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通过具体的诗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特征,以透视诗歌本身的“境界”。
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中的典故找出来。
板书:庄周梦蝶、望帝啼鹃、南海鲛人、蓝田玉气。用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用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用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 用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四、《锦瑟》主旨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以五十弦比五十岁,以锦瑟起兴,含蓄深沉。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
六、小结诗歌艺术特色:
1.意境朦胧
本诗创造了朦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东西,但不能明言。2.基调哀怨
这首诗的基调是哀伤的、怨恨的,反映的可能是爱情伤感与无奈。3.语言清丽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清新华丽,让人耳目一新。4.比兴手法
以五十弦比五十岁,以锦瑟起兴,含蓄深沉。5.运用典故
庄生晓梦、沧海鲛人、杜鹃泣血
七、板书设计
锦瑟
首联 追思逝去年华 起兴 颔联 人生迷惘 年华流逝 用典 颈联 怀才不遇 理想难酬 用典 尾联 怅惘苦痛 抒情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请同学们结合从小学到初中、从课内到课外对李商隐的诗作的了解,搜集资料,认真思考,准备以“我所知的的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内容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
第五篇:李商隐《锦瑟》解析(xiexiebang推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云:“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要读懂这首诗,我认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现在先大概的一下诗的概况。
意释如下:锦瑟啊,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根弦上所弹奏的哀怨缠绵之声,都像是我追思青春年华的深沉叹息!就像庄周梦醒不知自己梦为蝴蝶,还是自己乃蝴蝶所梦一样,(我之追思逝去的年华也一片迷茫,青春已逝,年华如梦!)望帝能将自己伤春之心寄托于杜鹃的哀鸣,明月照耀的浩瀚大海上,鲛人以晶莹的泪珠告诉世人她的愁苦,碧玉用升腾的烟雾告诉天下自己深埋在山中,(我能用什么来表明自己的愁思呢?)而且,我能清晰地追忆过去么?唉,就是在当时亦已茫然如梦了!
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为二十五弦”,“五十弦”之“锦瑟” 比之琴、筝,有着更加悲切的情愁。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奠定了全诗之情感基调。“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所谓美丽的青春。诗人紧紧围绕着“思华年”而写。他一方面深情地追思已逝的青春年华,但又无以追寻。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庄生梦蝶”比喻梦幻迷离、往事追忆,或梦中佳趣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帝因臣子治水灾有功禅位退隐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以“锦瑟”起兴,既写瑟之华美,又写弦之细密繁复,“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觉。“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瑟上的每一条弦、每一根柱都牵引着诗人藏埋心底的一段伤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好,更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己才华出众,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然流逝,伤痛之情,悲愤之意,隐隐含于“无端”之感叹中,这两句可以说是这一首诗的总起。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颔、颈两联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对于李商隐来说,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颔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颈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而珠为何落泪呢?只因在这月明之夜,本应在沧海之间,吸取明月之精华,可如今却沦落为凡间。触景生情,如何能不流泪?戴叔伦曾说过:“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良玉虽生烟以示人,而俗人却不见;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这里应该只是为对仗工整而加的。这段描述了诗人的怀才不遇的烦闷,我本明珠,本当吸明月之精华,炫光芒于世间,可如今却沦落俗人之手,无奈老去,虽然我也竭力以“升烟”表明自己的才能,却没人识别,可叹!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