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读后感
精疲力竭地读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却无奈地发现没有任何的思路,大概这是第一次读到如此抽象、生涩和难解的文章吧。或许是有些不服气,当我鼓足勇气读过第二遍的时候,却发现和初读这篇文章的感觉略有不同,好像有那么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萦绕在心间。欣喜若狂的我而后又重复阅读了几遍,再加上老师的引导,终于,我对《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
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可见其内容的深刻价值。
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的主线。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一语中的。马克思用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刀笔直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为更深一步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提纲鲜明的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等十分具有针对的观点。马克思从每个点入手展现自己的观点。道理虽大,但却讲得丝丝入扣,极为平实。
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终究是高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是很难理解、很难融会贯通的。该提纲没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雕琢,没用冗长的篇幅,而是简明扼要、思想深刻。所以作为学生的我的认识是肤浅的,不能详尽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果几年后再重读,肯定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受益更多。
第二篇:费尔巴哈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也就是说这个提纲是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观点的批判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一篇文章。因此,我们读这篇文章时,必须先了解费尔巴哈的观点,然后再来看马克思是如何对其进行批判的。
费尔巴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而马克思提出,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就是存在,用自然界代替了存在,就排除了社会存在。关于人的认识,他把人的本质就视为生物学上的本质,用生物学的人代替社会人,排除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关于宗教的认识,他从三个角度批判基督教,认为人对宗教的崇拜是人对人本质的崇拜,是人的心理需求的寄托,是反科学的。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这些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一一都有批判。他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指出费尔巴哈的无论是关于自然,关于人还是关于宗教的认识中都缺乏社会性的认识,没有把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这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践’二字。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在我们的读书生涯,还是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都离不开实践。看的再多,想的再多,知道的再多,设计的再多,如果没有进行实践,就如同井中月,水中花,都是虚幻的。就如同我读古诗,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即使读的再充满感情,我的心也是毫无波动的,因为我不懂,因为我没有实践经历过。直到我站在张家界天门山的最高处,望着下面绵延的山脉和陡峭的峰柱;直到我在安顺黄果树瀑布下,听着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声,感受迎面扑来的细密水雾;直到圣诞节我向喜欢的女生表白却惨遭拒绝;直到我和我妈在副院长室和学院书记探讨休学和退学的要求,我对离开学校之后的路充满迷茫。那些情感在经历过之后才鲜活起来,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气,没有什么词语能够表达那些情感,也许只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才能表达这复杂的心情。情感由实践经历产生,诗又由情感产生,我们读诗可以体会诗中情感,情感又因为我们自身的实践经历而丰富真实。
写到这里,我在想,将马克思原理的实践观与文学情感相结合,这算不算一种实践呢?
第三篇:费尔巴哈读后感范文
1,即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提纲》批判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说“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提纲》批判费对实践的错误理解,马克思认为“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提纲往往是言简意赅的,马克思的这一篇2千字不到的提纲亦概莫能外。归纳其核心,马克思以“实践”为利器直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纰漏。因提纲由十一个部分贯穿而成,也因对马克思思想的不甚理解,笔者谨以一一对应的表达形式书写这篇读后感以便使之更富逻辑。
第一部分
这部分作为开篇,马克思从旧的唯物主义出发,明了地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不懂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于:让世界充满爱。即以精神的、情感的方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他承认并强调社会发展中矛盾的存在,体现了唯物的基本思想。但是他的唯物思想当中却缺失了意识的能动性,而将这种主观能动归结为唯心的范畴。马克思针对于此,运用分析思维将感性活动划分到实践中,将抽象的认知与推理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也将唯物的观点上升到辩证的高度,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加以区分。
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主张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其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笔者从其中抽象出两个观点: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实践可以证明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对于前者,人类的思维的形成诚然离不开客观性,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从某个角度讲,人最强劲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观点在现世社会中屡见不鲜。剖析这一观点的支撑点,就在于思维的变化性。而客观的真理往往是讲究恒定的特性的。另外,思维存在正确与否的区分,只有由正确思维活动所形成的理论历经知道实践,并受实践检验之后才能称其为真理。兹于此,笔者不太认同这种抽象的推导价值。
第三部分
人与环境、教育,孰为改造者、孰为产物?——该观点是马克斯辩证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矛盾交锋点。笔者试着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架构上思考了这个问题,也得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改造环境,现实中的多种现象,例如古人的都江堰工程,现代人的三峡工程等不胜枚举,都印证了这一观点。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人是环境的改造者。“人是环境的改造者”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人本位主义。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应当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改造应当考虑到具体的社会元素,即这种“变革的实践”其实是需要环境本身提供一定的条件来成就的。因此,人类拥有改造环境的可能性,但并具备必然性。其次,人与教育的关系应该是不能用“产物”概括得了的。毫无疑问,在起源上人先于教育存在。而也正因为教育的出现、完善,使得人类的历史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简单繁衍,而是将人类所特有的智力结晶延续下来,升华下去,贯穿而成浩瀚的文明史话。人类文明的积聚,也成为教育多元化的直接鞭策力。二者是互为因果的,而非单纯的单向影响关系。
第四部分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笔者以为这第四部分是全文最紧密围绕论点的、亦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马克思先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二重世界论的理论支点——宗教为前者,世俗社会为后者,当后者形成特定的社会背景时,或者源于政治体在某中动机下的导向,或者源于现实生活里种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与苦难,世俗社会中的群体便会由于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抽象出一个寄托高于现实的内容的世界,亦即“精神世界”。一言以蔽之——宗教世界是以世俗世界为基础或者说母体的。尔后通过论述世俗世界的矛盾存在并在实践中解决矛盾而使世俗世界发生变革,有力地驳斥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揭示出其不懂实践的意义与作用的粗鄙之处。这一论证过程着实经典!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使社会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力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连续更替、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宗教世界既然是从现实社会中异化出来的,那么被二重化的整个世界的根基都离不开实践。如同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五部分
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涉及到感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后者将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其实在笔者看来,二者的观点都有可取的地方:在现实世界中,亘古以来外部自然界都保持着它的优先地位。自然界在人类诞生很久之前已然存在,并且为人类的感性活动提供着物质基础。因而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感性并非“无稽之谈”。但另一方面,如同马克思主义者们所说,人类的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在人门周围的感性世界里中几乎找不到没有留下人类或多或少的印记的地方。人类的劳动实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面貌,变换自己的存在形态,这种变化不断地新面貌、新形态中凝结着人类的物化劳动。所以,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从主体方面即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也存在事实上的及理论上的依据。
第六部分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费尔巴哈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同样的,笔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旧唯物主义单纯以人的自然属性去谈论人的本质固然是不科学的,但若完全撇开自然属性,而仅以社会关系总合去概括人的本质亦是片面的。人既属于社会,也同时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本质,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是二者的统一。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想引入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提出的三重心理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是无意识领域“一大锅沸腾的亢奋欲念”,是“未经驯服的在炽情”,包括以性欲为主的生存本能、死亡本能,一位追求满足。超我代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评判价值标准。自我则代表理智和审慎,它要为本我服务,又要顾及到客观现实条件,并且受到超我随时以惩罚相威胁的严厉监督。笔者以为,本我即为人的自然属性,超我则为人的社会属性,同时自我以中介身份调和本我、超我。正是这种稳定的、不可或缺的“三角结构”造就了人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也正是将人类从万物百态中区分出来的人类的本质所在。
第七部分
基于上一部分对人的社会性的论述,马克思在这一部分进一步阐明“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在这一点上笔者持认同观点。为什么人类会有宗教感情而且这种感情由来已久?首先在于自然界的无限性,人类对于自然尚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当然人们的这种认识能力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在于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与人类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普遍存在,人们意识到自身解决问题的有限性;再者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惯于运用宗教实现社会的管理。如此的因果关系便赋予了“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这样的论点充分的说服力。
第八部分
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实践——马克思提炼出这一观点支持他的实践论。笔者以为可以对这个科学命题的内容可作纵向与横向的阐发:一方面,人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主体。而人是从劳动实践中“走来”、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并将走向社会实践的深处。另一方面,实践内在地包含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三重关系(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也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第九部分
费尔巴哈哲学隶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以它的直观性是有根源可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的,而在那段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机械力学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且其他自然科学部门还很不成熟。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机械性的特点。基于这一特性,该哲学流派只注重对现存事物的确定,企图用机械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把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而不强调变革现存社会,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来研究社会现象,只考察引起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不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显然,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这种求稳不求变的态度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
第十部分
围绕新旧唯物主义在实践论上的差距,马克思指出了它们各自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市民”社会关心的是个人事物和私人利益,以实际需要、利己主义为原则。而后者侧重于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和谐统一,致力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转变”,将利益点定格在人们的解放和人们的全面发展。马克思通过这一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出新旧唯物主义的又一差别,间接论证新唯物主义较之旧唯物主义更富生命力!
第十一部分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标志着哲学开始超越世界本质的终极追求,向人们的生活世界回归,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了哲学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历史飞跃!
第四篇: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姓名: 杨 腾 飞
学号:10383038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 算 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中 山 大 学
引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对旧的唯物论的完善和提高,指出了旧唯物论的不足,建立了自己的唯物论,让唯物论变成一种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理的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世界。
关键词: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 实践 哲学
在写《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前,先介绍一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艺术出版,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唯物主义重新登上历史的王座”。历史上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唯心主义在做主导,他们鼓吹天才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有她片面的一面,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性、消极性和直观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旧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在阅读《基督教本质》时,写下了这一片字数不长,但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费尔巴哈提纲》。恩格斯这样评价这一片文章:“作为包含着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确是这样的,在这字数不多的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句话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语句,可谓之“一字千金”,而且“惜墨如金”,没有丝毫的赘言,句句切中肯綮,直接指明真理的所在。
可以这样理解,《基督教的本质》是旧的唯物主义,而这个提纲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它在这提纲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换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插一段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邓小平最经典的话之一。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讨论中国该走怎样的路线时,我们依旧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同时我们还必须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创新,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通过实践来明确自己走什么路线,检验真理。我们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将马克思在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
所以又回到了《费尔巴哈提纲》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实践。引用一段他人的话:
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
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
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
命和根本任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提纲》的作用,也指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学计算机,要学很多计算机语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去讨论问题,我们将不会有人和发展。因为计算机它 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学科,如果只是在你大脑里去将所学得知识行医一个意识,那么我们将不会有任何进步。同样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或许是真理,但对于你来说,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该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真理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使用原则,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让它时时刻刻知道
马克思把是将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相对于费尔巴哈的就唯物主义理论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革命的实践意义。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比传统上的唯心主义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却有很多的狭隘性,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没有掌握革命的实践性,在提纲中的第二条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实践才可以判定你的思维是不是真理。
可以说人类因为有了思维,才让我们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的思维不能离开实践。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批判了宗教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做得彻底,只是稍微起了一个头,对于宗教没有从本质上去分析,比如宗教的来源怎样消灭这些宗教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如马克思所说,“他做的工作只是把宗教师节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而马克思的观点则是“对于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进而分析这些矛盾,认识这些矛盾,在实践中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原来的制度,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于这一句“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于这句话,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论是费尔巴哈就唯物论的升级版,在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中,费尔巴哈只是将“直观的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而马克思给新的唯物主义定义为“把事物、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并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费尔巴哈的就唯物论的立足点就是市民的社会,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唯物论,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抑或是社会人类”,马克思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创建一种超越既有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这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形式。
整体来说,马克思解读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是一种对于旧的唯物论哲学的一种 升华,它将唯物论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真理,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正如在纲领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然后再去改变我们的世界。
参考书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究》社会文献出版
第五篇: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10369027 周越 百度一下,浏览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惊异的发现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提纲》向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它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首先,《提纲》是对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和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对这两种哲学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非实践性,称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
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其次,《提纲》指明了人的本质世纪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因为他撇开了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最后,《提纲》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认为《提纲》第十一条也是最后一条是本文的精粹之一,虽然只有简短的十多个字,但是却引人深思,纵览各种哲学书籍,不难发现更多的哲学家致力与解释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律及其存在性,而马克思提出了现在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即马克思的实践原理。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关掉网页,头脑中依旧浮现着《提纲》的各种内容,久久不能散去。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该重视实践而不是一味的死学苦读。马克思提出的时间理论是改变世界的必经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追寻马克思的脚步,朝着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