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完整版)
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西南弘仁培训学校创始人唐志刚老师
提供)
很多企业都会讲“我们的员工是一个团队”“我们要提倡团队精神”“我们要以团队精神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要以团队精神发展我们共同的事业”,这些都没错。但仅仅泛泛地谈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必须有它具体而确切的内涵。我们必须明确回答:我们到底要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
就像一支军队要想着打胜仗而不能以打败仗为目标一样,毫无疑问,我们这个团队,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追求企业的成功和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成功。
但是,一个团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团队?
很多同事在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时,都提到过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远见卓识。确实,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这些条件。但就像一个军队仅靠指挥官冲锋陷阵并不能打胜仗一样,一个企业仅靠领导者个人的能力也无法获得成功。这正是每一家现代企业都要强调“团队精神”而不提倡“单兵作战”的原因。企业是大家的而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大家在其中付出时间、精力,大家的成功必然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靠这个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建设一个好的团队、能够推动企业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团队,远比某些个人的力量重要得多。
一个有理想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有理想的团队。有理想的企业并不多,那些发展到很大规模、挣到很多钱的企业也并不都是有理想的。只有有理想的企业才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发展,才能不为很多其他的利益譬如纯粹的金钱利益所驱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而只有一个有理想的团队,才能建设好一个有理想的企业。
一个有道德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有道德的团队。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不乱扔果皮纸屑是有道德,见义勇为也是有道德。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道德也包括这两个层次。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提倡诚实、正当地做生意,从大的方面廛,我们提倡我们的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而应该发自内心地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道德虽然是一个不那么具体的概念,但它决定了我们正确的价值标准。
一个注重充分沟通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充分沟通的团队。我们提倡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以开诚布公的心态做充分有效的沟通,无论是对工作的意见建议,还是个人的想法看法。只有充分沟通,才能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在上下级之间,如果只有命令,没有交流,必然导致领导者的独裁和团队成员积极性的丧失;在同事这间,如果彼此孤立隔阂,也只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僵硬冷漠。
一个紧密配合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紧密配合的团队。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只手叉开五指伸出去,不会有什么力量,而五指攥成拳头,则会变得很强大。从霍普金期斯的《我的广告生涯》和大卫·奥格威的《奥格威自传》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霍普金斯做广告的20世纪初,是一个个人成功的时代,霍普金斯很多巨大的成功,就是靠着他一个人的奋斗获得的;而奥格威创办奥美的时代则已经是团队成功的时代。奥美在今天之所以还能够保持成功,不是因为有了奥格威,而是因为有一个能够紧密配合的团队。
一个工作积极主动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对工作积极主动的团队。一个事事都等别人帮助、等别人指派、等别人为自己提供条件的人,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而事事积极主动去努力争取的人,则往往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大的成功。对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是如此,对整个团队也是如此。懒散拖沓的人只能一事无成,懒散拖沓的团队也无法成就任何理想和事业。一个善于思考的团队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是善于思考的团队。我们把“做有创意的人、做有创意的事”列为我们企业在“道德”之后的
第二篇: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和君咨询郝继涛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 : 2008年05月15日文章来源 : 和君咨询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就如性格之于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就像人克服自身的缺点取得成功一样,企业也需要梳理文化体系,根据经济环境和客观条件,实现文化的升级换代。
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之初,就需要思考清楚,文化建设的目的何在,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中,员工一听说要建设企业文化,就想“又要搞运动了,企业文化,不就是老板用来整人的嘛”。确实,目前有些企业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去思考文化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广大员工的内心渴望,是企业追求长远目标的精神动力。
高瞻远瞩的公司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5岁。因而百年强企成为很多企业的梦想。
人不立志,无以致远。企业也是一样,企业的志向是什
么?就是它的使命。历史证明高瞻远瞩的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高于利润的追求。
美国默克公司建于1884年,早在1935年,默克公司年过半百,乔治•默克二世就宣称:“在(我们)这一行工作的人真正受到了促进医学进步、服务于之的理想的激励。”1989年印行的《内部管理方针》更是明确表达:“我们做的是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以能否圆满实现这个目标为衡量标准。”1991年,CEO罗伊•魏吉罗把公司的成功定义为“战胜疾病和协助人类”。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默克决定开发和捐赠美迪善这种药给第三世界国家对付“河盲症”。拉美、非洲、亚洲的一百万患者都是买不起药品的穷人,他们的政府也无意赞助。默克公司只好决定免费赠送药品给需要的人,且自行负担费用,直接参与分发工作,以确保送到病人手中。不仅如此,默克在消灭肺结核、防治艾滋病过程中都发挥了人道主义精神。为什么不停止这些没有利润的计划?默克的领导人说得好:“若不推动生产这种药品的话,可能瓦解默克旗下科学家的士气。”
高瞻远瞩的公司都是受人尊敬的伟大公司,他们的员工也是受人尊敬的,可以帮助领导人持续进行准确的抉择。在文化建设中,明确永恒的使命,我们的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要把自身定位于努力做成一个德高望重的企业,让员工成为有社会责任的人。
高效能的文化
当然,企业文化不能在天上瓢,企业不仅要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也要发挥企业文化的组织效能,即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应是特色鲜明、有效管用的,能够让企业舰船上的人风雨同舟,默契配合,相互鼓舞,增强战斗力。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资本、权力、业务纽带都具有脆弱性和暂时性,只有文化纽带最有韧性、最持久。企业文化要发挥心灵纽带的基础作用,成为企业凝聚力的灵魂,体现高度的雁群精神。雁群在飞行当中,大家总是竭力振动翅膀,目的是将紧跟在身后的大雁的行进阻力减少到最小。雁群共同扇动翅膀,步调一致,可以增加71%的飞行距离。领头雁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他的任务是飞得更高、更远,保证整个雁群的方向与安全。当头雁疲惫的时候,另一只大雁会自觉地充当领队。员工就要像大雁一样,不为阶段性的成功而满足,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不断向前、向前!
因此,成功的文化要让精神理念深入每一位员工的骨髓,形成集体向上向善的力量,使制度约束才能养成的良好习惯,演变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节约制度资源。在日本曾有过这样的感人一幕: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经过某五星级酒店停车场时,看到一辆丰田汽车车尾处沾满了飞溅的泥巴,他走过去,从口袋处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为这辆汽车清洁污垢,车主很奇怪问其原因,他说道:“我不希望在街道上看到这么脏的丰田车!”原来,他是退休十年的丰田工人……丰田人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造出了风靡世界的丰田汽车,丰田人即使离开公司也保持这种自觉。美国人曾经叹服,作为美国公司的学生,日本公司使用了相同的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但日本产业工人发自内心、自觉自发的维护企业形象的精细作风产生了数倍的效果。
经过细心梳理、精心营造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让众多个体的人向着高远的理想发挥合力,共同进步。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确保伟大的事业生生不息!企业大张旗鼓开展文化建设,就是面向更广阔视野的远大追求,是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因此,一定要在最初就弄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第三篇:为何要搞好企业文化管理和团队建设(模版)
为何要搞好企业文化管理和团队建设
作者:邵懿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专业)发表人: 中国手机研发网发布日期:2005-7-30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即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换句话说,是全体员工在团队范围内精神层面上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共同观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因势利导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二)、对企业文化的误解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CIS战略;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为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上述种种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应该明确的是: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加文化,也不是企业与文化嫁接,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
然而必须看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规企业没有利润无法生存,但优秀的文化不是说要排斥利润,而是应该有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优秀的企业应该能够平衡制度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其实那些优秀企业的文化,并非没有问题,也不是很复杂,而是很简单,但关键是他们认真执行了,而且相对做的好。
1、企业文化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正因为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对于管理者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间,从而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去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2、企业文化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隐性的企业管理体制,组织制度是显性的企业管理体制,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与认同感,如何构建高效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如何建立高效能团队、塑造团队精神,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授权?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3、企业文化是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生命线
企业文化吸引和造就了一批持同样价值观的优秀人才全身心地为这家公司工作,而且还吸引着更多的人才申请加入这家公司,公司现有的员工工作开心,人才流失
率远低于同类型企业。不难看出,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坚实的道德准则上。公司的价值观被视为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生命线。
知名跨国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应归功于它独特的、有效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内拥有一些所有员工都“虔诚”信仰的企业核心经营理念,而且每一位员工又能将企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个人的工作信条,来自觉地作为其日常工作的指导原则。企业又通过给员工描述出一幅生动的令人向往的未来前景目标,成功地完成了这两步已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聚集众人的凝聚力,使大家有了明确的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团队----制度运行的载体
(一)、企业文化与团队执行的关系
据说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500多种,可见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其实究竟怎么定义也不是很重要,但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素: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这个定义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是相对稳定的要素,比如企业提倡“诚信、团队、合作、创新”,都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长期应该保持不变,除非企业经历了转型、重组等大的变革;其次,信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比如人才观、发展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等来动态调整,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这两个层面,但是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最重要部分——行为方式,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企业真正的文化其实并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书面文化”或者“口头文化”,而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企业可以提倡“创新”,可真实的文化却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企业可以提倡“团队”,可真实的文化却是“山头林立,各自为战”,可见如果忽视了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就成为了形而上的“摆设”。
当我们尝试着跳出文化而论文化时,每每都会有新鲜的发现和更为高瞻远瞩的视野。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就必然建基于对于人性的最为透彻的感悟与符合此种入木三分认识的制度建设。就好像是人的行为与精神的关系,人先有了精神,然后才有在精神支撑下的行为,而行为又影响了人的精神。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其思维模式的体现,因此文化塑造关键还在于让员工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自觉、自愿地认同企业文化,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当然要强调的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沉淀下来的意识传统,应该是一个企业必须遵守的“软环境”,它就像一个企业的意识形态“宪法”----基本指针,企业内部的团队可以有自己的具有特色的微观文化,但必须是合符企业文化的团队微观文化。
(二)、企业文化(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正式制度)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了政治、经济制度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具体到企业则指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规章制度。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对企业而言主要指企业文化。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正式制度在非正式制度的边界上突变而产生的,即非正式制度更据有根本性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有误解的企业家们所理解的制度只是正式制度中的一部分,而他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全部问题是不实现的,结局往往会陷入制度的陷井-教条主义当中。同理,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妄图通过完善的正式制度来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已,建立一种诚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伦理体系才可能与制度相得益彰。在中国,减少经济犯罪率除了在法律等制度的设计上要尽量完善之外,培育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也刻不容缓,因为从制度产生那日起,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就难舍难分了。如果说企业管理制度是让想犯罪的人没有机会犯罪,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让有机会犯罪的人不愿意犯罪!
因此,制度能否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融合,中国企业当前更应该着重考虑非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即建立一种有效的企业文化。正如诺斯所说:“看好的制度有效性有多长,关键是该制度的灵活性有多大”。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它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是由人们的理念、道德、文化所决定的,因为在人们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行为规范或制度,制度就是人们集体的最佳决策。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古人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只是通过建立许多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那里有漏洞就增加那里的规章制度,这种思路很容易产生教条主义思想。我们知道,制度是要付费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使企业管理机制固滞,这种基于人性恶的假设必然会窒息企业的创新精神。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为正式制度之一,是用“他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一种显性的制度;但是企业仅仅有规章管理制度还是不够,在正式制度之外有管理存在的空白,这就需要另一种制度来配合-----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是通过“自律”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内心对企业的责任感或是使命感才可能真正对员工行为发生作用。这就说明,企业制度能否对企业管理起作用,关键在于“自律” 和“他律”的相结合,即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相融合,这才有可能达到企业的均衡发展。
(三)、制度运行的载体-----团队
团队是组织的一种形式,组织是按一定制度组织起来的、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特定的目标的群体。有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企业)、文化组织、教育组织、司法组织等等。制度不是一种实体,而组织则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组织靠制度维系,但组织本身并不是制度。组织必须有制度,有制度并不一定就是组织。制度本身是
不能独立的,而必须有实际的载体,如市场、学校、企业、军队、政府、国家等,反过来,组织没有制度也是不能存在的。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也是人与物的组合、配置系统,要合作成功、配置有效,必须靠制度作保障。组织在制度框架内活动,组织的活动实现着制度的功能;另一方面组织又可能以与当前制度不一致的方向活动,成为改变制度的力量。制度的变化是由组织所推动的,从制度变迁这个动态的角度讲,制度的变动表现为特定的组织改变社会行为规则的活动。
总而言之,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一定要认识的就是-------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
所以,现在在国内竞争加剧及中国入世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立执行这种文化的载体-----团队。
第四篇: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
尊敬的中心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团结,敬业,无私的团队,我们的团队中清一色的女同志,但我们巾帼不让须眉,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海省高原五一巾帼标兵岗”“青海省巾帼文明岗”和“红旗班组”的荣誉称号。”
我们的团队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它是团队工作进步和集体创作的源泉。团队,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一个团体,需要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的是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氛围是高效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工作中我们严谨认真,平时的生活上我们更像是姐妹:我们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肯定别人、赞美别人、学习别人、感恩别人!遇到困难时候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只有步调一致,我们的团队才能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我们的团队敬业
我们团队既是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种畜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上级有关部门来中心考核、考察、调研和同级单位学习交流的必经窗口;是青海省奶(肉)牛改良事业的落脚点和具体的实践点。实验室的要求很高,每一个环节轻微马虎都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不合格,身在如此重要的岗位更需要我们保持着一种敬业的精神,在实验
室里,从鲜精收集,精液评定、平衡、稀释、灌装,细管封口、印字、冷冻,冻精质量检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我们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能随时正确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家畜改良中心生产出近30万剂冷冻精液。这一数字意味着可能改良15 万头优质后代的奶肉牛,奶(肉)牛产奶(肉)性能的提高为基层农牧民增加收入、减少投资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我们的团队连续六年被中心评为先进班组。“先进班组”这个光荣称号背后除了敬业精神,少不了不怕脏、不怕累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每星期两次消毒通道、实验室正常清扫消毒外,每月进行一次高密度的清扫消毒工作,从室内到室外、从桌面到地面、从采精用具到实验仪器,从厕所地面到墙面每一个角落,从不留死角。
我们的团队无私
契诃夫曾经说过“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无私是一种爱,是对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对我们的团队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事业也当成一项精神去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是我在这个团队里感受到的。我的团队都是女同志,每次冻精库房加液氮时,抬80斤重的液氮罐都想着把重的一端留给自己,轻的让给别人。每年6、7月份是牦牛冻精生产的时间,由于大通的气候、种用公牛本身的影响,时常要加班加点的完成任务,有时她们都顾不上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由于工作的调整,像我们这样的新人不段涌入这个团体,领导和老师在工作上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鼓舞,无论从理论的讲解还是到实验室实际操作,他们细心的示范,耐心的手把手指导并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很快的掌握了生产质检的各个环节,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团体才能时时、年年站在中心的最前列。
这就是我们的团队,就是这样的平凡普通却团结、敬业、无私,我身在这个团队我无比自豪,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人们常说: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就是人人都愿意为自身及他人的发展而付出时候,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团队在创新辉煌!
第五篇:我们要保护环境
环保问题在当今已成为了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环境被破坏的越凶猛,人们的呼吁声就越厉害。《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一发行,环保问题立刻得到空前的重视,全世界掀起了一片探讨的热潮。面对日益损害的我们的家园,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们从小在自然课里学习爱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到大学里也在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难道真只能是书本上的一句口号,是一声无力的呼吁吗?
我们搞旅游开发,挖掘那一片又一片保留还比较完整的自然美景;我们要经济建设,不断地没节制地开发石油、煤矿等有限资源;我们寻求方便,大量生产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高举文明和和谐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没有哪一天不在依赖高科技产品,很大程度上我们生活的进步,是以大自然的让步牺牲为条件。
前进!前进!永不止步的前进!发展!发展!永不停息地发展!可是大地已经被我们挖掘得千疮百孔了,大量的动植物已经灭绝,更多的都还在灭绝之中。如果再按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人类的世界末日还有多久,聪明的人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可以精确计算的。
废弃物垃圾在增,全球气温在增,绿洲沙漠化也在增,这种种的问题都在向我们发出危险的信号。对于大自然实行的报复我们又作出了那些努力呢?
我们国家把挣来的钱鼓励植树造林,大量投资污水的处理了,还重视起“绿色”这一块领域来了。在市场上,凡是带有“环保”“绿色”的字眼的东西,价格都要比同类商品高出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是2008年实行的开始对塑料袋进行量的控制,并且发明并大力提倡一种方便耐用的环保袋。
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在问题层现后采取的措施,但我们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我们进行的补救措施是完全不平衡的。作为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民族危机意识,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我们注定是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只有站在高的视角,才能在接手事业的时候,对于已出现的问题在宏观上进行政策的强行实施,在微观上要求各个地区细节去把握;最要紧的是对于未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防范于未然。
作为一个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感责任感的大写的人,不能单纯地去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我们更加不能把有损自然而获取眼前的利益的效率,作为人类进步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