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5:0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超等乡学校

张树家

说课内容:《找规律》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第——页的内容。

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说学情分析:所执教的三年()班共有学生()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找规律,总结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学法:自主尝试、验证。。

三、说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开课之前向学生说明奖励机制:四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这个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将被评为今天的学习之星。

㈠、课前热身(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一题:将这些算式写在学生感兴趣的卡纸上抢答,然后再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目这要是巩固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也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题: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回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三题: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引出了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找规律,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那三组算式,激励学生,你们能把它们全算对吗?(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尝试主要让学生发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发现的这条计算规律也就是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5×1=5 ②、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2个0 ③、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00

3、我相信你们49双慧眼一定还能发现这些算是中的规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每一列算式之间又怎样的规律?(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这就是这节课要探究的的第二条规律,发现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发现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则扩

大10×10=100倍。第二条规律不做重点要求学生去掌握。

4、你们还能根据今天所学的计算规律,编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吗?(同桌学习交流,重点关注看看还是否有没掌握计算规律的同学,如果发现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并组织同学们帮帮这部分同学,当堂消化)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的好处,再次强调了本课的重点: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三)、巩固反馈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的令我出乎意料,你们太聪明了,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数学王国去参观,敢去吗?如果你们能闯关成功就可以免费进入王国的游戏宫,有信心吗?(激励学生,让同学们很快进入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来)

第一关:逛同学恩喜爱的食品店(这一关的设计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本课重点——计算规律。)

第二关:我们来到了你们的妈妈喜欢服装店(这一关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抽生板演,全班订正,注意强调答语的写法。)

第三关:现在我们来到了养鸡场。(这一关仍然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第二条规律的掌握情况)

第四关:进入数学王国继续玩抢答游戏和猜一猜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回 顾 与 反 馈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你对本节课上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五)、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两条规律,奖励这节课上表现好的小组。

五、说板书设计: 找规律 × = × 2 = × 4 =

×10 =

× 20 =

×40 = 480

×10 = 500 × 20= 600

120×40 =4800 发现一: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发现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设计理念: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但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谢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说课稿

超等乡学校

张树家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高阳小学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

1、例

2、例3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新教材新增设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非常重要。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本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二、说学情分析

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三、说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学情,采用情景再现、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摆一摆,涂一涂,找一找、画一画、排一排、唱一唱等,从扶到放,让学生在观察、尝试、探索、练习、实践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实践活动中内化规律、创造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先在情境中感知规律,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规律,紧接着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规律、创造中深化规律,最后在生活中欣赏规律,延伸中体现规律的价值。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具体如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探索,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同时还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3、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基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结合农远资源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

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风格——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敏捷。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习题,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规律,领悟规律的内涵,将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图文结合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环节: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以“动作接龙”的游戏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引入,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增强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1、看图找规律

创设情境:“六一”到了,学校组织联欢会,这是同学们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借助农远资源我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联欢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在农远资源的辅助下,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学生找到图中有规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完成例1,轻而易举。(课件出示例1)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这些图形、物体和小朋友都是两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逐步发展其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2、摆图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来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学习例2做准备的,我并没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借助给定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学生们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相互间交流,创造性的摆出多种方法,在操作和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操作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组是怎么摆的,按照什么规律,紧接着完成例2学习,水到渠成。(课件出示例2)

3、涂色找规律

请学生合作探究:根据从中发现的规律继续涂下去,看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准,又好?涂完后,派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是按照什么规律涂色的。(课件出示例3)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的爱好—画画入手,为学生

创设了他们喜爱的涂色比赛情境,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又一次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师生互动找规律

这个环节我利用掌声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掌声来找规律,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身边规律的欲望,为后面生活中找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生活中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身边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造规律

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创造出美丽的图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用涂色活动来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大胆创作中加深了对规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3、欣赏作品

将学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们边欣赏边评价,并说说作品是按照什么规律创作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间欣赏作品,开阔了视野。在欣赏和评价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取长补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

(四)尝试练习,应用规律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了巩固新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此环节,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练习题。(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此环节,我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循序渐进,在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驱使下,学生们积极思考,参与创作,增强了应有创新意识。】

(五)课堂小结,欣赏和畅谈规律

1、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播放课件)

只要我们留心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比如斑马身上有规律的条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保护自己;马路上的斑马线,提醒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注意安全;还有春天生机勃勃,夏日晴空万里,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大雪纷飞,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四季有规律的变换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有了农远资源库提供的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感受规律美,学会欣赏规律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课堂小结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然后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精彩。希望同学们能够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孩子!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整个黑板主要用于展示学生涂画规律和动手创造规律的作品。这样安排既便于学生观察,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例1例

3红黄一组,重复出现。绿黄一组,重复出现。

绿紫一组,重复出现。蓝黄红一组,重复出现。

紫红一组,重复出现。

女男一组,重复出现。

2正方体、圆柱体一组,重复出现。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一组,重复出现。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1课时《找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找规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探索并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重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难点

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1、口算接龙

2、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

师指名说。

师: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小结:我们发现这样排列能让我们观察的更加方便,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有规律呢。

二、揭示课题

在数学王国里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规律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一下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中蕴藏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开火车的形式回答。

生1:我横着看,第一行有一个数字和点子,第二行有两个。

生2:我斜着看,第一幅图的边上都是1,第二幅图的边上都是4。

先通过简单的口算接龙,让学生热热身;再通过观察两幅有规律的图片,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的“算一算”: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算式,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2、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1.提问为什么50×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50×10=5×(10×10)=5×100

=100×5

=500

教师可以介绍50×10=50×2×5

=500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让学生说结果的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50×10的计算过程。

4、再让学生算出第二组算式的结果,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3×20、30×20是怎样计算的。

5、接着让学生算出第三组算式的结果,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6、小组交流(5分钟)

(1)提出要求:观察上面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二)找出规律,归纳方法

1、探索规律:

(1)比较每组中的任意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全班汇报。

(3)小结:

发现1:在两个乘数都不为零时,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发现2:当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2、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总结出计算方法,还总结出了规律。根据我们刚才知道的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规律,接下来你能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出示课件)

6×3=

15×4=

18×2=

师:同学们你会写吗?请写在你的书上。

6×3=18

15×4=60

18×2=36

6×30=180

15×40=600

18×20=360

60×30=1800

150×40=6000

180×20=3600

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依次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者是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后面添0。

师启示问:15×40的乘数后面只有一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两个0呢?

师:同桌互相交流后回答。

(课件出示)

3、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引导学生根据16×3=48直接写出结果,让学生说出是怎么算的。

4、总结规律。(出示课件)

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规律: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1:50×10

就是10个

50,是

500。

生2:120×40

就是40个120。

生1:3×2=6,3×20=60,30×20=600

生2:12×4=48,12×40=480,120×40=4800

生1:

6×3=18

15×4=60

18×2=36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的乘法的运算规律。,寻找更多的证据,并促进学生对规律的深入理解。

组织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集思广益,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需要补充、讨论、完善,或有另外的解释,只要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但要适当加以巧妙的控制。

课堂练习

1、神奇的宝塔。

2、填一填。

(1)计算30×60,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积是()。

(2)350×2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积是()。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4)两位数乘两位数,他们的积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

3、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2)一共应付多少钱?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拓展提高

用简便方法计算。

9×199

=

=

=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还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结: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3)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总结细化到某一个知识点,训练学生抓知识点进行总结新知识的方法。

板书

找规律

5×1=5

3×2=6

12×4=

5×10=50

3×20=60

12×40=480

50×10=500

30×20=

600

120×40=4800

第五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发现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师:说的这么流利,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因为有规律。

师:说的时候用到了什么知识?(乘法口诀)看来同学们对乘法知识掌握的不错,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课件2)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9×6= 8×11=

12×3=

5×13= 24×2=

17×3= 40×4=

5×61=

(二)自主探索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让我们一起到乘法算式中去找找规律。

1、课件出示乘法算式:40×4=160,认识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请看大屏幕上的这组算式,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1)课件出示5×1= 5×10= 50×10= 师:指名说是怎么算的?(用口诀)5×10是怎么算的?1在这里表示什么?(1个十,5乘1个十表示5个十,就是50)出示50×10= 这个会算吗?又是怎么算的?你能说说为什么积的末尾有2个0?

(2)课件出示 3×2= 3×20= 30×20= 师:这三道会算吗?指名说是怎么算的?

2、出示探究一:5×1=5 5×10=50 50×10= 500 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规律吧,现在进行第一回合的比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观察比较,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开始!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汇报交流。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指名说。引导学生说:你选择哪两道算式?发现了什么?板书:5×1=10 5×10=50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5×1到5×10,乘数1扩大了10倍,再到50×10,乘数5和1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生5: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生6:老师,我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5×1=5,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能把这个发现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吗?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说?

课件出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两个乘数都扩大十倍,积就扩大100倍。

3、师:我们在第一组算式里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其他组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出示第二组算式:3×2=6,3×20=60,30×20=600

请看第二组算式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选择两个算式比一比,有吗?指名说。你选择了哪两个算式?有什么规律?还有没有不同的选择?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4、师: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这样的规律解决问题吗?

课件出示:12×4= 12×40= 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用的是哪一个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出示120×40=

你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

5、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规律,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问题,现在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说一遍吗?你来,你再来说一遍,我们大家一起来把发现的这个整齐响亮的说一遍吧,预备起。生齐读,非常好!

6、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150×30= 150×40= 看乘数末尾的0与积末尾的0有什么关系。150×40= 这个算式中,乘数150中有一个0,乘数40中也有一个0,可积的末尾有3个0,是不是算错了?指名说,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原来150×40中,虽然乘数末尾只有两个0,但是150×40=产生了一个0,再添上原来的0,一个就有3个0了,所以没有算错。所以请记住老师的小提示:在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时,一定要数清乘数中0的个数,切记不要把新产生0的与原来乘数中的0混淆了。

看来第二组算式里也有这样的规律,那你能照样子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三)巩固反馈

1、师: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第二回合的比赛了,请同学们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时间2分钟,开始。时间到,全部写完的请举手,老师来采访一下他们几个:你算的这么快,能说一说你的方法吗?(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哦,你是这么算的,我再来采访一下×××,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他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遍。(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同学们我们用他们刚说的方法完成剩下的题目吧。刚刚同学们算的有对有快,老师把这个方法做了一个总结,一起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师:其实这个方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要算,算末尾0前面的数得多少,板书:一算。第二步要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板书:二看。第三步要在积的末尾添上0,板书:三添。

2、师: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挑战吗?课件出示第三回合比赛的练习题。请同学们迅速完成。

请同学们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照样子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算式。集体评议。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下面和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下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大全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三年级付雪伟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2014.4.8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榆树市弓棚镇武龙水泉小学蔡文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最终版)

    人教版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找规律》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最新一年级下数学《找规律》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第1课时。在这里我主要从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范文模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第1课时。在这里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找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2. 教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