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词语
对象误用类易错成语总结梳理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褒贬颠倒类易错成语总结梳理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
都是动词。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
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9.包含--包括--包罗
都是动词。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
都是动词。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
都是动词。存留下来,不使改变。有时可换用。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这跟“保存”有区别。
12.保卫--捍卫
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色彩较庄重。对象不能是人。
13.宝贵--珍贵
都是形容词。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14.饱满--丰满
都是形容词。表示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15.暴发--爆发
都是动词。突然猛烈的发生。有时通用。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
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多形容敌人的行为。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17.抱怨--埋怨
抱怨:都是动词。因不满而责怪别人。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18.卑鄙--卑劣
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19.比赛--竞赛
同为动词。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
比赛: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可以带宾语。
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不能带宾语。
20.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21.庇护--袒护
同为动词。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语义较重。
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语义较轻。
22.辨正--辨证--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23.摈弃--抛弃--放弃
同为动词。丢掉不要。
摈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抛弃:坚决扔掉。语义较“摈弃”轻。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
放弃:不要,不再保留。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
24.不免--难免--未免
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状语。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5.部署--布置
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安排、配置。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26.不至--不致--不止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27.草率--轻率
同为形容词。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可以说“~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28.诧异--惊讶--惊诧--惊奇--惊异
同为形容词。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有时可换用。
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
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
惊诧: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
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
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程度比“惊奇”重。
29.场合--场所
同为名词。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30,苍茫--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31.常常--时常--经常
同为副词。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32.陈规--成规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33.撤消--取缔--取消
同为动词。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
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
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
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
34.陈列--陈设
同为动词。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带有郑重色彩。
陈设:着重指按一定审美观点摆设、布置、供人观看、欣赏。对象是家庭用品等,不带郑重色彩。
35.成果--结果--效果
同为名词。好的成效、好的结局。
成果:只指好的结果,常用“大、小、伟大、丰硕、巨大”等词来形容。范围较窄,一般指人们长期辛勤工作的收获。
结果:中性词。兼指好的和坏的。可用“好”、“坏”等来形容。范围较广,可以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局,也可以指客观上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结局。
效果:中性词。但以指好的结果居多。坏的结果较少。可以用“好、坏、大、小”来形容。范围较窄,常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果。
36.迟疑--踌躇--犹豫
同为动词。拿不定主意。
迟疑: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踌躇:着重指行动,是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书面语体。
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常用。
37.充斥--充满--充溢
同为动词。某间由不满(或空)到满的变化,填满,装满。
充斥:贬义词,带厌恶色彩,指到处都塞满。
充满: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事物。
充溢:比“充满”的程度重,装得满满的,或指充分流露出来。具有形象色彩,象水装得很满或过满那样。常用于文学语体。
38.充分--充足--充沛--充实--充裕
同为形容词。足够,不缺乏。
充分:着眼于程度或限度方面,有时指足够,常形容理由、信心等抽象事物;有时指尽量、完全,常形容休息、利用等行动,多作状语。
充足:着重指数量足够,能满足需要。常形容物品、资金、光线、空气等具体的东西;有时也形容理由、论据等抽象的事物。
充沛:不仅足够,而且丰富、旺盛。一般形容精力、感情等。
充实:着眼于内部,是“虚空”的反面。一般只形容内容、知识、力量、人员等。还可以作动词,使充实、加强之义。
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一般只形容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
39.憧憬--向往
同为动词。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爱慕而追求,渴望得到或达到。
憧憬,褒义词,想象理想中的美好的事物。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向往:中性词,一心想着,充满希望。对象不一定是好的事物,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用。
40.矗立--耸立--屹立
同为动词。高高地立起。
矗立: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
耸立:着眼于高。高得突出地立着。
屹立:着眼于稳固。原指山稳固而高高地独立着,后来比喻其他东西或人坚定不动地独立着,因此常说“屹立不动”。可以用于物,也可以用于人。
41.创建--创见
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42.创立--建立--树立
同为动词。造成新的事物。
创立:创造性的建立,着重指开创,造成前所未有的事物。一般用于褒义。对象常是抽象的、重大的,如国家、政权、组织、学说、体系、事业等。
建立:泛指造成新的事物。用于抽象意义,是“使产生、使形成”;用于具体意义是“建造”。对象较广,可以是抽象的重大的,也可以是友谊、联系、威信等。还可以是具体的,如厂矿、电站、基地等。
树立:着重指积极地使形成、确立起来。多用于褒义,少用于贬义,对象常是某些抽象的事物,除了思想、信心、威信等之外,多是风格、作风、典型榜样、旗帜等。
43.窜改--篡改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常常指错误地改易、变更。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学说、精神、指示、经典著作(的精神)等。常指用假的、错误的,取代或曲解真的、正确的东西。
44.叮咛--叮嘱--嘱咐
同为特意告诫对方记住。
叮咛:词义比“嘱咐”重,是反复嘱咐。
叮嘱:词义更重,是反复多次嘱咐,语重心长,多用于长对幼、上对下,嘱咐:告诫对方记住。比“叮咛”、“叮嘱”词义轻。
45.度过--渡过
度过:经过、通过一段时间,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
渡过:常用于有水面的空间。如江、河、湖、海或难点、难关、危机、困难时期等。
46.断定--确定
断定:着重指由推理、判断而下结论。
确定:着重指毫不含糊地、明确地决定。
47.对比--对照
对比:多指比高低、上下、大小、优劣等,在这一个意上,既可以用于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如男女、新旧、大小、强弱、轻重、长短、冬夏、今昔等),也可以用于并列的事物(如产品、速度、效果、力量、人心等)。
对照:有时表示相对、映衬,在这个意义上,多用于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有时表示互相比照、参看、参照,在这个意义上,用于相关联的事物(如文白对照、言文对照等)。
48.恶果--后果
恶果:贬义词。专指坏的结果和坏的下场。程度比“后果”重。
后果:中性词。有时泛指将来产生的结果,但更多的时候是指坏的结果。这时它的前面常加贬义形容词。
49.遏止--遏制
遏止:着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
50.法制--法治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常用词语及解释
操控:指的是掌握运用或驾驶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支配:是指支配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
决定: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主宰:主观理解为对事情的变化有决定权力。
规律: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原理:普遍的或基本的规律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
流程:从原料到成品的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
范围:上下四周的界限
条件:1事物存在,发展的影响因素。2所具备或处于的状况
优势:比对方有力的形式
机会:有利的时机
瓶颈:比喻整体中易生阻碍的部分
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
障碍:1.阻挡前进的东西
2.阻挡,使不能顺利通过
困境:困难的处境
销售:向第三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生产:用工具创造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改进:1.改变原有状况,使得到提高
2.提高价值或质量使之更有利可图、更受人欢迎
推广:扩大应用或施行范围
理由:事情的道理,根由
方法: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渠道: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
优惠:优待;给予好处。引申为是比一般的优厚。超于一般
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滋生:1.繁殖;生育
2.引起;产生
允许:答应,同意
容纳:1.指方便地或不拥挤地装载
2.能装下
3.容许,听得进
再现:过去的情况再一次出现
展现:展示,明显地表达出
融合:1.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
2.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浓缩:泛指不需要的部分减少而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高
接收:1.接纳;收受
2.依据法令收归己方所有
接纳:接受;收纳
接受:1.承受接受演说的邀请
2.采纳接受新思想
接受:意思是指接替、携手
笃定:一指极有把握;二指从容不迫,安心;三指放心
确定:明确肯定
淡定:冷静,镇定。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磨难: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
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
磨励:指用磨擦法使物尖锐,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
波折:事情进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变化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
干燥:指缺乏水分。犹干旱
干旱: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使土壤天气干燥
干涸:形容(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干裂:指因干燥而开裂。涂层破裂时出现细碎裂纹的现象
萌生:开始起步;开始发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
萌动:指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
觉醒:本义都是睡醒,从睡梦中醒来的意思。后引申为醒悟,觉悟。
苏醒:1.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2.唤醒;使觉醒
。引申为醒悟;觉醒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模拟: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展示:展开其内容,通过知觉感受,实现预期效果的过程。摆出来让人看
展现:是指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思。
平庸:是指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
固执:固执,本指坚持不懈,后多指坚持成见
偏激:指思想、主张、言论,行为等
过火,有失中肯或是超出大众的理解接受范围,无法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偏执:过分的偏重于一边的执著
破解:揭破,解决
解读:阅读解释,分析
反观:指一种求知的方法,对比观察。从另一角度观察事物或以另一事物对比当前事物
反思:反省,思考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自豪
自卑: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自负:自负就是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
成见:定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戒备:警戒准备;警戒防备
恒久:永久;持久
永恒:永远不变;永远存在迷人:沉湎于某项爱好或某种事物的人
可贵:是值得珍视,值得倡导
基本:是指根本的,一个基本的事实
纯粹:1.不搀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2.没有搀杂的;同一个类型的3.真正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的坚定:指意志坚强,不动摇。
率真:直率而真诚
画卷:1.成卷轴形的画2.比喻动人的壮丽场面
轮廓:物体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事情的概况,前景:将要出现的景象和情形
蓝图:引申,指希望和前景
翻版:1.翻印的版本2.比喻照搬、照抄或生硬模仿的行为
传人:1.传授给他人
2.接传某一艺术流派风格的人;接班人,后代
回响:1.回声;反响2.指声音回旋激荡。如:隆隆的炮声在山谷中回响
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底线:一指最低的限度,必要条件,二指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
原则:代表性及问题性的一个定点词,行事所依据的准则
根基:基础
根本:指基础或本质;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
损害:是指人身权品质的贬低,或者说是指一定行为或事件使某人的人身遭受到不利、不良后果或不良状态。
混淆:指迷惑,将一样东西误认为另一样东西。
冒犯:指言语或行为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
亵渎:轻慢;冒犯,不恭敬。
删除:删去删除重复的部分
清除:指全部去掉;扫除干净。
剔除:削除;除去;挑出并去掉不合格的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词语总结
1.“兄弟阋墙”比喻内部争斗。
2.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说话。
4.不容置疑:真实可信,表示论证严谨,无可怀疑。5.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6.“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多含有贬义,但现在经常误用于形容人或者事物很红、很抢手; 7.“红极一时”,指在一段时间内受人追捧,强调的是时间。8.“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顾此失彼,穷于应付.9.“江郎才尽”比喻才情减退.10.“临危授命”是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临危受命”才是指危难时期被任命.11.“虚辞”是指浮夸不实的言语,与实词相对的应为“虚词”.12.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13.不可理喻指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含贬义.14.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15.“如数家珍”指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16.“马尾穿(拴)豆腐——提不起来” “这真是孔夫子搬家――全是输”
17.顶真修辞,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18.“耿耿于怀”是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19.“安步当车”是指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20.“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21.“二一添作五”意为每人各分一半.22.“火中取栗”意为“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23.“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
24.“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25.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夷”是平常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
26.特立独行:形容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
27.“理想”的意思是对未来的事物合理而有根据的设想或者希望.28.“遐想”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29.“幻想”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30.“奇想”是奇特的想法
31.“理想”是对未来的事物合理而有根据的设想或者希望 32.“盛誉”是极大的名声和荣誉 33.“盛名”是极大的名声
34.“启发”是道理不直接说出,而用开导、提示的办法,引起对方的联想而有所领悟,也作名词,侧重不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相关事理,使人打开思路 35.“启示”是启迪指示,使有所领悟,也作名词。“启示”一般是直接提示或者揭示出事物的道理,使人明白。“启迪”的意思和“启发”、“启示”差不多,但是具有更强的书面语色彩。
36.“帷幕”是挂在舞台或者室内的用做遮挡的大块织物,常常用“揭开/拉开帷幕”来表示一个盛会的开始
37.“序幕”是正剧之前的一场戏,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38.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39.恰当:正好,恰逢;合适,妥当。
40.嗤之以鼻:嗤:讥笑。用鼻子吭气,表示轻蔑或看不起。
41.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42.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43.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44.“尖刻”指尖酸刻薄,多形容语言;“尖锐”指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或言论激烈。45.“尖刻”指尖酸刻薄,多形容语言
46.“尖锐”指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或言论激烈 47.“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48.“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49.“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50.“接待”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招待”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款待”则指亲切优厚地招待;“礼待”是以礼相待。51.“纵览”指放眼观看,任意浏览
52.“综观”指综合观察,从整体或宏观上进行观察 53.“总揽”指全面掌握
54.“包揽”指招揽过来,全部承担
55.“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多用作褒义 56.“山河破碎”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 57.“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58.“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
59.“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60.“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已经不足为奇了 61.“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62.“专心致志”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63.“多如牛毛”形容极多
64.“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5.“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66.“待遇”一词不合适,待遇多指在社会中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大自然给予的。67.“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68.“奥妙无穷”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69.“发人深省”指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70.“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71.“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7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
73.“匠心独运”形容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74.“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容易解决 75.“不攻自破”是指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或站不住脚,比喻事物的荒谬 76.“得天独厚”意为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77.“惟妙惟肖”意为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78.“无所适从”指的是不知道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79.“指导”侧重指示、教导、指点;“引领”侧重“引导”。
80.“规范”是指典范、合乎模式或者约定俗成的标准,是指有限制约束,而这一点在原文中无法看得出来。
81.“无所适从”指的是不知道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82.“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83.“举棋不定”意思是说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 84.“优柔寡断”指的是犹豫、不果断.85.“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
86.“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87.“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88.“官官相护”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89.“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人,指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或者晚辈对长辈的态度; 90.“敬畏”,敬重而畏惧,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出发对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
91.“肆意”指任意、放纵地;“决意”指拿定主张、决计。92.“决然”表示必然、必定;“绝然”是完全、绝对的意思,比“决然”语义更重。93.“奇崛”谓笔墨新奇刚健,用来修饰“笔墨”合适。
94.“暴戾”和“杀伐”虽然意思接近,但“暴戾”多为贬义.95.“深入浅出”一般形容讲解的效果.96.“平易近人”一般形容人的性格.97.“匠心独具”用来形容艺术构思运用得很独特.98.“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99.“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 100.“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01.“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102.“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与“平俗之辈”相对;“无才之人”没有能力“却要”承担过多的工作,“日理万机”形容工作繁重,置于此处达到讽刺效果。
103.“转移”指转换;迁移
“阻止”指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针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 “避免”指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 “延缓”指拖延;推迟 “减少”是指去掉一部分
“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改变”是指变化,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改换、更改
104.“因小失大”指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
105.“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106.“等因奉此”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107.“因循守旧”意为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108.诚然:确实实在;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109.“猜忌”指猜疑、嫉妒,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揣测”指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解读”指理解、体会;“评议”指商讨、商议,经议论而评定。110.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一点价值都没有
111.“平淡无奇”意思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112.“百无一用”指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113.“暗淡无光”形容失去光彩.114.“检察”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我国专指人民检察院)为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而审查一定法律事实的活动;而“检查”用于日常用语中,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或者指翻检查考(书籍、文件等)或指自我检讨。115、“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116、“不屈不挠”是说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但没有体现多次经历挫折的意思。
117、勇往直前”是说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是人的主观态度,没有体现苦难与挫折。118、“完整”指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完备”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强调不遗漏 “完善”形容完备美好,强调美好
“完美”指完备美好,没有缺点,也是强调美好 119、“截止”指到„„为止,有明确的终止、结束含义,表时间点的语词一般在其前面。120、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121、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122、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123、审时度势,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124、有的放矢,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125、统筹兼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126、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127、“脱颖而出”比喻才能完全显露出来。128、“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129、“涌动”一般用来形容心情、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涌流”指喷涌流淌。130、“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131、“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132、“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133、“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134、“开蒙”旧时指私塾教儿童开始识字学习;“启蒙”是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135、“于事无补”指对事情毫无补益 136、“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37、“无济于事”指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38、“一事无成”指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形容毫无成就 139、“无懈可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140、“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141、“不可思议”:原指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42、“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143、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144、“发展”体现的是一个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145、周密指周到而细密。
146、锦上添花、添砖加瓦、大兴土木、聚沙成塔 147、“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148、“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150、“大兴土木”兴:兴起。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151、“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15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53、“无济于事”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5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155、“螳臂当车”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156、“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157、“门可罗雀”指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158、“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159、“寥若星辰”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160、“人烟稀少”人家、住户非常少;人均居住面积较大;形容地方无人居住,十分荒凉。161、“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162、“面目全非”形容事物改变得不成样子,强调改变 163、“截然相反”是指完全不同的样子,强调的是完全不一样,没有强调差距大 164、“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165、“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容易混淆词语
【爱护 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安闲 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 安顿 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包含 饱含 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包藏 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奴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报复 抱负 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报道 报到】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爆发 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本领 本事】本领:侧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把持 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 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辨别 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伪或好坏。
【变换 变幻】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不耻 不齿】这两个词语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不至 不致】不至: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作为一位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不致:表示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事前做好准备,就不致到时手忙脚乱”。
【部署 布置】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查看 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如“查看货物”。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
细看,如“察看地形”。
【察访 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尘世 尘事】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现实世界,如“远离尘世”。尘事:指世俗的事,如“他整天溺于尘事,不能自拔,哪有精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
【充斥 充满】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是贬义词。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才能 才干 才华 才智】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如“指挥才干”。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和智力,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如“才华横溢”。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如“聪明才智”。
【出现 涌现】出现:运用范围比“涌现”广,它可指人,如“出现好人好事”;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出现好现象”。涌现:指大量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大量的,如“涌现大批积极分子”。
【篡改 窜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猜测 推测】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筹备 准备】筹备:指筹划、考虑,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慎重而重大的事情。准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
【铲除 根除】“铲除”的对象除抽象事物如“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根除”比“铲除”程度重,对象多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
【采用 采取 采纳】采用:重在“用”,采其可用的。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合适的,运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泛。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踌躇 犹豫 迟疑】踌躇:指人的外部表情不果断。犹豫:侧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仓促 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草拟 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订。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度过 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担当 担负 负担】担当:语义比“担负、担任”重,它的宾语多是“责任”、“任务”和“××的工作”。担负:着重于负责,它一般不与表示具体职务的名词搭配。负担:意义跟“担负”相同,但它的宾语有些不同,除“工作”、“责任”外,还与“生活费”、“代培费”等搭配,而且它还有名词用法。
【独力 独立】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如“独立师”;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断定 确定】断定:指由推理判断而下结论。确定:指毫不含糊地明确决定。它还有形容词用法,表示明确而肯定。
【尔后 而后】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即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遏止 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遏制:指制止,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法制 法治】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百姓,处理国事;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轨道”。
【发奋 发愤】发奋:①指振作起来,奋发,如“发奋有为”;②同“发愤”。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强”。
【反映 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反应:主要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分辩 分辨】分辩: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分辨:重在区分、辨明差别。
【浮躁 急躁】浮躁:侧重于不踏实。急躁:侧重于没耐性。、【富余 富裕】富余:是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裕:是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繁重 沉重】繁重:着重于事情多而责任重。沉重:着重于分量重,适用范围大,还可指程度深、关系重大,引申为心情不畅、精神不愉快。
【抚养 扶养 赡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
养。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反复 重复】反复: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多指不同的事物或动作的重复。重复:着重于相同的事物或动作又重作一次。从次数上比,“重复”比“反复”次数少。
【肤浅浮浅】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干涉 干预】干涉:着重于强行参预、横加阻挠,多指用粗暴强硬手段过问或制止,迫使对方服从,如“互不干涉内政”。干预:着重于过问别人的事,一般是给对方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赋予 付与】两者都有交给的意思,但所交的对象不同。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付与:指拿出、交给钱物等,如“他把20万元积蓄付与党组织”。
【过度 过渡】过度:是形容词,指超过了适当的限度。过渡:是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地转入另一个阶段。
【沟通 勾通】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关心 关切 关怀】关心:泛指常挂在心上,重视,注意,对象较广,对人对物都可用。关怀:不仅是关心,而且是爱抚,多用于上对下。关切:比“关心”更进一层,含亲切意味,多用于别人对自己,有时也用于对别人、对事物。
【雇佣 雇用】者都与引进人力有关,但词义不同。雇用:动词,指雇进人力加以利用,不含贬义,如“雇用女工”。雇佣:名词,指用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引申为缺乏主人翁态度与责任感,按酬付劳,含贬义,如“雇佣劳动”。
【怪癖 怪僻】怪癖:指古怪的癖好,名词,如“长期与他接触,你会觉察到他的怪癖?’怪僻:指古怪,形容词,如”他是一个怪僻的人“。
【诡辩 狡辩】诡辩:指常以欺诈的言辞迷惑人,以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狡辩:指理屈词穷,强词夺理进行辩解。
【互相 相互】互相:是副词,作状语,如:互相尊重。相互:是副词,可作状语,又可作定语,如:相互关系。
【国是 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
【涵养 修养】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洪大 宏大】洪大:指声音大,如”声音洪大“。宏大:指巨大,宏伟,如”这出电视剧场面宏大“。
【花序 花絮】花序:指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如”一个荔枝花序,开花可有一二千朵“。花絮: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做新闻报道的标题,如”球场花絮“。
【化装 化妆】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而修饰容貌,或者假扮另外一种身份,如”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她不化妆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了“。
【汇合 会合】者都有聚合的意思,都是动词。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指除水流以外的事物,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几乎 简直】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如”几乎折磨死“。简直:强调语气比”几乎“强,带有夸张,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如:”简直是受骗了“。
【矫正 改正 纠正】”矫正“的对象是某方面的。”改正“的对象是偏差或错误。”纠正“的语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
【坚苦 艰苦】坚苦: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
【讲究 讲求】讲究:重在重视。讲求:重在追求。
【激烈 剧烈 强烈】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强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高、浓度大,运用范围较广,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等,也能形容欲望、感情等。
【激励 鼓励】共同点:都有发动,使人振作、奋进的意思。不同点:”激励“的施动者是精神而不是具体的人,而”鼓励“的施动者只是人。如”这句话一直激励我读完了中学、大学“;”老师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选词语填空“十不要” 文档
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禁忌,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二)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三)语义重复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
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3.有些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经包含了句子某方面的意思。
例题1:华北解放军南下的主力,就像冲决堤坝的洪峰,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不可当 B.势如破竹 C.英姿飒爽 D.长驱直入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势不可当”,迷惑项是“势如破竹”。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势迅猛,不能抵挡,但题干中已有比喻词“像”,故不能选“势如破竹”这个带有比喻词“如”的比喻性成语,而“势不可当”入句后可以跟比喻性成分搭配,恰合句意。
例题2: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______的苦衷。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言之隐 B.言不尽意
C.溢于言表 D.情非得已
【答案】D。【技巧点拨】此题容易误选“难言之隐”。“难言之隐”意为难以说出口的隐衷,与后面的“苦衷”语义重复。
(四)逻辑脱节
使用成语应切合题干中论述的话题,如果在使用中背离了论述话题,就会造成语义逻辑上的脱节。
例题:湖南行测真题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 _____ ;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 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言之成理 矫揉造作
B.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C.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D.言之成理 拖泥带水
【答案】B。【技巧点拨】“言之成理”强调的是合理性,“有的放矢”是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言简意赅”强调语言的简洁准确,第一空中只有“言简意赅”与“简明扼要”在逻辑上相切合。同理,后一空中应填“矫揉造作”,恰好与“朴素、自然”相对应。因此,本题选B。(五)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语义较轻,有些成语语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信口雌黄”与“信口开河”,前者语意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轻,指说话不假思索,随口乱说。再如“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例题:浙江行测真题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 ____,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屑一顾 一无是处
B.颇有微词 一无是处
C.心怀不敬 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 一塌糊涂
【答案】B。技巧点拨: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的程度较轻的成语。而“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所以第一空应选“颇有微词”。
(六)对象误用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范围及对象缺乏了解,就极易扩大其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中公教育专家将成语的特定适用对象分为以下三类:
1.只能用于形容个体或群体。如“莘莘学子”指很多学生;“芸芸众生”指很多人。
2.专用于特定的人物关系之间。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幼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破镜重圆”指夫妻;“萍水相逢”用来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来形容老朋友相遇;“不期而遇”则表示认识的人意外地相遇。
3.适用的于某个类。如“洗心革面”的适用对象是人而不能是物;“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而不能形容风景;“汗牛充栋”形容的对象是书籍而不是人;“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别出机杼”是指作品的出色、创新。
例题:(08浙江真题)自张爱玲在大洋彼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_____ 告别人世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_____,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研究专著和张爱玲评论汇编接连不断。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悄然 蔚为大观 B.悄悄 汗牛充栋
C.悄然 汗牛充栋 D.悄悄 蔚为大观
【答案】A。技巧点拨:“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到屋顶。它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来形容“张爱玲研究”。
(七)感情色彩颠倒
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指成语所带有的感性上的表达色彩,很多成语都有褒贬之分,从而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倾向,与褒贬相对应的则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若句子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便可根据成语的感情色彩快速排除干扰项。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也会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有的词更是可褒可贬,如“标新立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等,这些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例题: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______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等历史陈迹的_______,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领 席卷而来 B.引导 沉渣泛起 C.主导 异军突起 D.引领 纷至沓来
【答案】C。技巧点拨:“沉渣泛起”指沉下去的渣滓重新浮起,比喻残存下来的腐朽无用的事物重新出现。它明显是贬义词,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八)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比如有些成语不能单独使用,有些则能单独使用;有些成语不能用于否定句,有些则只能用于否定句;有些成语能用于被动语态,有些则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等。
例题:优秀的作家将及时听取读者的呼声,不断汲取读者的建议,写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广大读者 _____ 的优秀作品。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喜闻乐见 B.脍炙人口 C.爱不释手 D.津津乐道
【答案】A。技巧点拨:“喜闻乐见”指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文章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爱不释手”指非常喜爱,不舍得放手。“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为”是“被”的意思,“脍炙人口”、“爱不释手”都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由此可排除B、C。
(九)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只能用于自称,比如谦词;有些成语用于称呼对方,而不能称呼自己,比如敬词。这些成语如果不分场合随便使用,就容易犯谦敬错位的错误,从而影响句子整体语境的协调。如:“蓬荜生辉”是谦词,只能对己,不能对人。“虚怀若谷”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例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也算够民主了,说一句_____ 不为过,现在的博主数以千记,相信大家对博客都有自己的看法,众口难调,还是顺其自然吧。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善如流 B.虚怀若谷 C.我行我素 D.大智若愚
【答案】A。【技巧点拨】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它是个敬词,不能用来指自己。由此排除B。
(十)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若只断取某个语素的意义,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意完全相悖。
例题: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题干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