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
系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键盘 ← → 翻页]
李长春同志日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回答这一时代课题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其根本要求,创造性地打造中国话语体系,为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作出贡献。
一、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地追求新的更高境界。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打破西方话语垄断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上关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讨论争议不断升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化,争取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尽快摆脱金融危机。但同时,西方国家又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西方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加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加快变换渗透手法,使我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难度加大。从总体上看,尽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对较弱,西方文化仍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这种“西强我弱”的态势使得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形中受到影响,有的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话语为标准,习惯于照搬西方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套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在这种形势下,努力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无疑是战略举措和长远大计。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了解认识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空前拉近,尤其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更加开放、自信、包容,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大量传入中国,这些都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样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近五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以上,为稳定世界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仍然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在现有的国际传播体系中,这些情况往往难以全面、真实、自动地传扬到全世界。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等,存在着重大差异,这些差异客观上容易成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障碍。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基于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相互之间的力量博弈与利益争夺十分激烈,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心存芥蒂,疑惧重重,不仅不会主动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还会千方百计遏制、诋毁、打压中国,丑化、妖魔化中国,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亟须打造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客观公正地传播到全世界,真正让国际社会全面认识和准确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发展给予理解和支持,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国际环境。
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层出不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理应有与其贡献和地位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实力有所下降,欧美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发展道路一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必将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吸引力感召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紧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改变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国际传播严重“入超”的状态,增强我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关键是用中国的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离不开中国实践。我们要高度重视把握中国实践对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坚持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中国实践是中国话语体系产生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用实践来检验、到实践中指导的鲜明实践特色。坚持实践第一,强调理论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从实践中来,而绝不是从教条和本本中来,这应当是中国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话语体系是基于事件的鲜活理论,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而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封闭体系。丰富鲜活的中国实践,始终是中国话语体系产生的不竭源泉、发展的根本依据和检验的唯一标准。牢牢把握这一点,是成功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先决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当代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作为实践基础的,从总体上看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课题来确立理论主题、建构科学体系的,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以抽象的前提为基点进行逻辑推论。历史是伟大的教科书,事实是真正的试金石。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一切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始终要以中国实践为根本依据,以这一实践为坚实基础。如果忽视这一切,一味盲目地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那么这种“理论创新”无疑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相背离的,注定是经不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研究和解读这种实践的话语体系无疑也要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实践过程必将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关键是要在回答中国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中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推进中国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紧紧抓住中国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紧贴实践发展的理论概括,进行人民喜闻乐见的学术创新,使中国话语体系始终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三、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途径是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是不断推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过程,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的过程。我们要把这样的理论创造作为基本途径,使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气蕴万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与人类文明成果息息相通的开放体系。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我们要以此为遵循,凡是符合三个“一切有利于”的人类文明成果,都要积极借鉴,融汇众家之长涵养自家之优,凝聚古今中外之大成熔铸中国话语体系的巨构。要以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为资源宝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发展,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中国话语体系从中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要适应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的难得机遇,通过发展先进的信息科技,创新现代传媒手段,更新文化传播方式,积极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进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也是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在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概括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离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理论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富有活力且充满变化的中国实践,决定了解放思想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抛弃那些僵化的保守思想、陈旧的思想观念、过时的思维定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中国的话语体系与生生不息的中国实践相一致,与日新月异的中国实际相符合。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趋势,科学应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科学判断。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背后,是对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对客观规律把握的程度和运用的水准,决定着理论创新的层次和水平,也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只有在深入探索规律、获得正确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科学地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确保话语体系符合实际、引领实践。基于中国实践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力探索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大规律”,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运行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律,通过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进而得到新的规律性认识。要及时把规律性认识转化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宝贵资源和构成元素,不断打造更为丰富、更为成熟、更为完善的话语体系。要努力提升理论人才队伍探索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重点是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话语体系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不可替代。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把重点放在凸显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上。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重中之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实践为根本途径、以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民族形式,也使中国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伟大结晶。要以人民大众的实践为理论源泉,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理论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锐利武器。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引领带动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确保中国话语体系的正确方向。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国人民共命运的科学体系,也是集中华民族的期盼、智慧、精神和风格于一身的科学体系。这一话语体系从主要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应当深深地打上中国的烙印,闪耀中华民族的风采,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注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纳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力求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血脉相连。要主动、自觉、娴熟地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使中国的话语体系洋溢着中华文化的风格和气韵。
着眼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转换话语体系。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目的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目标下,打造话语体系与转换话语体系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打造话语体系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转换话语体系能够把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国外受众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展示出来,从而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打造话语体系是基础,转换话语体系是中间环节,二者相互联结、共同作用,铸成赢得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链条。鉴于此,我们要在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方式,适时转换话语体系,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努力扩大“中国奇迹”、“中国震撼”、“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杰明)
光明专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光明网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张璋] 4 1
相关报道:
·希腊“东方化革命”话语体系的形成及反思 ·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
第二篇: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摘要:话语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表达思想与开展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对观察世界的地位、行为方式等将产生重要影响。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意义与价值都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使包含的主张、思想等能被更多的人掌握,并转化成自觉行动。建构中国政治学构建规范化的政治学话语体系,使其成为维护并体现群众利益,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与话语习惯,发挥好政治学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与实践指导力。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68-02
中国政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要建构并全面发挥政治学体系的效用,服务于我国政治建设,必须构建适合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同时,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所获得成果、政治学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及政治学方面所获成就和理论队伍研究建设实际,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构建适宜当前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发挥政治学服务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展示政治学发展实践价值,说明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政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文化、技术水平以及人们的认知上的束缚,势必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其都始终围绕政治发展的终极价值所开展的,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价值的阶段性展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是通过透视理念,采用理论形式去展现政治学发展的实际价值。如果政治实践价值在整个政治学话语体系中迷失,政治学话语体系势必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1]。因此,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展现发展的社会价值。同时,政治学话语体系也应该全面反映政治发展实践。经大量的实践表明,对全面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学话语体系,都是对政治发展实践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进行的系统思考。全面反思政治发展实践历史,更全面进行总结经验,而审视当下和未来,是为了保障价值的所在,设计未来不仅是实现更好传承政治发展的实践重要价值,也是探索今后政治发展的愿望。当前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需要在总结过去、现在以及审视未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系统性总结,提升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水平,满足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基础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为保障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给予了制度性保障。上面谈到的这些制度的顺利运作,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政治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使用并提出话语,很好融入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2]。自从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及改革当前的政治体制,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大量的事实充分表明,党在应对多种挑战、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我国进一步的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广大公民的权利,法治建设、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完备,政治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形成了和谐的对外关系的新局面等等,这些在政治学领域内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难点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从当前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和我国的国情出发,还不得不面对以下困境:一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政治话语体系,不仅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还有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对人民群众来讲,关键好似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能团结一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而对国际社会来讲,需要创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价值追求上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巩固并发展人民民主,但是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整体上不高,并且社会文化发育程度也有待提升,当前的政治体制建设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政治话语体系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追求,还需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3]。
四、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思路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本身体现着某一特质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社会中,不同阶级采用表现其意志与利益的理论来主导政治学话语体系,所以,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在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处于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全面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等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巩固社会发展进程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奠定坚实基础[4]。
其次,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一般来讲,政治学话语体系是在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与语境中的思考方式、价值理念、生存方式以及使用术语总称,本质是政治学人精神与工作特征的整体描述与概括。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是政治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元素,其决定了对政治生活的思考方式、生存方式的抉择。当前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价值取向,应注重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全面巩固并发展厚爱社会主义民主。
(二)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需要遵守政治学发展的规律。一般来讲,话语体系和政治学理论体系、概念、研究方法等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需要使用话语进行表达与说明,但是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全面遵守政治学发展的规律,在全面推动政治学发展的进程中来开展,因为政治学本身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需要坚持采用科学的态度、精神与方法,严谨审慎地对待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在建构政治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由于政治哲学是使用超验以及思辨的方法,对政治的价值、本质以及发展规律开展深层次的解释以及科学论证的学问,影响并决定政治学的学术化、理论化水平,以及对政治的引领力、解释力,呈现出不可代替的认证、评价、建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反观学术史,政治哲学的发展与繁荣总是与社会的变革、进步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需要关注政治哲学方面的探索。强化政治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本体论强调政治学理论与学科发展的规律相符,能更好解释政治现象,全面展示政治发展的规律,同时,政治认识论也能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视角,政治哲学呈现出明显的思辨性特点,这也决定其拥有重要的说服力、解释力以及理论深度,需要关注对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
其次,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也要积极开展政治理论以及政治科学方面的探索。通过全面提炼以及总结政治学的方法、原理、范畴等,建设更为严密、有序的政治学理论系统,提升政治学的解释力,全面扩展政治学研究的议题,始终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发展思路,逐一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学科限制,并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研究,提升政治学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能力。与此同时,也应关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影响到学科状况以及话语体系。因此,政治学研究方法是一重要工具,能决定政治学功能的发挥,创新并全面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让研究方法更为科学合理,也可以适当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提高政治学研究的水平,并全面加大对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引进力度,通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创建政治学话语体系。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实践中去汲取话语体系营养,确保我国政治学话语更生动与鲜明,更富有引领力和说服力。
(三)理顺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
首先,全面理顺好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科学化强调在创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要全面展示政治学话语体系的要义,彰显政治学的生命力与凝聚力,这需要在创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需要全面阐释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规律、本质,做到实事求是。大众化指出建设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重点是阐释为谁开展服务的问题。政治学话语体系本身有其概念、研究方式,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大众化的必要性。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在被广大群众所认知、使用,才能赢得社会实践的广泛认可,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更好服务我国政治发展。实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大众化,不仅要将政治学话语体系植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也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群众的广泛认同[5]。
其次,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需要采用开放的姿态,在全面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并融会贯通政治学话语体系,将其适应我国政治学发展的国情,并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广泛对话政治学话语体系。一是始终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在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长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广泛认可的“民本”“忠恕”“和谐”等思想,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考政治问题的原则,并且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能影响其他国家政治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从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中汲取营养,从当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当前处于优势地位,在政治学范畴、方法、理论、概念等多个方面的话语,已成为世界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借鉴西方政治学话语研究成果,并在不断借鉴与吸收基础上,贡献中国智慧,展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在世界政治学范畴内的影响力。最后,也要尝试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传播与普及,让中国话语体系承载的内容得到世界的广泛理解与认可,全面发挥中国政治学话语的效能。
总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不断推动我国政治的发展,同时,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基础,尤其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学发展成果,全面推动了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政治话语体系,不仅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还有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价值追求上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还要广泛借鉴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理顺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全面提升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万华玮.基于政治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J].社会主义研究,2015,(01).〔2〕郑慧.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J].政治学研究,2014,(06).〔3〕于家琦.服务舆情研究服务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J].2015,(03).〔4〕冯志峰.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反思――对九本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调查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8,(05).〔5〕魏姝.中国政治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责任编辑赛汉)
第三篇: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4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一个民族要站在文明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中国理论和学术话语发展进步的过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足中国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勃兴;而文化的每一次跃迁,无不以思想的觉醒和理论的创新为引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多年来,我们党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今天,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坚定的理论自信,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提升中国理论和学术话语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丰富、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过去的30多年,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这一变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远地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进程。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蕴含着先进思想理论的伟大创造,蕴含着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出现有的、流行的“理论框架”的解释范围。面对人类文明史上这样的伟大壮举,我们应该坚信,中国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大国,也能够成为思想理论大国;不仅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能为人类贡献璀璨的精神文化财富。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空前关注,为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出了紧迫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舆论中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场合出现中国学者的声音,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持续升温,当代中国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是世界各国知名大学或智库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同时,都在关注中国的表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中国正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站在世界目光的“聚光灯”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实践所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为我们深化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推动中国理论和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
担当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的历史重任,迫切要求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形象地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人迹罕至的高山。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但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肩负着一系列世所罕见的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仍将面对一系列可以预料、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这一历史进程,离不开科学理论提供思想指导和智力支撑,热切呼唤着理论和学术的创新发展,也为理论创造和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这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二、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核心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是无根浮萍式的主观臆想,不是盲目的自我陶醉,而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明确的内容指向。对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来说,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意义。历经深重的苦难、艰辛的探索和不屈的奋斗,中国人民在反复比较中找到了一条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道路,既没有重复近代许多大国靠对外侵略扩张崛起的老路,也没有照搬别国模式,而是在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牺牲、奋斗闯出来的。走这条道路,是中国近代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对世界的独创性贡献,它拓展了世界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鲜明特征。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结晶,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也为世界贡献了独具魅力的思想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念,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闪耀着“中国式智慧”的光芒,彰显着理论创造的精神,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必将在人类思想宝库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制度体制的内在优势。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比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又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这些独特的制度设计,既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又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近年来,我国圆满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成功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努力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尽管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尽管世界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但缺少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中国学术话语;尽管我们进行了鲜活的实践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造资源,但一些人仍然盲从甚至照搬西方理论和学术话语,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等等。这些都说明,与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相比,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相对滞后。当代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理论和学术的国际话语权。
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真理性而言,还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习惯了按照流行的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来分析问题,并以此为时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当国际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时,西方国家很多人却把探究的目光投向《资本论》,致使这部写于100多年前的巨著重新热销。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力量,认为他是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病理学家”。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无可辩驳的真理性。当今时代,世界正在经历纷繁复杂的变化,人类社会面临诸多亟待攻克的难题。越是这样,越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当代中国,观察当代世界,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
增强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的底气和勇气。很长一个时期,由于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我们在思想理论上说话不那么硬气。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推进,已经到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打开国门之初,我们中一些人仰视西方还可以理解,那么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还是动不动美国怎样、西方怎样,就有点贻笑大方了,恐怕连西方人对你都要少三分敬意。一个只会用别人的话语说话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应该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时,善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加以评判,用自己的话语加以表述。对于西方话语,我们应该变“仰视”为“平视”,敢于进行平等的对话,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理直气壮地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从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对比中说明自己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步西方话语后尘的状况,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
着力提升学术创造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打铁还须自身硬”,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关键还是要提升学术创造能力,真正拿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善于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捕捉创新素材,善于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创造体现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新的学术观点。大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继承我国传统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在打造与理论创新相应的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如“实事求是”这个汉代成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用语一样,我们要善于从我国古代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中去伪存真、吸收借鉴、赋予新义、为我所用,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学术语言,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中国话语”、“中国学派”。
善于用中国话语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质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十分关注,但心态复杂。有的真诚希望了解“中国奇迹”发生的原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有的对中国的制度和政策颇为不解,对中国的未来持怀疑态度;还有的抱着防范和敌视的心态,不遗余力地进行思想攻击和价值观渗透。这就需要通过坦诚的交流,把我们发展的事实、成功的原因、未来的前景传递给国际社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科学概括和提炼,对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包容性发展等重要理念进行深入阐释。特别要针对西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对我们的攻击,旗帜鲜明地亮出我们的观点和主张,讲清楚我们的民主观、自由观、人权观,讲清楚我们的新闻观、法治观,讲清楚我们的民族观、宗教观,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偏见和误导。要研究对外传播艺术,坚持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特别是善于运用国际社会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伟大的实践孕育催生伟大的思想和理论。我们相信,中国道路的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强国,而且将是一个理论大国、文化强国。当代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只有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足中国实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和学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执笔:张伯里)
第四篇:习近平:上合青岛峰会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
习近平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 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办得很成功,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作出了很大贡献,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细致,体现了世界水准,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谨向为此付出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
习近平强调,举办上合峰会,为青岛、为山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认真总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放大办会效应,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此次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首次召开的峰会,来自1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0个国际组织或机构负责人出席峰会,注册外宾超过2000人,参与采访的中外记者超过3000人,成员国领导人签署、见证了23份合作文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成果最多的一次峰会。
励精图治图形天下智慧海洋、智慧渔业、智慧自然资源领域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软硬件系统开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智慧海洋规划咨询等服务,擅长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导航系统(BDS)、三维可视化制作与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五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服务领域涵盖海洋生态环保、海洋资源管理、海洋预报减灾、海洋执法、海洋发展规划、海洋经济、水产品、渔政许可、渔业产业、渔业执法等。
第五篇:党员学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心得体会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中华文明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创造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为历史文物配好“护身符”。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历史文物,能更好探寻中华文明之源。古为今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文物更是注释历史的“活字典”。它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样,是凝聚古代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作为财富的保管人,我们要把所在地的历史文物保护好,特别是乡镇级地区,乡镇地区的历史文物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是保护历史文物防线的薄弱点。乡镇各级部门要依法参与历史文物保护、对急需抢救的文物本体实施各级文物保护工程。同时,做好周边环境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实行“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保护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积累几千年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为考古事业培育“下一代”。“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近期,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必须依靠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薪火相传、精神接力。但目前真正投身于此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考古情况的需要。鉴于此,应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乡镇政府可聘请知名考古学家在中小学等公共场合开办讲座活动;
相关部门可借助新媒体、可视网络等传播和科技手段,经常举办文物考古、鉴定专业知识培训的有关活动,让大量新生代的青少年能接触、了解考古,培养乐趣,为我国考古事业注入新血液。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统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是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客观记录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乡镇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历史演变潮流的冲击中面临着消失,作为时代的继承人,我们要在传承并注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提升乡土文化内涵,让子孙后代记住乡愁。将休闲娱乐与传统民俗有机结合起来,举办以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活动,还可以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将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扩大影响力和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