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相信孩子,收获意外惊喜
相信孩子,收获意外惊喜
第八周快到了,接大队部任务,我们班准备下周的国旗下活动!大队部老师不忘鼓励我们:上周的国旗下活动开展得挺精彩的,七班加油哈!
接到任务,立即行动!首先确立主题“爱护公物人人夸”,目的是教育孩子爱护身边公物,掌握正确使用公物的方法。主题确立了,得立刻编写一个剧本。说干就干,我马上坐在了电脑前面。可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脑子似乎像塞了一团棉花一样,任我怎么想象也脑袋中也还是一团乱麻,我真是体会到了“闭门造车”之苦呀!时间紧迫,看我着急的样子,办公室老师们纷纷给我出主意了:你找你们班孩子一起商量一下嘛,孩子们肯定有办法的!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是啊,应该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创作!我立刻找来班委,给班委大概说一下,意思是下周是我们班的国旗下活动,主题是“爱护公物人人夸”,表演形式可以小品,儿歌,快板等,明白了大概意思后,班委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的说“可以先表演一下一些孩子不正确使用的公物的方法,然后把公物们的受到委屈和伤害表现出来!”呵呵,这是好主意,班委们好能干,行就交给班委们,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好!看我们如此信任他们,班委们热情高涨,上任已来这可是一次重大的表现机会呀.孩子们齐刷刷地向我保证一定把国旗下活动方案搞定!
我将信将疑,刚上二年级的孩子能把国旗下方案做得好吗?没想到班委们立刻分头行动开了,有的去查看一些班级不正确使用扫帚,垃圾桶,板凳,课桌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好惟妙惟肖的表演;有的编扫帚,垃圾桶,板凳受了伤害之后的心灵话语;有的班委组织会写文章的孩子编起了儿歌:“小学生要记牢,学校公物为大家,爱护公物靠大家,桌椅板凳轻摆放,不在门上乱涂画,垃圾废物不乱扔,公共场所说话轻,上下楼梯轻轻走,上厕所时轻关门,水龙头轻轻开,爱护公物人人夸”。看孩子们编得这么好,我暗自高兴,给了孩子们几点修改意见,改好后,我们班国旗下方案就做好了!相信孩子们,给孩子们充分发挥和展现的空间,我尝到了甜头!第八周星期一,该我们班表演了!我和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做着国旗下活动的最后准备工作,看着孩子们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充满信心,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圆满地完成!我们的表现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台下掌声雷动,来观演的家长也竖起大拇指,赞扬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后来,我们编的儿歌做成漂亮的KT板展示在一楼走廊墙壁上,倡义全校孩子一起来爱护公物!
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只要你能适时地激发孩子创造的灵感和欲望,给孩子们创造和展现自己的空间,你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你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篇:意外的惊喜
意外的惊喜
2012年6月6日7点钟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办公室门口,没想到惊喜在等我到来……
我到了医院二楼拐角处,发现一位女士站在我们办公室的门口,表情略有焦急,我的心开始打鼓了心理暗暗的想“天啊!住院的患者来的好早啊?!我的早餐啊又泡汤了,又得挨饿到中午,为什么啊为什么啊?我知道他们今天预约来诊,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医院,可是我还是落在了他们后面,唉!正好中午不用再花钱买饭了”
当我走到他身边时我感到非常意外,她竟然是4年前一位二十几岁乳腺癌患者的母亲,啊!难到阿姨,又来送粽子了?就在这时她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田大夫快把门打开,端午节要到了我特意为你们李运生主任包的粽子自己家做的没有添加剂吃着放心,不多给你们送来尝尝,说着就把粽子放到桌子上,像往年一样的交代我如果吃不完,下次再吃的话一定要重新加热再吃……,我赶紧说“阿姨您太客气了,年年的端午节都过来,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她却说“当年的每一个瞬间我都记得非常清楚,想起来就觉得暖洋洋的,像一家人一样,你年龄那么小却想的那么周到细心又体贴,早来晚归的不辞辛苦一趟一趟的和我聊天唯恐我哪里疏忽大意了,想想觉得心里就特别感动这点粽子根本就代表不了我的感激之心……
阿姨离开后我看着热腾腾的粽子,我也特感动,差点流出了眼泪,心里暖暖的,我们是何德何能让她记得这么多年,年年的端午节来为我送上她亲手包的粽子,真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感动就是这么简单,无需惊天动地,或许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或许是一句暖暖的话语就可以使心与心产生共鸣,他们变得那么亲那么近,持续了那么多年,想想还是那么暖那么感动…….
第三篇:收获意外
在“意外”中收获意外
冷水小学:吴世翠
记得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唯恐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回到预定的轨道进行教学,让稍纵即逝的“灵光乍现”白白溜走。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素材的流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其实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互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即使教师事先准备得再充分也难以预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事件。师生的心态在变,对知识的理解在变,知识经验的积累在变,课堂物件、空间在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变化的情况对课堂各种信息及时地进行捕捉和把握,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意外”,让“意外”带来收获。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天冷极了!当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发现教室里并不像往常那样安静,孩子们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激动!一个个都踮着脚尖儿把小脑袋挤着伸出窗外,有的还干脆踩在了凳子上,眼睛齐刷刷的瞅着窗外那漫天的雪花,有说有笑,好像在欣赏着一件珍奇异宝似的!显然,孩子们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出现,我有些生气了!当我正准备大发雷霆时,我的童心却情不自禁的表现了出来:是啊!多美的雪景啊!我怎么就不懂得欣赏呢?我为什
么还要把孩子们死死地捆在教室里?难道我就不能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尽情的享受这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呢?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激动得手舞足蹈,教室里简直像炸开了锅一样,他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在操场上疯啊闹啊,他们有的张大嘴巴接着雪花,有的蹦起来想要抢到那片最大的雪花,有的悄悄地抓一把雪花塞进别人的脖子里,还有的堆雪人、打雪仗......此时的校园早已变得不再是校园,而是成了他们童年的乐园了!等孩子们都疯够了闹够了,我把他们带回教室,要求他们把自己刚刚在雪地里玩耍的感受写一写,就这样提前精心准备好的一节语文课被我无意之间上成了一节毫无准备的作文课。我在写作方法上稍微加以了指导,孩子们的作文都写得挺不错的!
我感谢这次小小的“意外”,它不光让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还使我懂得:尊重自己的学生,欣赏学生,关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每一次“意外”,因为它极富创造性和感染力。“意外”是一种美丽,它对学生不仅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对教师更是一种机遇,带给我们难忘的惊喜和收获。我们要让“意外”美丽起来,就不仅要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机智的应变能力,而且需要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善待“意外”,在教学中收获“意外”。
第四篇:意外的惊喜周记
在每一个人中,有一次意外的痕迹,也有深刻的回忆,我的回忆还是意外的惊喜,意外的有很多,如意外的收获,意外的发现 原创分享 周记本网,意外的惊喜,最最深刻的还是意外的惊喜。那个时候已经九岁了吧!
在我的生日那一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我问爸爸今天是什么日子,他说:“今天是什么日子呀!”我很失望,又去问妈妈,妈妈和爸爸说的一样,姐姐也说得一模一样,我去同学家前天就告诉了她们了。她们还是不理不睬,看都不看我一眼。爸爸妈妈去上班、姐姐去她同学家里了。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有味,一点儿也不好。我彻彻底底的失望了,她们连我的生日都会忘记。我气冲冲的跑了出去,晚上7:00多才回家,我在姑姑家。回到家,家里的灯还是熄的,就进门把灯打燃了,看见一群人唱生日歌,这声音使我陶醉在歌中,我的失望变成开心,突然爸爸妈妈,姐姐们走过来对我说:“我们怎么会忘记你的生日呢。同学们也走过来对我说:“祝你生日快乐,我开心的笑了起来,让我看到了意外的惊喜。
从这一件事,我看到了爸爸妈妈,姐姐对我的爱,和同学的友谊,我真是一件意外的惊喜。
第五篇:要相信孩子
要相信孩子
2007-6-8 16:35:00
推荐
《要相信孩子》是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著作。在读完这本著作后,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爱孩子”。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其实回头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渴望别人的关爱吗?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为孩子理应获得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爱护。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应坚持以“爱”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爱放在重要地位。这样,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许多老师会说当学生屡屡犯错时,“恨铁不成钢”、“一时难以控制”„„,于是就会发生许多我们不想爱到的事:体罚、误伤„„。那么,我不禁想问一句,“此时,你真的是以爱为出发点吗?”如果我们把自己都当成学生的父母,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就会换作另一种方式?或许家长对孩子的爱中有更多的庇护,但他绝对是以爱为出发点。那么作为一名老师,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过激地言行给学生留下的是什么?只会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同时也有损于教师的光荣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只有怨恨。
如果以爱为切入点来管理学生,许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班有一对双胞胎,二年级时字写得很不规范,总是得“良”。我就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一个字、一个字地找,看看哪个笔画写的好,就圈出来,鼓励他们就这样写。还经常在班上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俩进行比赛,看看谁进步大。这样,一学期下来,兄弟俩的字都进步很大,这不是比一味严厉的要求要好得多吗?
我们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也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尊重是交往的起码准则。因此,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学生,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
当然强调热爱后进生,绝不是放纵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搞无原则的“爱”,而是要处理好“爱”与“严”的辩证关系。没有“爱”就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时,没有“严”,“爱”仅仅是一句空话。我们应针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方式,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我们是学生的老师,更应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伙伴。我们要用深厚的爱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仅是生活上的,更应从孩子的长远角度出发。
让我们爱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