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答案

时间:2019-05-13 05:5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文学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文学答案》。

第一篇:当代文学答案

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填空题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对题干提供的“限制性”文字重视不够,在自己答题出现疑问时,没有再一次重量审题目;二是仍然有人书写不规范,出现了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这个题目在设计上有一点问题,以至于有人在“周树人”和“周樟寿”两个答案上拿不定主意。因此,这两个答案都算正确。我们的用意是让大家知道鲁迅就是“周树人”,是周作人的哥哥。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这个题目几乎没有出现错误,只是有的同学填上了“1921”还不放心,还要加上多少月,有些画蛇添足。以后凡出现要求填“______年”的题,都不必再填后面的月份。除非明确要求填“______月”。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这个题目错的也不多,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出现“许寿堂”这样的答案。我猜想,一定是有人问了谁,而回答者有口音,于是,第二个抄袭者也跟着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这个题目看来是是容易的,无人不会。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这个题目的情况与上一题一样,看来大家读教材读得很细。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这个题目在《专题研究》的教材中是没有的,但也几乎没有出错,看来大家都补了课,而且效果很好。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与上一题的情况相同,也是大家补课的功劳。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这个题目会出现错误(填为“达·芬奇”)是我没想到的,虽然是极个别的,但还是说明有的同学读书时粗心大叶,没有注意到“政治家”这个限定。也许,作业题目在设计上如果将要填的空臵于“林肯”之前会更好一些。

9.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这个题目没有出现错误也是我没想到的,不知应归于补课的功劳,还是大家确的对鲁迅有了足够的重视?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其实,这个题目是不应该出错的,即使平时没看书,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在后面的“多项选择题”中,就出现了三个对郭沫若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而这三位诗人中,只有一个是“美国诗人”,但仍然有人将“泰戈尔”或者“歌德”当作了“美国诗人”。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迷惑性,出错的不少。出错者都只注意了“少年时代”、“农民朋友”和“美好回忆”等后面半截的题干,而没有注意到“最后一篇小说”这个限定,因此,很随意地写成了“《故乡》”。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这个题目不应该出错,也几乎无人出错。说“几乎”,是有人出错后及时作了修改。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在这个题目上出错的同学,都有些马大哈的味道,要么写成“鲁四姥爷”,要么写成“鲁四爷”,有的甚至写成“鲁四”。其实,最好的答案应是“鲁”。

14.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这个题目主要是对大家细心程度的考察,也是一种“应考方法”的训练。对于研究者来说,大概都知道《论郭沫若的诗》这样的题目是很容易雷同的,因此,遇到这类题目肯定会重视前后文。在教材中,还提到过一篇《论郭沫若的诗》,但那是张光年的一篇论文,而这里很清楚是“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专著”。

15. 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这几乎是一道送分题,再出错就该打板子。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这个题目错得不多,也许是对《三个叛逆的女性》这个概念没有印象,又没注意到“第一个十年”的限定,而将《蔡文姬》也当作了“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这次作业有一个特点,几乎涉及鲁迅的基础知识题都很少出错。填空题如此,选择题如此,简答题也如此。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这道题在填空题中是出错率最高的,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许多同学在补课时只补了现代文学部分,尚未涉及当代文学部分,虽然我曾经提醒过,对于郭沫若、老舍、曹禺以及穆旦等作家的了解,要注意他们在50年代以后的情况。二是对《屈原》这部剧的情况不是很熟悉,虽然,自己在后面的简答题中还说到过郭沫若在40年代的创作情况,但仍然把它放在了“50年代”以后。当然,还可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明知不对,也不愿再作探讨,就这样去撞大运了。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单选题的情况比填空题要好,出错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第4题和第7题。

第4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以《晨安》或《凤凰涅槃》为“暴躁凌厉”风格的代表。虽然教材上有明确的说明,但我仍主张不要死背教材,要自己多理解。《天狗》和《晨安》这两首诗教材都作了全文引用,不能说读不到。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两首诗都有一股豪气,但《晨安》只是痛快淋漓的一种抒发,而没有《天狗》那种急切的不可遏制的心态,再对照“暴躁凌厉”的含义,选择应该是惟一的。而选择《凤凰涅槃》,我自己认为,主要还是粗心。虽然,人们大多认为《女神》的代表作是《凤凰涅槃》,但我们在题目中特意强调:“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很显然,《凤凰涅槃》与《天狗》相比,更富有诗意,甚至比《晨安》更浪漫,与“暴躁凌厉”尚有一定距离。

第7题出现的错误主要在于只凭自己的主观想像,觉得“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肯定“应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女神》,而对于白话新诗的发展历史还不太清楚。因此,这也说明我们的课还“补”得不够。不过,也没关系,在我们这学期的第八讲,学习穆旦的诗歌时,我们还将较多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到时候大家还可以结合穆旦的诗歌,对现代新诗的发展有一个带系统性的学习。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A. 《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3.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C)。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4.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A)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5.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D)。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9.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D)。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1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C)。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如果说单选题的情况比填空题要好,那么,则可以说多选题的情况比单选题还要好。即使是我原来以为难度比较大的第2题,也几乎没有出现错误。但与单选题的情况相类似,问题仍出在与郭沫若有关的新诗发展史的第5题上。有些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将《女神》看作是“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的那些同学,却有人又能够将《女神》排队在新文学史上的“前两部个人新诗集”这外,真的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当然,在我仔细对比这些作业后,也发现了个秘密:这些答错者大多都是在答对之后自己改成错误的。所以,做作业一定要独立思考,相信自己。

1.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D)。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2.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B)(C)(D)。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3.《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B)(C)(D)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4.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B)(C)(D)。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5.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的情况最有意思,一是两道鲁迅的题丢分的很少,而两道郭沫若的题则很少有满分的。二是我以为比较有难度(无法简单地抄书,需要自己归纳组织)的题(即第1题),虽然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大多比较好,而另外三个比较容易的题,大家反倒一味地照抄教材,不肯有一点自己的意见,也因此而常常出现遗漏,没能得满分。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2.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3.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4.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五、分析题(40分)

这一次作业如果要说有什么“问题”,从具体批改的情况看,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个“分析题”上。作业题面上的要求是:“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而问题正出现在这里。

第一,几乎所有同学的回答缺乏新颖独特的立意。从大家回答的情况看,由于缺乏自己的立意,就找不到自己想说、要说和能说的“点”,只是一味的抄书,这就造成了两个有连带性的突出现象:一是不少同学的回答都几乎近似甚至完全雷同,而且,还不肯自己去拼凑和归纳,只是“就近”照抄的专科阶段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二是由于抄书,一进入人家的思路,就入了人家的辙,身不由己,自己再有想法也插不进去了,只好照猫画虎,结果所回答的内容与题目要求大幅度的错位,有点指东打西的意思,重犯了中学作文最容易犯的低级错误:跑题。

第二,太拘泥于1000字的限制。大家对字数问题的重视是应该的,也是有必要的。因此,有的同学为了比较准确地判断1000字能有多少内容,特意用专门的稿纸,在第一次作业时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问题,也可能是大家没能真正理解“不得少于1000字”的含义,在400字的稿纸上,只肯写两页半,多一行也舍不得。特别是在自己的论述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仍然如此,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大家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审题”不清。在第一个题目中,“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语,是一个提示,并不要求论述,而真正的要求是后面的话:“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那些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下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在回答时用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去讨论与“辛亥革命”无关的问题,主要的“废话”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阿Q的形象”,诸如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也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以及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等等。二是“阿Q的特征”,即“精神胜利法”。三是有关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也许,是大家的确还不太会怎么样来做“40分”这样大的分析题,还不会把自己在做论文和回答简答题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在这个“小论文”中。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反正我是不明白,大家都只选鲁迅的题而不选郭沫若的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说比诗歌容易分析,还是有关《阿Q正传》的内容比《天狗》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可抄的材料?我们等着下一次作业再看吧。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下面我推荐两篇作业,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其一: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思路开阔”,能够从作者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中对回答作品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即使是抄书也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一本,而缺点则是未能“紧扣题目”,多抄了一段“精神胜利病”,因此,阿Q也被多杀了一次。另外,也没能具体地举例。但由于不是完全的“文抄公”,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病句。所以,也是不能满意的。

作业(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登上文坛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2.郭沫若与郁达夫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4.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部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叶圣陶(叶绍钧)。

5.小说《骆驼祥子》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6.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7.茅盾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

8.赵园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9.闻一多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10.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1.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认为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是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的。

12.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3.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星空》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药》有精彩的描写。

15.《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大赤包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

17.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是最具活力的现代作家,这时期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18.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篇小说。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的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和祁天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离婚》中的张大哥。

在这次作业中,填空题全对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不乏大家共同讨论的情况,对于平时作业,这是可以允许的。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第1题,出现了两种答案(沈雁冰、沈德鸿),由于这是因为命题的模糊性造成的,所以两个答案都算对。当然,如果题目改为‚茅盾早在他1928年登上文坛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当时以---------的名字而著称。‛就不会出现歧义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有的同学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仍然填上了‚沈德鸿‛而放弃了‚沈雁冰‛,这似乎也说明大家对题目的要求理解得还不太够?只看见了‚原名‛二字,而没有考虑到后面的主干内容。

二是第9题,虽然只有一个同学将‚闻一多‛写成了‚郭沫若‛,肯定是他(她)看见了《女神》就本能地想到了郭沫若,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粗心,没有认真地审题。

三是第14题,居然有好几位同学都将《药》写成了《娜拉走后怎样》,出现这样的错误,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这样呢?原因只有一个,有人没动脑筋,人家错了,自己也就在劫难逃了。

四是第16和18题,对郭沫若笔下的几位女性形象还没有弄明白,搅成了一锅粥。也还有人将郭沫若40年代创作的《屈原》看作是50年代 以后的作品。出错的同学虽然不多,但问题却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是上一次作业已经涉及的问题,是不应该再错的。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上次就没有真正掌握,不是人云亦云,就是没过脑子。

五是第17题,不少同学以为是《四世同堂》或这部作品 的第三部《饥荒》。

从后几题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错误看,我认为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补课补得不够,对当代文学的知识特别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这几位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情况缺乏了解。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B)。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胡风

2.鲁迅小说在艺术格局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在以下作品中,采用“类散文体”的作品是(C)。

A. 《伤逝》

B.《**》

C.《故乡》

D.《明天》

3.在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 才子”的批评家是(C)。

A.茅盾

B.田汉

C.鲁迅

D.夏衍

4.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B)。

A.《二马》

B.《猫城记》

C.《离婚》

D.《牛天赐传》

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C)。

A.《野草》

B.《随感录》

C.《热风》

D.《坟》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B)。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B)。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报·觉悟》

9.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抗之声。这篇小说是(D)。

A.《故乡》

B.《孤独者》

C.《祝福》

D.《长明灯》

10.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B)。

A.《二马》

B.《赵子曰》

C.《离婚》

D.《老张的哲学》

单项选择题错的极少,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错在什么地方,而在于不少同学在答题时还缺乏自信,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最后也许是在参考其他同学的答案后作出最后选择的。当然,我们说了,在平时练习时这是允许的,但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由此养成一个‚优柔寡断‛的习惯,不相信自己判断力,长久以往会越来越没有自信。二是担心只听了人家的意见,自己照着做了也就做了,什么都没记住,分数是自己的了,可知识仍然是人家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空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一辑收录的三部诗剧是(A)(B)(C)。

A.《女神之再生》

B.《棠棣之花》

C.《湘累》

D.《凤凰涅槃》

2.鲁迅小说《铸剑》的设高潮是对于“三头相搏”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A)(B)(C)。

A.眉间尺

B.大王

C.黑色人

D.宴之敖者

3.老舍的前三部小说是在英国完成的(A)(B)(C)。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4.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A)(B)(D)。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药》

5.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A)(B)(D)。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多项选择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仍然是由于命题的疏忽造成的。第2题的答案D本应为‚宴之敖‛(鲁迅的一个笔名),而‚宴之敖者‛则是作品中‚黑色人‛的名字,所以造成了答案C与答案D重叠,估计给许多同学人为地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深表歉意。当然,在作业时选择这两者中的任意一个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但我想,也许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从此之后,大家对《铸剑》中的‚三头相搏‛以及黑色人就是宴之敖者等文学常识,肯定刻骨铭心,是再也不会忘的了。

在这一大题中,错得比较多的是第5题,由于大家对作品不熟,或者是读作品的时间已经久远而又没有再温习,对曾沧海和方罗兰两个人物出自什么作品不清楚,也没有认真仔细地读教材,虽然教材在第59页提及方罗兰的名字时,无法判断这个人物是否出自《子夜》,但在教材第56页上则讲到吴老太爷、曾沧海、冯云卿等不同特点的地主形象。当然,我们出这类题目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大家细抠教材,而是希望直接阅读原著。类似考核作品阅读的题目,在考试中肯定也会有的。也许,这可以作为一个教训让大家来记住。

还有一个教训也应该告诉大家:有一位上次作业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也许是过于认真,也许是过于谨慎,居然在前三个题目上只留下空白就交了上来。我相信她不是不会,而是忘了,三个题,六分啊,说实话我真不忍心下手,但为了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也为了让她留一个教训,下次考试时可再不敢这样‚马大哈‛了,我还是下手扣了她六分,她也就没有机会比上次成绩好了。我在这里特意讲出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因此吸取这个教训,无论如何不能让卷子上的题空着。你不伤心,我不伤心,题目也会伤心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回答这一题目,首先应解释什么是‚两极阅读‛,然后,再说明如何才能不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比如,教材中介绍的‚三步阅读法‛等。

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概占半数左右)的同学仅仅回答说,最好能采用‚三步阅读法‛,才能避免‚两极阅读‛的偏颇。虽然,大多把‚三步阅读法‛作了详尽的解释,仍然不能算完整的回答。我认为,大家不是不知道‚两极阅读现象‛,而是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要求。当然,如果题目上再增加一问:‚什么是‘两极阅读现象’‛会更好一些,但是,文学性的题目常常会比较讲究‚艺术性‛,需要答题者自己去理解。虽然有的同学对题目理解得很好,但是,却不会表达,说‚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我们要防止‘文学史读法’和‘非专业读法’,不要陷入……‛也有的同学虽然谈到在阅读经典作品时有‚文学史读法‛和‚非专业读法‛两种阅读法,但仍然没有再进一步,直接说出什么是‚两极阅读‛的偏颇:文学史评价高的作品,大家并不一定喜欢。

2.《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是祁老人的孙子,受过现代教育,为什么还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

回答这一题目,首先应解释什么是‚老派市民‛,说明所谓‚老派市民‛主要指他们的思想特征,而不是指的年龄,然后,再说明祁瑞宣的思想特征与‚老派市民‛的相同之处。

虽然大家都例举了许多祁瑞宣属于‚老派市民‛的理由,有的还举出了具体作品中的一些例证,但主要都是直接从教材上摘抄下来,因此,既显得千篇一律,又没有完全针对题目来回答。问题也算是回答了,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总觉得不那么令人满意。

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首先应说明鲁迅对传统的态度,然后,再例举鲁迅曾全盘否定传统的情况,最后再说明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在这个题目的回答中,我有一个令人高兴的发现,大家基本上可以比较自如地回答问题了,而不再简单抄书。也许,这正是这两个月来大家用功的结果。

4.有人认为,茅盾从最初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怀抱着强烈的功利欲求。对此应怎样看?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可以首先说明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否带有‚强烈的功利欲求‛,然后,再说明你对‚有人‛的看法的看法。

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有本事把它做出一个“标准答案”来,看来,他们都把教材中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了,并没有说明自己对此是怎样看的。虽然对于简答题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对于这种题目还是应该“用自己的话”来说。大家其实都已经谈到了茅盾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却没有在这“责任”二字上进一步展开。

然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有个别同学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不同意说茅盾提倡‚文学要表现人生‛就是有功利目的,却不能自圆其说。应该说,这主要在于他(她)对什么是文学上的功利主义并没有真正理解,想为茅盾辩护,却没说到点子上,不敢说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的特点,也不敢说中国文学在80年代中期逐渐远离政治以前,带有功利性的文学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那一时代主流文学的重要特征。其实,我们的要求也没这么高,要谈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非得针锋相对,非得‚抬杠‛,非得‚反其道而行之‛。

五、分析题(两题中任选一题,40分)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也许,真的是大家对鲁迅有了比刚学习这门课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大家对鲁迅专题是这学期的“重中之重”有深刻的印象,不敢怠慢,总之,在这两个题目中,绝大多数都还是选择了这一题。而且,大多数都做得很好。做得很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目前阶段的情况来说,我认为那就是多了一点自己思想,少了一点照本宣科。我们来看几篇作业的开头,就能体会到大家似乎都有了一点“如鱼得水”的自在感:

其一:“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其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这恐怕是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唯[惟]一。的确,鲁迅对封建制度下的旧文化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有时把话说得很绝,甚至偏激。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其三:“梁实秋在《关于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于胸,一吐为快„„’的确,与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相比,鲁迅对传统的确是严厉批判,是决绝的态度,甚至很偏激,他是对传统批判最深刻、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直接表达了积压多年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例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文章还不成熟,还有些幼稚,但他们就像急于想可以自己走路的孩子,开始大胆地离开父母的双手,自己一摇一晃地迈步了。这是值得欣喜的。

2.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

在这学期不是大重点的茅盾的题目也有人选,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其实,换一个题目做一做,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有的同学为了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至于冒太大风险,采取了“双保险”的方法,将两个题目都做了。这很好,我两道题都判,而且是哪一题的分高,我就记哪一题的分。

在选择茅盾这一题的不多的几位同学中,还有一位同学也得到97分的最高分,这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实,就题目本身在而言,这一题比上一题更简单也更容易,因为,它的问题都很明确,前两问只是一种情况介绍和意见归纳,很像一种客观性试题,是可以拿到高分的,而后一问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又是可以因为‚出彩‛而拿到高分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拿到97分的同学是回答的。

一开头,他(她)很平稳,也很老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宏观研究的展开,以前很少涉及的茅盾思想研究,包括世界观、文艺观、伦理观和美学思想的研究全面 拉开,许多尚未清理的重要课题被提了出来,其中,关于革命家思想家的茅盾和文学家的茅盾的关系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1986年,张光年……‛

在简要地、有条不紊地介绍了茅盾研究的状况后,便直接地进入第二问:‚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分歧:有人认为,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虽然茅盾的小说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指责,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仍然高度评价新文学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如严家炎……‛在这里,回答者虽然引用了大量教材中的文字,有的也显得比较生硬,还没有真正做到运用自如,但其‚衔接‛还算自然,关键是整个思维是清晰的,有逻辑的。

对于最后一问,是这样回答的:‚对于茅盾研究中的不同观点,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个人的观点不同,理解力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但我个人觉得茅盾的作品还是很有文学价值的,我很喜欢他写的《子夜》,处在当时那个时代,茅盾以他的眼睛看到社会的变化,而茅盾又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因此,在那个时代,他肯定是会写出这种时代感很强的作品的,而且在《子夜》这部作品中,茅盾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很到位,把人物的性格变化、内心矛盾等刻画得很深刻。因此,我认为,茅盾的作品是很有价值的。‛应该说,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是最弱的,不但没有能够‚出彩‛,而且也谈不上深刻,语言上也不够讲究,与真正的‚小论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看得出,这肯定不是抄书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的话。作为一次平时的作业,是可以给高分的。

最后,我还有一个希望。要说,人真是不知足的动物,大家的成绩都这么好了,还想希望什么呢。但正是因为大家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成绩,我才忍不住想说。我希望以后的两次作业,大家不要再这么在乎分数,而放开胆子自由发挥一次,把自己的才华都显露出来。再不济,也可以充分利用‚两题中任一题‛的大好机会,用一题去抓分,用另一题去显摆显摆,不知同学们以为如何?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吕纬甫。

2.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苏雪林的《沈从文论》。

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后衬衣,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等等。

4.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虎妞。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6.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

7.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8.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中的主人公。

9.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

11.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12.《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

13.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神”、“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14.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北京人》。

15.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腐蚀》。

16.《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

17.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施蛰存。

18.《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胡四以及洋奴张乔治。

19.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废名。

20.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屈原》。

现在大家在对于填空题已经很少会出错了,我只是不知道大家为此花了多少时间,如果能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那还算可以,不然,肯定会影响后面的题目,特别是最后一道分析题。

出错比较集中地出在第14题“曹禺的三大杰作”的理解上。也许,有人会认为,《原野》也是曹禺的杰作,因为现在有人都说曹禺有四大杰作,还有说五大杰作的(加上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但这个题目的限制是“三大杰作”,也就是说要在曹禺的所有剧本中选出最为优秀的三部,因此,应该填《北京人》。此外,也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第1题,有人不小心,将“吕纬甫”写成“吕伟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我们有明确要求:“不得有错别字”,因此,一个字也将丢掉这一分。还有同学将第20题的“屈原”的“原”字写成上面一个“厂”字头,下面一个元旦的“元”。这是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电脑打不出这个字,辞典上也没有这个字,但平时有人就习惯这么随手写,在考试时是不行的,我们也特别作了要求:“书写规范”。更离奇的是,有两位同学将第8题的《牛天赐传》写成《朱天赐传》,这我就完全不懂了,第二位很有可能是照抄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但第一位同学是看书看花了眼?

在大家拿到手里的作业册上,填空题部分有一个印刷错误,(我自己的电脑中并没错,估计是编辑部没用电子稿,而是自己重新录入的,未校对出来):第7题将“沈从文”印成了“浓从文”,有不少同学在作业本上主动给改了出来,但也有许多同学并没发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C)。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宴之敖 D.眉间尺

2.《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B)的作品。

A. 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3.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B)。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4.请先阅读这段文字:

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

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D)。

A.老舍的《骆驼祥子》 B.鲁迅的《铸剑》

C.沈从文的《边城》 D.茅盾的《子夜》

5.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C)。

A.《理水》B.《出关》

C.《非攻》 D.《铸剑》

6.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A)。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A)。

A.废名B.萧乾

C.林庚 D.芦焚

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D)。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9.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A)。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蜕变》

10.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的姊妹篇的作品是(C)。

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我这一辈子》 D.《四世同堂》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A)(C)(D)。

A.《文学杂志》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报》 D.《大公报·文艺副刊》

2.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它们是(A)(B)(D)。

A.《惶惑》 B.《偷生》

C.《幻灭》 D.《饥荒》

3.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A)(B)(C)。

A.《篱下集》B.《栗子》

C.《梦之谷》 D.《谷》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C)(D)。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B)(C)(D)等。

A.曾文清 B.仇虎

C.陈白露 D.侍萍

令人高兴的是,有同学在这里又为我改了一个错,即第一题的C项《文学月报》,应为《文学月刊》,也许其他同学也发现了,但没有敢改。其实在上一题“单项选择题”的第8题中,《文学月刊》已经出现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

这一题大家都做得不好,几乎是人人都只有照抄书上的两句话: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中说:“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似乎是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从地域文化角度为两派文“看病”,对当时文坛弊病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连“可谓”之类的措辞也不带改一下。在这个题目上,大家丢分的很多,一半以上丢了2分,有的甚至丢了3分,因为连抄都没抄全。也有的对京派和海派作了解释,但没有说到点子上,也因此而丢了1分。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鲁迅为什么会“各打五十大板”,就会说得十分明白:鲁迅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对传统文化一直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对当时的执政府和一切与执政府媾和的人也一直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他与陈西滢的斗争就属于后者,他始终认为这是公仇不是私仇。由于京派作家跟陈西滢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京派中的著名女作家凌叔华也就是陈西滢的夫人,因此,在鲁迅看来,他们主要远离政治实际上也就是在政府的“帮闲”。虽然,在京派作家的眼里,上海的作家都属于海派,但在鲁迅看来,真正的海派是以新旧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下海”捞钱的文人,他们已经堕落成出版商的工具和走狗。

当然,也许我们的题目上也有一些问题,说得不是很明白,应在加上一句“为什么”。但大家无论是在在回答什么问题时,都不能只是简单地抄书,一定要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题目大家都做得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以下主要原因:他放弃了自己创作的个性与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完全按照当时流行的主题先行的路子去深入生活,选择人物,设计情节,如履薄冰,惟恐歪曲了生活,违反了政策。作者本人的创作完成后,又经过多次审查和反复修改,结果成了思想的传声筒,作者所特有的诗意与美感荡然无存。此外,有的同学还补充道,曹禺在创作谈中说,许多剧作家,包括自己在内,都在处理人物思想转变时感到困难,认为这是剧本创作中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此,顾虑太多,不敢放手,结果削弱了人物的性格的鲜明性,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也有的同学补充说,新中国成立后,曹禺的名声大了,地位高了,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领导的看法和态度,创作上的自信心锐减,写作多是为了配合形势或完成领导布臵的任务。1951年他主动提出要写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剧本,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于是他写出了《明朗的天》„„

3.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出现多次的题目,但这个题目犹如一个陷阱,许多同学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或者说读得不全。教材在72页中说,在老舍的“市民形象”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又称理想市民)。但教材在78页中又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显著的位臵。

虽然如此,大家对老派、新派及正派市民及特点的了解已经比较到位了。

4.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最好是先说明“革命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丁玲、胡也频、蒋光赤的作品为例,也可以茅盾自己早期的作品或别的初期左翼创作为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特点说明茅盾小说的发展和变化。有的同学虽然提到革命文学,但由于只是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与革命文学不同,对革命文学的特点并没有作出符合实际的说明。也有的同学虽然也说到了革命的特点,如“文学等于宣传”、“小说应当起唤醒民众的重大责任”等,他们所说这些特点只是一种推测或想象,除了有人说到“公式化”、“概念化”的特点外,并没有说出当时革命文学的一些十分典型特点,如“革命加恋爱”、“三人行模式”、“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愤激情绪”等。

从这个题目暴露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对诸如“革命文学”这样的文学史上常识不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这个题目大家普遍答得不好,比较好一点的同学只凭借着自己对茅盾的了解,十分勉强地作了这样的回答: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是茅盾早期创作中表现出的创作手法,作者主要想为“革命”而写,想通过作品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革命之路,而又缺乏生活体验,使作品显得生硬、牵强,使人感到概念化、说教。而茅盾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创作的《子夜》等一批现代社会剖析小说,重视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概念化,同时也开创了现代社会剖析小说之先河。这类小说„„

五、分析题(40分)

1.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礼赞,即表现在什么样地方。不是问“为什么要礼赞„„”用不着去讲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对作品很熟悉,但不会回答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

选择这一题的同学不多,但也有的同学做得不错。在这个班上,我并没有讲曹禺,在大家做这次作业时,我的关于曹禺的辅导也还有做出来,而有的同学却靠自己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曹禺的创作。

例一,在以蘩漪、仇虎、愫方等人物形象为例,说明了曹禺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后,这样写道:曹禺对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特别敏感,可以说是这位悲剧性剧作家的天赋,当然又跟他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相关。曹禺早年生活的经历是不幸的,他生下来三天,母亲就去世,父亲是一个日渐潦倒的封建官僚,脾气暴躁,在家里动辄发火骂人,整个家庭气氛极其沉闷压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曹禺自小就充满恐惧心理,处处谨慎小心,非常孤独寂寞。成年以后的他依然如此,不爱讲话,善于幻想,对外界的议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作为一个天性脆弱的知识分子,曹禺却在《雷雨》、《原野》、《北京人》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蘩漪、仇虎、金子等性情激烈、充满强大的心理能量的人物,都是他最花心力去塑造的。这也许就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所谓补偿心理。曹禺之所以特别向往“蛮力”,其实正是出于他自身的生存欠缺。

例二,也有同学从曹禺早期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样写道:这段基督教文化的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的人生观、创作观的形成有相当作用。从曹禺话剧创作模式来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典型的社会道德剧:《雷雨》是“迷惘人生的罪恶与罚”,《原野》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北京人》是“原始野性的呼唤”。从曹禺剧作的人物来看,他们都是上帝苦难的子民,可分为贪婪型(如周朴园)、淫乱型(如蘩漪)、仇恨型(如仇虎)等等,这里都渗透着基督教的人文意识。另外,对于前期曹禺来说,“家”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梦魇,一个外在的心狱,而冲出“家”的桎梏,即出走,成为曹禺剧作一再重复的潜在主题。在这种心态下,曹禺创作了一系列人物,使他们在作品中具有一种原始的力量,这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作者要在其作品中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

2.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

有的同学对“牧歌”和“田园诗”是一回事,还是两种不同的两回事并不清楚,心中没数,说起来就不可避免地有些含糊。有的同学甚至说“牧歌泛指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田园诗是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二者究竟什么关系,他不敢说。但也有同学开宗明义,一上来就肯定地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牧歌情调„„”

例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章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这儿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翠翠这个天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滋养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出自天性,无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人性之美来。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的、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扰的精神“自然保护区”。

例二,在对“牧歌”和“田园诗”进行简要说明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边城》就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作者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均已失望的情况下,便在偏远的少数民族那里,在似乎不文明的生活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地处边界有茶峒,生活是那么宁静安谧,然而又是停滞沉闷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那么低微,知足常乐。作家编织了这样一个动情动人的故事„„

例三,回答得最好的,也是行文最为放松和随意的。她在解释了“牧歌”和“田园诗”这两个概念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非常具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我在读过之后,从中体验了两种美的意境,一种是自然环境的美,一种是人性的美。然后再分开论述,最后总结说,作品之所以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是由于作者注重意境,善于“造境”,重在表现风格和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与健康并存,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物的外化„„

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

2.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九叶诗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3. 40年代,郭沫若曾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沈从文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

4.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

5.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6.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鸭子》。

7.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诗创造》杂志。

8.《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丽尼的散文集。

9.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10.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状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11.葛薇龙是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

12.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王佐良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13. 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14.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独语体。

15.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16.沈从文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在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

17.周作人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

18.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等,一类是“空间意象”,如坟墓、古宅等。

19.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第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虹》。

20.穆旦本名查良铮,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也许是由于大家对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已经有所熟悉,都上了路了,所以,都觉得四次作业是一次比一次容易。整个填空题目除了第15题稍有难度外,几乎都不在话下。第6题原以为也是有难度的,但由于在“沈从文专题辅导”中已经讲到,也就不再视作难题了。有趣的是,许多同学做的摹拟试题中都选用了这个题目,这似乎是在说明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考试应该有一些“专题辅导”中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D)。

A.林语堂B.周作人

C.梁实秋 D.俞平伯

2.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D)。

A. 戴望舒 B.卞之琳

C.何其芳D.李金发

3.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A)。

A.胡适 B.郭沫若

C.穆旦 D.闻一多

4.“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A)。

A.《赞美》 B.《出发》

C.《野兽》 D.《合唱》

5.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了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取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D)。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茉莉香片》 D.《鸿鸾禧》

6.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C)。

A.《女神之再生》 B.《卓文君》

C.《棠棣之花》D.《王昭君》

7.“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纯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D)。

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 B.沈从文的《湘西》

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D.沈从文的《边城》

8.“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C)。

A.《父亲》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9.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在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D)。

A.《茨冈》 B.《高加索的俘虏》

C.《唐璜》D.《欧根·奥涅金》

10.“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C)。

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 B.唐祈的《时间与旗》

C.辛笛的《风景》D.唐湜的《骚动的城》

这次的单项选择题相对于填空题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第5、6、8、9题。第5题实际上就在我们的教材中,只是因为大家都把重点放在几部重点作品上,对《鸿鸾禧》没有注意,另外也说明读教材仍然不够仔细。第6题是因对郭沫若在40年代的第一部历史剧没有准确的概念,有人说,如果答案中有《屈原》,他肯定会选这个答案。第8题主要是没有读到朱自清的这篇文章,虽然它已经选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但以为这学期就学小说部分的内容。第9题考的是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关穆旦的内容,许多同学在补课时对当代文学部分没有在意,有些忽视,老实说,出这个题目的原意也正在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注意。

第1、3、4、10题主要是考核大家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向大家说明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这套选择题,除了第2、7两题外,都是有难度的。如果大家能在10分钟内完成(这10个单项选择题),应该说是有理由自信可以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B)(C)(D)等。

A.余华B.叶兆言

C.苏童 D.王安忆

2.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主要有(A)(C)(D)。

A.《八骏图》 B.《月下小景》

C.《大小阮》 D.《绅士的太太》

3.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A)(B)(C)等。

A.《合唱》B.《旗》

C.《赞美》D.《我》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A)(B)(C)。

A.《孤独者》B.《伤逝》

C.《在酒楼上》 D.《明天》

5.对张爱玲有较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A)(C)(D)。

A.《红楼梦》 B.《半生缘》

C.《金瓶梅》D.《海上花》

我们这学期的多项选择题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都过于偏易。这与我们的要求有关,所以,下学期将作适当的调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以何其芳的散文《独语》为例,简要说明“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对于类似的题目(包括“分析题”),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列举其主要的特点外,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作为“举例说明”的重点。

对于这一题,可以先说明其最大的特点,即: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然后,再列举出以下主要特点:如,内敛(指向内心);不交流(冥想型);表现孤独感(孤芳自赏)与荒凉感(自我怜悯);生命体验;幻美色彩(词藻华丽)等等,再选择其中的一点,举例说明。

这个题目的举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方面在《名著导读》中选有《独语》,另一方面,对于简答题来说,仅仅用教材中已经举出的例子,也是足够的。当然,在用有家的现存例子前,应该是先读过作品原文的。

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几乎一夜间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

对于这样的题目,在正式作业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审题”的过程(当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题目就不需要审题了,在这里,只是特别强调而已)。对于这个题目,在审题时,要重点审读“在沦陷区的上海”、“一夜之间”、“市民文化”这样几个限定词。

在回答时,既应说明其表面现象,诸如不同政治倾向、不同文学趣味的各个文学圈子的人都接纳了她,各种主张的刊物都对她表示推许等。也应说明其深层原因,如张爱玲的成就,雅俗共赏、新与旧的结合(古典小说的根基、市井小说的色彩)、洋化环境中的封建心灵和精神创伤。

3.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他们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是“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艺术追求上。比如,20年代的象征派:唯美颓废、含蓄朦胧:晦涩。30年代的现代派:不再晦涩,惆怅忧郁,个人感受。40年代的九叶诗派:历史语境的变迁和诗艺的追求:历史意识、散文美、诗艺的现代化(个人与社会历史的统一,感性与知性的统一,戏剧化与哲理化的统一)。

4.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靡一时?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冰心散文的内容:(爱与美)与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温柔而感伤,含蓄细腻,女性的风致)。二是语体特征:文言文、西文、白话文的统一(以古文为基础),“新文艺腔”(做作的不自然的,与现实语言有距离的局面语言)。三是五四时期的阅读时尚,包括当时的主要读者是涉世未深(刚从封建思想中摆脱出来,处于过渡期中)的青年学生等。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对于“雅”,主要是说明她的“古典小说的根底”,可以从传统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影响(手法和韵味),意象的创造,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选择一个作重点)加以说明。对于“俗”,主要是说明她小说的“市井色彩”,可以从鸳鸯蝴蝶派的影响,通俗化手法。对“新文艺腔”的有意识的反叛等方面加以说明。

最好的例子是《金锁记》,此外,还可以举《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2.你怎样看穆旦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首先,可以说明现代主义诗歌(包括从20年代的象征派、30年代的现代派到40年代的九叶诗派,甚至再到80年代的朦胧诗、90年代的新生代等)在新诗的发展史上说明的地位变化,然后,再说明穆旦在九叶诗派中的地位。

第二篇: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2011-01-07 23:32 《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诗社成立于1956年1月,领袖人物是()。A.余光中

B.纪弦

C.郑愁予

D.洛夫 2.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A.《倚天屠龙记》

B.《天龙八部》

C.《书剑恩仇录》

D.《射雕英雄传》

3.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

A.《烟壶》

B.《美食家》

C.《棋王》

D.《黑骏马》 4.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A.《冈底斯的诱惑》

B.《虚构》

C.《拉萨河的女神》

D.《西海无帆船》

5.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

A.《方舟》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无字》

D.《祖母绿》 6.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A.麦家的《暗算》

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C.贾平凹的《秦腔》 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7.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8.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

A.《绝对信号》

B.《车站》

C.《现代折子戏》

D.《野人》 9.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A.《英雄无语》

B.《亮剑》

C.《历史的天空》

D.《激情燃烧的岁月》

10.《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二,多项选择题

31.20世纪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等。A.宗璞

B.茹志鹃

C.杨沫

D.王安忆 32.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等。

A.《风景》

B.《祖父在父亲心中》

C.《手机》

D.《乌泥湖年谱》 33.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等。

A.《文化苦旅》

B.《风雨天一阁》

C.《山居笔记》

D.《文明的碎片》

34.“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A.梁羽生

B.金庸

C.卧龙生

D.古龙 35.台湾50年代的乡土小说主要有()等。

A.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B.钟肇政的《鲁冰花》 C.钟理和的《笠山农场》

D.廖清秀的《恩仇血泪记》

三、填空题

1.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___________”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2.《___________》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3.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___________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4.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___________、《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5.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___________的《胆剑篇》等。

6.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___________》。

7.___________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8.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___________的《崛起的诗群》。

9.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___________》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10.王安忆的“三恋”是《___________》、《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11.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王蒙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___________》最为典型。12.“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

13.最能代表___________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4.周涛是以诗歌创作步入文坛的,是“___________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80年代中期以后,他转入散文创作,出版有《稀世之鸟》、《秋风旧雨集》、《游牧长城》等散文集。15.60年代后,___________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司马翎”的名义出版。

16.___________第一部武侠小说是1960年发表的《苍穹神剑》。17.在当代台湾小说中,___________的《台北人》、《纽约客》、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的《将军族》、李昂的《杀夫》等被视为经典性作品。18.《饥饿》出版于1986年,是___________最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19.蓝星诗社的发起人主要有覃子豪、钟鼎文和___________。

20.在___________的诗作中,《石室之死亡》不仅是洛夫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四、简答题

1.《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

2.1966年,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是如何谈他们两人的不同的?

五、分析题(30分)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白嘉轩在村人眼中是白鹿原上“头一个仁义忠厚之人”,笃守农耕为本的传统,修身,齐家,治村,为祈雨忍痛自残,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以德报怨,宽宥仇家。可是,他却不能容忍黑娃和田小娥这两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结合,利用族长的权力,把他们打入另册,使他们成为村子里的“贱民”。直至小娥死后,他仍置众人的生死于不顾,掘墓焚骨,继续对小娥加以迫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与刘恒、苏童的“欲望叙事”相比,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等“生活流”小说主要有什么变化?

《当代文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4433313122 二,多项选择题

31--35:123 124 134 234 123

三、填空题(1)荷花淀派(2)三里湾(3)梁斌(4)林震(5)曹禺(6)沙家浜(7)郭小川(8)徐敬亚(9)檀香刑(10)荒山之恋(11)风筝飘带(12)鲁彦周(13)吴伯箫(14)新边塞

(15)金庸(16)古龙(17)白先勇(18)张大春(19)余光中(20)洛夫

四、简答题:

1.A.作品虽然也写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但“这个斗争,并不是摆开阵势两边旗鼓相当地打起仗来„„”,并不你死我活的,而作品最成功的部分,是新的时代环境中农民们的日常生活。B.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不是合作化的带头人王金生,而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党员范登高,以及“糊涂涂”、“常有理”等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落后的富裕中农。在赵树理看来,所有的农民都是可以改变的。C.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2.A.在风格上,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名士气味甚浓;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是现代的“洋才子”。

B.在人物上,梁羽生写名士风流比较有一手,但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精彩;而金庸写恶人、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段誉啊,不够精彩。C.在艺术上,梁羽生擅长写文采风流、豪迈脱俗、纵性任情、笑傲公卿的名士型侠客,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情操高洁,深受读者喜爱。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五、分析题:

A.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B.论述不清晰或不明确。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E.有错别字或病句。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

B.狄 C.娶 D.考

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 B.厂 C.示 D.邑

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

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yú;Kěhàn B.Chányú;Kěhàn C.Chányú;Kâhán D.Dānyú;Kâhán 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 B.屋前臣 C.向陟门 D.美家库

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 B.难谁 C.齐剂 D.赴讣

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臣诸侯,非兵不可。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

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A.其是之谓乎? B.是皆秦之罪也。C.是?元和四年也。D.是以後世? 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14.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A.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D.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15.下面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A.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B.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D.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 16.“干”的本义是()。A.触犯 B.战争 C.冲撞 D.盾牌

17.下面各句,“济”用本义的是()。A.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B.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C.杀黑龙以济冀州。D.(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18.下面各句,“诛”用本义的是()。A.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B.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C.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D.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19.“相”的本义是()。A.扶助 B.辅佐 C.仔细看 D.相貌)。

20.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21.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B.乘今之时,因天之助。C.陈文子有马十乘。

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22.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子路从而后》 B.《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C.《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D.《论语·颜渊季路侍》 2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此句出自()。A.《左传·公孙无知之乱》 B.《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D.《左传·齐桓公伐楚》 25.“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此句出自()。A.《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 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C.《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D.《战国策·郭隗说燕王求士》

26.下面的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 B.之言 C.之貌 D.谓之

27.下面各句,没用复合偏义修辞方式的有()。A.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到成败 B.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

C.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D.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28.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B.《辞源》 C.《汉语大词典》。)

D.《词诠》

29.下列各组字,形符全相同的有()。A.神视福禄 B.恭慢思慕 C.然燕烹焉 D.郎都陵阳

30.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 B.山向伐牢 C.水文漏从 D.即字目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面各组字,全为会意字的有()。A.步戒走比 B.得见新符 C.众示保监 D.徙固阿分 E.冠莫删析

32.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 B.行 C.彳 D.走 E.足

33.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A.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E.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34.一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 B.平仄平平平仄仄 C.平仄仄平平仄仄 D.仄仄平平仄平仄 E.平仄仄平仄平仄

35.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词诠 B.康熙字典 C.助字辨略 D.经传释词 E.经籍纂诂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3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

37.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绌:

38.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慢:

39.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如:

40.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令: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4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其:

42.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

43.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相:

44.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于:

45.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4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哪几种识别方法?(5分)47.具有什么关系的一对或一组字才是古今字?(5分)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则资皮,冬则资,(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越语》)

48.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译文:

49.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译文:

50.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文:

5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文:

5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文:

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53.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而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一)解释下列各句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3分)54.朝秦楚,莅中国 莅:

55.殆有甚焉 殆:

56.欲辟土地 辟:

(二)指出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和意义:(2分)57.朝秦楚,莅中国 朝:

58.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异体字或古字,指出其相应的本字、正体字和今字:(5分)

59.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6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61.盖亦反其本矣 62.皆欲赴于王

(四)把下面几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63.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译文:

64.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

6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译文:

66.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译文:

67.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译文: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D

7.B

8.A

9.C

10.C 11.A

12.B

13.C

14.A

15.B 16.D

17.D

18.D

19.C

20.B 21.A

22.D

23.A

24.C

25.B 26.B

27.C

28.D

29.B

30.A

二、多项选择题

31.AE

32.ABCDE

33.ABCDE

34.ABCDE

35.ACD

三、释词题

(一)36.堪:受得住、经得起 37.绌:贬低 38.慢:怠慢 39.如:到,去 40.令:美,善

(二)41.其:副词,大概 42.或:代词,有的人 43.相:副词,他们 44.于:介词,给 45.以:连词,又

四、简答题

46.形容词用如动词的识别方法有如下几种:名词前边的形容词,如果不是修饰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就用如动词;辅助性代词“所”后的形容词用如动词;代词“之”、“我”等后面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助动词后边的形容词用如动词。

47.一对或一组字之间具有以下几种关系时,它们之间是古今字:一是从造字时间上来看,二者要有早有晚;二是从意义范围上来看,二者要有大有小;三是从意义上来看,二者要在某一意义上相同。如“反”和“返”,“反”造得早,意义范围大:“返”造得晚,意义范围小。同时二者在“回来”这个意义上相同,所以二者是古今字的关系。

五、古文翻译题

48.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译文:有能帮助我出谋划策让吴军撤退的人,我跟他共同主持越国的政事。49.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译文:天旱时就准备舟船,下大雨时就准备马车,以便等待缺乏的时候。50.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文:即使没有各方面的忧患,但谋臣和勇猛的武士,不可不豢养和挑选啊。5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文:现在您已经栖身于会稽山上,这样以后才找谋臣,恐怕晚了吧? 5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文:假如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有什么晚呢?

六、古文标点题

53.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而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七、古文阅读题

(一)54.莅:拥有 55.殆:恐怕 56.辟:开辟

(二)57.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见 58.服:动词使动用法,使„„归服

(三)59.采,古字,今字为“彩” 60.辟,古字,今字为“?” 61.反,古字,今字为“返” 62.异体字,正体为“诉”

(四)63.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译文:我怎么能对这样做感到痛快呢,我是要满足我最大的欲望啊。64.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是想要开辟您的国土,使秦楚等国都来朝贡,拥有整个天下,同时安抚四周的外族。

6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文:用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66.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译文:凭借九分之一的土地想要让九分之八的人归服您,这跟弱小的邹国跟强大的楚国为敌有什么不同?

67.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译文:现在您发布政令施行仁德,让天下所有的仁者都想到您的朝中做官。

第三篇:《中国当代文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小说是(A)。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4.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C)。

A.贾平凹的《秦腔》

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C.麦家的《暗算》

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5.《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A.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6.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一九八六年》 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A)。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

8.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894年正式出版的长篇言情小说(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海上花列传》 D.《孽海花》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9.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

A.郎红浣 B.金庸 C.梁羽生 D.古龙

10.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如果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C)。A.七等生

B.王文兴

C.张大春

D.朱天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A.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

12.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B.都梁的《亮剑》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D.吴强的《红日》 13.《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14.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著名的“朦胧诗”主要有(ABC)等。

A.《回答》

B.《履历》

C.《古寺》

D.《波动》 15.汪曾棋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 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16.10.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酒国》、《四十一炮》和(BCD)等。

A.《透明的红萝卜》

B.《丰乳肥臀》

C.《檀香刑》

D.《生死疲劳》 17.张洁的散文题材丰富,视域广阔,主要有(ABC)等。

A.《我最爱的是这张餐桌》B.《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C.《我是你灵魂上的朋友》 D.《爱是不能忘记的》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18.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指《倚天屠龙记》和(CD)等。

A.《笑傲江湖》

B.《书剑恩仇录》

C.《神雕侠侣》

D.《射雕英雄传》 19.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台湾新女性主义小说主要有(ACD)等。

A.李昂的《杀夫》B.钟肇政的《鲁冰花》C.廖辉英的《盲点》D.朱秀娟的《女强人》 20.纪弦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狼之独步》

B.《卖豆腐的女人》

C.《六十自寿》

D.《石室之死亡》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2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22.《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23.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4.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25.《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26.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27.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28.王安忆的“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29.《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30.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阎连科的《日光流年》等。

31.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32.池莉的小说《生活秀》后改编为电影《生活秀》。

33.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和《我叫刘跃进》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34.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35.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36.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出版后引起阅读狂潮,并改编成电影《火烧红莲寺》。37.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司马翎”的名义出版。38.在当代台湾小说中,《台北人》、《纽约客》、《台湾人三部曲》、《将军族》、《杀夫》等被视为经典性作品。其中,《杀夫》的作者是李昂。

39.高阳的《慈禧全传》、《清宫外史》等小说跨越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鸿沟,具有恢宏的史诗风范和深厚的历史意识。

40.标志着余光中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双向改铸和融合的最高成就的则是他1974年出版的诗集《白玉苦瓜》。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41.在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以及效果。

A.一条线索是少剑波率领小分队乘胜追击,发动群众,准备决战。(2分)B.一条线索是杨子荣打进匪窟与敌周旋,最后双线合一,杨子荣和小分队及群众里应外合端掉匪窟。(2分)C.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这样的结构使得故事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完整,剧情发展波澜不断,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5分)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42.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和不同特点。

A.《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在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显示出90年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B.《秦腔》则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作品通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曾经被视为秦人心声的传统艺术“秦腔”也日趋没落;世纪之交的乡村,正在遭遇空前的发展危机和精神危机。

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车站》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新的尝试,在内容上又融入了作家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什么看法?你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

44.《红高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在高粱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为一种“红高粱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题的? A.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B.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10分)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C.文字欠流畅或不优美。(扣5—8分)D.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2.《蝴蝶》描写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形象是(B)。A.林震 B.张思远 C曹千里 D.钟亦诚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小说是(A)。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4.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B)。

A.《子弹穿过苹果》B.《一个人的战争》C.《同心爱者不能分手》D.《守望空心岁月》 5.《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A.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6.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 B.《难逃劫数》 C.《四月三日事件》 D.《鲜血梅花》 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A)。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 8.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D)。

A.《倚天屠龙记》 B.《天龙八部》 C.《书剑恩仇录》 D.《射雕英雄传》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9.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

A.郎红浣 B.金庸 C.梁羽生 D.古龙

lo.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A)。A.《游园惊梦》 B.《永远的尹雪艳》 C.《思旧赋》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A.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

12.“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A.《三里湾》 B.《林海雪原》 C.《红旗谱》 D.《红岩》 13.《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14.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等。

A.李季的《杨高传》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 15.汪曾棋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 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16.《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ABCD)等。A.赵甲 B.孙丙 C.钱丁 D.眉娘

17.张洁的散文题材丰富,视域广阔,主要有(ABC)等。

A.《我最爱的是这张餐桌》B.《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C.《我是你灵魂上的朋友》 D.《爱是不能忘记的》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18.“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ABD)。A.梁羽生 B.金庸 C.卧龙生 D.古龙

19.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台湾新女性主义小说主要有(ACD)等。

A.李昂的《杀夫》B.钟肇政的《鲁冰花》C.廖辉英的《盲点》D.朱秀娟的《女强人》 20.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ABC)等。A.现代诗社 B.创世纪诗社 C.蓝星诗社 D.后现代诗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2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22.“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23.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25.《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26.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27.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28.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的《玫瑰门》。

29.《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30.1981—1984年间,张承志的《黑骏马》、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邓友梅的《烟壶》、冯骥才的"申鞭》、阿城的《棋王》等,这些作品共同汇成了“文化寻根”的浪潮。31.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32.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33.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和《我叫刘跃进》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34.《山南水北》记录了作家韩少功离开城市来到他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溪峒乡,过起农民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35.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36.旧派武侠小说可分为南北两派。时人有“北有赵焕亭,南有不肖生”之称誉。37.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司马翎”的名义出版。3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有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白先勇的《纽约客》、陈若曦的《尹县长》、王文兴的《家变》等。39.高阳的《慈禧全传》、《清宫外史》等小说跨越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鸿沟,具有恢宏的史诗风范和深厚的历史意识。

40.《石室之死亡》不仅是洛夫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41.在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以及效果。

A.一条线索是少剑波率领小分队乘胜追击,发动群众,准备决战。(2分)B.一条线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索是杨子荣打进匪窟与敌周旋,最后双线合一,杨子荣和小分队及群众里应外合端掉匪窟。(2分)C.这样的结构使得故事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完整,剧情发展波澜不断,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5分)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42.1966年,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是如何谈他们两人的不同的? A.在风格上,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名士气味甚浓;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是现代的“洋才子”。(3分)B.在人物上,梁羽生写名土风流比较有一手,但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精彩;而金庸写恶人、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不够精彩。(3分)C.在艺术上,梁羽生擅长写文采风流、豪迈脱俗、纵性任情、笑傲公卿的名士型侠客,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情操高洁,深受读者喜爱。(3分)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红高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在高粱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为一种“红高粱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题的? 44.什么叫“新写实小说”?以刘震云的《塔铺》为例,说明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区别。

A.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B.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10分)C.文字欠流畅或不优美。(扣5—8分)D.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B)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龚子元 2.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A)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3.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A)。

A.《绝对信号》

B.《车站》

C.《现代折子戏》

D.《野人》 4.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5.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6.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1988年发表的(B)。

A.《哦,香雪》

B.《玫瑰门》

C.《笨花》

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一九八六年》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8.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A)。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 9.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

A.郎红浣 B.金庸 C.梁羽生 D.古龙 10.陈若曦的小说是(B)。

A.《失去的金铃子》 B.《尹县长》 C.《我爱黑眼珠》 D.《纽约客》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1.“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等。

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 12.王蒙在1979年到1982年期间反思革命的小说主要有(ACD)等。A.《布礼》 B.《古船》 C.《蝴蝶》 D.《杂色》 13.《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14.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ABD)等。A.雅斯贝斯

B.尼采

C.荷尔德林

D.海德格尔 15.“性文学”的代表主要有(BCD)等。

A.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B.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C.王安忆的《小城之恋》 D.铁凝的《麦秸垛》

16.从1989年发表开始,刘震云发表了“官场”系列小说,主要有(ABD)等。A.《头人》 B.《官场》 C.《塔铺》 D.《官人》

17.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是(ACD)等。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A.《菜园小记》B.《社稷坛抒情》C.《窑洞风景》D.《记一辆纺车》 D.《爱是不能忘记的》 1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除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外,还有(ABD)。

A.金松岑的《孽海花》B.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徐枕亚的《玉梨魂》D.刘鹗的《老残游记》

19.古龙有两部著名的“系列”小说,它们是(BD)。

A.《武林外史》

B.《楚留香传奇》

C.《绝代双骄》

D.《陆小凤传奇》 20.七等生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城之迷》

B.《我爱黑眼珠》

C.《放生鼠》

D.《乡村教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21.《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22.《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23.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4.王蒙90年代的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集中体现了作家晚年的怀旧情结和对革命的深入思考。

2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

26.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27.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28.20世纪60年代,蔡其矫曾立志要有系统地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地理风情,并先从自己的故乡福建做起,出版了《福建集》。

29.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30.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31.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32.汪曾祺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33.池莉的小说《生活秀》后改编为电影《生活秀》。

34.《山南水北》记录了作家韩少功离开城市来到他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溪峒乡,过起农民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3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36.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后合编为《沉默的大多数》。37.长篇言情小说《海上花列传》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38.《饥饿》出版于1986年,是张大春最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39.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小说的作品主要有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的《将军族》、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等。

40.在洛夫的诗作中,《石室之死亡》不仅是洛夫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41.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存在着哪三种叙事策略?每种策略各说出一篇小说。

A.打破“虚伪的现实”的理性秩序。即以“暴力叙事”打破现实提供的理性秩序。例如《十八岁出门远行》。B.对超验事物的叙事还原。即用叙事证明人类主体的精神,其实真实得如同可以触摸的客观现实。余华在表现精神真实时,使用了两步叙事策略:首先是对细节真实的追求,其次还必须通过叙事表明这些仿真细节的精神性质。例如《古典爱情》。C.对精神事件的叙事重构。即无论小说的细节描写多么逼真,都会在整体的超现实叙事场景中展现出它难以抹去的精神属性。例如《一九八六年》。

42.1966年,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是如何谈他们两人的不同的? A.在风格上,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名士气味甚浓;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是现代的“洋才子”。(3分)B.在人物上,梁羽生写名土风流比较有一手,但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精彩;而金庸写恶人、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不够精彩。(3分)C.在艺术上,梁羽生擅长写文采风流、豪迈脱俗、纵性任情、笑傲公卿的名士型侠客,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情操高洁,深受读者喜爱。(3分)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发表于1957年《收获》杂志的三幕话剧《茶馆》,集中体现了老舍的艺术才华和风格,显示了他在戏剧结构上的大胆创新和成功探索,是老舍对戏剧艺术的巨大贡献。《茶馆》通过对在“茶馆”这一具有社会性的开放场景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旧中国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三个时期的社会风云变幻,诅咒了给人民带来灾难的黑暗年代,为吃人的旧社会敲响了丧钟,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这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加以说明。

44.小娥是《白鹿原》中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代表,甚至死后仍遭到迫害。但在她一生中,却先后爱过三个男人,你如何看待她对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的爱? A.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B.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10分)C.文字欠流畅或不优美。(扣5—8分)D.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第四篇:当代文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当代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 赵树理 的《三里湾》、柳青 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 》(第一卷)。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 》、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__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9、自 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11、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12、《百合花》描述了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13、《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

青年知识分子 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14、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

《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

胡风

文艺思想的批判。

15、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

16、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17、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

《归来的歌》。

18、《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

梁山老汉_。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___郭振山___、郭世富 __和

姚士杰。

1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

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

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0、《天山牧歌》

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2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

常四爷。

23、被冯雪峰誉为 “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

保卫延安。

2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 《 人到中年》

25、路遥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26、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27、第一次文代会

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28、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保卫延安》

29、1951年对电影

《武训传》

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30、1953年,青年作家 李准

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31、女作家

茹志娟

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32、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

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33、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34、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杨朔________。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35、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

《山乡巨变》 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36、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

红旗谱》

、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

等等。

37、《雪浪花》是

杨朔

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38、王蒙的小说 《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 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

茹志娟

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

《百合花》

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39、杨沫的《青春之歌》

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40、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 杨朔、刘白羽

和秦牧。

41、田汉的历史剧 《关汉卿》

是他创作的顶峰。

42、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

《红旗谱》

中的人物。

43、残雪的小说

《山上的小屋》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44、北岛的诗歌《回答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

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 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

D.曹禺的《胆剑篇》

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B)。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

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

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

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4、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B)。

A、《红日》 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百合花》

5、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6、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7、《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

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8、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C)

A、抒情散文《日出》

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

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9、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B)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

B、秦牧散文的特色

C、魏巍散文的特色

10、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A、老舍 B、田汉 C、曹禺

11、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12、“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C)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1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顾城(B)

A《黑眼睛》B《一代人》 C《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远和近》

14、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中有三首最有影响的长诗是(ABD)

A《光的赞歌》

B《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C《鱼化石》

D《在浪尖上》

15、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D)A《红高粱》B《人生》C红旗谱D《天山牧歌》

16、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B)A《龙须沟》B《茶馆》C《丹心谱》

17、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D)A北岛

B、食指

C舒婷

D顾城

1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A)A铁凝

B方方

C残雪

D池莉

19、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D)A《古船》 B《绿化树》

C《北方的河》

D《白鹿原》

20、《保卫延安》的作者是(D)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

21、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C)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

22、《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 23、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C)A.《我的第一个上级》

B.《三年早知道》

C.《不能走那条路》

D.《套不住的手》

24、“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D)

A.《龙须沟》

B.《关汉卿》

C.《胆剑篇》

D.《茶馆》

25、沈振新是小说(B)中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A、林海雪原B、红日C、保卫延安 D、创业史

26、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C)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

A、古体诗

B、新民歌

C、政治抒情诗

D、长篇叙事诗

27、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B)。A、小说

B、革命样板戏

C、诗歌

D、散文

28、以下人物属于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是(BCD)。A、常四爷

B、卢嘉川C、林道静

D、江华

29、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D)。A、《百合花》 B、《关大妈》C、《静静的产院》 D、《哦,香雪》

30、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C)。

A、梁生宝

B、素芳C、梁三老汉

D、郭振山

31、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C)创作的。A、臧克家

B、艾青

C、闻捷

D、贺敬之

32、《红旗谱》中的农民革命斗争发生在(A)。

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

B、抗日战争前后的冀中平原

C、大革命前后的江南水乡

D、抗日战争前后的江南水乡

33、(D)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

A、西戎

B、沙汀

C、马烽

D、李准

34、《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D)。

A、自信

B、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

C、能力强

D、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35、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D)。A、《关汉卿》和《白蛇传》

B、《关汉卿》和《王昭君》

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

D、《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36、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D)。A、《樱花雨》B、《雪浪花》C、《荔枝蜜》 D、《社稷坛抒情》

37、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C)。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8、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ABC)。

A、《哦,香雪》

B、《山上的小屋》

C、《春之声》

D、《现实一种》

39、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B)。A、《小巷深处》B、《沉默》 C、《红豆》

D、《在悬崖上》

40、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D)A、《红岩》B、《青春之歌》C、《红旗谱》 D、《林海雪原》

41、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B。

A、解放战争小说

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 C、工业题材小说

D、新英雄传奇

42、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D)。A、秦牧

B、杨朔

C、碧野

D、刘白羽

43、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B)。

A、主观战斗精神

B、中间人物论

C、现实主义

D、民族形式

44、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D)。A、周立波

B、孙犁

C、沙汀

D、杜鹏程

45、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A)中的人物。A、《创业史》B、《三里湾》C、《山乡巨变》D、《红旗谱》

46、余永泽是小说(B)中的人物。A、《红岩》B、《青春之歌》C、《三家巷》D、《六十年的变迁》

47、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C)。

A、《红日》

B、《在和平的日子里》

C、《保卫延安》

D、《金光大道》

48、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A)。A、孙犁

B、赵树理

C、马烽

D、西戎

4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D)。

A、《静静的产院》

B、《关大妈》

C、《高高的白杨树》

D、《百合花》

50、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D)。A、闻捷

B、郭小川

C、臧克家

D、贺敬之

51、____A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是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A、刘世吾

B、王清泉

C、韩常新

D、赵慧文

52、下面作品中,属于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有:__ABCDE__。

A、《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B、《夜之交流》C、《红旗谱》D、《播火记》E、《烽烟图》

四、简答题

1、《茶馆》在结构上有何创新?(重点)

(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老舍创作《茶馆》的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这个意图的关键是把三个时代被埋葬的必然性写足。老舍采用“人像展览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这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2、简述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1)秦牧开创了“小百科全书”式散文的新形式,人称“小品散文”。2)秦牧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3)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4)秦牧散文富有情趣和幽默感。

5)秦牧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4、《百合花》的艺术特色:(重点)

①讴歌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

③女性视角的叙事特色

6、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重点)

1)选材特点: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

2)人物塑造上的特点: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

3)构思精巧。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

7、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重点)

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五、分析论述题

1、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人物分析: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改。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部、生宝们挨近”。他尽管怀疑、反对儿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站到了合作化运动的一边。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虽然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能够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2、朱老忠形象分析

朱老忠是一个跨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人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他从父辈那里继承豪爽正直、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传统的农民英雄的性格特点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的觉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①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②朱老忠有一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③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为了支持好友严志和的儿子江涛去保定二师读书,他不惜卖掉自己家的一头耕牛;运涛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严志和家遭到灾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带领江涛千里迢迢去济南探监。

3、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重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还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当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更能给读者以回味的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4、简论朱老忠的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论·重点)

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他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第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朱老忠生长在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地,少年时期亲睹了父辈与冯家的斗争,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使他直观地感受到沉痛的压抑,其父留下的“只要有口气,就要为我报仇!”的遗言,滋生了他出于阶级本能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贯串其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他对乡民穷人救危扶困,不惜用血汗钱给朱老明治眼病;卖掉心爱的牛犊资助江涛上学,以及替严家操办丧事,冒险探监等情节,都表现出朱老忠的粗犷豪爽、慷慨仗义。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他经受了大贵被抓去当兵、运涛被捕、严家丧失“宝地”等一系列打击而坚韧不拔;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他没有硬拼蛮干,而是一切从长计议,抱定“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讲究斗争策略,显得深谋远虑、沉着镇定。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自从找到共产党,参加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其反抗便增添了自觉性,并树立了革命理想。他的侠义性,从对少数穷人的患难救助,发展到谋求整个阶级的解放,心胸更为宽广。他的坚韧性,由仅仅依靠朱、严两家孤军奋斗,发展到盼望井冈山的烈火烧到冀中平原,从而最终成为一名农民革命斗争的英雄。其典型意义在于,朱老忠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朱老忠的形象如果不用所谓“英雄”来衡量,那么,他的慷慨、豪迈、讲义气、有远谋、急人所难等等农民好汉的脾气,通过点点滴滴的语言和细节还是表现得很鲜明的。

5、试对两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红日》和《保卫延安》进行比较论述。(论·重点)

1)战争叙事共同点:在规模、气魄上都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战争的伟力;取材于两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以陕北战场为背景,通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的战斗,表现各种类型战争的特点,以一个连队的军事活动为主线,从其撤出延安到返回延安的半年的战斗生活,展示延安保卫战的历程。《红日》以山东战场为背景,以一个军的军事行动为主线,通过描写涟水战役受挫、莱芜战役大捷和孟良崮歼灭战的胜利,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革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2)战争叙事的差异

《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行动;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保卫延安》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其主线是周大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沙漠迷路、打粮站等)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场。《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

3)塑造典型英雄人物。《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但有更丰富的揭示——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群像;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刘胜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民出身的性格弱点。

4)反面人物的描写—— 《保》反面人物<敌对人物的形象>简单化,漫画化。《红》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敌74师师长张灵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主义“天之骄子”的性格,刚愎自用、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5)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①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②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6、简论梁三老汉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是一位善良、勤劳、耿直而又自私、狭隘、守旧的小私有者的农民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的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如他时刻关注互助组的命运,为进山割竹子的梁生宝担心,几次偷看新法育秧,对梁大老汉和王瞎子退出互助组没有好感,等等,反映了梁三老汉一方面不满意梁生宝,一方面又希望梁生宝成功,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梁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就形象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典型性意义来说,在十七年小说中出现的旧式农民形象系列中,梁三老汉是最为出色的艺术典型。他深刻的揭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个历史真理,这是小说思想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五篇:当代文学题库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赵满囤是()的作品《

》中的人物形象。

2、《“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3、()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4、《

》是赵树理响应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而创作的短篇小说。5、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

》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6、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人物。

7、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人物。

8、老秦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农民形象。

9、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

10、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11、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12、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3、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 》中的人物。

14、孙犁的《风云初记》中女性知识分子革命者是()。

15、《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6、孙犁在建国后最早结集的小说散文集是《 》。

17、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 》中的人物。

18、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 》中的人物。

19、茹志鹃的小说成名作是《 》。20、()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21、()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22、茹志鹃的小说《 》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23、“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24、中宣部部长()1956年向文化界和科学界作了题为《 》的报告,阐述了“双百”方针的政策。25、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6、()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

27、王蒙的小说成名作是《 》。

28、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

29、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30、邓友梅的小说成名作是《 》。

31、前苏联“特写”作家()的创作对我国的“百花文学”具有重大影响。

3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 》公开出版。

3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3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3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36、《创业史》发表后,率先对梁生宝形象表示质疑的文学评论家是()。

37、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

》,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

38、浩然在“文革”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39、“写中间人物”是()在1962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40、邓秀梅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41、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 》、《 》、《 》三部。

42、冯兰池是长篇小说《 》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43、知侠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是《 》。

44、杜鹏程以延安保卫战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45、吴强以淮海战役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46、少剑波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47、高云览的《 》是以三十年代厦门劫狱斗争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8、长篇小说《三家巷》的作者是()。

49、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是()和()。

50、冯德英的长篇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改编为同名电影,影响广泛。

51、《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52、《青春之歌》中,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被林道静舍弃的人是()。

53、《青春之歌》和在八九十年代出版的《 》、《 》,被合称为“青春三部曲”。

54、“十七年”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

55、杨沫在建国后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56、《青春之歌》是一部带有作者()色彩的长篇小说。

57、郭小川的新辞赋体是对中国古代()体的一种创造性的转化。

58、郭小川于1949年随军南下,期间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为笔名写作《思想杂谈》。

59、郭小川建国后发表组诗《 》,在青年中引起轰动。60、郭小川的叙事诗集是《 》。

61、郭小川在“文革”后期创作的两篇政治抒情诗是《 》和《 》。62、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创作的新歌剧《 》,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63、政治抒情长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

64、贺敬之建国后创作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 》。65、闻捷的诗集《 》给当代诗坛吹来了一股边疆风情。66、诗人()因为《玉门诗抄》而被称誉为“石油诗人”。67、郭沫若建国后写的第一首颂诗是《 》。68、诗集《红柳集》的作者是()。69、()、()、()的散文创作在“十七年”时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时人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

70、杨朔写抗美援朝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71、老泰山是杨朔的散文《 》的人物形象。72、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的作者是()。73、散文《社稷坛抒情》的作者是()。74、()因为从事多种文体写作,故被人称誉为“一颗繁花树”。75、()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76、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的作者是()。77、散文集《红玛瑙集》的作者是()。78、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79、老舍,原名(),字(),满族,北京人。80、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 》,这是他的创作道路上的转型之作。81、1951年,老舍发表话剧《 》,这不仅是老舍的代表剧作之一,同时揭开了我国话剧史的新篇章。

82、常四爷是老舍话剧《 》中的人物形象。83、《茶馆》中曾经倡导实践“实业救国”的人物是()。84、《茶馆》中的茶馆老板叫()。

85、程疯子是老舍话剧《 》中的人物形象。

86、建国初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87、《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88、话剧《关汉卿》的作者是()。89、朱帘秀是话剧《 》中的人物。90、话剧《蔡文姬》的作者是()。

91、曹禺建国后创作的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话剧是()。92、()的短篇小说《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93、新时期文学的第一股潮流是()。

94、伤痕文学的得名是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 》。95、周克芹的长篇小说《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96、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作者是()。97、短篇小说《我是谁》的作者是()。

98、古华的长篇小说《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99、()在新时期文坛上以“大墙文学”著称。100、长篇小说《将军吟》的作者是()。

101、中篇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的作者是()。102、短篇小说《春之声》的作者是()。

103、王蒙在九十年代创作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包括《 》、《 104、张思远是王蒙的中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105、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男主人公名叫()。106、张贤亮在新时期的短篇小说成名作是《 》。107、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小说喜欢发掘“伤痕上的美”。108、马缨花是张贤亮的小说《 》中的人物。109、钟雨是张洁的小说《 》中的女主人公。

110、()是迄今为止唯一位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111、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小说被誉为“东方意识流”小说。112、蒋子龙的小说《 》的发表,标志着改革小说拉开序幕。113、张洁的长篇改革小说是《 》。

114、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的作者是()。,115、冯幺爸是何士光的著名小说《 》中的人物。116、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的作者是()。117、路遥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

118、路遥的长篇小说《 》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19、韩玄子是贾平凹的小说《 》中的人物。

120、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荣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人物形象中,不是出自赵树理小说中的是()。

》、《 》、《》。

A、小腿疼

B、糊涂涂

C、小飞蛾

D、赖大嫂

2、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不是赵树理的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小二黑结婚》C、《灵泉洞》D、《卖烟叶》

3、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是马烽的是()。

A、《赖大嫂》B、《三年早知道》C、《互作鉴定》D、《登记》

4、赵树理在“大跃进”中创作的引起争议的作品是()。

A、《一架弹花机》B、《饲养员赵大叔》C、《“锻炼锻炼”》D、《邪不压正》

5、孙犁建国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是()。A、《荷花淀》B、《铁木前传》 C、《山地回忆》 D、《风云初记》

6、以下女性人物形象中,属于孙犁创作的有()。

A、吴春儿 B、小满儿 C 蒋俗儿 D妞儿

7、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孙犁的是()。

A、《春暖时节》 B、《山地回忆》 C、《登记》 D《赖大嫂》

8、以下散文集中,属于孙犁在新时期创作有()。

A、《秀露集》 B、《老荒集》 C、《陋巷集》 D、《津门小集》

9、孙犁在晚年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是()。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

10、以下人物中,属于《铁木前传》中的有()。

A、傅老刚 B、马多寿 C、黎老东 D、赵满囤

11、下列小说中,作者是茹志鹃的有()。

A、《春暖时节》 B、《如愿》 C、《百合花》 D、《山地回忆》

12、下列小说集中,属于茹志鹃在五六十年代结集的有()。A、《高高的白杨树》 B、《静静的产院》 C、《百合花》 D、《草原上的小路》

13、“百花”时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有()。A、秦兆阳 B、巴人 C、钱谷融 D、钟惦棐

14、下列文章中,作者是钱谷融的是()。A、《论“文学是人学”》 B、《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15、下列篇目中,作者是巴人的有()。A、《况钟的笔》 B、《“废名论”存疑》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16、以下特写中,作者是柳溪的是()。A、《在桥梁工地上》 B、《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C、《爬在旗杆上的人》 D、《本报内部消息》

17、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刘绍棠的有()。A、《田野落霞》 B、《西苑草》 C、《小巷深处》 D、《美丽》

18、下列小说中,属于爱情题材的小说有()。A、《在悬崖上》 B、《西苑草》 C、《红豆》 D、《小巷深处》

19、下列小说中,属于反对官僚主义倾向的有()。A、《灰色的帆篷》 B、《科长》 C、《改选》 D、《沉默》 20、下列人物中,属于官僚主义形象的有()。A、刘世吾 B、韩常新 C、蒲塞风 D齐虹

21、下列小说,属于“合作化小说”的有()。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2、《创业史》中,所谓“蛤蟆滩三大能人”指的是()。A、郭振山 B、郭世富 C、姚士杰 D、梁生宝

23、下列小说人物中,属于“中间人物”的有()。A、盛佑亭 B、马多寿 C、梁三老汉 D、梁生宝

24、下列小说中,作者是柳青的有()。A、《狠透铁》 B、《创业史》 C、《铜墙铁壁》 D、《种谷记》

25、下列作家中,属于“陕西作家群”的有()。A、柳青 B、王汶石 C、杜鹏程 D、马烽

26、下列小说中,属于浩然的创作的有()。A、《艳阳天》 B、《山乡巨变》 C、《金光大道》 D、《创业史》

27、下列小说中,属于周立波创作的有()。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艳阳天》 D、《风雷》

28、下列长篇小说中,陈登科创作的是()。A、《风雷》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创业史》

29、“高大泉”是浩然的小说《 》中的英雄人物形象。A、《艳阳天》 B、《金光大道》 C、《创业史》 D、《三里湾》 30、《艳阳天》中的英雄人物是()。

A、萧长春 B、祝永康 C、梁生宝 D、王金生

31、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有()。A、《风云初记》 B、《铁道游击队》 C、《烈火金刚》 D、《铜墙铁壁》

32、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解放战争题材的有()。A、《保卫延安》 B、《红旗谱》 C、《红日》 D、《野火春风斗古城》

33、下列人物中,出自《红旗谱》的有()。A、运涛 B、朱老巩 C、严志和 D、少剑波

34、下列人物中,出自《林海雪原》的有()。

A、杨子荣 B、小炉匠 C、白茹 D、周炳

35、下列人物中,出自《红岩》的有()。

A、江姐 B、许云峰 C、徐鹏飞 D、张灵甫

36、下列人物中,出自《红日》的有()。

A、甫志高 B、沈振新 C、梁波 D、周大勇

37、下列长篇小说中,作者是梁斌的是()。A、《烽烟图》 B、《播火记》 C、《红旗谱》 D、《翻身记事》

38、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革命历史小说的有()。

A、《三家巷》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敌后武工队》 D、《金光大道》

39、《青春之歌》中,最后帮助林道静成长为坚定、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的“爱人同志”是()。

A、余永泽 B、卢嘉川 C、江华 D、戴愉 40、《青春之歌》中,向林道静传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A、余永泽 B、卢嘉川 C、江华 D、林红

41、下列人物中,出自《青春之歌》的有()。A、林红 B、戴愉 C、王晓燕 D、余永泽

42、“十七年”时期,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小说是()。

A、《创业史》 B、《红日》 C、《青春之歌》 D、《三里湾》

43、《青春之歌》出版以后,为作者杨沫和作品辩护的著名评论家有()。

A、茅盾

B、何其芳

C、马铁丁

D、郭开

44、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的代表作有()。

A、《厦门风姿》 B《青纱帐——甘蔗林》 C、《团泊洼的秋天》 D、《投入火热的斗争》

45、郭小川创作的叙事诗有()。

A、《白雪的赞歌》 B、《深深的山谷》 C、《严厉的爱》 D、《一个和八个》

46、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中偏重于抒发个人的情感的诗作有()。

A、《回延安》 B、《三门峡——梳妆台》 C、《南泥湾》 D、《放声歌唱》

47、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中偏重于“宏大抒情”的诗作有()。

A、《放声歌唱》 B、《致青年公民》 C、《雷锋之歌》 D、《十年颂歌》

48、以下诗作中,属于郭小川创作的有()。

A、《投入火热的斗争》 B、《白雪的赞歌》 C、《将军三部曲》 D、《厦门风姿》

49、以下诗作中,属于贺敬之创作的有()。

A、《回延安》 B、《桂林山水歌》 C、《雷锋之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50、以下诗作中,属于闻捷创作的有()。

A、《葡萄成熟了》 B、《苹果树下》 C、《舞会结束以后》 D、《放声歌唱》

51、以下诗集中,作者是李瑛的是()。A、《江南曲》 B、《红柳集》 C、《去远方》 D、《骑马挂抢走天下》

52、下列散文作家中,以“知识性”见长的是()。A、杨朔 B、秦牧 C、刘白羽 D、冰心

53、下列散文作家中,以“诗美”见长的是()。A、杨朔 B、刘白羽 C、吴伯箫 D、秦牧

54、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杨朔的有()。A、《雪浪花》 B、《茶花赋》 C、《花城》 D、《日出》

55、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秦牧的有()。A、《古战场春晓》 B、《社稷坛抒情》 C、《海市》 D、《长江三日》

56、以下散文集中,作者是刘白羽的有()。

A、《红玛瑙集》

B、《平明小札》 C、《潮汐和船》 D、《长河浪花集》

57、三幕话剧《茶馆》描写的三个时代是()。

A、戊戌变法 B、军阀混战 C、抗日战争 D、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夕

58、下列人物中,出自话剧《茶馆》的有()。A、王利发 B、唐铁嘴 C、刘麻子 D、常四爷

59、下列剧本中,作者是老舍的有()。A、《女店员》 B、《方珍珠》 C、《龙须沟》 D、《西望长安》 60、田汉在建国后改编的两部著名的京剧剧本是()。A、《谢瑶环》 B、《武则天》 C、《白蛇传》 D、《文成公主》 61、下列人物中,出自话剧《关汉卿》的有()。A、赛帘秀 B、常四爷 C、叶和甫 D、朱帘秀

62、下列剧作家中,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有()。A、老舍 B、曹禺 C、郭沫若 D、田汉 63、田汉在建国后创作的剧本有()。A、《获虎之夜》 B、《丽人行》 C、《关汉卿》 D、《谢瑶环》 64、郭沫若在建国后创作的剧本有()。A、《蔡文姬》

B、《胆剑篇》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65、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是()。A、《伤痕》 B、《班主任》 C、《在小河边上》 D、《雪落黄河静无声》 66、以下长篇小说中,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有()。A、《将军吟》 B、《芙蓉镇》 C、《蹉跎岁月》 D、《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67、下列小说中,作者是刘心武的有()。A、《如意》 B、《我爱每一片绿叶》 C、《班主任》 D、《醒来吧,弟弟》 68、下列小说中,属于从维熙的“大墙文学”的有()。A、《雪落黄河静无声》 B、《大墙下的红玉兰》 C、《风泪眼》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69、下列人物中,出自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的有()。A、谢惠敏 B、邢老汉 C、许秀云 D、宋宝琦

70、下列小说中,属于王蒙重返文坛之后创作的有()。A、《夜的眼》 B、《布礼》 C、《风筝飘带》 D、《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填空题

1、马烽、《三年早知道》

2、小腿疼

吃不饱

3、赵树理、《三里湾》

4、《登记》

5、《赖大嫂》

6、《三里湾》

7、《登记》

8、《李有才板话》

9、《吕梁英雄传》

10、马烽

11、孙犁

12、风云初记

13、风云初记

14、李佩钟

15、孙犁

16、白洋淀纪事

17、山地回忆

18、铁木前传

19、百合花

20、茅盾

21、茹志鹃

22、剪辑错了的故事

23、毛泽东

1956

24、陆定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5、周恩来

26、何直(秦兆阳)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27、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8、小巷深处

29、红豆

30、在悬崖上

31、奥维奇金

32、重放的鲜花

33、种谷记

34、创业史

35、狠透铁

36、严家炎

37、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38、金光大道

39、邵荃麟

40、山乡巨变

41、红旗谱

播火记

烽烟图

42、红旗谱

43、铁道游击队

44、保卫延安

45、红日

46、林海雪原

47、小城春秋

48、欧阳山

49、罗广斌

杨益言

50、苦菜花51、杨沫

52、余永泽

53、芳菲之歌

英华之歌

54、青春之歌

55、苇塘纪事

56、自叙传57赋

58、马铁丁

59、致青年公民

60、雪与山谷

61、团泊洼的秋天

秋歌

62、白毛女

63、贺敬之

64、回延安

65、天山牧歌

66、李季

67、新华颂

68、李瑛69、杨朔 秦牧 刘白羽

70、三千里江山

71、雪浪花

72、秦牧

73、秦牧

74、秦牧

75、刘白羽

76、刘白羽

77、刘白羽

78、杨朔79、舒庆春

舍予

80、方珍珠

81、龙须沟

82、茶馆

83、秦仲义

84、王利发

85、龙须沟

86、老舍

87、田汉

88、田汉

89、关汉卿

90、郭沫若

91、明朗的天92、刘心武

班主任

93、伤痕文学

94、伤痕

95、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96、张贤亮

97、宗璞

98、芙蓉镇99、从维熙

100、莫应丰

101、叶蔚林102、王蒙

103、恋爱的季节

踌躇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

狂欢的季节

104、蝴蝶

105、倪吾诚

106、灵与肉

107、张贤亮108、绿化树

109、爱,是不能忘记的

110、张洁

111、王蒙112、乔厂长上任记

113、沉重的翅膀

114、张贤亮

115、乡场上

116、高晓声

117、人生

118、平凡的世界

119、腊月·正月

120、浮躁

二、选择题

1、D

2、A

3、B

4、C

5、B

6、ABCD

7、B

8、ABC

9、C

10、AC

11、ABC

12、AB

13、ABCD

14、A

15、AC

16、C

17、AB

18、ABCD

19、ABCD 20、AB

21、BC

22、ABC

23、ABC

24、ABCD

25、ABC

26、AC

27、AB

28、A

29、B 30、A

31、ABC

32、AC

33、ABC

34、ABC

35、ABC

36、BC

37、ABCD

38、ABC

39、C 40、A

41、ABCD

42、C

43、ABC

44、ABC

45、ABCD

46、ABC

47、ACD

48、ABCD

49、ABCD 50、ABC

51、B

52、B

53、A

54、AB

55、AB

56、AB

57、ABD

58、ABCD 593、ABCD 60、AC 61、ACD 62、AD 63、CD 64、AC 65、B 66、ABD 67、ABCD 68、ABC 69、AD 70、ABC

下载当代文学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文学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00531答案及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考卷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中心,以刘绍棠、丛维熙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因孙犁的《荷花淀》而得名,作品大多反映冀中农民的生活,在艺术形式上不注重情节的安排,结构类似散文,多采......

    当代文学

    【反思文学】 在“伤痕文学”后形成的文**流。揭示“文革”中人的灵魂扭曲造成的精神内伤,反思建国后的历史,集中反思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主要在于关切个体生命,揭露文革中人性......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第一章 7.郭小川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诗人进入了旺盛的创作期。以后他先后写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

    当代文学大全

    当代文学专题课程知识要点 一、思潮流派与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文学 样板戏 百花时代或双百方针 朦胧诗派 革命历史小说 寻根小说 新历史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二、作家作......

    当代文学

    周二专题 目录 大家好,这里是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 我是大家的老朋友*** 大家好,我是*** 今天是2012年 2月 21 号,星期二 ,农历一月三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明天的天......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和提示首先要全面阅读当代文学教材,对基本的文学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对应该阅读的作品进行阅读。以下的整理为知识要点,不可作为所谓的标准阐释。对文学现象......

    当代文学

    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 1.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北京召开。 2. 茹志鹊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 期 的《 延 河 》 杂 志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