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

时间:2019-05-13 05: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

第一篇: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

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

幽兰操 韩 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李峤 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崔涂 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第二篇:兰花诗词书法

兰花诗词书法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

隐俗之中,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

“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屈 原 《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苏轼《兰花草》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

时最风露香,蓬艾深不风。

丹青与真色,欲裱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兰诗二首

郑燮 咏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鲁 迅《咏兰》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第三篇: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1

晏殊的《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这阕词实质性的东西是不多的。通篇也就只“年少抛人容易去”而已。因此,这也就是他这篇词的主题思想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此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兰花的诗词赏析2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作品赏析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词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来。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巨大的“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整首词的艺术风格,可谓“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张炎《词源》卷下)“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在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有致。

过片“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在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这两句的佳处是无理之妙。

结拍“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在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

此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上下片结句,皆愁极伤极之语。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兰花的诗词赏析3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台上青青麦,姑孰堂前馀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黄庭坚词作鉴赏

崇宁元年六月作者赴太平州(治所今安徽当涂),初九到任,十七日即罢官,一共只做了九天官。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事件,使他感慨万千,一次宴会上写成了这首词。

这首词旷达超然之中发泄了牢骚不平,最后仍归结为物我齐一,表现出作者力图老庄哲学中寻求解脱的思想倾向。一个暂字表现出作者不以进退出处萦怀的超脱。变化的万物本来只是道运行中表现出的一种暂时形式,故宜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入于心。但一夜突变,毕竟难堪,所以还是不免有牢骚,最后又用齐物论否定牢骚,达于解脱。全词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升华为谁分宾主的最高境界,表露了作品超脱放达的士人情怀。

兰花的诗词赏析4

chénɡshànɡfēnɡɡuānɡyīngyǔluàn,城上风光莺语乱,chénɡxiàyānbōchūnpāiàn。

城下烟波春拍岸。

lǜyánɡfānɡcǎojǐshíxiū?

绿杨芳草几时休?

lèiyǎnchóuchánɡxiānyǐduàn。

泪眼愁肠先已断。

qínɡhuáijiànjuéchénɡshuāiwǎn,情怀渐觉成衰晚,luánjìnɡzhūyánjīnɡànhuàn。

鸾镜朱颜惊暗换。

xīniánduōbìnɡyànfānɡzūn,昔年多病厌芳尊,jīnrìfānɡzūnwéikǒnɡqiǎn。

今日芳尊惟恐浅。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的诗词赏析

这首词是钱惟演的暮年遣怀之作,他一生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但最终因未能当上宰相而遗憾。他的阿谀奉上,效果适得其反。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宋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所以词人晚年心气很不顺畅,这首词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创作出来的,是他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

词的笔触极其凄婉,抒发了作者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作品中的“泪眼”、“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上片描绘了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而这仿佛都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相形之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这也就增加了作者眼前的痛苦。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下片解释了词人愁苦的缘由。他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每次照镜,他都要为此惊叹。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尊”即“樽”),借酒消愁。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读者是可以推想而知的。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

总结: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兰花的诗词赏析5

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阅读答案:

9.(10分)(1)(3分)①点明人物、季节;(2分)②奠定愁怨的情感基调。(1分)

(2)(3分)主人公在暮春时节登上小楼,遥望边关远人,因问讯无人而回绣户,愁看落花,叹息垂泪。(1分)刻画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2分)

(3)(4分)①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里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2分)②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2分)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之词、即所谓闺怨.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唐诗、宋词中是数不胜数的。但这首词在写法上自有它的新意。

起句在词序上有点倒装,并不是独上小楼便觉春欲暮,而是正当春欲暮时我们的这位女主人公独上小楼。拿王昌龄那首有名的《闺怨》(闺中少妇)来参照.王昌龄首先提出闺中少妇,是客观的叙述。

韦庄在这里却省去主语,是主观的抒情。王昌龄在那里先说这少妇不知愁,又逢美好的春日,于是便凝妆上翠楼,先一点也不写愁,为后面的悔教提供对比,反差愈大效果愈突出。这里却是一开始就强调独与暮,而且紧跟着愁望玉关芳草路,不仅提出愁,而且还指明玉关,反过来也把主人公的身份亮出来了。消息断,不逢人的人,是为玉关征人传消息的人。这个传递消息的人都等不到,无可奈何,当然只好却敛细眉归绣户了。敛眉即低眉、颦眉、蹙眉,含愁之态。连娟细扫眉(温飞卿语),细眉,正是晚唐风尚。

上片是登楼远望,一无所见,消息全无,只好无可奈何地归房。写的是白天,在楼上。下片却写楼下院中,时间也到了黄昏。坐看落花的坐,用如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因看落花而自悲遭际,这方引起空叹息。落花在时序上照应上片的春欲暮,又是主人公的自我写照。罗袂湿斑红泪滴句子也有点倒装。正因为红泪滴,罗袂上才会出现湿斑。红泪暗用《拾遗记》所载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被选入宫,别父母,泪下沾衣,以玉唾壶承泪,壶中泪凝如血的故事,极言相思之苦。

所以说下片写的是黄昏,是从结尾两句推测出来的。征人在玉关,当然要相隔千山万水。一个闺中少妇,何曾经历过干山万水的远行呢。远望不见,愁闷无端,当然只好托诸魂梦,希望在梦中相见了。做梦本是虚无飘缈的事,用不着遵循道路的。这里却故作痴语,玉关道路未曾经行,梦中恐怕也无从寻觅。俞陛云《五代词选释》引沈休文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作比,认为皆情至之语,是很有道理的。主人公因见落花而滴泪叹息之余,进而想到梦中寻觅,时序应该已是黄昏。这首词实际上写出了终日的相思,与王昌龄《闺怨》中那忽然的懊悔也是对比鲜明,很不相同的。

俞陛云又说:此词意欲归唐,与《菩萨蛮》第四首同。这是联系韦庄的身世来立论的。张惠言编《词选》,创常州词派,认为温飞卿的《菩萨蛮》(小山重叠)是感士不遇也,认为韦庄的《菩萨蛮》五首是留蜀后寄意之作,都是这种解释方法.温词比较隐晦.书目却比较明快,《菩萨蛮》寓有思唐之意,也不能说全是穿凿附会,不过,这首《木兰花》的归唐之意却不甚明显,似不必节外生枝地去搞有寄托入,无寄托出那套。

第四篇: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臵了。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

下面是对兰花从古到今的做一个阐述;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一、兰之“芳香”

“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

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1】”

二•兰花乃君子

“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

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2】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

三、兰之“秀质”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

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 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花文化。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第五篇:兰花论文[范文模版]

空谷有佳人

寻常厅堂室,有那玲珑几朵,碧玉数株,便别有一番意境。兰花就是有着这样独特的魅力。

人们认知事物往往是从物质形态向精神内涵延伸的,但中国人对兰却正好相反。许多孩子在还未亲眼见到兰花前,便一遍遍读着孔子的“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诵着屈原的“绿叶兮素枝,芳菲菲之袭余”,背着“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清朝刘灏的《广群兰谱》,更有元代余同麓的《咏兰》,宋朝杨万里的《兰花》,唐代崔涂的《幽兰》及琴岫兮的《咏幽兰》,以及近代朱德的《咏兰》都深深赞美了兰花。“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善人”、“美人”的代称,并由此衍化为理想境界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国兰在中国人心中,早已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而成为了一个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在经过国兰精神的熏陶后,我们才渐渐了解到它审美价值。从叶、花、株型、香气、神气等方面欣赏兰花。

叶艺鉴赏最初始于宋朝赵时庚的《金漳兰谱》,文中“…叶绿而瘦薄,开生子蒂,如 苦荬菜叶相似…”、“叶虽劲而实柔,亦花中之上品也”都是对叶艺的描述,丰富了国兰 鉴赏的内涵。叶艺主要指在国兰原有的绿色叶片上出现了深绿、金黄、银白的边缘、线条、斑块和斑纹等,常见的包括覆轮、缟、中透、爪、流虎、曙虎、虎斑、玳瑁、蛇皮、色斑及中斑等等。例如,墨兰的招财进宝是典型的爪艺,春兰的帝冠是典型的覆轮艺,墨兰的爱国则是中斑艺,墨兰的旭晃锦是斑缟艺,墨兰中的富贵金龙是虎斑,春兰的锦波是蛇斑,千变万化的叶艺兰品味悬殊、格调不一。叶艺鉴赏将国兰的审美价值提高了一个层次,一般的花卉都是以赏花为主,或者观叶为主,很少有植物集花、叶鉴赏为一体,且变异品种多,这也是国兰之所以有众多仰慕者且国兰鉴赏能够自成一门学问的重要原因。

而在花艺鉴赏方面,广大兰友及国兰爱好者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花艺一般可以分 成色花、奇花、瓣型花和蝶花。以瓣型为例。兰科植物的花朵一般都是由一个蕊柱和三个花瓣、三个萼片组成。通常把三个花瓣和三个萼片称为内三瓣和外三瓣。内三瓣即捧心和唇瓣。外三瓣即上面的顶瓣和下面两侧鄂瓣。国兰的品种不同,则捧瓣、舌瓣的形态也就不同,名称也就不同。舌瓣的变化相对比较大,捧瓣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可以说,国兰的瓣型鉴赏即根据两个捧瓣和三个萼瓣的相对位置、形状来区分的。舌瓣的鉴赏则有另外的一套学说。国兰的瓣型学说,《南中幽芳录》是现有史料中最早记载的,出自明代云南大理的杨安道。对该书瓣型学说进行简要叙述,例如书中描写碧玉莲这个品种时称其为“花荷瓣”,大雪素也是“荷瓣”,虞美人则为“竹叶瓣”,金镶玉是“莲瓣”,娥眉素则是“…舌瓣如烟熏而无杂斑…”,还有梅瓣、蝶瓣、水仙瓣等等,之后开始陆续有书籍提及有关兰瓣鉴赏的说法。根据瓣型学说,一般分为荷瓣、水仙瓣、梅瓣,这种说法最开始是针对江浙一带的春蕙兰,后来开始沿用到墨兰、建兰等其他品种。荷瓣通常是指端部放宽,外三瓣基部收细,长宽比小于 2,且唇瓣宽、短圆、回卷或微下垂,捧瓣向内扣且不起兜。诸如春兰大富贵和翠盖荷,墨兰十八娇,建兰金荷、君荷,春剑一品荷、天府荷都是典型荷瓣。水仙瓣则是舌瓣下垂或者微后卷,外三瓣比梅瓣狭长,先端偏尖,捧瓣略起兜,舌瓣微后卷或下垂。例如春兰龙字、逸品,建兰水仙素都是水仙瓣。梅瓣指萼片短圆且稍向内弯(也就是紧边),唇瓣既短又硬,捧瓣上部变厚、硬化,起兜。典型的品种有建兰中的绿梅,墨兰中的闽南大梅和岭南大梅,春兰中的宋梅。

国兰的株型艺指的是形态奇特且复杂多变的叶艺,天然地塑造出奇特的外型。这是鉴赏国兰继香气、花艺、叶艺之后发展起来的鉴赏国兰的新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矮种、水晶艺等。一般将叶姿矮小且叶片肥厚多肉、株型精致、小巧玲珑的品种归为“矮种”,又称兰族中的“小人国”。矮种的经典代表是墨兰达摩,于 1973 年在台湾省的莲山区被发现。至今,达摩已达到 50 多个品种,继台湾之后,大陆地区也开始陆续发现矮种春兰、矮种建 兰和矮种墨兰。而水晶艺特指在国兰绿叶的表面镶嵌有经营雨润的斑块及条纹等变异组织的品种,叶姿苍劲奇美,尤其是变异的晶体组织汇集于叶端,形成奇异动物头型。水晶兰艺一般被分为龙形、凤形和虎形,这一说法最早来自台湾的曾楚云先生和广州兰花研究会的谭福台先生。

国兰的鉴赏还十分注重香气,香气宜人是国兰受到人们钟爱的重要原因。2 000 多年前,孔子便称赞兰的香气是“王者香”,宋朝的时候,又被称作“国香”,清朝的时候,称为“香祖”、“天下第一香”。国兰的花香相对于其他花卉的香气来说偏向幽香型,十分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同的国兰品种,花香也不同。总体来说,国兰的花香大致分为檀香型、清香型、幽香型和浓香型。檀香型以墨兰为主,清香型则是以春剑为代表,幽香型的品种较多,包括寒兰、建兰、春兰和莲瓣兰,浓香型的花偏少,有送春和蕙兰。每种国兰的香型也并不是固定的,同种花因产地的不同,香气也有区别,即使是同一产地,也会产生不同的混合香气。以春兰为例,秦岭以西一带的春兰普遍以清香为主,湖北的部分地区盛产的春兰则偏向于淡淡的清香且略带水迹味,当地人称其为药香,到了江浙、云贵川地区的春兰又变成了以幽香为主。再说墨兰,墨兰主要以檀香为主,但白墨和桃姬却是檀香和清香的混合香型。

最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很重视艺术品和自然物的内在美,即是否有神气。艺术品和美的自然物之最感人之处不只在于它外在形的美,更在于它是否能激动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为之感动。宋朝人包恢说:“凡其华彩光焰漏泄且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蕴者,浅也;若其意味风韵含蓄蕴籍,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讲的就是这种重视内在美。春兰宋梅、建兰大唐宫粉、莲瓣兰天荷等简朴而沉着,极富内在美,所以其名花之誉历久不衰。王夫之说:“气者,生气也,即天之和气也。”宋轼说:“何谓气?曰:是不可名者也,若有鬼神焉而阴相之。”气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是流动于审美对象中的,最能吸引人的东西。叶艺兰达摩、大勋等既飘逸又刚健厚重,给人之感觉就是气很足。由于气足而显得昂扬张拔,很有精神。传统对兰花的审美,很重视其花茎、花朵之是否出架(即高出叶面),这也是重视其神气的表现。照中国古代植物生长的理论,草木之所以蓬勃向上,是由其本身内在的“气”引领而上的,气越足,长势就越好看。花茎直拍昂扬而上,乃至出架,就是气足的表现,也是有精神的表现。企叶或软叶白墨素,常是年关腊月,每盆五七茎,雪白而新鲜而俊伟地笔立而上,而后左右交错伸柄结蕾乃至开花,神旺气清,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彬彬君子的风度,是为名花。春兰翠盖、珍蝶等虽不出架,花在叶下,但神态别致,小花数朵,俨若个个小“精灵”,灵气活现,也为珍品。

更进一步,我们便会了解到国兰除观赏以外的其他价值。

首先便是药用价值。根据记载,国兰的花、叶、根、果实、种子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概括起来,根可以治肺结核、肺脓肿和扭伤,亦可接骨等,如建兰的根煎汤服用被誉为“催生胜药”;叶可治百日咳,果可止呕吐,种子用来治疗目翳;蕙兰全草可治疗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疗神经衰弱、痔疮和蛔虫等疾病;建兰叶可治疗虚人肺气。花梗能治恶廯;素心兰的花瓣、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都可用于催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当中,对兰草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总共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药性平和,老少皆宜;其次是清热解毒;再次是活络祛瘀。经过专家连续几年反复实践验证,现在所种的墨兰和建兰,和李时珍当时所评述的效果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药性趋于平和,既不适宜用于救急,也不适于重症,而是最有利于病后的康复,达到刺激食欲、消滞开胃作用,固本培元效果极佳。

其次是物种价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家族之一,兰科植物共有两万多种,多数分布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雨林。中国的兰科植物约 1240 种,同样以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主。但由于过度采摘野生兰花,许多国兰名品已濒临灭绝,保护国兰的物种价值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是作为盆花还是鲜切花,或者是露地栽培的景观植物,国兰在种质资源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为国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保 护野生国兰资源意义重大。

兰花,此乃王者之香,百草之长,哲者之崇,智者之玩,艺者之赏,常人修身养性之物。让我们都来善待兰草,让我们都能享受兰花。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下载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兰花的诗词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花课件

    兰花主要种类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种兰花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辨别不同的兰花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兰花的学习,了解我国兰花的分类 重点难点:......

    心中兰花

    开在心中的兰花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题记 兰花,其香清幽脱俗,飘飘忽忽,若有若无,沁人心其脾。其软垂叶者,娇姿婀娜;其斜枝叶者,刚柔相济;其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难怪有诗......

    兰花(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兰花(700字)作文今天,妈妈回到家,手里多了一个袋子,袋子里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莫东西?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说道:这是送你的小礼物,打开看看吧!妈......

    兰花的栽培技术

    兰花的栽培技术 兰花(Cymbid。urn spp.)又名山兰、幽兰,兰科,兰属。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一)品种及变种 兰花是一类地生或附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形态、构造上变化甚大。茎......

    兰花优秀作文

    兰花优秀作文 兰花优秀作文1 我的学校里面有好多棵玉兰花。春天到了,它们全都绽放了那幸福、开心的笑脸。首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的校园。玉兰花姑娘看见春姑娘来......

    感悟兰花5篇范文

    去年春天,妈妈捧回一盆不起眼的小苗。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兰花。”什么?这普普通通野草般的东西,竟然是书上说的那风雅华贵的兰花!真是大失所望。我没有兴趣理会兰花。倒是妈......

    关于兰花的句子[范文大全]

    关于兰花的句子【兰花简介】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

    兰花文化建设方案

    兰花(集团)房地产文化建设方案 为加强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公司的安全管理上台阶,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市政府市安监局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