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

时间:2019-05-13 05: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

第一篇:【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4)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4.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注释】

离思:离别后的思绪。

曾经:曾经经历过。曾,副词,曾经。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常称渤海为沧海,这里当指浩瀚的大海。

难为水:沧海深广,因而使别地方的水相形见绌。

除却:除了。

巫山:此指长江巫峡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云峰分外秀美,传说为神女所化。

不是云:宋玉《高唐赋》说,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树,美若娇姬。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不是怎样美丽好看的云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意思是说我即使走到女人堆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取次”,依次。这里有任意,随便之意,可理解为随便任意走走(引申)。“花丛”,是用花比女人。

缘:因为。

君:你,指诗人的亡妻韦丛。【译文】

曾经有过游赏沧海经历的人,其它的江河之水就再也看不上眼了;只有巫山的云雾才是最美的,其它的云雾就逊色多了,不值得观看。信步漫游在花丛中却懒得观赏,这一半是因为出家人的修身养性心理,一半是因为思念你啊!【赏析】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文学家,河南河内(今洛阳市附近)人。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作关监察御史,与宦官及官僚斗争,遭到贬谪。继而起任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为同州刺史,改授浙东观察使,又官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的创作,以诗作成就最大。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本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元稹与他的妻子相敬如宾,感情甚笃(见元稹《遣悲怀诗三首》)。然而,他们夫妻仅仅在一起生活了七年,妻子便不幸离他而去。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元稹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篇,最著名的就是《离思》五首①,本篇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和至死不渝的感情,寄托了心中不尽的哀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在用水比人。这句诗脱胎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的人,对那些小小的溪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在这里,诗人是在用大海与河水、溪流相比。不过,这只是字面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对已故妻子至真至纯的情怀。

“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是在用云比人。意思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谓的云都不能算作彩云,都不足以一观。在这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宋玉《高唐赋》 “巫山云雨”②之典故,借以表达对已故妻子的真挚情感。诗人表明,除此女,纵有国色天香、绝世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也不能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只有故去的妻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炽热,催人泪下。

“取次花丛懒回顾”,是在用花比人。意思是说,即使走到争芳斗艳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直白一点就是说,即使走到女人堆里,也懒得回头观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再看诗的最后一句。

“半缘修道半缘君”,此为点睛之笔。“缘”,是“因为”的意思;“修道”,是指出家人修真养性;“君”,指的是亡妻。贯穿起来,就是“一半是因为修身养性,一半是因为无法忘记你(已故的恩爱妻子)”。诗人的这个作答,既直截了当,又饱含着浓浓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深意,同时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作者在这首短短的作品里,采用多处比喻手法,曲折而又鲜明地表达了对曾经相爱的妻子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依次以水喻人,已云喻人,以花喻人,最后以画龙点睛之笔“半缘修道半缘君”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紧密,意脉贯通,细腻自然,避免了古典诗词中感情跳动幅度太大,不易理解的缺憾。[附注]

①《离思》五首:

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三、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②巫山云雨:宋玉《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元稹《谴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高门富贵之家最疼爱的小女儿自从嫁给我这个贫困的文人,处处都表现得可爱乖巧。看见我衣服单薄,就翻箱倒箧的想找点衣料给我缝制衣服。见朋友来了,还拔掉自己头上的最心爱的金簪子,换钱给我们买酒喝。因为家里贫困你只能采些野菜做饭吃,连长长粗糙的豆叶你也放在口中还觉得甘甜。你总是仰望着古槐树,盼望着它能多掉下几片叶子,好增添更多的柴薪把火生得更旺一些。现在我终于出人头地做了大官,俸钱都过十万了。可你却已经离去,我没有机会报答你,我只有给你烧些纸钱拜祭你……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从前和你开玩笑,你说的那些死后的事,现在都一一应验,摆在我面前了。你的衣服我已经按你说的施舍给了别人,可是你常用的针线盒,我还保存着。但自己不忍打开看,怕自己伤心。我因为想着过去和你的情谊,对曾服侍过你的婢仆也都特别怜惜。我过去苦于没有钱交给你,让你过得更好,现在有了钱,你却不在了,我梦里便时常出现送钱给你的情景。这样的疼痛思念,大概是丧妻之人都难免的吧?哎!贫贱的夫妻总是不能如意,不能让自己的心爱人过得更加幸福……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闲座着想你,为你伤悲也为自己伤悲。我已经老了,就算能活到一百岁,也没多长时间了。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我也一样……潘岳丧妻后写了三首《悼亡》诗,也换回不来妻子的生命。再悲哀的诗篇其实都不过是多余的,因为她也看不到。我也一样……我死后会和你埋葬在一起,可是你我都什么都不知道了,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有缘再相见,再好好报答你,更是难以指望的呀!现在我只有今夜不睡想你,来报答你曾经为我受的苦……

情之深、爱之切、思之强、痛之烈。怎么能不令人动容? 读了这三首元稹写给自己以故爱妻的诗后非常感动,不由自主的去想元稹的妻子是什么的女子呢? 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元稹如此这般的想她?……“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妻子怎么能不令元稹珍爱呢?“贫贱夫妻百事哀”说出了天下许多贫贱夫妻的共同心声,“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可惜这样的妻子和元稹同苦七年而却未能等到能同甘的那一天,难怪元稹如此悲伤思恋她……全诗可谓言浅意深,如平常的语言,像是元稹在和妻子说心里话,叙述自己思念的心声。没有强烈的抒情,但正是这种平淡的述说心声却更加感人致深,给人与强烈的震撼……

可以断定这三首《谴悲怀》不是同一时间写出来的,一二首应该所作时间较早,而最后一首则时间较晚。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

我有幸知道元稹爱妻的名字叫韦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写给她的诗篇除了这最著名的《谴悲怀三首》,还有《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妻满月日相唁》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由于元稹写给爱妻的诗太多,而且都很感人。我就不在这里一一注解再多发感慨了……但《离思五首》其中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定要再多说说,可以说这首是元稹写出的最著名的名句之一。这首诗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感人的不能再感人了……

这首名诗我早些年就读过,但当时没有懂,因为不知道是写给谁的?写的是什么?以为和李伤隐的数首无题诗一样高深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但后来读到元稹写给爱妻的许多诗篇,才知道这首诗是写给他以故爱妻韦丛的,忽然发现这首诗的是实在难得的好诗。这是对爱人的最高赞美与最深的深情思念怀念。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给予人无限的想象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如果韦丛有幸读到这首诗。我想她一定会幸福的流下眼泪来,可惜元稹写给她的这些诗,她却不能读到,只有感动千百年来有幸读到读懂它的人了……注释:①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④泥:软缠,央求。⑤藿huò:豆叶。⑥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⑦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⑧同穴四句:希望死后与妻同葬一处。又希望来世再为夫妻。但这些希望都难以实现。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她生前所经受的艰难困苦。窅yǎo冥:幽暗貌。译文:

其一:她如同谢公最小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了我这样的贫士百事都不顺遂。见我身上没有替换的衣衫,她到处搜寻翻箱倒柜。我款款地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将酒换回。用豆叶一类的野蔬充饥,她却吃得十分甘美;没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叶作炊。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独自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只能常请僧道来超度亡妻,多献丰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她是岳丈最宠爱的幼女,但自从嫁给我这样一个穷书生以后,诸事不顺,受尽了苦难。看到我没有替换的衣服,她便翻箱倒柜到处寻找,我没钱买酒喝时,她便拔下金钗充作换酒的钱。她甘于用野菜豆叶充作菜饭,用那些落了叶的老槐枯枝当作薪柴。如今我的俸禄已经超过十万,可是妻子却离我而去,我只能置办斋品来祭奠再祭奠。

其二:往昔我们戏言过身后的事情,今天都一一来到了眼前。她穿过的衣裳施舍给别人,早已没剩下几件;她留下的针线,我封存起来不忍看见。想着我们旧日的情意,对婢仆也格外爱怜;感慨她跟我受尽贫苦,梦中我为她送去钱财。我知道夫妻永诀人人都一样地伤怀;像我们这样的贫贱夫妻,百样事便能有百种悲哀。

其三:我独自闲坐愁思万端,悲叹她困顿的平生和我孤凄的目前;人寿有限,一生能有多少时间!行善的邓攸没有儿子,想来想去知道是命中注定;潘岳写下哀切动人的悼亡诗篇,可惜死者并不能知情。夫妇同穴的夙愿是多么渺茫,要实现已没有什么希望;若打算结缘于来世,更加是虚幻的梦想。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苦苦地把她思念;这样来报答她的厚恩,补偿她生前愁眉未展的遗憾。赏析:元稹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这样的赞誉,元稹这三首诗当之无愧。【其一鉴赏】

元稹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遣悲怀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的开头两句先概写韦丛的高贵身份和婚后的贫困生活。“谢公最小偏怜女”,谢公,本指东晋宰相谢安,这里借指韦夏卿。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追赠为左仆射(yè夜),即宰相。偏怜女,谢安最喜欢他的侄女谢道韫,这里用谢道韫代指韦丛。这句说明韦丛出身高贵,是一个宰相之家的最得宠爱的最小的娇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黔娄,是春秋时齐国的一个有志节的贫士,这里诗人用来自比。诗人与韦丛结婚的时候,初入仕途,官职是秘书省校书郎,是一个小官,俸钱很少,生活贫困。这句是诗人叹惜妻子命运不好,嫁给自己这样一个寒士为妻,过着贫困的生活,百事都不遂心。

下面四句,具体描述婚后的困顿生活。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可怜她搜寻自己的衣物,卖掉自己的金钗,来为丈夫添衣买酒。一个“顾”字,真切地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和体贴,一个“泥”字,生动地表现了丈夫对妻子的依恋和纠缠,二字极富情味。这两句诗写出了一对青年夫妻在贫困生活中的亲密无间的真情。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两句意思是说,妻子生前,日子过得很苦,她也曾拿野菜当饭,靠古槐落叶添薪,但她对这样的苦日子,不仅毫无怨言,反而苦中有乐,从中体味出甜来。这对韦丛这样的大家闺秀来说,尤为可贵。我们从她守苦安贫的背后,可以看出他们夫妻相亲相近的亲密生活和真挚深厚的感情。

以上六句,是写妻子生前的情景。诗人用如话家常的浅显朴素的语言把妻子在贫困生活中的音容笑貌生动地描述了出来,非常真切动人,使人从中看到了一位贤淑的女性。

诗人在《祭亡妻韦氏文》中说:“(夫人)逮归于我,始知贫贱。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置生涯于获落,夫人以我为适道。捐昼夜于朋宴,夫人以我为狎贤。”这段叙述,可以作为以上六句的注脚。诗的结尾两句,转回到现实,写诗人今日的富贵和报答亡妻之情。

“今日俸钱过十万”,韦丛死后不久,作者仕途得意,提升很快,高官厚禄,既富且贵,与妻子生前的“野蔬充膳”,“ 落叶添薪”的贫困生活,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诗人抚今追昔,由今日的富贵,更加痛念昔日同心共命的贤德妻子,叹怜她在度过一段贫苦的日子后,就离开了人间,未能共享今日的富贵,心中万分凄凉。用什么来告慰亡妻之灵呢?“与君营奠复营斋”,用设斋祭奠来表示自己的悼念和报答吧!

语朴情真,淡淡怆然。在“遣悲怀”的第三首中,作者更有这样两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就比“营奠复营斋”更进了一步。

这首悼亡诗,语言浅显、质朴,不夸张,不矫饰,如话家常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古人悼亡诗中的杰作。清人孙洙说:“古诗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此评极是。

第二篇:《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定稿)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

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爱情诗词,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从李白、李煜到苏轼;从卓文君、李清照到柳如是,当生命的夏花绚烂绽放,美好的爱情便已悄然来临。

于是,一篇篇感天动地的爱情诗作从笔端流出:无论是“两情若是久长时”的情意绵绵,还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哀婉惆怅,这些饱蘸了旷世之才,深厚情感的泣血文字,一经面世便凝固成经典,为世间留下一段段关于爱的永恒记忆。那么,诗人们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下了这些如梦如幻般的传世佳作?历经沧桑岁月,他们又见证了怎样的爱情传奇呢?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1 佳人难再得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2 愿得一心人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3 天涯何处无芳草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4 曾经沧海难为水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5 相思须上望夫山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 6 教君恣意怜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7 两情若是久长时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8 莫道不销魂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 9 与伊深怜低语

《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 10 问世间情是何物

第三篇:诗歌与爱情

诗歌与爱情

如果你问诗歌是什么?稍有点文学常识人都会回答你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一种记事的文学体裁。这样回答很正确,但我认为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一种记事的文学体裁,同时她还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最感人的语言,因为有了诗歌,我们才能领略到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才能感触到诗经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挚死不渝的爱情;因为诗歌,《满江红》让我们读懂了岳飞的爱国情操,《江城子》让我们看出了苏轼对亡妻的绵绵情衷,是诗歌为我们创造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也是诗歌让我们沉醉于一出出动人世间情缘。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诗歌好像也从离不开爱情,从《诗经》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到《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从《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到李煜写给小周后的“手提金缕鞋,侬为出来难。”诗歌离不了爱情,爱情也离不了用诗歌来表达。有时候我甚至固执地认为诗歌是专为爱情而生的。“我是你的梦,只是这样,不过如此。”在智利诗人聂鲁达百年诞辰,我们重新读他写的这句诗,立即有如梦如幻的感觉。一个歌颂爱情的诗人,他的生命和他的诗歌,不就像我们的梦一样吗?是那样美丽,却又那样辛酸。

《新约全书》上说:“这个世界上的人,原本是一体的。上帝为了惩罚人的罪过,就把人劈为两半,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从此,男人和女人组成了人间。”所以,有人曾经对人类“爱情”作过这样的形象比喻:所谓爱情,就是已经割开成两半的人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时,彼此所付出的情感和经历的或者快乐幸福、或者痛苦忧伤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诗人们优美文笔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着男人与女人的情感纠结,演绎着一幕又一幕的爱情悲喜剧。在这个由男女组成的人间,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谁都期望得到一种爱,得到一种纯度、份量和价值都是极品的爱情。可是,美丽的事物总是那么难以追求,人们在追求极品爱情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受伤、茫然、绝望”的风雨历程。也只有经过狂风暴雨洗礼的爱情,才能达到一种“生死相随”的崇高境界。而诗歌为我们把这种境界展示得至善至极,让我们深深感触于爱情内在的精华。

我经历的爱情不多,还无法悟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真谛,可是我依然需要诗歌,在她唯美的灵魂里,让我寻找到一种依托。我喜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里夫妻平淡而温馨的爱情;喜欢“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夫妻和谐之乐的爱情;我喜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里浓浓相思的爱情;喜欢“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单相思的爱情;我还喜欢“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暗恋的爱情;喜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暧昧的爱情;还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错过的爱情,“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是遗憾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聚少离多的爱情……这些诗句中的爱情,或是这些爱情中的诗句,都是那么令我沉醉,让我深爱而无法自拔……

很早就知道《雨霖铃》了,知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知道柳永——一个婉约派的江南诗人,连名字都那么诗情画意而与众不同。在他笔下的爱情是那么美好,却又那么凄凉,又或者是他经历了一段段爱情故事,成就了他如此多情的诗句。我知道徐志摩,知道他《再别康桥》里的诗句,“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他的《人间四月天》里,我看到了这个多情的男人与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恨纠缠,知道这些诗句背后唯美的爱情故事。知道这个多情的男人愿为一个叫林徽因的女人爱得死去活来,也知道他为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写了一首诗叫《偶然》: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这样一个男人,为了爱情而诗,也因为他与陆小曼之间的这段唯美爱情,成就了多少现代人的爱情之梦。徐志摩应该是这样一个男人,他对他不爱的女人有责任,对他爱的女人有内疚。于是他把他那复杂的无以名状的矛盾揉在了诗中。当他跨出了那一步的时候,他的生命便注定要不平静,注定要充满挣扎。也正是有了这么多的情感经历,再加上一颗敏感的心,才产生了徐志摩这么多动人的爱情诗歌。

还有一个诗人,我深深地喜欢着他,因为他把爱情描绘得这样贴切:

我想靠近你

你想靠近我

却依然谁也没有靠近谁

我在靠近你 你在离开我

正在离开的你

请回头看看我

记得你曾经跟我说

其实一个人的生活也不错

但我总是体会不出来

一个人的时候

可以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不用费尽心思去讨好对方

所有的时间都归自己所有

无须别人前来唠叨

一个人的时候

无须将时间分给别人

无须向对方说言不由的话

更不用顾虑对方的感受

不会为了对方的态度而伤心

一个人的时候

只能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自己

两个人的时候

有人在旁边细心照顾

可以一起做想做的事情

不用费尽心思去承担孤独和寂寞 一起分享彼此的所有

两个人的时候

不会为了自己的寂寞而烦忧

不用担心没有人倾听你的忧伤寂寞

更可以甜甜蜜蜜地到处留下回忆

因为所有的一切

都会有人和你分享承担

两个人的时候

却想着两个人时候的幸福

波兰洛夫斯基用这首《波兰的蝎子》,成就了瑞典诗歌的颠峰,也在世界诗坛也留下他浓厚的一笔。

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提到苏格拉底曾这样说过:“什么是爱呢?那是既非属于人也非属于神,是介乎二者之间的东西;那是一个伟大的精灵,是人神间的沟通者、人神间的信使,神不与人为伍,但通过爱的精灵,神与人的交流与谈话不断进行。”而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这样写道:“真正的爱情,仿佛是一种感情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迷离交错的小径上作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般的漫游……非理性和理性的感情经过相互渗透,就酿成了一杯令人心醉的爱情琼浆。”但不管人们对爱情的描绘是如何的不同,美丽而坚贞的爱情永远都会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舒婷在她的诗歌《致橡树》里那种既个性独立又互相依存的爱情观,纯真而又伟大,炽热而又高尚。在这个依然崇尚“夫贵妻荣”,“青藤缠树”,在这种谈爱情都奢侈的现世里,这种如橡树和木棉般比肩而立,深情相对的爱情,也一定会是每个人心中畅想的圣歌。

在诗歌中,我们接受人性的真、灵魂的善、人生的美。它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境地,走向人间最理想的境界。如果有一天爱情不存在了,那么诗歌也终将走向消亡;而如果诗歌没有了,那么爱情也终将枯萎。

细名

2009-03-15

第四篇:英语诗歌:跳蚤与爱情

英语诗歌:跳蚤与爱情

“跳蚤”和爱情能挂上钩?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异?可是多恩就是这么有本事。

他力劝女主人公放弃无用的贞操观,与他一起享受爱情的甜蜜,“你看跳蚤不也是吸了我们的血,而没有经过我们的许允?”还劝说女方不要杀死无辜的跳蚤,因为它吸了“我和你的血”,两个人的血由此交融在一起,所以这跳蚤也成了缔结爱情的床。

哦,他是这样说的。

虽然这诗的内容荒诞无稽,作者也有买弄之嫌,但是不可否认诗人确实论得有理有据,滑稽有趣,充分体现多恩诗歌长于思辩,善用意象的特色。好吧,让我们就来看看多恩的这首有名“跳蚤”诗。

The Flea

--John Donne

Mark but this flea, and mark in this,How little that which thou[1] deniest me is;

Me it sucked first, and now sucks thee[2],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3];

Thou know'st that this cannot be said

A sin, or shame, or loss of maidenhead,Yet this enjoys before it woo,And pampered swells with one blood made of two,And this, alas, is more than we would do.Oh stay, 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4],Where we almost, nay more than married are.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Though parents grudge[5], and you, we are met,And cloisered in these living walls of jet.Though use[6] make you apt to kill me

Let not to that, self-murder added be,And sacrilege[7], three sins in killing three.Cruel and sudden, hast[8] thou since

Purpled thy nail[9] in blood of innocence?

Wherein could this flea guilty be,Except in that drop which it sucked from thee?

Yet thou triumph'st, and say'st that thou

Find'st not thy self nor me the weaker now;

'Tis true;then learn how false fears be:

Just so much honor, when thou yield'st to me,Will waste, as this flea's death look life from thee.注释:

1.thou:在古英语里,是表示you 的主格形式。

2.thee:在古英语里,是表示 you 的宾格形式。

3.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这一句是这首诗的关键句,道出“在这只跳蚤的身体里,我们两个人的血液相互交融。”

4.Oh stay, 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哦,你先等一等,不要掐死这只跳蚤,因为它(吸了两人的血)集三条生命于一身。”

5.grudge:厌恶,怨恨。

6.use:=habit习惯。

7.sacrilege:亵渎神圣。

8.hast:在古英语里,相当于 have 的第二人称单数的现在式,主词为 thou。

9.purpled thy nail:thy用在古英语里,相当于your,你的。掐死了跳蚤,所以鲜血染红了指甲,变成了“紫色”。由此可见,诗人的语言非常滑稽有趣。

第五篇:爱与远方爱情诗歌

我很想

用尽一滴墨

倾心雕刻一世情

只是

那种氛围

又好像被很多人所描绘

起笔落笔间

思绪纷飞

是诗中故事太多

还是

寄予的感情过于细腻

或许

那片最喜欢的叶子

就是银杏吧

没有枫叶的红艳

也没有梧桐叶的诺大无比

它用一种金黄装饰远方

回忆

最终让时光幻化成了美人

只是这座城市

不再那么四季分明

当时间悄然走过时

不再感觉到岁月的轮回

只有爱沉淀在时间里

永恒

下载【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家讲坛】 诗歌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与韦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你同行爱情诗歌

    与你同行大地如一架钢琴山川是琴键我们是乐师的手指走出一路琴音山是梦水是魂梦魂交错的激情击响风铃是你的声音与你同行太阳与月亮装点清晨你是天地的精灵每个身姿都是自然......

    梦与现实爱情诗歌

    1梦与现实太近就象闻到你的气味。谁也不做声在我的后面一棵树倒下了鸟儿飞起来铺满了一夜的想2记起一首诗,就象一个灵魂在运动。你跟随着梦进入更多的梦也许爱的门能自动的打......

    烛火与飞蛾爱情诗歌

    西窗前,你摇曳着曼妙的舞姿,昏暗也伤感你希望他能来看你一眼,把你安放在烛台,他的烛台却只有飞蛾的青睐,那傻乎乎的喜爱,你不喜欢的爱你甚至嘲笑它的飞舞,是那样的丑陋,的确有些丑陋......

    雨与你爱情诗歌

    你说你爱雨,爱他无常地变幻爱他怀中的烂漫爱他纷飞的美丽你说你会轻抚他、亲昵他于是我幻想我是雨在天空寻觅你的身影在有你的地方轻轻飘落于是在无星尘的夜里在无荧光的夜里......

    香烟与裙摆爱情诗歌

    偶尔会想起,窗旁似曾沉默的影子,像是手指间缭绕的烟雾,飘渺的气息与难言的情怀。始终没忘着,雨中淋漓渐远的身影,像是山脊间翱翔的孤鸟,高傲的身姿,与华丽的衣裳。你如若我难以割舍......

    形与影爱情诗歌

    ——木卓铺一张记忆于眼前,把想象当做此时的画笔,勾勒,勾勒,轮廓在浓转淡间变得清澈。你有如画的美丽,显婀娜,显娉婷,满脑子充斥地都是熟悉。你是阳光你是火,我的灵魂烧的真炙热,时光......

    抉择与绝望爱情诗歌

    自己选择的路放纵下的奢华不想压抑不想后悔心中期盼的梦里怀念着的是永恒的奢求儿时独自上路的果敢一个纯净的梦永远不会被明了所以从没有绝望也从没有被搁置红尘嚣嚣的绚丽......

    与往事干杯的爱情诗歌

    当岁月的钟声敲响了记忆的闸门沉寂的海洋如潮涨潮落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遥远的往事,深深的思绪总是挥之不去几声长长的叹息与往事干杯当想起往事的那一刻很多事,很多人就象一个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