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修随笔
分享研修盛宴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有一种缘分叫相识,有一种幸福叫相聚,借助远程研修平台我们相聚在一起。
聚在这里,看到了这里的精彩纷呈;聚在这里,知道了新课程风光无限;聚在这里,悟到了教育的任重道远------
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在这里上演:
网际见真情
“父女”教研组—地理组,在我的左边。有两位老师:年轻的研修组长郑绍颖老师和年老的学员赵起清老师。教研组虽“小”,能量却很“大”。平日,是年长的赵老师向年轻的郑老师传授者教学经验,在这里,赵老师依旧满腔热情,但眼睛的昏花,电脑操作的生疏,让他感到力不从心,郑老师将她的“小宇宙”发挥到最大能量—挤出了充足的时间耐心的手把手教,上演了一幕感人的“父女”情。
合作见收获
“兄弟姊妹”教研组—语文组,在我的右边。男研修组长迟敬东主任带领着八个女教师一同学习。迟主任几乎没有歇息过,穿梭在他们其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问题解决了。机房中,他们的声音最高,这是和谐的音符在跳动。
还有数学组、物理组------
这一幕幕,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我,感染着我,让我深临其中。
这一幕幕,记录着我们辛勤的耕耘,见证着我们无悔的付出,承载着我们累累的硕果。
六天来,我们一同学习,劳累了身心,充实了大脑,愉悦了心情。我们因爱而执著,因执著而投入,因投入而淡泊,因淡泊而快乐!我们本着“做我爱的事,爱我做的事,做好在做的事”原则,一路走来。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
六天的研修带给我们的是:教育理念的悄然改变,我们愿意倾我们所学来为学生服务,尽我们的职责,做幸福的教师。
感恩研修,期待华丽转身。
研修打乱了我的生活—我愿意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研修打乱了我的生活—我愿意。
早上急匆匆背着包要出门,老公说,怎么比上班还积极?
我说,赶时间研修呢!
研修打乱了我的生活—我愿意。
本应中午回家的我,却整日以泡面冲饥。
同事取笑我,会营养不良的。
我说,没事的!
研修打乱了我的生活—我愿意。晚饭后总是出门散步的我,却坐在了电脑前------老公说,怎么不出门活动了? 我说,不差这几天!
怕生病的我忘记了这一切------
研修打乱了我的生活—我愿意
播种热情 收获祖国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老师三尺讲台上的事情平凡、具体、琐碎,但是具体平凡琐碎的日常事务却关系着国家的强弱兴衰。如何培养出能够进行“中国创造”的头脑?——这是中国当代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这就需要教师想大道理,做小事情。所谓的“大道理”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理想,而“小事情”就是我们每天平凡却实在的点滴工作吧。能够从平凡中发现契机,孕育伟大,这又何尝不是为师者的幸福呢?
当老师的最高追求是,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成长。当任何一个孩子没有任何一丝笑容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缺位了,教育无效;教育要有效,教师就必须具有把握学生心灵变化轨迹的能力,具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
当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反应积极,而且情绪愉快,并且作业巩固表现良好,相信我们都是愉快地走下讲堂,并且觉得刚才的时间是自己的一种成功享受,心情也会随之愉悦。假使一堂课,学生是漫不经心,甚至没有把你当回事,自顾自的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且作业反应情况糟糕,那么我们就会非常沮丧地走下舞台,备受挫败感。
今年的研修主题是课改:我们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聆听专家讲解,互相交流思想,共享经验,更新教学理念。教育是人学,教育就要张显人文性,教育就要轻松和快乐。让学生通过愉快地学习,提升思想,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快乐了,教师才能快乐,只有快乐了,我们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如果我们只是把教书当作一份职业,那我们每天的工作就很可能演变成谋生的必需,如果我们只是把研修当作一种负担,那我们每天无可奈何地做着份内之事,听天由命地循着日常之轨,这种情况下奢谈“享受讲台”恐怕只能是个笑话。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珍惜这三尺讲台,珍惜这研修机会,学有所得,让我们把每一次登临讲台都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演出,倾注热情,全力以赴。当你的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一天最深切的期盼,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和幸福。我们将收获的是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收获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
小球转动大球 研修推动教改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197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美国国务院接到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到达深圳。在13日下午北京西郊举行了一场中美乒乓球友谊赛。这次比赛,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此后,尼克松宣布,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打开了坚冰,现在就要测水有多深了!我希望,其实我是期待着,有一天我将以某种身份访问大陆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毛泽东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
远程研修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机遇。这次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同时,它告诉我们: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培训时间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前六天参与的学员培训与正在参与的组长培训,让我不得不站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重审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趁着这次研修东风,我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一次研修 一次蜕变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着艰辛,但倍感喜悦和欣慰: 远程研修学习为我 们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每一位学员都认真地陶醉其中,每一位学员都努力克服着学习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也不例外。我的远程研修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网络度过的。加之繁忙的工作使人累得有时真想放弃。但当聆听到专家们朴实无华针针见血的讲座,得到同学们的鼓励,我又一次次的坚持着、学习着。这次研修让我感受较深的是:认识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
这次研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幻灯、多媒体制作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而天空教室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平台,互联网则为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洁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次研修,一次蜕变!
研修让我学会反思: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试想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面授的时间少了,但网络资源的利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完善变“教”为“导”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手段的掌握利用,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期培训办得非常好,在短期内,我们学会了利用网上资源,拓宽了视野,无论从教学上还是从自身的发展来讲,这次培训都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2、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设计。要重视教学全过程的设计,认真落实好课程的具体学习步骤,梳理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确立好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到好的资源。
研修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正如陶行知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将借此东风,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新时代优秀教师。
运筹合作 决胜千里
——探究性教学感悟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大家都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学校就等于企业没有了品牌和社会声誉,没有质量的教师就等于企业没有立足之本、立根之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立足从管理抓起。我们一直坚信一流管理创造一流的成绩,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是强化了学生的各种管理。这样,时间长了,良好的学风逐渐形成,但在我们学校生源日益变差的情况下,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仅靠强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挖掘其他潜在的能量。如:我们是否应在教学管理方法上找找诀窍? 于是我们在上学期尝试做了小组合作活动改革。经过一学期的实施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小组合作活动就是为规范班级学生学习行为、日常行为等,以小组为评价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实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达到完成各项任务的目的。
下面我谈谈小组合作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小组划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小组划分本着公平的原则,所分配的各个小组具有相同的实力,从同样的起跑线出发。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考评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发言机会是给少数几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一般很少举手,也就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分组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首先要讲给小组同学听,各小组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增加了发言机会。并且只讲给本小组成员听,也打消了同学们怕说错了在全班出丑的顾虑。每一节课上几乎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形中学生说的多了,自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得好的同学还有机会在全班说,使其他同学找到了差距,确定了前进的目标。实行小组合作,把一些师生间的对话变成了生生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同伴身上学到了不少的思维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大面积提高。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进入初中后每位学生的习惯养成良莠不齐,小组合作活动可促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由于每个组员的行为表现都与小组的荣誉有直接联系,这样使得在某方面出现错误的学生,既要面对老师的批评,更要接受组员的谴责、要求,因而增加了该生该行为的外在压力和内在驱动力,能更有效的达到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3、提高合作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造就了他们更加自我,凡事更多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不懂得体会、尊重他人情感,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也不懂得分享。可以说,以上每个特点都将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再加上我们的教师、家长也逐步跨入独生子女的行列,本位意识比较强,这对于集体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在极大程度上培养了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有了小组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了,学生之间的受益就更大了。小组合作管理将班级事务中的更多环节都细入到以组为单位的评比中。为达成小组的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每个学生最深刻的心理体验都是—合作。如:背课文,背得最快的小组加分最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7、1班的栾业辉同学,是组内4号,竟然在组里第一个背下来,这说明他也不想给小组拖后腿。我当众表扬了他,他更带劲了。这样一来,以组为单位,形成了荣誉共同体,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是集体中的几分之一,想要取得荣誉,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的强化,集体文体活动的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提高,集体凝聚力不断增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小组合作,捆绑评价”逐渐显效。同学们违纪的少了,上课不认真学习的少了,不完成作业的少了,班主任不用因为学生整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苦恼,任课老师也不用因为学生上课违纪不学习而烦恼。这项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了有目标有标准的更好的约束自己、激励自己、塑造自己。
小组合作活动,把一个40多人的班级好像分解成10多个小集体,他们各自为营,分工协作、都有事干。让小组长不仅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组员有身边的榜样可学,共同进步。小组合作活动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垒高自己”
研修组长孙新艳2013年7月17日
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中,冯校长告诉我们,只有珍惜讲台,才能热爱讲台,只有热爱讲台,才能够享受讲台。
珍惜讲台,就要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要真正达到教书是种享受的境界,我们要做学生喜欢的精神需求的老师,还要修炼教师的个人魅力。冯校长认为,我们要竭力发展的是学术与人格的魅力。他说,一个爱学习的老师,其身上就会有学术的魅力。
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多年来的教学,自己仿佛越来越像机器人了,只是按照设定的程序去运转,去作业,忙忙碌碌,却也茫茫然然,即使参加一些例行公事的教研活动,也是“应付”自如。研修改变了这一切,“山外青山楼外楼”,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时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在研修中学会思考。这是自己最大的收获之一。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必能丰盈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学识修养,这样的我们,也必将能带给学生们以更多知识与力量。我将借此东风,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做一个专家型教师,我将借此平台,垒高自己,培养出新时代“发现型、创造型”的学生。
课堂决定效率
老师成就学生
——浅谈探究性学习
撬起课堂育质量的课堂变革在于,走出讲授,走进合作,以释放学生的潜能。
如何在课堂上打造学生撬起我们的教育质量呢?我的感受是:
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面对差异的学生,我们用着同一套教材,同一套训练题目,而每个同学对之的承受力却有着极大的差异。能力高的同学,觉得这题太简单,能力差的同学,觉得这题还是太难,那么我们该如何兼顾呢?答案是显然的:依托学生的学情,参考教材,来决定我们教什么。这样一来,一堂课问题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我们在平日备课上,针对学生学情,应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训练题目:像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素质不高,这种情况我们应紧抓基础题目的训练,而不是训练他们能力难以达到的题目。
二、调动感官,走进合作,让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
茫茫知识,依靠自己的两瓣嘴巴,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该如何充分讲完,这个任务艰难到无法达成,而且就算自己完成了讲授的任务,接受者又能得到多少?我们是不是该释放一些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动各种器官,掌握知识的技能和精髓。只有自己咀嚼的东西,才在自己的囊袋里,而依靠老师咀嚼的东西,永远不是自己的或者只能吃到很少。而且依靠合作学习,可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全盘覆盖,有的人吸收的养分太多,有的人吸收的太少,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吸取自己所要的养分。生活中有一实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孩子读五年级时,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给她讲解了一道应用题,第二天的试卷上就有这道题,结果孩子依然没有答对,我问原因,他的回答是:看到题很面熟,但具体怎么做就是想不起来。可见,靠别人讲解吸收的少之又少。事后,对他又进行了一番教育。可见,课堂上,我们能少讲就少讲,尽量留给学生多一些时间。
第二篇:研修随笔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年轻孩提时代,我就梦想能成为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是多么的令人激动。而今已工作十余载,几多感慨,几多思索。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终于醒悟了,人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学习很多很多。教师这个职业尤其如此,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用长流水来教育那群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喜欢这句话: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永远年轻!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恰巧初秋的一场雷雨,给我带来了一丝清凉,带来了奔跑的方向,带来了期待已久的远程研修。经过这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感想颇多。
1、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快乐。
老师们习惯了每日研修生活,早上看视频、学案例、写评论,下午谈感受、写随笔、看文稿,晚上整理笔记、总结反思。在学校,边向同事请教,边及时写下自己的评论感言;在家中,边学习边找人帮忙查找资料……好多同事电脑操作不太熟练,键盘打字“一指禅”,各个环节,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开展,而且有的眼神又花,几乎看不清屏幕。这几天从早忙到晚,连口水也没空喝。特别是研修第一天,老师们初次接触,又要求下午3点半之前完成,时间紧、任务多。年轻教师虽然计算机水平高,但是不知从何下手,老教师又看不懂,需要我一遍遍的示范讲解,嗓子都哑了;坐在电脑前太久了,脖子痛了,腰酸了,眼睛流泪了,但仍坚持着。尽管一天下来很累,但心情却似初秋雨后的蓝天,湛蓝、明亮。想想,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因为我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快乐!
2、登录的是舞台,呈现的是精彩。
一样的研修,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收获!每次参加培训,我都满怀期待,做好笔记,写好计划,认真反思,我相信只有努力付出才有回报。我更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付出的多,谁结的果子就大。在“双对接远程研修”这个全新的舞台上,我们每个舞者都可以舞动我们自己的青春,感悟不一样的真谛,秀出自己的色彩。人只有在互相学习中才能有收获、有提升,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才能触动我们真实的内心,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成。大家和专家、指导教师、各位老师互相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每一次讲座都认真观看,每一个案例都互相探讨,每一次作业都积极完成。明白了很多自己平时没钻研、想不透的问题,通过做作业,也开始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一些课例给大家展示了不同的视角对新课标有了崭新的认识,备课组也整理出了一套识字课模式,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已经到饭点了,但我们仍执着地在学员的工作室里徘徊。认真品读老师的感言,研究专家指导老师的评论,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迹,送上一朵小花,互相鼓励加油。只是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他们一份自信,一份力量,一份期待,自己也收获一份幸福,一份精彩。
3、履行的是责任,体验的是幸福。
雷雨过后,荷花分外香,稻花香里蛙声片片,天空湛蓝、清新,为了更好的成就我们事业的工作环境,促进我们专业的成长,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双对接远程研修” 的平台,让我们与远在“天涯”的专家、同行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我们的思想受到醍醐灌顶的冲刷,我们的心灵接受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洗礼,我们呼吸着五湖四海的空气,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华丽的转身,作为培训老师,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大家在研修平台里,畅所欲言、思维活跃,展示自我,互相探讨,尝试远程研修这一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体系,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分享了成果,感受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我们将把培训的理念、内容,充实到自己的思想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渐行渐远渐无穷……”学习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改进,很多成绩需要我们去超越。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交流、反思,行走在无穷学习的道路上。
“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只有永不止步,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才能永远年轻,永葆青春!
对“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认识
本次研修不仅提供好的教学案例,而且教给我们如何研究课例。培训既有专家,名师的指导,又有同行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最普通的教师和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有了零距离的接触,特别是课例打磨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专家们发表的特别具体,使我受益非浅。可以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本人的素质。我们必须在平时不断的充实、提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我期待,通过这次研修,使自己的教学和研修能力能同时得到改善,其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
高。
作为人都需要欣赏,作为人都渴望被欣赏,被欣赏的感觉真好,被欣赏简直就成为人前进的动力!我也喜欢被欣赏。不管是面对学校领导、同事或家人,还是面对社会上的人,如果能得到他们的肯定与表扬,都会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特有的成就感,也更激励着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有首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得真好,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着50多个学生,如果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个学生,你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而学生在被欣赏的眼光中,在充满信任的肯定中,在满怀热情的交流中,在恰如其分的鼓励下,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班有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名叫李力,平时都不怎么用心,下课又爱疯打,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老师们常常拿他没有办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他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读着课文,而他呢?到这个位置上走走,到那个同学那看看,不然就是坐在座位上跷跷板。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在家中就一直被父母打啊,骂啊,也没起到多大的效果,光靠我骂一顿就有用吗?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在巡逻的过程中,我来到他的身边,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李力,老师真想听你读书。”起初,他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当他看到我的笑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当我转了一圈,再回到他的面前,他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了,还向我认真地请教了两个字,都是课外书上的,我先告诉他怎样读,然后说:“如果从今天起你都能这样用心读书,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他点点头,非常用心地接着读下去。在那天的夕会课上,我认真地总结了读书情况,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个
特别的男孩子说:“明天,你还能这样读书给老吗?”他使劲地点点头。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光当上了班级的领读员,而且还被大家评为“写字小明星”,端正美观的作业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课堂中的他变化更大,不仅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对他们作出有效的评价。一个个好词妙句常常博得同学们的掌声,我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了不起!”而他回报给我的就是那一脸灿烂的微笑。回顾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如果我们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缺点多于优点的孩子,他们的可爱之处也许就会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惊喜。如果这样能使他们显得更加自信、活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研修随笔
研修随笔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昨夜雨骤风疾,驱散了连日的酷暑。打开窗户,邀清风沐浴,纳清气入心,绿肥红瘦,在满眼的深绿、浅绿里,我们又开始了暑期研修。
专家的讲解,有针对性,具体、明晰;有操作性,内容、流程;有“诱惑性”,关注学生,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启发和引导我们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课例研究,能够不浅尝辄止于临渊羡鱼,把一堂优质课作为标杆和榜样,目的在于更能退而结网——通过专家课程,理论引领,我们学会分析、描述问题;通过磨课案例,行动导向,我们学会关注学生,关注过程;通过协作磨课,实践参与,我们学会群策群力,分享智慧和经验;通过三备两磨的磨课活动,我们实现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它帮助教师学习获得从专业思考到专业行动的认识飞跃和行动提升过程,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行为和研究行为的同步改善,老师在规范的课例研究、自主参与、群体协作中获得进步和满足,从而喜欢网上磨课,用这个流程去研究教学,去改变教学过程,学会在工作中学习或者说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这次的研修跟以往的有很大差别!——双对接,混合式远程研修。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具有深跟进,全覆盖,无盲点的优势特点,相比以往的学习,她综合了教育教学理论、思想的学习,又结合新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在于它立足于教师教学行为本身,构建于教师研究提升本身,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本身,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更好的指导性和适切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的常态课研究,是老师自己愿做能做的研究,是促进老师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的研究。唯有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才能有真正的教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具有研究价值,因问题而具有上升空间。问题已然存在,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要将问题揭示出来,通过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老师追踪研究和解决问题。课程大师德鲁克说过:“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注定一事无成。”她是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问题解决和教学提高都有无法省略的研究过程,只有研究过程,才能改变过程,进而改变结果。规范研究是对规律的尊重,克服无规律的随意性,才有好的研究效果。
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她重在教师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研究品质提升。
这次的研修真正地理解和尊重了教师,尊重我们的工作现况,尊重我们的矛盾问题现状,尊重我们教学本真的状态,相信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提高、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酷暑依旧,研修依旧,热情依旧,在研修的路上,我们且行且看,反思、收获、提升,充实而快乐!最后让我用山东省副厅长张志勇厅长的话作结——“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第四篇:研修随笔
说实话,研修真的很累,但几天学习下来,我却发现,累得值,累的开心。因为从研修中,我获得了平时所不能获得的、大量的有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知识。从专家视频到课例学习和研讨,研修一点一点的把我的思维打开。学习中,无论是专题、简报还是园地,我都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仔细观看每一段视频,有的视频、文字我反复看好几遍,直到自己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每一个专题的作业,我都细心思考,谨慎的组织自己的思维,仔细搜寻自己教学中的每一个实例,看看自己哪些做得好,还有哪些做得不好,以后要怎样才能做好。在学校集体学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到家打开电脑,进入工作室,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看到我在学习儿子也不和我挣电脑了。
感谢研修,您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指导,给我帮助,拓宽我的眼界,开拓我的思维。感谢研修,您是一片海,我是海中的鱼儿,在你的的怀抱里遨游,吸取着她的营养,丰富着我的智慧。
感谢研修,您使认识的、不认识的你、我、他聚集在这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思想的共
第五篇:研修随笔
研修随感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3年远程研修总结
时光飞逝,2013年暑期远程研修已接近尾声,研修6天,真可谓“蝉鸣为骄阳奏乐,雨点为雷声伴舞”。汗水伴着研修,我们在感受着辛苦劳累,也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着进步,品味着成长的快乐。
“树有根故其生不断,水有源故其流无穷”。每一次学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数学组是由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组成的,大家不论路途多远,全部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圆满地完成了研修任务。每次的研修作业全组成员们总是认真地去对待,它督促我们思考,每次学习都早早收看视频,提前思考作业,将学习到的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解、收获和困惑一一融入每次的作业中,同时积极的撰写自己的随笔感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制定磨课计划时,群英荟萃,终于打造出满意的磨课计划,当然,我们还将继续完善,让我们的计划切实可行,真正提高老师们的业务能力。通过小小的荧屏,我们参与同行间的研讨交流,分享专家们的智慧思想,共享同事间的愉悦幸福,我们组成员共撰写随笔感言和文章六十余篇,李刚老师、许贵丽老师、徐燕芬老师、吕俊强老师、程超老师,于谦老师、冯殿磊老师、王翠云老师的随笔共14篇被指导教师推荐,李刚老师、张迎华老师共3篇作业被指导教师推荐。
在这6天的紧张学习中,有对课例打磨解热切期待,有同仁之间激情的讨论,有来自群组里老师的温馨问候,指导老师的真诚鼓励。是研修,让我们真正体验了勤奋之后的快乐,交流互助的愉悦,投身教育改革热潮的忘我!研修是一种享受,研修是一种幸福!我品尝着奋斗的甘甜,研修的日子里,一路欢歌,一路幸福!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成绩的背后渗透着全组成员执着的学习精神、顽强的拼搏意识和求实的工作作风,这将是研修路上一笔丰厚的财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次远程研修是我们业务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加油站,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紧跟进完成课例打磨、深挖掘其中的思想精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力争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最后,深深感谢为这次研修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资源的相关部门和教育专家、指导老师们!感谢一起研修的同行们!因为有了大家,学习才不寂寞;因为有人分享,完成作业才有动力!感谢研修,“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我们将和研修一起飞。
研修似品茶
“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自古佳茗似佳人,饮后方知味乾坤’,一个人的心境可以决定一杯茶的苦涩,只有慢慢沏,细细品的人,才能感受到苦尽后的甘来。”
时间如飞箭,转眼间远程研修已经步入末期。回顾这几天的研修历程,我觉得自己忙得充实,忙得快乐。这次远程研修,我们看视频、听讲座、听专家点评、看简报,浏览各个学员的优秀作品,认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重新审视我的教学工作,重新思考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想清问题,理顺思路,明确认识,找到方法,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那原本有些退化的思考力又神奇地回到了我的身上。研修似品茶,细细品的人,才能感受到苦尽后的甘来。这次远程研修,我觉得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专业知识更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后的时光中,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全身心地播洒爱的雨露,让每一片绿叶都充分享受阳光!
雷声与研修共鸣
窗外雷声阵阵,窗内汗流浃背。教师研修已经进行了三天,这三天中,感受颇深。闷热的夏日,在没有风扇的教室里,坐在电脑前度过每分每秒。胳膊有些麻了,腿酸了,可双手仍在敲击着键盘。脑累了,眼花了,可仍在浏览着话题,阅读着专家和指导教师对《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如何根据研究主题确立观课点?》、《如何根据研究主题一以贯之地追踪问题?》的发言和指导,雷声和雨点都扰不乱老师们的思绪。一首《研修之歌》在室内响起,消除了老师们的疲劳,让每位老师开心的笑了。虽都已达到研修数据由红点变成绿勾,但都不肯离开研修平台,研修心正切,任雷声轰隆,我自岿然不动。
中国梦——研修梦
“课改已十年,问君走多远,答曰:思想有多远,你就走多远。”今天,因为教育,在这个平台,依然有人在这里徜徉;因为教学,在这个平台,依然有人在这里疯狂;因为教研,在这个平台,依然有人在这里绽放。在当今社会中,需求教师不断提高职业修养,不断地学习专业,生活情调,与人处进等等,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带着学习者的思考,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学生时代的情愫时时被唤起。顿觉学习真好,研修学习是美丽的!
在学习中,我们聆听专家的引领,名师的课堂,看磨课计划,研究一次次备课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磨课学习中。一个个的专题,我们忙碌着、成长着、进步着、快乐着。专家说:“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支持的是使我们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不再是一个以知识为主,以追求从小学到中学到考上高一级学校为主要目的,使我们的教育是一个平衡的教育。”研修正是为我们实现平衡教育插上翅膀。
研修情正浓,研修梦正酣。教师的职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研修的脚步永不停歇。
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幸福是人人想要达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个人觉得首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有责任感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有责任感,就是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做,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时,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是最好的欣赏者。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宽容、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宽容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
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教育者会爱。有爱相伴,孩子的成长是快乐的;有爱相伴,老师的工作是快乐的;有爱相伴,整个人生,整个世界都是充满阳光和快乐的。智慧地面对每一个生命,就会收获生命的绿色。教师要在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压力下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助的时间里,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你就会发现有一团“幸福云”已紧紧裹住你的心灵。我们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许多多„„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尽管我们经过了职前的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资格,但随着知识的更新、课程的变革、教育对象的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等诸多变化,过去那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找准发展的方向,更新教育思想,做个永远的“新”老师。我们唯有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不至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在此感谢远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应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只有我们幸福,学生才能幸福!对我们来说,教育不仅是无私奉献,更是一种享受。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赏识是一种爱,惩罚却是一种爱的变奏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又一年。一年里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看他们渐渐的不太依赖父母,逐渐的适应了校园生活,觉得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爱他们,和他们相处的半年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同时在班主任的工作上也收获很多。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自觉性很差,难免会有很多错误,而班主任,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只要存在利益纷争,社会就不可能没有规则和惩罚。为了让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和管理社会,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惩罚,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不仅不可能远离惩罚,而且应将其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有效地加以利用。我们可以用令人信服的、健康的惩罚方式,帮助学生在未来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失败、挫折,为其做出良好的范例。
但惩罚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教师切不可仅看到惩罚的作用而一味选择这种手段作为班级管理的灵丹妙药。其实,惩罚也好,赏识也罢,都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聪明的教师往往会选择从自身做起,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单纯,向上而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力,可塑性很大。学生只有看到优秀品行在自己的教师身上活生生的体现出来,才会信服,才能激发他们出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如我发现校园里的瓜皮果壳时,往往是主动把它捡起来,这种不用费口舌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掌握了保持洁净的方法,何乐而不为了?
俗话说:“灯不拨不亮,人不劝不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突变阶段,他们明辨事非能力差,有时更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经常出现不当行为。所以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的提出批评,但批评的方法要巧妙、方式要恰当。在批评之余,千万不要吝啬鼓励与期望。要想办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动情。只有当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时,孩子们才有可能对我们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心里话。
赏识是一种爱,惩罚却是一种爱的变奏!只要我们用智慧的方式对待学生,用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我们的教育定会遍地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