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试题
A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因此,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要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生物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的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自主创新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执法,扩大宣传教育,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形成激发创新热情、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和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强对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第三,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对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要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作用,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作风。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培育自主创新的作风,就要大力倡导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精心营造创新的环境。所谓创新的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识,就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就是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所谓创新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所谓创新的环境,就是指锐意创新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压抑、阻碍、扼杀新思想、新观点、新事物的做法都能得到纠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人都会受到批评和鞭策这样一种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只要全党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社会就必将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国家就必将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自主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
自主创新,主要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大体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
2.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我们应该明确,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人本,不是孤立的人的个体,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与人的群体的相互结合,没有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群体的发展,没有作为人的群体的发展,绝对谈不上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一定要注重效率,人的群体发展一定要兼顾公平。最近仍在深度发生的西方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十分深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分析,一个社会如果只注重个体的发展,效率可能会发挥到极致,如西方社会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但金融风险也将无限放大。一旦人的个体发展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个体与群体内在的紧张关系就将爆发,如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就以信用破产显现。群体发展的受制最终导致个人发展的受阻。在人的个体发展问题上,内在要求执政者放松管制,积极扶持;而对人的群体发展则要求执政者适时介入,裁以公平。不容忽视的是,裁决者本身也存在利益导向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决策透明,程序公开是保证公正的最好手段,正确界定权利边界是促进社会效率提高的基础保障。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形态执政者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又一现实问题。
在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写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前所未有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程度。所有的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造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也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快慢、大小、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因为在社会主义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而存在的。以人民为本的发展,必须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的发展。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地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求体现他们根本利益的发展。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同时,还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这是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3.结合环境与生态问题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记载,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由于长江两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损失巨大。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几十年来愈演愈烈,20世纪60年代出现8次,70年代13次,90年代20多次,从2000年春天起,我国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多次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2004年1月至4月,我国共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涉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共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速度还在加剧,每年沙漠化土地达到3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掉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大江大河输沙量增加,河水变浑,河床抬高,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我国生态建设要求更加迫切。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在地球上耕耘劳作,自然界的博大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社会开始了恶性发展。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它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正高悬在人类的头顶
(二)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意味着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因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受自然界的约束和反作用。所以人类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人类在自然之上”、“人类可以任意主宰自然”的观念,保护好大自然,使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就是指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以及后代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4.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因素。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附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尚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宗教神话中。在中世纪,科学成了神学的分枝。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混合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逐步解体,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和宗教神话中分化出来,成为实证性的科学。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出版,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历史上,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17世纪以来,近代实验科学所开始的从自然界各个领域中清除上帝主宰作用的进程势不可挡。从17世纪到19世纪,由笛卡尔、康德、拉普拉斯、达尔文所代表的进化理论在天体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与上帝创世信仰直接对抗的天体演化说、地质发展观和生物进化论。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致对自然规律更完善的表述。如现代物理学为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找到了它们各自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研究高速运动的相对论,研究常规运动的经典力学和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证明了神学世界观的臆测成分。自然规律的新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总是必然地导致对宗教神学的进一步认识。
5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作为学术名词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这类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
(一)科学技术的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认识能力,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从它诞生起,与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晋级,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采用,不仅使得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由初级阶段逐步上升为更高级的阶段。
(四)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严重后果,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使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由各类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大系统内进行的。(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产生原始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源泉。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由社会生产的需要所决定的,如18世纪的蒸汽技术革命,就是在英国大规模的世界贸易已发展到以人力为动力和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发生的。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实践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不但促使了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还导致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和社会部门,研究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个人研究、集体研究转变为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生产实践为科学技术提供研究课题和认识材料,同时科学技术成果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必须通过生产实践来检验。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根本的认识基础。第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仪器设备和各种物质技术手段,标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而科学实验所需的这些物质技术手段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来,是由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物质保证。第三,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也要靠社会生产提供。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筹集多少资金用于科学技术,固然与认识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因此,社会生产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生产力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同社会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哲学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等。这些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上,先进的哲学思想指导、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落后保守的哲学思想却常常起阻碍作用。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二、作为研究的方向
科技的诞生不久是因为人类需要更好的生活条件,而提高生产质量就必须提升科技能量。
物质生产与科学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发生的上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和否定关于二者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对科学知识的生产仍然起着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首先,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仍然是科学知识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向自然科学提出了多方面的研究课题,生产的需要越是迫切,就越能促使自然科学取得巨大的进展和突破。其次,物质生产为发展科学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或质量,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再次,物质生产为自然科学提供日益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使科学家能够探索宇宙太空,潜入海底,深入到微观世界内部,进行前无古人的科学研究,建立过去的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尖端科学,开创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局面。最后,物质生产决定科学知识物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可能和速度。人类生产科学知识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物质生产中加以应用,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物质生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决定着科学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可能和速度。6.如何理解自然科学往后讲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
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存在,由于它同时具有这样两个属性:第一,具有同社会科学、人类艺术一样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功效;第二,在社会现实中的“等级结构”、“统治”、“阶级”、“利益分配”、“人权”等等现实中不具备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性,它的独特的特征决定着它始终保持“中立”,没有同社会思想、社会意识和社会利益的交锋,与任何社会体制、任何社会形态可以固定不变地保持一种默契――至少毫不相干的关系,所以,它往往被专制和独裁的统治者所利用――统治者为了保持学术、思想的所谓“大一统”,为了实现愚民,把民众奴化,杜绝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艺术开启民智,有意把自然科学的作用夸大、神圣化,用以排斥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社会科学和艺术。在专制和独裁的社会里,往往只有自然科学,和专制独裁者 “一家之言”的社会科学和艺术。
其实,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自然科学技术存在并非很多人理解的那样特别重要。与社会科学和艺术相比,自然科学技术存在的作用显然要次一些。判断一个社会好怀的尺度,就是民主和经济(促进经济是科学的重要功能),但首先是民主。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或比较缺乏革命性的社会科学和艺术,那么,这个社会只能是难以敲动的“铁板一块”,整个社会必然没有活力,更谈不上有什么民主和自由的进展。在这样的社会中,连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体制限制――不是不准发展,而是没有发展的良好的外在条件――就是发展了,也难以得到运用。所以,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来带动社会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恰恰相反,只有先锋的、具有活力的社会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
自然科学同人文学科、艺术一样,具有使语言的隐蔽性开启的功能,即具有把事物或现象实在明朗化、可利用化、规律化、形象化,使其由实在转变为存在的功能。科学的深奥、难以理解和艺术的隔膜、歧意就是因为这种开启性在受众中造成了语言传统意义的生疏化而引起。
自然科学技术的作用,并非一定就是良性的、符合人性本真的。谈论存在,谈论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人类,从人类的绝大多数的角度来谈。这是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前提。离开了这一前提,任何存在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我们看到,自然科学有时违背人类的意志,挤压、破坏人类的生存空间,尽管它不能象反动、颓废的社会科学和艺术一样奴化大众的心灵,使大众沦为某种制度、某个群体的奴隶,但是,它可以使大众成为机器的奴隶。人类需要的自然科学存在,绝不是这样的东西。
自然科学家中,很少有人有着人文学者、艺术家那样的关注人类生存,关注人类情感、心灵和精神的东西。这是自然科学天然的局限。不过,自然科学家至少应当有着一定的对人类、对未来负责的的精神,应当具备一定的人类前途的忧患意识。这也是自然科学家应当承担的天然责任。遗憾的是,不少自然科学家只是沦为政治、统治的科研工具。他们不仅不会为社会弱势群体说话,不研究或不稍多一点地研究有利于整个人类发展、改善地位低下而不堪重负的劳动者劳动强度的自然性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利用他们的智力弄出一些涂炭生灵、消灭人的意志甚至生命的、帮助权力镇压人民的武器、工具、装备,比如核导弹、催泪瓦斯及其它所谓军事产品。众所周知,希特勒时代,很多科技人员就成为了他和他的统治集团迫害世界人民的工具。其实,放眼古今中外,这样的科学家,这样的政治统治的科技工具,有过消停的时候吗?人们往往认为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容易与政权勾结在一起,却对自然科学家抱着错误的认识,轻易地就将崇敬加到他们的身上。真正说来,有良知的、有目的的对整个人类发展抱有伟大理想的自然科学家,不过凤毛麟角,肯定比社会科学家、艺术家少得多。更多的自然科学家,不是站在人类对立面成为反动科学家,就是不关心社会的书呆子科学家、明哲保身缺乏情感的没有灵性和性情的机器科学家。
自然科技与文化的作用无非是对事物语言形态的诠释。科技与文化的迷误使其对事物语言形态造成了本质性的伪语言破坏,使事物语言形态成为了伪语言臆度系统中的“它物形态”。所谓自然科技和文化构成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异化成为“它物形态”的文化科技存在。人在以自然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机器话语”中沦为物欲的“单面人”,人由自由的语言本真现实偏移为对物的无限需求欲,人的精神退化,以致丧失。人成为一种与自身对抗的物化机器。
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的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往往给人们提供一种唯心主义和空想主义的诱人的选择。好几十年以来,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摘录出来并以小册子形式发表的那本《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一直是最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的读物。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都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是表现出19世纪的思维特点的一种进步,而他们的学说的一些最有影响的解释者——伯恩施坦、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则借重于自然科学的模式和类比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别是借重了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引申出来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达尔文主义发表了或深或浅的见解,而他们的理论的解释者则把这些见解作为把人类和社会的概念跟科学的方法和设想进行联系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曾提到达尔文主义是他们历史观的自然史基础(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31页),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把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的发现跟达尔文对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发现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对于从达尔文主义引申出来的关于有生命的自然界的形象——马尔萨斯的斗争规律和霍布斯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规律,都同样地感到震惊(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251—252页)。恩格斯甚至在他的对自然科学最为关注的著作中,也要对猿和人之间的劳动概念加以区分(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517页)。
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都密切地关注着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中的科学发展。他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尽管它的直接效果是加深人的非人化,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象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至于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马克思在《大纲》中强调指出工业和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预见到这种联系将会继续发展。(参看“资本”一章)。而在《资本论》第1卷,他在冷冰冰地叙述技术发明是如何用来控制工人的段落中引用了尤尔的话:“这一发明证实了我们已经阐述的理论:资本迫使科学为自己服务,从而不断地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资本论》第1卷,第47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马克思主义中的许多思想派系,都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是只要我们打开“科学”这个词来看一看,就可以看到它往往是被用来作为树立其正统性的一种手段,而且它所指的也往往不是自然科学(参看科学和技术革命条目)。当谈到自然科学的时候,通常所指的也就是为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的资料。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鲍里斯·黑森的“论牛顿‘定律’的社会和经济根源”一文(见“参考书目” ②),它把科学革命中最著名的文献跟17世纪的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其他一些立意相同的论文则强调认为科学理论是实践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布哈林认为,那种认为科学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的想法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它把职业科学家的主观热情跟科学的客观社会作用混淆在一起。科学的社会职能保留在生产过程中(见“参考书目” ②,第19—21页)。
自然科学的作用和作为生产力的科学的发展,导致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别的缩小,从而使资本主义得以围绕着诸如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学等学科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对进度、监督和管理采取日新月异的手段,使人们更加注意到有必要把政治学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医学中去。总的说来,秉承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参看辩证唯物主义条目)的马克思主义者,把科学实践看成是具有中性价值和居于阶级斗争之上的东西(参看贝纳尔条目),而“批判的理论家”(参看法兰克福学派条目)则把自然科学的范畴、假说及其正统作用视为革命转化问题的核心。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第二篇:马哲试题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是历史的必然。
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
本质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特征: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可分为唯物和唯心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二.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其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物质、运动及相互关系
物质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二者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四.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运动。基本特征: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五.联系与发展,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合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六.矛盾及其基本特征,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二者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七.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八.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需要认识到: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能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第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第二章
一.什么是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唯心主义: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离开的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费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二次: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条件:
1.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为群众所掌握
4.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四.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有限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及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2.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辩证转化: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五.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们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的程度。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和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阻碍发展,正确的促进发展。二.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两个根本缺陷:
1.它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后者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阻碍发展,正确的促进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时,推动;不适合时,阻碍。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合时,促进巩固和完善;不适合时,阻碍发展和变革。
第四章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一是社会分工。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都要求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对立统一的关系:
1.二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三者关系)
总括: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四.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及其作用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作用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积极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对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配置的调节可能出现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五.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基本)、流通手段(基本)、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六.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全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值过程。
七.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八.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种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
在有机资本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九.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机制与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形成机制: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第五章
一.垄断及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控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二.金融资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孙公司,形成金字塔控制结构)金融寡头在掌握了经济上的控制权后,又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
金融寡头主要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即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机关担任要职,甚至有时由金融寡头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职,或者是把过去的国家军政要员聘请到自己的企业担任董事或经理,借以实现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直接影响和控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后果
(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实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后果:
积极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消极方面: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与实质
新变化:
1.生产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第六章
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历史贡献: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局限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缺乏动力和竞争机制;发展方面粗放经营,科技进步缓慢;结构方面比例失衡,产业落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必然性
1.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三.为什么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七章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第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第三篇: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哲学是()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C.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B)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 B.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8、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 B.事物的重复与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移或场所变更
9.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A.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交叉关系 C.冲突关系 D.依赖关系
10、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A.外部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
1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A.同一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C.统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地位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1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13、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14、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1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1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8、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9.、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它是(D)A.认识的来源 B.唯一可靠的认识
C.认识的深化 D.认识的初级阶段 2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D)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二、不定项选择题(至少两个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2、物质是运动的()A.形式 B.主体 C.属性 D.基础
3、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ABDE)A.人不能创造规律 B.人不能消灭规律 C.人可以完善规律 D.人可以认识规律 E.人可以利用规律
4、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ACDE)A.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E.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
5、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E)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8、真理和谬误是(ABCE)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相斗争而发展的 D.没有本质区别的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ACE)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物质和意识的观点 B实践的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E.无限发展的观点
三、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根本属性是()。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的联系。
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规律、()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看()。
5、实践的三大特征是()、自觉能动性、()。
四、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错误的意识不是世界的反映。()
2、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5、新事物是指新出现的事物。()
6、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8、任何质变都是发展,质变优于量变。()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10、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五、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2、简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简述内外因的关系。
4、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有哪些?))
六、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事物发展道路的理解。
2、今年是祖**亲60寿辰。60年来建设、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根本原因是什么?试用相关哲学原理分析。
第四篇:马哲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
A.批判其错误观点 B.吸收其合理思想 C.把二者结合起来 D.批判地继承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 C.逻辑推理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空间是指【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6.规律是指【 】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 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 】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12.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14.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8.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思想意识 B.是否具有自然属性 C.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具有宗教信仰 19.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
20.“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21.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2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逻辑学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24.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2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7.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
28.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发展
29.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3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 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3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3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E.因果作用规律 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原因在于【 】 A.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不能影响生产的发展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 E.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
37.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为技术社会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 A.原始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39.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D.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E.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0.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 】 A.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 B.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D.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E.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3小题每题7分,42、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42.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6分)
43.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44.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联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47.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案:
1.C 2.D 3.D 4.B 5.B 6.A 7.C 8.C 9.B 1O.B 11.B 12.D 13.C 14.D 15.B 16.C 17.A 18.C 19.D 20.C 21.B 22.D 23.C 24.D 25.B 26.D 27.A 28.D 29.B 30.C 31.AD 32.ABD 33.ABC 34.ABD 35.ABDE 36.ABD 37.BCDE 38.CD 39.ADE 40.ABCDE 41.(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分)
(2)二者是相区别的。具体科学研究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2分)
(3)二者是相联系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分)
42.(1)意识能动性又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第四,意识活动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4分)43.(1)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分)(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其次,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面貌;再次,它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化。(6分)
44.(1)国体指国家的阶级内容。说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2分)政体说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1分)
(2)国体和政体是密切联系的。国体决定政体,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2分)政体与国体相适应并影响国体。(1分)
45.(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3分)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3分)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3分)
(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46.(1)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分)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得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2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2分)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它又具有相对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4分)(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教条的教条主义和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2分)
47.(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2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分)
(2)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而又发展不平衡。所以,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3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1分)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正确的。(2分)
第五篇:马哲试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6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63.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6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65.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66.试分析国际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
三、简答题
6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答案要点:
(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矛盾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差别,在每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63.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答案要点: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与知识性的认识以“求真”为目的不同,评价性的认识以“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因此,对于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价值主体所形成的评价往往无法达成共识。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上述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从马克思义主的观点来看,任何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6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答案要点:
(1)由于商品生产者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它们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各不相同。(2)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
(3)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四、论述题
65.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案要点:
(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66.试分析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答案要点:
(1)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中,为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全球化经济危机,就有必要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经济协调机制。(2)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二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3)国际经济协调加强了各国间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4)国际经济协调从根本上说是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