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

时间:2019-05-13 05: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

第一篇: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

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 定格高效

----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

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写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小学生习作重在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儿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自信心。

为此,我们首先科学而准确的把握习作的内涵,确立了“生活第一,而不是习作第一”的理念,关注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融入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其生活经验,激发其表达欲望,将整个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研讨主题定位在“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 定格高效”上。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实施步骤逐层深入展开工作,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以“阅读教学”为基础,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为载体,以“科学有效的检评、表彰”为促进,积极开展“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活动,成效显著。现将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唤醒“真我”早起步

小学一、二年级是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因此,我们号召每一位教师善于抓准时机,不仅要为听、说打好基础,而且要为读、写打好基础,以便在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习作基本知识之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表”出来。正是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坚持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模其意,寻其路,定其格,效其法‛,从而满足了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读、说、写水平。

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利用“活动课”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具体方法有:

1.画一画,说一说。

儿童对绘画特别感兴趣,他们在涂鸦中展现了自己一颗颗真实而又灿烂的童心。我们经常根据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孩子进行想象画。比如,给孩子们一个“O”,让他们想象,画成各种图形,并说一说。于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在孩子手中诞生,一句句充满童趣的语言从孩子心底流出:我画了个圆圆的月亮,晚上太晚了,月亮想睡了,可是想起晚上要值

班,她马上打起精神,露出亮亮的笑脸;我画了个蓝色的太阳,把它送给大海,让大海蓝得像蓝宝石;我画了朵向日葵,它正朝太阳笑呢;我画了颗流星。一颗星星挂在高高的天上,一不小心掉到大地上,星星非常难过,在天上多么有趣,在大地上多没劲。有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把它当作一个玩具,推到河里,小鱼以为是好吃的东西,叫来许多朋友都来吃,鲨鱼也来了,一口吞下了流星……想象画成了孩子们的“自由王国”,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用鲜活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在画画---说说的同时,我还经常让学生画画---写写,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文字说明,没有什么格式规范,学生很乐意画写。

有个学生画了一幅夜空图:“深蓝色的夜空中,一颗流星滑了下来。旁边写着:‚晚上,天空中有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忽然,我看见一颗流星滑了下来,‘哧溜’一声滑到半空就不见了。我心想:天空真是个大滑梯。‛还有一个学生画了一幅夏夜的萤火虫儿,其中有一句也让我大为赞赏:‚萤火虫儿身上为什么

会有一盏灯?噢,原来是萤火虫妈妈怕贪玩的孩子找不着回家的路,就在宝宝身上挂了一盏小灯笼。‛我把优秀作品贴在墙上的最佳作品栏里供大家欣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真正的好文章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应当在观察中放飞想象,有所创新。

2.玩一玩,写一写。

现在的学生很少感受到群体协作游戏的快乐,更缺少与老师、家长一起游戏的时间。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如一组人在一起玩橡皮泥,一边玩一边编故事,教师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他们游戏,在必要时适当点拨,让故事情节能顺利发展,圆满结束,并鼓励其写下来。

同时,我们积极创设学生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当我们带领学生行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让学生采上一棵蒲公英,用力一吹,使种子随风飘上天空时,我们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那随风飘去的一棵蒲公英,‚她将飞向哪儿呢?她会生活的怎样?‛---学生会产生多么丰富而美妙的遐想啊,而这时来一个现场说话,学生的言语能力又将会得到一次多么有效的训练啊!

在儿童的黄金时节,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一个宽广的作文天地,让孩子放飞想象,“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我们定能顺利地带领孩子走入快乐习作的殿堂,让其焕发勃勃的生命张力!

二、链接“读写”寻本真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能促使儿童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而且能提高儿童的言语能力。

(一)基于课内,积累方法。

读中学写,早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共识:仿写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篇章结构,给课文空白处补白……这是读写结合的常见方式,也是语文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做的事儿。

那么,怎么样才能进行有效拓展习作训练呢?

1、细读文本

小学生阅读成果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历来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亲睐和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服务于阅读教学的需要,如深化对文本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等;另一方面,阅读过程本身能够极大丰富学生生活的间接经验,从而为学生习作提供相对鲜活的材料;此外,阅读文本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把诸如习作技巧,写作方法等传递给学生,至于情感的熏陶、品质的修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的语文教研活动贴近教学,主题鲜明,成序列,有实效。将整个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研讨总主题定位在“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 定格高效”上。各届活动围绕总主体设臵研究的分主题。

(1)我校于2011年3月11日举行了第十五届阅读教学研讨会,全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2011年11月30日,半程小学第十六届阅读教学研

讨会在中心小学胜利召开,全镇中、高年级语文老师16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比较阅读 让学生经历‚言意兼得‛的过程。

对语文教师而言,阅读文本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而不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必须严肃对待。我们的文本细读应该区别于一般读者。打个比喻,这就好比专业解说员同球迷的区别。不要企图读一两遍就能进入文本,不要企图看两三遍教参就能进入课堂,即使是素质再

好的老师。我们必须把文本读熟了,读透了,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向导,在前边引领着,点拨着。

【文本呈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短短的55个字中,我们要读出别人忽略的东西,这就是细读的魅力:

⑴一个“慧”字,表明小孩聪明、有智慧、有礼貌、有教养。

⑵一个“诣”字,表明“杨氏”非同一般,也是孔君平尊敬的一个人。

⑶一句“乃呼儿出”,表明两家关系很密切。

⑷一句“为设果,果有杨梅”,表明至少有两种水果,同时也表明小孩热情、大方。

⑸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表明小孩说话得体、懂礼貌。

在此读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个“故事新编”: ⑴杨修九岁了,他长得什么样?把外貌、穿戴都写下来。

⑵杨修家是个大户人家,谁来开门?小孩子是谁叫出来的?小孩子出来以后,会怎样和孔平君见面?

⑶杨修拿出水果后,他们是怎么对话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有此例可以看出:

阅读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重走自己走过的阅读之路。老师只是个向导。老师钻进去,走出来,再引导学生钻进去,走出来……也就是说,谁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语文老师们就要细读文本,心系“读写”,既注重感悟积累,又注重实践运用。这样的话,细读文本,既是利用文本进行有效拓展的基础,也是个性写作的前提条件。

2.明确拓展点

我们要学会以独特的视角挖掘文本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组织,学生才会在读通、读熟、读透,有所感悟、有所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迁移训练。

【文本呈现】

人教版六年级课文《凡卡》(内容略)

我对此文本拓展点的思考:

⑴苦海无边(可以以“挨打”、“挨饿”、“挨冻”、“不得休息”等为小标题,写一写凡卡在莫斯科受的苦。)

⑵月下老人(以月夜为背景,刻画凡卡的爷爷守夜的情景。)

⑶苦中作乐(扩写本文第十三自然段——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景。)

⑷梦醒时分(想象凡卡“美梦”醒来后,老板、老板娘如何对待他。)

⑸给爷爷的第二封信(苦等无果,请同学们以凡卡的身份再写一封信给乡下的爷爷。)

⑹学海无涯苦作舟(想象凡卡如何坚强的面对凄苦的学徒生活,最终也成了鞋铺老板。)

⑺读《凡卡》有感(写一篇读后感。)

⑻给亲人一封信(仿本文将作者叙述与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写一封信。)

……

由此可以看出:

拓展写作空间,让学生活学活用,触类旁通。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阅读与学习的策略,也从中获取了求知的快乐。“大语文教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就这样,如果我们能深入挖掘每一篇文本的拓展点,踏入课堂时我们自然就能如鱼得水的应对文本,学生的读写水平也不愁提高不了。

3.把握拓展的时机

选准拓展点后,何时将拓展训练抛给学生呢?传统的做法,只有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动笔写作文,可是,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随时会遇到困难和干扰,随时会打乱我们正常的教学计划。

一要十分注重课堂随时生成的信息。

我们要及时抓住这种阶段性突发事件,及时引导学生在这种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这是因为,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映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

试想,如果将拓展训练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象的发生,读与写的结合也就大走“下坡路”。

二要注重课堂的预设,预设好拓展的时间。

若是仿写句式或仿写小段落,完全可以随文在课堂内进行;如果要求学生拓展的内容成篇的话,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留足指导的时间,只有将学生引导清楚了,才有助于学生对拓展点的注意,他们才不会在课后无所适从,应付了事。

教材是教与学的凭借。只要我们老师练就一双智慧的眼睛,凭着对语文的高度敏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灵活巧妙的挖掘、生成、提炼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素材,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延伸阅读,积淀底蕴。

自我市开展“蓓蕾读书工程”以来,我校充分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就是'三七开',即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得自课内,百分之七十得自课外。” 我校的做法是:

1、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校本课程,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建立扑克牌式的古诗文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5、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评价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部分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行。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7、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日记。

8、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三、融通“内外”求发展。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思想定位及总体目标

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其目的是为了满足

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珍爱生命,学会锻炼,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

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作为烛光的传播者,教师的成功经验理应被广泛认可,经验共享;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学生的美文佳作理应被欣赏传播,同伴交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锦程》自2003年8月创刊。

作为校级刊物,《锦程》犹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幼竹,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9载,拔高18节,发行量79800本;《腹有诗书气自华》已经再版4次,发行量达到12300余本。

(二)《锦程》主要栏目概要

1.【刊首寄语】:

主要刊发文笔清新、言辞隽永、意蕴丰厚并富有教育哲理的精悍之作。师生皆可,要富有文采,富有哲理,可诗可文。200—300字左右。

2.【精批精评】: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细批精评。眉批、总评宜细宜精,点拨到位,总批准确,富有指导意义。

3.【读写链接】:属教师专栏,重点刊载探讨有关读与写关系方面的文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做好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写作时产生智慧的火花,才能出现创作的灵感。

4.【习作精选】:属学生专栏,可诗可文,文题不限,题材不限,要表达真情实感,富有童真童趣。

(三)《锦程》组稿来源

1、每次习作辅导课结束后,都会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篇作文,作为《锦程》的基本稿源,择优刊登。

2、与报刊杂志社形成互动关系,及时下发有关投稿材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参加报刊杂志社举办的擂台作文、接力作文赛等。

3、联系学生实际,举办“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各种作文竞赛。

4、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动笔能力。

四、风行水上自成文

作文批改有针对性,加强面批指导,提倡学生互批。作文批改,首先,要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这有组内成员互批完成。其次,更重要的就是针对本次作文要求进行批改,并作好记录,为讲评做准备,这有各组组长完成。批改中,面批很重要。对学生当面进行批改,教师和学生感情上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更乐于接受,理解会更透彻。同样,把学生臵于批改者位臵,让其体会教师批改的辛苦,学生才会更耐心细致地写作;教学生懂得施教要居高临下,送人以杯水,自己应拥有桶水的道理,学生会更主动学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便给同学下更准确的评语。另外,作文讲评中,还应以表扬为主,进行典型讲评,提倡评后作文。讲评时,针对作文要求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对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要晓之以理,对范文更要动之以情,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扬长避短,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的真情真言往往能感染学生,能换来学生的一颗”真心”,达到以情唤情、以情换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516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冷雨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半程中心小学2012、10

第二篇:郑州市教师能力培养经验介绍2

人本理念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是学校的支柱,教师是专业的灵魂,怎样找到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我们各个职业学校不断追求的目标,今天我就经济贸易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的一些做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如下:

我校在教师培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罗森塔尔效应和根雕原理的原则,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挖掘教师的潜能。罗森塔尔曾以专家的身份随意指定了一个班上的几名学生,说他们将来必有大的成就,结果一段时间后,这些仅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果真大有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信心是推动人们健康成长的动力。在教师培养方面它要求我们始终充满对教师的信心并传递鼓励的信息。其次是根雕原理,树根对于一般人来说,它也许只能作为烧柴之用,但到了艺术家手里,根据它的优势特点加以雕琢,就会成为一件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我们应该相信每位教师都可以成就某一方面的业绩,相信每位教师都有可以成才的潜质,并善于发现它、欣赏它。

据此,我们学校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并常年坚持,使一大批青年教师逐步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和管理的骨干力量。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在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使教职工把蕴藏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实现感、成就感、事业心、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与主动性、创造性,融为一体,自然的倾泻出来。他们将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使学校和教职工都得到共同发展。

根据这一点,我们制定了两个培养方案,即: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名师培养方案。在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中我们设立了总体目标和分期目 标:第一年入门、第二年立足、第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七年创名师。

好的方案制度加上强有力执行,就会产生非凡的效果。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校长书记挂帅:

◆师德培训 由书记负责

内容包括:

1、教师誓词。培养新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完成新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2、加强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加强以热爱学生,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师德修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3、利用学校例会和教师节,采用本校和身边的师德先进事迹对新教师进行“扬师德、铸师魂”教育。

◆荣校教育 由校长负责

内容包括:

1、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学校今后发展规划。

2、培养新教师勇于承担责任,开拓进取精神。◆校情教育 由办公室主任

内容包括:学校校规校纪、人事制度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培训 由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负责 内容包括:

1、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2、听课方法、备课、教案设计方法

3、说课、评课方法

4、组织教学和上课技巧

5、学生管理方法和学生心理辅导

◆同时还设立了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 由工会主席和教务主任负责

内容包括:

1、业务导师制

2、班主任导师制。

另外,我们对青年教师达标要求内容包括:“一话”、“两笔”、“两技”、“四法”、“五课”。“一话”即坚持使用普通话;“两 笔”即能写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两技”即掌握课堂语言技巧、熟练课件制作与应用技巧;“四法”即精通教法,熟悉学法指导,精通教育科研及教学改革实验方法,学会心理辅导方法;“五课”即会备课,会说课,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上述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三年出师时都应达到。

对于名师的培养,学校制定了《学校名师培养方案》、《学校名师评选量化细则》,包括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生评价、竞赛辅导情况、现代教育技术掌握情况等。内容具体并使每一位教师知晓,使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使大家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过程积累意识,逐步形成厚重的积淀。在郑州市两届名师评比中,学校经过校内层层选拔,首先选出校级名师,然后在优中选优推荐为市级名师候选人。正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积淀和精心细致的工作,使我校在第一届名师选拔活动中,全市职教3名名师中我校占1名;第二届职教10名名师中,我校占2名。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外我校还充分利用市、校两级名师资源,制订了《名师工作及管理条例》,规定了名师的权利和义务。除市里给的名师经费外,学校另外给每位名师每年500元的工作经费。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了人人争当名师的良性竞争氛围。

二、创设宽松环境,彰显教师个性 1.坚持校本培训

① 我们每年都聘请高校和专业领域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向老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② 我们鼓励每位老师每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目的是学习他人的经验。学校把优秀读书笔记汇编整理,发表在学校教科研刊物上。③ 教师节前后,我们举办师德报告会,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用身边先进人物和典型的事迹去感染带动其他教师。④ 每学年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使每位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里迅速的掌握了走上讲台、站稳讲台的基本技能。在重视培育共性的同时,我们也重视个性化的发展。让教师的教学充满个性,更富创意。我们鼓励教师上特色课,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如:我校两位语文教师,他们上课的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一位教师擅长说,教学语言生动,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一位教师擅长写,教学严谨,经常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示范有效的写作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获得写作的快乐。我们充分肯定两位语文教师各自独特的教学个性,鼓励他们上自己的特色课。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能强项,也树立了教学上的自信,塑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

2.容人之短,发挥教师长处

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容人之短的胸怀。身为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不是重新塑造教师,而是在于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才干,知人善任,用人之长,以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素质。

要注意满足和发展教师被尊重的需要。当教师有了缺点或者错误,做领导的必须给予指出,批评、教育甚至处理。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方法。在适当的场合,采用平等的,和风细雨式的谈话方式了解情况,让对方把话说完,甚至用商量的口吻指出问题,让其心服口服,不背包袱。人无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无关大局,不妨“容人之短”,决不要给教师“穿小鞋”。唯有这样,学校才可能涌现一大批具有鲜明个性特长的老师。

例如:我校十年前,从轻工系统调入一名会计师,从事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教学。随着这位老师的到来,带来了大量行业信息和会计专业教学新思路。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六位教师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专业证书,使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郑州市职业教育的亮点。然而,在如何使用这位教师的问题上,学校也经历了如何评价人,如何容人之短,用人之长的曲折过程。下面我把这位教师优缺点列举如下,如果是你校的教师你将如何使用呢?

此教师的优势:

1、专业知识丰富,基本功扎实。

2、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3、善于学习,对新会计准则理解深刻。此教师的劣势:

1、没有经过师范院校学习,对教育学、心理学一窍不通。

2、方音重,语言表达能力差,粉笔字差,教学基本功不佳。

3、管理学生的能力不足,尤其不善于管理顽皮捣蛋的学生。

4、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在教师互评和各项评先表优中评价较低。学校经过观察和研究,认为这位老师具有较为突出的特长,如何避开其在教学上的不足,量材使用。首先我们根据这位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强的特点,作出如下安排:

1、安排他去带财会专业技能训练,让他感觉到压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信任。其次是安排他承担选修课程专题教研任务,如参加编写教材,承担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辅导对口升学等。针对这位教师语言功底差,组织能力差的问题,我们也努力采取一些规避措施:一是鼓励他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由于语言和板书问题带来的师生沟通不畅。二是与年级组协调,不安排他做班主任工作。三是有意识的多听他的课,帮助他改进教法树立信心,找到适合他个人特点,而学生又能够接受的教法和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学校的做法较好地发挥了这位老师的潜能,在他精心的辅导下我校财会技能队连续3年获得河南省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他被评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在专业领域成为有影响的专家。前面我们所讲的根雕原理在这位教师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为可贵的是,遵循这一思路,我们很好的处理了多个类似案例,极大地释放了老师的潜能,避免了工作安排不当造成的损失。

三、注重教师学习,突出人文关怀

1、建立学习型团队 养成读书习惯

学校每年为教师买一本好书,组织教师每年读一本好书,多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论语》、《教育心里学》、《成功靠自己》、《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 动并要求全体教师每人写出一篇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感想;同时要求每个教研组、年级组及各个行政处室选出教师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经过评比筛选,在每年的校刊《探索》上发表交流。

2、增加团队交流,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为了把教师教学体会、教学经验、教学研究成果及时的在教师中进行交流,使教学课改优势资源得到共享,使广大教师在课改教学中集思广义,少走弯路。学校要求三年以下的新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节汇报课、老教师人人上“公开示范课”。青年教师每年开展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同时还开展教案、教学案例、课件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给了教师锻炼的机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何使学校的活动效益最大化。我们的经验是把省市校三级活动融为一体,例如:我们把教师基本功大赛放在9月,因为10月份市里举行优质课比赛。这样我们可以把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优胜者推为参加市级优质课选手,再由市推向省级比赛,形成层层拔高不断提升,由此教师得到强化训练。而学校也在广泛的交流、探讨中,使教师之间建立和谐教研氛围,形成一种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的环境,达到尽快提高的目的。

3、知行统一,科研引领教学

过去,学校课题研究是以教师个人研究为主,教师研究的成果对学校的影响不大,针对这一现象,近两年学校在课题引领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本着“问题即是课题,行动即为研究”的原则,建立“课题—实践—反思—重建”的研究模式。学校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提出总的研究课题,教研组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确定子课题。使教师“研”有目标,“教”有成效,“教”和“研”有机的合为一体。今年我校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向教师提供5个研究课题:

1、围绕“”千分制考核,谈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

2、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创品牌学校的问题;

3、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问题;

4、如何拓展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问题以及有关招生 就业的思考等问题。因为有了学校课题的专业引领,老师们在选题和研究时就有了方向和目的,研究成果也对学校的教育科研起到提升和催化作用。今年我校申报的22项课题中,其中有三个教研组围绕学校市级重点课题《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使研究不但重结果,更关注了过程,研究更有实效性了。另外,我校对老师们的研究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所选课题必须源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成果必须能为教学服务。今年五月份,我校还专门针对学校的课题研究召开了课题研讨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了详细地汇报,这两年,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注重实效,成果显著。

四、进行科学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1、在教师的综合评价中,学校制订了《一评三考年终考核制度》,目的是提高教师集体主义观念。‘一评三考’就是:一评是评师德,三考是考业务水平、工作过程、工作业绩。学校《一评三考年终考核制度》又细化为教研组考核细则和教师考核细则。对教研组的考核一般可分为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执行情况、教研常规工作、教研绩效三个大部分。教研常规主要考核教研组对学校规定的任务或者教务处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集体备课次数、集体备课记录是否齐全、充分等;教研组绩效主要是考查教研组的各项获奖情况,包括学科竞赛组织和获奖情况,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情况、教师业务成效(学科带头人、名师、优质课、课件、教案评比获奖情况)。因为对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将与教研组考核挂钩,个别教师完成情况差的将直接影响到教研组的考核、评先,因此,有助于教研组全体成员加强集体荣誉感。

2、学校教师职评与教师平时业绩挂钩。

在职称评定中,学校采取积分制。职评考核细则规定:支教、年龄、教龄、学历、任职时间、岗位是否做过班主任、工作量、工作业绩、教科研成果、评优评先情况、比赛获奖情况等等。把这些作为每年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极大地刺激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也 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正是由于这一套严格的教师培养系统的运行,使我校教师近年来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荣获了省级人民满意学校、省级职业教育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省级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等。我校教师近年来在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陈军霞老师在全国高教社杯录像课评奖中获一等奖,王伟波、黄西文、徐文娟等11位老师在省级优质课和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上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各种获奖由于太多,不在这里一一叙说。

总之,正是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才取了一些微不足道成绩,希望我们的做法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今后我们会在教师培养上进一步努力探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职教发展贡献一自己的份力。谢谢大家!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2009年11月27日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名:余耿泉

号:1144001406367

专 业: 行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2011年3月

所 在 电 大:

陆河电大

月 日

目 录

一、小学作文的概况„„„„„„„„„„„„„„„„„„„„„„„1

(一)教师对课标、教材解读不到位„„„„„„„„„„„„„„2

(二)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2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式 „„„„„„„„„„„„„„„„„„„2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

三、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4

(一)联系生活,培养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4

(二)搭建平台,培养准确表达的能力 „„„„„„„„„„„„„5

(三)因势利导,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6

(四)循序渐进,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7 参考文献„„„„„„„„„„„„„„„„„„„„„„„„„„„ 8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这段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应“两手抓”,首先应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其次应更新作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课程标准 作文能力

一、小学作文的概况。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这段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能力应达到什么要求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第八条写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课标对于写作的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这两方面的要求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适当降低了作文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使习作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否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长期在农村一线教学,深感情况不容乐观。在对3所农村中心小学、4所完全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共400名学生的问卷、座谈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内容不通顺者占百分之二十三,内容不具体者占百分之四十六,内容不真实者占百分之四十一,对于

“你喜欢作文吗”回答“不喜欢”者占百分之五十七。为什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教差?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教师对课标、教材解读不到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古人曾提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度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应该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让他敢于迈出第一步,至于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是无用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消解写作的神秘感。然而,许多老师对于课标解读不到位,盲目拔高要求,导致学生失去写作兴趣与信心,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缺乏写作动机,自然写不出好文章了。

(二)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作需要经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农村学校学生的口头语言多为方言,这无形中为学生的习作造成了一个障碍,习作中“不能文从字顺的表达”的原因皆缘于此。同时,农村家庭中拥有课外读物的孩子少而又少,这又为农村学生语言积累造成了空白,习作中无话可写,有话写不出的现象普遍,从而造成了他们的习作平淡,简单。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缕缕清风,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然而,鉴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升学的压力仍在困扰着师生。特别是农村,人们对于孩子的成绩看得更重,只有高分,只有孩子升入重点高中才是你教学效果的最好证明。因此,教学中仍有应试教育

的倾向。作文题型为考而定,尽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也得写。提供“好词佳句”,或抄或背,尽管不能表达真心实意,能用就好。习作评改由老师精批细改,乃至面目全非方为“佳作”„„长此以往,学生作文逐步形式化,成人化,而写作兴趣则逐渐消减殆尽。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必须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转变教师作文教学观。

曾经我们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今,我们又提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自来水。”,无论是“桶论”还是“自来水论”,其共同点都要求教师要“学高为师”,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出口成章”的教师,一个满腹诗书的教师方能唤起学生对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学的赞赏,唤起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从“桶论”到“自来水论”,还形象地反映了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教师也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时代在进步,教学理念在更新,教师如果固步自封,至今还抱着应试教育的教学观不放,那么他的教学就如一潭死水,导致学生厌倦。课程改革提倡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观念转变了,方为源头活水,能源不断地给予学生滋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文教学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教师在观念上首先要有所改变,作文教学不应是为了教会学生应试的八股文,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观察,表现,评价的能力。

2、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非假话,空话,套话。

3、3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写想像中的事物,而非凭空捏造事实。

4、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提倡自主拟题,避免千篇一律。

5、重视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提倡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而非教师包办,一批到底。

三、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更新作文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要使学生爱作文,会作文,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应依据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多渠道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力求“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一)联系生活,培养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要使作文真实、具体,需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而写作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有:

1、留心观察,及时记录。要求每生一本日记本,其中可分“人物速写”、“心情写真”、“街头偶遇”、“奇思妙想”等栏目,“人物速写”可记下生活中某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心情写真”则记下自己或开心或悲伤的心情,“街头偶遇”记录偶然发生的事件„„通过留心观察,及时记录,不仅有了写作的素材,而且能通过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

2、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安排精心设计相关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描写秋天景物,教师可布置学生自主寻找秋天,然后集中带领学生走进秋天的

山野去聆听秋语,在教师引领下有顺序有目的地观察之后,尝试说秋天、写秋天。由于学生身临其境,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有感而发,写出的作文具体生动,而不至于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地想象秋色,写出套话空话了。

3、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每个年级的阅读量,然而很多农村小学没有落实。正是由于学生家里课外读物有限,教师更有义务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开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把家里的书目提供给图书管理员,让同学之间互相借阅,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可与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图书资料方面的帮助。第三,教师有选择地推荐优秀读物。有时,教师在班上诵读一篇散文或一个童话,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倡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同时,鼓励他们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并对习作中能灵活运用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激起学生们的爱读书、勤练笔、善积累的习惯。

(二)搭建平台,培养准确表达的能力。

课标总要求提出要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见。一篇文章只有文从字顺,方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感。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提到:“作文一课,我谓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

在农村小学生的习作中语句不通顺,常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将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写出的文章,语病多,意思表达不准确。如写《记一件难忘的事》,“那天的太阳很大,我们砍了一会儿柴,就全身是汗了。我说:‘我们不砍了,回去先再说。’可是李明不同意,他说:‘我们帮助别人就要帮到底,砍这么一点点柴送给阿婆不够他烧一天,我们再砍一点添。’”这段话中横线处都是因方言造成的语病。二是语法修辞掌握不到位,造成病句,影响表达

效果。针对这两种情况,首先,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校园文化氛围,强调在校内一定要讲普通话,并从教师做起,让规范的语言去影响、促进学生的习作规范。其次,教师可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在黑板、宣传栏设立“推普角”,在课前五分钟开展“五分钟演讲”,在每周班队会上举行“小小推普员”培训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第三,针对习作中常见的语病开展专项训练。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纠错集”,将每次习作中的错字病句摘录下来,分析病因,写出改正方法。每周,教师将全班同学的“纠错集”收集阅览,再选择其中较普遍的错误集体评析,长此以往,将语法修辞教学分散于每一次的评析中,且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便于学习,利于吸收,学生的表达趋于规范。此外,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认真引导交流,及时纠正错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达到说话、写话具体、生动、形象、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三)因势利导,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积累材料的能力旨在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旨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仅有这两方面的能力是否就能写好作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写作还得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也就是学生需要具备确定中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正确处理收集到的信息的能力。

在每册课文中,编者都有意识的安排内容或中心有一定联系的文章为一组,教师应在每单元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领会编者意图,学习作者在材料的取舍、详略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小练笔,读写结合、因势利导,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人教版第八册《猫》,6 明确了作者从大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两方面表达爱猫之情,课后可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它的性格可真-------”为开头,写一段话。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模仿作者从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写出杨梅果惹人喜爱的方法,写一种喜爱的水果。模仿的目的在于最终的创造。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还应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给予指导点拨。在习作前给予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的机会,通过集体交流讨论,从中选择出真实、新颖、有意义的材料,有计划的安排那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学生具备了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习作才能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四)循序渐进,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自改作文的训练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然而,多数学生在写完作文后就认为剩下的是教师的事了,不会改也不知怎么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应循序渐进:

1.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会写作文还得会改作文,如通过“推敲”一词的由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典故等,激起学生对自改作文的能力的重视。自改作文方式应多样,通过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等形式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给予学生展示自改作文成果的机会,通过原文与修改后作文的对比展示,激起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有了重视、兴趣、信心,学生都会喜欢改作文。

2.教给自改作文的方法。首先,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修改符号,如好句用波浪线,好词用小圆点,错别字划横线等,修改符号统一规范是修改作文的前提。其次,范文引路,集体修改。在学生习作完成之后,教师先整体浏览学生习作,根据习作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二篇抄在小黑板或大纸张上。引导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再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最后交换修改,将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好、中、差学生搭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收回习作后对学生批改情况再进行矫正、点评。通过自改、互改、培养了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合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有利阵地。特别是农村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使作文成为口头说心头,手头写口头的真情流露,成为孩子们人际交流过程中的良好工具,成为师生学习和发扬祖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成为师生成长过程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作者余文森 吴刚平

4、《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5、《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6、《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7、《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长宁学区张烨侯卫玲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学生作文指导课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是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谈谈我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优秀范文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是非、优劣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优秀的作文进行范读。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此篇范文写作的技巧、结构、语言运用等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在进行人物描写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我的爸爸》进行范读:他个子不高、剃着平头、平时总是低着头走路,行色匆匆,似乎有忙不完的工作;他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但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上手去帮忙;他是一个坚强的人,自己遇到事情时,总是自己解决,从不麻烦别人;他是一个寡言的人,从不会对亲人说一句我爱你们;他是一个好父亲,虽然不会表达,却总是默默地将儿女放在心上……他就是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一段作文,描写了爸爸的哪些品质?是以什么方法进行写作的?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学生讨论得出答案:《我的爸爸》以排比句式写出了爸爸的忙碌、善良、坚强、寡言等特点,虽然没有一句人物对白,却将一个好爸爸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对爸爸的爱与尊重。可见,读范文可以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一些写作方法,提高作文能力。

二、积累阅读素材的训练作用

作文能力,不但要靠教师的指导,同样还要靠学生自己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这就需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的阅读来奠定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学会将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作文写作技巧等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能力。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同样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学习的文章,切勿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推荐小学生阅读一些较难的文章,以防挫伤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以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表达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进行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 看过那些有关叙事的作文,这些作文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叙事的,在自己写作时可以参照哪些写作方法等等。小学生拥有一定量的阅读词汇与写作技巧,就会很容易地完成叙事作文的写作。

三、.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意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应

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习作,你进步大”。“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加成功”。这些评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想象不够丰富,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2.实现讲评语式的多样化。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

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评讲,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四、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种形式的作文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审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五、注重个性培养,提倡多层次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文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命题适度放开。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我极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者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

2.上交可先可后。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

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们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对于优秀的学生,我适当加以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作文,看两遍课外优秀作文,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说为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习作,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

六、注意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得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

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语文教师更是不断地研究教学、了解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以便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盐城市冈中小学蔡卫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常常绞尽脑汁拼成一篇作文。学生对作文课提不起兴趣,习作能力难以提高,也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我国文坛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经观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里鲁迅先生深刻地道出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观察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能力呢?从哪几个方面去提高这个方面的素质呢?

学生要观察的事物很多,有人、动物、植物、建筑物,只要是能映入眼帘的事物均可以作为观察能力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性、随意性和无意识几个方面去培养。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就是将一件物体在学生面前展示,指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动静等各方面去观察。比如,要指导学生写一篇状物文章,题目是《我的文具盒》。这就要求学生各自拿出独具特色的文具盒,或者教师展示出一个特别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文具盒,然后按文具盒的特征提示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个文具盒总体形状怎样?有多高?有多宽?有多长?面上有哪些图案?用了什么颜色?内部结构有几层?每一层是怎样的?各层有什么用?这个文具盒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等等。如果要观察人,要着重观察人物的外貌、行动,仔细听其语言,体会其心理活动;观察事物,要重点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观察环境,要重点观察一定环境中的各种陈设、建筑位置、轮廓构造;观察景物,要重点观察景物的特征,如颜色、状态、大小 1

和变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观察什么东西,都要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要用自己独特的看法去欣赏,用不同的叙述顺序进行描写。教师只提供必需的材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尽情发挥,以便写出文章的新面貌、新风格、新形象。

除此之外,还要向学生讲清、强调:观察生活不能单纯依靠感觉,还需要思维活动的介入。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做到有随意性和无意识地观察。要“观”而且要“察”;既要有感官的索取,又要有心灵的伴随。这样,经过不断地训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培养,其素质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二、注重创设情境,增强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所谓把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

1.谈话激发情趣。教师生动活泼、抑扬顿挫、幽默诙谐、富有启发性、感染力和美感的语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唤醒学生的记忆,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情趣。不过,各环节侧重点不同,课前谈话重在激趣,总结性谈话重在激情,教师课中的 “现身说法”则重在感人及鼓励学生大胆谈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2.实物或实景激发情趣。写景写物的作文教学,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实景。实物方面如写书包、文具盒、玩具等静物,以及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实景方面,如写我们的教室、校园一角、我们的学校、春景、秋景、家乡的一处景物等,教师应事先布置学生观察,或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3.图片或课件激发情趣。看图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等可提供图片或制作成课件向学生展示,以激发情趣,诱发想象。

4.演示激发情趣。如写“我想发明的一种东西”之前,教师可将最近小学生发明的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成果”与原来的进行对比演示(如“单腿圆规”与我们常用的“双腿圆规”的对比),辅之以生动的解说,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激情和灵感。

5.音乐激发情趣。文学跟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用音乐渲染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给长辈写一封信”,作文前可播放音乐《一封家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很快便进入主题,并且兴趣盎然。又如,学生在构思写作时,可播放轻音乐或令人轻松、舒适的钢琴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之而展开。

6.范文激发情趣。教师要选好范文,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独创。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连说带练好把式”。所以,教师最好是亲自写下水文,“下水方知水深浅”。当然,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7.以活动激发情趣。通过小故事演讲、表演、绘画、讨论、交流、评价、展示等活动也能激发学生情趣。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三、写好作文批语,合理引导学生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批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肯定型批语

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有的结构较完整,有的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开头以这些头以这些长处,可采用肯定型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你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学生阅读

3到教师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2、征求意见型批语

学生写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往往表达出独特的认识,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去任意修改,以致文章中美好的童真、童趣在修改中消失。当然,对学生某些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还是要适当点拨,但要用征求学生意见的口吻。如有学生写道:“我实在很高兴很高兴。”教师可以这样批语:“你的心情老师可以理解,如果换成‘此刻我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否更妥当?”

3、指导型批语

通常我们所说的批改作文,强调的是有批有改。这里的改不应该是教师的大量修改,教师应起一个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然后指出该如何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病,教师不能简单画出句子然后写上一句“这句话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该如何修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学生写道:“我的心情很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批语可以这样写:“‘很激动’和‘久久不能平静’重复了,能否选择其一?”

4、欣赏型批语

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或是惊人之语,教师一定不能吝啬欣赏型的评语。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注:“欣赏你的文章是我的一种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

表扬鼓励必须照顾全面,尤其是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知道,“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重视作文评讲,积累写作经验

有些教师在批改完学生的作文后就结束了作文课,其实对作文的讲评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文环节。通过对作文的讲评,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

4为理性认识,还可以让学生总结写作的经验,从中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提高写作能力。

1. 综合评讲。即对全班学生作文进行全面评述。它可以使学生了解一次作文的全貌,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学习。当然,综合评讲也并非是面面俱到,更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点面结合,面上的综合宜略,重点内容与重点问题宜详。一般地说,综合评讲的内容不易深入,因而多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作文评讲、开学初和期末作文评讲时,采用这一形式。

2. 重点评讲。又叫专门评讲,它是一种集中一两个问题专门进行评讲的方式。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中抓住一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结合有关写作知识,提高到规律上来进行评讲,而把本次作文中的优缺点作为评讲的例证。

3. 对比评讲。选取学生的习作,或相互比较,或“自我比较”(原稿与修改搞),或与范文比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懂得该怎样写的道理。比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题目不同写法的比较,习作与范文的比较,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同题目不同体裁的比较,等等。

4典型评讲。选取一两篇习作作为典型进行分析、评述,可以启发全班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研讨、探究。典型的习作,可以是上乘的,中等的,也可以是问题较多的。应该注意的是,要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来衡量,进行评讲时仍要以正面引导为主,绝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这些是教师常用的评讲方式,只要恰当运用一些作文评讲方式,对扭转作文教学的不利局面,解放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以上是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限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知识面,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自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与对小学生的关爱结合起来,循序渐进,运用各种有效方法,通过对小学生的耐心指导来实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逐步提高。

下载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半程中心小学--“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经验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经验介绍演讲稿

    学习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样难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来到这里为大家作这次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样难》。 等到升入六年级之......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目前已经是人们获取知识、建构能力的基本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材料、归纳阅读方法、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规划 主题: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范文模版)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

    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有的父母更甚,孩子住校了,家长担心他们的生活不能自......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在对如......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