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44329徐涛美术鉴赏作业
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等,是活动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20岁那年才考中了秀才,此后一次又一次参加乡试,直到41岁,考了8次,始终也未能中举。徐渭非常抓狂,以至反复自杀有9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徐文长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她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狂人,却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在中国写意花鸟技法的演绎中,徐渭是集大成者。清初的八大、石涛到乾隆时的“扬州八怪”延绵到晚清的赵之谦、吴昌硕乃至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这些大家巨匠无不受其影响。郑板桥对徐渭服膺之至,不惜“以五十金”换取徐渭涂抹的一枝石榴,并曾刻制了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印章钤盖画中。齐白石曾自称“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杂花图》卷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在这卷十余米的长卷中,徐渭以淋漓酣畅的“胶墨”分别画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等共计13种花卉蔬果。徐渭以其疾飞狂扫的豪放气势,纵横挥洒,信笔涂抹;画中华滋丰润的牡丹含羞沾露,占尽风流;硕荷、榴枝、菊豆、梅兰、修竹,用笔姿纵率意,笔触歪斜正侧,跌来倒去,或偃或仰,随意点染,无不自如流畅。笔墨看来似不经意,然画中线条、墨彩、气韵、造境俱佳。作紫藤则逸笔草草,洋洋洒洒。忽而,又如狂风乍起,骤雨俱至,条条笔道,斑斑墨点,笔走神蛇,点线飞舞,纵横密集,线条速疾颠狂,画中尽显着交响乐一般波澜起伏的宏大乐章,倾刻,笔住墨涸,戛然中止,墨彩纷呈,留下满纸斑斓。于今,时隔4个世纪,画中仍可显见墨迹淫淫的湿润感。无怪谢稚柳先生在观后冠其“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誉。
第二篇:美术鉴赏作业
对美术鉴赏的认识
美术鉴赏即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鉴赏者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它也是鉴赏者面对足以引起审美情感的作品,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育知识,更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认识,人生观,思想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人文修养得到提高。我们在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会被其中真实而生动的形象所打动,唤起我们优美崇高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从而改善人的情感状态,影响人行为。同时也得到视觉的愉悦和享受,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对《向日葵》的鉴赏
《向日葵》作者凡·高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其被作于1888年,这幅当年只能卖到400法郎的作品,1987年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却以创纪录的价格3990万美元被日本的一家企业买走,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既然世界都在推崇凡·高的作品,说明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向日葵》给我们最强的感受是色彩对感官的刺激,整个画面充满着强烈的黄色运动,花、罐子、背景甚至桌面都由鲜明的黄色组成。黄色是饱和度最高的色彩,它表示阳光、智慧、成熟、神圣、激情。在这幅画中,凡·高用黄色表现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画中的另一个主要颜色是绿色。绿色表示生命、青春、希望、晦暗。作品中的绿色在黄色的强烈对比下,显得脆弱和幼稚,象征着人类精神软弱的一面。黑色是黄色的对立面,作品中的黑色具有双重性:一种表现罪恶、悲伤、命运,一种表现坚强、反抗、现实。画中的蓝色,则表现了画家对自己、对社会的怀疑和失望。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构图。《向日葵》的构图属于“对称式”和“放射式”的组合样式,它具有庄重和扩散的作用和力量。画中物体扩展至边框,将背景分割,是典型的现代绘画手法,其用意是将画中的力量向外辐射,使作品更富有力度,更加感染观赏者。
再次,我们分析画面的造型和结构。画中有两种形式的葵花组成,一种是饱满的圆形,朝向一致,由直线连接,相互重叠或隔开形成了一种有规则的节奏变化,它与罐子的对称和桌子的水平线构成了画面的稳定成分;另一种带角形叶边的葵花,朝向不一,相互分离,并由斜线和曲线连接,构成了画面不稳定的因素。葵花的两种形态的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凡·高的《向日葵》充满整个画面的。大地、阳光、赤金,象征着理想、圣洁、奋发向上。被两组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象征着宇宙自然运动、人类自身矛盾的葵花所吸引。被代表着正义、善良的成熟葵花,战胜了代表邪恶、反动的未成熟葵花所鼓舞。我们被能在如此有限的空间中,把整个人类的理想和现实表达得如此完美深深打动。不仅如此,每一次重新欣赏它,都能发现新的含义,享受到新的审美愉悦。这就是《向日葵》被世界人民所爱戴的原因。
第三篇:千与千寻——美术鉴赏作业
《千与千寻》观后感
正如好书需要反复读一样,我的很多触动、感想是在第二遍看《千与千寻》时才真正有的。《千与千寻》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能教给我们很多道理。《千与千寻》离我们并不远,其实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也是像千寻一样吗,要慢慢去适应,变得坚强、独立、勇敢,同时不要迷失自己。
《千与千寻》的基调是水蓝的天真,亦是斑斓的疏离,但脆弱的不是主题,而是故事中那个堪称空灵的“社会缩影”。影片共有N次寻找。有关于父母原形的寻找,有关于无脸男本性的寻找,有对懵懂爱情的寻找,也有对现实生活之门的寻找。《千与千寻》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丢失的东西是可以找回的,只要希望还在。简言之,失而复得。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次寻找是关于名字的寻找,从题目中就可见一斑。
1、汤屋的大环境
汤屋的大环境其实也是一个微型社会,有人很勤奋,像锅炉爷爷,有人很懒惰,想被变成动物的那些;有人很淡泊,像白龙,有人很贪婪,像那些问无脸男要金子的人……千寻刚到的时候,大家都说“有人类混进来了,是人类的臭味……”,为什么人类的味道是臭的?这点伤了一直很骄傲的人类的自尊啊,但是看的时候也的确该反思。
原来汤池就是个让有自制力的人变得越来越好,洗去身上的污浊。就像河神那样。而让那些不能控制自我的人,失去自己,在汤婆婆的控制下生活,最后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就如白龙。这就是白龙为什么让千寻始终记着自己的名字:荻野千寻。记住了才能有自我,才能不被汤婆婆控制。
2、关于名字
“千寻”是本名,“千”则是汤婆婆邪恶的“解构主义”的“尚存者”。她说,“荻野千寻?四个字太奢侈了。”于是,千寻丢失了她的全名。那么小千和千寻的差别在哪儿呢?看千寻在整部剧中的变化,从开始的胆怯、依赖、脆弱到后来的勇敢、独立、坚强,让人很钦佩。在这个“缩小的社会”里,丢失了名字就找不回自我,回不到原来的世界。(“白龙”就是寻不见全名的受害者)这一次寻找就是锻炼人的记忆力。这种对人名的重视和迷信,也深植着东方文化的传统,充满了对文字游戏的热爱。忘了自己的名字就回不去了,这就很像现在经常说的,不要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里迷失了自己,不要走得远了就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要失去自我。
3、千寻的成长
毋庸置疑,千寻是一个与生俱来(贪婪的父母绝非他的第一任老师)的英雄。帮河神洗澡那段故事便是有力的明证。臭气熏天的河神出现时,只有千寻不嫌臭,尽心尽力地完成职责。这是影片的又一次寻找。其实很巧,河神是被人们污染的,也应由人去净化,而千寻是汤屋里唯一的人。实践寻找的主人公是河神,河神最终把一颗珍贵的丸送给了千寻。同样的,这里也有关于环境的影射,河神真正要寻找的便是清洁的回归。“身先士卒”的千寻精神理所当然成了希望的根。
看到千寻帮助河神拔出体内的废物,各种东西慢慢被拔出,河神逐渐恢复了许久不见的苗条身材。不知为什么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感,仿佛堆积在自己身体里的垃圾全部被清除了。我想这就是宫崎骏的魅力,让人看着动画竟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千寻的成长有很多,从刚开始因为有人的臭味被人厌恶,到最后被所有人接纳甚至喜欢,其实也说明着不管世界多么现实、多么黑暗,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努力,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其实汤屋里也有很多善良的人,比如白龙、锅炉爷爷、小玲、还有那个白白胖胖好像萝卜的人,他们都在关键时刻帮了千寻一把,让她安全。
千寻很善良,她对无脸男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站在那里不怕淋湿吗?”也就是从此开始,无脸男开始关心小千,或者说是报答。无脸男是孤独寂寞的,没有人关心他,除了千寻。所以,他一直在讨好千寻,比如他给千寻药牌,还有之后大捧的金子。他变金子,发现别人对他的态度改变了,他以为千寻也喜欢金子,当千寻不要时,他开始失落了,他生气了,开始吃人,变得越来越胖,变得可怕,甚至追着千寻要一个说法。直到把所有的东西吐出来,他瞬间变得轻松起来,千寻带他去钱婆婆那里,因为千寻说“这个人在汤屋会变坏的”。
4、白龙
白龙是汤婆婆的助手,他因为忘记自己的名字而不得不留在汤屋,一直被汤婆婆利用,但是当他因公受伤时,汤婆婆只是很冷漠的吩咐手下“把他处理掉”。白龙一直在帮千寻,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却记得千寻的名字。
虽然锅炉爷爷说“这就是爱情的力量”,钱婆婆也说,“你男朋友白龙……”,但是我觉得千寻和白龙之间应该是友谊更多一点,但是他俩为对方不顾一切的样子还是让人很感动。
影片的最后,千寻的爸爸妈妈恢复成了人。只不过他们也失去了这段最痛苦的记忆。只有千寻还能记得曾经的一切。其实,千寻的爸爸妈妈应该记得,这样就会反思,不会再那么贪婪了。故事设下了一个悬念,不知道千寻会不会再和白龙相见。
第四篇:美术鉴赏作业
这个学期选修了美术鉴赏,第一节课老师讲的并不是美术,而是美育。老师说过不会像其他选修课那样讲得那么闷,尽量会用他的方法去让我们喜欢上美术鉴赏,说实在老师做到了,因为我看到很多同学是抬头看着屏幕听课的。我通过学习美育,让我懂得了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值得去留意去欣赏的东西,例如人跳健美操的弧线,留在相机里起跑的那一瞬间的动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觉得很常见而缺少欣赏的目光。美育对我们的生活,人生观,审美观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平时我们除了上课之外就在宿舍上网,看那些八卦新闻,火星语之类的,这样会使我们沉迷网络而缺少与别人来往,人缘关系没有扩大。我觉得我们在大学四年应该好好的计划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涯,美育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相结合的,用陶冶的感觉去生活,提升自己的道德,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
拉斐尔,这个擅长画圣母像的伟大作家,其中《西斯廷圣母》是他的著名代表作。这幅画我看到了西方人心目中的圣母是一个温柔善良很有母性的女人。这幅画用了明暗的对比,黑色调的窗帘下还有很多个小孩的脸容,圣母脚才云雾,前面两个丘比特画得非常神似。这幅画主要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就能把圣母的慈爱,母性表现的极好,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新生的感觉。我觉得拉斐尔把圣母话得那么慈善,是觉得人应该要亲善远恶。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是完美,总会遇上痛苦的事,拉斐尔的画让人有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人活在当下不容易,可是想要活得好是要看你是积极生活还是悲观面对。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既幸运又不幸的人。他虽然有一个当法官的老爸,而且从小就能进入一些比较高级的学院学习,但他的人生经过三起三落。他这一生主要是从罗马和佛罗伦萨两个城市奔波,主要是为教皇办事。其中有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最后的审判》、《哀悼基督》、《大卫》,这些都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是需要经过几年的坚持才能完成。他一生为几个教皇做事,可是并不是所有事都一帆风顺,他经历几起几落之后真正的让自己名垂千古。这告诉我们遇上困境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不可能一生总是平平安安的过。我们遇上了困难是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积极进取而不是一蹶不振。太过美好的生活,是难以锻造出一个让人惊叹的伟人。
以前,我高中门口对面挂着一幅很大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一幅让人看了总觉得应该学她那样需要微笑。这幅画用了明亮的手法画出蒙娜丽莎的丰满,白皙,优雅的神态,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贵妇人。达·芬奇画工精湛,如果将画放大一定程度竟然能看得出主人公的皮肤纹路,眼睛的轮廓清晰,用了三角的构架把人画出来,后面的背景也是呈三角的。她那神秘的笑容,眼睛像是注视着远方,每一个手指都清晰而且能看出有点水肿,像是个孕妇。我看到她的微笑,我觉得我们平时是不是缺少了些什么,那就是微笑。现在的人生活节奏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快了,早上起床一幅疲惫的样子,看到舍友也很少会笑着打声招呼早上好;坐公交车的时候,都是眼睛盯着远方看有点迷茫,或者只是坐着看不到笑容。所以,这幅画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下自己该有怎样的生活。《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的著名作品,他在画里把十三个人的不同表现呈现出来。虽然现在很多广告会利用这画来做一些搞笑的广告,可是这画还是深入到人们的心里。背叛,是别人难以接受的。我觉得背叛已经超过了人们所能忍受的道德底线。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对自己没有防备的朋友或者同伴,即使别人的牺牲成就了自己的未来,可是会感到心安吗?
在这课上,我还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建筑各具特色,让我为之惊叹那时候的西方人确实才华满溢。早期的有罗马式建筑,比较典型的就是他们当时的教堂,正如巴黎圣母院、比萨主教堂。这种特色的建筑的特点屋顶都是属于拱顶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后期出现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米兰大教堂为哥特式知名建筑。它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窗户是比较大的而且是彩色的玻璃窗。我觉得罗马式的建筑看上去比较宏伟,霸气,有种皇族的高贵感,而哥特式是比较整齐的,里面比较色彩缤纷。
第五篇:美术鉴赏作业
油画《向日葵》鉴赏
与中国的画家总是偏好梅兰竹菊不同,西方的一些画家并不是很喜好这类幽静,委婉,清秀的植物。相反,他们更钟情于那些热烈,奔放,富有表现力,充满生命活力的植物。梵高的《向日葵》就是这样的一幅代表作。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伟大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其中《向日葵》就是他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梵·高在自己绘画的成熟期创作了《向日葵》这幅作品,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在这里你用“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及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有人说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一样,没有梵·高就肯定没有梵·高式的《向日葵》。天才的艺术家往往能在某个领域树立起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绝不可以企及。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梵·高就是如此。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他曾说过:“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梵·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后来的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 世纪初出现的抽象派,都曾经从梵·高的艺术中汲取了营养。他对西方20 世纪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画的因素加以巧妙融会,在最惨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丰碑。这样的《向日葵》堪称梵高的化身。《向日葵》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表明了他强烈的个性和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也许这就是《向日葵》能在世界美术史中能成为永恒作品的原因吧!
《掷铁饼者》米隆 历史背景 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艺术史上称为“古典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艺术价值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 艺术创作的典范。
作者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整个雕塑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壮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这尊男运动员塑像标志着古希腊人体雕塑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
对《洛神赋图》赏析
《洛神赋图》中国东晋顾恺之((348— 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汉族。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作。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在《洛神赋》图中一些树、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立体感,这来自于对当时青铜铸造艺术和帛画艺术手法的借鉴,来自于那一时代随着佛教的不断传人,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相互影响。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成功的,人物虽散落于山水之间,但相互照应,并不孤立,神情的顾盼呼应使人物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视觉联系,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神态的准确刻画。画面采取分段连续形式,概括描绘了几个重点。通过对洛神神情、动作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情意。直接表现在礼教束缚与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和苦闷的主题。画面色彩很柔和,加上画家对周围环境生动的描绘,突出了画面的诗意气氛。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青绿山水是重彩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继承了早期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并直接脱胎于魏晋时期的人物画传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并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两宋重彩山水画的巨大成就。保留有早期人物画的某些艺术特征,而这正是顾恺之《洛神赋》图的重要价值之一。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但又神情顾盼,遥相呼应,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通过对洛神神情、动作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情意。直接表现在礼教束缚与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和苦闷的主题。画面色彩很柔和,加上画家对周围环境生动的描绘,突出了画面的诗意气氛。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青绿山水是重彩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继承了早期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并直接脱胎于魏晋时期的人物画传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并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两宋重彩山水画的巨大成就。保留有早期人物画的某些艺术特征,而这正是顾恺之《洛神赋》图的重要价值之一。